研发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研发中心 组建实施方案
![研发中心 组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c634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7.png)
研发中心组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发展,研发中心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发挥研发中心的作用,提升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公司决定进行研发中心的组建实施。
二、目标设定。
1. 提升研发效率,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提高研发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2. 提升创新能力,搭建创新平台,鼓励研发人员提出新想法和创新方案,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3. 提升团队凝聚力,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和氛围,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整体绩效。
三、组建实施方案。
1. 优化组织架构。
根据研发中心的业务需求和发展规划,重新调整研发团队的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2. 完善流程体系。
建立完善的研发流程和标准,包括需求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确保研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搭建创新平台。
建立创新实验室和项目孵化平台,为研发人员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资源支持,鼓励他们进行技术探索和创新实践。
4. 加强团队建设。
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培养团队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团队文化。
5. 强化人才培养。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提升研发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团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组建计划。
成立组建工作组,明确组建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组建计划和时间表。
2. 推进组建工作。
按照计划,逐步推进组建工作,包括组织架构调整、流程体系建设、创新平台搭建、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3. 监督和评估。
建立组建工作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组建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完善组建成果。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组建方案,确保组建成果符合预期目标。
五、组建效果评估。
1. 研发效率提升,通过比对研发周期和成果质量,评估组建后的研发效率提升情况。
2. 创新能力提升,评估组建后研发团队的创新成果和技术实力,检验创新能力的提升情况。
省级研发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省级研发中心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8cf5c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8.png)
省级研发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省级研发中心的建设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省级研发中心是指在省级范围内,依托一定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资源,集聚高端科技人才,开展前沿科技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建设目标。
1.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省级研发中心,成为引领地方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2. 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3. 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端科技人才,提升地方科技创新能力。
三、建设内容。
1. 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研发能力。
加大对省级研发中心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提升研发能力和水平。
2.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建设一批面向产业需求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
3. 强化科研团队建设,培养高端科技人才。
加强对科研团队的支持和培育,吸引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团队。
四、建设路径。
1. 加强政策引导,提供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省级研发中心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吸引和培养高端科技人才。
2.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建设一批面向产业需求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
3. 强化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科研能力。
加强对科研团队的支持和培育,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团队。
五、建设保障。
1. 完善政策体系,提供政策支持。
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吸引和培养高端科技人才。
2.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推动。
加强省级研发中心的组织领导,形成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力推动的工作格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2123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3.png)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方案一、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创新和研发能力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许多企业纷纷设立研发中心,致力于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
本文将提出一个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方案,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二、目标企业研发中心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
具体而言,研发中心的目标包括:1.打造技术创新的核心平台,引领行业发展;2.提高产品研发的效率和质量,使产品更具竞争力;3.培养和吸引高层次的研发人才,建立技术团队;4.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拓展创新资源。
三、组织架构为了保证研发中心的顺利运作,建议按照以下组织架构构建企业研发中心:1.研发中心总监:负责总体规划和策略制定,协调各项工作;2.技术部门:负责技术研发、创新和项目管理;3.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才招聘、培养和绩效管理;4.合作部门:负责与外部机构的合作与协调。
四、工作流程为了提高研发效率和工作质量,建议建立以下工作流程:1.创新需求收集:与市场部门密切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制定研发方向;2.项目立项和规划:明确项目目标、时间计划和资源需求,制定项目计划;3.研发执行:根据项目计划,开展具体的研发工作,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4.创新成果转化:对研发成果进行评估和测试,确保成果可转化为实际产品或解决方案;5.知识管理和持续学习:建立知识库,收集和分享研发经验和技术资料,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
