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ZSL
风扇的摇头装置课程设计
![风扇的摇头装置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35ac7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3.png)
风扇的摇头装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风扇摇头装置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如力与运动的关系、简单机械原理等。
2. 学生能描述风扇摇头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风扇摇头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风扇摇头装置的结构和功能,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风扇摇头装置,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探究风扇摇头装置的原理,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认识到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友善、互助的品质。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风扇摇头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与制作,结合以下教材章节进行组织:1. 简单机械原理:介绍风扇摇头装置中所涉及的杠杆、轮轴等简单机械原理。
- 教材章节:《简单机械》2. 电机的应用:讲解电机在风扇摇头装置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控制电机实现摇头功能。
- 教材章节:《电机与电器》3. 制作风扇摇头装置: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风扇摇头装置。
- 教材章节:《制作与实践》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引言:介绍风扇摇头装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 简单机械原理在风扇摇头装置中的应用。
- 电机的选型、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5f7f8faf1ffc4fff47ac4e.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2009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1 年7 月肇庆学院教务处制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签名页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目录 (3)第1章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4)1.1 设计题目 (4)1.2 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4)1.3 设计要求 (4)1.4 功能分解 (5)第2章机构的选用与设计 (6)2.1 机构的选用 (6)2.2左右摇头机构 (6)2.2.1 左右摇动方案一(放弃) (6)2.2.2 左右摇头方案二(采用) (7)2.2 上下仰俯机构 (7)第3章传动比的设计 (9)第4章机构尺寸设计 (11)4.1 蜗轮蜗杆尺寸设计 (11)4.1.1 蜗杆尺寸参数 (11)4.1.2 蜗轮尺寸参数 (12)4.2 直齿圆柱齿轮尺寸参数 (12)4.2.1 直齿圆柱齿轮3尺寸参数 (12)4.2.2 直齿圆柱齿轮4尺寸参数 (13)4.2 双摇杆机构尺寸参数 (14)第5章小结 (15)第6章参考文献 (16)第1章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1 设计题目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电扇摆动角度ψ=100°、俯仰角度φ=22°与急回系数K=1.03。
风扇可以在一定周期下进行摆头运动,使送风面积增大。
1.2 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1.3 设计要求⑴.电风扇摇头机构至少包括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三种机构。
⑵.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⑶.设计连杆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连杆机构类型,校核最大压力角。
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25bf15f90242a8956bece496.png)
一、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二、设计题目及任务2.1设计题目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做摇头动作(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表2.11.表2.11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此次选择的是方案C:摆角为ψ=90°,急回系数K=1.02,仰角φ=15°。
2.2设计任务(1)按给定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3)分配涡轮蜗杆、齿轮传动比。
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电扇摇摆转动的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满足摆角ψ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比角γmin最大。
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条件。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或模型试验验证。
2.3设计提示(1)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板式和揿拔式等。
可以将风扇的摇头动作分解为风扇的左右摆动和风扇的上下俯仰运动。
风扇摇摆转动可以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
以双摇杆机构的连杆为主动件(即风扇转子通过涡轮蜗杆带动连杆传动),则其中一个连架杆的摆动即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风扇安装在连架杆上)。
机架可选取80~90mm。
风扇的上下仰俯运动可采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实现。
(2)还可以采用空间连杆机构直接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和上下仰俯的复合运动。
三、功能分解现市售电风扇的机头一般只是做单一的左右摆头动作,可结合手动调节机头俯仰角度来改变受风区域,但正常工作时机头的俯仰角往往是固定的,只依靠机头自身左右摆动来送风,因此受风区域、面积有限。
本台式电风扇是立体送风电风扇,该电风扇有两种实现方式。
即风扇左右摆动和风扇上下俯仰运动。
3.1风扇的左右摇摆运动风扇在开启后,需要调整受风区域时,则自然希望风扇能摇头,增加、改变受风的区域。
台式摇头风扇课程设计
