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全套课件PPT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物系相关速PPT课件
这是接触物系接触点相关速度问题 B
根据接触物系触点速度相关特 征,两者沿接触面法向的分速度相 同,即
vA cos v0 sin
vA v0 tan
vA
α PA α O
α
v0
v0
第6页/共28页
专题5-例5 如图所示,缠在线轴上的绳子一头搭在墙上的光
滑钉子A上,以恒定的速度v拉绳,当绳与竖直方向成α角时,求线
由图示知 2 2 2
A1
2
B2
v1
v1
vA1 A2
vB2 vA2
vB2 2 vA1 2 vA2
由几何关系
v A1
v 2 ,vA2
5v 6
vB2
第4页/共28页
17 6
专题5-例3 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水平面上,物A前固定有动滑轮B,D
为定滑轮,一根轻绳绕过D、B后固定在C点,BC段水平,当以速度v拉绳头时,
本题属线状交叉物系交叉点速度问题
因两杆角速度相同,∠AMB=60°不变
D
C
M
套在两杆交点的环M所在圆周半径为
R l l
2θ
2cos 30 3
杆D转过θ圆周角,M点转过同弧上2θ的圆心角
A
60°
α
O
环M的角速度为2ω!
l
R θβ B
环M的线速度为 vM 2
l 2 3 l
33
第15页/共28页
如图,一个球以速度v沿直角斜槽ACB的棱角做无滑 动的滚动.AB等效于球的瞬时转轴.试问球上哪些点的速度最大? 这最大速度为多少?
C
α v0 v
vn
r v0
线轴为刚体且做纯滚动,故以线轴
与水R平v面r 切 点vR0 为v0基点R,R应r v有第8页/共28页1
根据接触物系触点速度相关特 征,两者沿接触面法向的分速度相 同,即
vA cos v0 sin
vA v0 tan
vA
α PA α O
α
v0
v0
第6页/共28页
专题5-例5 如图所示,缠在线轴上的绳子一头搭在墙上的光
滑钉子A上,以恒定的速度v拉绳,当绳与竖直方向成α角时,求线
由图示知 2 2 2
A1
2
B2
v1
v1
vA1 A2
vB2 vA2
vB2 2 vA1 2 vA2
由几何关系
v A1
v 2 ,vA2
5v 6
vB2
第4页/共28页
17 6
专题5-例3 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水平面上,物A前固定有动滑轮B,D
为定滑轮,一根轻绳绕过D、B后固定在C点,BC段水平,当以速度v拉绳头时,
本题属线状交叉物系交叉点速度问题
因两杆角速度相同,∠AMB=60°不变
D
C
M
套在两杆交点的环M所在圆周半径为
R l l
2θ
2cos 30 3
杆D转过θ圆周角,M点转过同弧上2θ的圆心角
A
60°
α
O
环M的角速度为2ω!
l
R θβ B
环M的线速度为 vM 2
l 2 3 l
33
第15页/共28页
如图,一个球以速度v沿直角斜槽ACB的棱角做无滑 动的滚动.AB等效于球的瞬时转轴.试问球上哪些点的速度最大? 这最大速度为多少?
