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的翻译接受
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对翻译理论的影响
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就是要揭示和批判这种 终使女性显现在语言之中。
既将翻译又将女性逐入社会底层和他(她)者处境的状况。女
四、结语
性主义译论者为了在译文中彰显女性,为女性争得话语权,
女性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探索了
特别强调“判逆”。如《圣经》中有这样的记载:
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对翻译理论的影响。女性主义从性别
(一)从女性主义角度看翻译主体
意象就是“不忠的美人”。此外,在斯坦纳的《通天塔之后》中,
译者主体性是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基础,女性主义译者质 翻译过程被描述为“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显而
疑长期以来把翻译置于性别化的低等位置的字眼,主张重新 易见,在这个隐喻中,男性是主体,占主导地位,然而女性是
中,勒雯对安方特德作品进行了改写、操纵和“叛逆”。
翻译策略,以使女性显现于译文之中。
三、女性主义翻译观对翻译理论的影响
(三)消除翻译研究中的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翻译观对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们对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旨在揭示翻
一系列翻译理论基本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
译领域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长久以来,关于翻译的一个典型
文化派翻译理论提供了新的推动力。本文旨在探索女性主 公然提倡操纵—“女性主义译者肯定其关键作用,以没完没
义翻译观及其对翻译理论的影响,以便增强对女性主义翻译 了的反复阅读和反复写作为乐,炫耀她对文本操纵的迹象。”
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翻译实践
传统译论将原作和译作看作对立的两元,认为原作占主
女性主义者从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文化派理论中 导地位,译作是派生的,处于从属地位。然而,女性主义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观简评-文档资料
女性主义翻译观简评要:近年来,西方翻译理论家对女性主义与翻译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女性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出发,对女性主义翻译观的主要观点及女性主义翻译观的意义和局限性进行总结,以期对这一翻译理论流派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自20 世纪80 年代后期起,越来越多的翻译理论家开始关注女性与翻译的关系,女性主义时代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翻译理论家有雪莉?西蒙、罗莉?张伯伦、路易斯?冯?弗洛托、芭芭拉?戈达德、加亚特里?斯皮瓦克等。
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思潮与翻译的关系作为出发点,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思想进行介绍,以期对这一流派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女性主义思潮简述五四”前后,feminism 始传入中国时,曾被译为“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女子主义”等,但很快“女权主义”占上风并被基本固定下来。
这是因为当时中国妇女需要争取与男子在各个方面平等的权利,“女权主义”是个较合时宜的译名。
蒋骁华,2004)不可否认的是,“女权主义”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却忽视了占主要地位的女性主义批评,并给人留下一种强势和偏激的印象。
因此,相较之下,“女性主义”则显得更加准确和易于接受。
最开始的女性主义者认为男女应该同工同酬,享有同等机会和权利,但当代西方妇女运动已经超越了争取男女平权的阶段,转向强调女性的主体意识,并用女性的主体意识重新审视整个社会文化及历史传统。
女性主义的核心内容最初是反抗男权压迫这与解构主义反传统有类似之处)。
20 世纪80 年代后,女性主义拓展为反对一切文化霸权(主要是受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阵营:英美派和欧洲大陆派。
英美阵营中女性写作与女性批评的代表人物有肖沃尔特,帕克斯等;法国女性主义阵营的代表人物有西蒙?德?波伏娃; 朱莉亚?克里斯蒂娃等,其中克里斯蒂娃的符号学话语打破了传统语言定势的一统天下的局面,颠覆了作为男性社会意识形态基元对立的男女二分法。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浅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浅论作者:熊静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22期摘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认为原作与译作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语言不但反映了性别歧视的现实,而且强化了性别歧视。
翻译不是机械的语言转换。
女性主义者从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中汲取了很多养料,在翻译理论方面,她们将来自现代理论的影响带入了对翻译的探索中,最终形成了颇具个性的女性主义翻译观。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语言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06-01一、女性主义的起源女性主义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自由女性主义,它以社会性别差异论为基础,以“从边缘走向中心”为行动纲领。
女性主义也被称作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和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以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对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和议题。
女性主义发展历程主要分两次思潮。
第一次思潮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思潮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后期。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传统的翻译理论中原作与译作,作者与译者的二元地位遭到了质疑与动摇。
女性主义的核心内容由最初的反抗男权发展为反对一切文化霸权,怎样对待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也被提上了日程。
对于语言中存在的显性或隐性的歧视女性成分,西方女性主义者再也不能容忍。
二、女性主义如何延伸到翻译领域首先,从中世纪开始,女性进入文学世界的有效途径是翻译,女性长期在男权的统治压迫下,生活在社会文化的底层,被排斥在公共社会和学术领域之外,女性发表不了自己的意见。
第二,女性与翻译在各自的等级结构中都处于从属地位。
在西方《圣经》故事里,上帝先是创造了男人然后才有女人,属于从属地位。
在翻译领域里也是先有原作再有译作,原作有相对等级上的权威。
无论翻译过程中,如何的接近原文原作都会被看作是派生的。
作品的成就在很多程度上都归于原作者,而译者在作品传播过程中所作的贡献往往被忽视。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PPT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下的忠实
忠实既不是针对作者也不是针对读者的,而是 对写作方案(writing project)而言的。作者和 译者都必须承认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双方合 力挖掘原文的意义,将其以全新的面貌在目的 语文化中创作出来,延续原作的生命力。 翻译不是简单机械的语言转换,而是无限的文 本链和话语链中的意义的不断延伸。这样,翻 译就如同彰显了译者主体性的写作行为,是特 定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中的改写行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 翻译理论
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渊源 2. 女性主义翻译观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突破性与局限性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渊源
翻译研究
女性主义运动 是如何产生的?
