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培训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讯员培训内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1 -
一:新闻的常识。
近百年来,关于什么是新闻的问题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目前
国内外对于新闻的定义据说已有上百个之多,常见的有“事实说”、“报道说”、“传播说”、“信息说”、“目的说”等各类定义。
例如:“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徐宝璜)“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新闻是对那些使相当多的人感兴趣的事件、
事实和观点的报道。
”(弗里斯)“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
”(王中)“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宁树藩),1981年重新修定的《辞海》中又说“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
可以说对新闻的定义作出了科学的概括。
二:新闻的种类有哪些?
如果搞不清楚新闻的分类,写作时必然带来盲目性。
有的通讯
员尽管下了很大功夫采写稿件,可是写出的新闻往往由于不对路,没
有被采用。
一、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来说,有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
之分。
- 2 -
二、按照新闻的性质来说,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
新闻、社会新闻等。
三、按照新闻的特点又可分为: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单一
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
反应新闻。
四、按照新闻的题材来说,又有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之分。
五、按照新闻传播手段说,还有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之分。
以上只是和大家共同温习一下新闻的定义和种类,和大家写给
菏泽金融的稿子没有太大的关系。
下面,我们重点共同学习一下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写作方式。
在共同学习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写作方式之前,我们还要了解一下关于写作前采访的一些问题。
三:如何采访
所谓采访,就是调查研究。
具体地讲,采指采集,访指访问。
新闻采访,是通讯员写稿前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手段获取新闻事实的一种活动。
要真正想把稿子写好,功夫一定要下在采访上。
用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去采访,百分之三十的精力去提炼主题、安排结构、研究写- 3 -
法。
“七分采、三分写”、“新闻是‘踩’出来的。
”
采访的过程犹如“十月怀胎”,写作好象“一朝分娩”。
每一个
通讯员要写成一篇稿子,都必须先采访,然后写稿;离开采访,即使有生花的妙笔,也是写不出稿子来的。
有的通讯员单凭“大其概”,为了图省事,干脆“米不够,水来凑”,添枝加叶,“合理想象”,甚至随意编造情节,结果造成报道失实。
还有的通讯员“坐在屋里想点子,跑到下面找例子,关起门来写稿子”。
2
一是平时的准备(包括理论、政策、资料积累)。
所说平时的
准备就是平时资料的积累。
二是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特别要对自己所在系统、部门的政策规定,进行认真的学习和领会。
三是学习有关业务知识。
通讯员应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杂家,什么知识都应具备。
不可能成为“万事通”,但起码应该是个“万金油”。
特别是你所在的单位,所经常要报道的一些基本情况,更应该知之甚详,烂熟于心。
一、在交谈中发现线索。
二、现场采访观察要仔细。
留心观察的通讯员,往往能从眼前
- 4 -
的一景一物,甚至一个笑话、一个绰号、一棵古树,发掘出一个引人深思的现实问题来。
发现新闻是采访的第一个步骤,也是通讯员的一门必修课。
能
不能发现新闻,取决于通讯员的新闻敏感。
什么叫新闻敏感?就是指,通讯员发现和签别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与人物的能力。
一、要学会比较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
二、要当个有心人,随时准备采访。
三、既要观察有形的事物,又要观察无形的东西。
有很多新闻
是需要我们的双眼去仔细观察,才能获得预想不到的生动细节,抓取生动形象的素材。
除了观察有形的事物,还要观察无形的东西。
比如,人们的内心活动,是不容易采访的,要靠我们从采访对象的神态、表情中去揣摩。
一、警惕消息来源中有假。
二、切莫间接采访,主观推理。
有位通讯员写的一篇表扬优秀
服务员的稿子,其中涉及到一位老大爷要说几句感谢话,可是笔记本
上又没有记;于是他推理那肯定是说了,就编了几句。
而引起更大麻
