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毕业论文(DOC)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当前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严谨性,使得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堂氛围枯燥,缺乏趣味性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较为严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参与和互动。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和PPT,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乏味,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教学过程中重视结果记忆,轻视思维发展。
(1)题海战术,忽视思维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部分教师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大量做题。
这种做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忽视了思维训练,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
(2)教学过程过于关注答案,忽视思考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答案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过程。
这种做法使得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决。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数学学习中,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
(1)概念教学过于表面,缺乏深入剖析在概念教学中,部分教师仅仅停留在定义的层面,未能深入剖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
(2)忽视概念之间的联系,难以形成知识体系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引导学生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难以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实际应用

1绪论在一般的《数学分析》中,仅讨论了一元函数及二元函数的极值问题.但是,在生产和实际生活中,我们所要研究的极值问题,不仅仅依赖于一个或两个因素,而更多的是需要讨论三元及更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例如,生产某种产品时,如何用料最省,怎样操作,可以生产最多产品等等,这些实际问题都可以通过函数极值来解决.有相似之处在企业进行诸如建筑、饲养、产品制造及其他大规模生产时,其利润随投资的变化关系一般可用二次函数表示.企业经营者经常依据这方面的知识预计企业发展和项目开发的前景.他们可通过投资和利润间的二次函数关系预测企业未来的效益,从而判断企业经济效益是否得到提高、企业是否有被兼并的危险、项目有无开发前景等问题.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及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际问题都可化为求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问题.2多元函数的概念2.1 二元函数的极值的定义[1]在高等数学中, 常常会遇到求二元函数的极值的问题,设函数(),z f x y =在点()00,x y 的某个领域内有定义, 对该邻域内异于()00,x y 的点(),x y ,如果都适合不等式()()00,,f x y f x y < ,则称函数在点()00,x y 取极大值; 如果都适合不等式()()00,,f x y f x y >,则称函数在点()00,x y 取极小值.使函数取得极大(小)值的点称为极大(小)值点.例如:(图1-1)()()322223z x y x y =+-+图1-12.2 多元函数的极值二元函数的极值是一个局部概念, 这一概念很容易推广至多元函数.若多元原点是极大值函数()()12,...,n u f p f x x x ==于点0P 的邻域内有定义, 并且当()00,p P p δ<<时,()()0f P f p ≥ (或()()0f P f p ≤) ,则说函数()f p 在点0P 有极大值(或极小值) ,点0P 称为函数()u f p =的极值点,关于二元函数的极值点的求法,不少书中都有详细的探讨,并给出了极值取得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但对于二元以上的多元函数的极值点的求法,并未进行详细的讨论,本文将二元函数极值点判别法的有关结论推广到二元以上的多元函数中,以得到多元函数极值的判别法则. 2.3 多元函数的极值的几个判定定理[1]不少微积分的教材中,给出了关于二元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即有下面的定理.定理1 设函数在点)(,z x y =在点()00,x y 具有偏导数且取得极值,则它在该点的偏导数必为0,即()()0000,,0x y f x y f x y ==将此定理推广至一般的多元函数,即有定理2.定理2 设函数()()12,...,n u f p f x x x ==在点()0012,,,n P x x x 的邻域内有定义,()u f p =在点0P 具有偏导数,可微分的函数()f p 仅在稳定点0P 即在偏导数是0的点0P 能达到极值,所以函数()f p 的极值点应当满足方程组()00ix f P =(1,2,...,i n =) .证明:()f p 在点0P 取得极值,则固定0022,,n n x x x x ==, ()()12,...,n u f p f x x x ==在点011x x =取得极值, ()100x f P ==,同理()()002,,ix f P i n ===.另外在一些文献中又给出了极值的充分条件,即有下面的定理3.定理3 设函数)(,z x y =在点()00,x y 的某邻域内连续且有一阶及二阶连续偏导数, 又令()00,0x f x y =,()00,0y f x y =令()00,0xx f x y =, ()00,0xy f x y =,()00,0yy f x y =,则(),f x y 在()00,x y 处是否取得极值的条件如下:1) 20AC B ->时具有极值,且当0A <时有极大值,当0A >时有极小值; 2) 20AC B -<时没有极值;3) 20AC B -=时可能有极值, 也可能没有极值,还需另作讨论.现将此定理推广至一般多元函数, 即有下面的定理4.定理4 设()111212122212......1,2,...,...............i i i i i ii a a a a aa P i i a a a ⎛⎫⎪ ⎪== ⎪⎪⎝⎭, ()12,,,n f x x x 在点0P 的某邻域内有直至n 阶的连续偏导数,又设0P 是稳定点, ()()101,2,...,x f P i n ==,记()()()()()()20200011,2,...,;1,2,...,,...,,...,i j n n n ij x x n x x nn x x n n a f P i n j n a f P a P a f P -=====,()()12112010,...,n x x n x x a f P a f P ==()()()()()21221020001,...,,...,n n n x x n x x nn x x n n a f P a f P a P a f P -===,即: ()()01,2,...,;1,2,...,i j ij x x a f P i n j n ===,再记矩阵 111212122212.....................n n n n nn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111212122212......1,2,...,...............n n n n nn a a a a a a A i n a a a ---⎛⎫⎪--- ⎪-== ⎪ ⎪---⎝⎭则: (1)若矩阵()ij nn A a =的各阶顺序主子式()111212122212......1,2,...,...............i i i i i ii a a a a aa P i i a a a ⎛⎫⎪ ⎪== ⎪⎪⎝⎭全大于零,就有()u f p =在点0P 取得极小值.(2)若矩阵()ij nn A a -=-的各阶顺序主子式()111212122212......1,2,...............n n i n n nn a a a a a a q i n a a a ---⎛⎫⎪--- ⎪== ⎪⎪---⎝⎭全大于零,则()u f p =在点0P 取得极大值.若矩阵()ij nn A a =有偶数阶主子式小于零,在点0P 没有极值.证明:多元函数()u f p = , ()1112n u x x x n d df p f dx f dx f dx ==+++,由已知()()()()120010000n x x x n df p f p dx f p dx f p dx =+++= ,()11122222011n n u x x x x x x n d d f p f dx f dx x f dx ==+++=222'1111212112112222n n nn n a dx a dx dx a dx dx a dx dx a dx a dx X AX ++++++++=,其中()'1,2,,n X dx dx dx = ,将2u d 看作是n 元二次型,则由文献中二次型判定定理可知实二次型是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矩阵A 的顺序主子式全大于零,故当A 的各阶顺序主子式i p 全大于零时, 2u d 是正定的,当212220n dx dx d +++≠时,()2200d d f P =>,则()0f P 在点0P 取得极小值,而由f 是负定的充要条件就是f -是正定的,于是当A -的各阶顺序主子式全大于零, ()()200,d f P f p <在点0P 取得极大值,若矩阵()ij nn A a =有偶数阶顺序主子式小于零, 2u d 既非半正定也非半负定,取值可正可负,在0P 点没有极值,定理得证.显然,定理3是定理4的特殊情况. 2.4 定理的应用[11]2.4.1 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及最小值例1:在XY 坐标面上找出一点P ,使它到三点()10,0P 、()21,0P 、()30,1P 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解:设()1,P x y 为所求之点,l 为P 到1P 、2P 、3P三点距离的平方和,即222123l PP PP PP =++,2221PP x y =+,()22231PP x y =+-所以()()222222221133222l x y x y x y x y x y =++-+++-=+--+对,X Y 求偏导数,有'62x l x =-,'62y l y =-''0x l l o⎧=⎪⎨=⎪⎩即,620620x y -=⎧⎨-=⎩解方程组得驻点11,33⎛⎫⎪⎝⎭,由问题的实际意义,到三点距离平方和最小的点一定存在,l 可微,又只有一个驻点,因此11,33⎛⎫ ⎪⎝⎭即为所求之点.2.4.2 研究下列多变量函数的极值例1, 求多元函数222246u x y z x y z =++++-的极值情况. 解: 2(1)2(2)2(3)du x dx y dy z dz =++++-由2(1)02(2)02(3)0x y zu x u y u z =+=⎧⎪=+=⎨⎪=-=⎩ 得稳定点()01,2,3p -- ,二阶偏导数()11022332,2,2xx a u p a a ====,1213212332310a a a a a x ======, 200020002A ⎡⎤⎢⎥=⎢⎥⎢⎥⎣⎦的各阶顺序主子式全大于0,故u 在点0p 取得极小值()014u p =-. 例2, 求多元函数322122u x y z xy z =++++的极值情况. 解:由231202120220u x y x uy x y uz z⎧∂=+=⎪∂⎪∂⎪=+=⎨∂⎪⎪∂=+=⎪∂⎩得稳定点()00,0,1p -及()124,144,1p -- , 222262224u d xdx dy dz dxdy =+++, 在1p 处,11121331233212,0a a a a a a ======,1441201220002A ⎡⎤⎢⎥=⎢⎥⎢⎥⎣⎦的各阶顺序主子式11140p =>, 2144120122p ⎡⎤=>⎢⎥⎣⎦, 30p A =>全大于零, ()u f p =则在点1p 取得极小值()16931u p =-,在点0p 处,A 的各阶顺序主子式不全大于零, 此时()222212d dz dz dy dx =++,当20,0,120,0u dz dy dy dx d =>+<<而当,,dx dy dz 均大于0时,20d >,因此符号不定,故无极值, 或计算偶数阶顺序主子式小于0因而无极值.2.5 隐函数的极值概念和应用关于显函数的极值问题已有许多讨论. 本文利用显函数极值问题的一些结果给出了隐函数极值存在的条件,并举出了应用实例. 2.5.1 引理及定理引理[1] 若函数()f x 在0x 的邻域内存在二阶导数,且()'00f x =,()''00f x ≠,则(1) 当()''00f x >时,0x 是函数()f x 的极小值点; (2) 当()''00f x <时,0x 是函数()f x 的极大值点. 引理[2] [2] 若n 元函数()12,,n u f x x x = 在驻点()000012,,,n p x x x = 的某个邻域内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在驻点()000012,,,n p x x x = 处作矩阵()1112121222120n n n n n 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f f f f f p f f f ⎡⎤⎢⎥⎢⎥=⎢⎥⎢⎥⎢⎥⎣⎦则a) 当()0H p 为正定矩阵时, n 元函数()12,,n u f x x x =在0P 处取得极小值; b) 当()0H p 为负定矩阵时, n 元函数()12,,n u f x x x =在0P 处取得极大值; c) 当()0H p 是不定矩阵时, n 元函数()12,,n u f x x x =在0P 处不取得极值.定理1 设函数(),f x y 在()00,x y 的邻域内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且()00,0f x y =, ()00,0x f x y =, ()00,0y f x y =,则当()()0000,0,xx y f x y f x y >时,由方程(),0f x y = 确定的隐函数()y y x =在0x 处取得极大值;当()()0000,0,xx y f x y f x y <时,由方程(),0f x y = 确定的隐函数()y y x =在0x 处取得极小值.