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拓展
铵盐,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铵盐,氨气的实验室制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70f101cc7931b765ce151f.png)
其本质与加热碘时的本质是否一样 呢? 如果NaCl晶体中混有NH4Cl,如何除 去?
注意,并非所有的铵盐加热均有氨气 生成,如: 5NH4NO3
△
2HNO3 + 4N2↑ + 9H2O
△
或2NH4NO3
O2↑ + N2↑ + 4H2O
2、铵盐与碱的反应 NH4Cl + NaOH
△
NH3↑+ NaCl+H2O OH△
4、铵盐的用途
铵盐主要用作化肥 贮存铵盐时应注意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 通风处,施肥时应埋在土下并及时灌溉
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2NH4Cl + Ca(OH)2 (固) (固)
△
2NH3↑+ CaCl2+2H2O
2、装置特点:固+固
向下排空气法 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②、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
5、干燥:用碱石灰或生石灰在干燥管 或U型管中干燥。 6、吸收:用水浸湿的棉花团
U型管
干燥管
铵盐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铵盐的性质 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铵盐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
2、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
△
NH3↑+ HCl↑
△
NH4HCO3
NH3↑+ H2O↑+CO2 ↑
NH3+ HCl= NH4Cl 与NH4Cl 反应么?
△
NH3↑+ HCl↑互为可逆
反应实质:NH4+ + NH4NO3 + NaOH
NH3↑+ H2O
△
NH3↑+ NaNO3+H2O
高三化学氨气的知识点
![高三化学氨气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8f4e2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1.png)
高三化学氨气的知识点【高三化学氨气的知识点】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三化学中与氨气相关的知识点,包括氨气的性质、制备方法、用途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氨气的性质氨气(NH3)是一种具有碱性的化合物,其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组成。
以下是氨气的主要性质:1. 氨气是无色气体,在常温下存在于空气中。
2. 氨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使呼吸道黏膜发生灼痛感。
3. 氨气可溶于水,形成氨水(氨的水溶液)。
氨水呈碱性,可以和酸发生中和反应。
二、氨气的制备方法氨气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制备:1. 氨气的工业制备主要采用哈伦-伯-伯修法。
该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将天然气(甲烷)和氮气反应,产生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氨气。
2. 氨气还可以通过铵盐的热分解或碱金属与氮气反应等方法制备。
三、氨气的用途氨气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氨气被广泛用作化肥的生产原料。
通过制备氨水,可以制成多种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等。
2. 氨气也用于制备合成纤维素纤维(如人造丝)和染料。
3. 氨气可以用作冷剂和制冷剂,如制冷剂R717。
4. 氨气在实验室中用于合成化合物或进行化学分析。
5. 氨气还有其他应用,如用作清洁剂、金属表面处理剂等。
四、氨气的安全注意事项使用氨气时,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时应避免吸入气体,以免对呼吸道造成伤害。
操作氨气时应戴好防护面具和手套,并确保通风良好。
2. 氨气属于易燃气体,接触明火或其他火源可能引发爆炸。
应将氨气存储在密封的容器中,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
3. 氨气具有腐蚀性,避免与皮肤接触。
如果发生溅入眼睛或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4. 当氨气泄漏时,应迅速撤离现场,并即刻报警。
在处理泄漏情况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并采取专业的处置方法。
氨气知识点归纳
![氨气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3d08b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c.png)
氨气知识点归纳氨气的定义和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NH3。
它具有强烈的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
氨气的制备方法1.氨气的工业制备主要有合成氨法和氨水蒸发法。
–合成氨法:通过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过催化剂催化反应生成氨气。
–氨水蒸发法:将氨水加热蒸发,然后再将氨气与水分离。
2.实验室中可以通过氨水和氯化铵反应制备氨气。
–反应方程式:NH4Cl + NaOH → NH3 + H2O + NaCl氨气的用途1.农业中的应用:–氨气是合成氨肥料的重要原料。
合成氨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尿素,作为植物的氮源,促进植物生长。
–氨气还可以用于农作物的保鲜,延缓农产品的腐烂速度。
2.化工领域的应用:–氨气是生产硝酸、硫酸、尿素等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氨气可以用于制造合成纤维、塑料、炸药等。
3.医药行业中的应用:–氨气可以用作制药工业中的中间体,用于合成多种药物。
–氨气还可以用于医疗设备的消毒和清洁。
氨气的危害和安全注意事项1.氨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呼吸道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氨气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2.在使用氨气时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在通气良好的地方使用氨气,避免在密闭空间中使用。
–使用氨气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呼吸防护装置。
–避免氨气与可燃物接触,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3.对于发生氨气泄漏的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立即撤离泄漏区域,远离险情。
–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的氨气,尽量避免吸入。
–封堵泄漏源,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氨气的环境影响1.氨气的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氨气在大气中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氨盐,并降低大气的酸性。