女性主义运动为什 么介入翻译研究的?
该书立足于北美翻译界, 探究了 20世纪后 30年代中,在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文 化语境之下, 性别研究对翻译实践与翻译 理论的影响。
翻译的政治(翻译的实质)
女性主义运动 政治目的:男女平等
政治行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一开始就是一种具有鲜明政治意图的学术研究;女性译者从一开始 就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并未完全遵循世俗和传统对于译者的要求——忠实,而是通 过翻译这一媒介改变文本的原有意义,加入个人的政治宣言。(Flotow, 1997)
男性 女性
父权制的社会等级
写作 翻译
父权文化的文学等级
雪莉·西蒙(Sherry Simon)
雪莉·西蒙(Sherry Simon)是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文化 专 家 , 执 教 于 加 拿 大 康 考 迪 亚 大 学 (Concordia University),任法语系教授。《翻译中的性别:文化身 份和 传播的政治 》(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1996)是她的 重要译学理论专著之一,也是西方第一本全面论述女性 主义视角下的翻译问题的学术性专著。
女性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启示—以《简爱》两个汉译本为例[摘要] 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对19世纪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的两个汉译本(祝庆英版和黄源深版)进行对比分析。
除了通过弗洛托提出的三个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加写前言和脚注、增补和劫持,本文还有从中国化的女性主义这方面进行对比赏析。
由此发现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的运用对翻译《简爱》这样女性主义小说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发现女性译者往往更能准确形象的在译文中再现女性形象。
由此得到两点启示,一是类似《简爱》这样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应该提倡采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二是应该充分重视并发挥译者性别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简爱》;译者性别Translation Implications from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Jane EyreAbstract: The thesis i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Zhu Qingying’s version and Huang Yuanshen’s version) of Jane Eyre,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Charlotte Bronte who was a writer in 19century from United Kingdom. Based on the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from several aspects: the strategies concluded by flotow: 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 supplementing, hijacking and the character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n China, to be more specific. And the conclusion is made that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s helpful to translate the feminist works like Jane Eyre and female translator are able to describe female image more vividly than male translator. And thus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thesis, one is that it is more advisable to adopt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n feminist literature works’translation, another suggestion is that the function of the translator’s gender should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Key words: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Jane Eyre,the gender of translator1 引言自从20世纪5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的萌芽,传统的“对等”翻译观念和思想逐渐受到质疑,人们开始对翻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开始质疑“对等”是否真是翻译的前提和翻译的目标(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1990:6)。
《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
《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一、引言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旨在探讨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权益。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自然也受到了女性主义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分析其在翻译实践和理论中的体现和作用。
二、女性主义与翻译的关联女性主义关注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强调性别平等和多样性。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涉及到不同文化、语言和性别之间的交流。
因此,女性主义与翻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首先,女性主义为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传统翻译往往以男性为中心,忽视了女性的声音和经验。
女性主义的出现,使得翻译更加关注女性的文化和语言特点,尊重女性的主体性和经验。
其次,女性主义推动了翻译领域中的性别平等。
在过去的翻译实践中,女性的作品往往被忽视或被男性化。
女性主义的出现,使得女性的作品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促进了性别平等的实现。
三、女性主义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女性主义在翻译实践中有着广泛的体现。
首先,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保留原文中的女性形象和语言特点,使得译文更加贴近原文的语境和文化背景。
其次,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加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她们在翻译过程中会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形象和经验,从而使得译文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