C
α v0 v
vn
r v0
线轴为刚体且做纯滚动,故以线轴
与水R平v面r 切 点vR0 为v0基点R,R应r v有第8页/共28页1
高中物理竞赛ppt课件
形式,因而是等价的。
这一原理称为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
随堂练习
续练习
5
(牵)
7.07 2.07 ( m s )
45°
45° 107.0272
α
大小 :
7.07 2.07
-2.07
-10
2 2
分别沿 X、Y 轴正向)。
印刷
= x +y
在课本中惯用印刷形式。 在本演示课件中,为了 配合同学做手书作业,采 用手书形式。
矢量加法
服从平行四边形法则 为邻边 为对角线 若 则
反向为
减法相当于将一矢量反向后再相加。
矢量乘法
两矢量的点乘 = 两量大小与它们夹角余弦的乘积
例如
两矢量点乘的结果是标量 在直角坐标中
r
φ
运动质点
切线
法线
n
τ
自然坐标系
由运动曲线上任 一点的法线和切 线组成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包权
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矢量知识
有大小、有方向,且服从平行四边形运算法则的量。
线段长度(大小);箭头(方向)。
A
手书
A (附有箭头)
印刷
(用黑体字,不附箭头)
在 X-Y 平面上的某矢量矢A量表示该矢式量 A 的坐标式
Y
y
手书
A = xi +yj
j
A
0i
xX
i 、j 分别为 X、Y 轴的
物理竞赛精品课件(2023版ppt)
地球绕太阳公转:分 析地球公转轨道、周 期、速度等参数
02
月球绕地球公转:分 析月球公转轨道、周 期、速度等参数
03
太阳系行星运动:分 析各行星公转轨道、 周期、速度等参数
04
双星系统:分析双星 系统的形成、运动规 律等
05
黑洞与恒星运动:分 析黑洞对恒星运动的 影响
06
星系运动:分析星系 的形成、运动规律等
地球环境与天体运动的关系:天体运动的研究将有 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环境变化和应对气候变化
5
天体运动的总 结与反思
总结天体运动的主要内容
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01 包括天体、轨道、周
期、速度等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02 开普勒三定律、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等
天体运动的计算方法:
03 轨道方程、能量守恒、
角动量守恒等
引入更多天体运动 的实际案例,提高 学生的兴趣和认知
引入天体运动的前 沿研究,提高学生 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增加天体运动实验 环节,提高学生的
动手能力
增加天体运动的互 动环节,提高学生 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谢谢
阐述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01
01
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的基础, 描述物体之间的引力关系
02
02
开普勒三定律:描述天体运动的规 律,包括轨道形状、周期和速度
03
03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的规 律,包括加速度、质量和力
04
04
角动量守恒定律:描述天体运动的 稳定性,包括角动量、质量和速度
2
天体运动的计 算方法
物理竞赛精品课件: 天体运动
演讲人
目录
01. 天体运动的基础知识 02. 天体运动的计算方法 03. 天体运动的典型问题 04. 天体运动的拓展应用 05. 天体运动的总结与反思
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专题--电荷和电场(共39张PPT)
k 4π ε 0
ε08 .8 5 1 0 1 2C 2/N .m 2 真空介电常数。
F
1
4πε0
q1q 2 r2
r0
方向根据同号相斥,异号相吸 来判定。
*关于库仑定律的讨论:
第六章热力学基础
①库仑定律包含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一结果。
*q1 和q2 同性,则q1 q2>0 ,F 和r0同向。
q0 q0 q0
q0 i
E i
五、场强的计算
第六章热力学基础
1、点电荷产生电场的电场强度(库仑定律+电场定义)
q
+
qr 0 r0
P EP
E
F
qq0
4 0r 2
r0
E
F q0
q
40r2
r0
E Q
E Q
2. 点电荷系的电场
第六章热力学基础
设真空中有n 个点 电荷q1 ,q2 ,…qn ,则P 点场强: E3
F1 F2 410
qq' (a2x2)
q
x
o
a aq
F2F1cos210(a2qx q 'x2)32
方向沿x方向。
(2) dF 0 dx
d 1 q第q'x六章热力学基础
(
dx20
(x2
a2)32
)0
x 2a 2
Fmax3
q'q 或 q'q
30a2 330a2
P的电场强度. 由对称性有 EExi
y dqdl ( q )
qR
r 2π R
P
x
ox
z
dE
高中物理竞赛专题之力学专题(共206张PPT)
2
Rg
v2
qRB 2m
qRB 2m
2
Rg
可见两个根都是大于零的。由此把(3)式两边平方
v12 v2 v22
把(2)式能量守恒代入得初始速度满足的条件
vv1122
v02 4Rg
4Rg v02
v22 v22
4Rg
(4)
但其中
v12
0
0
利用求根分解因式
v0
v0
1
v0
v0
2
0
解此不等式,得
v0
1
v0
v0
2
其中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
v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qRB 2m
qRB 2m
2
Rg
0
v0
2
qRB 2m
qRB 2m
2
Rg
题目给出初始速度v0>0的限制,因此初始速度满足的
m2 m1 m2
进而求出
sin
1
sin2
m2 (m2 2m1 ) m1 m2
rm
MR M m
MO
rM
mR Mm
(1)
整个系统在水平面内不受力(环壁与质点之间的作 用力是一对内力),因此动量守恒,求出质心的速度
(M
m)vC
mv0
高二物理竞赛课件:高斯定理(108张PPT)
(1)r < R
E
四、均匀带电圆柱面的电场。
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λ
(1)r < R 高 斯 面
E
四、均匀带电圆柱面的电场。
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λ
(1)r < R
E 2π r l = 0
E
4. 均匀带电圆柱面的电场。
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λ
(1)r < R
E 2π r l = 0 ... E = 0
第三节 高斯定理
一、电力线
一、电力线
电力线(E)线:在电场中画一组曲线, 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电场方向 一致,这一组曲线称为电力线。