2.氨气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酸雨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总结: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
在使用氨气时,需要注意其强刺激性和安全事项,以及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
![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1c1b6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a.png)
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
氨气是实验室与生产中的常用气体。
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分别是用氮化物制取氨气、用固体铵盐制取氨气和用浓氨水制取氨气。
1
反应原理:NH3·H2O=△=NH3↑+H2O。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实验室快速制氨气。
装置:烧瓶,酒精灯,铁架台,橡胶塞,导管等。
注意事项:加热浓氨水时也会有水蒸气,需要用干燥装置除杂。
同上,这种方法制NH3除水蒸气用碱石灰,而不要采用浓H2SO4和固体CaCl2。
2
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反应装置:固体+固体加热制气体装置。
包括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等。
净化装置(可省略):用碱石灰干燥。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3
反应原理:浓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
NH3+H2O⇌NH3·H2O⇌NH4++OH-,
加入固态碱性物质(如CaO,NaOH,碱石灰等),消耗水且使c(OH-)增大,使平衡移动,同时反应放热,促使NH3·H2O的分解。
氨气制备知识点归纳总结
![氨气制备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915a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4.png)
氨气制备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氨气的性质1. 氨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具有碱性。
2. 氨气可以与一些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产生较大的热量,甚至可以引起爆炸。
3. 氨气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氨气中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二、氨气的制备方法1. 氨合成法氨合成法是目前主要的工业氨气生产方法,其原理是将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合成反应生成氨气。
催化剂通常为铁、铁合金和铑钛催化剂。
氨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2 + 3H2 → 2NH32. 氨水分解法氨水分解法是通过加热氨水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的方法。
氨水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H3·H2O → 2NH3 + 2H2O3. 氨盐分解法氨盐分解法是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钠作为原料,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氨盐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H4Cl + NaOH → NH3 + H2O + NaCl三、氨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实验室中常用的氨气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氨水分解法和氨盐分解法。
1. 氨水分解法氨水分解法是实验室中制备氨气的简便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加热氨水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操作步骤如下:(1) 实验装置:取一烧杯或烧瓶,加入适量氨水。
(2) 加热分解:用加热装置将烧杯或烧瓶中的氨水加热,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3) 收集氨气:用倒吸法或气体收集瓶将生成的氨气收集起来。
2. 氨盐分解法氨盐分解法是实验室中另一种制备氨气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加热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操作步骤如下:(1) 实验装置:取一烧瓶或烧杯,加入适量氯化铵和氢氧化钠。
(2) 加热分解:用加热装置将烧瓶或烧杯中的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加热,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3) 收集氨气:用倒吸法或气体收集瓶将生成的氨气收集起来。
四、氨气的应用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肥生产:氨气是合成氨肥料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氨气的性质_实验报告(3篇)
![氨气的性质_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1a4c9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c.png)
第1篇物理性质- 化学式:NH3- 相对分子质量:17.031- 标准状况下的密度:0.7081g/L- 颜色和气味: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类似于尿味)-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溶解度为1:700化学性质1. 与水反应:- 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具有弱碱性。
- 反应方程式:NH3 + H2O ⇌ NH3·H2O- 一水合氨部分电离生成铵离子(NH4+)和氢氧根离子(OH-),因此氨水呈弱碱性。
- 氨水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水。
2. 与酸反应:- 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 例如,氨气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NH3)2SO4。
- 反应方程式:2NH3 + H2SO4 → (NH4)2SO43. 还原性:- 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还原性,其催化氧化产物是一氧化氮(NO)。
- 反应方程式:4NH3 + 5O2 → 4NO + 6H2O4. 与氧气反应:- 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 反应方程式:4NH3 + 3O2 → 2N2 + 6H2O其他性质- 氨气的干燥通常使用碱石灰作为干燥剂,不能用氯化钙或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
- 氨气、一水合氨、氨基和铵根中氮元素都是-3价,体现了物质间的对应关系。
综上所述,氨气是一种具有多种性质和应用的化学物质。