此外,女性主义还对翻译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产生了影响。
女性译者的翻译往往更加细腻、感性,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使得译文更加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四、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女性主义不仅在翻译实践中产生了影响,还对翻译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女性主义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翻译理论往往以男性为中心,忽视了女性的经验和声音。
女性主义的兴起,使得翻译理论开始关注女性的经验和声音,推动了理论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女性主义为翻译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女性主义强调性别平等和多样性,这使得翻译理论开始关注不同性别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分析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分析发布时间:2021-06-02T12:15:33.4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5期作者:孙怡晨1 杨林2[导读] 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伴随着西方女权主义的发展,女性主义翻译观在翻译研究领域逐渐形成。
孙怡晨1 杨林2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伴随着西方女权主义的发展,女性主义翻译观在翻译研究领域逐渐形成。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下,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凸显,而且翻译中对文本的理解以及翻译方式等都能够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作用。
本文主要对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视角;译者;主体性对于翻译工作来说,译者是翻译工作的主体。
翻译过程本身是一种文化重构的过程,在翻译中会融入民族文化内容,而这些民族文化影响着翻译主体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但是,传统翻译中并没有意识到译者主体地位,随着翻译研究向文化的转型,女性主义翻译观逐渐形成,并将源文本与目的文本置于同等的关注水平,实现对忠实观的正确认知,与此同时,在翻译中强调女性译者的视角,译者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
一、女性主义翻译译者主体性在文本选择方面的体现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中非常注重文本的选择,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态度。
女性翻译者翻译中受性别的影响比较大,这往往从译文的序、文字中体现出来。
女性主义译者选择文本时更有意愿选择一些小众化的,容易被文坛忽视的女性作品,体现出女性对女权主义的维护,认为女性作品不应该被忽视。
不同性别译者的差异性导致男性在翻译女性作品时容易融入男权的权威,同时也导致作品的本来意义被改变。
翻译中会受译者的心理、宗教信仰、文化水平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都会表现在翻译中。
除此之外,性别的因素也是影响译本产出的重要因素。
女性主义译者表示,男性译者在翻译中翻译策略、语言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男权主义思想,有悖于女性作者的创作思想。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
女性主义翻 译的历史背 景
翻译研究与 女性主义的 结合
女性主义翻 译观的理论 基础
女性主义翻 译观的理论 主张
女性主义翻 译观的代表 人物
女性主义翻 译理论批评
历史背景
理论基础
理论主张
翻译策略
Feminism
女性主义——女性主义运动起源 于18世纪的自由女性主义(Liberal Feminism),以社会性别差异论(gender theory)为基础,以“从边缘走向中心” 为行动纲领。
公司介绍 历史起源
品牌介绍 代表人物
多品牌运作 理论主张 理论基础 互不关联战略
Sherry Simon雪莉·西蒙 翻译理论中的性别化立场
Lori Chamberlain 劳丽·钱伯伦 , 性别与翻译的隐喻
Luise von Flotow 路易斯·冯·弗罗托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批评
代表人 物
巴巴拉·格达德 Godard
女性主义(feminism)也曾被称为女 权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了早期妇女 运动争取男女平权斗争的政治意识, 而女性主义则更注重相别差异及文 化意识。
公司介绍 历史背景
品牌介绍 理论基础
多品牌运作 翻译策略 理论主张 互不关联战略
女性主义发展历程
第一次 思潮
19世界末至 20世纪60年 代
第二次 思潮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传统 的翻译理论中原作与译作,作 者与译者的二元地位遭到了质 疑与动摇。
公司介绍 历史背景
品牌介绍 理论基础
多品牌运作 翻译实践 理论主张 互不关联战略
一,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都坚持翻译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为 其性别身份建构创造条件。
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颠覆传统的“忠实”观念。
略述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略述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不分地区、种族与阶级,女性都处于一种附属的位置。
但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女性运动才开始具有社会性质。
“女性主义”的英文字feminism源自于法国的feminisme。
柯德教授的研究表明,1880年法国女子奥克雷建立的第一个妇女参政权会最先提出了这一个词汇,但是直到20世纪初“女性主义”才被各派争取女权运动者所认同。
随着女性运动的普遍开展,其涉及社会活动各种领域,因为语言在社会性别发展史中维系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女性主义者便把目光转向语言,投向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最先出现在加拿大女性主义者的翻译实践中,代表人物有谢莉·西蒙(Sherry Simon)、路易斯·福露窦(Loius Flotow),以及巴贝拉·戈达尔德(Babara Godard)等。
1 女性主义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形成的促进女性主义以社会性别差异论(gender theo-ry)为基石,以“从边缘走向中心”为行动要领,性别差异论认为是两性的社会差异而不是两性的生理差异造成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认为女性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而语言是文化身份重要的表现形式,在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之中,语言随父权、夫权地位的建立而成为一种“他/男人”的语言。
自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者为争取解放提出了“女性必须得到语言解放,女性的解放必须先从语言着手”的口号。
翻译是重要的语言活动,批评家们认为翻译在父权意识形态下被贬低到从属地位,原作者、原文是男性、阳性、主动的,而译文、翻译者是女性、阴性、被动的,这使翻译和翻译工作者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对待。
