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

--读老舍的《月牙儿》与《阳光》

指导老师:冯欣

学生:付建兵

二 o o 六年十月

内容提要:

本文把《月牙儿》与《阳光》进行互补性阅读,发现《月牙儿》的主题并不只是反映了贫穷对于妇女命运的改变,因为《阳光》中的女主人公出身富有,但却同样面临着《月牙儿》的主人公的悲剧。所以,《月牙儿》和《阳光》主题都是在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几千年来以男权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给予女性依附性生存规范,女性在这样的生存规范中,也不由自主地以此为自己的生存原则,由此导致了自主、独立意识的匮乏,也导致了自己悲剧性的存在。

老舍在揭示女性的困境时,由于其隐在的男性视角、市民文化的偏见,限制了他对女性问题的进一步发掘,而由于30年代个性解放的式微,老舍笔下的两位女性,更接近于旧式女性,他们以男性的观念去索取自己的生存,只能陷入更大的困境。所以,《月牙儿》、《阳光》也更像是市民文学中传奇故事的现代版。

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

--读老舍的《月牙儿》与《阳光》

《月牙儿》是老舍1935年由散失的长篇小说《大明湖》中的一段加工而成的。这对一个惯用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事模式,以现实主义而称道的作家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应该说尝试是成功的,作家本人也感到庆幸,并接着写了姊妹篇《阳光》,收在《樱海集》中,于1935年8月由人间书屋出版。

《月牙儿》因其第一人称的叙事模式,浓郁的抒情笔调,贴切的象征意蕴赢得了读者和研究者的青睐,但具有同样风格的《阳光》却相对被冷落。也许,正由于此,限定了对《月牙儿》主题探讨的视野,仅将其定位于贫穷与女性命运的关系上,也限定了对老舍妇女观的进一步挖掘。如果将《月牙儿》与《阳光》进行互补性阅读,不难发现:如果说前者是贫穷与女性,后者则是富有与女性,但两者所面临的实质性问题及其行为与思想却具有相同性。由此,我们认为,《月牙儿》的主题并不只是贫穷

饭,独立与依附等问题,也是富有的女性阶层所面临的。也就是说,妇女在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下,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与传统文化规范之间的巨大差异,导致的悲剧命运是每个阶层具有新观念的女性都所面临的。因此,《月牙儿》、《阳光》两篇小说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妇女的个性解放与现实生活,生命欲求与传统规范之间的矛盾,在矛盾中,妇女面临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内心的斗争与分裂,但为了摆脱压力而又陷入困境,面临更大的压力。《阳光》写道:"我既是位小姐,又是个'新小姐',这太难安排了。就好像被圈在个夹壁墙里了,没法儿转身。"⑨用《月牙儿》中的话则是:"最后的黑影又向我迈了一步,为躲它,就更走近了它"。⑩《阳光》以喜剧开始,生活在富有环境中的她,知道自己的"娇贵与美丽","因此,我不但在阳光里,而且我自居是个明艳艳的小太阳,我自己发着光"。(11)在阳光中,她像风筝"上下左右都是阳光";(12)像热带的树"常开着花,一年四季都是春天" 。(13)这样的环境教育使她自傲、厉害、任性和虚荣,其性格特征更接近虎妞(我们也可以在《月牙儿》的女主人公身上看到虎妞的影子)。叙述者近乎唠叨的比喻诉说自己愉快幸福地成长的小故事,如在学校里通过看电影,"让一半纯洁一半污浊的心" (14)接受爱的教育;在父母的包办下,一半愿意一半不愿意地嫁给了一个很有"道德",也很"体面"的公子,愿意是因为门当户对,更有身份,不愿意是因为没有爱,也没有浪漫。值得注意的是,自嫁给丈夫以后,"阳光"所

指的不再是自己,而是丈夫,"我是一座春山,丈夫是阳光,射到山坡上,我腮上的桃花向阳光发笑,那些阳光是我一个人的"。(15)这和《伤逝》中的子君从"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16)到婚后依赖于涓生成了家庭主妇的心态类似。但自此,女主人公的命运开始转变,先是自己为满足情欲和一"贵人"产生"浪漫之爱",丈夫也利用此"贵人"升官,又娶了姨太太,自己被"贵人"抛弃,又因和昔日的同学(男性)交往被丈夫抓住并像囚犯一样对待,失去了自由,最后,为求得自由和财产同丈夫闹离婚,但结果是丈夫成了贪民,财产也没有了,"太阳不再照着我了"。