五、技术支持和创新资源为了提高研发中心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以下机制:1.技术平台建设:建立自己的技术实验室和测试设备,提供研发所需的技术平台;2.创新资源整合: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创新资源和技术成果;3.技术创新基金:为研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4.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国外优秀科技成果和人才。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fa67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b.png)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背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研发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精准研发中心成为了许多企业的重要战略之一。
目标本文旨在提出精准研发中心的建设方案,通过优化研发流程、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实现以下目标:1.建立高效的研发团队,提升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2.打造高效的研发流程,缩短研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3.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和市场竞争力。
方案建立高效的研发团队人员招聘首先,企业需要招聘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研发人员,包括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和从高校毕业的优秀人才。
在招聘时需要注重技术背景、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考察,确保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研发管理制度,明确创新目标、任务时限和责任人,推动研发人员开展工作。
同时,向研发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专业素质。
打造高效的研发流程产品规划在产品研发前期,需要制定可行的产品规划,确定产品功能、定位、用户群和市场竞争情况等,为研发后续阶段提供方向和支持。
研发流程研发流程应该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调整,以保证研发进度和成果质量。
可以采用敏捷开发、迭代开发等方式,实现“快速迭代、反复验证、持续进化”的过程。
协同合作精准研发中心的建设还需要加强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避免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问题。
可以建立项目管理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
降低研发成本研发工具通过采用合适的研发工具,如开发框架、集成开发环境等,可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应该根据项目特点和研发人员技术背景选择合适的工具。
知识管理建立科学的知识管理体系,进行知识库的建设和知识共享,降低重复研发和成本。
同时也可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结论通过建设精准研发中心,企业可以实现高效创新、低成本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512f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3.png)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一、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要保持快速的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企业需要建立迅捷高效的研发中心,协助企业实现创新。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帮助企业迅速搭建一个优秀的研发平台。
二、建设目标•提高研发效率:优化工作流程,提升研发效率。
•提升研发质量:加强科学管理,提升品质标准。
•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存留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
三、建设方案1. 建设精准研发中心企业需要在角色、财务、计划、质量、配置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机制,使研发过程更加规范。
同时,需要增加研发设备的投入,使研发团队能够更好地发挥创新动力。
此外,研发中心也应该具备足够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能力,以提高研发的效率和精准度。
2. 建立科学管理体制研发中心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采用计划、执行、检查、修正的PDCA循环过程,在全过程中强化流程、标准、数据、文件的管理,规范审批流程。
同时,要注重质量管理,加强对研发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保证产品和技术的高质量。
3. 建设优秀的研发团队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人才管理制度,提高对科技人才的引进和管理质量。
建设符合研发需要的人才体系和职业发展道路,通过充分体现职业价值和个人价值,留住核心科技人才。
此外,也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渠道,提高团队总体素质,创造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团队。
四、建设效果与效益通过对精准研发中心建设的努力,企业将能够更加准确地应对市场需求,实现快速创新与快速迭代。
同时,研发团队也将更高效地工作,提升产品和技术的质量,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企业也将更好的吸引和挖掘人才,建立健康稳定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五、总结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要求企业在规范化的研发管理设计中,运用完善的技术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效率、提升技术品质,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a0ad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6.png)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企业对于研发的要求愈加高涨。
然而,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时,企业的研发能力往往难以保持竞争优势。
因此,为了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建立一个精准研发中心是必不可少的。
建设目标建立一个精准研发中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研发效率,加快产品研发速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发成本。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研发团队建设研发团队是一个精准研发中心的核心,只有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研发团队,才能实现一流的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建设研发团队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人才招聘——寻找符合企业研发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注重团队的多样性。
2.培训与发展——为团队提供培训和支持,让研发团队不断成长和发展。
3.激励机制——建立一套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让团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积极性。
4.交流与合作——建立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学习。
二、开放式研发平台建设开放式研发平台是精准研发的核心,只有建立了开放的研发平台,才能促进团队之间的交流,增加学习和创新的机会。
在建设开放式研发平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云计算与大数据——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高研发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
2.开源软件——选择适合企业研发需要的开源软件,提高研发效率。
3.协同工具——建立开放的协同工具,提高团队之间的协作效率。
4.安全保障——建立安全保障机制,确保研发数据和知识产权的安全性。
三、开发流程优化优化开发流程是精准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它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减少研发成本,并且可以让产品更快地进入市场。
在优化开发流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标准化——建立标准化的流程,降低沟通和协同成本。
2.自动化——使用自动化工具,如自动化测试等,节省人力资源,提高质量。
3.提前检查——在开发新产品之前,进行文档和代码的全面检查,确保产品质量。