一、电力线 电力线(E)线:在电场中画一组曲线, 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电场方向 一致,这一组曲线称为电力线。
E
一、电力线
电力线(E)线:在电场中画一组曲线, 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电场方向
高斯面
. s E dS = s E dS cos00
E
=
E
s
dS
= E 4π r 2
=Σ q i ε/ O
=0
++
+ +
+R
rr
+ +q
+
+
+
+
+
+++ +
一、均匀带电球面的电场
(1)r < R
高斯面
. s E dS = s E dS cos00
E
=
E
s
dS
= E 4π r 2
=Σ q i ε/ O
+
E
四、均匀带电圆柱面的电场。
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λ
(1)r < R 高 斯 面
E
四、均匀带电圆柱面的电场。
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λ
(1)r < R
E 2π r l = 0
E
4. 均匀带电圆柱面的电场。
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λ
(1)r < R
E 2π r l = 0 ... E = 0
第三节 高斯定理
一、电力线
一、电力线
电力线(E)线:在电场中画一组曲线, 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电场方向 一致,这一组曲线称为电力线。
一、电力线 电力线(E)线:在电场中画一组曲线, 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电场方向 一致,这一组曲线称为电力线。
E
一、电力线
电力线(E)线:在电场中画一组曲线, 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电场方向
高斯面
. s E dS = s E dS cos00
E
=
E
s
dS
= E 4π r 2
=Σ q i ε/ O
=0
++
+ +
+R
rr
+ +q
+
+
+
+
+
+++ +
一、均匀带电球面的电场
(1)r < R
高斯面
. s E dS = s E dS cos00
E
=
E
s
dS
= E 4π r 2
=Σ q i ε/ O
+
(珍藏版)全套物理竞赛 物理讲解 PPT
(4)逆推法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 情况。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静止的问题,可以逆推为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5)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 的运动,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五个二级结论,用比例法 求解。
(6)图像法 专题一:图像方法
t1 : t2 : : tn 1: 2 : : n
⑤第1m、第2m、…第nm所用时间之比:
t : t : : tN 1: ( 2 1) : : ( n n 1)
5.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方法及典型例题 (1)一般公式法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规律进行求解,需要注意的有以 下三点: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三个公式,但只有两个独立方程, 是典型的“知三求二”的问题,即要找出三个已知条件,才 能求出两个未知量;
②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基础。
③注意矢量的方向性,一般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其余矢 量与正方向相同者为正,与正方向相反者取负;
(2)平均速度法 例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经A、B、C三点,已知AB=BC, AB段的平均速度为3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6m/s,则B点的 瞬时速度为 ( )
A.4m/s B.4.5m/s C.5m/s D.5.5m/s 点评:求平均速度的两个公式的联系、区别与应用
方法二:由平均速度与推论求解
vA vB 3 2
vA 6 vB
vB vC 6 2
vC 12 vB
vB
v
2 A
vC2
2
方法三:图像法
v/ms-1
vC
6 vB
23 3 vA
o
t/s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 情况。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静止的问题,可以逆推为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5)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 的运动,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五个二级结论,用比例法 求解。
(6)图像法 专题一:图像方法
t1 : t2 : : tn 1: 2 : : n
⑤第1m、第2m、…第nm所用时间之比:
t : t : : tN 1: ( 2 1) : : ( n n 1)
5.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方法及典型例题 (1)一般公式法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规律进行求解,需要注意的有以 下三点: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三个公式,但只有两个独立方程, 是典型的“知三求二”的问题,即要找出三个已知条件,才 能求出两个未知量;
②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基础。
③注意矢量的方向性,一般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其余矢 量与正方向相同者为正,与正方向相反者取负;
(2)平均速度法 例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经A、B、C三点,已知AB=BC, AB段的平均速度为3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6m/s,则B点的 瞬时速度为 ( )
A.4m/s B.4.5m/s C.5m/s D.5.5m/s 点评:求平均速度的两个公式的联系、区别与应用
方法二:由平均速度与推论求解
vA vB 3 2