证 由(),0f x y = ,得0x y x f f y +⋅= ,又0y f ≠ , 所以()()()2232,xx y xy x y x xyxx xx yyf f f f f f f f y y f f -+=-=-又因为()()0000,0,,0x f x y f x y == ,所以()()()()0000,00,,,xx xx xx x y yy x y f x y f y f f x y =-=-.由引理1知, 当()()0000,0,xx y f x y f x y ->时,即当()()0000,0,xx y f x y f x y <时,()y x 在点0x 处取得极小值;当()()0000,0,xx y f x y f x y ->时,即当()()0000,0,xx y f x y f x y >时,()y x 在点0x 处取得极大值.定理2 设函数()12,,,n f x x x y 在点()0012,,o n p x x x 的邻域内具有一阶、二阶连续偏导数, 且()()00012,,,01,2,,ix n f x x x y n n ==,()00012,,,0n f x x x y =,()12,,,0y n f x x x y ≠. 由方程()12,,,0n f x x x y =所确定的n 元函数()12,,,n y y x x x =,则当a) 当()()0ij nnH p h =为正定矩阵时, ()12,,n y y x x x =在0p 处取得极小值; b) 当()()0ij nnH p h =为负定矩阵时, ()12,,n y y x x x =在0p 处取得极大值; c) 当()()0ij nnH p h =为不定矩阵时, ()12,,n y y x x x =在0p 处不取得极值.其中()()()000012000012,,,,,1,2,,,,i i x x n ij y nf x x x y h i j n f x x x y=-=证 由()12,,,0n f x x x y =,得0i i x y x f f y +=. 又0y f ≠ ,所以 在i i x x yf y f =-中对j x 求偏导数得()()()2i ji i j ii jx x x y y x yx yy x x y yf f f f f f y y f +-+⋅=-因为()()000012,,...,,01,2,...,ix nf x x x y i n ==,()000012,,...,,0n f x x x y =. 所以()()000012000012,,...,,0,,...,,i x n y np f x x x y xf x x x yiy =-=所以()()000012000012,,...,,,,...,,i j x x n y np f x x x y x x f x x x yi jy=-. 由n 元显函数极值存在的条件即引理2 知,a) 当()()0ij nnH p h =为正定矩阵时, ()12,,n y y x x x =在0p 处取得极小值; b) 当()()0ij nnH p h =为负定矩阵时, ()12,,n y y x x x =在0p 处取得极大值;c) 当()()0ij nn H p h =为不定矩阵时, ()12,,n y y x x x =在0p 处取得极值.其中 ()()()000012000012,,...,,,,1,2,...,,,...,,i x n ij y nf x x x y h i j n f x x x y=-=2.5.2 多变量函数的极值举例例1 求由方程 22212122880x x y x y y +++-+= 所确定的隐函数()12,y f x x =的极值.解 令()22212121,,2288F x x y x x y x y y =+++-+, 由12122221214804022880x x F x y F x x x y x y y ⎧=+=⎪==⎨⎪+++-+=⎩得驻点()12168,0,,2,0,177p p ⎛⎫-- ⎪⎝⎭ ,而122111220,4x x x x x x x x F F F F ==== , ()()1215,15y y F p F p ==- ,所以()()1244001515,44001515H p H p ⎡⎤⎡⎤-⎢⎥⎢⎥==⎢⎥⎢⎥⎢⎥⎢⎥-⎢⎥⎢⎥⎣⎦⎣⎦. 而()1H p 为负定矩阵, ()2H p 为正定矩阵,由定理2知函数()12,y f x x = 在0116,07p ⎛⎫ ⎪⎝⎭ 处取得极大值1168,077y f ⎛⎫==- ⎪⎝⎭;在()022,0p -处取得极小值()22,01y f =-=.对某些条件极值的问题亦可转化为隐函数的极值问题来解决.例2 求()444123123,,f x x x x x x =++ 在条件1231x x x = 下的极值.解: 将1231x x x = 代入f 的表达式, 得()44121244121,f x x x x x x =++. 令 ()44844812121212,,1F x x f x x f x x x x =---.解得:12347438121212348347121212448488121212484104480410x x F x x f x x x x F x x f x x x x x x f x x x x ⎧=---=⎪⎪=--=⎨⎪---=⎪⎩. 得驻点()()()()12341,1,3,1,1,3,1,1,3,1,1,3p p p p ---- .而11246428121212125612,x x F x x f x x x x =-- 22428248121212121256,x x F x x f x x x x =-- 12337337121212163232,x x F x x f x x x x =-- 4412f F x x =.所以()11132x x F p =- ()12116x x F p =- ()22132x x F p =-,()1 1.f F p =()132161632H p ⎡⎤=⎢⎥⎣⎦,且2212320,32160∆=>∆=->. 即()1H p 是正定矩阵.所以()44121244121,f x x x x x x =++在点()011,1p =处取得极小值3. 又由1231x x x = 得()31,11x =,所以在条件1231x x x =下,及()011,1p = 对应的点为()111,1,1p =.所以原函数()444123123,,f x x x x x x =++在条件1231x x x =下,在点()111,1,1p =处取得极小值,且()1,1,13f =.同理可知函数()123,,f x x x 在点()()()1112341,1,1,1,1,1,1,1,1p p p ------ 处均取得极小值且极小值为3.3多元函数极值实际应用3.1 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如果()f x y在D上必定能取得最大值和最,,f x y在有界闭区域D上连续,则()小值. 这种使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点既可能在D的内部,也可能在D的边界上. 我们假定, 函数在D上连续、在D内可微分且只有有限个驻点, 这时如果函数在D的内部取得最大值(最小值), 那么这个最大值(最小值)也是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因此,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一般方法是: 将函数()f x y在D内的,所有驻点处的函数值及在D的边界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互比较,其中最大的就是最大值,最小的就是最小值.在通常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如果根据问题的性质,知道函数(),f x y的最大值(最小值)一定在D的内部取得,而函数在D内只有一个驻点,那么可以肯定该驻点处的函数值就是函数()f x y在D上的最大值(最小,值).3.2 多元函数极值的实际应用的思路[8]3.2.1 实际问题的提出在学习导数应用时, 我们经常遇到一道经典的导数应用题目是“做成一个容积一定的圆柱形的无盖(或有盖)容器, 问应当如何设计, 才能使用料最省, 这时圆柱的直径和高之比为多少?”我们知道易拉罐的主体部分是正圆柱体, 因此把饮料罐近似看成一个正圆柱是有一定合理性的.经过计算可得出圆柱的直径和高之比为1: 1时, 用料最省.但是从我们的实际感受和具体测量可知, 这只是一种近似的结果, 那实际的可口可乐、雪碧、健力宝等销量极大的易拉罐的包装究竟设计成什么样子? 顶盖的直径和从顶盖到底部的高之比为多少? 它们的形状为什么是这样的?通过测量得到(表格转下一页):说明尺寸上底厚下底厚侧面厚上盖半径正圆柱体部分半径正圆柱部分的高圆台高整个易拉罐高易拉罐的实际容积可乐的净含量,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对部分数据近似取值为: 小数点后两位.3.2.2分析和假设3.2.2.1 假设除易拉罐的顶盖外(顶盖的硬度比其他的材料要硬)罐的厚度相同,记作b.3.2.2.2 假设硬度体现在同样材料的厚度上, 记顶盖的厚度为 (测量得知,顶盖厚度大约是其他部分的材料厚度的3倍).注: 以上假设是模型讨论过程中的全局性的假设, 在以后的分布讨论中, 我们可能引入新的局部性假设.3.2.3 模型建立及求解3.2.3.1 明确变量和参数设饮料罐的半径为r (直径2d r =),罐的高为h ,罐内体积为V ,b 为除顶盖外的材料的厚度.其中r ,h 是自变量, 所用材料的体积S 是因变量,而b 和V 是固定参数,a 是待定参数.S 和V 分别为:()()222,212S r h rh r a r b b a r rh ππππ⎡⎤⎡⎤=++=++⎣⎦⎣⎦2V r h π=,2/h V r π=注意,饮料罐侧面的体积应为()2222h r b hr rbh hb ππππ+-=-因为b r << ,所以2hb π可以忽略.3.2.3.2 建立模型记()2,g r h r π=- (),0min ,r o h S r h >> ()..,0s t g r h =其中S 是目标函数,(),0g r h =是约束条件, V 是已知的(即罐内体积一定) ,即要在体积一定的条件下求表面积最小的r, h 和a 使得r, h 和测量结果吻合.这是一个求条件极值的问题.3.2.3.3 模型的求解从约束中解出一个变量,化条件极值问题为求一元函数的无条件极值问题 从()2,0g r h r V π=-=解出2/h V r π= 代入S,使原问题化为:求/d h 使S 最小,即求r 使()()()22,1V S r h r b a r r π⎡⎤=++⎢⎥⎣⎦最小. 令其导数为零得()()()222222110ds V b B a r a r V sr r r ππ⎡⎤=+-=+-=⎢⎥⎣⎦ 解得驻点为r =因此()11V h a a π⎡⎛⎫⎡⎢ ⎪⎢==+=+ ⎪⎢⎢⎣⎝⎭⎣测量数据为/4h r = ,即41,3a a =+=,即顶盖的厚度是其他材料厚度的3倍.为验证这个r 确实使S 达到极小.计算''S ,()''324210V S b a r π⎡⎤=++>⎢⎥⎣⎦.0r ∴>,因此,这个r 确实使S 达到局部极小,因为驻点只有一个,因此也是全局极小.✧ 应用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当23n =,时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即周长相等的矩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三棱长相等的长方体中正方体的体积最大).11n i i a n =≥∑, 0,1,...i a i n >=,当且仅12...n a a a ===时等号成立.令 ()21233,,1V n a r ra a a π====+ ,于是有()22216V b a b r r π++≥当且仅当()21V a r r π=+时等号成立,即r =结果相同. ✧ Lagrange 乘数法(增加一个变量化条件极值问题为多元函数无条件极值问题)求函数(),z x y =在条件(),0x y ϕ=下的极值,设二元函数(,)z f x y =和(),x y ϕ在所考虑的区域内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且()',x x y ϕ,()',y x y ϕ不同时为零,求函数(,)z f x y =在约束条件(),0x y ϕ=下的极值,按以下方法进行:a) 构造辅助函数()()(),,,,F x y f x y x y λλϕ=+其中λ称为拉格朗日乘数.b) 求(),,F x y λ的偏导数,并建立方程组c) 解该方程组,得,x y 及λ,则(),x y 是可能极值点的坐标.这种求条件极值的方法称为拉格朗日乘数法.引入参数0γ≠ ,令()()()22,,21L r h b rh a r r h V λπλπ⎡⎤=++--⎣⎦()()()22212202200L b b r h rh r L br r r b r hL r V ππλπλππλπλ∂⎧=++-=⎡⎤⎣⎦⎪∂⎪∂⎪=-=-=⎨∂⎪∂⎪=--=⎪∂⎩从第2, 3式解得2V h rπ= ,2b r λ=,代入第1式得3210.V br a r ππ⎡⎤+-=⎢⎥⎣⎦()1r h a ==+和前面的结果相同. 3.2.4 验证和进一步分析由数据计算体积为2612339.3355V π=⨯≈< ,即装不下那么多饮料,为什么? 实际上,饮料罐的形状是上图左边平面图形绕其中轴线旋转而成的立体.粗略的计算,可以把饮料罐的体积看成两部分,一是上底半径为3厘米,下底半径为3.3厘米,高为1厘米的锥台,二是半径为3.3厘米,高为10.2厘米的圆柱体.它们的体积分别为31.2立方厘米和349立方厘米总共为380.2立方厘米.通过测量重量或容积来验证,可以认为1立方厘米的水和饮料的重量都是1克.未打开罐时饮料罐的重量为370克,倒出来的可乐重355克,空的饮料罐重量为15克,装满水的饮料罐重量为380克.这和我们的近似计算380.2立方厘米十分接近!饮料罐不能装满饮料,而是留有10立方厘米的空间余量.而饮料罐胖的部分的直径和高的比为6.6/10.20.647=非常接近黄金分割比0.618.3.2.5 一种细化模型(考虑实际所用材料)此外,诸如底部的形状,上拱的底面,顶盖实际上也不是平面的,略有上拱,顶盖实际上是半径为30.40.2 3.6++=平方厘米的材料冲压而成的,从顶盖到胖的部分的斜率为0.3, 这保证了和饮料罐的薄的部分的焊接(粘合)牢固、耐压.实际上,顶盖的半径为厘米,而正圆柱的高为厘米.因此()()()22230.620.44 4.4 1.082S r r r h b r r rh b πππππππ=++++=+++.22,VV r h h r ππ==问题化为:当V 固定时,求:d h 使S 最小.由于365V =立方厘米,即()22.9,365/13.8r h r π==≈所以, : 2.4h d ≈, 高是直径的2.4倍!3.3 多元函数极值的实际应用例1[9] [冻果汁的定价]一个小乡村里的唯一商店有两种牌子的冻果汁,当地牌子的进价每听30美分,外地牌子的进价每听40美分.店主估计,如果当地牌子的每听卖x 美分,外地牌子的每听卖y 美分,则每天可卖出7054x y -+听当地牌子的果汁,()8067x y +-听外地牌子的果汁.问:店主每天以什么价格卖两种牌子的冻果汁可取得最大收益?