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重叠语法意义二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词重叠语法意义二题

殷晓明

从50年代至今,语言学界对汉语的动词重叠现象作了许多论述分析,关于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更是众说纷纭。动词重叠表动作 轻微 或 少量 ,是被大多数人接纳的一种说法,而汉语中有一类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却与此正相反,表示反复多次的动作行为,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表 尝试 是动词重叠又一得到普遍认同的语法意义,但早在60年代就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究竟孰是孰非?本文试图对涉及这两方面问题的各家说法分别作一简单的回顾,并略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关于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丁声树、王力、朱德熙等人的看法大致相同。丁声树等著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认为:动词重叠表示 稍微 一下 。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 提出: 动词重叠表 短时貌 ,即表时间极短,而由时间短可以生出 稍 略 的意思。 朱德熙 语法讲义 认为: 重叠式动词表示动作的时量短或动量小。 范方莲认为: 所谓 动词重叠 实际上只是动量组合的一种形式,不是另外一种语法格式。 并将这种组合的意义分为两种:其一表示定量,即 一次 ;其二表示不定的少量,即不止 一次 ,就其意义来说,这与表 轻微 、 少量 的说法仍是一致的。张静把动词重叠看做动词的 轻微体 。另外表动作的减弱、表委婉语气、表轻松随便的意味等众多说法,也都可以归入上述说法之内。

不同于此的说法也有很多:比如李人鉴认为动词重叠表示不定量;毛修敬指出: 动词重叠是一种情态,这个情态表现为一个动程,这个动程体现着量,这就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朱景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 激发、凸显或表达重叠式主体的能动性,从而对动作、行为、变化进行定向控制 等等。种种说法体现了人们对于这一问题可贵的探索。

在讨论语法意义的同时,各家对动词重叠范围的界定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只包括 VV 式(V代表动词),有的认为也包括 V一V 式和 V了V 两式,或者更多。本文要重点提出讨论的 V1V1V2V2 式,如 说说笑笑 、 进进出出 等,大多论者在讨论动词重叠时是将之排除在外的。很显然,这类重叠的语法意义与表 轻微 少量 一说正相反,表示动作的反复多次,正如何融所提到的 加繁动作 。当然也不排除有其他的看法,如赵元任就将之视为生动重叠的一种。

语法意义上的迥异正是人们将其排除在讨论之外的原因之一。但若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汉语中的动词重叠从产生直到唐宋,其语法意义多是表示动作的反复与持续,而非现在多数论者所认为的是表 轻微 少量 。如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中的 行行 是 走了又走 ,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李白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中的 望望 是 望了又望 ,王钅英

唐诗中的动词重叠 一文正说明了这一点。看上去这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发生了逆转,而太田辰夫在 中国语历史文法 中提出了这样的看法:现代表 轻微 、 少量 意的 VV 式重叠是由 V一V 式省去 一 而来,与古来表动作反复多次的 VV 式无关。赵元任 中国话的文法 中的看法与此相似。我们在对 元曲选 中的动词重叠进行考察时不难发现, V一V 式占多数,表 轻微 、 少量 意的 VV 式极少,且大多有与之对应的 V一V 式,这似乎可以看做是两种形式过渡的一种状态。范方莲也认为现代 VV 式是 V一V 式省略了 一 ,同时怀疑 V1V1V2V2 式是由表动作反复多次的 VV 式发展来的。因而现代 VV 式和 V1V1V2V2 式的起源可能完全不同,具有截然不同的语法意义也就不足为奇了。将矛盾的现象加以综合考察较之孤立地看待,显然更能取得较为合理的解释,往往还能有意外的发现。另外在解释共时的语

50

语文学刊 2002年第2期

言现象时若能同时带上历史的眼光,则是大有裨益的。

动词重叠表 尝试 意义,这也是多数论者所持的一种看法。赵元任在 中国话的文法 中就将 VV 式看做 尝试式 ,并认为其与 进行式 、 完成式 等一样是动词的一种体貌。朱德熙提出,表动量(动作反复的次数)小的动词重叠式常常表示尝试。他还认为,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起来表示尝试。王力也认为,动词重叠由表时间短可以生出 尝试 的意思。类似的看法在现代论者的文章中同样很多见。

