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推动下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信息化推动下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七大提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举措,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对我国工业化进程和信息社会建设将产生巨大影响。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21世纪初我国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城镇化正在逐步推进向前,同时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的任务。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和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判断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基本状况,充分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如何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关系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最初是日本学者从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提出来的,实际上反映了一种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学说。所谓信息化就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过程,亦即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前进的过程。信息化的进程往往体现在信息产业上,并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为标志。
所谓工业化就是"一系列基于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里的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部门的发展,而且包括了"工业化了的农业"的发展。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内容就是发展,而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随着人均收人的增长,制造业在总产出和就业中所占份额上升及农业所占份额相应下降。撒克(印度经济学家)也认为,工业化就是脱离农业的结构转变,亦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份额上升的过程。可见,所谓工业化,其核心内容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工业化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不断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信息化和工业化是两个具有本质差别又有一定联系的概念,它们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社会发展过程。现代工业化不只是表现在工业部门高速增长的过程,而且还表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的总体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突出的变迁就是工业革命胎生了信息技术的因素,并为信息化的问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派生物。信息化产生于工业化,但信息化不是工业化的附属物。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强调两者的关系如基础与前提的关系、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等,并非意味着工业化的发展必须在前或信息化的推进必须在后,也不意味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先后两者不可逾越或不能两步并作一步。事实上,从国际经验比较,信息化的发展并不必然的以工业化完成为前提,相反,根据后发优势和经济赶超战略,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就着手于信息化工作,通过采取两步并作一步走的并行发展方针,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发展阶段,是人类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主要是由于科技进步和广泛应用而引发社会的结构性变化。目前,全球的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是一个先后承接关系,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中,两者存在密切的有机联系。当然,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具有运用性强、渗透面广、影
响程度大等特点,从而在本质上决定了其发展并不简单地排斥传统产业部门,使其由此而消亡,相反则是对传统产业部门的深度改造,并以此为依托实现自身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传统产业部门必须在吸收信息化发展的先进的交易、生产、分配方式的基础上才能继续生存、发展;与之同时,新兴的信息产业也只有在凝敛了大量的资本、知识等资源后,依托于现有传统经济的实体产品、物理网络,才能寻求进一步的扩散和发展。
“融合”意味着“信息化”与“工业化”不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互相渗透。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其内涵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应用信息技术,在技术、产品、业务、市场等多个层次实行融合,是生产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全面剧烈转变的过程。因此,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或更大范围内的经济性问题,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问题。我们必须纠正一个认识上的偏差,即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简单理解为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部门的装备、工艺及其手段等的改造,单纯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不可否认,信息技术在工作操作层面的运用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产业信息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并不构成信息技术在产业部门应用的全部内容,而且也不是在其整个应用过程中始终处于重心位置。
二、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
1、信息化水平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我国的电子工业、通信业、广播电视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渐深入,为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的来看,我国的信息化起步较晚,虽发展迅猛,但基础不牢,问题不少。从宏观看,主要有:①全社会对推进信息化的战略性、全局性、紧迫性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②信息产业在总量上虽有相当规模,但质量并不高,特别是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③信息管理体制比较落后,垄断严重,条块分割;④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的人才普遍短缺,人才外流问题不可忽视。从微观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有:①相当数量企业信息管理水平低;②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③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甚少;④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高;
⑤企业电子商务进展缓慢;⑥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法律法规不完善。
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目前正处在信息化初期。这个判断应该说是比较符合我国的信息化现状。其理由有三点,一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尚是近10多年的事,改革前30年我国信息化可以说只停留在实验室或少数军工企业才有条件使用的水平;二是我国目前虽然能够生产电脑、手机、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但其关键的高尖技术仍然离不开技术进口,能做的只是电子产品的粗加工;三是信息化工程建设如政府上网、电子商务等才刚刚起步,尚处于试点推广阶段,"金"字工程的使用还没有走出城市,电话、手机等常用电子产品的普及率还不够高等等。这些理由说明,我国日前的信息化水平并不高,从世界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分析,大致处于信息化的初期阶段,信息技术开发的初期,信息生产能力的初期与信息技术使用的初期。信息化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表明了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不过,也有少数学者认为,我国信息化与发达国家如美国等差距并不大,大约只有 10多年,个别信息技术不过几年而已。所以,他们认为,若能抓住机遇,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就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强调,我国信息化处于初期阶段的判断是就总体而言的,并不排除个别信息化技术已处于中期乃至高级阶段。
2、工业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的步伐显著加快,不断发达的工业已具有相当的基础。一是工业总量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不少产品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