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2)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数期 (Log phase)
特点 1)代时最短,生长速度最快; 2)细胞稳定(平衡)生长:细胞内各种物质 按比例生长,菌体成分均匀; 3)酶活性高,代谢稳定,菌体大小基本一致。
3.稳定期 (Stationary phase)
特点:
1)生长速度为零,新生=死亡,达到动态平衡; 2)活菌数的总量达到最大值; 3)胞内的储藏物开始形成(如肝糖粒、脂肪 粒等);
细菌生长曲线的分期
滞留适应期 对数生长期 稳定生长期 衰亡期
1.滞留适应期 (Lag phase)
特点:
1)细菌数量不增加或增加很少,代谢活跃; 2)细胞内RNA,尤其是rRNA的含量很高,细胞 的嗜碱性强;
3)细胞体积增大,拉长; 4)细胞内的代谢活力强,特别是合成一些必需的 酶类;
5)抗性有所降低,对不良环境因素表现很敏感。
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 。
抗微生物剂通常又将它们分为
消毒剂:可杀死微生物,通常用于非生物材料的灭菌或消毒。 HgCl2、CuSO4、碘液、氯气、乙烯氧化物、甲醛剂、臭氧
防腐剂:能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但对人及动物的体表组 织无毒性或毒性低,可作为外用抗微生物药物。
有机汞、0.1%-1%硝酸银、碘液、70%乙醇、3%过氧化氢
各种抗微生物化学制剂杀菌能力的比较标准:
在临床上最早使用的消毒剂----石炭酸
石炭酸系数: 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
的最高稀释度和达到同效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的 比率。一般规定处理时间为10分钟,而供试菌定为 Salmonella typhi(伤寒沙门氏菌)。
2.抗代谢物 (Antimetabolite)
关于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2)
重点:
细菌生长曲线的定义、各时期的特点、 应用及生产指导意义。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及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及原理。
第一节
微生物的个体与 群体生长和繁殖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与繁殖
1、细菌的个体生长与繁殖
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持续生长直至 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这个过程称 为二等分裂。
是指利用某种杀死物体中包括芽孢在 内的所有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抑制(inhibition)
是在亚致死剂量因子作用下导致微生 物生长的停止,但在移去这种因子后生 长仍可以恢复的生物学现象。
死亡(death)
是在致死剂量因子或亚致死剂量因子 长时间作用下,导致微生物生长能力不 可逆丧失,即使这种因子移去后生长仍 不能恢复的生物学现象。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 液体稀释培养测数(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 ,MPN法) 薄膜过滤计数法(全数)
3.测定细胞物质量
(1)干重法: 以干重、湿重直接衡量微生物群体的生物
量。 (2)含氮量、DNA测定法:
通过样品中蛋白质、核酸含量的测定间接推
4)某些芽孢菌的芽孢开始形成; 5)某些细菌过量积累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 素、维生素等。
4.衰亡期 (Death phase)
特点: 1)生长速率负增长; 2)细胞形态多样,出现畸形,形成衰退型; 3)蛋白水解酶活跃,出现细胞自溶现象; 4)芽孢细菌芽孢大量释放。
第二节 微生物的培养与生长量测定
有些化合物在结构上与生物体所必需的代谢物很相 似,以至可以和特定的酶结合,从而阻碍了酶的功能, 干扰了代谢的正常进行,这些物质称为抗代谢物。
叶酸对抗物(磺胺)、 嘌呤对抗物(6-巯基嘌呤)、 苯丙氨酸对抗物(对氟苯丙氨酸)、 尿嘧啶对抗物(5-氟尿嘧啶) 胸腺嘧啶对抗物(5-溴胸腺嘧啶)
3.抗生素
2、细菌拟核DNA 的复制与分离
细菌的拟核(nucleoid)即染色体 (bacterial chromosome)是一环形 双链DNA分子。
细菌分裂时染色体DNA的复制
二、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
就单细胞微生物来说,在特定的环境 中,不同种的微生物表现出趋势相近的 生长动力学规律。
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图
二、同步培养
通过机械方法和调控培养条件使某一群体中的所有微 生物个体细胞尽可能处于同一生长和分裂周期中,从而使细 胞群体中各个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生长状态,这种生长状 态称为同步生长(synchronous growth) 。
同步培养方法
机械方法
离心方法 过滤分离法 硝酸纤维素滤膜法
温度
环境条件控制技术
一、微生物纯培养技术
纯培养(Pure culture):微生物学中
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细胞或一种细 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
获得纯培养的技术
稀释平板分离法 平皿划线分离法 单细胞挑取法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 富集培养 二元培养:是纯培养的一种特殊形式, 主要用于分离寄生微生物的方法。 共培养(Coculture)
算微生物群体的生物量。 (3)其他生理指标测定法:
物质的消耗 对氧的吸收 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等
第三节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一些基本术语
灭菌(Sterilization) 抑制(Inhibition) 死亡(Death) 防腐(Antisepsis) 消毒(Dis-infection)
灭菌(sterilization)
防腐(antisepsis)
是在某些化学物质或物理因子作用下, 能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措施, 它能防止食品腐败或防止其它物质霉变。
消毒(disinfection)
是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 质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它可以 起到防止感染或传播的作用.
二、控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1.抗微生物剂 抗微生物剂(antimicrobial agcnt)是一类能够杀
抗生素(Antibiotic) 是由某些生物合成或半合成的 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或衍生物,它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 抑制或影响它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如杀死微生物或抑 制其生长。
培养基成份控制
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











三、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1.直接计数法(全数法)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3.测定细胞物质量
1.直接计数法(全数法)
计数器计数: 1、血球计数板 2、细菌计数板
涂片染色计数法: 比浊法
缺点:1、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 计数;3、需要相对高的细菌浓度;4、个体小的细菌在显 微镜下难以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