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资料
最新WST-524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资料
![最新WST-524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dd5c3ecce2f0066f433220e.png)
4.1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责任制,明确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调查和处置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置工作预案,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各相关部门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中的职责。
4.2 医疗机构应根据WS/T 312 的要求,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制度和落实措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 2009年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医院感染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暴发控制的管理要求、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及效果评价、调查的总结与报告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5 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过程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等应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更新、分析与反馈,必要时应向社会公布暴发调查的进展、感染人员的现况以及最终的调查结果等内容。
5、流行病学调查
5.1 初步了解现场基本信息,包括发病地点、发病人数、发病人群特征、起始及持续时间、可疑感染源、可疑感染病原体、可疑传播方式或途径、事件严重程度等,做好调查人员及物资准备。
医院感染爆发指南
![医院感染爆发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3b052e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6.png)
医院感染爆发分类
同源性感染爆发
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爆发,如MRSA(耐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
疑似感染爆发
尚未确认病原体,但存在感染病例聚集的现象, 需要进一步调查一区域内引起 的感染爆发,如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注
医院感染爆发防控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监测、报告、调查和控制机 制,及时发现、应对和控制感染爆发事件,保障 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防控技术也将不断更 新换代。医务人员需要关注最新防控技术动态,及时学习 和掌握新技术。
信息化助力感染防控
未来,信息化技术将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医院感 染病例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防控效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明确调查目的、方法、步骤和时间表,确保 调查工作有序进行。
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追踪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评估疫 情严重程度。
收集关键信息
通过查阅病历、访谈医护人员和患者等方式 ,全面了解疫情发生和传播情况。
实施防控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防止 疫情进一步扩散。
风险评估与改进措施提出
和耐药情况。
实施要求
确保监测方法科学、可 行,覆盖全院各科室,
定期评估监测效果。
数据上报流程及时限要求
上报流程
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核实并调查→上报主管院长→ 组织专家会诊→制定防控措施→执行并评估效果。
时限要求
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 门应在48小时内组织专家会诊并制定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护理课件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83ca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f.png)
为了激励护理人员更好地履行感染控制的职责,医院应 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如给予优秀表现的护理人员表彰 和奖励,提供晋升机会等。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与处理
案例三
总结词
专业素养、实践经验、团队协作
详细描述
某医院护理人员在感染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了丰富 的实践经验,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同时,他们注重团队协作,与其他医护人员
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感染防控任务。
THANKS
根据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 对处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
估。
01
02
根据处理效果和经验教训, 完善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提高应对能力。
03
04
总结经验教训
对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 不足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
施和建议。
加强培训与演练
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提高他们在应对医院感染 暴发时的处置能力和协作能
力。
02
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 或使用手消毒剂,减少交叉感染
的风险。
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在手术、注射、插管等操作中, 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
微生物侵入。
强化环境清洁与消毒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包括病房、手术室、实验室等 ,以降低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护理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与控制 • 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与评估 • 医院感染暴发的处理与控制 • 护理人员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 案例分析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培训考试题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培训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8bac2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e.png)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培训考试题您的姓名: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对错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对错3、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的现象;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对错4、医院感染聚集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
对错5、医院感染假暴发是指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但通过调查排除暴发,而是由于标本污染、实验室错误、监测方法改变等因素导致的同类感染或非感染病例短时间内增多的现象。
对错6、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牵头、多部门协作的医院感染暴发管理工作机制,成立医院感染应急处置专家组,指导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及处置工作。
对错7、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及时开展或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测等工作。
对错8、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过程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等应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更新、分析与反馈,必要时应向社会公布暴发调查的进展、感染人员的现况以及最终的调查结果等内容。