女性主义者用犀利的视角观察,用特有的文风表达,在翻译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促使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
2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女性主义的贡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各种观点都从女性主义角度进行阐发,为女性服务,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使女性在语言中显现,从而让世人看见和听见”,彰显女性主义各种主张,凸现女性主义思想,有很强的政治性,为女性主义开辟了新的战场。
中国语境下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中国语境下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语境下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女性主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揭示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在中国语境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跨文化交流的深入,翻译作为语言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也为中国语境下的性别平等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首先回顾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起源和发展,梳理其在中国语境下的演变历程。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探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实践方法,分析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和效果。
本文还将关注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在中国语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其对中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促进性别平等和文化交流,为构建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概述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作为翻译学与女性主义研究的交叉领域,旨在重新审视和构建翻译实践与理论中的性别关系。
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的学术视角。
在中国语境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不仅借鉴了西方的理论成果,还结合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呈现出独特的研究特色。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特别是女性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独特作用。
它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权力、性别等多重因素交织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女性译者往往能够凭借其独特的性别视角和文化敏感,对原作进行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解读,从而实现对原作的创新性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还关注翻译实践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它指出,在传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女性往往被边缘化,其声音和视角被忽视或压抑。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则试图通过强调女性译者的主体地位和声音,打破这种性别歧视的局面,推动翻译领域的性别平等。
第九讲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3
3. 女性主义译者还挖掘在父权社会中被遗忘的女
作者的作品,通过翻译让早期女作者的信息、 经历及她们的作品为人们所知。 如Margaret Patterson Hannay 编写的《若无言 语,早已沉默:身为宗教作品赞助人、翻译家 和作者的都铎王朝的女人们》(Silent But for the Word: Tudor Women as Patrons, Translators, and Writers of Religious Works,1985)
(KJV)
So God created man in his own image, in the image of God he created him… (NIVI) So God created human beings in his own image, in the image of God he created them… (NRSV) So God created humankind in his image, in the image of God he created them…
女性主义认为:“语言不只是交际的手,更是
操控的工具”(Flotow,2004:8)。 70年代的女性主义者更是喊出了“女人要解放, 首先就要解放语言并从语言中得到解放”的口 号(Simon,1996:8)。 “英美女性主义”( 改革派 ) “法国女性主义”(激进派)
“英美女性主义”( 改革派 )认为 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传统语言反映出了父权社会对妇女的 歧视 因此应该改革语言以消除妇女在语言 中受歧视的。
宋代司马光在《训子孙文》中也说:“夫,天也,
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阳也; 妻,阴也。天尊而处上,地卑而处下,日无盈 亏,月有圆缺,阳唱而生物,阴和而成物,故 妇专以柔顺为德,不以强辩为美也”。 带有“女”字的汉字如“委”、“安”、 “婉”、“奴”等都有驯化顺从之意。反映在 父权社会里,语言本身就体现了对妇女的压迫。
女性翻译主义(全文)
女性翻译主义一、引言女性主义思潮发源于18世纪的自由女性主义(liberlfeminism),以社会性别论,或社会性别差异论(gendertheory)为其理论基石(鲍晓兰,1995:1-18)。
女性主义在其进展过程中受到了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学等现代理论的影响,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这些影响折射到了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观是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其理论功用主要为女性服务,即在翻译中尽量“使女性在语言中显现,从而让世人看见和听见女人”(Simon,1996:20)。
意义问题自20世纪以来,一直是人文科学所关注的热点之一。
其中,关于意义的生成、确立、解读以及意义的不确定性、多元性等问题的探讨与翻译研究紧密相关(刘云虹,20XX)。
而在对翻译文本中意义的阐释过程中,现代阐释学与接受美学为意义的多层次、多角度彰显提供了理论立足点。
而本文重点探讨现代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接受美学中姚斯的“读者中心论”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影响,并对其理论指导下文本意义话语空间的有力拓展。
二、当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目的是,坚决反对在文学作品中将女性置于社会下层,并将翻译附属于文学的哲学传统。
