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四个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解读的四个层次(庄照岗)
很多人认为对文本的解读是有深浅之分的,甚至有人提出“深度语文”的概念,不可否认,文本解读是有深浅的,但这个深浅指的并不是整个文本,而是文本的主题或思想,而对于整个文本,解读是有层次的,语文教师只有在各个层次上解读出符合语文性质和学情的内容,才能真正有效地呈现文本,完成课堂教学。
此外,语文教学的好坏优劣也不只是通过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否来体现,语文是有温度的,语文是给人美的享受与思想的启迪的,因此,语文老师在解读某一文本时,就不能仅仅将眼光投向某一层面,无限挖掘与生发,而是应关注到整个文本,关注到所有的学生,根据教学实际在多个层面上呈现文本,展开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过程,因此文本的解读也必然是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由理解到审美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文本中徜徉,贴近文本、体悟文本,实现从语义层到形象层,再到审美层,最后到思想层的跨越,真正从多个层面,一步步春风化雨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
一、语义层
语义层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也是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解读文本所应达到的最基本层面:理解。
但我们知道语言具有内隐性和潜在性的特征,所以在解读文本时,就不能满足于语义层的理解,而应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去品味语义背后的深层内涵。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老师在解读文本时,特别是在解读古诗文之类的文本时,往往会停留在语义层,因为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年代的久远以及古今语义的差异,使得现代学生学习起古诗文来就比较吃力,而有些教师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在讲解古诗文时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表层意思上。
比如在解读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就仅仅翻译了一遍: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看到远处的南山;比如在解读《渔父》里面的“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时,也是直接翻译为:他在沅江边上游荡,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
这或许也是很多专家诟病一线语文教学而提出“深度”语文的原因吧,当然,文本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语义层面,但又不能不解读出语义,这是由历史原因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
如果学生连基本的语义都不理解,再深刻的思想,再优美的意境,在学生看来也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二、形象层
文本解读的第二个层次是形象层。
就是除了让学生读出字面意思,还能让学生形象地见出画面,直观的感受到情感,生动地体会到意境。
语义层很多时候只是告诉学生“是什么”的问题,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篇文章讲了什么,而学生也只是理解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
同时,语文的魅力、文本的意境、文本的美也往往是通过形象传达出来的,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一个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能解读出形象层,不能形象地、直观地、生动地呈现出文本的内涵,那么就说明他的解读是失败的。
比如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谓“悠然”?悠然即闲适的样子,如何能见出闲适?后面一个“见”字,见是无意中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
此外,“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
见南山之物有: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这一切当然是美的,更是自然的运动,因其无意志无目的、无外求,所以平静、充实、完美,更见“悠然”。
再如“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游”是游荡的意思,但游荡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无目的、散漫地行走,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屈原万念俱灰,行尸走肉般游荡状态。
“枯槁”是干瘦的意思,固然不错,但这个意思如此干巴巴的,学生不容易接受,形
象地解释:“枯”指“古木”,即“百年老树”;“槁”指“树木上头缺枝少叶”,即“树冠光秃”。
形体容貌如同干枯的树干一样,可见人干瘦的程度。
对文本形象的解读能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文字的意思,触摸到文字的温度,体会到文字的力量,领悟到文字的魅力,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审美层
语文教学中所选的文本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如果老师在解读文本时不能让学生有一种审美享受的话,那真的可以说是在糟蹋文本,那倒不如不分析,不讲解。
现在很多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上语文课,不喜欢语文,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干瘪、无趣、无味,生硬而直白,没有把文本的美好、趣味与诗意解读出来。
而好的语文课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是美丽而诗意的,无论老师的语言,还是对文本的理解,肯定是形象而生动的,给人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一些老师在解读时,就认为,徐志摩跟云彩告别,实际上也就是跟康桥告别,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样分析就很直白,实际上,云彩是夕阳下最特别的一种景物,云彩和夕阳组合成一幅完美的画卷。
我们想一想,云彩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轻盈的,飘逸的,云彩作为诗人诗化的意象,比康桥更有美感,更能引发我们美的想象,我们想一下,对着西方漫天的云彩,我们向之挥手告别,深情款款,那是何等美好的意境,又是多么诗意。
同时,云彩的潇洒、轻盈与飘逸也能让我们感觉得出似乎诗人自己也是潇洒的,轻盈的、飘逸的,像云彩一般飘浮起来了。
四、思想层
实际上,无论是在语义上的理解,还是形象层的呈现,抑或是审美层的熏陶,这些都是一种铺垫,一种不着痕迹的指引,在吸引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慢慢融入课堂,慢慢走向文本深处,和老师一起窥探文本的深层奥秘。
而真正的重点还在于文本思想层的发掘,在这个层面上,学生的思维逐渐打开,学生的视野逐渐开阔,学生的思考逐渐深入,学生的境界逐渐提升,学生也真正地跟着老师一步步从语义层、形象层、审美层,走到了思想层,完成了对文本的学习。
这样的学习才是全面的、立体的,它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触摸到了文本,包括外在和内在,就好像观赏一件装饰精美的艺术品,不仅看到了外表的古色古香的图案,还注意到了内在精细的花纹和时间雕刻下的历史风霜、时代印迹以及艺术精髓。
比如对《渔父》思想层的解读,《渔父》实际上向我们展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它们的代表分别是众人、屈原、渔父。
众人污浊、昏睡而随波逐流、与时俯仰;屈原高洁脱俗、执著决绝,不能容忍社会的黑暗污浊,始终恪守高标独举的人格,竭忠尽智,至死不渝,追求荷花般的洁白高洁,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世俗同流合污,屈原的形象是高大的、伟岸的、洁白的、决绝的;而渔父则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遗世独立、和光同尘的圣人形象,他看破了尘世的纷扰与躁动,但绝不回避,而是顺其自然、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独立的人格,淡然平和,不争、不凝滞。
屈原的境界就如同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因而“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而渔父则如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也因此能“淈其泥而扬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心若高洁,即使身处肮脏也能“出淤泥而不染”。
屈原告诉我们要执著,要坚守,要洁身自好,而渔父告诉我们要顺应时势,豁达开朗,与世无争,自然而然,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
总之,对文本的解读是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要从语义层,到形象层,再到审美层,最后到思想逐步深化,逐步升华,即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感受到语文的趣味和美丽,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