解:既然总收益为当地牌子的果汁收益及外地牌子的果汁收益之和,所以每天总收益为二元函数()()()()(),307054408067f x y x x y y x y =--++-+-于是求每天的最大总收益,就是求二元函数(),f x y 的最大值.求二元函数(),f x y 的偏导数,得101020010142400f x y x f x y y∂⎧=-+-=⎪∂⎪⎨∂⎪=-+=∂⎪⎩ 则有驻点53,55x y ==. 所以当53x =美分,55y =美分时,小店可取得最大收益.例2[3] 要制造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槽,已知它的底部造价为218m 元/,设计的总造价为216元,问如何选取它的尺寸,才能使水槽容积最大?解:设水槽的长、宽、高分别为,,x y z ,则容积为()0,0,0V xyz x y z =>>>, 由题设知86(22)216xy xy yz ++=即32()36xy z x Y ++=解出z ,得 3633122()2xy xy z x y x y--==⋅++…………………………….① 将①式代入V xyz =中,得二元函数223122xy x y V x y-=⋅+……………………………………..② 求V 对,X Y 的偏导数:()2222(122)(12)32()y xy x y xy x y V x x y -+--∂=⋅∂+,()2222(122)(12)32()x x y x y xy x y V y x y -+--∂=⋅∂+.令,0,0V V x y ∂∂==∂∂得方程组 222222(122)()(12)0(122)()(12)0y xy x y xy x y x x y x y xy x y ⎧-+--=⎪⎨-+--=⎪⎩ 解之, 得2, 2.x y == 再代入 ① 式中得3z = .由问题的实际意义得知,函数(,)V x y 在0,0x y >> 时确有最大值,又因为(,)V V x y = 可微,且只有一个驻点,所以取长为2m ,宽为2m ,高为3m 时,水槽的容积最大.例3[14] 某公司通过电台和报纸做某商品的销售广告,据统计销售收入R (万元)及电台广告费1x (万元)和报纸广告费2x (万元)的函数关系式2212121212(,)1514328210R x x x x x x x x =++--- 求:(1)在不限广告费时的最优广告策略;(2)在仅用1.5万元做广告费时的最优广告策略.解:(1)最优广告策略,即用于电台、报纸的广告费为多少时,可使商品的利润12(,)L x x 最大,故目标函数为利润函数;另据题意,知这是一个二元函数无条件极值问题.记电台和报纸的广告费之和为12(,)C x x ,则1212(,)C x x x x =+,于是()2212121212121212(,)(,)(,)153********,0L x x R x x C x x x x x x x x x x =-=++--->>令211122138********L x x x L x x x ∂⎧=--=⎪∂⎪⎨∂⎪=--=⎪∂⎩,解得120.751.25x x =⎧⎨=⎩ 所以在不限广告费的最优广告策略是用于电台和报纸的广告费分别为0.75万元和1.25万元.据题意这是一个条件极值问题,约束条件为12 1.5x x +=,一般的从这一约束条件中解出121.5x x =-,带入利润函数()()()2212222222222(,)1513(1.5)3181.521.510301240 1.5L x x x x x x x x x x =+-+-----=+-≤≤于是将条件极值问题转化为一元函数的普通极值问题.由于()'2212800 1.5L x x =-≥≤≤,这表明L 关于变量2x 是单调增加的,从而L 在2 1.5x =时取最大值.因此用1.5万元做广告费的条件下,相应的最优广告策略是将其全部用及报纸广告费用,而不做电台广告.或构造辅助函数()221212121513318210 1.5F x x x x x x λ=+----++-2111122212138403182001.50F x x x F x x x F x x λλλ∂⎧=--+=⎪∂⎪∂⎪=--+=⎨∂⎪⎪∂=+-=⎪∂⎩,解得1201.5x x =⎧⎨=⎩有同样的结果.结 语函数的极值判定条件的深入分析是微积分课程教学中的一项基础性理论工作.近年来,有不少文章对二元函数极值的判定进行了讨论.从教科书中的满足20xx yy xy f f f ∆=->的二阶连续可导的函数(),z f x y =的驻点()00,x y 是极值点的基本判定定理出发,建立了一系列不同的或更细致的判别方法.利用一阶偏导数的连续性及去心邻域内点的方向导数的同号性等方法给出了光滑性不好的点的极值判定定理.另一方面,对于光滑性较好的驻点在0∆=的临界情形下的极值判定也有许多结论.给出了非零最低阶偏导数是奇数阶时驻点非极值点的结果,并建立了一、二、三阶偏导数全为零时利用四阶导数判断极值的一种方法;建立了临界情形下,二阶偏导不全为零时非极值点的判定条件,并利用关于二元四次齐次多项式的正定性的充要条件,直接给出了四阶导数判断极值的简明方法. 这不仅需要比较多元函数极值理论及一、二元函数极值理论的相同点,而更重要的是要突出二者的不同点,如此才能正确掌握多元函数极值的理论,对极值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人的生活和生产.参考文献[1] 陈传璋. 数学分析 [M]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 张禾瑞、郝丙新. 高等代数〔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 数学分析习题集题解BI吉米多维奇. 山东科学杜术出版,1983.[4] 韩伯棠. 管理运筹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魏国华、傅家良、周仲良. 实用运筹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6] 胡运权、郭耀煌. 运筹学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7] 邓成梁. 运筹学的原理和方法(第二版)〔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8] 余兴无、李旭东. 确定性存储基本模型的几个推广〔J〕. 甘肃科学学报, 2002[9] 同济大学函授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第二版[下]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0] 仉志余. 大学数学应用教程[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1] 叶其孝. 最优化———导数的应用教学单元[J]. 工程数学学报, 2005, (8).[12] James Stewart著. 白峰衫主译. 微积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13] 黄忠霖、黄京. Matlab符号运算及其应用[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14] 裴礼文. 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和方法[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15] 王荷芬等. 高等数学汇解 [M]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0.[16] 汪荷仙. 高等数学解题方法指导 [M] .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17] G.B. Folland.Real Analysis(Second Editor),1999.致谢首先感谢我的导师老师,我的这篇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杨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杨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毕业论文小组的同学们等人,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老师和同学给予我很多指导和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我们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科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将从实施德育渗透的内容、要求、方法、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数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利用数学美对学生审美教育、贯彻素质教育原则。
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德育渗透要适时适度。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1数学中蕴含的德育内容1.1理想教育数学源于实际,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必将激发他们学好数学,以报效祖国的情感使学生了解科技的突飞猛进对数学工具的更高要求,而有待后人不断探索创新的事实,必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将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
发奋学习这样可为学生树立革命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像陈景润,他攀登“哥德巴赫猜想”这一科学高峰的艰险历程中,为了理想,为了科学,以契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毅力,在不足十平方米的斗室中,埋头苦干,常常为了一个公式,一个数据而废寝忘食,终于在1972年把人们200多年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大大的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些名人的感人事迹无疑会让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此激励、教育学生像这些楷模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2]。
1.2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历史悠久,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史、数学史。
商高定理(勾股定理)、祖恒原理、杨辉三角、《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是传统数学的宝贵财富。
历史名人举世瞩目,仅公元前三世纪的刘徽一人就赢得了多项世界之最:他最早提出分数除法法则,给最小公倍数以严格定义、应用小数、提出非平方数的近似值公式,给出负数定义和负数加法法则,把比例和“三数法则”结合起来,给出一次方程定义和完整解法,提出割圆术、把圆周率计算到3、1416,用无穷分割证明了方锥的体积公式,创造“重差术”(即测量可望不可及目标的一种方法)现在虽时过境迁,但割圆术仍不失为极限这一费解概念极好的几何解释。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毕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毕业论文一、引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涵盖了数学理论和数学应用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在数学理论和方法上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次毕业论文旨在探究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二、数学的重要性1. 数学理论的推动作用数学理论作为科学发展的基础,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深入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学生可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数学模型被广泛运用于预测、解释以及模拟实验。
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数学方法可以用来分析数据、描述现象以及推理推论。
3. 数学教育的培养能力数学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应用领域1. 工程与技术领域数学在工程和技术领域中应用广泛。
在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数学方法被用于设计和优化算法、模拟和分析电路,以及解决不同领域的工程问题。
2. 金融与经济领域数学在金融与经济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数学方法,可以预测市场走势、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
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等学科的发展也证明了数学在金融领域中的重要性。
3. 自然科学领域数学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领域中,数学方法被用于解决实验数据分析、数值计算和模拟实验等问题。
数学模型和方程式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和解释现象,指导实验和观测。
4. 社会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也离不开数学的应用。
例如,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等领域中,数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数据、探索关联性以及验证假设。
数学模型的运用可以揭示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门深奥而又实用的学科,它涉及到数理逻辑、代数、几何、微积分、概率统计等多个领域。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选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选择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的课题。