为此,女性主义必须探讨翻译是如何被“女性化”的过程,解构以结构主义为基础的传统译论以及构成其哲学基础的性别逻辑,因此对翻译的性别角色,对规定性的“忠实”伦理以及语言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质疑。
女性主义认为原作在地位上等同译作,语言反映性别卑视的现实,并且强化了性别卑视,翻译不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涉及到文化干涉和协调的制造性活动(张景华,20XX)。
女性主义翻译观主要代表人物有L.Flotow,S.Simon,G.Spivk,L.Chmberlin,B.Godrd,S.Lotbinier e-Hwood等。
她们的观点主要有:(1)消除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中对女性的卑视;(2)重新界定译作和原作的关系,译文与原文应享有同等的地位;(3)翻译不单是具体的语言“技巧”问题,还应包括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问题(蒋骁华,20XX)。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名重要的女性双语作家,张爱玲有着非常鲜明的女性主义倾向,这不仅体现在其文学作品中,也在她的翻译作品中呈现。
她将自己的众多作品翻译成相应中文或英文,形成了翻译界独特的自译现象。
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具体分析张爱玲自译作品中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的应用:写前言或脚注,增补以及劫持,来探讨她的女性主义翻译思想。
标签: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自译翻译策略张爱玲20世纪80年代的翻译研究界曾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即“文化转向”。
翻译家们纷纷走出文本的空间,转而在新的视角下,充分认识到文化与翻译在本质上的相互关联性。
因此,作为文化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性别问题便自然而然地渗透进了翻译研究领域。
同时,在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下,翻译与性别的结合更是大势所趋,从而促成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性别视角。
作为我国著名的双语作家,张爱玲的写作经常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作为她文学贡献重要组成部分的翻译作品却似乎没有得到如她原创作品同等的重视。
事实上,张爱玲创作了大量的翻译作品,不仅有对他人作品的语际翻译,也有个人作品的自译。
通过对自身作品的翻译,她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及隐含的女性主义思想。
鉴于此,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入手,通过具体分析张爱玲的自译作品来探讨她的女性主义翻译思想。
一、女性翻译理论概述女性主义和翻译的结合有其历史源流和时代因素。
传统译论往往将原作和译作看作对立的两元,认为原作占主导地位,译作是派生的,属于从属地位。
这也正映射出男权社会中女性弱势受压迫的现象,产生了所谓的性别歧视的隐喻:译者是作者的侍女;女人是男人的侍女。
法国修辞学家梅纳日(Ménage)著名的双关“不忠的美人”(Les belles infidèles)更是一语道破了潜藏在西方译论中的双重歧视,也反映了在文学等级系统与社会等级体系中翻译与女人的劣等地位。
浅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浅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作者:何文芳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88期摘要:女性主义翻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文化转向”大潮中。
女性主义翻译观认为翻译是译者(女性)实现其理论及政治主张的有效途径,强调译者的主体性,主张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采用女性话语策略,以便译者能在翻译中获得话语生存空间。
该翻译理论还从原作和译作的关系,忠实原则,以及意义的差异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解思路,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策略一、引言翻译经历了语言转向、文化转向后发展迅速,日趋成熟并且拓展到各个领域。
翻译的文化转向是由文化派翻译理论者巴斯奈特和勒斐威维尔在1990年两人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的,倡导从文化角度审视翻译研究,重视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对翻译的研究要跳出狭隘的文本对比,从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认识翻译活动,解释翻译现象,不仅要研究“怎么译”,更要注意探讨“译什么”和“为什么译”。
文化转向又催生了一系列翻译理论,如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使得翻译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象。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理论探索,致力于改变翻译的女性性别,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运用一定的翻译策略和手段干预文本达到创造性叛逆的目标,以此彰显译者的主体性。
本文包括引言部分、主体部分和结语部分。
主体部分共由两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产生背景及主要观点。
第二章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策略。
旨在加深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了解并在翻译实践中适当运用。
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1.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产生的背景现代女性主义亦称女权主义,起源于美国,发展经历了两大高潮。
第一个高潮从19世纪中期开始到20世纪20年代结束,以争取男女间法律地位平等为主要斗争目标,主要涉及财产权、选举权和受教育的平等权。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女性主义者逐渐发现,男女间的不平等不仅存在于社会政治领域中,文化领域中也有深深的烙印,女性主义第二次高潮开始了。
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女权运动对之后30年内的学术与文艺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权主义思想在社会中的普及和蔓延,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促进。
也是在同一时期,翻译研究逐渐被接纳为文化研究的重要部分。
由此,文化间性别角色的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和表达,以及通过翻译将这些表达植入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种种错综复杂的问题,成为翻译工作者、关注女性发展、研究女权运动的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形成背景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及理论渊源。
(1)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
20世纪,席卷欧美并波及世界其它地区的女性主义运动,使人们尤其是女性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父权性质,发现了性别不平等的现实,进而要求性别平等和女性独立。
