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概念与判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路漫漫其悠远
中国官方的回应
➢ 2003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美国财长斯诺时表示,保持 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 益。
➢ 中国财政部长项怀诚在G7财长会议开幕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中 国认为提高人民币汇率“毫无必要”,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无疑被 夸大了。
➢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一再表示,有关“人民币低估影响了美 国就业”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调节人民币汇率无法解决中国贸易顺 差的问题,也无法改变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于美国的现实。
•
路漫漫其悠远
中国经济学家的言论
➢ 观点1:保持人民币目前的汇率水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升 值将使中国重蹈日本经济的覆辙,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灾难。同时,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也是保持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稳定的需要 。董辅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方星海(上海证 券交易所)、郎咸平
➢ 观点2:人民币的确被低估了,但是并没有像国外评论那样被严重低 估,人民币升值是无法避免的,中国的汇率安排应该更加灵活。胡祖 六(高盛银行首席分析师)
➢ 观点3:现在评估人民币是低估还是高估为时过早。(周小川,2003 年9月)
➢ 观点4:主动应对、稳中求变,坚持汇率稳定、延缓升值,等到升值 预期消除以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目前采用非汇率手段化解人民币的 升值压力,如提高进口、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推进利率市场的改革 、消化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等。方星海、成思危、张曙光、何帆、张 斌等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概念 与判定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15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概念和判定
➢ 人民币均衡汇率问题的争议 ➢ 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的传统方法 ➢ 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的经济影响 ➢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新概念 ➢ 中国的某些特殊问题 ➢ 结论
•
路漫漫其悠远
一、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的争议
1.历史上的争议(表一)
➢ 2003年10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泰国曼谷举行的2003年 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重要演讲,声明中国将继续在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基础上,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2004年第一季度例会上达成共识,中国近期 仍应继续保持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应在合理 、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广义基础 狭义基础 假设前提 购买力的决定
路漫漫其悠远
换汇成本 单位货币的购买力
单位货币对国际贸易商 品的购买力
一价定律存在于国际贸 易商品价格之中
货币数量、劳动生产率 等等
购买力平价 单位货币的购买力 单位货币对一般商 品的购买力 一价定律存在于所 有商品价格之中
货币数量
•
(3)货币供求论
•
路漫漫其悠远
•
路漫漫其悠远
图一:上海外汇调剂价格的波动 (1992年底到1993年7月30日)
资料来源:上海国家外汇管理局
路漫漫其悠远
注:虚线为场外交易加价的大致趋势 •
➢ 汇率是一种利益分配的工具 ➢ 官价-按通货膨胀、进出口情况调节 ➢ 调剂价-按企业对外汇的供求关系调节 ➢ 留成比例-按行政判断决定
•
路漫漫其悠远
表一的延续
阶段 时间
争论点
阶段四 1994-
贬值过头
1996
阶段五 1百度文库97-
应该贬值
1998
阶段六 2002-现在 应该升值
后果 通胀 紧缩冲击 巨额顺差
•
路漫漫其悠远
2.当前的争议
➢ 争议的引发 ➢ 相关数据 ➢ 相关言论 ➢ 官方的回应
•
路漫漫其悠远
图二: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 单位:亿美元
阶段 时间
争议点
后果
阶段一 1978-1980 阶段二 1981-1984 阶段三 1985-1993
会计工具
外汇改革无 动力
仅顾有形贸易
其他行业不 满