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氨气被广泛用于合成氨、氮肥、炸药、合成橡胶等领域。
第2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度等。
2. 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如与水、酸、碱的反应等。
3. 通过实验,加深对氨气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氨水呈弱碱性,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氧气、氯气等反应。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氨水- 酸性溶液(如盐酸)- 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 氯水- 氢氧化铜溶液- 铜片- 硝酸银溶液- 银氨溶液- 铝片- 硫酸铜溶液 - 铝盐溶液- 燃烧匙- 烧杯- 试管- 滴管- 玻璃棒- 玻璃片- 烧杯架- 铁架台- 漏斗- 研钵- 研杵- 火柴- 烧杯2. 实验仪器:- 气体发生装置 - 气体收集装置 - 烧杯- 试管- 滴管- 玻璃棒- 烧杯架- 铁架台- 漏斗- 研钵- 研杵- 火柴- 烧杯四、实验步骤1. 观察氨气的物理性质:(1)打开氨水瓶盖,观察氨气颜色、气味。
《氨气》 讲义
![《氨气》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5773f5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7.png)
《氨气》讲义一、氨气的基本性质氨气,化学式为 NH₃,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1703,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1 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 700 体积的氨气。
氨气的沸点为-335℃,熔点为-777℃。
这使得氨气在常温下很容易气化,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氨气具有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
二、氨气的制备方法1、工业制法工业上制取氨气主要采用哈伯法。
其反应原理是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N₂)和氢气(H₂)发生反应生成氨气。
化学方程式为:N₂+ 3H₂⇌ 2NH₃(高温、高压、催化剂)。
这个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需要控制好反应条件以提高氨气的产率。
2、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中,通常使用氯化铵(NH₄Cl)和氢氧化钙 Ca(OH)₂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₄Cl + Ca(OH)₂=CaCl₂+ 2NH₃↑ + 2H₂O 。
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
发生装置采用固固加热型,收集氨气时要用向下排空气法,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由于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环境有污染,所以需要进行尾气处理,一般采用水或稀硫酸来吸收多余的氨气。
三、氨气的用途1、化工领域氨气是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硝酸可以用于制造炸药、化肥等;铵盐广泛应用于农业作为氮肥;纯碱则在玻璃、造纸、纺织等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2、制冷剂由于氨气易液化,气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气常被用作制冷剂,在大型冷库和工业制冷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农业领域氨气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以制成氮肥,如尿素、碳酸氢铵等,为农作物提供氮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其他领域氨气还在医疗、制药、环保等领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在某些医疗过程中用作消毒和杀菌;在环保方面,用于处理废水和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四、氨气的危害与安全防护1、氨气的危害氨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的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53ebdd1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f.png)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于制造化学肥料和其他化学品。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可以通过几种方法实现,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方法。
1. 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法
此法是制备氨气的经典方法。
该方法有两步反应,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氯化铵(NH4Cl)与氢氧化钠(NaOH)混合并加热,生成氨水(NH4OH)和氯化钠(NaCl)。
NH4Cl + NaOH → NH4OH + NaCl
步骤二:在上述反应产物的热力作用下,氨水会分解成氨气和水。
由于氨气和水不易分离,氨气可以通过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水中收集。
该方法的反应绝对容易控制,不需要过多特殊设备,因此很适合学校和实验室的制备。
2. 氨水电解法
在强电解质环境下,氨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氮气。
此法有一定的制备难度,需要考虑电解条件和设备。
NH4OH → H2(g) + N2(g)
反应可以通过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氯化钙干燥管进行干燥,最终得到纯净的氨气。
3. 碳酸铵分解法
在高温条件下,碳酸铵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气。
此法需要使用高温培养皿,具体步骤如下:
反应可以通过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水中收集。
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但操作时需要注意反应温度和氧气含量的控制。
以上三种方法是实验室制备氨气的主要方法。
这些方法的优点是容易控制反应条件,制备过程安全,容易获得较高纯度的氨气。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氨气有毒性,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应做好安全措施,如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使用通风器具等。
氨气实验室制法
![氨气实验室制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eb4e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2.png)
数据分析与处理
80%
数据清洗
