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易》的人文伦理精神
“周易”是中国人最早的一本道德行为训诫,它提出了人生最高的道德境界和人文伦理精神,也提出了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最低的行为规范“底线”。
1、自强不息
常听人说“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这一成语人们并不陌生,陌生的是这一成语的出处,当人们知道清华校训“自强不息”是出于《周易》时,非常惊讶,为什么惊讶呢?第一,原认为《周易》是一本算命的书,是巫术,怎么会有如此深刻体现民族精神的语言?第二,原认为《周易》是一本于天文历法有关的书籍,怎么会有如此深厚的人文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确实很耐人寻味。“君子以”是君子应当的意识,君子应当自强不息,为什么?因为天行健。中国伦理的基础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的道是什么?天道是“健”,何为“健”?健即刚。《周易》用纯阳来表示“刚健”。天之所以有这种刚健之性,是由于它周流运转,没有停息的时候;生生相续,没有衰竭的时候。三国时期的刘表真阳描述天的刚健:“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无时亏退,故云天行健,此为天之自然之象。”古人是以天文学意义上的天作为根据,解释乾卦“刚健”之性的来源的。“崇效天,卑法地”是《周易》八卦的起源,“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易大传》的精华,《象传》几乎全是为提升人类的德性而作;天地的品格是人类完善自我的榜样力量,它不是宗教意义上的顺服,而是凭主体自觉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实现着天人之间的德行互动。
在《周易》中与“刚健”之德有关的品格出了“自强不息”之外,还有“日新精神”、“拼搏精神”、“浩然正气”。
自强不息是努力向上,积极进取,自我肯定,自我勉励,矢志不渝。坚持独立的人格尊严和意志,对自己充满信心。“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些古代名言,都表现了刚健自强的人格魅力。
2、厚德载物
乾与坤分别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宇宙的基本品格,与对乾——天道的认识一样,古人对地道——坤的认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找到了提升民族德性的道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心里的核心内容,在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坤的德性是“顺”,地势坤即地势顺。坤卦六爻皆阴,为纯阴之卦,坤也是阴柔的代表,“柔顺”构成了阴爻的品性。
对于一个以农业立国的民族来说,土地意味着生存的根本。中国古人把大地比喻为母亲,对其赞美及其独特的情感是不言而喻的。《易传》作者对坤卦的特性这样赞美:美德至极啊,配合天开创万物的大地!万物依靠大地而生长,大地顺从秉承天的志向,大地深厚而能普载万物,德性广合而能久远无疆,大地含育一切是指发扬光大,万物亨通畅达遍受滋养”。
周易从三个方面诠释厚德载物,一是宽大能容,二是敦厚能载,三是以柔济刚。
宽容是大地的品格之一。宽即广博,容即无所不包,上没有辽阔天空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下没有宽广的大地就不能承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动能容纳,所以泰山形高体大;江河对细流不加选择都能吸收,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浩瀚。君子要像天地那样气魄宏大,才能使万物齐备;要像山海那样涵养宽广,才能使国家富强。“宽容”历来被视为一种美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则得众’;”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
能”。《周易》·《师卦·象传》云:“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蓄众。”
敦厚能载也是大地的一种品格,人们折服于大地载育万物的能力,并从大地的品格和能力中体悟出了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慈悲忍让的德性诉求。对于“厚”的美德,《易》认为:“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柔而济刚是大地最突出的品格,也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品格。只柔不刚结果是:金刚则折,革刚则裂;人君刚则国家灭;人臣刚则交友绝。夫刚则不和,不和则不用,是故四马不和,取道不长;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室大凶。《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在人的道德实践中,除了培养刚健有为的性格外,同时还要善于培养柔顺的品格,发挥柔顺的作用,以求收到互济互利的效果。
柔弱克刚强也是由大地的品格引申出来的一种人生攻略。人在起步的时候,在开创天地的时候,要以柔顺的品格与强大的对手共处,窥视对手的短处,寻找恰当的时机,打败对手。
3、忧患意识
所谓忧患意识,指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内化于民族主体的德性自觉之中,成为一种心理定势及处世方法。《周易》本身就是一部趋吉避凶、防患于未然的书,在其卦象和爻辞中:“明忧患与故。”《系词传》说:《周易》这部书,是包含处世之道的哲学宝典,人们是须臾不可远离的,它所警示给人们的是:变化没有休止,变化不拘于一定的形式,哪怕是上下不同的方向、刚柔不同体性之间,也是周游运动的。所以它不拘泥、不知着,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另外它还能使人们出入行藏谨慎有度,行为处世心存戒惧,并能使人认识忧患所在及忧患之因。可以说有了《易》,虽然没有实保的教训引导,却好像时刻有父母在身边督促监护一样。整部
《易经》都是由吉凶悔吝组成的,这中间体现了古代先民的生存智慧和经验的总结。通过占噬的形式,它要求人们对自己的处境和言行时刻保持警惕,有忧患意识,以自省和改过,改善自己的处境,从而化凶为吉,避免不幸。也正因为此,《易传》才特别强调它的“明于忧患与故”的作用,并视为“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的宝典。
忧患意识是人主体自身潜藏的一种意识,它不是尊天法地而得出的人的品质,而是根植于人本身的,是人之为人的责任意识的扩充与彰显。只有自己创业或担当责任时,才会有这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实际是蕴藏着一种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
《周易》的忧患意识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慎初的、趋吉的、补过的。这三个层面,大可以指国家,小可以指自我。积善之人必有余庆,积不善之人必有余殃。臣杀其君,子杀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出现苗头之后不补其过,其结果必然是凶。在《周易》这部书中,认识判断包含价值判断、二者共同在主体忧患精神中发挥着作用。
孔子晚年喜读《易经》,并说五十读易,少犯错误。孔子认为,凡是危险的事情发生,都曾自恃万事整治。因此君子居安而不忘倾危,生存而不忘灭亡,整治而不忘败乱,这样才可以自身安全而国运常新。所以《周易》说:心中时时自警;在将要灭亡的时候,就能象系结于丛生的桑树一样安然无恙。这段话是孔子阐发“否卦”九五爻辞时提出的见解。孔子是一位忧患意识十分强烈的思想家,他告诉人们要时时刻刻以失败灭亡的经验教训为“反面教材”提醒自己,以便“终日乾乾”而免于咎祸。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患是一个磨练自我、修养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荆棘和痛苦,需要人们用百倍的毅力和勇气去面对、去克服,并在生存的勇气中砥砺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