对错9、积极救治感染患者,对其他可能的感染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对错10、对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的其他患者、医院工作人员、陪护、探视人员等进行医学观察,观察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或无新发感染病例出现为止。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0b81e3da300a6c30c229ff4.png)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一、术语和定义医院感染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爆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的现象;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聚集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
医院感染假暴发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但通过调查排除暴发,而是由于标本污染、实验室错误、监测方法改变等因素导致的同类感染或非感染病例短时间内增多的现象。
二、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责任制,明确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债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调查和处置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置工作预案,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各相关部]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应根据要求,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制度和落实措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牵头、多部]协作的医院感染暴发管理工作机制,成立医院感染应急处专家组,指导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及处置工作。
医疗机构应确保实施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处置的人员、设施和经费。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及时开展或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测等工作。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要求,按时限上报。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8dc8f1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2.png)
针对可能出现的医院感染暴发情况,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 应流程和责任人。
05
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应急预案
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应 急预案。预案应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流程、资源调配方案等。
定期演练
医院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演练应尽可能模拟真实事 件,提高应对能力。
及时调整预案
根据演练结果和实际情况,医院应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 作性。
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
01 02
储备应急物资
医院应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包括防护用品、消毒用品、药品等。物 资的储备量应结合医院规模、病患数量、可能发生的事练前,医院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应急预案 的内容、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和方法。
实施演练
按照计划,医院应组织模拟事件的发生和处置。演练应注重实 战性,尽可能模拟真实场景。
06
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解读
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解读
总结词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是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并 由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技术性规范,具有科学性、先进 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国际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解读
要点一
总结词
国际上对于医院感染暴发控制工作也十分重视,相关政 策和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对于医院感染暴发控制工作制定了 相关政策和法规,这些政策和法规主要涉及医院感染暴 发报告与处置程序、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措施、医 院感染暴发监测与预警、医院感染暴发控制考核与奖惩 等方面。例如,一些国家建立了医院感染暴发监测网络 和预警系统,一些国家还对于医院感染暴发控制工作进 行了考核和奖惩等。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33faf5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3.png)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1.定义和范围1.1 定义: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发生的与医疗活动相关的新的或增加的感染事件,超过了预期的水平。
1.2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所有医院及其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清洁工人等。
2.风险评估和监测2.1 风险评估:对医院不同区域和部门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潜在感染暴发的风险因素。
2.2 监测: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感染发生的数据,及时发现和应对感染暴发事件。
3.感染控制措施3.1 手卫生: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包括常规手卫生、手消毒、佩戴手套等。
3.2 消毒与灭菌:对医疗器械、设备、病房等进行正确的消毒与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3.3 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具,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4 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避免感染的传播。
3.5 感染控制培训:针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其对感染控制的认识和水平。
4.感染爆发调查与管理4.1 感染调查:对感染爆发事件进行调查,明确感染源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2 感染管理:根据感染调查结果,制定有效的感染管理计划,包括隔离措施、使用抗生素规范等。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感染爆发:指在医疗机构中发生的与医疗活动相关的新的或增加的感染事件,超过了预期的水平。
5.2 手卫生:指通过正确的手部清洁程序,包括常规手卫生和手消毒,来预防感染传播的措施。
5.3 防护措施:指医务人员在处理病例、接触感染源时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5.4 感染控制培训:指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对感染控制工作的认识和水平。
附件:1.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表2.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材料3.医院感染监测统计表本文涉及附件请见附件部分。
法律名词及注释:1.感染爆发: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感染爆发是指医疗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同一科室或其他确定的部位、同一项目或其他确定的医疗技术操作或同一医疗设备引起的感染病例数超过了以往的或既定的预期水平。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e97418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1.png)
消化道传染病感染
通过食物、水等传播,如痢疾 、霍乱等。
血液传染病感染
通过血液传播,如乙肝、丙肝 等。
03
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措施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总结词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最有效 的措施,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 规范,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详细描述
医院应提供方便、快捷的手卫生设施 ,如洗手液、干手设施等,并定期监 测手卫生依从性,对依从性较低的医 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04
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与报告
监测系统与流程
监测系统
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包括 病例监测、微生物监测、环境监测等 ,确保及时发现感染暴发。
监测流程
制定详细的监测流程,包括监测对象 、监测方法、监测频率、报告程序等 ,确保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报告制度与责任人
报告制度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及报告时限,确保信息及时上报。