vA 6 vB
vB vC 6 2
vC 12 vB
vB
v
2 A
vC2
2
方法三:图像法
v/ms-1
vC
6 vB
23 3 vA
o
t/s
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专题 波动(共90张PPT)
②.不同频率的同一类波在同一介质中波速 相同。
③.波在不同介质中频率不变。
§3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波动----波函数
一、平面简谐波
·································
简谐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形成平面 简谐波。
波动是集体表现,各质点在同一时刻的振 动位移是不同的,用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代替 任意质点的振动方程。
6
10 2
cos 800
t
x 200
/
2
800
T 2 2 1 s 800 400
1 /T 400 Hz uT 200 / 400 0.5m
x u
②
2 , Tu
T
y
A
cos 2 Tt
x
③
y
A
cos
2
ut
x
Acost
2
x
④
•相距一个波长两点相位差是2
u
1 4P 7 10Q13 x
任意两质元间距为 x •相距x的任意两点的相位差
第2章 波 动 §1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2波动周期、频率、波长、波速 §3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4波的能量 §5惠更斯原理 §6波的干涉 §7 驻波 §8 多普勒效应
§1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一、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二、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1.振源 2.弹性介质
更高更妙的物理竞赛ppt课件竞赛课件物系相关速度
和物理素养。
物系相关速度在日常生活和工 程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车辆 运动分析、航空航天等领域。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01
深入研究物系相关速度的原理和应用,拓展其在不同领域的应 用范围。
02
加强物理竞赛中物系相关速度的培训和教学,提高学生对该领
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物系相关速度的知识,培养其
相对于地面或绝对静止参考系
的速度。
02
在经典物理学中,绝对速度是存在的,但在相对论中
,由于光速不变原理,绝对速度的概念被舍弃。
03
绝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绝对的,不依赖于观察者的
参考系。
速度的叠加原理
速度的叠加原理是指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方向上运动时,它们的相对速度等于它们各 自速度的矢量和。
详细描述
在碰撞实验中,我们需要精确测量和计算物体的速度,以便了解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交换、动量传递和散射角度等 参数。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和计算机模拟,科学家可以更准确地分析碰撞实验中的速度数据,从而提高实验的精度 和可靠性。
粒子加速器的速度控制
总结词
粒子加速器的速度控制是实现高能物理实验的关键技术之一。
详细描述
在高速测量中,速度的变化会导致时间的测 量出现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的精度。为了提 高测量精度,科学家需要采用高精度的计时 设备和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同时对测量数据 进行后处理和校准,以减小速度变化对测量 精度的影响。此外,还需要考虑温度、气压
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对速度的影响。
05
物系相关速度的未来发展
当两个物体在相反方向上运动时,它们的相对速度等于它们各自速度的矢量差。
速度的叠加原理适用于经典物理学中的低速运动,但在相对论中,由于光速不变原 理,该原理不再适用。
物系相关速度在日常生活和工 程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车辆 运动分析、航空航天等领域。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01
深入研究物系相关速度的原理和应用,拓展其在不同领域的应 用范围。
02
加强物理竞赛中物系相关速度的培训和教学,提高学生对该领
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物系相关速度的知识,培养其
相对于地面或绝对静止参考系
的速度。
02
在经典物理学中,绝对速度是存在的,但在相对论中
,由于光速不变原理,绝对速度的概念被舍弃。
03
绝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绝对的,不依赖于观察者的
参考系。
速度的叠加原理
速度的叠加原理是指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方向上运动时,它们的相对速度等于它们各 自速度的矢量和。
详细描述
在碰撞实验中,我们需要精确测量和计算物体的速度,以便了解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交换、动量传递和散射角度等 参数。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和计算机模拟,科学家可以更准确地分析碰撞实验中的速度数据,从而提高实验的精度 和可靠性。
粒子加速器的速度控制
总结词
粒子加速器的速度控制是实现高能物理实验的关键技术之一。
详细描述
在高速测量中,速度的变化会导致时间的测 量出现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的精度。为了提 高测量精度,科学家需要采用高精度的计时 设备和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同时对测量数据 进行后处理和校准,以减小速度变化对测量 精度的影响。此外,还需要考虑温度、气压
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对速度的影响。
05
物系相关速度的未来发展
当两个物体在相反方向上运动时,它们的相对速度等于它们各自速度的矢量差。
速度的叠加原理适用于经典物理学中的低速运动,但在相对论中,由于光速不变原 理,该原理不再适用。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PPT课件
B1 B
三个质点相遇?