4.错误处理——建立错误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8380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0.png)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引言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
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的增加已成为许多企业的共同选择。
但是,随着研发投入的提高,企业往往也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研发效率低、成本高、人才短缺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以帮助企业打造高效、创新的研发团队。
方案背景目前企业在研发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研发效率低下:由于研发过程缺乏标准化流程和规范化管理,往往会导致研发效率低下、重复工作多、周期长等问题。
•研发成本高昂:由于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而每个项目的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因此需要研发成本高昂。
•人才短缺:由于研发人才的短缺和市场需求变化,企业往往难以招募到合适的研发人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方案概述在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中,我们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1.建立标准化流程和规范化管理:通过引入业务流程管理、项目管理等工具和方法,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研发流程和管理,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
2.技术平台建设: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建立技术平台,包括软件开发平台、数据分析平台、测试平台等,提供各种研发工具和环境,为研发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体验和开发效率。
3.强化人才培养和交流:通过引入外部专家和学者、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等方式,提升研发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加速研发团队的协作和创新能力。
4.研发数据分析和监控:通过建立研发数据分析和监控系统,定期对研发过程中的数据和指标进行分析和监控,及时发现研发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
方案实施在实施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目标和范围首先需要明确精准研发中心的目标和范围。
在目标方面,需要考虑研发效率、成本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在范围方面,需要考虑哪些业务领域需要建立精准研发中心,以及中心所涵盖的业务流程和研发流程。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cad3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7.png)
精准研发中心建设方案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研发需求,提高产品研发的质量和效率,建设一家精准研发中心显得尤为重要。
目标本方案旨在构建一家精准研发中心,以提高研发质量、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为目标,服务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
总体设计建设一家精准研发中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组织架构建立一套完善的组织架构,包括研发部门、管理层和技术支持部门。
在研发部门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再划分出不同的研发小组;在管理层方面,则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研发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在技术支持部门方面,则设立专门的技术支持人员,负责研发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和问题解决。
研发中心的人员配置非常重要,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
在人员配置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研发项目,选派适合的人才,包括研发工程师、技术支持人员、软件测试人员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团队的技能和能力。
技术储备建设精准研发中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技术储备。
需要拥有一套完整的研发工具和技术平台,包括代码管理平台、版本控制系统、项目管理工具、测试工具等,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设施和设备。
流程优化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流程,包括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开发测试、上线发布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流程,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
实施步骤建设一家精准研发中心,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规划阶段在规划阶段,需要确定研发中心的目标、定位和战略,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
在设计阶段,需要按照规划方案,进行详细的人员配置、技术储备和流程设计,确保整个研发中心的建设方案完善合理。
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研发中心的实际建设,包括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技术储备和流程优化等方面。
运营阶段在运营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整个研发中心的效率和质量。
科技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2)
![科技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20c2ee2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1.png)
科技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科技研发中心是一个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能够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以下是一个科技研发中心建设方案的概述:
1. 定位和目标:明确科技研发中心的定位和目标,确定其研发的重点领域和战略目标。
可以根据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科技领域,如、生物技术、新能源等。
2. 组织架构:建立科技研发中心的组织架构,包括技术研发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市场推广部门等。
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协作关系,建立稳定的运营机制。
3. 人才队伍: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吸引和培养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才。
可以通过合作研究、引进人才和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科研团队的素质和能力。
4. 研发设施:提供先进的研发设施和技术平台,包括实验室、试验基地、计算机设备等。
确保科研人员有良好的工
作环境和条件,便于他们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
5. 合作网络:建立良好的合作网络,与高校、科研院所、
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转移。
通
过合作,可以提高科技研发中心的科研水平和技术成果的
转化率。
6. 资金支持:为科技研发中心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包括
政府拨款、产业基金等。
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
参与科技研发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7. 法律支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为科技研发中心的创新活动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