李人鉴、范方莲却认为这个说法有待商榷。李人鉴从两个方面对表 尝试 意的说法进行了批驳:一方面首先承认 有许多句子用上了重叠的动词,就全句的意思看,确实是表示了尝试的意义的 ,但他认为: 这层意思是由整个句子表示出来的,不是单纯地靠动词重叠表示出来的。在这种句子里,或者用上了帮助表示尝试意义的助词 看 ,或者直截了当地说出了所要探知的内容。 另一方面他提出,在某些句子里,不重叠动词也可以使整个句子含有尝试的意义,而在某些句子里,虽然动词重叠了还必须在它的前面或后面另加上一些词语来表示尝试的意义。李文从而得出结论: 动词重叠并不表示尝试的意义,把整个句子所表示的尝试的意义说成是动词重叠表示的意义是不妥当的。 这一论证过程有很强的逻辑性,论证过程中的大量例证也极具说服力。范方莲认为,动词重叠可以用于表示尝试的句子中,但并非是其特有的用法,其他动、量组合也有这些用法。我们试看下面两组例句: 您尝尝烫不烫?/您尝一口烫不烫? 、 要不信,我们两个比赛比赛,看哪个走在头前。/要不信,我们两个比赛一下,看哪个走在头前。 这两组例句引自范文,显然每组的前后两句都有表 尝试 的意味。范文借此本是为了说明动词重叠只不过是一种动、量组合,但同时也是动词重叠本身并不表 尝试 的一个有力说明。

尽管前人对这一问题已有了很充分的论证,但显然这些意见并没有受到重视,因为迄今为止,动词重叠的 尝试 意仍占主导地位。朱景松呼应了这一说法,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不宜认为动词重叠式本身有尝试意义。他对出现于有尝试意义句子中的重叠动词进行了考察,将这些动词分为两类:一类,动词表示的动作其直接结果就是句子所要达到的某种认识或认同,如 比、猜、观察、检查 等;另一类,动词表示的动作其直接结果不是句子要达到的认识,但这种动作提供了达到某种认识的手段,如 看、听、商量、检测 等。由此朱文认为是动词本身而非动词重叠赋予了句子表 尝试 的意义。我们在探索一个语法格式的形式意义时很容易受到内容方面的影响,因而我们探索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时,常会不自觉地把动词的词汇意义乃至整个句子的意义误认为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目前人们对于动词重叠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加强了对近代汉语以及各种方言中动词重叠现象的关注,这有助于我们更透彻地解释汉语中的动词重叠现象。但有些文章往往是先入为主地接受语法学界的固有说法,然后寻找材料去一一证明,这种方法显然难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如能通过对材料的仔细分析,然后得出或同或异于既有说法的结论,这种作法对研究工作应该更有建设性的作用,而大部分研究文章正是这样做的,且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元任 中国话的文法 ,见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赵

元任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丁声树等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商务印书馆,1961

3.朱德熙 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1984

4.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 ,商务印书馆,1985

5.太田辰夫 中国语历史文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6.王钅英 动词重叠 ,见 中国语文 1963年第1期

7.李人鉴 关于动词重叠 ,见 中国语文 1964年第4期

8.何融 略论汉语动词的重叠法 ,见 中山大学学

报 1962年第1期

9.范方莲 试论所谓 动词重叠 ,见 中国语文 1964年第4期

10.张静 论汉语动词的重叠形式 ,见 郑州大学学

报 1979年第3期

11.毛修敬 动词重叠的语法性质、语法意义和造句

功能 ,见 语文研究 1985年第2期

12.王钅英 唐诗中的动词重叠 ,见 中国语文 1996年

第3期

13.朱景松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见 中国语文

1998年第7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51

殷晓明/动词重叠语法意义二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