例如,可以选择在金融领域中应用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或者研究图像处理中的数学算法等。
选题时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同时也要考虑到课题的研究难度和可行性。
二、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核心。
学生可以运用数学分析、数值计算、模拟实验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运用微积分的知识来分析函数的性质,或者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分析数据的规律。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模型来描述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假设和推导。
同时,还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实验验证,以验证自己的研究结果。
三、结果分析结果分析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解释。
在结果分析中,学生可以运用图表、统计数据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同时,还需要对结果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其意义和局限性。
在结果分析中,学生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四、实际应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实际应用是其重要价值之一。
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研究金融领域中的数学模型,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投资策略;通过研究图像处理中的数学算法,可以为图像识别和图像重构等提供技术支持。
因此,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实际应用价值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数学与应用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到了各种数学理论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本篇毕业论文中,将着重探讨数学与应用数学领域的一些重要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我们将从数学的基础知识入手,探讨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论等多个方面,这些基础知识为我们理解和应用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几何知识来解决关于空间结构和形状的问题;在代数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代数方法来解决各种方程和不等式;在概率论中,我们可以用概率的概念来描述和分析随机事件的规律性。
接着,我们将重点讨论数学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金融数学是数学与应用数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将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金融市场的建模和预测中。
例如,通过数学模型可以对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帮助投资者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又如,通过数学的方法可以对金融产品的定价进行准确计算,保证金融交易的稳定和有效性。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数学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方法在机器学习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如,通过数学模型可以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而发现数据中的隐藏规律;又如,通过数学的方法可以构建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和优化。
综上所述,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丰富的基础知识,而且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篇毕业论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领域的相关内容,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希望本篇毕业论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
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范文.doc

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教务处制表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范文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专科本科论文 300起,具体价格可咨询客服【论文伍老师Q Q : 300-409-83】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范文:职业学校数学教师关于教学中应用数学史的调查研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验研究高师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分析大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素养研究高师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地方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中专生应用数学意识的研究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史知识的调查研究高师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研究注重问题发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育应用数学模型评价?类错(牙合)功能矫治后软硬组织的改变全息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调查研究应用数学模型研究宁夏围栏内甘草的分布格局和土壤水分对甘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教学策略研究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研究常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的应用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与实践社会科学中的数学应用研究数学模型思想与中学数学应用教学之研究高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实验研究1999-2007年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学科资助情况的统计分析非线性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正解几类非线性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非线性奇异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正解非线性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解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数学建模研究论学生数学素质的培育正则摄动法及其在力学中的应用小波逼近方法与应用幼师数学素质教育设计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建模方法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新形势下数学能力及其培养初中生数学意识培养研究数学与高中物理教学结合的内容与方法的研究关于数学归纳法的教学研究几类微分方程及方程组正解的存在性非线性方程组边值问题的解及其应用果蝇的昼夜节律模型研究鲁滨逊与非标准分析时标空间上一些新的积分不等式时标空间上的一些新的不等式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研究与实践非线性常微分方程问题的解一类二阶时滞微分方程解的有界性与平方可积性非线性边界条件下一类偏微分方程组解的存在唯一性基于个体的捕食系统模型几类无穷区间上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二)论文题目:七年级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摘要: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单纯的数学知识只能是学生的知识积累,而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授之以渔的过程.七年级学生从小学单纯的数字计算到初中代数的引入,以及几何知识的扩展,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堂中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加强学生数学解题的规范性,不断归纳总结,增强解题效果.学生在解题时会从不同角度考虑和分析问题,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得,从而巩固了所学知识.解题能力的培养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七年级;数学题;解题能力;创造性思维第一章七年级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意义七年级数学是初中学习中关键的基础,它不仅是小学和初中数学知识衔接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获得知识,同时更是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时期,所以了解七年级数学的学习特点是很重要的.七年级数学是在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的.难度比较适中,宽度有所加大.它与小学数学的最大的不同点是七年级数学的概念有显著的增加.对于小学的概念读懂就可以了,而七年级的数学概念需要牢牢记住和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须有一种敢于挑战的精神,抓住知识的本质,细抠所学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运用概念,这写方法贯穿中学数学学习的始终.小学数学的计算与中学比较相对简单,中学数学的计算比较繁杂.想要学好中学数学知识必须培养准确而迅速的计算习惯.首先需要对所学的概念和定义深层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其次还需要在做题的过程中专心的审题和细致检查,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在基本的计算上粗心而出错误,并以此为考试成绩不高找借口,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习惯.在小学知识与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独立完成习题并且敢于克服难题的能力.中学的学习到类似于小学奥数一样的难题,一定要发扬敢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在习题的过程中养成一中也会遇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的习惯,注重培养发散思维与做题技巧.因此在小学升入七年的数学学习中,培养较好的解题能力是学好中学数学知识的关键,是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牢靠基础的保证.第二章培养数学解题能力的方法2.1重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数学中的.定义、公式、定理、命题等,是解题的依据,对于这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教师教学时不应忽视,并能熟练地将不仅要讲解来龙去脉,还要指导学生透过表面抓住本质,其应用.对书中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是提高做题能力的必须.对于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中学概念的大量增加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定义,概念.在上课,要反复回顾这节课的概念、定义;下课后,布置关于基本概念的习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应用学过的概念去做题,通过不断的训练,来加强基本概念的记忆与理解.2.2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七年级学生解数学题时,普遍存在着见题就解的习惯.当遇见条件明显的题时,这种现象尤为显著.这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一大障碍.