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打印基础知识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1 根据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能,定性地讨论表2-3中所列各高聚物的性能。
解:(1)聚乙烯、聚异丁烯、天然橡胶、聚丁二烯和丁苯橡胶都有较好的柔顺性,它们适合于用作弹性体。其中聚乙烯由于结构高度对称性,太易于结晶,从而实际上只能用作塑料,但从纯C-C单键的结构来说本来应当有很好的柔顺性,理应是个橡胶。
(2)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醋酸乙烯酯和聚氯乙烯的柔顺性适中,适合用作塑料。
(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66和聚丙烯腈的分子间作用力大,柔顺性较差,刚性和强度较大,宜作纤维。
例2-12 将下列三组聚合物的结晶难易程度排列成序:
(1)PE,PP,PVC,PS,PAN;
(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己二酸乙二酯;
(3)PA 66,PA 1010.
解:结晶难易程度为:
(1)PE>PAN>PP>PVC>PS
(2)聚己二酸乙二酯>PET>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
由于聚己二酸乙二酯柔性好,而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对称性不好。
(3)尼龙66>尼龙1010
由于尼龙66分子中的氢键密度大于尼龙1010。
例2-13 有两种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其组成相同(均为65%乙烯和35%丙烯),但其中一种室温时是橡胶状的,一直到稳定降至约-70℃时才变硬,另一种室温时却是硬而韧又不透明的材料。试解释它们内在结构上的差别。
解:前者是无规共聚物,丙烯上的甲基在分子链上是无规排列的,这样在晶格中难以堆砌整齐,所以得到一个无定形的橡胶状的透明聚合物。
后者是乙烯和有规立构聚丙烯的嵌段共聚物,乙烯的长嵌段堆砌入聚乙烯晶格,而丙烯嵌段堆砌入聚丙烯晶格。由于能结晶从而是硬而韧的塑料,且不透明。
错误分析:“前者是交替共聚物”。交替共聚物的结构规则性也很好,也易结晶。
例2-15 为什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从熔体淬火时得到透明体?为什么IPMMA是不透明的?
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结晶速度很慢,快速冷却时来不及结晶,所以透明。等规PMMA 结晶能力大,结晶快,所以它的试样是不透明的。
例2-16 试分析聚三氟氯乙烯是否结晶性聚合物?要制成透明薄板制品,问成型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条件的控制?
解:是结晶性聚合物,由于氯原子与氟原子大小差不多,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好,所以易结晶。
成型过程中要使制品快速冷却,以降低结晶度并使晶粒更细小,才能得到透明薄板。
例2-17 聚合物在结晶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现象,为什么? 图2-4是含硫量不同的橡皮在结晶过程中体积改变与时间的关系,从这些曲线关系能得出什么结论?试讨论之。
图2-4 含硫量不同的橡皮在结晶过程中体积改变与时间的关系
解:结晶中分子链的规则堆砌使密度增加,从而结晶过程中发生体积收缩。
橡胶含硫量增加,减少了结晶能力,结晶程度和结晶速度都下降,表现在曲线最大的体积收缩率%和曲线斜率都减少。
例2-18 透明的聚酯薄膜在室温二氧六环中浸泡数分钟就变为不透明,这是为什么?
解:称溶剂诱导结晶,有机溶剂渗入聚合物分子链之间降低了高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使链段更易运动,从而T g降低至室温以下而结晶。
例2-20.(1)将熔融态的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PS)淬冷到室温,PE是半透明的,而PET和PS是透明的。为什么?
T下进行拉伸,发现试样外观由透明(2)将上述的PET透明试样,在接近玻璃化温度
g
变为混浊,试从热力学观点来解释这一现象。
解:(1)当光线通过物体时,若全部通过,则此物体是透明的。若光线全部被吸收,则此物体为黑色。对于高聚物的晶态结构总是晶区与非晶区共存,而晶区与非晶区的密度不同,物质的折光率又与密度有关,因此,高聚物的晶区与非晶区折光率不同。光线通过结晶高聚物时,在晶区界面上必然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不能直接通过,故两相并存的结晶高聚物通常呈乳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如聚乙烯、尼龙等。当结晶度减小时,透明度增加。对于完全非晶的高聚物,光线能通过,通常是透明的,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另外结晶性高聚物要满足充要条件(化学结构的规整性和几何结构的规整性,温度和时间)才能结晶,否则是不可能的。PE由于结晶能力特别强,用液氮(-193℃)将其熔体淬冷也得不到完全非晶体,总是晶区与非晶区共存,因而呈现半透明。PET是结晶能力较弱的聚合物,将其熔体淬冷,由于无足够的时间使其链段排入晶格,结果得到的是非晶态而呈透明性。PS没加任何说明都认为是无规立构的。无规立构的PS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结晶,所以呈现透明性。
(2)PET在接近
g
T进行拉伸,由于拉伸使得大分子链或链段在外力的方向上取向而呈
现一定的有序性,使之容易结晶。由于结晶,使之由透明变为混浊。拉伸有利于结晶,在热力学上是这样解释的:根据S
T
H
G∆
-
∆
=
∆,已知结晶过程是放热和有序排列的过程,所以H
∆<0,S
∆<0。要使得结晶过程自发进行,势必要求G
∆<0,即H
∆>S
T∆,也就是说S
∆越小越好,设未拉伸的非晶态的熵为
a
S,结晶后的熵为
c
S,拉伸后非晶态的熵为
a
S'。
显然,拉伸的试样S'
∆=
c
S-
a
S',未拉伸试样的S
∆=
c
S-
a
S。那么就有S
∆>S'
∆
(∵
a
S'>
a
S),故拉伸有利于结晶。
例2-21三类线形脂肪族聚合物(对于给定的n值)的熔点顺序如下所示,解释原因。
聚氨酯聚酰胺聚脲
解:m
m
m
H
T
S
∆
=
∆
聚氨酯链含有柔性的―O―键,
m
S
∆较大,因而
m
T较低。另一方面聚酰胺与聚氨酯的氢键相差不多,聚酰胺与聚脲有相同的柔顺性,但聚脲的氢键比聚酰胺强的多,即分子间作用
力强得多,也就是
m
H
∆较大,从而熔点较高。
2.1.4 结晶形态
例2-22 指出高聚物结晶形态的主要类型,并简要叙述其形成条件。
解:单晶:只能从极稀的高聚物溶液中缓慢结晶得到。
球晶:从浓溶液或熔融体冷却时得到。
纤维状晶(串晶):在应力下得到。
伸直链晶体:极高压力下缓慢结晶。
例2-23某一结晶性聚合物分别用注射和模塑两种方法成型,冷却水温都是20℃,比较制品的结晶形态和结晶度.
解:注射成型的冷却速度较快,且应力较大,所以往往生成小球晶或串晶,结晶度较低或不结晶。相反模塑成型的冷却速度较慢,球晶较大,结晶度较高。
例2-25.让聚乙烯在下列条件下缓慢结晶,各生成什么样的晶体?
(1)从极稀溶液中缓慢结晶;
(2)从熔体中结晶;
(3)极高压力下固体挤出;
(4)在溶液中强烈搅拌下结晶。
解:(1)从极稀溶液中缓慢结晶得到的是单晶体。1957年Keller在极稀溶液中,于
m
T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