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工商管理>> 企业研究>> 论文正文→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作者:未知发布时间:2007-3-17
-
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摘要] 国有企业改革至今仍未取得预期成效,主要原因不在于出资人缺位,而在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滞后。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下决心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改变对国有企业董事长和董事等主要领导人实行任命制的做法,采取聘任制的办法,实行彻底的委托代理制。
[关键词] 国企改革; 突破口;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最近对改革的争论和反思增多。根据实践检验的结果,对前一阶段的改革进行反思和评估,可以找出不足之处,把改革更好地推向前进。本文拟就当前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和反思,以及下一阶段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国企改革至今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关键在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滞后
前一阶段,我们把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确定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强调要明晰产权,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措施实施后,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状况没有得到多
大改观,反而出现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加剧了社会矛盾。社会各界对此议论颇多,有的人甚至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质疑。
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对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这是必要的。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做法确实不够科学,有些相关的配套措施未能及时跟上,需要改进。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最初的承包制、简政放权、实行厂长负责制,到兼并、破产、拍卖,减员增效,成立企业工委,对大型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主席,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再到现阶段的成立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引进独立董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等,力气花了不少,招数不可谓不多。虽然国有企业活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但毋庸讳言,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国有企业还是发展最慢、效益最低的。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2005年全国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975亿元,增长47.3%。其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集体企业实现利润551亿元,增长32.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7420亿元,增长28.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447亿元,仅比上年增长17.4%。还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国有企业赢利主要靠的是中央直属的资源性、垄断性企业,面上企业则亏损严重。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的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同比增长56.7%,增幅同比上升49.1个百分点。亏损额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是历史上第二个亏损高峰,亏损额增幅则创下了近16年来新高。
为何时至今日,国有企业改革仍未取得预期的成效?我们认为,主
要原因在于改革过程中未能抓住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任何一个企业,能否搞好,关键在于企业领导人。这既有一个如何才能挑选到合格的企业领导人的问题,又有一个如何激励和约束企业领导人,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为所有者所用,而不以权谋私,中饱私囊,侵害所有者权益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都是现有的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无法解决的。因此,改革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对于真正搞好国有企业,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我们认为,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学习借鉴西方国家所有者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下决心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改变对国有企业董事长和董事等主要领导人实行任命制的做法,采取聘任制的办法,实行彻底的委托代理制。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国企改革突破口干部人事改革
相关文章列表: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人民法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试析我国税制进一步改革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浅谈政府会计改革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定位和推进
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创新分析与对策
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与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中国乡镇改革的历史阶段划分与现实问题研究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改革:权力、权限和责任
本篇论文关键词
国企改革突破口干部
人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