为改正这种不良习惯,教师需要通过详细分析题意,找出简捷易懂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仔细审题的优越之处,逐步形成分析题目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解数学应用题时,要做到三点:“一读、二画、三复述”.读题是审题教学的第一步.指导学生用默读方式,一边读,一边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先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读,以后要求学生连贯地读,关键词语要加重语气读.然而会读题并不等于理解题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可以指导学生画画点点,画上各种符号.一般用双竖线“||”把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分开,用横线“—”把已知条件断开,用着重点“ ”表示关键词.复述题意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弄懂题目的意思.对学生复述题意的训练,可以逐步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理解和记忆能力.然而审题能力的培养在应用题教学中表现得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解答不出应用题,主要的困难在于对题意不理解.“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但是学生往往对审题拘于形式,拿到题目就把题中数字进行简单组合,导致错误.应用题的难度是在找出问题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所以首先要加强学生“说”的培养,理解题意.对于有些叙述较为抽象、冗长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将题目的叙述进行简化,即说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其次要加强关键词句的观察,理解题意.有时候仅一字之差,题目的数量关系就发生变化了,进而解法也有很大的差异.2.3通过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学生的做题技巧是基本计算之上才会有的,所以要把基本计算练好.但是大量的基本计算训练容易僵化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科学地运用变式来提高解题能力,通过变式来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找出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能够使学生把握题中不变的东西,熟悉做题的技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联想、转化、归纳、推理、探索的思维能力.其中变式训练包括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2.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学问题发现、思考、规律的揭示,及结论的推广等过程都体现着某种数学思想,并受某种数学思维的指导.在教学中忽视这个过程就意味着失去了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因此,我们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而非填鸭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处理数学问题中循序善导.在中学数学教材中都蕴含了那些数学思想方法呢?第一,具体的数学方法有:消元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第二,科学的逻辑方法有:类比,归纳,演绎,以及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第三,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例如在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后,可让学生尝试求解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其实就是用消元法将三元转化为二元,再将二元转化为一元方程(组)进行求解,初步体会化归思想.2.5加强学生数学解题的规范性的教学讲解例题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学生做题过程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讲授每节课时,一定要充分发挥例题的重要作用,仔细地研究分析相关例题的解题规范与注意要点.讲解例题、作业、习题、试题时板书的规范的格式,这样学生就有参照,自然上行下效.对于学生的作业,应该要求解题过程有理有据,每一步都有出处,有条件.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较少,解几何题时的要求比较低,而中学阶段解几何题时要求用几何语言表达.不同阶段的要求不同,解题的规范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一定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格式以及语言表达,强化解题规范意识,使学生的规范解题成为习惯.2.6不断归纳总结,增强解题功效解题不能只注意解题过程的完成或单纯追求结果的对与错,解题后,要求学生归纳所用知识,重要知识的用法,解类似题的方法技巧,并查错补遗,寻求最佳方案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解题习惯,通过过程挖掘,提炼解题指导思想,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上升到思想方法的高度,抓住实质,揭示规律,从而更高层次上发挥解每一类数学问题的功能作用,大量节省做题时间同时大大提高效率,学生的解题能力才会得到较大提高.七年级所学知识中几何证明主要考到的是说明三角形全等,因此在做题过程中时刻注意已知条件中是否给出说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以数学是自然科学是基础学科,是中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它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中学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也是多方面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素质教育在数学教育这块园地中开出更美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参考文献[1](美)G·波利亚著,涂泓,冯承天译.怎样解题[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4-25[2]希阳,源流.七年级发散思维大课堂[M].龙门书局,2012-6-20[3]杨红潮.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J].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2012,14(1)[4]薛金星.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15[5](美)乔治·波利亚著,刘景麟等译.数学的发现:对解题的理解、研究与讲授[M].科学出版社,2009-05-01[6]金英兰.初中解题方法数学7年级(第3次修订版)[M].延边大学出版社,2011-05-01。
行列式的计算技巧及其应用毕业论文.docx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行列式的计算技巧及应用学生姓名:谢芳学号: 201210010133专业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2101班指导教师:颜亮完成时间: 2016 年 5 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0、前言 (1)1、基础知识及预备引理 (2)1.1行列式的由来及定义 (2)1.2行列式的性质 (3)1.3拉普拉斯定理及范德蒙德行列式的定义 (4)2、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4)2.1定义法 (4)2.2利用行列式的性质(化三角型)计算 (5)2.3拆行(列)法 (6)2.4加边法(升阶法) (6)2.5范德蒙德行列式的应用 (7)3、n阶行列式的计算 (8)4、行列式的应用 (9)4.1行列式在代数中的应用 (9)4.2行列式在几何中的应用 (10)参考文献 (10)致谢 (11)行列式的计算技巧及应用数学与应用数学12101班谢芳指导老师颜亮摘要:行列式的计算是高等代数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我们学好高等代数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高等数学领域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包含了行列式的思想,所以学好行列式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几种行列式的思想,并从实例进行具体说明,介绍方法的同时加以应用.并通过举例说明行列式在代数和几何方面的应用,从而更好的了解行列式的普遍性.关键词:行列式,线性方程组,计算,方法Abstract: the calculation of the determina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knowledge of higher algebra, also an important tool for us to learn advanced algebra. Both higher mathematic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real life, more or less contains the ideas of the determinant, so learning determina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determinant, and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terminant in algebra and geometry, so we can understand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determinant better.Keywords: determinant, 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calculation, the method0前言行列式是学习线性代数的基本工具,行列式的解法有很多种,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先要观察行列式的特征,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解.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解行列式的方法,如定义法、化三角型法、拆行(列)法、加边法、利用范德蒙德行列式计算相关行列式的方法,并通过一定的例题对所介绍的方法进行透彻的讲解,使之更好的理解.当然,解行列式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总结.行列式在数学的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线性代数和高等数学中更是一个重要的解题工具.本文主要介绍行列式在代数和几何方面的应用.1 线性方程组与行列式1.1 行列式的由来及定义在中学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含有一个未知数和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法,那在这里我们来讨论含n 个未知数n 个方程的多元一次方程组即线性方程组的解法.首先我们先来看未知数的个数不多的时候的情形.我们先讨论n=2时的二元线性方程组 {0212111=+x a x a 0222121=+x a x a (1)为了解这一类方程,我们将引入一个很重要的工具——行列式 我们把线性方程组(1)的系数作成二阶行列式,1221221122211211a a a a a a a a -=当a a a a 22211211≠0时,方程组(1)有唯一解x 1=a a a a ab a b 22211211222121x 2=a a a a b a b a 22211211221111同样的,对于三元线性方程组{b x a x a x a 1313212111=++b x a x a x a 3323222121=++b x a x a x a 3333232131=++ (2) 的系数作成三阶行列式D=a a a a a a a a a 333231232221131211=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322311332112312213322113312312332211---++当0D ≠时,那么方程组(3)有解D D D D D D x x x 332211,,===其中D 1=a a b a a b a a b 333232322213121,D 2=a b a a b a a b a 333312322113111,D 3=b a a b a a b a a 332312222111211我们的目的是要把二阶、三阶行列式推广到n 阶行列式,然后用这一工具来解含有n 个未知量n 个方程的线性方程组.定义1[1]用符号 ||a a a a a a a a a nnn n n n 212222111211||表示n 阶行列式指的是n!项的代数和,这些项是所有取自该行列式不同行与不同列上的n 个元素的乘积a 1j 1a 2j 2⋯a nj n ,项的符号为(−1)π(j 1j 2⋯j n ),也就是说,当j 1j 2⋯j n 为偶排列时,这一项的符号为正,当j 1j 2⋯j n 为奇排列时符号为负.