![台式摇头风扇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12340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4.png)
台式摇头风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台式摇头风扇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了解台式摇头风扇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电机、扇叶、摇头机构等;3. 学生能掌握台式摇头风扇的电路连接方式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台式摇头风扇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台式摇头风扇的安装与维修方法;3. 学生能运用创新思维,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新型台式摇头风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对家电产品的好奇心,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3.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节能环保意识,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课程围绕台式摇头风扇的知识点展开,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台式摇头风扇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介绍台式摇头风扇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机、扇叶、摇头机构等;- 分析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章节,如《电器的结构与原理》。
2. 台式摇头风扇的电路连接与功能:- 讲解台式摇头风扇的电路连接方式,包括电源、控制开关等;- 介绍台式摇头风扇的功能,如风速调节、摇头角度调整等;-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家庭电路的连接与使用》章节,进行实际操作。
3. 台式摇头风扇的安装与维修:- 演示台式摇头风扇的安装方法,包括拆装、组装等步骤;- 讲解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创新型台式摇头风扇设计:-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新型台式摇头风扇的设计方案;- 分析各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与改进;- 结合教材《创新设计与实践》章节,指导学生进行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之欧阳道创编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之欧阳道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27c81e0828ea81c759f5782f.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台式电电扇摇头装置设计者:学号:院系:班级:小组成员:教导教师:时间:目录一.设计题目……………………………………二.计划任务……………………………………三.设计提示……………………………………四.功能分化……………………………………五.机构的选用…………………………………六.机构组合设计与说明…………………………七.计划评价及相关计算…………………………八.小组中三个计划的评价与择优………………九.设计体会……………………………………一.设计题目设计台式电电扇的摇头机构,使电电扇做摇头举措(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电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念头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派表见表2.11.表2.11 台式电电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我选择计划D:摆角为ψ=95°,急回系数K=1.025。
二.计划任务(1)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计划。
(2)画出机构运动计划简图。
(3)分派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电电扇摇摆转动的屏幕、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应满足摆角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最年夜。
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阐发,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条件。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电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静态演示或模型试验验证。
三.设计提示(1)罕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板式和揿拔式等。
可以将电电扇的摇头举措分化为电扇左右摆动和电扇上下俯仰运动。
电扇要摇摆转动克采取平面连杆机构实现。
以双摇杆机构的连杆作为主动件(即电扇转子通过蜗轮蜗杆带动连杆传动),则其中一个连架杆的摆动即实现电扇的左右摆动(电扇装置在连架杆上)。
机架可取80~90 mm。
电扇的上下俯仰运动可采纳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实现。
(2)还可以采取空间连杆机构直接实现电扇的左右摆动和上下仰俯的复合运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5bd6b186f90f76c661371a7d.png)
目录1.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3)1.1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3)1.2功能分解 (3)1.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3)1.3.1 原始数据 (3)1.3.2 设计要求 (3)1.4设计任务 (3)2.执行机构的设计 (4)2.1(方案Ⅰ) (4)2.2(方案Ⅱ) (4)2.3(方案Ⅲ) (5)2.4(方案Ⅳ) (6)3.执行机构的辅助构件设计 (6)3.1滑销控制机构(方案Ⅰ) (6)3.2齿轮控制机构(方案Ⅱ) (7)4.减速机构的设计 (7)4.1蜗杆减速机构(方案Ⅰ) (7)4.2锥齿轮减速机构(方案Ⅱ) (7)4.3行星轮系减速机构(方案Ⅲ) (7)5.方案的确定 (8)5.1原动机的选择 (8)5.2传动方案确定 (8)5.3有关参数及相关计算 (8)5.3.1相关计算 (8)5.3.2传动构件的尺寸确定 (8)6.尺寸与运动综合 (9)6.1执行机构尺寸设计 (9)6.2验算曲柄存在条件即最小传动角 (10)6.2.1曲柄存在条件 (10)6.2.2最小传动角验算 (11)7.系统总图 (11)8.总体评价 (11)8.1课题总结 (11)8.2存在问题 (12)参考文献······························ (12)1.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1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1.2功能分解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将电风扇的送风区域进行周期性变换,达到增大送风区域的目的。