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
医疗器械如呼吸机、导管等在使用过 程中容易携带病原体,如消毒不彻底 ,易引发感染。
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规范,接触患者后 未及时消毒,容易将病原体传播给其 他患者。
类型与特点
01
02
03
04
接触性感染
通过接触患者或污染的物品传 播,如手术切口、插管等。
呼吸道传染病感染
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暴发可能影响医疗工 作的正常进行,降低医疗质量 。
社会负担
医院感染暴发可能增加社会负 担,包括患者治疗费用、家属 陪护成本等。
02
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与类型
常见原因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
WST524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WST524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35855448e9951e79b892758.png)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暴发控制的管理要求、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及效果评价、调查的总结与报告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 2009年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院感染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3.2 医院感染暴发 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 outbreak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3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suspected outbreak of 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的现象;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3.4 医院感染聚集 cluster of 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
3.5医院感染假暴发 pseudo-outbreak of 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但通过调查排除暴发,而是由于标本污染、实验室错误、监测方法改变等因素导致的同类感染或非感染病例短时间内增多的现象。
医院感染控制指南
![医院感染控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08a3f5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7.png)
医院感染控制指南(2022 年)为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指导各科室采取正确的消毒、隔离与人员防护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传播,制定本指南,供医务人员参考。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者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期内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应在诊断后24 小时内填表报告院感科;短期内发生3 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现象时应即将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科经调查证实以下情形时,应即将报告主管院长和分管院领导、医务科,并通报相关科室。
医院应于 12 小时内报告区卫生局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卫生局确认后,应于 24 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卫生行政部门。
1) 5 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 3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 10%、医院感染漏报率应低于 10%、 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低于1.5%、灭菌合格率应达到 100%。
医院感染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兼职医生、兼职护士组成)。
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环境中的污染物品(仪器、设备)。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
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清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杀灭或者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新)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新)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7c1250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0.png)
2023-11-06contents •引言•医院感染暴发概述•医院感染暴发控制体系•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医院感染暴发控制策略•案例分析与应用•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背景介绍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院内,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患者感染相同或相似疾病的情况。
全球范围内,医院感染暴发事件频繁发生,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严重威胁。
指南目的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一套系统、科学、有效的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以减少和预防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指南意义通过推广和应用本指南,可以加强对医院感染暴发控制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全球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开展。
指南目的和意义02医院感染暴发概述感染暴发的定义感染暴发可能涉及一种或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感染暴发可能发生在不同科室,如急诊科、手术室、病房等。
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或以上相同或相关感染病例的现象。
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等。
患者因素如无菌操作不严格、手卫生不规范等。
医护人员因素如病房清洁消毒不彻底、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等。
环境因素如耐药菌株的流行、新型病原体的出现等。
病原体因素感染暴发的风险因素感染暴发的危害感染暴发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增加痛苦和医疗费用。
增加患者痛苦影响医院声誉增加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感染暴发可能导致公众对医院医疗质量产生质疑,影响医院声誉。
感染暴发需要医护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增加工作压力。
感染暴发可能引起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对公众健康产生威胁。
03医院感染暴发控制体系组织架构与职责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医院感染防控政策、标准和操作规程。
设置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实施感染防控策略、监测与报告工作。
明确各科室感染防控职责,确保全体员工熟知并遵循感染防控规定。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9babcad69dc5022aaea0058.png)
标准主要内容及解读
• 范围、术语和定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暴发控制的管理要求及流行病学调查、 控制及效果评价、调查的总结与报告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
术语和定义 医院感染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又称医疗保健相关 感染。 由于医疗保健和医疗保健流行病学的服务和范围正在不断扩 大,因此医院感染定义也在扩大。美国CDC将“患者因其他状 况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获得的感染,或医务人员在医疗环境中履 行职责时获得的感染”定义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
