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的激励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摘要
建立、健全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是企业单位管理的中心容,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保证,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措施。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当前企业建立员工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提出构建有效的,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员工激励机制。
关键词:激励机制激励机制
目录
一、激励机制的地位、作用与特点
(一)激励机制的地位和作用
(二)激励机制的特点
二、现代激励机制理论的发展
(一)当代激励机制的模型
(二)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1、容型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阿德福的ERG理论;
(3)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2、过程型激励理论
(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2)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3)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过程模型
(3)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3、行为改造激励理论
4、综合激励理论
三、我国企业激励机制的分析
(一)我国企业激励机制的运行过程
(二)企业激励机制-实例分析--------以世达环宇货运代理公司为例(三)我国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突出)问题
(四)中外企业激励机制的异同分析
四、完善我国企业激励机制的思考
(一)有效建立公司的激励和绩效考核体现
(二)有效实施激励机制的关键是“三位一体”
(三)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
(四)推动实施全面的薪酬战略
(五)有效实施激励的手段:精神激励、物质激励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试论企业的激励机制
一、激励机制的地位、作用与特点
(一)激励机制的地位和作用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永恒的主题,激发人的活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容,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的最重要、最复杂、最具有挑战性的技能;激励就是主体通过运用某些手段或方式让激励客体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紧状态,积极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实现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
机制,原义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对于机制这一本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是机器有哪些部分组成和为什么有这次部分组成;二是机器怎么样工作和为什么要这么工作。后来被引进到了不同的领域,便形成了不同的机制。
当机制引申到企业中时,就形成了“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机制是企业将远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连接手段。
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好的企业可以没有好的业绩、成就,但是不能够没有好的激励机制。就好像是学生一样,老师不能一味去否定他们,而是应该选对方法去鼓励孩子,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树立信心。放在企业中来说,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好的激励机制,员工可能会对工作失去积极性,从而降低了工作的效率;但是如果企业能够具有良好的激励机制的话,即使工作略微繁重,都会去做,因为他们有去完成的动力。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仅是靠外在所能体现的业绩,也得具有良好的在机制才能经久不衰。
凡事都会有正反两面,好的激励机制能够起的好的作用,譬如,第一,通过制定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帮助企业吸引并且留住优秀的人才,既可以使员工工作付出获得合理的回报,也可以提升员工对组织的承诺;第二,有了好的激励机制,还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员工充分地发挥其才能和智慧,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第三,良性激励机制所营造出的组织竞争环境是一种有序、积极面向未来的组织氛围,通过员工间基于技能和绩效水平的竞争性态度以及活动促进组织绩效的有效提升。当然除了这些好的方面,必然会存在相对面,不健全的激励机制或者不具可行性的机制,都会对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抑制和削弱作用,在一个组织中,当长期受其影响,组织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直到走向衰败。因此,一个企业如何制定一个好的激励机制也是一门学问!(二)激励机制的特点
1、激励机制具有长久性,激励机制与激励事件不同,具有长久性,激励机制的目标是能够长期持续运作。
2、能够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产生意料之中的效果。
3、成功的激励机制会从组织目标着手,实行分权管理,以促使组织效率的提升。
4、具有创新性的激励机制,能够对组织进行新代。
5、能够找到已经具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并且创造出一套强化这些核心价值的创新激励机制
二、现代激励机制理论的发展
(一)当代激励机制的模型
现代激励机制模型中以波特和劳勒所提出的综合激励模型最为突出,这个模式告诉我们要形
成奖励目标→努力→绩效→奖励→满意以及从满意反馈回努力这样的良性循环,取决于奖励容、奖励制度、组织分工、目标导向行动的设置、管理水平、公平的考核和领导作风等综合性因素。设置了激励目标,不一定就能获得所需的行动和努力,职工也不一定会满意。
(二)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1、容型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维持自我基本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对人的健康和财产安全、工作和生活环境等追求以及规避各种社会性、经济性侵害的倾向;爱和归属的需要:包括情感、归
属感、社会活动、友谊以及爱的付出与获得;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对别人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自我潜能的发展和实现。
(2)阿德福的ERG理论
阿德福提出ERG理论,字母ERG分别代表三个层次,分别是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ERG理论认为,生存、关系、成长这三个层次需要中任何一个的缺少,不仅会促使人们去追求该层次的需求,也会促使人们转而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还会使人倒退去追求低一层次的需要。
(3)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赫兹伯格提出了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其主要观点是:“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则是“没有不满意”,认为满意与不满意是有本质差别的。激励确实要以满足需要为前提,但并不是满足需要就一定要产生激励作用。管理激励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最大程度上挖掘和发挥真正的“激励因素”的作用。
2、过程型激励理论
(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动机强度=效价*期望概率,理论中有三个问题:如果我付出了最大努力,是否会在绩效评估中体现出来?如果我获得了好的绩效评估,是否会得到组织奖励?如果我得到奖励,我是否认为它们对我具有吸引力?
(2)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亚当斯认为,只有公平的报酬,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和起到激励作用,如果不公平就会产生一下的后果:改变投入、改变产出、认知扭曲、员工的离开、改变对他人的看法、另选比较对象。
(3)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过程模型
回报的价值:是人们渴望从工作中获得的某个结果;感知的付出-回报可能性:是个人的努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付出:指的是个人对工作的努力程度;能力:付出努力并不会直接产生工作绩效;工作认知:个人对工作职责、工作角色等认知水平高低,会影响工作的绩效;绩效:受到工作的努力程度、个人的能力、工作认知三个因素的影响;回报:包括在回报和外在回报;感知的公平回报:人们对工作绩效回报的公平感;满意:个体的在状态(4)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关注于人的行为,主要研究人的行为与组织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只要组织的外部环境是积极地、有效的,就可以产生激励员工的行为,而不关注个人感情和驱力等人的部状态对激励的影响作用。管理者一般会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控制员工的行为:正强化、负强化、忽略和惩罚。
(5)行为改造激励理论
行为改造激励理论是指人的行为是作用于一定环境,企业外部环境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和修正人的行为方式。行为改造激励理论的三个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挫折理论。
三、我国企业激励机制的分析
(一)我国企业激励机制的运行过程
激励机制运行的过程就是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之间互动的过程,也就是激励工作的过程。这种激励机制运行模式是从员工进入工作状态之前开始的,贯穿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全过程,因此又被称为全过程激励模式。
具体运行的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第一,双向交流,这一步的任务使得管理人员了解员工的个人需要、事业规划、能力和素质等,同时也向员工阐明了组织的目标盘、组织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