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对磷的吸附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对磷的吸附性能研究1

明劲松, 王世和, 鄢 璐, 刘 洋

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都

(分别为

4374.5 mg/Kg)次之,土壤进水磷浓度不高于8mg/L

透性差,不宜直接用作人工湿地填料,但可考虑将其作为人工合成除磷材料的原料。

关键词:人工湿地;基质;磷;吸附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由基质、微生物和湿地植物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在许多国家得到推广使用[1]。它具有处理效果显著、维护管理方便、基建与运行费用低及抗负荷冲击能力强等优点,较适合农村及小城镇使用[2]。加强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研究,探索出适合农村推广应用的人工湿地新技术,对于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些研究已表明,人工湿地通过基质的吸附、化学沉淀、微生物的利用、植物和藻类的吸收等作用去除污水中的磷。其中,基质对磷的吸附是易于控制且较为主要的除磷机理[3]。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了多种天然矿物、工业废渣等去除水中磷的效果和机理认为,因地制宜地选择或开发出对磷吸附能力强、水流阻力小、经济效益好的基质材料作为人工湿地的填料, 是强化人工湿地除磷效果的关键措施[4]。本文研究了土壤、页岩、煤渣、钢渣和粉煤灰五种基质材料对磷的吸附性能,为人工湿地基质材料的选配提供了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土壤(Soil)取自试验所在污水处理厂内的试验湿地;页岩(Shale)取自南京郊区某矿山,黄褐色块状固体;钢渣(Steel slag)取自南京某钢铁厂,灰褐色粉末状或块状固体;煤渣(Cinder)取自居民生活炉灶,灰黑色易碎多孔固体;粉煤灰(Fly ash)取自南京某发电厂,灰色粉末状固体。各基质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

1 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0278016)。

度分别为1.0,2.5,5.0,10.0,20.0,40.0,80.0,160.0,320.0mg/L的KH2PO4溶液(以P计)待用。试验时,称取5g基质材料(钢渣、粉煤灰各为2g)与100mL溶液在锥形瓶中混合,20℃下振荡24h后离心,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上清液磷浓度,每组试验重复三次。根据磷浓度的变化计算基质材料对磷的吸附量,绘制各材料的吸附等温线。

2.3 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

试验装置(即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见图1,填料柱由有机玻璃管制成,柱高0.85m,柱径0.15m。试验用水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出水,采用上向流进水。共用三根装有不同基质材料的填料柱做平行对比试验,每根填料柱的水力负荷均采用Q=0.6m3/m2d。

图1 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semi-pilot scale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3. 结果与分析

吸附量q /m g K g -1

平衡浓度Ce/mgL

-1

0100200300400500600700

平衡浓度Ce/mgL -1

图3 钢渣、粉煤灰对磷的吸附等温线 Fig.3 Phosphate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steel

slag and fly ash

图2 煤渣、页岩及土壤对磷的吸附等温线

Fig.2 Phosphate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cinder,shale

and soil 由图2可见,在煤渣、页岩、土壤三种材料中,煤渣对磷的吸附能力最强,页岩次之,而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最弱。由于土壤所含的成分与磷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对磷只具有较小的吸附量。煤渣对磷的吸附等温线属于快速上升型,而页岩对磷的吸附等温线则较为平缓。随着初始磷浓度的升高,煤渣对磷仍可维持在较高的吸附水平,而页岩对磷的去除率则相对较低。

材料所含的Ca 、Al 、Fe 等金属氧化物质进入水体后可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铝等絮凝体,这些絮凝体都可以吸附磷酸根离子,从而促进了对磷的去除[4]。煤渣所含Ca 、Fe 、Al 等金属氧化物质虽不及页岩多,但由于其颗粒呈多孔结构,孔隙率大,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增加了溶液中的磷与固体表面的接触机会,从而促进了金属元素与磷的物理化学作用,因此较页岩具有更佳的吸附效果。