解析:根据题意,三质点均做等速率曲线运动,而且任意时刻
三个质点的位置分别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但是这个正三角 形的边长不断缩小,如图所示。现把从开始到追上的时间t分成n
个微小时间间隔△t(△t→0),在每个微小时间间隔内,质点的 运动可以近似为直线运动。于是,第一个末三者的位置A1、B1、 C1如图所示。这样可依次作出以后每经△t,以三个质点为顶点组
例2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均 匀、半径为R、质量密度为σ 的薄板。现沿着一条半径挖去 其中半径为R/2的圆形薄板, 求剩余薄板的质心位置。
R
R/2
●
●
O
质心在原来圆心、挖去薄板圆心所在的直径 上,在圆心O的另一侧,与O点距离为 R/6.
例3 如图所示,一根细长轻质硬棒上等距离地固定着n 个质量不等的质点小球,相邻两个小球之间的距离为a。已 知最左端小球与左端点之间距离也为a,它的质量为m,其 余各球的质量依次为2m、3m、……,一直到nm。求整个 体系的质心位置到左端点的距离。
斜面上放上一块质量为m的滑块B。现将系统由静止释放,求释
放后劈A对物块B的压力、劈A相对地面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不计一切摩擦)
解析方法1:-牵连加速度
对A, Nsinθ=MaA,
(1)
对B, Nsinθ=maBx,
(2)
mg-Ncosθ=maBy, (3)
A、B加速度关联,
aBy = (aBx+aA)tanθ (4)
(2)若面物体上各质点速度不等,质心将沿曲线运动, 平面物体在空间扫出一个不规则体积。定理可证成立。
例4 一直角三角形板质量分布均匀,两直角边长度分别 为a和b,求质心位置。
高中物理奥赛入门讲座课件(共33张PPT)
• 参加复赛的学生由地方竞委会根据决赛成绩确 定。参加复赛理论考试的人数不得少于本赛区 一等奖名额的5倍。参加复试实验考试人数不得 少于本赛区一等奖名额的的1.2倍。
考试时间:
初赛:每年九月第一个星期天考试。全国命题,各市、 县组考,市统一阅卷,选前30名(左右)参加(全省) 复赛。
复赛:九月下旬考试。全省命题,各省组织。理论考 试前20名参加试验考试,取理论、试验考试总分前10名 者参加省集训队。集训队成员经短期培训后推荐3~7名 参加(全国)决赛。 决赛:全国统一组织。按成绩挑选15~25名参加国家集 训队,到有关大学强化训练,最后从中选拔5名优秀队 员参加IPhO。
宋雪洋--第14届亚洲杯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获第一名)
“选择物理是兴趣使然,我觉得,一路走过来也遇到过困难, 如果没有兴趣和信念所支撑,而是仅仅靠父母或老师的督促,我 肯定走不到今天。”
李佳宸--第16届亚洲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第三名)
复赛湖南第 2名; 全国决赛第 47名,(湖 南第3名); 亚赛获评最 佳女选手
林心悦--跟在她后面的72位选手都是男生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获第一名)
首先要适当控制情绪,这是 为理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 “统筹规划好每件小事。每 天早上醒来,我会躺在床上 先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在脑子 里过一遍,具体到要完成哪 些作业,需要花多少时间。 特别是双休日,不要心血来 潮就跑去看电视。”
2、国家(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简称CPhO) ①1984年以前,中学物理竞赛经常举行,但被
冠以各种名称,无论是组织,还是考纲、知识体系 都谈不上规范。
② 1984年开始第一届CPhO,此后每学年举办 一届
考试时间:
初赛:每年九月第一个星期天考试。全国命题,各市、 县组考,市统一阅卷,选前30名(左右)参加(全省) 复赛。
复赛:九月下旬考试。全省命题,各省组织。理论考 试前20名参加试验考试,取理论、试验考试总分前10名 者参加省集训队。集训队成员经短期培训后推荐3~7名 参加(全国)决赛。 决赛:全国统一组织。按成绩挑选15~25名参加国家集 训队,到有关大学强化训练,最后从中选拔5名优秀队 员参加IPhO。
宋雪洋--第14届亚洲杯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获第一名)
“选择物理是兴趣使然,我觉得,一路走过来也遇到过困难, 如果没有兴趣和信念所支撑,而是仅仅靠父母或老师的督促,我 肯定走不到今天。”
李佳宸--第16届亚洲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第三名)
