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探析河南方言与豫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2-20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研究》(2011B257),河南省社科联调
研项目
《河南方言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SKL-2011-961)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吴亮(1981-),女,河南郑州人,讲师,博士,从事语言理论、语言教学研究。
从文化视角探析河南方言与豫剧
吴
亮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郑州450002)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进行了阐释,首先强调指出方言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
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地方戏曲是一个地域的文化标志。两者紧密联系,互为载体,共同构成地域文化体系。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核心发展区域之一,中原河洛、三商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豫剧是河南的文化品牌,以河南方言为载体,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河南方言的俗词俚语,声韵特征增强了豫剧的艺术表现力。
这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原地区不可再生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彰显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试从文化视角探析河南方言与豫剧的关系。一、河南方言和豫剧概念的界定(一)河南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河南方言的核心成分是中原官话,属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民族共同语,共有381个县市,河南境内有107个。据贺巍的分区,中原官话八个次方言片中,河南境内有七个方言片,其中“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四个方言片内的方言是纯粹的河南方言[1]。河南方言语音节奏稳重清晰,五音俱全,四呼规正,调值低,入声多,尖音重,五度的高音与低音间距离小。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调值分别为24、42、55、312,
韵母共86个,词汇和语法与北京官话的共同性多,方言语汇丰富,句式简短明快[2]。
(二)豫剧
戏曲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方言等多种形式。任何一种戏曲的起源都具有地域性,其发展的最初阶段都是地方戏。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
,是河南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诞生在河南开封及其周县,明清鼎盛,迄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956年与京、评、越剧合称全国四大剧种。豫剧的唱腔语言是在开封、
郑州“中州语”的基础上,融入当地方言形成的,腔调高亢爽朗,内容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河南乡土气息。
二、方言和地方戏的关系
方言、地方戏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都是历史积淀形成的浓厚地域文明的象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地方戏在产生之初,其显著特征是方言而非声腔,以方言为基础的声腔特性是地方戏艺术风格之本。无论是板腔体还是曲牌体,都是基于方言“腔词关系”不断磨合的产物。它的“语言表征、
文化内源、表演形式、声腔特征等无不沾染着某个剧种原生地的乡土特色”[3]
方言作为载体,体现了地方戏所蕴
含的丰富的地区民俗文化、生产方式、思维习惯。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相近性和同地域人们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文化心理等因素的趋同性密不可分。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认为:“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
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4]。
三、河南方言和豫剧
地方戏语言自古口耳相传较之方言口语具有稳固性,
摘要:豫剧和河南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中原文化体系。两者地域
文化特色鲜明。豫剧中的河南方言在语言学、民俗文化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价值,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
