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书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独立的稳定性,得以长久延续,不断发展。其余各章节
三、《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的核心命题
都沿用文化心理结构这一线索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文化—心理结构
史论主体的最后一部分《试谈中国的智慧》是讲演的记
本书是从剖析孔子入手的,孔子以“仁”释“礼”,
录整理,也是一篇汇集观点、归总思路的文章,近似结语。 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为汉民族的
想传承的奠基,值得花费时间和笔墨深入研究。李泽厚的 “从目录中可以看出,我所注意论述的是孔墨、孟荀、老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是一部论及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重 韩、易董、庄禅以及所谓‘内圣’(理学)‘外王’(经
要思想史著作,从孔子仁学入手,以中国民族的“文化心 世)之学。”[2]儒家思想的延展是本书最大的重点。
受制于两个条件:一是我们当下的意识形态,一是我们民族 秦汉思想简议,庄玄禅宗漫述,宋明理学片论,经世观念
的古老传统。[1]中国的思想发展虽然也经历了转变,但不 随笔,试谈中国的智慧,后记共十一个部分。
同于西方式的重大文化转型,反而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相对
从目录可以看出,著者试图扭转传统以儒道释法等为
稳定的时代传承。因此,中国民族的古老传统作为民族思 主轴的思想史描述,转而构建一个自有核心的串联体系。
源自文库
李泽厚是中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美学家、思 悲剧性的二律背反,则联系到恩格斯所说的资本主义对机
想家,他的思想资源储备相当丰富,在理论上也有极大的 器的采用以及《诗经》篇章、黑格尔《美学》论悲剧的观
吸纳、综合、建构能力。刘再复曾评价李泽厚:他最宝贵 点;论及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则联系到康德的实践理性
节,分析孔子思想史本身,认为孔子仁学最终经由血缘、 单记录。回顾历史能启发历史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
心理、人道、人格形成了以实用理性为精神特征的整体思 从而使我们获得清醒的自我意识。这正是李泽厚提出时代
维模式。孔子创始的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其相 课题的原因,也是他研究思想史所采取的一个重要角度。
理结构”问题贯穿了从先秦到明清的思想史线索。专著形
《内容提要》是整本书的主要观点提炼,条分缕析地
式近于宗白华的《美学散步》,都是集结多篇独立论文以 列出主体论述中的核心观点或创新观点,是将书读“薄”
组成一个完整系统。但较于《美学散步》,《中国古代思 的自主提炼。其作用如摘要之于论文,直接而鲜明地展示
比如论及禅宗境界,则联系到维特根斯坦不可言说的本体 聚和积淀的伦理、审美遗产,实际也涉及历史主义和伦理
问题、马斯洛非宗教性的“高峰体验”以及铃木拙夫所强 主义的二律背反问题。”[3]他也提出各种悲剧性矛盾,目
62 调的禅与基督一致的“枯木死灰”心理境地;论及中国古 标之一,就是希望对年轻一代有所启发。《提要》和《后
想史论》显然更为紧密而层层递进,统一于同一概括性主 论点。后记琐谈则以自我认知、自我反思的方式提及著者
题“文化心理结构”之下,只选主线而舍弃次线,以求突 自己的写作习惯、写作缺陷和写作意图,也重申了他所提
出主要课题。
倡的微观细致的专题研究方法。李泽厚认为这本《中国古
在理论表述方面,李泽厚深厚的专业功底一览无余, 代思想史论》存在诸多问题,但有些写作习惯也是有意为
的价值是他的思想完全扬弃情绪,极为理性。在中国,几 等,不一而足。
乎找不到另一个人可以和他相比。李泽厚的影响力已经达
一、《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的目录安排与论述逻辑
到了时代的高峰。李泽厚关于思想史论的系列著作有《中
著作目录代表着著者的思维,章节标题显示了著者
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 学术思路的切入点,章节下的小标题则将此切入点逐渐拓
读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书评
○董 偲
摘 要:李泽厚是中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家,他有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源储备,有极大的理 论吸纳、综合、建构能力,思维极为理性。《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是李泽厚的代表性著作。本文试从目录安排、 研究方法、核心命题、学术价值四个方面来评价《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目录 研究方法 核心命题 学术价值
路。血缘氏族是中国民族思想的根基,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 之下,著者以体系、人物为轴心,“选择一些最有代表
是中国民族的思维特性,天人合一则是儒学超越伦理所达到 性、最有实际影响的人物和思潮,弃而不论许多比较起来
的与宗教经验相当的最高境界,也是审美境界。
属于次要的人物、学派和思想。也舍弃了所论述的人物、
本书的目录安排,成功将著者重新构建的理论系统 思潮中离这一主题关系较远的方面、内容和层次。”本
史论》三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初版是1985年版,由 展,深入表述。因此一本著作的目录安排体现着著者的思
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所评价的版本是2003年版《中国古 维逻辑和写作意图,应当成为整本书的重要纲领。
代思想史论》,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列出内容提要,孔子再评价
如李瑶所说,“我们对传统的任何批判和理解, 都要 (附论孟子),墨家初探本,孙老韩合说,荀易庸记要,
代的辩证法,则联系到希腊的辩证法论辩术;论及历史的 记》之外的九个部分是本书论述的主体部分,虽是单篇论
2017.11
读
文,但因其紧密联系,可以章节论之。
史陈垢,以迎接和促进新世纪的曙光”。[7]我们在任何一个
史论主体的第一部分《孔子再评价》是提纲挈领的章 时刻书写历史,都有此时此刻的时代要求,而不仅仅是简
可以看作李泽厚对《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的总结和自我 “文化—心理结构”奠下根基。随后各派思想,皆不出其
评价,分别从时代课题、血缘根基、实用理性、乐感文化、 右。所有这些传统思想,就积淀为中国民族的心理结构和
天人合一五个关键词切入。时代课题归总了著者的研究思 思维模式。集中在“文化—心理结构”这个概括性的主题
他熟读史料而又超越史料,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信手拈 之,不必苛求。如尽是提纲性的、粗略的宏观框架,既非
来。孔孟荀、孙老韩、庄玄禅、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 考证,又非专题,而旁征博引,材料丰多;观点上则既
格斯、海德格尔、希腊哲学等等皆融为一体,为其所用。 “反对准宗教式的伦理主义,又较高地估计了作为理性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