随后,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以性别作为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切入点,强调女性的主体意识,并用女性的主体意识重新审视整个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突破一系列传统范畴和价值尺度,致力于揭示女性在历史、社会、文化中从属的根源,以达到发掘女性话语、重建文化研究新理论的目标。
她们认为女性必须获得语言的解放,她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力求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在语言消除性别歧视之后,她们敏锐的视角很快延伸到翻译领域。
(2)女性与翻译隐喻2000多年来,中西文化中,女性形象一直被歪曲。
同样,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原作者、原文可比拟为男性、阳性、主动的;译者、译文都被比拟为女性、阴性、被动的。
翻译常被比喻为女性,而且比喻中常带有对女性的歧视。
德莱顿认为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奴隶只能在别人的庄园里劳动,给葡萄追肥整枝,然而酿的酒却属于别人。
巴托认为译者处于从属地位,原作者是主人,译者只是仆人,只能紧跟原作者忠实地再现和反映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不能逾越仆人的身份进行创作,不能进行任何修改和删减。
法国的梅那日称一些不顾原文风格、随意增改原文的翻译为“不忠的美人”;随后贝尔特朗也说到,“翻译好比美人,美丽的不忠实,忠实的不美丽”。
女性主义翻译观
女性主义翻译观
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出现凸显出翻译领域中,女性者有着质疑、抗争与创新的自主性实践可言。
女性主义翻译观指出,传统翻译方法受男性价值观所影响,它们表达的是男性视角,而女性被边缘化;因此,夹杂男性观点的译稿很可能产生男权主义色彩,在文化传播中容易使女性受到干扰或被削弱。
因此,重申女性主义观念并非完全抛弃西方翻译,而是融入新的翻译方法,以此应对不均衡的文化传播。
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实践正在推动翻译领域进入以女性话语为中心的新时代。
相比于只靠格式性的翻译,女性主义翻译观更加刻意地追求在文化相互影响与传播过程中,对女性的支持。
在翻译过程中,女性主义翻译观要求不仅要采用细致的文本分析,还要关注语境、类型、文化及其他背景因素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例如,权力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影响被翻译文本所展示的内容,因此,翻译者应极力补偿男性的偏见,努力维持双方的文化表达以及文本本身所传达的内容平衡,从而抑制文化误解与带有男性观点的翻译产生。
同时,女性主义翻译观认为,文本译稿质量受到翻译者性别本身影响甚大,女性翻译者反映出各种不同的文化价值,以及新颖的解读;而在翻译现场,对于不同文化背景者,分析式翻译能够利用民族志的交流及多元表达减少文化误解,从而使翻译效果最大化。
拥抱变革的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出现,破坏了翻译领域传统的固有思维模式。
它不仅仅关注文本翻译本身,更加重视翻译过程中影响关系的多元性,以及不同的翻译方式对文化的深刻影响。
女性主义翻译观通过破除传统价值与光谱,使文化传播真正变得公平、有效。
(字数:410)。
浅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传统译论
浅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传统译论浅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传统译论论文摘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继翻译文化转向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意识流派,它是女权主义与翻译理论的结合体,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目的性。
从宏观上看,二者的结合为翻译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推动了解构注意翻译观,殖民主义翻译观等翻译理论的发展;从微观上看,女性主义译者在译文中进一步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致力于识别和批判那些既将女性又将翻译贬入社会和文学底层的观念、概念,探讨翻译被女性化(feminized)的过程、原因及其负面影响,并最终动摇那些歧视女性、歧视翻译的深层结构。
然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对文本的过于干预和重写,女性主义译者反而可能会助长滥译之风,甚至会威胁整个翻译行业。
关键字: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翻译策略一、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契合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并蓬勃发展,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视野进一步得到扩展,从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中对财产权和选举权的争取迅速上升到对教育,福利,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诉求。
20年代80年代,继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人们开始对翻译活动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层面投入更多的关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女性主义开始介入翻译领域。
可以肯定的是,二者的结合并非偶然,首先,翻译是当时女性进入文学界以及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有效途径。
女性长期生活在男权制度话语的控制下,根本没有自主表达的机会,因此只能通过翻译来介入某些活动以提升自己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其次,从理论上来讲,女性与翻译在当时的等级秩序中都处于弱势地位,都处在社会的最边缘地带。
法国修辞学家梅内有一句名言:“Les belles infideles”,即“翻译像女人一样,漂亮的不忠实”。
梅内的这句谚语深刻的揭露了潜藏在西方译界的双重歧视,也反应了翻译与女人在文学等级系统以及社会等级系统中的卑微地位。
这样看来,女性主义触发翻译研究的反思是必然的。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用大写的 M 指示原文隐含的男性中心主义;
《圣经》翻译中在呼语 Brothers 的前面补 上
Sisters,即属“增补”。
2.前言和脚注(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加写前言与注脚在弗洛图看来是女性主义翻译中的常规
操作,这一技巧包括解释原文的背景、作者的意图,勾
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旨在凸显译者的
从而对女性作品或女性主义作品缺乏准确的理解和阐释,所以应
该有女性来翻译这类作品。这种理论主张无疑也给翻译领域注入
了新的元素和角度。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主要致力于:
l)重新界定译作和原作的关系,译文与原文应享有同等的地位。 2)从语言上对原文本进行解构,消除男性主义中心。消除翻译研 究和翻译实践中对女性的歧视。 3)分析翻译作品中不同性别的语言的处理及其意识形态。
苏 姗 妮
·
德
·
洛
特
宾
尼
尔
·
哈
伍
德
Susanne·De·Lotbiniere · Harwood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激进派代表人
物,拒绝翻译男性作者作品,如若翻译女性作者的作品,也会将
其中的阳性词汇主观地改为女性主义词汇。代表作有《双语人》
The Body Bilingual.提出:“要使翻译实践深受女性主义意识的影
女人身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女性主义身份及其在意义