5.3 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核实病例诊断,开展预调 查明确致病因子类型(细菌、病毒或其它因素)。 5.4 确定调查范围和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进行个案调查。 5.4.1 确定调查范围和病例定义,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特征, 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病例定义可进行修正,病例搜 索时,可侧重灵敏性;确定病因时,可侧重特异性。 5.4.2 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各种信息化监测资料以及临 床访谈、报告等进行病例搜索。 5.4.3 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包括病例的发病经过、诊治过程等详细信息, 个案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基本信息、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个案调查表可 参照附录A。 5.5 对病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群特征进行分析。 5.6 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征和类似医院感染发病的相关知 识与经验,可采取分析流行病学(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分子流行 病学研究方法,查找感染源及感染途径。
原则: 边调查、边控制、快速反应、适当处置
流行病学调查 暴发调查
同时进行
环境卫生学调查 实验室检查 控制传染源
暴发处置
(新)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新)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69696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c.png)
(新)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医院感染暴发的防控措施•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理•加强医院感染暴发的监督和管理01引言医院感染暴发严重影响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为保障患者生命健康,需制定完善的控制指南。
医院感染暴发具有传播快、影响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特点,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目的和背景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是医疗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传播风险。
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权益。
感染暴发控制的重要性和意义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诊所、卫生院等医疗机构。
本指南适用于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控制、监测、报告等环节,需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
本指南的范围和应用02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感染暴发的常见原因23患者免疫力低下、患有基础疾病等导致感染暴发。
患者自身因素医院卫生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等。
医院环境因素医生诊断错误,用药不当,手术操作不当等。
医生诊疗因素医院建筑布局不合理,导致空气流通不畅,病菌容易传播。
医院建筑布局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导致病菌残留,造成交叉感染。
医疗设备医院卫生状况差,清洁消毒不彻底,导致病菌滋生和传播。
医院卫生状况影响感染暴发的环境因素03医院管理因素医院管理不到位,导致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增加感染暴发风险。
社会心理因素在感染暴发中的作用01患者心理因素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可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02医务人员心理因素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状态可影响诊疗效果,增加感染暴发风险。
03医院感染暴发的防控措施包括合理的布局、通风系统、消毒设备等,以提高医院的环境卫生条件。
建设完善的医院基础设施对医疗器械、用具等物品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和灭菌,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提升医疗设备卫生标准提高医院硬件设施针对医务人员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c0f20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8.png)
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一种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
这种情况在医疗机构中非常普遍,并且对患者以及医务人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改进医疗环境到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医疗机构有效地应对和预防这一问题。
正文内容:1.患者筛查和隔离1.1.开展有效的传染病筛查工作,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测和评估。
1.2.根据患者的感染状态和传播风险,进行适当的隔离措施,如单人隔离、集中隔离或者阻隔措施。
1.3.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的感染源。
2.医疗设备和环境清洁2.1.采用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剂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的洁净度。
2.2.对使用过的床单、毯子、手术衣等一次性用品进行及时更换和妥善处置,避免交叉感染。
2.3.确保医疗机构的环境清洁,加强公共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3.医护人员的防护和培训3.1.医护人员应遵守洗手和消毒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个人卫生和消毒。
3.2.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减少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3.3.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感染控制措施的认识和实施。
4.抗生素合理使用4.1.开展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和规范。
4.2.建立抗生素使用的监测和评估系统,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使用的情况。
4.3.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的指南和准则,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5.社区传染病控制5.1.加强医疗机构和社区之间的协作,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机制。
5.2.加强社区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5.3.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和支持传染病的控制工作,提高社区的感染防护意识。
总结:医院感染暴发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医疗机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控制和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Guideline of control of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 outbreak2016 - 08 - 02 发布2017 - 01 - 15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铁英、李六亿、钟振锋、吴安华、姜亦虹、林锦炎、贾会学、胡必杰、宗志勇、李燕明、邓子德、钟晓祝。
I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暴发控制的管理要求、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及效果评价、调查的总结与报告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2009 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医院感染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3.2医院感染暴发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 outbreak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3疑似医院感染暴发suspected outbreak of 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的现象;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3.4医院感染聚集cluster of 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
3.5医院感染假暴发pseudo-outbreak of 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但通过调查排除暴发,而是由于标本污染、实验室错误、监测方法改变等因素导致的同类感染或非感染病例短时间内增多的现象。
4 管理要求4.1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责任制,明确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调查和处置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置工作预案,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各相关部门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中的职责。
4.2 医疗机构应根据WS/T 312 的要求,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制度和落实措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