显然,为了完成电风扇的摆头动作,需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1)风扇需要按运动规律做左右摆动,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摆动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08734d3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c.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1)设计题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一、设计需求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电风扇已成为人们夏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然而,传统的台式电风扇只能在一个固定角度内吹风,无法实现摇头功能,导致风扇的使用范围受限。
因此,本次设计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使电风扇能够摇头,拓展其使用范围。
同时,需要确保摇头装置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以避免装置故障或损坏带来危险。
二、方案设计1. 前置条件在本次设计中,假设已有一台传统的台式电风扇,其外形和结构参照如下图:2. 摇头装置的设计方案本次设计中,我们采用一种球形转向机构来实现电风扇的摇头功能。
球形转向机构能够实现方向的变化,使得电风扇能够左右晃动,从而实现摇头功能。
具体地,摇头装置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材为保证装置的质量和稳定性,我们选用了优质的铜材和不锈钢材料。
铜材和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力和振动,同时不易生锈,也能减少散热导致的问题。
(2)设计球形转向机构球形转向机构的结构如下图所示:球形转向机构由两个球形承载件、两个承压块、一个转向架、两个支架和一个齿轮组成。
其中两个球形承载件被安装在承压块中,转向架上安装有齿轮,支架固定在电风扇的支架上。
在球形转向机构的设计中,需要控制好齿轮的齿数和直径,以保证转向机构的转动角度和速度,从而保证电风扇的摇头幅度和摇动频率。
同时,还需要控制好球形转向机构中的各个零部件的尺寸和公差,以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装配球形转向机构球形转向机构的装配相对简单,只需将各个零件依次按照设计方案组装即可。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仔细检查各个零部件的公差是否合适,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出现误差。
并且,需要确保球形承载件与电风扇支架之间的连接紧固可靠,以免在使用中出现松动或磨损的情况。
3. 测试在球形转向机构装配好后,需要进行测试以检查装置的性能和稳定性。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837f0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c.png)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头装置是一种常见于台式电风扇中的机械结构,它能够使风扇的扇叶左右自动摆动,使得风扇的风力分布更加均匀,覆盖范围更广。
在本篇文章中,将详细介绍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机械原理,并进行课程设计。
一、摇头装置的机械原理1.基本结构2.工作原理当电机启动时,电机的转动力会通过减速器传递给摇头齿轮。
摇头齿轮是一个特殊设计的齿轮,其齿形和齿数使得摇头杆得以左右摆动。
摇头杆通过与摇头齿轮的啮合来获得动力,并将动力传递给摇头扇叶。
摇头杆的摆动是通过摇头齿轮的齿形和齿数来实现的。
摇头齿轮的齿形一般是非圆弧形的,齿数也是不对称的。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得摇头杆在摇头齿轮的作用下左右摆动,从而使摇头扇叶左右摆动。
二、课程设计在进行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课程设计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设计需求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需求,包括摇头扇叶的摆动角度、频率等参数。
2.设计摇头杆根据设计需求,设计摇头杆的形状和尺寸。
摇头杆一般是一个长条形的零件,需要考虑其强度和刚度,以及与摇头齿轮的连接方式。
3.设计摇头齿轮根据摇头杆的设计来确定摇头齿轮的齿形和齿数。
摇头齿轮一般是一个非圆弧形的齿轮,需要考虑其与摇头杆的啮合方式和传动效率。
4.设计减速器减速器是将电机的转动力传递给摇头齿轮的装置,需要根据电机的转速和扭矩来选择合适的减速比。
减速器一般由齿轮、轴承等组成,需要考虑其传动效率和噪音等因素。
5.设计电机支架电机支架是将电机固定在风扇的底座上的装置,需要考虑其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6.进行装配和调试将设计好的各个零件进行装配,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零件的配合情况和传动效率,以及摇头扇叶的摆动角度和频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总结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结构,通过电机、减速器、摇头齿轮、摇头杆和摇头扇叶等组成,能够使风扇的扇叶左右自动摆动。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明确设计需求,设计摇头杆和摇头齿轮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减速器和电机支架,然后进行装配和调试。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b05c3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a.png)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目标:设计一个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使其能够自动左右摇头,提供舒适的风向变化。
设计要点:
电机选择:选择一个适当的电机作为摇头装置的驱动源。
该电机应具有足够的扭矩和转速,以便实现平稳的摇头运动。
传动机构设计:设计一个传动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摇头运动。
传动机构应具有合适的减速比,以实现适当的摇头速度和范围。
摇头角度调节:设计一个可调节的摇头角度装置,使用户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摇头范围。
限位保护:设计一个限位装置,以避免摇头装置过度摇动或超过其设计范围。
限位装置应具有可靠的触发机制,确保装置安全可靠地停止在预定位置。
结构稳定性:设计一个稳定的结构,以确保摇头装置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设计步骤:
确定电机规格:根据需要的摇头速度和力矩,选择一个适当的电机。
设计传动机构:基于电机的转速和所需摇头角度,设计一个传动机构,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左右摇头运动。
设计摇头角度调节装置:设计一个装置,使用户能够轻松调节摇头角度。
设计限位保护装置:设计一个限位装置,以确保摇头装置在达到预定范围时停止运动。