对实验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 值和缺失值,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100%
数据统计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 处理,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 计量,以评估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80%
选择纯度高的原料
使用高纯度的氢气和氮气作为原料, 可以减少杂质对反应的影响,从而降 低副反应的发生。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氨气的化学性质
碱性
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还原性
氨气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氧化剂反应,如与氧气反 应生成氮气和水。
取代反应
氨气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如与卤素反应生成氮气和 卤化氢。
氨气的用途
02
01
03
化工原料
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尿素、硝酸、氮 肥等。
制冷剂
氨气可作为制冷剂用于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 下进行。
反应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需要使用高温 或加压的方式提高反应速率。
反应的能量变化
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量,因此需要使用外部热源提 供能量。
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 ,因此需要使用冷却系统将热 量导出,以保持反应温度的稳 定。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当反 应完成后,会产生大量的热能 ,需要妥善处理。
氨气实验室制法
目
CONTENCT
录
• 氨气的性质和用途 • 实验室制法的原理 • 实验室制法的设备和操作 • 制取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实验室制法的改进与优化建议
初中有关氨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有关氨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693bd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a.png)
初中有关氨的知识点总结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它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氨的性质、制备方法、用途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氨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氨气呈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液态氨呈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强烈的腥臭味,易挥发。
氨气可溶于水,在水中形成氨水。
氨水呈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2. 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元素反应:氨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氨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氮。
(2)与金属反应:氨能与碱金属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氢氧化物。
(3)与酸反应:氨具有强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二、氨的制备方法1. Haber-Bosch法Haber-Bosch法是目前工业上制备氨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是在高温(400-500℃)和高压(200-1000atm)的条件下,使氮气与氢气在钨或铑表面上催化反应,生成氨。
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能够高效、大规模地生产氨气。
2. 氨的合成氨法合成氨法是用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以600-800℃、高压条件下,合成氨气。
3. 氨的水解法氨的水解法是利用氨和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铵。
氨水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制得,常用于工业生产中。
4. 电解法氧化铵、氯化铵经电解制氢时,产生氨。
三、氨的用途1. 化肥生产氨是制造化肥的原料之一。
在工业生产中,氨被用来制造尿素、硫酸铵等化肥。
2. 合成其他化学物品氨具有很大的用途范围,它被用来合成硝酸铵、硝酸胺、甲胺、丙胺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农业、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 医药和农药氨被用来制造某些医药和农药,如抗生素、杀虫剂等。
4. 清洁剂氨被用作清洁剂,可以用于清洗玻璃、金属等表面。
5. 冷冻剂液态氨被用作制冷剂,常用于制冷设备中。
四、氨的危害性氨是一种具有毒性的气体,在高浓度下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长时间接触高浓度氨气会导致呼吸困难、肺部损伤等症状。
此外,氨水对皮肤和眼睛也有刺激作用,要小心使用。
实验室制氨气_实验报告(3篇)
![实验室制氨气_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d4d22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0.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
2. 掌握氨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实验原理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备氨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氨气具有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三、实验器材1. 实验台2. 烧杯3. 烧瓶4. 滴管5. 玻璃棒6. 红色石蕊试纸7. 氯化铵8. 氢氧化钙9. 火柴10. 铁架台11. 烧杯夹12. 水槽13. 集气瓶14. 氨气检测管四、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称取2g氯化铵和1g氢氧化钙。
2. 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均匀,放入烧瓶中。
3. 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玻璃棒搅拌混合物。
4.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加热烧瓶底部,观察反应情况。
5. 当观察到烧瓶中有气泡产生时,用集气瓶收集氨气。
6. 将收集到的氨气通入装有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的烧杯中,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五、实验现象1. 加热过程中,烧瓶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氨气正在生成。