以上是一个科技研发中心建设方案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建设方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设计和规划。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简版)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7bf42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f.png)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简版)一、概述企业研发中心是企业为了提升技术实力、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和质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设立的研发机构。
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规划需要全面考虑企业的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确保研发中心能够顺利运营并取得预期成果。
本规划及实施方案旨在明确研发中心的定位、职责和作用,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包括人才队伍、技术平台、服务体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开发、人员招聘、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实施方案。
同时,本规划及实施方案还旨在建立风险控制机制,评估和改进研发中心的运营效果,确保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顺利进行。
二、发展规划1.人才队伍规划人才是企业研发中心的核心资源,为实现研发中心的发展目标,需要制定全面的人才队伍规划。
规划内容包括:(1)招聘和引进高端人才,包括行业专家、博士、硕士等,提高研发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2)建立完善的培训和学习体系,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3)建立激励机制,包括薪酬福利、晋升机会、奖励制度等,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2.技术平台规划技术平台是企业研发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研发中心的发展目标,需要制定全面的技术平台规划。
规划内容包括:(1)建立先进的技术研发平台,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2)建立完善的技术测试和验证平台,保证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服务体系规划服务体系是企业研发中心的重要保障,为实现研发中心的发展目标,需要制定全面的服务体系规划。
规划内容包括:(1)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优质服务;(2)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产品维护、升级和服务支持;(3)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促进产学研合作和创新。
4.管理制度规划管理制度是企业研发中心的基础保障,为实现研发中心的发展目标,需要制定全面的管理制度规划。
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研发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335eb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d.png)
研发中心建设方案性分析建立研发中心是可行的,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公司已经取得了一些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需要更大的研发平台来实现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其次,随着通讯器材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建立研发中心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公司的竞争力;最后,公司已经通过多项认证,具备了规范化管理和有序化生产的能力,可以保证研发中心的高效运作。
三)建设方案建设XXX的主要任务是: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增加研发人员数量,提高研发能力;二是扩大研发中心的规模,提高研发条件,配备先进的研发设备和试验设备;三是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和开发工作;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建设方案的实施效果预测建设XXX的实施效果预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提高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加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能够推动通讯器材行业的发展,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三是能够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四是能够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司整体发展的生产循环一体化。
预计实施方案后,公司的产值和利润将会有所增加,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XXX已经建立了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其中包括主任室、设计室、试验室和检测室。
该公司配备了先进的研发设备,拥有实力雄厚的研发技术人员,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
在2011年10月,公司为研发中心的建设制定了新的规划,新增了200平方米的研发场地,增设了试制车间和研发室,并将公司年销售收入的3%作为年度研发经费,以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公司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与多家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进行了接洽,就通讯器材研发项目正在达成合作意向。
XXX拥有13人的研发队伍,其中12人具有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软件、机械设计等专业的知识,研发力量雄厚。
创新平台搭建工作计划方案
![创新平台搭建工作计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45262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7.png)
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公司计划搭建一个创新平台,以促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以下是创新平台搭建工作计划方案。
二、目标1.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品升级换代;2. 拓展商业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3. 培养创新人才,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团队;4. 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三、实施步骤1. 前期调研与规划(1)组织专业团队,对国内外创新平台进行调研,了解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2)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创新平台建设规划,明确平台定位、功能、规模和发展方向;(3)编制创新平台建设预算,确保资金投入合理。
2. 平台搭建与完善(1)购置必要的硬件设备,如实验室、研发中心等;(2)搭建网络平台,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协同创新;(3)建立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对创新项目进行全流程管理;(4)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优化人才结构。
3. 产学研合作(1)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研发;(2)邀请专家学者为公司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3)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4. 运营与推广(1)举办创新大赛、技术交流等活动,激发员工创新热情;(2)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3)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创新平台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新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2.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创新平台建设顺利进行;3.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创新活力;4. 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沟通合作,争取政策支持。
