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作业成为学生的享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课外作业成为学生的享受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精神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作业,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在教学过程中,我从自主型、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精心设计语文课外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自主型作业——让学生学得轻松

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根本点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举止不同的个体,所以,面向全体,就要考虑到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自主型作业。我认为,我们可以引进“超市”理念,开展“作业超市”。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教师布置语文作业也是如此,应树立“弹性”意识,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趣味盎然、形式多样的“超市”作业,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民主的思维氛围,让每一类学生都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在教学五年级《落花生》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超市:

1、用你的巧手,画一幅花生丰收的景色图。

2、查查资料,请用你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农民是怎样收花生的。

3、结合课文和所查的资料说一说花生油是怎样制成的。

4、想象一下,当你来到农村时,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会怎样招待你?也可以把自己当作是维吾尔族的老乡,当有外地的游客来参观时,你又会怎样招待人家?能干的小朋友可以把它写下来。

5、用几句话介绍家乡的一种农产品,并试着用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可以想象,当孩子们走进这个特殊的“超市”,面对“超市货架”上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时,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那次的作业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完成的质量很高,因为他们选择的是他们有兴趣的一个或两个作业。后来我把他们的部分作业都贴在展示栏里,孩子们更有了成功的喜悦。

二、趣味性作业——让学生乐于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并不因时间消逝而黯然失色。兴趣能转换为乐趣,乐趣可转换为志趣,有了志趣爱好,即能“学海无涯乐作舟”,从而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课程改革必须寓教于乐,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情感的体验,必然会产生乐做的兴趣。低年级的作业更应该如此,因为他们厌烦呆板生硬,喜欢生动有趣。现行的新教材在编排处理上,给我们提供了创新作业训练的空间。我们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趣味作业,让学生在“玩”中构建新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更有兴趣,求知欲才会更强。我在趣味性作业时是这么设计的:

1、画一画

孩子是天生的画家,他们喜欢画画,因此我们可以布置一些画画的作业。比如,我在教学《四季》一课时,上完了课本内容,我让孩子们画一画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孩子们有的画了秋天的雪景,有的画了春天的花园,还有的画了夏天的游泳池……他们用自己的笔画出了他们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在上完《欢庆》一课后,我结合国庆节这一契机让孩子们注意观察在大街上看到的情景,然后画一幅节日的画,回来以后张贴在展示栏里。这样,学生借助想象把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静态的文字变成了优美生动的图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读一读

结合课文学习,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延伸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完《杨氏之子》、《刷子李》等课文

后,我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世说新语》、《泥人张》、《快手刘》等书籍。课余也可以让学生读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也是现实生活中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为此,我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或故事,并用开“故事会”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使童话故事成为每个学生生活中的必需。童话故事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积淀了语感经验,丰富了他们“心理词典”。

3、做一做

结合教材特点指导学生制作字卡、贺卡等,可以有效地把学与用、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们认为,在教师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的作业的设计下,学生一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三、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热爱生活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期就提出“活教育”,即“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也强调教育是儿童生活本身,儿童的课堂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他还强调儿童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等等。社会生活是一个大学堂,不管是任何人,一辈子都在这个大学堂中学习、进步。

让小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谈一谈、说一说、想一想、写一写、演一演、问一问、查一查,不断巩固知识,扩大视野,开拓思维,提高能力,让他们的学习从社会大学堂中来,到社会大学堂中去。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大,通过实践,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物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儿童感官,开放式地储存信息,为儿童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丰富源泉。而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己任,就得把语文学习和运用起来,让儿童情、智、知、能获得同步主动发展。

在我们学完了《找春天》一课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观察实践,寻找身边的春天;《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我们可以利用教材的优势,鼓励学生搜集实践,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上网、查找资料、咨询等)去了解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后,可要求学生回家学做一些家务活,进行劳动实践,增强学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