设计结构稳定性:确保摇头装置的结构稳定性,考虑到电机和传动机构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6cabc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8.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设计任务书XXX(系、部)机械大类专业机械0904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完成期限:自2011年6月24日至2011年7月1日共1周设计的任务与主要技术参数本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该电风扇的直径为Φ300,电风扇电动机转速为n=1450r∕min,电风扇摇头周期为T=10s,电风扇摆动角度Ψ=80°,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01.设计任务:1.根据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并画出传动系统图。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其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4.根据给定的摆角Ψ及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确定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验算曲柄存在条件和最小传动角的结构方案,并进行分析计算。
5.提出调解摆角的结构方案,并进行分析计算。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验证。
要求有设计说明书一份,相关图纸一至两张。
(有条件的要求用三维动画表述)。
内容及任务进度安排起止日期6.24-6.266.27-6.296.30-7.1工作内容构思该机械运动方案运动分析及作图整理说明书与答辩参考资料1]XXX.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200.2]XXX.机械原理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XXX.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题解答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指导教师:XXX2011年6月23日空间较大。
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周期性地改变送风区域,以增大送风区域。
为了实现电风扇的摆头动作,需要设计摆动机构和齿轮系机构。
摆动机构需要实现左右摆动的基本运动,包括运动轴线变换、传动比降低和周期性摆动。
齿轮系机构需要转换传动轴线和改变转速,实现运动轴线变换的基本动作。
同时,需要满足传动性能要求,如在急回系数K=1.01、摆动角度φ=80°的要求下,尽量保持运动的平稳转换和减小机构间的摩擦。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e7c455d5d15abe23482f4d54.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陈晓岑工作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一、设计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二、设计条件:
风扇的直径为Ф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 n=1450r/min ,电扇摇头周期 T=10s。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1.至少设计出三种能实现该运动形式要求的机构,绘制所选机构的机构示意图(绘制在说明书上),比较其优缺点,并最终选出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机构进行机构综合设计,绘制出其机构运动简图。
2.按给定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平面连杆机构的尺寸,它应满足摆角ψ及行程速比系数 k 。
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
验算曲柄存在条件,验算最小传动角(最大压力角)。
5.以上所要求绘制的图形均绘制在一号图纸。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四、设计提示
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板式和揿拔式等。
本设计可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
由装在电动机主轴尾部的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蜗轮和小齿轮做成一体,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大齿轮与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杆做成一体,并以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杆作为原动件,则机架、两个连架杆都作摆动,其中一个连架杆相对于机架的摆动即是摇头动作。
机架可取 80 ~ 90mm 。
五、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陈晓岑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构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构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ef146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a.png)
论文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目录目录 (1)第1章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3)1.1 设计题目 (3)1.2 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3)1.3 设计要求 (3)1.4 功能分解 (4)第2章机构的选用与设计 (5)2.1 机构的选用 (5)2.2左右摇头机构 (5)2.2.1 左右摇动方案一(放弃) (5)2.2.2 左右摇头方案二(采用) (6)2.2 上下仰俯机构 (6)第3章传动比的设计 (8)第4章机构尺寸设计 (10)4.1 蜗轮蜗杆尺寸设计 (10)4.1.1 蜗杆尺寸参数 (10)4.1.2 蜗轮尺寸参数 (11)4.2 直齿圆柱齿轮尺寸参数 (11)4.2.1 直齿圆柱齿轮3尺寸参数 (11)4.2.2 直齿圆柱齿轮4尺寸参数 (12)4.2 双摇杆机构尺寸参数 (13)第5章小结 (14)第6章参考文献 (15)第1章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1 设计题目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电扇摆动角度ψ=100°、俯仰角度φ=22°与急回系数K=1.03。
风扇可以在一定周期下进行摆头运动,使送风面积增大。
1.2 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1.3 设计要求⑴.电风扇摇头机构至少包括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三种机构。
