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高原医学中心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大学高原医学中心介绍
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是青藏高原第一个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高原医学研究机构,成立于2001年,2003年被批准为青海省省级重点实验室,2005年被批准为首个教育部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

中心2002年设立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硕士学位点,2006年内科学(高原医学)被批准为博士学位点,实现了青海省高校博士点零的突破;2010年高原医学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成为了产、学、研一体的具有完善学科体系的青海大学重点学科。

2014年成立了“青海-犹他高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室”,同年青海大学高原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研究中心现占地 6600平方米,具有各类仪器设备300多台套,下设有低氧生理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工程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中藏药研发实验室、高原病临床诊疗室、电镜室和低压氧舱室等功能实验室,在可可西里建有中国第一个海拔4600米野外高原医学现场研究基地。

高原医学学科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研究资源和广泛的国际合作空间,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已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和良好的研究基础,在国际高原医学领域已崭露头角。

研究中心汇聚有青海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医学首席科学家、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其中青海省自然科学带头人4人,昆仑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7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余人。

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始终将国家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相结合,突出青藏高原的“高原、民族、地域”等特色,坚持现场-实验室-临床三结合的研究模式,以高原基础医学、高原生理学、高原病理生理学和高原流行病学等专业为建设重点,加强团队教学和课程建设,增加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

学科围绕高原特有疾病——高原病和地方病,研究其发生、发展机制和防治措施,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拓宽学科领域、提高学术水平,凝练并优化出了相对稳定的团队研究方向:①高原低氧习服和适应机制研究,②高原低氧的损伤机制及其干预措施研究,③高原人畜共患病的防治研究,④高原脑科学及脑疾病研究,⑤高原肠道微生态和健康,⑥中藏药药物研究。

通过瞄准科学前沿,不断扩大我校高原医学学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中心利用青藏高原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群体优势,在慢性高原病国际诊断标准—“青海标准”的确定、青藏铁路建设中高原病的防治、2008年北京奥运会高原训练、玉树地震抗震救灾中高原病急救、世界首部高原土著动物—藏羚羊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藏族低氧适应的遗传学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国内外本领域差距大幅减小,部分工作已达到或领先世界先进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