五、预期效果1.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缩短产品研发周期;2. 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3. 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4. 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创新平台搭建工作计划方案的实施,我公司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新兴产业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成都市新兴产业研发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e476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6.png)
成都市新兴产业研发中心建设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1 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近年来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发展迅猛。
然而,面对国际国内日益激烈的竞争,成都市需要进一步加快新兴产业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2 目标本方案旨在建设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成都市新兴产业研发中心,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成都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研发中心建设内容2.1 研发中心基础设施- 科研办公区: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配备先进的办公设备。
- 科研试验区:设立不同类型的实验室,配备高端的科研仪器设备。
- 科研成果转化区:提供成果转化的办公空间和生产设备。
- 会议交流区:设立不同规模的会议室和报告厅,提供学术交流和合作洽谈的场所。
2.2 研发中心组织架构- 管理机构:负责研究中心的整体运营和管理。
- 科研部门:根据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设立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所。
- 技术支持部门: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转移等服务。
- 产学研合作部门:促进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2.3 研发团队建设- 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领军人才。
-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互补的研究团队。
- 加强人才培训和国际交流合作,提升研发团队的整体实力。
2.4 研发项目与平台建设- 聚焦成都市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
- 搭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平台和试验基地。
-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
三、研发中心运作机制3.1 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制度,确保研究中心的规范运作。
- 实施项目负责制,明确项目目标、任务、进度和资金使用等要求。
3.2 产学研合作机制- 加强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与创新平台建设方案
![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与创新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7c47a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b.png)
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与创新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研发与创新平台概述 (2)1.1 研发与创新平台定义 (2)1.2 研发与创新平台意义 (2)第二章研发与创新平台建设目标 (3)2.1 近期目标 (3)2.2 中长期目标 (3)第三章研发与创新平台建设原则 (4)3.1 突出高新技术导向 (4)3.2 坚持开放合作 (4)3.3 注重人才培养与激励 (4)第四章研发与创新平台组织架构 (4)4.1 管理架构 (4)4.2 研发团队建设 (5)4.3 创新团队建设 (5)第五章研发与创新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6)5.1 实验室与试验设施建设 (6)5.2 信息资源建设 (6)5.3 技术支持与维护 (6)第六章研发与创新平台项目管理体系 (6)6.1 项目策划与申报 (6)6.1.1 项目策划 (6)6.1.2 项目申报 (7)6.2 项目实施与监控 (7)6.2.1 项目实施 (7)6.2.2 项目监控 (7)6.3 项目验收与评价 (7)6.3.1 项目验收 (7)6.3.2 项目评价 (8)第七章研发与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8)7.1 成果转化机制 (8)7.1.1 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体系 (8)7.1.2 制定成果转化流程 (8)7.2 产业化推进 (9)7.2.1 制定产业化发展规划 (9)7.2.2 加强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 (9)7.3 产学研合作 (9)7.3.1 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 (9)7.3.2 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 (9)第八章研发与创新平台人才队伍建设 (10)8.1 人才引进与培养 (10)8.1.1 人才引进 (10)8.1.2 人才培养 (10)8.2 人才激励与保障 (10)8.2.1 人才激励 (10)8.2.2 人才保障 (11)8.3 人才交流与合作 (11)8.3.1 人才交流 (11)8.3.2 人才合作 (11)第九章研发与创新平台国际合作与交流 (11)9.1 国际合作项目 (11)9.2 国际会议与论坛 (11)9.3 国际人才交流 (12)第十章研发与创新平台运行保障 (12)10.1 政策支持 (12)10.1.1 政策引导与激励 (12)10.1.2 政策协同与协调 (12)10.2 经费保障 (13)10.2.1 经费来源 (13)10.2.2 经费使用与管理 (13)10.3 监管与评估 (13)10.3.1 监管机制 (13)10.3.2 评估机制 (13)第一章研发与创新平台概述1.1 研发与创新平台定义研发与创新平台是指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而建立的集研发、试验、中试、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研发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研发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675fd2a0116c175e0e4818.png)
研发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方案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某研发中心网络平台项目综述某研发中心是2009年10月23日正式揭牌启动运行的,研发中心占地面积为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万平方米。
研发中心分为南北两个相互对称的区域。
研发中心以六大核心技术平台和六大支撑平台为技术支撑。
构建了纵向从新药研发到联创研究,横向包含中药、化药、基因工程的全方位的研发体系。
某研发中心网络平台主要向园区入驻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的用户接入服务,信息发布平台、资源共享和存储平台、园区内音视频服务。
工程计划分期完成,一期工程只要是主干网络建设。
主要完成网络接入服务。
一、建设原则实用性原则以现有设备为补充,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系统规模。
安全性原则作为一个开放的园区网络,对用户的安全以及网络的安全要求较高。
成熟和先进性原则产品选型必须是有大量应用的成熟厂商产品。
该品牌产品需要及时将新技术引用进来,更好的开展业务,同时也要求保证网络与业务的可靠性。
规范性原则系统设计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应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系统的扩展升级、与其他系统的互联提供良好的基础。
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在设计时,要求提供开放性好、标准化程度高的技术方案;设备的各种接口满足开放和标准化原则。
可扩充和扩展化原则所有系统设备不但满足当前需要,并在扩充模块后满足可预见将来需求,如带宽和设备的扩展,应用的扩展和办公地点的扩展等。
保证建设完成后的系统在向新的技术升级时,能保护现有的投资。
可管理性原则整个系统的设备应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便于进行系统配置,在设备、安全性、数据流量、性能等方面得到很好的监视和控制,并可以进行远程管理和故障诊断。