- 5 -
烦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英”,他推理既然是“**英”一定是
女同志了,四十多岁也一定是已婚的妇女了,结果全错了,不仅是男
的,而且是光棍,闹了个大笑话。
三、警惕奇中有假,信中有错。
两个例子:(1)比尔.盖茨在京租下…….(2)看奥运,刘翔停赛打老…… 举例 1:含泪拔苗
- 6 -
- 7 - - 8 -
- 9 - 2:巨野县
- 10 -
- 11 -
3:那一片蔚蓝的天
- 12 -
- 13 -
- 14 -
四:如何制做新闻标题
制作标题是一门艺术。
标题不仅要准确、鲜明、生动、通俗,
而且要“漂亮”。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标题的艺术美。
在谈标题艺术美之前,有必要先把消息标题的种类概括地介绍一下。
:也叫主标、主标题,它是主要的题目,最大的题目,稿件
内容的精华所在,常用以概括新闻中的最主要的内容和思想。
主题可以单独成立。
:也叫引题、眉题,是主题的“先行官”,常用以交代背景,
烘托气氛,揭示意义,说明因果等。
:也叫子题、辅题,是主题的“后续部队”,常用以补充交
代事实,说明主题的来源、依据,或说明文中的次重要事实或问题,补充主题的不足。
:也叫插题,是嵌在长新闻中的小标题,它既是某一段落内
容的概括,又可帮助和便利读者阅读长文章。
:也叫提示或纲要题,它提纲挈领地概括新闻中的主要事
实、做法、经验、问题等,给读者以比较详细的介绍。
:又叫“牌子”、“口号”。
它可以是新闻内容的概括或摘
要,也可不受新闻事实的约束,而只是搞录一句话或一个口号。
大标- 15 -
题(又叫栏目题、通栏题、半栏题、总标题)常提出带有普通性、方向性的问题,指导性特别强。
在写作上,新闻标题与其它体载的标题(如通讯、杂文题等)有
显著的不同特点:一是强调以事实为根据来命题,往往直接表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事情正在进行的状态,回答的是正在发生着的什么事,因此往往是动态的。
二是新闻标题包含着必然的新闻要素,告诉读者一个明确的含义,不可能作其它解释,因而是确定的,基于标题的这些特点,它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
那么,怎样制作标题才能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呢?
一、准确是第一位的。
二、表达思想旗帜鲜明
这里所说的鲜明,即指何者为是,何者为非,一目了解,毫不
含糊。
我们制作标题应用多种方式加以表达,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下面仅举几例:
例一:带“铁交椅”开溜,不行!(主)
例二:
(引)
一窝蚂蚁多少钱?(主)
- 16 -
例三:陪酒女作诱饵,白开水充洋酒(主)
(副)
例四:(引)
市郊丧事大办风该煞了(主)
上述几则标题都是批评性标题,手法不同,语气也不同,但都是鲜明的。
三、用最精练的语言标出最生动的内容。
一些通讯员写新闻报道,对标题制作有两种倾向:一是不重视
作标题,认为作标题主要是编辑的事;或认为作标题是“细枝末节”,无需花多少心思、下多大功夫,随便标个题发稿了事。
二是不会作题,本来是一篇简讯,也套个大标题,或者是篇有份量的稿子,标题却轻飘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有一句言语:“人凭借服装马凭鞍”。
这从一个侧面道出了服饰的重要性。
那么,一篇新闻报道凭什么吸引读者呢?当然是它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但不可否认,它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当推文章的标题。
标题的好、精、- 17 -
美、妙、绝,就会象蝶恋花一样惹人喜爱,引人去读;反之,读者就
会敬而远之,倒人胃口,无人问津。
这就给经常写稿的通讯员提出一
个经常性的任务;精心制作每篇新闻报道的标题。
一、研究标题制作艺术
就新闻报道的标题整体而言,无非标事、标意、事与意兼顾。
如《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上
海杨浦大桥主桥合龙》等。
标意,是人们对新闻事实的理性认
识成果在新闻标题上的显现。
如《他的先进事迹就象“架上的葡萄—
—一串接一串”》、《联产承包后不要“鸭子过河——各划各的”》、《浅水也能腾蛟龙》、《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跑“金窝窝”走“银窝窝”回来治我“穷窝窝”》、《属“龙”的下海,属“虎”的上山——**乡发挥村民特长开展多种经营》。
(虚实融合题)即借助语言艺术,使事实与蕴
意结合,更富有艺术魅力。
如大家熟悉的标题《老子批条子,儿子捞
票子》,虚实结合,简洁明快。
制作虚实结合的标题可用多种手法:
可借助于情、景、动作、色彩、气氛等。
- 18 -
二、怎样让“眼睛”传神诱人
一是制作标题要讲究点鲜味、机巧和蕴蓄。
如《河鱼“游”向塞
外,海虾“蹦”到边防》。
二是平淡之中求新美。
[引题]我国科学控测卫生进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实用阶段
[主题]
巡天遥遥看九洲山川历历图中收
[副题]
三是在合辙押韵上动脑筋。
欲话说,好题多磨。
创作修改标题,也叫研磨标题,或曰锤炼
标题。
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的佳话。
我们通讯员写稿,
不可能为一个标题而成年累月地去磨。
但研磨和修改这个过程是少不
了的。
袁枚有诗曰:“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
初笄女,头未梳不许看。