2. 将氨气通入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的烧杯中,试纸由红色变为蓝色,说明氨气具有碱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成功制备出氨气,并观察到氨气具有碱性。
2. 通过实验,掌握了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和氨气的性质。
3.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
七、实验总结1.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简单易行,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2. 氨气具有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八、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加热烧瓶时要注意控制火力,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烧瓶破裂。
2. 在收集氨气时,要确保集气瓶密封良好,避免氨气泄漏。
3.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九、参考文献[1]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化学品安全技术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第2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室制氨气的方法。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教案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8c520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4.png)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教案氨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及其性质。
2. 实验原理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在实验室中,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取氨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NH₄Cl + NaOH → NH₃↑ + H₂O + NaCl3. 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取氨气1. 取一烧杯,加入适量氯化铵和氢氧化钠;2. 加入足够的蒸馏水,搅拌至溶解;3. 在烧杯上盖上玻璃片做为蒸发盖,待室温下静置2小时;4. 装有塞子的试管插入试管架,将试管浸入烧杯中的溶液至一半;5. 加热烧杯,使溶液煮沸,然后用火把封闭试管口;6. 急冷烧杯,观察氨气生成情况。
步骤二:观察氨气性质1. 打开试管口,倾斜试管,用湿pH试纸浸入气体中;2. 观察试纸颜色变化,记录结果;3. 用玻璃棒蘸取一点氨水,放置在盛有盐酸的烧杯中,观察其反应情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4.1 制取氨气根据实验步骤,成功制取了氨气。
在加热的过程中,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经过急冷后收集在试管中。
4.2 氨气的性质根据湿pH试纸的颜色变化,可以得出氨气呈碱性。
此外,氨气与盐酸反应会产生白色氯化铵沉淀。
5. 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氨气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2. 加热时应小心操作,避免溅出或爆炸;3. 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中的氨气排空,避免滞留。
6. 结论通过本实验,制取了氨气并观察了其性质。
氨气表现出碱性,并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铵沉淀。
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参考文献二][参考文献三]。
氨气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拓展25页PPT
![氨气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拓展2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0cbda35fbfc77da369b143.png)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氨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氨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c4efb14964bcf84b9d57b0a.png)
氨气的制备和性质的实验设计【实验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氨气的工业制法和主要用途。
2、使学生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氨气的一般原理并直观地感受并掌握氨气的主要性质。
3、通过实验探索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精神和创新、归纳自学能力。
【实验教学重点】氨气的制备原理和氨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设计意图】氨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
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氨气,通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但收集到的氨气不纯,氨气浓度不大,会影响氨气的喷泉实验效果;氨气具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在实验过程中氨气很容易逸出,污染空气,同时也浪费药品。
对氨气的性质实验上,教材只是在传统意义上设计了氨气的喷泉实验,使指示剂变色及与HCl反应。
但对于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在一定条件下有失去电子的倾向而显还原性只是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的实验要求比较高,实验的难度比较大,且实验的次数较多的需要搭建仪器需要消耗宝贵的课堂时间。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特设计了一套氨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装置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一、实验原理利用浓氨水和生石灰作用产生氨气:NH3·H2O=== NH3↑+ H2O再在加热条件下用氨气还原氧化铜:2NH3 + 3CuO === N2 + 3Cu + 3 H2O 二、仪器药品微型气体实验仪、塑料滴管、微型具支烧瓶、酒精灯、带弯头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烧杯、胶皮管等。
浓氨水,生石灰(新制),氧化铜,浓盐酸,酚酞溶液,FeCl3溶液。
三、实验装置(见下图1、2)图1剪去塑料滴管的下部图2 氨气的组合实验装置图四、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图1所示,取一支塑料滴管,用剪刀剪去滴管胶头底部。