⑵.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⑶.设计连杆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连杆机构类型,校核最大压力角。
⑷.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⑸.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1.4 功能分解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将电风扇的送风区域进行周期性变换,达到增大送风区域的目的。
显然,为了完成电风扇的摆头动作,需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电动机齿轮传动蜗轮蜗杆曲柄摇杆左右摇头机构图1.1 运动功能图⑴.风扇需要按运动规律做左右摆动,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摆动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ZSL[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ZSL[1]](https://img.taocdn.com/s3/m/6a7efd4052d380eb62946d62.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者:学号:院系:班级:小组成员:辅导教师:时间:目录一.设计题目……………………………………二.计划任务……………………………………三.设计提示……………………………………四.功能分解……………………………………五.机构的选用…………………………………六.机构组合设计与说明…………………………七.方案评价及相关计算…………………………八.小组中三个方案的评价与择优………………九.设计体会……………………………………一.设计题目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做摇头动作(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表2.11.表2.11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我选择方案D:摆角为ψ=95°,急回系数K=1.025。
二.计划任务(1)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电风扇摇摆转动的屏幕、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应满足摆角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最大。
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条件。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或模型试验验证。
三.设计提示(1)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板式和揿拔式等。
可以将电风扇的摇头动作分解为风扇左右摆动和风扇上下俯仰运动。
风扇要摇摆转动克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
以双摇杆机构的连杆作为主动件(即风扇转子通过蜗轮蜗杆带动连杆传动),则其中一个连架杆的摆动即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风扇安装在连架杆上)。
机架可取80~90 mm。
风扇的上下俯仰运动可采取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实现。
(2)还可以采用空间连杆机构直接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和上下仰俯的复合运动。
台式风扇摇头课程设计
![台式风扇摇头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72b6b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2.png)
台式风扇摇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台式风扇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摇头功能的相关电路原理和机械运动原理;3. 学生能够了解安全使用台式风扇的常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台式风扇摇头功能的实现过程;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台式风扇摇头模型;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对台式风扇摇头功能进行故障排查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3. 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能力;4. 学生能够关注家用电器安全,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以下知识点进行教学:1. 台式风扇基本结构:包括电机、叶片、摇头机构、控制电路等组成部分;2. 工作原理:讲解电机如何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以及摇头机构的运动原理;3. 摇头功能电路原理:分析摇头功能的电路设计,包括控制开关、定时器等;4. 安全用电常识:介绍使用台式风扇时的安全注意事项,预防触电等事故;5. 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假设、实验等方法进行故障排查和改进;6. 小组合作与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设计、制作台式风扇摇头模型,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导入新课,介绍台式风扇基本结构(1课时);2. 讲解工作原理和摇头功能电路原理(2课时);3. 进行安全用电教育,案例分析(1课时);4.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实践操作(2课时);5. 组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台式风扇摇头模型(2课时);6. 总结评价,展示成果,交流经验(1课时)。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https://img.taocdn.com/s3/m/8f01ba1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4.png)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
台式电风扇一般都带有摇头装置,这个装置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风扇实现左右摆动,以扩大送风范围。
那么,这个摇头装置的机械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摇头装置的核心部件就是一组齿轮。
这组齿轮由两个不同型号的齿轮组成,分别是主齿轮和从齿轮。
主齿轮是风扇机身内部的一个齿轮,而从齿轮则与主齿轮相连,并且与外部的操作杆相连。
当我们手动转动操作杆时,从齿轮也会跟着转动。
由于从齿轮与主齿轮相连,所以当从齿轮旋转时,会带动主齿轮进行旋转。
而主齿轮上有一组齿轮,这组齿轮与风扇叶片相连。
因此,当主齿轮旋转时,就会带动风扇叶片进行旋转,从而产生送风效果。
同时,咱们还需要知道从齿轮内部还设置有一个卡片。
当我们手动旋转操作杆时,这个卡片也会跟着转动。
卡片的主要作用就是限制从齿轮的旋转角度,从而保证风扇叶片的旋转角度不会超出安全范围。
所以,摇头装置的机械原理主要是利用齿轮的传动作用,将操作杆的旋转转化为风扇叶片的旋转,从而实现左右摇头效果。
同时,为了确保安全性,还需要在从齿轮内部设置卡片,限制旋转角度。