不公平、调剂价-官价 市场混乱 差距太大、IMF反对、调 剂汇率失控
•
路漫漫其悠远
表二:上海贸易外汇留成比例表 (1988年下半年)
资料来源:程怀日、王昌栋编著《国际金融》第91页,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 2003年9月中旬,欧盟的财长在对人民币升值问题进行讨论的同时 ,提出“汇率不公平是导致贸易不平衡关键”的说法,进而要求人民 币重新估值。
➢ 泰国:泰国央行行长蒂耶通屡次提出,中国是导致亚洲其他地区陷 入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
➢ IMF:200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应为1.9¥/$,从1994到2002年 末,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上升20.5%。但IMF同时表示人民币升 值是一个长期和逐步的过程,不应就汇率问题对中国施加压力。
2、金融流量的方法
(1)利率平价论
本国利率-外国利率=即期利率-远期利率 当本国利率上升,大量外资流入,本币立即上升,远期下跌 当外国利率上升,大量本币外流,本币立即下浮,远期上升
(2)国际借贷说
(3)资产市场说
•
路漫漫其悠远
三、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的经济影响
1、贬值与进出口
当:有闲置的资源(人力、资金、技术、材料) 出口价可以不变或下降 国外有需求
•
路漫漫其悠远
国际上的言论
➢ 日本:日本副财长黑田东彦在《金融时报》宣称,中国的通缩经出 口扩散至台湾、香港甚至全球。随后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要求通过 一项类似当年《广场协议》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
➢ 美国:《商业周刊》:“中国的通货紧缩正在危机全球经济。”2003 年9月,美国财长斯诺对中国的“汇率之行”。美国从制造商到国会议 员纷纷发表申明,要求人民币升值。
出口就能扩大 进口价格上升,进口减少,出口替代品生产增加 贸易收支改善,GDP上升
•
路漫漫其悠远
表三 中国贸易收支的演变 (1976-2003) 单位:10亿美元
路漫漫其悠远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
•
贬值与物价
➢ 货币工资机制
➢ 生产成本机制
➢ 资产买卖机制(收购储备、还本付息)
•
路漫漫其悠远
结论
•
路漫漫其悠远
二、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的传统方法
➢ 实物流量的方法 ➢ 金融流量的方法
•
路漫漫其悠远
1、实物流量的方法
(1)购买力平价
• 绝对购买力平价 : • 相对购买力平价 : 结论: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购买力的比价
•
路漫漫其悠远
(2)换汇成本比价
出口换汇成本
进口换汇成本
换汇成本和购买力平价的比较
路漫漫其悠远
中国官方的回应
➢ 2003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美国财长斯诺时表示,保持 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 益。
➢ 中国财政部长项怀诚在G7财长会议开幕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中 国认为提高人民币汇率“毫无必要”,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无疑被 夸大了。
➢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一再表示,有关“人民币低估影响了美 国就业”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调节人民币汇率无法解决中国贸易顺 差的问题,也无法改变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于美国的现实。
•
路漫漫其悠远
中国经济学家的言论
➢ 观点1:保持人民币目前的汇率水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升 值将使中国重蹈日本经济的覆辙,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灾难。同时,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也是保持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稳定的需要 。董辅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方星海(上海证 券交易所)、郎咸平
➢ 观点2:人民币的确被低估了,但是并没有像国外评论那样被严重低 估,人民币升值是无法避免的,中国的汇率安排应该更加灵活。胡祖 六(高盛银行首席分析师)
➢ 观点3:现在评估人民币是低估还是高估为时过早。(周小川,2003 年9月)
➢ 观点4:主动应对、稳中求变,坚持汇率稳定、延缓升值,等到升值 预期消除以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目前采用非汇率手段化解人民币的 升值压力,如提高进口、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推进利率市场的改革 、消化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等。方星海、成思危、张曙光、何帆、张 斌等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概念 与判定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15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概念和判定