然后按照图2所示组装连接仪器,把剪去底部的塑料滴管向下插入水面以下,过一会儿,如果滴管内的水面明显低于烧杯内的水面,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如果二者水面相平,说明装置漏气。
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氨气的用途有哪些
![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氨气的用途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cc814a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0.png)
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氨气的用途有哪些
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气,常用NH4Cl与Ca(OH)2反应,固体与固体反应,试管要向下倾斜。
在浓氨水中加碱或生石灰,因为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3·H2O NH4++OH-加入碱平衡左移,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促进氨水的挥发。
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
①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气,常用NH4Cl与Ca(OH)2反应,固体与固体反应,试管要向下倾斜。
②在浓氨水中加碱或生石灰,因为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NH3+H2ONH3·H2ONH4++OH-加入碱平衡左移,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促进氨水的挥发。
③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水挥发。
实验室制取氨气也可采用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的方法来制氨,只要将浓氨水滴入盛有固体烧碱的烧瓶中,待冒气泡较多时,即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
氨气的用途
1、氨气可用于制造氨水、氮肥、复合肥料、硝酸、纯碱等;
2、氨气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合成纤维、制药等领域;
3、氨气可用作洗涤剂、中和剂、生物碱浸出剂;
4、氨气还被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能源;
5、氨气被用作有机工业用作胺化剂,生产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催化剂;
6、氨气被无机工业用于制选各种铁盐;
7、液氨也通常被用作制冷剂来使用;
8、毛纺、丝绸、印染等工业用于洗涤羊毛、呢绒、坯布,溶解和调整酸碱度,并作为助染剂;
9、用作含氨无机盐及有机物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物体的直接原料。
关于氨的实验报告(3篇)
![关于氨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232a5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a.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氨的性质及其对人体的毒性作用。
2. 掌握氨中毒的急救方法。
3. 探讨氨的防护措施。
二、实验原理氨(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氨水。
氨对人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氨气会引起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的损伤,严重时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气相色谱仪、电子天平、气密瓶、集气瓶、氨气发生装置等。
2. 实验试剂:氨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3. 实验动物:小白鼠。
四、实验方法1. 氨气发生:将氨水加入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产生氨气。
2. 氨气收集:将氨气通过导管导入气密瓶中,收集一定量的氨气。
3. 氨气浓度测定: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氨气浓度。
4. 氨中毒实验:将小白鼠放入含有一定浓度氨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其反应。
5. 氨中毒急救:对出现氨中毒症状的小白鼠进行急救处理。
五、实验结果1. 氨气浓度测定:氨气浓度为1000mg/m³。
2. 氨中毒实验:小白鼠在氨气环境中出现呼吸急促、眼睛流泪、皮肤发红等症状。
3. 氨中毒急救:对出现氨中毒症状的小白鼠进行急救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
六、实验分析1. 氨气对人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氨气会引起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的损伤。
2. 氨中毒症状包括呼吸急促、眼睛流泪、皮肤发红等,严重时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3. 氨中毒急救方法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吸氧、使用抗氨药物等。
七、实验结论1. 氨气对人体具有强烈的毒性,应引起重视。
2. 在接触氨气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面具、防护眼镜等。
3. 发生氨中毒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减轻毒性作用。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2. 实验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氨气浓度过高。
3. 实验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用品,防止氨气对身体的伤害。
4.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实验器材,避免氨气残留。
实验室制氨气实验报告(3篇)
![实验室制氨气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fe1b6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8.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
2. 了解氨气的性质及其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极易溶于水。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备氨气。
实验原理:氯化铵(NH4Cl)与氢氧化钙(Ca(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NH3)、氯化钙(CaCl2)和水(H2O)。
NH4Cl + Ca(OH)2 → NH3↑ + CaCl2 + H2O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导管、集气瓶、玻璃片、秒表、量筒、滴定管、烧杯、镊子、药匙、滤纸等。
2. 试剂:氯化铵(NH4Cl)、氢氧化钙(Ca(OH)2)、蒸馏水、酚酞指示剂、稀盐酸、氨水、pH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插入导管,将集气瓶倒置于试管口,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
