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人作为生物性个体,一来到世界上就被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从幼年到老年,个性在社会化过程中持续地形成与发展。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该社会与文化的个性,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通过社会化过程,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形成区别于其他人的综合性心理特征,即个性。
1.先天的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心理学实验证明,即使最接近人类的高级动物(如黑猩猩),经过严格的学习训练,也无法形成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指出的是,在早期的心理学中,遗传素质对个性形成的基础性作用,曾经被某些心理学家认为是决定性的。阿德勒(Adler )认为个性产生于人的自卑感,而自卑感的最早源泉在个体的器官缺陷、体弱多病、笨手笨脚等身体因素中。作为个性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活风格,就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补偿自己的自卑感,逐渐尝试、总结而固定下来的一种对付困境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克瑞奇米(E.Kretschmer)更趋极端,他根据人的体形把个体个性分为瘦长型、肥胖型、斗士型等不同的类型。这种过分强调遗传素质作用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但是它和现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却有某些一致之处。当然,生理心理学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只强调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重视社会文化和个体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2.社会因素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所有对个性形成和发展起作用的社会因素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机体的任何变化,都会在
家庭中或多或少地得到体现。在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儿童期和青年早期,家庭生活的时间约占个体全部生活时间的2/3。个体首先受家庭的影响,随时向家庭中的成人特别是向父母学习生活经验、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因此,各种社会对个体的需求,往往通过父母的过滤,以高度个体化、有选择的形式传递给子女,而父母本身的个性特征,也会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强烈影响子女的个性。俗语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不仅仅是教育影响个体个性的内涵。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榜样作用等,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个体一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对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学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把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传授给乘务员,对未来的社会成员施加规范的影响,促使乘务员实现社会化,形成和发展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个性。在现代社会,个体要适应纷乱复杂的社会生活,家庭教育只是初步的基础,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更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学校教育。社会文化是人类有意识活动所创造的一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时它是显在的,有时又是潜在的,但不论怎样,社会文化时刻都在约束个体的言行,塑造着适应文化要求的个体个性。心理学跨越不同文化的研究表明,社会文化往往与个体个性有高度的一致性。
3.社会生活实践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社会化过程持续人的一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文化只是作为一种个体个性的社会要求,为个体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指出了方向,至于个体究竟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角色。作为社会的一员,个体必须适应社会环境才能生活和发展。原来的方式、工作与生活能力等,促使个体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体系和自己的个性。一个人能在社会生存的能力和他对自己的想法,都依赖于他在社会的生
活。只有在社会发展其功能,以及一个人有关自我价值的看法,你才可能完成对自己的评价。而认知、智力、能力、自我评价、成就等,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并最终接受社会检验,不断地修正完善。综上所述,个体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决定个体的个性。在此,我们把它们分开论述,只是为了方便说明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早期心理学讨论个性时曾出现过遗传决定论、早期生活决定论的观点,虽然都曾风靡一时,但是均受不住实践的检验,随着时间的推移,纷纷退出了科学心理学的论坛。
因此,我们从综合辩证的原则出发,认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先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以社会因素为重要条件,以社会生活实践为主要途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