综上,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机械原理十分简单,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杆,利用齿轮的传动作用,实现风扇叶片的左右摆动。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以免误伤自己或他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bf0ce97c240c844768eaee1c.png)
理工大学机械基础训练I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学生:朋专业:14级机械工程学号:24指导教师:念聪日期:20 16 年12月28 日目录第一章:要求和任务 (3)一.设计原始数据 (3)二.设计方案提示 (4)三.设计任务 (4)四:注意事项 (5)第二章:机构的选用 (5)一、摆头机构: (6)二、传动机构 (7)第三章:机构的设计 (8)一、四杆机构的设计 (9)二、凸轮机构的设计: (11)三、传动机构的设计 (15)第四章:机构的运动分析 (19)一、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9)二、圆柱凸轮机构运动分析: (21)第五章:方案的确定 (23)一、比较两种方案并选取方案: (23)二、机构简图 (23)总结 (24)参考文献 (25)第一章:要求和任务一.设计原始数据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下表.表: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我选择方案B:摆角为ψ=85°,急回系数K=1.015。
二.设计方案提示: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块式、揿拔式等。
本设计可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
由装在电动机主轴尾部的蜗杆带动蜗轮旋转,涡轮和小齿轮做成一体,并以四杆机构的连杆作为原动件,则机架、两个连架杆都做摆动,其中一个连架杆相对于机架的摆动即是摆头动作。
机架可取80—90mm。
三.设计任务:1.至少提出两种方案,然后进行方案分析评比,选一种方案进行设计;2.设计传动系统中各机构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用A4纸,封面用标准格式)4.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的尺寸计算。
四:注意事项每位同学按照课程设计后最好准备一个专用笔记本,把课程设计中查阅、摘录的资料。
初步的计算以及构思的草图都记录在案,这些资料是整理设计说明书的基本素材。
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cb3216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0.png)
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一、设计任务和要求设计一个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要求满足以下条件:1.装置能够实现左右90度摇头,上下30度摇头。
2.装置能够在不同角度实现均匀的风扇送风。
3.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二、设计思路和方案1.摇头装置设计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实现电风扇的摇头功能。
蜗轮蜗杆机构可以将电风扇的风向进行左右90度摇头,通过调整蜗杆的角度,实现电风扇向左或向右的摇头。
同时,采用齿轮齿条机构实现电风扇的上下30度摇头,通过调整齿条的长度,实现电风扇向上或向下的摇头。
2.送风装置设计采用多翼式送风装置,通过调节装置上多个小翼的角度和数量,实现送风的均匀性。
每个小翼上设有多个风孔,通过改变风孔的数量和大小来调节送风的角度和量。
同时,在送风装置的下部设置导风板,使风向更加集中,提高送风的均匀性和效率。
3.控制电路设计采用微处理器控制电路,通过编程实现对电风扇的摇头和送风角度的精确控制。
同时,设置电源模块和保护电路,保证电风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设计实现和结果1.具体实施方案(1)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与制造根据电风扇摇头的要求,设计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并进行加工制造。
其中,蜗轮蜗杆机构中的蜗轮为可调节式结构,可以方便地调整电风扇向左或向右的摇头角度。
同时,为了降低噪音和提高稳定性,在蜗轮蜗杆机构中设置减震器和润滑装置。
(2)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设计与制造根据电风扇上下摇头的要求,设计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并进行加工制造。
其中,齿轮齿条机构中的齿条为可调节式结构,可以方便地调整电风扇向上或向下的摇头角度。
同时,为了提高稳定性,在齿轮齿条机构中设置稳定器。
(3)多翼式送风装置的设计与制造根据电风扇送风的要求,设计多翼式送风装置,并进行加工制造。
其中,每个小翼上设有多个风孔,通过改变风孔的数量和大小来调节送风的角度和量。
同时,在送风装置的下部设置导风板,使风向更加集中,提高送风的均匀性和效率。
台式风扇摇头机构课程设计
![台式风扇摇头机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2d0c8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7.png)
台式风扇摇头机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台式风扇摇头机构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描述并掌握台式风扇摇头机构的安装与拆卸流程;3. 学生能够解释台式风扇摇头机构涉及的物理知识,如简单机械原理、力的作用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工具对台式风扇摇头机构进行拆装和组装;2.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台式风扇摇头机构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3. 学生能够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台式风扇摇头机构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机械设备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节能的意识,了解并关注家用电器对环境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术类课程,以台式风扇摇头机构为载体,结合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台式风扇摇头机构的结构组成:包括电机、摇头机构、扇叶等部分,以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台式风扇的构造与原理”。
2. 台式风扇摇头机构的工作原理:讲解摇头机构如何实现风扇摇头功能,涉及简单机械原理和电路控制;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台式风扇的构造与原理”及第四章“台式风扇的控制电路”。
3. 台式风扇摇头机构的拆装与组装: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拆装和组装,强调操作注意事项;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台式风扇的安装与维修”。