”意思是说,袁枚对自己的诗作要求高,要
- 19 -
千百次地改,拿不出手的东西,就绝对不往外拿。
只要我们用心学习,
用心琢磨,在一词一语上下功夫,是能够渐入佳境,达到画龙点睛之
妙,做出好标题来的。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或者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是消
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新闻体载的总称)。
它是报纸、广播、
电视新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载,可称为新闻报道的“十八般
武艺”中最常规的一种“武艺”。
如果报纸上没有消息,就不能称其
为报纸,它和杂志就没有多大区别了。
所以,消息就是报纸的主角,
报纸以刊登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消息来吸引读者。
:采写发稿要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
在结构上,一般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和结尾几部分组成。
:一是必须用事实讲话。
要选择和动用典型事例,要对事实进行概括,要处理好叙述与议论的关系(消息中
的议论必须是从事实本身得出来的结论,不能抽象推理)。
二是必须
完全真实。
有形事实(五个W)要真实可靠,有一说一。
有形事实(心
理活动、口头反映、必要的评价)也要真实可信,分寸得当。
还要强
- 20 -
调反映本质的真实,不向片面性和表面性。
三是新闻要新。
时间新、
内容新、角度新、结构新。
四是必须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就是强调
思想性。
主要体现在指导性、战斗性、针对性上面。
五是要有可读性。
即顾到知识性、趣味性、使读者看了新闻长知识,有兴味。
对消息写作的要求,一是要迅速及时;二是要短小精悍,三是
要生动活泼、风趣、引人,四是要有点文采。
包括一句话新闻、要闻、快讯):既用三言两语,
简要地报道新发生或新发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比如一些报纸上
辟有“吉林各地”、“简明新闻”、“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各地零讯”等栏目,刊登的消息都属于这一类。
对这些栏目报道的内容要
求单一,写作一般不分段落,既没有导语,又不必交待背景。
只要求
简单明了地告诉读者某地某时发生了某个事,如简讯(换一个银行的)
至于前因后果,不作具体叙述和说明。
:即用简洁的文字,把最新最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事
实报道出来。
一般的短消息,由导事和主体两部分组成。
有的短消息
也没有导语,一气写下去。
但是,它比简讯、快讯都要与得具体、完
整些。
:即用较多的笔墨,详细地报道新闻价值较高的重
大的事实。
这类消息的写作,有导语,还要交待必要的背景。
有的写
出事件的全过程或工作经验的主要内容。
也称目击式消息或情景消息):即对事情的发生
- 21 -
或人物活动的现场,给予准确、清晰、生动的描写,力求“再现”活
生生的事实。
这类消息用电影艺术的特写手法进行写作,可以单独报
道某一重大事件或作为重要人物报道的一种补充。
即不仅报道事实,而且对事实进行评价。
它也
称为“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
这种消息不但告诉读者发生了什
么事,还帮助读者分析、解释、评价来认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及其意
义。
其写作都以报道的事实为主,又以评论事实为目的。
从表达来说,
往往是述多于评。
从这一点来说,它又区别于评论。
即用新闻照片配上文字说明的一种消息报道形式。
这种报道形式,主要是抓住典型的事件,或表扬或批评,做到图文结
合,使读者一看便知新发生或新发现了什么事实,又能产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之感。
此外还有:即迅速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故又称它为动态消息。
成就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即以生
产、经营、工作、学习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做法为内容的报道。
会议消息:即以会议情况为内容的报道。
背景消息:即以过去的有关
事实作为新闻背景而编发的报道。
一般是为了配合重大事件或新闻人
物的活动才发表的。
- 22 -
所有新闻五要素,即在一条消息里应写出何时、何地、何人、
何事和为什么,这样才能把报道的事情交代清楚,使读者明了。
这五
要素的每个英文单词,都以英文字母W开始,因此在西方新闻学上又
称它为“五个W”。
这“五个W”是上个世纪约80年人首先由美联社
提出来的。
1889年3月30日,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发了一条消息,
导语中五个W俱全。
在这之后的新闻学著作中,它一直被奉为“新闻五要素”的经典之作。
那么,是否每条新闻不论长短都必须五要素齐全?这要看写哪
些消息。
有些简讯或短消息,省略个别“W”的情况是有的,并不妨碍它发挥报道的作用。
但是消息写作最基本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或事情总得有。
不然,写出的消息就说不清事实,传达不明信息,使读者疑窦丛生。