4.3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牵头、多部门协作的医院感染暴发管理工作机制,成立医院感染应急处置专家组,指导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及处置工作。
医疗机构应确保实施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处置的人员、设施和经费。
4.4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及时开展或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测等工作。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要求,按时限上报。
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
如果医院感染暴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处理。
4.5 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过程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等应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更新、分析与反馈,必要时应向社会公布暴发调查的进展、感染人员的现况以及最终的调查结果等内容。
5 流行病学调查5.1 初步了解现场基本信息,包括发病地点、发病人数、发病人群特征、起始及持续时间、可疑感染源、可疑感染病原体、可疑传播方式或途径、事件严重程度等,做好调查人员及物资准备。
5.2 分析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的发病特点,计算怀疑医院感染暴发阶段的感染发病率,与同期及前期比较,确认医院感染暴发的存在。
具体如下:a) 与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前相比发病率升高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或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则可确认医院感染暴发,应开展进一步调查。
疾病的流行程度未达到医院感染暴发水平,但疾病危害大、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具有潜在传播危险时,仍应开展进一步调查。
b) 应排除因实验室检测方法或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等的改变而造成的医院感染假暴发。
c) 应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经验性预防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手卫生等。
5.3 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核实病例诊断,开展预调查,明确致病因子类型(细菌、病毒或其它因素)。
5.4 确定调查范围和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进行个案调查。
具体方法如下:a) 确定调查范围和病例定义,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特征,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或)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病例定义可进行修正;病例搜索时,可侧重灵敏性;确定病因时,可侧重特异性。
b) 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各种信息化监测资料以及临床访谈、报告等进行病例搜索。
c) 开展病例个案调查,获得病例的发病经过、诊治过程等详细信息。
个案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基本信息、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个案调查可参照附录A。
5.5 对病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群特征进行分析。
5.6 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征,结合类似医院感染发病的相关知识与经验,可采取分析流行病学(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现场实验研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查找感染源及感染途径。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暴发的常见病原菌可参照附录B。
常见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可参录C。
6 控制及效果评价6.1 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6.1.1 积极救治感染患者,对其他可能的感染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6.1.2 对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的其他患者、医院工作人员、陪护、探视人员等进行医学观察,观察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或无新发感染病例出现为止。
停止使用可疑污染的物品,或经严格消毒与灭菌处理及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6.1.3 根据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切断其传播途径,其措施应遵循WS/T 311 的要求。
6.1.4 对免疫功能低下、有严重疾病或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在需要的情况下可实施特异性预防保护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用药等。
医务人员也应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6.2 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6.2.1 1 周内不继续发生新发同类感染病例,或发病率恢复到医院感染暴发前的平均水平,说明已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
6.2.2 若医院感染新发感染病例持续发生,应分析控制措施无效的原因,评估可能导致感染暴发的其他危险因素,并调整控制措施,如暂时关闭发生暴发的部门或区域,停止接收新入院患者;对现住院患者应采取针对防控措施。
情况特别严重的,应自行采取或报其主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后采取停止接诊的措施。
7 总结与报告7.1 根据《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管理规范》进行总结与报告,具体要求参见附录D。
7.2 各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调查报告的内容。
附录A(资料性附录)(疑似)医院感染病例个案调查A.1 一般情况A.1.1 患者姓名:家长姓名(若是儿童,请填写)A.1.2 患者ID:A.1.3 性别:□男□女A.1.4 年龄:岁(月)A.2 发现/报告情况A.2.1 发病序号:A.2.2 发生感染时所在科室:A.2.3 曾住过科室:A.2.4 发病日期:年月日A.2.5 发现时间:年月日A.2.6 感染诊断及部位:A.3 发病与就诊经过A.3.1 入院日期:年月日A.3.2 可能的感染原因:A.3.3 原发疾病:A.4 临床表现A.4.1 临床症状:A.4.2 临床体征:A.4.3 微生物送检结果及日期:A.5 高危因素及暴露情况A.5.1 病室环境:□Ⅰ类□Ⅱ类□Ⅲ类A.5.2 医护情况:主管护士日常护理护士主管医生每次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是□否医务人员出勤情况A.5.3 周围患者是否有类似临床症状、体征□是□否A.5.4 患者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使用前后□消毒□灭菌A.5.5 近期环境抽查结果: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A.5.6 有无可疑的使用中消毒液:批号:A.5.7 有无可疑的静脉注射液体:批号:A.5.8 本组共有患者例,本患者为第例,患者感染源可能来自:□患者自身□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医疗器械□医院环境□食物□药物□探视者□陪护者□感染源不明□其它A.5.9 患者易感因素的调查见表A.1。
表A.1 患者易感因素手术名称:急诊:是□否□手术日期:参与手术人员:手术持续时间:小时分手术植入物:有口无口手术切口类型:清洁□清洁—污染□污染□感染口麻醉(ASA)评分I 级□Ⅱ级□Ⅲ级□IV 级□V 级□麻醉:全麻□硬膜外麻□腰麻□糖尿病□免疫缺陷□泌尿道插管□时间()肿瘤□免疫抑制剂□脉插管□时间()昏迷□低蛋白血症□引流管部位()时间()肝硬化□WBC﹤1.5×109 /L□激素及使用方法()放疗□、化疗□气管切开□是□否时间()上呼吸机□是□否时间()哮喘□冠心病□肾病□慢性支气管炎□其它慢性肺部疾病□其它慢性疾病□A.6 患者生活习惯、既往健康史A.6.1 饭前洗手:□每次均洗手□偶尔洗手□从不洗手□其它A.6.2 本次感染前是否有其它部位感染□是□否,感染部位:A.7 患者发病前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品种:药品名称:天数/使用起止日期A.8 实验室检查A.8.1 感染相关指标:血常规:;CRP: ;PCT: ; 其他:A.8.2 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的调查见表A.2。
表A.2 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标本类型采样时间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单位结果注:标本类型包括咽拭子、痰、血、尿、粪便、分泌物等与该感染相关的临床标本A.9 转归与最终诊断情况A.9.1 最终诊断:□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排除:A.9.2 诊断单位:A.9.3 转归:□痊愈,出院日期:月日死亡,死亡日期:月日死亡原因:□其它A.10 其他需记载事项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个案表内容,例如:若怀疑与麻醉剂、消毒剂有关,应记录麻醉剂、消毒剂的相关信息,以及封存剩余麻醉剂、消毒剂进行检测的后续情况;若怀疑与植入物有关,应记录植入物以及对同批号植入物进行检测的相关信息;若怀疑与消毒供应中心(CSSD)处置有关,则应追溯相关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