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謇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历史091 0901042027 杨芸南通教育的起步始于北宋初年的著名教育家胡瑗,他创立的“分斋教学"、推行的“苏湖教学法",开启全国一代教育新风。但值得南通人为之骄傲,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是张謇。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这块土地上高举“教育”与“实业"两面大旗,在大兴实业、惠济民生的同时创制新式学校,开启民智,斩获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多个第一,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全国第一所聋哑学校、全国第一所纺织专科学校、全国第一所博物馆、全国第一所戏剧学校、全国第一所女红传习所——浸润在这样的文化教育传统中,南通这座江北小城开始书写一段绵延百年的教育诗篇。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在考察南通后发表演讲说:“南通者、教育之源泉,吾尤望其成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

张謇是个教育家,一生为南通近代教育鞠躬尽瘁,为近代南通教育事业的发

展打下了深厚基础.论及张謇的教育事业发展,首先要从创立教育事业的时代背

景加以考察。

张謇所处的教育时代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的教育时代,是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基础和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向近代大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近代新式教育转化演变的这样一个历史进程,即“教育的近代化"。所处的地域南通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但有着崇文厚德的文化传统、教育硕果累累的江北小城,接受教育是该小城最朴素的思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殊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环境给了张謇施展才能的最广大的空间,使之成为近代教育的先驱。

在这种大背景条件下,张謇认为“一国之强,基于教育”,把国民教育当作近代立国的根本大计。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确立救兴亡、兴实业、开民智的教育宗旨:

实业可以为教育提供物质和人才基础,“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所至即教育所至”;“夫世界今日之竞争,农工商之竞争也,农工商之竞争,学问之竞争也。"这反映出他已比较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发展经济的作用,而科技的腾飞则需要人才。可见,兴办实业是教育的目的。而开民智,

则是张謇兴办教育事业的又一宗旨。张謇非常重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他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在于民智未开:“实业教育,富强之大本也。教育所以开民智。顾念今日,岂唯民智不开而已上而官智,中而士智,开悟者得有几人?”

2.规定培养德、体、智协调发展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

张謇是中国近代最先提出教育必须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家之一。在德智体三者中,他特别重视德育的主导作用,认为道德是做人的灵魂,是立人立学立业的根本,他强调指出,“首重道德,次则学术”,张謇认为德育的灵魂是爱国主义教育,他希望通过教育,“期人民之有国”,“士成士,农成农,工商成工商,进而成为持廉尚此之议士官吏,进而为有勇知方之海陆军人”;在“智育”方面,张謇并不局限于传统上的“四书”“五经”、修身、习字等传统科目的习授,特别重视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张謇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能自立,必须有实业知识。他主张让学生从小养成从事农工商业的兴趣。在他创办的通州师范附属小学中,设有社会服务机构:贩卖部、儿童工作部等。

3.提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张謇教育思想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知行进”、“学求致用”。他认为这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知识能力向素质转化的必由之路。“学问兼理论与阅历乃成,一面研究,一面践履,正求学问补不足之法",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是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教育。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在纺织专门学校里设立了纺织木织机、铁织机、漂染、电动等各种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验,还把自己办的纺织厂作为纺织学生的实习场所;他在农业专门学校建立了农事试验场、家畜试验场、苗圃、鱼池、森林事务所等,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并要求农校的教师、学生到农场、垦牧公司去调查、实习和作试验,向农民宣传推广良种。他在师范学校里设立的土木工科,不仅十分注意教授水利工程的实际知识,还让学生进行实地测量,绘制测量图表。此外,对农校、商校、纺校等学生同样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学必期于用,用必适其地”的人才。

除了教育思想外,张謇还注重教育实践,其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如下若干方

面:

普通教育是张謇教育事业重心所在,用力最勤,付出最多,收获也最大。张謇的普通教育,呈现以下两大特色:

1.张謇坚持以师范教育为根本,以此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师范教育中,张謇非重视课程设置、重视师资配备、重视因材施教、视学生品德与教育实践.为中国的师范教育开创了一种模式,使“师范为教育之母”的思想越来越为有识之士所接受。

2、张謇坚持以小学教育为中心,发展城镇教育,兼顾乡村教育。他提出了在南通偏僻之地多设单级小学以实现普及教育的目标。1906年他在南通地区制定义务教育计划时曾提出每4平方公里设一小学,全地区共600所,而其中有500所为单级小学。在张謇系统地计划和不懈地奋斗下,南通的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卫浴门全国的先进行列。。据《中国教育大事典》所载《我国人口与学龄儿童入学数统计》表的记载,1916年江苏省入学儿童与学龄儿童的比例为13.36%,而南通地区从1903年至1920年入学儿童与学龄儿童的比例为32%。

张謇对教育的重视给我们带来的恩泽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人所无法企及的,它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当代基础教育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南通的文德并修奠定基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