这是消息写作上最大的失败。
从这个意义上说,五个“W”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但是,现在仍然有不少通讯员不重视新闻五个W的现象。
有的
稿件不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地点,或说得含糊不清;有的不交待新闻的出处,甚至有的连新闻事件的关键人物也不交待。
所谓消息结构,实质上就是怎样组织材料的问题。
材料组织要
求符合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以便更好地阐明事实,表达主题,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单就消息结构来说,一般来说,一条完整的消- 23 -
息必须要有导语、主体和结尾三个主要成分。
在长期的新闻写作实践中,消息的结构大体上形成四种类型:即按事实重轻顺序安排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安排的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的结构、以及自由式(也称散文式)结构。
那么怎样安排消息结构才算合理的,一般来说,合理的结构应
该符合这样四点:
那么,哪种结构形式更符合这四点呢?一般说来,倒金字塔式
结构比较好。
这种结构是大家常用的写作消息的形式。
它的特点是,按照新闻事实的重要顺序来安排新闻的写作层次。
如今消息写作大都采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即把新闻的高潮
或结论、结果放在最前面,然后以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形成头重脚轻,从大到小之势,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
倒金字塔式只有消息写作结构中的一种,并不是唯一的写作形式。
比如还有:金字塔式的结构:通讯员完全可以自然地按事实发生的顺序来写,故事的开头就是新闻的开头,故事的结束就是新闻的结束。
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的结合:也有一些作者把二者结构形式结合
起来运用,使消息既有开门见山的效果,又有具体、细致、完整的效果。
这类消息的写法,一般是:第一段导语,是完全用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导语来写的,突出了新闻的最重要事实。
导语之后,就完全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
自由式的结构:新闻的内容是千变万化的,这就- 24 -
必然要求新闻的结构方式也要多种多样。
述评新闻、经验性新闻,就要更多的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来层层深入地阐述问题和经验。
所谓新闻导语,就是指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消息的第一个自然
段。
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的注意。
导语,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特有的概念。
报上常见的导语有如下几种::多用于主题严肃、内容复杂的经验性和动态性消
息的写作。
(也叫见闻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所处的环境和
时间,作简洁朴素的描写,使导语显得生动而富有特色,可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也称设问式):先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和兴趣,
然后用事实作出简要回答,以引起读者关注和深思。
提问之后,要立
即用事实作出回答。
如: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建行机关有多少人迟到?
8月9日到12日8时至8时30分,记者到建行机关门前作了
一番观察,发现各部门迟到人数最多的竟有31人,最少的也有12人。
这篇消息的导语分两段,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作了详实的
回答。
:先将结论告诉记者,随后再阐述和交待消息的主
- 25 -
要事实。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写文章亦如此。
明代谢姓诗人在谈诗
时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新闻开头与文学作品的开头自然
不能等量齐观,但就其重要性来说,新闻更加应该讲究开头——即新
闻导语。
外国一位新闻学者认为,“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
读者和编辑都会自然地设想,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水平,那么,
他就是没水平。
”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新闻导语呢?。
由于导语要求简洁明快,一般要求只有几十个字甚至十几个字,这就必须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有些经验丰富的通讯员,在写一条新闻时,往往写出几个导语加以比
较、研究后,才选用其中最精彩的一个。
六:投稿的注意事项
- 26 -
1.