2. 称取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准确称取2g氯化铵和1g氢氧化钙。
3. 混合试剂: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放入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均匀。
4. 加热反应: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氨气产生情况。
待氨气产生时,用秒表记录氨气收集时间。
5. 收集氨气:将氨气通过导管导入集气瓶中,观察氨气收集情况。
待集气瓶内氨气收集满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6. 检验氨气:取一小片pH试纸,用镊子夹住放入集气瓶中,观察pH试纸颜色变化。
若pH试纸变蓝,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7. 停止加热:待氨气收集完毕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
8. 清理实验器材: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放回原处。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氨气收集时间:t = 60s2. 氨气收集量:V = 200mL3. 氨气密度:ρ = 0.77g/L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氨气,并收集了200mL氨气。
2. 实验分析:(1)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极易溶于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H3·H2O H
NH3↑+H2O
对点训练三
1、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制取并收集NH3 制取并收集
排空气法收集CO ②吸收NH3 ③检查气密性 ④排空气法收集 2 吸收
A.①③ ①
B.②③ ②
C.①④ ①④
D.②④ ②④
19
2、下列仪器组合可以实现不同实验目的。 下列仪器组合可以实现不同实验目的。
13
辨析: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有必然联系吗? 辨析: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有必然联系吗? 1、全部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全部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2、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若空间结构对称键的极性可 、 极性键构成的分子, 构成的分子 以相互抵消,为非极性分子。这样的结构通常有三种: 以相互抵消,为非极性分子。这样的结构通常有三种: 直线型: 直线型:如CO2、CS2、C2H2 平面正三角型: 平面正三角型:如BF3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如CH4、CCl4 3、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若空间结构不对称键的极性 、 极性键构成的分子, 构成的分子 不能相互抵消,为极性分子。这样的结构通常有三种: 不能相互抵消,为极性分子。这样的结构通常有三种: 直线型: 直线型:如HCl 角型:如H2O 角型: 三角锥型: 三角锥型:如NH3
11
③比较图甲和图乙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 比较图甲和图乙两套装置, 理来分析, 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 理来分析,图甲 减小 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 。(填 增大” 乙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 增大 。(填“增大” 减小” 或“减小”) (3)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 ) 图甲” 图乙” 与 上述 图乙 (填“图甲”或“图乙”)装置的 原理相似。 原理相似。
②③④正确 ②③④正确
3
基础回归 一、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1.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 气味的气体, 液化可作制冷剂, 氨气是无 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易 液化可作制冷剂, 体积的氨气。 常温常压下, 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 700 体积的氨气。 2.分子结构 2.分子结构 电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空间构型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1)甲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 导气管末端插入水槽的水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若导 导气管末端插入水槽的水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管末端产生气泡,拿开手导气管末端吸入一段液柱, 气管末端产生气泡,拿开手导气管末端吸入一段液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 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极性” 非极性” 为 三角锥 型,属于 极性 (填“极性”或“非极性”) 分 子。
4
3.氨的化学性质 3.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NH3+H2O (2)氨气与酸反应 ) NH3 + HCl == NH4Cl NH3+HNO3 == NH4NO3 氨和酸反应生成铵盐, 氨和酸反应生成铵盐,与挥发性酸相遇时能形成白烟 等酸性氧化物反应: 氨与CO2等酸性氧化物反应: ==( 2NH3+CO2+H2O ==(NH4)2CO3 (3)NH3的还原性 ①氨的催化氧化 ②与其他氧化剂反应 4NH3+5O2
17
CaCl2+2NH3↑+2H2O
2.加热浓氨水 2.加热浓氨水 (1)原理: 原理: (2)装置: 装置: 3.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 3.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 (1)原理: 原理: 加入固态碱性物质( CaO、NaOH、 加入固态碱性物质(如CaO、NaOH、 碱石灰等) 使平衡: 碱石灰等),使平衡: NH3+H2O (2)装置: 装置: NH3·H2 O H NH4+ +OH逆向移动,同时放热,促进NH H 分解。 逆向移动,同时放热,促进NH3·H2O分解。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
=NH4Cl+CO2↑+H2O,生成的气体使锥形瓶中压强增大而产生“喷 生成的气体使锥形瓶中压强增大而产生“ 。 泉” 在图乙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水后, ②在图乙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水后, 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 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喷泉。 可以是 A.浓硫酸 浓硫酸 ( B.食盐 食盐 )A C.硝酸钾 硝酸钾 D.硫酸铜 硫酸铜 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 浓H2SO4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温度 升高使锥形瓶中的酒精挥发加快,压强增大,从而形成“喷泉” 升高使锥形瓶中的酒精挥发加快,压强增大,从而形成“喷泉” 。