高可靠性原则网络系统的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保证,在网络设计中特别是关键节点的设计中,选用高可靠性网络产品,实现关键节点冗余并完成负载分担。
大型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大型研发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7211e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f.png)
大型研发中心建设方案背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技创新是国家乃至全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科技强国”的发展战略,大力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研究开发工作。
为了更好地支持我国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建设大型研发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本方案旨在建设一个大型研发中心,提高我国企业在研发领域中的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功能概述大型研发中心应包括以下主要功能:1. 研发驱动大型研发中心应重点建设研发平台,引进和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和人才,加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2. 产业孵化大型研发中心应设立产业孵化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创业孵化、技术咨询、企业加速等服务,促进创新企业发展壮大。
3. 人才培养大型研发中心应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人才培训和人才输出工作,提高我国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支撑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4. 国际交流大型研发中心应成为国际科技创新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吸引国际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团队来华进行研究和交流,提高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
建设方案1. 选址大型研发中心应选在极具科研和创新氛围的城市,配套齐全,交通便利,同时应满足以下条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空气、水质量好;•电力、能源、物流方便顺畅;•邻近优质高校、研究机构等科研资源;•具备丰富的人才资源储备及吸引人才所需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2. 建筑规划与设计建筑面积和功能布局应充分考虑研发和管理员工的需求,同时要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要大于10万平米,建筑高度要符合当地规划。
•功能布局:根据大型研发中心的功能概述,建筑布局应充分考虑功能分区,建设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及产业母基地等研发用房,同时还应规划行政办公区、会议接待区、食堂宿舍等生活配套设施区。
3. 设备建设大型研发中心应选用一流设备,配备尖端科研仪器,从而满足科研和产业化应用的需要。
研发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
![研发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037fc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a.png)
研发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
研发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应根据研发中心的实际需求和目标,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现有的技术基础,制定出一套全面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研发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的框架:
1.需求分析:对研发中心的工作流程、业务需求和信息化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研,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目标。
2.系统规划: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系统规划,确定需要建设的系统和模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集成方式。
3.系统设计:基于系统规划,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包括数据模型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界面设计、安全性设计等。
4.技术选型:根据系统设计要求和现有的技术基础,选择合适的技术平台和工具,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等。
5.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设计和技术选型结果,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包括编码、测试、调试等。
6.系统集成:将不同的系统和模块进行集成,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地协同工作。
7.数据迁移和转换:将现有的数据导入新系统中,并进行必要的数据转换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8.系统部署和上线:将开发好的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进行必要的配置和测试,最终投入使用。
9.培训和支持:为研发中心的员工提供系统使用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和功能。
同时,提供系统运行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
10.系统监控和优化:定期对系统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研发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的框架,具体的方案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
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项目的预算、时间限制、人力资源等因素,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某研发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某研发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89860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8.png)
某研发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方案某研发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方案为满足研发中心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公司计划建设一套完备的网络平台,协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降低业务流程复杂性,提高信息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该研发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方案进行探讨。
一、方案背景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和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然气研发中心各个部门的数据处理、工作流程和信息共享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
现有信息系统虽能完成基本的日常工作,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业务增长,现有系统已经难以满足研发中心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对公司业务信息的管理和共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基础设施老化、组织结构模糊、流程不透明等。
因此,为了提高研发中心的业务能力,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建设一套新的网络平台显得十分必要。
二、建设目标建设研发中心网络平台的主要目标是为研发中心员工提供高效、稳定、安全和易于使用的信息管理平台。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目标:1.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将业务数据、应用服务和最佳实践集成到一个平台中,以简化业务流程并降低管理成本。
2.平台扩展性构建一个容易扩展的平台,能够适应研发中心业务的发展和变化,包括条线、业务增量和新的应用场景。