的创造中作为一个积极参与者的作用。
3.劫持(hijacking)
女性主义译者往往对本身并不一定具有女性主义意 图的文本进行挪用。比如在原文采用全称阳性词的 地方,在译文中却变成了包含阳性和阴性一起的词。
如 hystory 从希腊语词根 hyst“子宫” +story 创造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忠实于作者和原文,是中西方传统翻译理论的共同基本原则,但在中西方传统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种种隐喻性称谓中,我们发现了一点不同。
西方传统翻译理论是以性别为基础的,如将原文称为处女,将不忠实于原文的译文称作不忠的美人,或者直接将翻译与女性等同起来,认为它们都是原文和男性的依附物。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却不以性别为基础,有关翻译的隐喻基本上是号|生别无关的。
这是否说明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就没有性别差异和歧视呢?当然不是。
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在排斥女性方面,较之于西方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西方传统翻译理论竭力将女性译者“他者化”,原因如张伯伦所说是对交陛译者,或者从更大的层面来讲,是对翻译的不信任所引起的焦虑。
他们担心译者背叛作者,翻译篡改原文,由于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从事翻译活动,他们更焦虑女性译者所表现的女性思想会对男权统治造成威胁。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几乎没有给予过女性译者任何生存的空间,所以也威胁。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几乎没有给予过女性译者任何生存的空间,所以也就谈不上女性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所体现的差异性及其意义;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缺失这种焦虑感和威胁感,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匮乏。
在翻译理论中给女性主义一席之地,在中国也仅仅是这十来年的事情,而且对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接受也是介绍远远大于阐发。
中国的传统翻译实践起始于东汉末年的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从东汉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达到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马祖毅,1998:18)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从事佛经翻译的人主要是从国外云游传道至中国的僧人。
同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开始允许女性从事宗教文本翻译的情况不同,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翻译活动是完全禁止女性进入的。
在中国,女性真正能够从事翻译活动并出版具有一定影响的翻译文学作品,则是“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时的事了。
这一段时期,是中国翻译史上继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西学翻译后的第三次翻译高潮。
在这一时期,许多进步的作家以文学为武器来实现救亡图存,振兴国家。
他们除了创作,还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在这批作家兼翻译家群体中,也包括了翻译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Kahlil Gibran,1883一1931)的《先知》、印度作家泰戈尔(R.Tagore,1861—1941)的《吉檀迦利》《泰戈尔剧作集》《诗集》《园丁集》等的女作家和翻译家谢冰心(1900--1999),翻译俄罗斯文学的女作家和翻译家萧珊(1912--1972)、彭惠(1907—1968),翻译英美文学的女作家和翻译家、1949年以后定居台湾的沉樱(1907一)等。
在以鲁迅(1881--1936)、胡适(1891—1962)、郭沫若(1892—1978)、林语堂(1895--1975)、茅盾(1896--1981)等为代表的,影响中国整个现代文学史和翻译文学史的作家兼文学翻译家中,女性译者的数量极少,且缺乏影响力。
西方女作家的文学作品,反而是由男性译者来翻译的。
以19世纪英国女作家的作品翻译为例,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的《傲慢与偏见》在1937年出过两个译本,分别由董仲篪和杨滨翻译;英国文学史中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的作品,尤其是夏洛蒂(Charlotte Brontfi,1816--1855)和艾米莉(EmilyBrontfi,1818—1848)的作品深受中国读者喜爱,有多种译本。
20世纪三四年代伍光建(1866--1943)、李霁野(1904一)、梁实秋(1902--1987)等人就翻译了夏洛蒂的《简·爱》《维莱特》和艾米莉的《呼啸山庄》。
其中. 就翻译了夏洛蒂的《简·爱》《维莱特》和艾米莉的《呼啸山庄》。
其中《简·爱》和《呼啸山庄》就有3种译本。
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弗罗斯河上的磨房》于1939年出版了朱基俊的译本。
(谢天振、查明建,2004:226-230)以上提到的译本无疑是优秀的译本,我们只是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这些作品由女性译者来翻译,是否能够更接近于作者和原文?女性译者是否能够更细致入微地将女性作家的语言特征、审美感受和心理活动在译文中表现出来?这当然只是理论上的推测;事实是,由于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和教育方式,知识女性的数量是非常少的,能够使用外语、具有翻译能力并具备文学修养的女性自然少之又少。
同当时西方文学和思想界已出现沃尔夫所写的《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宣言相比,当时的中国,女性作家和女性译者还基本上处于被无视的状态。
女性主义的最初形式,即妇女争取解放、自由、平等的观念则是由男性译者在翻译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以反封建的目的传播到中国的,在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目的传播到中国的,在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翻译界比较有影响的女性译者有《堂吉珂德》的第一位西班牙文翻译者杨绛,翻译《名利场》、杨绛的胞妹杨必(1922—1968),《草叶集》的翻译者赵萝蕤(1912--1998),新中国成立后《红与黑》的第一个中译本的译者罗玉君(1907-1988)等。
在中国文坛上,有日本文学翻译家唐月梅、文洁若,英美文学翻译家戴乃迭(Gladys Y ang,1919一1999),以及港台翻译家金圣华和张爱玲(1921--1995)等。
鉴于我们所讨论的文学翻译主题,在以上所列举的为数不多的女性译者中,没有包括新中国成立后活跃在中国译坛上的女性口译者,如王海容、唐闻生等。
正如我们在前面讨论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所提到的,女性译者历史作用和地位的重新发现、女性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译者主体意识觉醒的政治含义等议题,是同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在其发展的第二阶段又同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紧密联系,使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中国由于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以及文学现实同西方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女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也同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同。