由图3可见,钢渣和粉煤灰对磷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其它三种材料,这是由于钢渣、粉煤灰中含有的Ca 、Al 、Fe 等金属氧化物质的总量比其它材料都高。用钢渣和粉煤灰作吸附剂,溶液的初始磷浓度较低时(0~40mg/L),磷几乎全部被吸附,这种吸附具有化学吸附的特点。从材料的化学成分看,除煤渣以外,各种材料的金属氧化物总含量与对磷吸附量呈显著正相关。

在全部试验材料中钢渣的除磷能力最强。钢渣对磷的吸附曲线属急剧上升型。钢渣为粉末状,具有多孔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并由于钢渣粉末具有表面电荷和表面电势使其表面具有静电作用,故能吸附水中的一些离子,对磷具有较强的物理吸附能力。试验中发现,钢渣表面出现了白色沉淀物,这是由于当溶液的pH 值较高时,Ca 2+离子与磷酸根离子容易形成非

[5]

粉煤灰中的Ca 、Fe 氧化物的含量较钢渣低,对磷的吸附效果不及钢渣。但粉煤灰颗粒为独特的海绵状或空心球状结构,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且富含Al 氧化物,因此粉煤灰对磷也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有资料表明[6],粉煤灰中的活性Si 也对磷酸盐具有吸附作用。

钢渣和粉煤灰都是燃烧物高温燃烧后产生的工业废料,经过这一高温过程,一些颗粒表面基团得到了活化,这也是两者都具有较高的对磷吸附能力的另一个原因。

为进一步说明各种基质材料对磷的吸附性能,分别用Langmuir 模型方程和Freundlich 模型方程拟合上述五种材料对磷的吸附曲线。Langmuir 模型方程可以表示为:

1=e e C C q a ab

+

式中,q —— 单位质量吸附剂吸附磷量,mg/kg ;a —— 最大磷吸附量,mg/kg ;C e —— 吸附平衡后溶液中磷的浓度,mg/L ;b —— 自由结合能常数,L/mg 。

Freundlich 模型方程可以表示为:

1

lg lg lg e f q C n =

+K

式中,q —— 单位质量吸附剂吸附磷量,mg/kg ;C e —— 吸附平衡后溶液中磷的浓度;n 、

f K —— 模型常数。

基质 材料 拟和范围(m g L -1

)

Langmuir 方程直线形式

C e /q=C e /a+1/ab

相关系数

r

最大吸附量 a /(mg Kg -1

)

自由结合能 b /(L mg -1

)

最大缓冲容量ab/(L Kg -1)

土壤 1~320 Y=0.0024140X+0.075854 0.978**

414.3 0.0318 13.2 页岩 1~320 Y=0.0002286X+0.025477 0.964**

4374.5 0.0090 39.3 煤渣 1~320 Y=0.0002235X+0.003405 0.994**

4474.3 0.0656 293.7 粉煤灰 1~1000 Y=0.0000562X+0.000764 0.997**

17793.6 0.0736 1309.4 钢渣

1~1000 Y=0.0000417X+0.000538 0.987

**

23980.8 0.0775 1858.7

表2 五种基质材料的Langmuir 吸附模型方程式及特征参数

Table.2 Langmuir adsorption constants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 all five substrate materials r 0.01=0.797,r 0.05=0.666,n=9; r 0.01=0.707,r 0.05=0.576,n=12

表3 五种基质材料的Freundlich 吸附模型方程式及特征参数

Table.3 Freundlich adsorption constants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 all five substrate materials

基质 材料 拟和范围 (mg L -1

) Freundlich 方程直线形式

lgq=1

n

lgC e

+lgK

f

相关系数

r 1n

f

K

土壤 1~320 Y=0.5393X+1.3776 0.997**

0.5393 23.9 页岩 1~320 Y=0.8466X+1.6371 0.995

**

0.8466 43.4 煤渣 1~320 Y=0.8784X+2.1256 0.881**

0.8784 133.5 粉煤灰 1~1000 Y=0.4328X+3.1876 0.943

**

0.4328 1540.3 钢渣

1~1000

Y=0.4149X+3.3841

0.889

**

0.4149 2421.6

r 0.01=0.797,r 0.05=0.666,n=9; r 0.01=0.707,r 0.05=0.576,n=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