4. 故障诊断与维修:分析台式风扇摇头机构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原因,教授诊断方法和维修技巧;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台式风扇的安装与维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风扇的摇头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风扇的摇头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b483825f0740be1e650e9ae5.png)
目录1. 台式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1. 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1.2. 功能分析1.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3.1 原始数据1.3.2 设计要求1.4 设计任务2.执行机构的设计3.减速机构的设计4.方案的确定4.1 原动机的选择4.2 传动方案确定4.3 有关参数及相关计算4.3.1 相关计算4.3.2 传动构建的尺寸确定5.尺寸与运动综合5.1 执行机构的尺寸设计5.2 验算曲柄存在条件即最小传动角5.2.1 曲柄存在的条件5.2.2 最小传动角的验算6.系统总图1.台式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1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1.2 功能分解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将风扇的送风区域进行周期性的变换达到送分区域的目的。
显然,为了完成电风扇的摇头工作,需要实现下列运动功能:(1)风扇需要按照运动规律做左右摆动,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摆动机构;(2)风扇需要转换传动轴线和改变转速,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齿轮系机构。
此外,还要满足传动性能要求:改变风扇的送风区域时,在急回系数K=1.025,摆动角 ψ=95°的要求下,尽量保持运动的平稳转稳和减小机构间的摩擦。
1.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3.1原始数据风扇直径为Φ300mm ,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 ,电扇摇头周期T=10s 。
电扇的摆动角ψ=95°,急回系数K=1.025。
1.3.2 设计要求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要求能按给定的急回系数和摆动角左右摆动,以实现一个动作下叶片和摆头的动作同时完成。
1.4 设计任务1.按给定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的总体方案。
2.画机构运动简图。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他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解析法确定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
5.提出调节摆角的结构方案,并计算分析。
6.学生科=可进一步完成台式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验证。
2.执行机构的设计相当于一个四杆连杆机构,ABCD ,机架CD ,连杆架AB 为原动件,机构ABCD 变成双摇杆机构,AD 的相对于机架的摆动即是摇头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设计者:
学号:
院系:
班级:
小组成员:
辅导教师:
时间:
目录
一.设计题目……………………………………二.计划任务……………………………………三.设计提示……………………………………四.功能分解……………………………………五.机构的选用…………………………………六.机构组合设计与说明…………………………七.方案评价及相关计算…………………………八.小组中三个方案的评价与择优………………九.设计体会……………………………………
一.设计题目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做摇头动作(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表2.11.
表2.11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
方案号电扇摇摆转动电扇仰俯转动
仰角φK
/(°)
) 摆角ψ/(°急回系数10 80 1.01 A
12 85 B 1.015
15
C 1.02
90
20 1.025 95 D
22 1.03 100 E
25
105
F
1.05
我选择方案D:摆角为ψ=95°,急回系数K=1.025。
二.计划任务
(1)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电风扇摇摆转动的屏幕、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应满足摆角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最大。
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条件。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5(.
(6)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或模型实验验证。
三.设计提示
(1)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板式和揿拔式等。
可以将电风扇的摇头动作分解为风扇左右摆动和风扇上下俯仰运动。
风扇要摇摆转动克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
以双摇杆机构的连杆作为主动件(即风
扇转子通过蜗轮蜗杆带动连杆传动),则其中一个连架杆的摆动即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风扇安装在连架杆上)。
机架可取80~90 mm。
风扇的上下俯仰运动可采取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实现。
(2)还可以采用空间连杆机构直接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和上下仰俯的复合运动。
四.功能分解
为完成风扇左右俯仰的吹风需要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在扇叶旋转的同时扇头能左右摆动一定的角度,因此,应设计设计相应的左右摆动机构完成风扇摇头或不摇头的吹风过程,所以必须设计相应的离合器机构。
扇头的仰俯角调节,这样可以增大风扇的吹风范围。
因此需要设计扇头俯仰角调节机构(本方案设计为外置条件旋钮)。
五、机构的选用
1、驱动方式采用电动机驱动。
为完成风扇的左右摆动的吹风过程,采用弧形的轨道装置,轨道中间用一个半圆的滚轮,它结.
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实现风扇平稳的摇头,并且可以根据轨道的弧长控制风扇摇头的角度。
风扇的上下俯仰运动用外置手动按钮。
2、减速机构与离合器的选用
电动机传过来的动力,由于功率大,转轴运转速度快,在两对齿轮的
减速下传给摇头机构。
离合器的选用是为了在不想风扇摇头时,扇头的摆动能够停止,所以当拉杆被提起时,两个齿轮被提起,与轴上的轮齿分开,电动机的动力就传不到摇头机构处。
3、摇头机构的选用
经减速齿轮传的动力,传递给轴上的半圆滚轮,半圆滚轮在弧形轨道内周期性的运动,实现了扇头的左右摆动。
.