➢ 人民币均衡汇率问题的争议 ➢ 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的传统方法 ➢ 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的经济影响 ➢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新概念 ➢ 中国的某些特殊问题 ➢ 结论
•
路漫漫其悠远
一、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的争议
1.历史上的争议(表一)
➢ 2003年10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泰国曼谷举行的2003年 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重要演讲,声明中国将继续在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基础上,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2004年第一季度例会上达成共识,中国近期 仍应继续保持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应在合理 、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广义基础 狭义基础 假设前提 购买力的决定
路漫漫其悠远
换汇成本 单位货币的购买力
单位货币对国际贸易商 品的购买力
一价定律存在于国际贸 易商品价格之中
货币数量、劳动生产率 等等
购买力平价 单位货币的购买力 单位货币对一般商 品的购买力 一价定律存在于所 有商品价格之中
货币数量
•
(3)货币供求论
•
路漫漫其悠远
•
路漫漫其悠远
图一:上海外汇调剂价格的波动 (1992年底到1993年7月30日)
资料来源:上海国家外汇管理局
路漫漫其悠远
注:虚线为场外交易加价的大致趋势 •
➢ 汇率是一种利益分配的工具 ➢ 官价-按通货膨胀、进出口情况调节 ➢ 调剂价-按企业对外汇的供求关系调节 ➢ 留成比例-按行政判断决定
•
路漫漫其悠远
表一的延续
阶段 时间
争论点
阶段四 1994-
贬值过头
1996
阶段五 1百度文库97-
应该贬值
1998
阶段六 2002-现在 应该升值
后果 通胀 紧缩冲击 巨额顺差
•
路漫漫其悠远
2.当前的争议
➢ 争议的引发 ➢ 相关数据 ➢ 相关言论 ➢ 官方的回应
•
路漫漫其悠远
图二: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 单位:亿美元
阶段 时间
争议点
后果
阶段一 1978-1980 阶段二 1981-1984 阶段三 1985-1993
会计工具
外汇改革无 动力
仅顾有形贸易
其他行业不 满
不公平、调剂价-官价 市场混乱 差距太大、IMF反对、调 剂汇率失控
•
路漫漫其悠远
表二:上海贸易外汇留成比例表 (1988年下半年)
资料来源:程怀日、王昌栋编著《国际金融》第91页,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 2003年9月中旬,欧盟的财长在对人民币升值问题进行讨论的同时 ,提出“汇率不公平是导致贸易不平衡关键”的说法,进而要求人民 币重新估值。
➢ 泰国:泰国央行行长蒂耶通屡次提出,中国是导致亚洲其他地区陷 入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
➢ IMF:200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应为1.9¥/$,从1994到2002年 末,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上升20.5%。但IMF同时表示人民币升 值是一个长期和逐步的过程,不应就汇率问题对中国施加压力。
2、金融流量的方法
(1)利率平价论
本国利率-外国利率=即期利率-远期利率 当本国利率上升,大量外资流入,本币立即上升,远期下跌 当外国利率上升,大量本币外流,本币立即下浮,远期上升
(2)国际借贷说
(3)资产市场说
•
路漫漫其悠远
三、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的经济影响
1、贬值与进出口
当:有闲置的资源(人力、资金、技术、材料) 出口价可以不变或下降 国外有需求
•
路漫漫其悠远
国际上的言论
➢ 日本:日本副财长黑田东彦在《金融时报》宣称,中国的通缩经出 口扩散至台湾、香港甚至全球。随后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要求通过 一项类似当年《广场协议》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
➢ 美国:《商业周刊》:“中国的通货紧缩正在危机全球经济。”2003 年9月,美国财长斯诺对中国的“汇率之行”。美国从制造商到国会议 员纷纷发表申明,要求人民币升值。
出口就能扩大 进口价格上升,进口减少,出口替代品生产增加 贸易收支改善,GDP上升
•
路漫漫其悠远
表三 中国贸易收支的演变 (1976-2003) 单位:10亿美元
路漫漫其悠远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
•
贬值与物价
➢ 货币工资机制
➢ 生产成本机制
➢ 资产买卖机制(收购储备、还本付息)
•
路漫漫其悠远
结论
•
路漫漫其悠远
二、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的传统方法
➢ 实物流量的方法 ➢ 金融流量的方法
•
路漫漫其悠远
1、实物流量的方法
(1)购买力平价
• 绝对购买力平价 : • 相对购买力平价 : 结论: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购买力的比价
•
路漫漫其悠远
(2)换汇成本比价
出口换汇成本
进口换汇成本
换汇成本和购买力平价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