这一定义还可以表示成||a a a a a a a a a nnn n n n212222111211||=∑(−j 1j 2⋯j n 1)π(j 1j 2⋯j n )a 1j 1a 2j 2⋯a nj n1.2 n 阶行列式性质:[2]引理1 把行列式的行变成列、列变成行,行列式的值不变.引理2 把一个行列式的两行(或两列)交换位置,行列式的值改变符号.引理3 把行列式的某一行(或一列)的所有元素乘以某个数c,等于用数c 乘原行列式.引理4 若一个行列式的两行(或两列)的对应元素成比例,那么行列式的值等于零.引理5 把行列式某一行(或列)的所有元素同乘以一个数c,加到另一行(或一列)的对应元素上,所得行列式的值与原行列式的值相等.引理6 行列式某一行(或列)的各元与另一行(或列)对应元的代数余子式的乘积之和等于零.1.3 拉普拉斯定理及范德蒙德行列式的定义拉普拉斯定理]3[ 设D 为一n 阶行列式,任意取定D 中的k (≤1k<n )行,由这k 行元素所构成的一切k 阶子式与它们所对应的代数余子式的乘积的和等于行列式D 的值.用符号可以表示为D=A i mi i ∑=1N ,其中m=C k n行列式||a a a a a a a a a n nn n n n 112112222121111---||叫作一个n 阶范德蒙德行列式. 2 行列式的计算2.1 定义法例1 计算行列式D=|d hc g f b e a 0000000|解 由定义可知,D 是一个4!=24项的和,展开式的一般项为a 1j 1a 2j 2⋯a nj n ,在这个行列式中,除了abcd,afgd,ebch,efgh 外,其余各项均含有0,故乘积为0,与上面四项相对应列标的排列依次为1234,1324,4231,4321,而π(1234)=0,π(1324)=1,π(4231)=5, π(4321)=6,故D=abcd+efgh-afgd-ebch.利用定义法求解行列式时,只适合一些比较简单的行列式,如对角线行列式,三角行列式等,定义法常用于解低阶的行列式,对于一些高阶的行列式,我们将介绍其他方法来求解.2.2 利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例2 证明n 阶上三角行列式(主对角线以下的元素都为零)]4[|a a a a a a nnnn 0022211211|=a a a nn 2211证明 在这个行列式中,当j i <i 时,元素a j ii =0,由定义可知所有取自各行各列的项的乘积除了a a a nn 2211外,其余项中均含有因子0,故乘积为零,又π(a a a nn 2211)=0,故|a a a a a a nn nn00022211211|=a a a nn 2211特别的λλλn00021=λλλn 21 由性质1可知,下三角行列式也等于主对角线上元素的积.那么对于可化为三角行列式的计算,就可先利用行列式的性质把它变成三角行列式例3 计算行列式2111121********* 解 把行列式除开第一行外其他行上的对应元素分别减去第一行上的元素,得原式=1000010000101111=1 如果一个行列式可化为三角行列式,我们可以优先考虑化成三角形后再进行计算,计算起来更简便.2.3 按行(列)展开按行(列)展开又称降阶法,按某一行展开时,可以使行列式降一阶,更一般的,如果可以用拉普拉斯定理就可以降很多阶了.但为了让计算更加简便,我们一般先利用行列式的性质使行列式中的元出现尽可能多的零,然后再展开.例4 计算行列式4122743221010113-=D 解 原行列式c c 31- 41217432-210001-14c c c 334__21211-432-010021-14=)(1-32+2211-32214=-2213706-7-0=-376-7-=-21对于这种阶数稍微高点的行列式用定义法一般比较复杂,这时我们考虑利用行列式的性质降阶后再按行或列展开.2.4 加边法(升阶法)加边法即把行列式添加一行和一列,使升阶(加边)后的行列式的值与原行列式相等,这种方法叫加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所加边的元素和原行列式的元素有直接关系,如相等或倍数关系,或原来的行列式中有大片元素相同的行列式.例5 计算行列式D =a xx x x a x x xx a x xxx a n321(x a a a n ,,21≠) 解 原行列式中存在“大片”的x,故用加边法把原行列式变成n+1阶行列式,则有a x xxx a x x x x a x x x x a x x x x D n0001321=r r k n k 1)1,,3,2(-+==xa x a x a x a x x x x n ----001-0001-0001-0001-1321c a c ii x n i -++==11,,3,21 xa x a x a xa x xxxx a x n ni -----+∑=000000000000132111=(1+)()11x a x a xni i ni i --∏∑==利用加边法把行列式化为n+1阶行列式后,再利用行列式的性质把该行列式化为可直接计算的行列式,从而简便计算.2.5 范德蒙德行列式的应用由于范德蒙德行列式]5[=D n ||a a a a a a a a a n nn n n n 112112222121111---||=)1x x m nk m k -∏≤<≤( 范德蒙德行列式是一个很特殊的行列式,从第二行起每一行与前一行对应元素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对于可化为范德蒙德行列式的计算我们可先把它化成范德蒙德行列式后再进行计算.例6 计算D n =nn nnn n n323232333322221111解 从该行列式的第k (k=2,3,…,n )行中提取公因子后,得到n nnn D nnn n2221333122211111!=该行列式为范德蒙德行列式的转置行列式,故D n=n!(n-1)!2!1!.3 n 阶行列式的计算对于n 阶行列式的计算,除了以上的方法外,我们还会根据行列式的特征采用递推法和归纳法来求解. 例1 计算D n =ba ab b a b a ab b a ++++100000100解 将D n 按第一行展开,再将按第一行展开的第二个行列式按第一列展开得abD D b a D n n n 21)(---+=,整理得aD D n 1-n -=b (D a D n n 21---)由递推关系可以得出:aD D n 1-n -=)(122D D b n --=][)()(22b a a ab b a b n +--+-=b n 在上式中,a 和b 的地位是相等的,因此有D D n 1-n -=a n两式联立解得ab a b D n n --=1-n ,可以得出a b a b D n n n --=++11递推法一般用于n 阶行列式的求解,递推法的关键是找出D D D D D n n n n n 211,---与或与的关系.除了上面讲到的递推法,我们还常用归纳法来证明某些行列式. 例2]6[ 证明αααααcos 211cos 200000cos 210001cos 210001cos=D n =cos(αn )证明 当n=1时,D 1=αcos ,等式成立当n=2时,ααcos 211cos 2=D =2cos 2α-1=cos2α,等式成立假设n=k 时等式仍然成立,即αk D k cos =,α)1cos(1-=-k D k那么,当n=k+1时,把行列式按最后一行展开得D D D k k k 211cos 2--+-=α 代入得α)1cos(1k +=+k D 由归纳法得αn D cos n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中所提到的方法也只是解题过程中的一些常用方法,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至于要采用哪种方法要视具体题目而定,只要我们多观察行列式的特征就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计算.4 行列式的应用4.1 行列式在代数中的应用行列式在代数中的应用主要有利用行列式解含n 元线性方程组b x a x a x a n n 11212111=+++ b x a x a x a n n 22222121=+++……b x a x a x a n n nn n n =+++ 2211当系数行列式D ≠0时,有唯一解:D D x k k =(k=1,2,…,n).对于齐次线性方程组,若D ≠0,则对应的方程组只有零解.4.2 行列式在几何中的应用我们还可以用行列式来表示直线方程,例如过两点M (y x 11,),N (y x 22,)的直线方程1112211y x y x y x=0 (1) 证明 由两点式,我们可以得出过MN 的直线方程为y y y y x x x x 211211--=-- 把上式化简得012212121=-+-+-y x y x y x y x y x y x再进一步进行化简得y x y x x x y y y x221121211111+-=0即为(1)式按第一行展开所得的结果,命题得证.行列式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上面只是讲的比较特殊的两种,在几何方面,还有许多应用,还可利用行列式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例如 以平面内三点P (y x 11,),Q(y x 22,),R (y x 33,)为顶点的△PQR 的面积S 是11121332211y x y x y x参考文献[1]张禾瑞,郝鈵新·高等代数(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任功全,封建湖,薛仁智·线性代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姚慕生·高等代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8[4]马菊霞,吴云天·线性代数题型归纳与方法点拔考研辅导[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5]毛纲源·线性代数解题方法技巧归纳[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6]王丽霞· N阶行列式的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致谢本文是在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颜亮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整个论文写作的过程,颜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新颖的思路,并对我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和帮助,老师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使我深受启发.颜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让我深深的敬佩,在此,我向我的指导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在这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行列式的知识,视野得到了很大的开阔.同时,我也要感谢我们小组的同学,感谢她们给我提出的建议,让我更好的完成了此次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涉及到数学理论的研究与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而毕业论文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独立研究与论文撰写,展示学生在该领域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成果。
一、选择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对于顺利完成论文至关重要。
在选择题目时,学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出发,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选择。
同时,要考虑到论文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术界的贡献程度。
一个好的论文题目应该具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在进行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可以包括数学建模、实证研究、理论分析等,而理论基础则是研究的基石。
学生需要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际操作,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方法和理论,确保论文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在进行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论文研究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然后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能够为论文的结论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四、论文的撰写与表达毕业论文的撰写与表达是整个研究过程的总结与展示。
学生需要按照学校或学院的要求,规范地撰写论文的各个部分,包括摘要、引言、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重论文的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确保论文的可读性和连贯性。
在撰写过程中,学生可以请教导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论文的质量。
五、论文的答辩与评审完成毕业论文后,学生还需要进行论文的答辩与评审。
答辩是学生对自己研究成果的展示和解释,评审则是对论文质量的评价和认可。
在答辩和评审过程中,学生需要清晰地陈述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回答评委的问题。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在现代科学和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毕业论文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应用,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