16
: :
要点二
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
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1)原理: (1)原理:2NH4Cl+Ca(OH)2 原理 (2)装置: (2)装置: 装置 (3)收集:氨气比空气轻 (3)收集:氨气比空气轻,易与空气 收集 对流,故收集氨气时,导气管应插入 对流,故收集氨气时, 集气试管底部附近,试管口塞一团棉 集气试管底部附近,试管口塞一团棉 底部附近 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到纯净的氨气。 花,防止NH3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到纯净的氨气。 防止 (4)验满: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验满: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验满 ① 变蓝。 ②使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 。 使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
15
3、最新研究表明生命起源于火山爆发,是因为火 、最新研究表明生命起源于火山爆发, 山爆发产生的气体中含有1%的羰基硫 的羰基硫(COS),已 山爆发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的羰基硫 , 知羰基硫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八电子结构,结合 知羰基硫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八电子结构, 周期表知识, ( 周期表知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羰基硫属于非极性分子 羰基硫属于非极性分子 B.羰基硫沸点比 2低 羰基硫沸点比CO 羰基硫沸点比 : : C.羰基硫的电子式为 :S:C:O: 羰基硫的电子式为 D.羰基硫分子中三个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 羰基硫分子中三个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
对点训练一
1.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NH3是4核10电子极性分子,三角锥形,具有还原性 电子极性分子, 核 电子极性分子 三角锥形, B.NH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气易液化,液 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气易液化, 氨可用作制冷剂 C.氨分子的化学式量较小,熔、沸点较低 氨分子的化学式量较小, 氨分子的化学式量较小 D.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产生白烟 蘸有水难溶于 已知NH 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如下图所示, 如下图所示, 已知 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 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 下列装置中 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 B )
8
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 ( D ) 其中错误的是
催化剂 △
NH3·H2O H
NH4+ +OH-
4NO+6H2O
5
8NH3+3Cl2 == N2+6NH4Cl
(4)与盐溶液反应: (4)与盐溶液反应:将氨水加入下列溶液 与盐溶液反应
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AlCl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Al3+ +3NH3·H2O==Al(OH)3↓+3NH4+ H AgNO3溶液 先生成白色 Ag++NH3·H2O==AgOH↓+NH4+ H 沉淀后消失 AgOH+2NH3·H2O==Ag(NH3)2++OHH +2H2O
4.制法 制法: 制法 (1)实验室制法 2NH4Cl+Ca(OH)2 实验室制法 (2)工业制法 工业制法 N2+3H2
CaCl2+2NH3↑+2H2O 2NH3
氮肥、 5、用途:制________________ 等化工原料,可做制冷剂。 、用途: 氮肥、硝酸和纯碱 等化工原料,可做制冷剂。 6
14
对点训练二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 A.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C.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D.极性分子里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极性分子里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D ) 、 A.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 原子处在 个H原子所组 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处在 原子处在3个 原子所组 成的三角型的中心 B.CH2Cl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 是极性分子, 原子不在 原子不在2个 原子所连成的直 C.H2O是极性分子,O原子不在 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 是极性分子 线的中央 D.CO2是非极性分子,CS2也是非极性分子 是非极性分子,
1
考点展示: 考点展示: 1、氨气的分子结构,氨气的性质和用途。 、氨气的分子结构,氨气的性质和用途。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
基础盘点
自我诊断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说明理由。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说明理由。 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①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实验室可以用浓氨水与NaOH固体制取氨气。 固体制取氨气。 ②实验室可以用浓氨水与 固体制取氨气 氨和酸反应生成铵盐, ③氨和酸反应生成铵盐,与挥发性酸相遇时能形 成白烟。 成白烟。 某晶体与NaOH共热放出一种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④某晶体与 共热放出一种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晶体中含有NH4+ 。 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晶体中含有 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微粒是NH4+ 。 ⑤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微粒是 通入稀HNO3中,当溶液的 等于 时, 当溶液的pH等于 等于7时 ⑥把NH3通入稀 等物质的量反应。 溶液中NH3和HNO3等物质的量反应。 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