显然,自命为阳光的她,实际并不发光,光芒来自于家庭的富有和高贵所产生的幻觉,正因为是幻觉所以便很快地消失。也就是说,尽管她有足够的钱可供消费,但是,独立平等或者自由并不属于她,家里人"一向是怕我的,为什么单在这件事上(指婚姻--论者注)这么坚决呢?大概他们是并没有把我看在眼里,小事由着我,大事可得他们拿主意"。(17)而丈夫娶她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她的色相,"我原来是个傀儡"。《阳光》女主人公的发现,用《月牙儿》中的话则是"妇女的命运不在自己手中"。(18)

二浪漫与吃饭

当人把吃饭看成是生命的全部之后,自然,人的尊贵、理想、自由等精神性的追求就都成了虚假的和不必要的"玩艺"。由此,人便把自己降到动物的层次了,"人是兽,钱是兽的胆子"。(19)当我们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的存在并以此理解《月牙儿》时,却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女性面临吃饭问题时都走这条路吗?也即《月牙儿》的"若真挣不上饭吃,女子得承认自己是女子,得卖肉"。(20)她还说:"妇女挣钱怎这么不容易呢?妈妈是对的,妇人只有一条路走,就是妈妈所走的路"。

回答是显然的。在同样是写妇女的《微神》中,女主人公说自己只会教小学,所挣的薪水还不够父亲买烟吃,所以把自己卖给了一个阔公子,待被阔家公子赶出后,"父亲照样和我要钱,我自己得吃得穿,而且我一向吃好的穿好的惯了。为满足肉体,还得利用肉体,身体是现成的本钱"。(22)也许是为了避免这样的原因,作者让《月牙儿》的主人公尝试了自食其力生存的许多艰辛,并且写主人公担心和害怕走妈妈这条路到最后不得不走这条路的心思。而有意思的是,所有的尝试都因面临男性的侮辱而结束,但却未让其尝试结婚的可能性(在为娼之前)。也许是由于她母亲的身上,也从周围的处境中看到了男性的可怕,也看到了爱的虚幻:"我怕男人,我那些经验叫我明白了些,什么爱不爱的,反正男人可怕"。(23)这似乎有点不太合乎老舍小说中类似女性人物的经历程式,如《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微神》中的女主人公,还有她的妈妈,都是婚姻、家庭解体之后才为娼的。而她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女人嫁人是把自己卖给一个男人,为娼是把自己卖给大家,但目的都是为了吃饭,都是卖。所以,"女子就这么卖了自己,有时还很得意,我曾经觉到得意。"(24)女主人公因此自觉"精明"(《阳光》中的女主人公也一再为自己放弃爱的理想而感到自己"精明"。说:"爱,值多少钱一斤"。(25)《微神》中我说:"肉体的获得不就是爱的满足。"(26))嘲笑对爱还有梦想的同学"打扮得很好,像铺子里的货物"。只是因为有饭吃,"吃饱了当然想爱情,男女彼此织成了网,互相捕捉"。(27)在这样的市侩式的功利观左右下,她嘲笑感化院从良的女人"只需花两块钱的手续费和找一个妥实的铺保就够了,这是个便宜,从男人方面看"。(28)由此,老舍用市民化眼光从根本上解构,否定了人的精神性存在。但又无法为人物寻找新的信仰或精神性的力量,面对恶的处境,人物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精神的光照,显得就像月牙儿一样残缺和苍白,缺少悲剧的力度和审美感受。对于恶的揭露和批判也由此而缺少思考的紧张及强度,甚至可以说是认同。因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苦难,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一样,直到现在的任何一个时代,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自己认为应该得到的幸福。关键是,人在苦难的煎熬,哪怕是沉沦中,生命意识所释放的情感力度、思考强度所体现的价值和意义。更何况,我们不能因为自由当不了饭吃,就放弃甚至否定自由的价值,因为恶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