3.信息安全和风险控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完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防范各种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等级,确保数据的透明、可控、安全。
4.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分布式、张贴过程,支持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递和分享,促进无障碍信息共享,实现更好的协作。
5.集成将业务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以协调业务流程,实现更好的协作和信息流程管理。
三、实现技术框架基于以上需求,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平台架构,旨在构建一个可扩展、高效、安全和易用的研发中心网络平台。
该架构中有几个重要的组件:1.硬件设备构建高效可靠的硬件系统,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2.操作系统选择安全可靠、性能突出的操作系统,如Linux或Windows Server。
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d2b8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7.png)
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一、前言企业研发中心是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本文拟就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力求为企业研发中心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背景分析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培育核心竞争力。
因此,建设一个高效、专业的企业研发中心势在必行。
三、目标与规划1.目标:建设一个具有前沿技术、高素质人才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研发中心,实现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2.规划:(1)组织架构:设立企业研发中心,明确职责和权责,研究并确定组织管理模式。
(2)人才引进和培养:通过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和有效的培训计划,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专业化研发团队。
(3)技术创新:加强对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效益,加强对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4)知识管理与转化: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加强研发成果的转化及技术输出。
(5)合作与开放:积极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主动拓展技术合作渠道,加强技术交流与分享。
四、实施方案1.组织架构(1)确定企业研发中心的定位和战略目标,制定详细的职责和权责,明确研发中心的内部管理机制。
(2)建立研发中心的领导团队,设立科研管理、技术推广、项目管理等职能部门。
(3)设立研究团队,根据业务需求,按照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组建研发团队。
2.人才引进和培养(1)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研发中心。
(2)开展内外培训计划,提供培训机会,提升员工技能和创新能力。
(3)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晋升、奖励等方式,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研发工作。
3.技术创新(1)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科研项目评审机制,优先支持前沿技术研究。
(2)开展技术创新项目,组织专项研究,提高技术攻关能力。
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研发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1de37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b.png)
研发中心建设方案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研发创新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建设一个高效、创新的研发中心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将从研发中心的定位、组织架构、人才队伍、技术平台和创新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份完善的研发中心建设方案,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一、研发中心的定位1. 研发中心的使命和愿景确定研发中心的使命是为了明确其价值和目标,使其能够有效地支持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
研发中心的愿景应该是追求技术创新和产品卓越,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2. 研发中心的定位和角色研发中心应该在企业中扮演支持战略规划、科学研发和创新的角色。
其定位应该是技术和创新的驱动力,为企业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研发中心的组织架构1. 研发中心的架构设计研发中心的组织架构设计应该灵活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和市场变化。
推荐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通过交叉职能团队的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流动。
2. 授权与决策机制在研发中心中,应该建立清晰的授权和决策机制,明确团队成员的责任和权力,并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以加快创新流程和决策。
三、研发中心的人才队伍1. 人才储备与引进为了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研发中心,需要具备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除了开展内部培训和提升计划外,还应该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引进优秀的人才。
2. 强化团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团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是推动研发中心创新的关键。
需要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和平台,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研发中心的技术平台1. 优化技术基础设施研发中心需要建立先进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以支持快速的创新研发。
包括高性能计算平台、数据分析平台和试验设备等。
2. 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为了提高研发效率,建议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收集和整理研发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项目的复用和知识的传承提供支持。
五、研发中心的创新管理1. 建立创新文化创新是研发中心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建立一种鼓励创新、倡导试错和学习的文化氛围,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和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研发中心网络平台项目综述某研发中心是2009年10月23日正式揭牌启动运行的,研发中心占地面积为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
研发中心分为南北两个相互对称的区域。
研发中心以六大核心技术平台和六大支撑平台为技术支撑。
构建了纵向从新药研发到联创研究,横向包含中药、化药、基因工程的全方位的研发体系。
某研发中心网络平台主要向园区入驻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的用户接入服务,信息发布平台、资源共享和存储平台、园区内音视频服务。
工程计划分期完成,一期工程只要是主干网络建设。
主要完成网络接入服务。
一、建设原则实用性原则以现有设备为补充,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系统规模。
安全性原则作为一个开放的园区网络,对用户的安全以及网络的安全要求较高。
成熟和先进性原则产品选型必须是有大量应用的成熟厂商产品。
该品牌产品需要及时将新技术引用进来,更好的开展业务,同时也要求保证网络与业务的可靠性。
规范性原则系统设计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应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系统的扩展升级、与其他系统的互联提供良好的基础。