总体而言,“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运动”(张岩冰,1997:190)。
同样,“由于国情不同、语言形态不同、宗教因素不同等原因,我国迄今尚没有真正的女性主义译者”(蒋骁华,2004:10一15)。
关于第一个命题,我们如果要证伪它,必须首先证实中国的女性运动是以反对男权思想的统治为目的而开展的。
但纵观上一个世纪初妇女解放运动和新中国成立后“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历史,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张岩冰认为,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给妇女的地位带来了变化,但妇女运动只是社会运动的一部分,妇女自身不是目的,妇女解放只是一种争妇女运动只是社会运动的一部分,妇女自身不是目的,妇女解放只是一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标志、一种反封建的手段。
妇女将男性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标准,自觉自愿地投入到社会活动的进程中,忘记了对自身的反省以及对自身特殊性的认识。
1949年以后,妇女骄傲地撑起了半边天,但这种表面上的平等更是以女性忽略自身特殊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为前提的,是一种女性向男性转变的“雄化”。
(张岩冰,1997:190一192)女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接受需要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相对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对自身价值意识的觉醒,另一个就是这个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女性自己。
真正意义上的西方女性主义思想传人中国,也就是在上述两个条件成熟以后。
20世纪80年代初,朱虹教授开始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介绍进国内,成为国内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的第一人。
(穆雷,2003:41—45)而此时正是国内译界和研究女性主义的高潮时期,随着女性主义文论的影响逐步扩大,中国文学创作界提出了“女性文学”和“女性意识”的概念,并引起一定程度的讨论。
但女性主义理论对我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影响甚微,直到上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编著.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9.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05. 义翻译理论有所关注。
据蒋骁华统计,2000年出版的廖七一著《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论述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成为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界最早涉及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学术著作。
之后的2002年,中国译坛上陆续开始了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评介和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翻译实践的文章,其中包括王晓元的《性别、女性主义与文学翻译》、孟翔珍的《女权主义在翻译文学中的创造性叛逆》、廖七一的《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阎建华等的《性别差异与翻译:解读女性主义翻译观》、刘亚儒的《翻译与女性》及刘勇的《从女性翻译理论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蒋骁华,2004)这一段时问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介绍上,其中也有文章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用于翻译批评,进行译本分析;但因对此理论的总体把握和对中国语境的深入了解,仅在语言层面进行分析,将一些语言中的非标记现象当做标记现象,分析便缺乏说服力。
2003年发表有穆雷的《翻译与女性文学——朱虹教授访谈录》、葛校琴的《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等文章。
2004年是国内翻译界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比较深入的一年,以《中国翻译》在第4期组织的一期专栏为代表,表现了中国翻译界对女性翻译理论全面而理性的思考和研究,尤其是注重了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接受研究,以及中西话语的双向阐发研究。
这些文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编著.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9.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05.翻译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接受研究,以及中西话语的双向阐发研究。
这些文章包括刘军平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中西话语》、蒋骁华的《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徐来的《在女性主义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以及张景华的《女性主义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及其局限性》等等。
4.结语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实质是以解构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社会批评理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已经同后殖民主义理论交融在一起,愈来愈具有政治的意义。
我们切忌将在西方历史、社会、文化语境中生成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照搬进完全不同的中国语境中,而应在细读和掌握的基础上,把握该理论的实质和指向,用其精华,去其糟粕。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给我们带来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反对女性服从男性、翻译低于原著为目的,从文化、政治的角度对“忠实”的解构,增加了我们对翻译本质的了解,使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的特性得到有力的支持;一是加深了我们对译者主体性,尤其是女性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译者主体对这个整体概念是由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的主体性共同构建而成,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对话性的和共同构建的,男性译者与女性译者各自的“异”,各自互为对方的“他者”,在彼此之问的对话中构成了适当的张力,合成了共同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