关键词:文化;河南方言;豫剧中图分类号:H1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25-03
nWeHuaYanJiu☆文化研究☆
125
TheoryResearch学论
理
★★★★
豫剧具有浓厚的河南方言色彩,记录保留了大量的河南方言土语,这些语言资源折射出河南人民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生活情趣。罗常培先生在《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中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5]因此豫剧中的方言保留着当地居民的原始记忆,在语言学、民俗文化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价值。
(一)豫剧中的方言具有语言学价值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河南方言词汇、语法、语音独具特色,作为一种语言的历史资料有助于语言学研究。
1.豫剧中的方言词汇
豫剧保存有大量的河南方言词汇,这些带着地域特色的词汇是民俗与方言结合的产物,具有典型性与凝固性。
(1)表示动作行为和心理情感的动词
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都是他们裢那。(《花木兰》)“裢”阴平,24调,意为缝补、编织。
我长点蒜,再抓一把胡椒面,老婆子喝了好出汗。(《喝面叶》)“长”阳平,表示放,多用于烹饪,如:长油、长盐、长菜叶等。
老头子啊,他死活也不叫闺女出嫁。怄到过年,七月七。(《王婆扎针》)“怄”表示怄气,不愉快,如:“小两口正怄哩,晌午都没开火。”
我好抡棒槌拉铁弓。(《花打朝》)“抡”,用力挥动之意。如:抡枪、抡刀、抡拳头。
小菊儿你睡得又甜又香,发呓怔你还在喊爹叫娘。(《李双双》)“发呓怔”指睡觉说梦话,如:“小妮儿老发呓怔,黑里睡不牢稳。”
在家生来好喝水。(《朝阳沟》)“好”去声,意为喜欢,如“这货整天好吃好喝不出活”、好生闷气。“好”上声表示跟坏对立,上声变去声,词性由形容词变为动词,意义也随着发生了变化。这种词类活用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已有之。如“王”名词用如动词、“饮”及物动词使动用法等。
2.表示性质状态的形容词
中中中,俺们菊谭就是产芝麻出香油。(《三院禁约碑》)
“中”是最具河南特色的典型方言词语,言语交际中具有褒义特征,表示“肯定、认可、好、行”。河南人对“中”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们眼里,
“中”不仅仅是方位词,而且是打着历史烙印的厚重文化。“中”作为地理方位,表示中心。河南自古位居中原,是狭义的“中国”,有“中州、豫州、中原”之称,作为中国古代九州的中心,也是中华民族先祖活动的重要地区和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古流传“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人的伦理观念里,崇尚“中”,以“不偏不倚”、“中和”、“中庸”为美。“中”有着河南人的地域认同和历史自豪感。“你说‘中’,我说‘中’,中原
是我们的老祖宗!”;“中!中!咱们河南就是中!”更是通过影视媒体响彻大江南北,“中”早已成为地域文化符号与河南人的身份标记。
实在作难哪!(《洛阳桥》)“作难”指遇到困难犯愁,如:“咋弄哩,老作难呐!”
刘发他没有钱哪也算白搭。(《王婆扎针》“白搭”指没有用处,不起作用。如:“夜个学得全忘啦,算白搭!”
我说金她妈,你别迷啦!(《王婆扎针》)“迷”,发迷,糊涂之意。如:“俺咋年龄不大,恁迷哩!”
推出来面来白生生的生啊,蒸出来小蒸馍暄腾腾。(《推磨》)“白生生”形容白,“暄腾腾”指物体内部空隙多而松软有弹性。
清凌凌一股水。(《朝阳沟》)“清凌凌”指清澈。
你妹妹从小她就勤谨。(《朝阳沟》)“勤谨”是勤恳的意思。如:“这孩儿勤谨,打晌午学到将才。”
3.表示亲属称谓的名词
叫你个大,叫我声妈。(《马古伦换妻》)“大”和“妈”互文对举,“大”指代父亲。
都想起俺那个死妮子。(《王婆扎针》)“妮子”指小女孩。
除此,还有副词,如:“回马三刀,砍得也怪准”(《穆桂英挂帅》)。量词,如:
“一杆笔胜过百杆枪”(《卖苗郎》)等。
“咦”、“咋”、“啥”等方言词语在豫剧中使用频率较高,如:“不愁当一个哪啥?啥?啥——
—当一个农业科学家。”(《朝阳沟》)“你拿个刀子把俺的猪肚子剥开,看看到底有没有红薯苗,要是没有,那咋说?”(《李双双》)
豫剧中有大量的谚语、俗语、成语、詈语,这些语言艺术结晶以精炼的形式充溢着浓郁的中原乡土风情。如“文过饰非”、“头悬梁,锥刺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三娘教子》)、“当面教训子,背地里无有人”(《打金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回家卖红薯。”(《七品芝麻官》)、“太太的衣服还没穿好,小小儿啦,您娘那脚!催、催、催、催得太太头发蒙!”(《花打朝》)
4.豫剧体现河南方言的语法特点
豫剧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河南方言语法特点的重要线索。
(1)河南方言代词的特色
在河南方言中,“俺”表示第一人称代词,可指单数,如“你看俺可怜不可怜?”(《三娘教子》),也可指复数“五百年造就的俺是一家。”(《月老仙在空中姻缘造下》)。普通话中“您”是敬称,河南方言中“您”可以广泛用于第二人称,相当于“你”,如“俺念在孙刘两家结秦晋,才准您借荆州啊!”(《黄鹤楼》)。除表单数外,还可表复数,如“黄鹤楼上摆酒令,逼您君臣还吾城”(《黄鹤楼》)、“您老的老、小的小,老少二人无人管,王春娥我挑起了千斤担!”(《三娘教子》)(2)河南方言中的“将”和“把”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