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在设计时,要求提供开放性好、标准化程度高的技术方案;设备的各种接口满足开放和标准化原则。
可扩充和扩展化原则所有系统设备不但满足当前需要,并在扩充模块后满足可预见将来需求,如带宽和设备的扩展,应用的扩展和办公地点的扩展等。
保证建设完成后的系统在向新的技术升级时,能保护现有的投资。
可管理性原则整个系统的设备应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便于进行系统配置,在设备、安全性、数据流量、性能等方面得到很好的监视和控制,并可以进行远程管理和故障诊断。
高可靠性原则网络系统的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保证,在网络设计中特别是关键节点的设计中,选用高可靠性网络产品,实现关键节点冗余并完成负载分担。
避免单点故障。
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
二、设计方案主干网络设计如下图所示,系统要求为“核心-汇聚-接入”的三层拓扑结构。
为终端用户提供“千兆到桌面”的高速园区网和多线路接入的internet网络服务。
包括北区A1区、B1区、C1区及南区A2区、B2区、C2区的网络主干系统建设。
北区每栋楼宇通过光纤与核心交换机连接。
南区采用借助公共网络采用VNP技术和核心交换机连接。
楼宇内采用分楼层布置接入交换机的方案。
接入交换机通过六类双绞线或更光纤与汇聚交换机相连。
中心机房设A1楼6楼。
以下简要描述不同层次所执行的功能:1.核心层功能核心层一般是一个高速的交换主干网,能尽快地交换数据包。
一般不作数据包处理,例如访问控制和过滤,这些都可能降低数据包的交换速度。
就目前园区的规划和发展前景,核心层网络设备应支持IPV6且数据交换能力应大于400Gbps。
并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扩展能力。
考虑到园区网络是跨区域分区连接。
核心层网络还应具备支持三层的MPLS VPN和二层的MPLS VPN,方便北区及南区的连接,考虑到后续的园区网络的发展,核心网络层设备还应提供丰富的无线业务扩展能力。
2. 汇聚层功能其功能主要包括地址或区域集合、部门或工作组接入、广播和多目广播域定义、VLAN交换、任何可能的介质传输、安全。
汇聚层交换机要你管考虑到扩展性、可靠性、分布性的特点,并具有完备的安全控制策略、丰富的QOS策略。
3. 接入层功能功能组要包括共享带宽、交换带宽、MAC层过滤。
接入层交换机应具备高效的流控管理功能。
根据某研发中心网络平台千兆以太网系统需求,分层结构并不一定要有十分清楚的物理实体区分,有的交换机即可以工作在汇聚层,同时也可作为接入层的交换设备。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投资规模等省略汇聚层设备,整个网络采用星网状的网络构造。
4.外网部分某研发中心网络平台的外网主要作用是提供Internet连接共享,相比内网,外网无论是速率还是稳定性要求都相对较低,但并不意味着不重视。
考虑到网络的高效性及高可靠性。
外网设备应具备线路负载及冗余功能、丰富的安全管控能力。
北区借助多业务汇聚层设备连接外部网络,省去购买外部网络设备费用,而南区考虑使用安全产品连接到外部网络。
两区域通过VPN协议形成私有网络。
三、系统选型根据甲方要求,和网络管理便于管理的需要,园区所有的数据产品均采用H3C的产品。
产品设备的选型不仅要考虑到目前的情况,还应考虑到今后的发展。
就目前某的规划及发展前景。
我们选用H3C公司最新产品的多业务高端交换机S7503E作为核心层设备,S5600-26C 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汇聚层设备。
选用S5000E系列(含24E及48E)全千兆安全智能交换机作为接入层设备。
各设备业务性能介绍如下:S7503E:?丰富的业务,适应融合业务网络发展趋势。
基于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的虚拟化架构不仅成为数据中心交换设备高性能、虚拟化的关键技术,而且对于传统企业网应用,IRF2所提供的高可靠性和无缝升级、扩展能力。
S7503E支持Multi-VRF特性,可以作为MCE设备使用;支持三层的MPLS VPN和二层的MPLS VPN (Martini、Kompella);支持MPLS OAM特性,方便用户的管理和维护;与H3C MPLS VPN Manager配合,实现图形化的MPLS部署与维护。
全面支持VPLS,VLL,支持1K VPLS实例,4K VLL,还支持分层VPLS以及QINQ+VPLS接入方式,提供端到端2层VPN接入方案,支持MPLS/VPLS全线速转发,满足VPLS规模部署要求。
满足项目南北区连接的需要,相对于传统的线路租赁业务来说VPN不但节省了费用并且提高了园区网络的安全性H3C S7503E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支持多种隧道技术,支持IPv4/IPv6的组播技术,为用户提供完善的IPv4/IPv6解决方案;H3C S7500E采用分布式体系架构,实现IPv4/IPv6业务的线速无阻塞转发;是成熟商用的IPv6产品。
H3C S7503E有线无线一体化,集成的无线控制模块提供丰富的业务能力,包括精细的用户控制管理、完善的RF管理及安全机制、快速漫游、超强的QoS和对IPv6的支持等;无线控制模块通过与安全策略服务器的联动,实现对无线接入用户的端点准入防御,提高了整网的安全性。
H3C S7503E提供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可从控制、管理、转发三平面全面保障网络的安全:在控制平面,内置协议报文攻击识别模块,防止TCN、ARP等协议报文攻击,OSPF/BGP/IS-IS路由协议采用MD5验证,防止非法路由更新报文导致的网络瘫痪;在管理平面,SNMPv3网管协议,SSH V2,基于802.1x、AAA/Radius的用户身份认证以及分级的用户权限管理保证了设备管理的安全性;在转发平面,支持IP、VLAN 、MAC和端口等多种组合精细绑定;支持uRPF单播反向路径转发,防止非法流量访问网络,采用最长匹配逐包转发机制,有效抵御病毒的攻击。
H3C S7500E还支持内置的高性能防火墙、异常流量清洗等模块,将专业的安全融入到交换机之中。
H3C S7503E支持不间断转发和优雅重启,提供毫秒级的切换时间;支持等价路由,可帮助用户建立多条等值路径,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及冗余备份;支持RRPP快速环网保护协议;支持Smart-Link协议,保证双上行网络拓扑的业务毫秒级快速切换。
通过上述技术,H3C S7500E可以在承载多业务的情况下不间断运行,实现业务的永续。
H3C S5600系列交换机H3C S5600系列全千兆智能弹性交换机是H3C公司为设计和构建高弹性和高智能网络需求而推出的新一代以太网交换机产品。
系统采用H3C公司创新的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智能弹性架构)技术,支持高达96G的堆叠带宽和高密度千兆端口,支持万兆上行。
S5600系列交换机采用IRF技术组网后,能够在整个堆叠组内实现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所有信息的冗余备份,极大地增强了设备和网络的可靠性,消除了单点故障,避免了业务中断。
同时H3C S5600系列交换机不仅支持STP/RSTP生成树协议,还提供了基于多VLAN的生成树MSTP,极大提高了链路的冗余备份,提高容错能力,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支持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与其他三层交换机构建VRRP备份组。
构建故障时的冗余路由拓扑结构,保持通讯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有效保障网络稳定。
支持等价路由实现上行路由的冗余备份和负载分担。
采用交、直流双输入电源模块供电,也可以通过更换电源模块来支持PoE功能。
S5600系列交换机支持EAD(端点准入防御)功能,配合后台系统可以将终端防病毒、补丁修复等终端安全措施与网络接入控制、访问权限控制等网络安全措施整合为一个联动的安全体系,通过对网络接入终端的检查、隔离、修复、管理和监控,使整个网络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变单点防御为全面防御、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策略管理,提升了网络对病毒、蠕虫等新兴安全威胁的整体防御能力。
S5600系列交换机支持特有的ARP入侵检测功能,可有效防止黑客或攻击者通过ARP报文实施日趋盛行的“ARP欺骗攻击”,对不符合DHCP Snooping动态绑定表或手工配置的静态绑定表的非法ARP欺骗报文直接丢弃。
同时支持IP Source Check特性,防止包括MAC欺骗、IP欺骗、MAC/IP 欺骗在内的非法地址仿冒,以及大流量地址仿冒带来的DoS攻击。
支持集中式MAC地址认证和802.1x 认证。
在用户接入网络时完成必要的身份认证,还可以通过灵活的MAC、IP、VLAN、PORT任意组合绑定,有效的防止非法用户访问网络。
支持DUD(Disconnect Unauthorised Device)认证,通过MAC 地址学习数目限制和MAC地址与端口绑定实现。
支持用户分级管理和口令保护,支持MAC地址学习数目限制、MAC地址与端口绑定、端口隔离、MAC地址黑洞;支持防止DoS攻击功能。
支持QoS Profile 功能。
和802.1x认证功能相结合,可以动态的为通过认证的用户提供预先配置的一套QoS功能。
用户在经过802.1x认证后,交换机根据AAA服务器上配置的用户名和Profile的对应关系,将相应的Profile动态下发到用户登录的端口上,为该用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质量保证。
支持SSH特性。
用户通过一个不能保证安全的网络环境远程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时,可以提供安全的信息保障和强大的认证功能,以保护以太网交换机不受诸如IP地址欺诈、明文密码截取等等攻击。
H3C S5000E系列全千兆安全智能交换机H3C S5000E所有的端口提供二层千兆线速交换能力,保证所有端口无阻塞的进行报文转发。
支持802.1x认证,安全专区提供多种丰富的安全功能,可以实现IP+MAC+端口+VLAN四元素绑定,并可通过DHCP-Snooping或者智能绑定自动获取绑定列表,有效防御ARP攻击、DOS攻击及蠕虫攻击,并可以方便的实现安全配置文件的导入和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