本文将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意义、选题与研究方法以及撰写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既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也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论文的撰写,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培养自己的科研兴趣和能力,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或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选择合适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关键。
在选题方面,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相关的研究领域或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还可以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选择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创新性的课题。
在研究方法方面,学生可以根据选题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例如,可以运用概率论和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实际问题的概率分布和相关性,或者运用微分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来求解实际问题的解析解或数值解等。
然后,撰写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规范。
首先,论文的结构应该清晰合理,包括引言、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
引言部分应该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方法部分应该详细描述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和复现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分析部分应该客观准确地呈现实验结果,并结合数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最后,结论部分应该总结研究成果,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此外,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还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数学之美小学生的数学研究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我们要从儿童的视角去发现数学之美,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同时,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研究数学,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潜能。
二、不泯童心,赏识育人二)注重个性发展,不断赏识和鼓励学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赏识和鼓励他们。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在研究中感受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关爱,不断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三、改观念,励创新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创新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是单一的、死板的,无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创新。
例如,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爱润童心,活动育人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创新。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升,注重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
五、面向全体,提升素质最后,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升他们的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研究数学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童心和创新意识的现代人才。
参考文献:叶澜.教育的本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学生的兴趣和投入程度对于数学课程的研究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5464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54642学生对数学学科和教学内容的看法调查结果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和对教学内容的喜好与其研究兴趣和努力程度密切相关。
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数学能使人聪明,对人的性格有影响,以及在生活中有广泛作用。
因此,中学数学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让他们在研究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激发数学研究兴趣,减少研究分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标》标准的指导下,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数学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呢?首先,要从学生的研究兴趣入手。
研究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意向活动。
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研究的积极性。
因此,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体验到成功和愉悦,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研究中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感。
同时,要注重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研究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要提高中学数学的课堂效率,首先要从学生的研究兴趣入手,激发他们的兴趣;其次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后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研究中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学数学的课堂效率。
根据图1数据,有75%的学生对数学学科持有好感并认为数学很重要。
这些学生主观上认为应该学好数学,为数学课程的开设打下了广泛的基础。
根据初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爱好情况调查表,可以看出喜欢计算题和几何证明题的学生最多,而最不喜欢的是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和作图题。
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毕业论文题目:数学模型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数学模型应用到各个领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篇文章将探讨数学模型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包括在商业管理、决策分析、金融市场、价格发放、核心技术研发、预测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本文重点介绍了数学模型在商业管理领域的应用,例如投资分析,企业成本分析,以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包括股票价格预测,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等。
本文最后介绍了人们在不同领域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若干实例,以及可能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数学模型;商业管理;金融市场;实例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ic progress, more and more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adopted in various fields, thu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fe.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fields, including business management, decision analysis, financial markets, price issue, cor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ediction analysis and so 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in the field of business management, such as investment analysis, enterprise cost analysis, and in the field of financial market, includingstock price prediction, portfolio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and so on. Final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examples of people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different fields,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毕业论文

仿真算法设计与实现
01
数值计算方法
运用数值计算技术,如插值、拟 合、数值积分等,对模型进行求
解。
03
智能优化算法
借鉴自然现象和生物行为,设计 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蚁 群算法等,用于求解优化问题。
02
蒙特卡罗方法
基于概率统计理论,通过随机抽 样模拟系统行为,适用于复杂系
统仿真。
04
并行计算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毕业论 文
2024-01-09
目录
• 引言 • 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理论 • 应用数学领域研究 • 数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 数学与应用数学前沿研究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发展
简要介绍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历史发展 、主要分支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 况。
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平面上的点、直线和二次曲线的 性质,包括坐标法、向量法和解析法 等。
研究在射影变换下图形的不变性质和 变化规律,包括射影平面、射影空间 和射影变换等。
空间解析几何
研究三维空间中的点、直线和平面的 性质,包括空间向量的运算、空间直 角坐标系和空间曲线与曲面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 2 3
概率论基础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发展需要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未来可以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同 行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共同推动数学与应用数学的进步和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线性规划问题的理论、算法及其在经济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 的应用。
非线性规划
研究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如梯度法、牛顿法等,并探讨其 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
组合优化