一、政策把关
应有两个层面:一是是否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及其他政府部门政
策;二是是否符合银监会的监管政策。
对银监会监管政策,要征求相
关部门意见;对涉及其他行业的信息,要慎重处理;对涉及全局的信
息要上报会领导审签。
要确保信息不出政治和政策上的差错。
二、主题把关
要看信息的主题是否正确、鲜明、突出,是否与当前银行的
中心工作相吻合,使信息具有重要性、针对性、指导性。
三、事实把关
一是看事实是否真实、准确,是否道听途说、无中生有,有
没有把事实夸大或缩小的问题;二是看信息是否用事实说话,有
没有华而不实的“假、大、空”现象。
要确保信息内容的真实可靠,为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准确的事实依据。
四、文字把关
把好文字关主要是看信息编写的是否通顺、准确、鲜明、生
动;中心是否突出、条理是否分明;观点和材料、论点和论据是
否相统一;文句是否合乎语法、逻辑,又简洁通顺;用词是否恰
当,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文字有无错漏,尤其是时间、数字、人
- 27 -
名、地名或其他专有名词等方面是否出现错误或不一致。
五、时机把关
时机把关指信息筛选与加工处理要遵循时效性原则。
对于发
生的重要情况和紧急信息、贯彻上级机关决策的重要进展以及上
级机关需要了解和需要上级机关了解的情况,要及时报题,及时
处理,保证信息的时效性。
六、业务把关
应努力学习银行业务知识,紧密跟踪银行业理论和实务方面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并保持信息触角敏锐。
对于政务信息所反映的情况、问题、观点、措施应从专业角度严加把握。
一、主题突出,立意新颖
要在选择报送信息的角度方面下功夫,突出信息内容的特点
和主题,把主要问题讲清楚,切忌蜻蜓点水、泛泛而谈。
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立好意。
日常工作中,我们会接触到大量信息,包括银
行业改革开放、金融创新、风险预警与处置等。
这些信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总结。
例如,可能是反映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是反映发现的规律,也可能是提出政策建议。
无论是何种角度,必- 28 -
须开宗明义地提出来,使读者一看就知道此篇表达的是什么概念。
二是选好材。
主题明确后,就要有充分的材料支持和烘托主题,论据充分,不能刻意拔高。
一条信息,不要涉及太多问题,只需把具有新意的一两个问题选取进来,突出特点讲清楚就行,其他一般性的问题应予合并或舍弃,避免意多乱文。
三是定好位。
信息工作是为领导制定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
的,信息工作人员在捕捉信息时、必须站在领导决策的角度来审视、考虑问题。
切忌无内容、无上下、无内外之分的信息。
二、表达精准,避免错情
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词妥,杜绝歧义,让人
不折不扣地了解信息本意。
真实准确是信息的生命。
信息中表达的观点、概念应当恰如其分,遣词用语要客观、精确,有分寸。
对于近义词的选用要准确,如估价成绩时,“显著”、“优异”、“巨大”、“很大”、“较大”、“一定”等应当认真掂量。
对于有关系的数据要认真核对,防止出现错误。
在写重大工作部署、重要案件查处、重大突发事件等信息时,更要注意语言文字庄重、严肃,采用说明文的文体,一般不要采用比喻、形容、夸张等文体,避免产生歧义。
三、观点明确,内容实在
观点明确是指要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反映出事物的个性和
本质属性。
内容实在是指求真忌伪,求实忌空。
信息的真实性决- 29 -
定信息的价值,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信息,都要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体现信息本身所蕴藏的内涵,有实际内容,不能华而不实、似是而非。
信息要做到观点与内容的高度统一,用事实说明观点,用观点统率内容。
若整篇夸夸其谈,不得要领,必然流于一般化、概念化;若全篇是事例罗列,没有观点,也等于没有灵魂,价值不高。
信息篇幅虽然短,但每条信息要说明一个问题,引出一个观点,体现一种思想。
这种观点和思想应力求有新意,要选择启发意义较大的新事例、新经验、新打算、新情况、新变化和对一些问题的新认识、新判断、新见解、新结论等。
四、篇幅简短,内容充实
信息不同于文件,通常使用短讯、经验、调查、问题反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