4、外置的手动旋钮控制扇头的上下俯仰
在如图所示的圆孔中,安装一个外置手动的螺钉旋钮,当扇头控制好在什么角度后,旋紧螺钉,达到了风扇上下俯仰的目的。
六、机构的组合设计与说明
据上面功能机构的分析我选用以上各机构的组合来实现电风扇的减速、摇头、俯仰。
以下是风扇从两个角度看的立体图和一张简单的平面图
经过电动机的运转,所有动力都来源于电动机,在经过电动机轴上的齿和减速齿轮啮合,减速齿轮又将动力传给下一级齿轮,带动半圆形滚轮开始做圆周转动,半圆形滚轮在上下两轨道之间周期性接触,从而带动电风扇机头左右摇摆。
为了保证半圆滚轮能与弧形轨道接触适中,上轨道的上面和下轨道的下面都置有带弹簧的销轴,
使半圆滚轮与两块轨道间有合适的压力,从而滚轮能在轨道内运动并带动扇头左右摇摆。
当要停止风扇摇头时,减速齿轮被拉杆提起时,电动机轴的动力就无法传动到其它地方,从而电风扇停止摇头动作。
外置手调俯仰角按钮置于风扇立柱与扇头相接处,手动增大扇头的俯角与仰角。
八、方案评价及相关计算
此方案的特点是它采用两对普通的直齿圆柱齿轮机构就实现了减速
作用,圆柱直齿轮易于制造,有确定的传动比等优点。
其次,采用滑销离合器实现是否摇头控制,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又实惠,还有制作起来也比较的简单。
而且圆弧轨道的制造也很容易。
缺点:电风扇的俯仰运动要靠手动来调节,在此我采用的是外置手调俯仰角的旋钮。
此外如果风扇的摆角需要很大的时,所需的圆弧轨道长,所需的空间大。
根据速比系数K计算极位角。
由式知θK_1,其中K = 1.025 θ=180°K+1(2)选择合适的轮齿数。
由齿轮传动比i=w/w=z/z求得齿
数,121212最终要达到将1450r/min的转数降至6r/min的转数的目的。
九、方案比较与择
优.
图-1-1
如上图1-1所示的方案中它最大的特点是它只采用一对锥齿轮机构就实现了改变和减速作用。
采用锥齿轮机构可以使扇头结构紧凑,有确定的传动比等优点。
其次,采用滑销离合器实现是否摇头控制,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又实惠,还有制作起来也比较的简单。
同时,采用双摇杆机构实现扇头的左右摆动,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转动。
制作起来经济且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便于制造。
缺点:不能实现自动上下俯仰运动。
图-1-2
如图1-2:仰俯运动机构:同步电动机带动曲柄旋转,曲柄拉动风扇电机座所在的摇杆做上下15°的仰俯运动。
为了使同步电机能够轻松地带动风扇的机头做上下仰俯运动,减小电机磨损和能量的消耗,在设计时应使风扇机头的重心落在摇杆与机架相连的铰链处。
同时使用胶状固体润滑剂,减小噪音,减小零件磨损,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开关控制同步电机的运动即可实现打开或关闭仰
俯运动。
左右摇头机构:风扇主电动机的轴后部是蜗杆,通过蜗杆带动偏心轮运转,从而拉动摇杆,实现电风扇的左右摇头运动。
.
此方案实现了电风扇的自动左右摆头和上下摆头的要求,同时电风扇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行可靠。
在日常使用中只要偶尔在运动部位加注胶状固体润滑剂就可以长期可靠运行,噪音很低,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电风扇一样。
综上:选用如图1-2的方案为我们小组的方案。
十、设计体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回望这短暂的几天时间学习,自己学到了不少。
在真正开始设计这个电风扇摇头装置之前,自己也曾经有过很多想法和方案,有的很简单,有的很复杂。
在这么多方案中选择一种较好的,确实要考虑很多东西。
平时学到的机械原理知识还是有限,在抉择中有点头大。
但是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以及小组成员的讨论,确定了本次设计的方案。
当然此次设计还有很多不足和需待改进的地方。
这次课程设计,是第一次将本学期《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中某一具体实例中,另外对于机械设计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这次课程设计,从最初的毫无头绪到逐渐做出雏形,然后进一步改进。
虽然总共仅用了几天的时间,但在这整个设计过程中,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成长,在理论中分析探讨,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只有灵活地掌握好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够得心应手,才
能真正将理论用于实践,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像力、创新力也
如此。
小组成员通过分析思考、查找资料、再分析思考、小组讨论、确定初步方案、分工协作、组织成型、改进和确定最终方案。
“书上得来终觉浅,需知事事要躬行”。
书本的知识不可能面面具到,而又由于在学习过程中的不慎不断遗失,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十分不完整。
于是系统地进行实践操作对我们完善知识体系有莫大的帮助。
与此同时,在具体实践时,往往会遇到很多事先没预测到的困惑,这成为我们完成设计的一大障碍,但最终还是通过求教和自己摸索中解决了。
从这些过程中我们又锻炼了自己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感受到了群众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
在此设计中,小组各成员之间积极配合、共同奋斗,在加深了对专业理解掌握的同时,也加深了我们的友谊。
同时也要感谢石端虎和张元越两位老师的耐心指导。
以后这样的实践学习的课程,学校要多加开设。
从中我们学生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会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生活中,更好的指导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