数学与应用数学 毕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工程技术、金融经济、医学生物等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数学与应用数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首先,数学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还是天文学,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
数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科学家揭示自然界中的规律。
例如,微积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可以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概率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可以分析基因突变的概率和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
因此,数学的发展与科学研究密不可分,为科学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
其次,数学在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建筑设计、交通规划还是电子通信,都需要数学的支持。
数学可以通过几何学和力学等分支,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进行分析,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同时,数学在电子通信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例如编码理论和密码学,保障了信息的安全传输。
因此,数学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技术的水平,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再次,数学在金融经济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金融市场的运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而数学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对金融市场进行预测和风险评估。
例如,随机过程和期权定价理论在金融衍生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例如宏观经济模型和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推动经济发展。
因此,数学的应用不仅对金融市场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最后,数学在医学生物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和生物统计学等领域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
数学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对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
例如,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数学算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和分析,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代码:11517学号:201311002242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毕业论文题目直接法和二维Toda格方程的周期解学生姓名李灵霜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1342学号201311002242院(部)理学院指导教师(职称)苏婷(副教授)完成时间2017 年5 月26日毕业设计(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河南工程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毕业设计(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毕业设计(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毕业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
对本毕业设计(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2)第2章二维Toda格方程的双线性形式 (3)第3章一维周期波解和渐进性 (4)3.1一维周期波解 (4)3.2单周期波解的渐近性 (6)第4章双周期波解及其渐近性 (7)4.1构建双周期波解 (7)4.2双周期波解的渐近性 (9)致谢 (12)参考文献 (13)直接法和二维Toda格方程的周期解摘要Hirota双线性方法被用来直接构造周期波解依照Riemann theta函数(2+1)-1维Toda晶格方程。
对周期波的渐进性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单周期解和双周期解。
并绘制解的曲线来分析此解,结果表明可以从周期波解中减少公知的孤子解。
关键词:Riemann theta 函数周期波解一种直接方法第1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众所周知,有很多成功的方法来构造微分方程的显式解,例如:散射变换、Darboux变换、Hirota直接法、algebra-geometrical方法等等。
准周期性解或algebra-geometrical解可以借助于 algebra-geometrical方法获得,然而他们解的形式复杂可以借助于黎曼曲面和Abel-Jacobi函数。
Hirota直接方法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方法来构造非线性方程的精确解,一旦通过因变量变换以双线性形式写入非线性方程,则可以获得多孤子解和有理解。
Nakamura在1979年和1980年提出了单周期波解和基于Hiorta的双周期波解,借助Riemann theta函数。
其中得到KdV和Boussinesq方程的周期解,这种方法的重要优势在Dai et al首次被证明。
对于KP 方程,可以明确地绘制解分布图,并且通过使用合适的渐近极限,可以从准周期解推导多分散解。
这种程序在Dai et al中有介绍,并被其他作者用来研究用大量孤子方程来构造准周期性解。
1.2国内外发展现状关于Toda晶格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Nakamura研究关于(3+1)-维Tode方程,此方程的解是一系列的Bessell函数的级数展开式的表达式形式。
Krichever和Vaninsky得到了周期和开放Toda晶格之间的关系。
此外algebra-geometrical方法关于开放Toda晶格是发展的。
对于开放Toda格代数几何方法的开发,基于李超代数方法,这是超级Toda晶格和超KdV方程有一定关系发现.Baleanu和Baskal讨论了个Lax方程的张量形式和Cartan挠率张量的几何形式存在的透明。
此外,给出了Toda晶格的Lax张量方程的解。
Baleanu等人提出了Killing张量和Lax算子之间的联系,并详细分析了Toda晶格方程的应用,Ito和Locke研究了仿射Toda场方程,并得出了一些有趣的解。
Mahmood通过使用Darboux 变换得到NC Painleve方程的准决定性解,其中Toda解在n = 1处。
Klein和Roidot 提出了对于双曲线和椭圆形情况的波长极限(2 + 1)维度Toda的数值研究。
Wu等人将离散小数演算的工具引入到扩散问题的离散建模中,并且提出了在Caputo方法中的小数时间离散扩散的模型李构建了一个新的q变形的Toda层次的双线性方程和tau 函数的Sato 理论。
此外,详细研究了多组分延伸作者研究了周期性Toda 链的动力学的渐近线,其中具有大量等质量的粒子的初始数据接近平衡。
Wu 等人提出了晶格分数扩散方程,并且作为应用,讨论了各种差分阶数。
1.3 课题理论基础介绍对于二维Toda 晶格方程:()()()()(),,1,,1,,,,n i ,,20xx u x y n u x y n u x y n yy u x y u x y n e e e -+---+++-=(1.1)Nakamura 【31】发现新的类型精确解(ripplon 解,新的解反映了系统的基本多维度的影响事实上,方程(1.1)是修正拉普拉斯方程的离散化形式。
(参考【31】)+-=0yy xx zz u iu u (1.2)在本文中,我们采用了戴等人提出的方法,【13】在方程(1.1)的Riemann θ函数中直接构造周期波解通过进行合适的渐近分析,获得并导出单周期和双周期解。
此外,我们绘制一些解的曲线来详细分析解。
1.4 本文结构本论文的结构如下,在第二章中,我们得出了2D Toda 格方程的双线性形式。
在第三章中给出了一阶周期波解和渐近性。
在第四章中,我们得到双周期波解及其渐近性。
类似于第三章,虚部的一些解曲线将被丢弃。
第2章二维Toda 格方程的双线性形式我们考虑方程()()()()()-+---+++-=,,1,,1,,,,n ,,20xx u x y n u x y n u x y n yy u x y iu x y n e e e (2.1)通过作如下变换:()()(),,221ln ,,,u x y n x ye x yf x y n --=∂+∂ (2.2) 方程(2.1)具有双线性形式:ξωμ=++=,1,2j j j j k x t n j()()()()()⋅⎡⎤≡+-++⋅=⎣⎦22,,cosh D ,,,,i 22,,,,0n X Y X Y n G D D f x y n f x y n D D conshD c f x y n f x y n (2.3)其中()()()=++123c c n x c n y c n ,这是由于积分的结果。
在文献【4】中对Hirota 双线性微分算子做了如下定义:()()()()(),,,,|,,my y x x x x D D a x y b x y a x y b x y x x y y '''''⋅≡∂-∂⨯==差分运算符被定义为:11;n n D n n n e a b a b ++⋅= 11,n n D n n n e a b a b --+⋅=()()11111122n n n n D D n n n n n n n conshD a b e e a b a b a b -+--+⋅=+⋅=+ 从Hirota 算子的定义我们可知关系:()()12121212,mlm l x t D D e e k k e ξξξξωω+⋅=--其中ξωμ=++=,1,2jj j j k x t n j 此外,我们很容易推导出关系:()121212,n conshD e e consh e ξξξξμμ+⋅=- (2.4)()()1212121212,,conshD ,,,x t n G D D e e G k k e ξξξξωωμμ+⋅=+-- (2.5)第3章一维周期波解和渐进性3.1一维周期波解我们假设2D-T oda 格方程的双线性形式的Riemann theta 函数解为:22,ik ik k f e τπξπ∞+=-∞=∑(3.1)其中()()11,...,k ,,...,,N N k k ξξξτ==是一个对称矩阵,且0,Im 0,1,...,i j i j p x l y m j N τξμξ>=+++=我们考虑N = 1的情况,则(3.1)变为:()(),2,,Ni k k i kk Z f e πτπξ+∈=∑(3.2)为了使上述形式可以成为一个解,p ,l ,μ可以不是独立的,我们继续找到他们的关系 将(3.2)代入(2,3)再用(2,4)-(2.5)我们可以得到:()()()()()()()()()()()()()()()22,22,m 22,,D ,exp 2exp 2,D ,exp 2exp 222,22,22exp 2ex x y n k kx y n kk km Df f G D conshD ik ik ik ik G D conshD ik ik i m k i m k G i k m p i k m l consh i k m im i k k m G m πξπτπξπτπξπτπξπτπππμπηπτ∞'=-∞∞=-∞∞'=-∞∞=-∞''⋅=+⋅+=+⋅-+-⎡⎤⎡⎤=-+--⋅++-⎣⎦⎢⎥⎣⎦=∑∑∑∑()p 20,im πη=其中引入了新的求和指数m k k '=+,()m G 被定义为:()()()()()()2222,22,22exp kG m G i k m p i k m l consh i k m i k k m πππμπτ∞=-∞⎡⎤=-+--⎣⎦⎡⎤⋅+-⎢⎥⎣⎦∑(3.3)在等式(3.3)中,令1k k '=+ ,我们可以得到:()()()()()()()()()()()()()22222,222,222exp 2exp 212exp 21...kG m G i k m p i k m l consh i k m i k k m i m G m i m πππμπτπτπτ∞=-∞⎡⎤'''=------⎣⎦⎡⎤⎡⎤''⋅+---⎣⎦⎢⎥⎣⎦⎡⎤=--=⎣⎦∑()()()()()1+1m +20,是偶数1,是奇数im m i m G e m G em ππττ''-''⎧'⎪=⎨'⎪⎩ (3.4) 这个关系意味着如果有()()010,G G == 此时就有()0,G m m Z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得出:()()()()2222220164sinh 2exp 20,G k xp yl i k c ik ππμπτ∞-∞⎡⎤=+++=⎣⎦∑(3.5)()()()()()()()()222222214214sinh 221exp 10,G k xp yl i k c i k k ππμπτ∞-∞⎡⎤=-++-+⎢⎥⎣⎦+-=∑(3,6)表示()()21exp 2,kik δπτ= ()()()()222exp 1,k i k k δπτ=+-()2211116,a k k πδ∞-∞=∑ ()121,a k δ=∑()()2114sinh2,k b i k k πμδ∞=-∞=∑()()22212421,k a k k πδ∞=-∞=-∑()222,ka k δ∞=-∞=∑ ()()()2224sinh 221,kb i k k πμδ∞=-∞=-∑那么等式(3.5) - (3.6)简化为:()22111210,a xp yl a c b +++= (3.7) ()22212220,a xp yl a c b +++=(3.8)解决系统,我们有2212221221121122b a b a xp yl a a a a -+=- (3.9)21112121121122b a b ac a a a a -=- (3.10)系数p ,l 和u 需要满足(3.8),并且比照着(3.2)和(2.2)给出单周期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