复赛湖南第 2名; 全国决赛第 47名,(湖 南第3名); 亚赛获评最 佳女选手
林心悦--跟在她后面的72位选手都是男生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获第一名)
首先要适当控制情绪,这是 为理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 “统筹规划好每件小事。每 天早上醒来,我会躺在床上 先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在脑子 里过一遍,具体到要完成哪 些作业,需要花多少时间。 特别是双休日,不要心血来 潮就跑去看电视。”
2、国家(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简称CPhO) ①1984年以前,中学物理竞赛经常举行,但被
冠以各种名称,无论是组织,还是考纲、知识体系 都谈不上规范。
② 1984年开始第一届CPhO,此后每学年举办 一届
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专题 动量、冲量、动量守恒定律(共18张PPT)
F 对质点“1”
d dt
(
m1v1
)
F1 F12
2 F13
F31
m3 F3
对质点“2”
d dt
(m2v2 )
F2
F21
F23
对质点“3”
d dt
(m3v3 )
F3
F32
F31
15 dd–ddddttt (((mmm8123vvv123)))多普FFF132勒FFF效123221应FFF133213
15 – 8§2-多-5普动勒量效定理应、动量守恒定第十律五章 机械波
Momentum、 Impulse、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力的累积效应
F (t )对t 积累 p , I F 对 r 积累 A , E
一、动量、冲量概念
动量
p mv
状态量、矢量
F d p d(mv)
第十五章 机械波
F1 F12
F21
m1 F13
m2 F2
F23 F32
F31
m3 F3
以上三式相加:
d dt
(m1v1
m2v2
m3v3 )
F1
F2
F3
一般言之:设有N个质点,则:
d dt
(m1v1
m2v2
mnvn
)
F1
F2
Fn
dt
dt
Fdt d p d (mv)
t2 t1
Fdt
p2
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专题绪论(共18张PPT)
展的基础上,其标志是发电机、电动机、电讯设备的 出现和应用。
发电机
手机
15▲第– 三8次多工普业革勒命效(应20世纪):建立在第相十对五论章和机量械子波
力学发展的基础上,其标志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 系列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激光器
纳米技术
15 – 8 多普勒效应
▲ 物理学的发展
第十五章 机械波
第十五章 机械波
-- 物理学的初级阶段
物理竞赛
力热
学
学
学
电 磁
机械 分子 运动 运动 规律 规律
电磁 运动 规律
光量
相
学
学
子 物
光运 理
动的
规律
微观 领域 的运 动规 律
对 论
高速 领域 的运 动规 律
15 – 8 多普物勒理效学应的研究方法 第十五章 机械波
▲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高度结合的精确 科学,其研究方法可概括为:
提出命题
观测、实验
推测答案
理论预言 实验检验
应用
修改理论
15 – 8 多普勒效应
第十五章 机械波
物理学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方法,比如:
▲ 对称性分析 ▲ 守恒量的利用 ▲ 简化模型的选取 ▲ 概念和方法的类比
物理的直觉和想象力及 洞察力也常常产生重大 突破和发现
▲ 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 量纲分析 ▲ 能量分析
15 – 8 多普勒效应
第十五章 机械波
1 世界的物质性 物多间普存勒在相效互应作用
第十五章 机械波
引力相互作用
mM f引 G r 2
原子核
引力10-34N
电磁相互作用
qQ f电 k r 2 电力102 N
发电机
手机
15▲第– 三8次多工普业革勒命效(应20世纪):建立在第相十对五论章和机量械子波
力学发展的基础上,其标志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 系列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激光器
纳米技术
15 – 8 多普勒效应
▲ 物理学的发展
第十五章 机械波
第十五章 机械波
-- 物理学的初级阶段
物理竞赛
力热
学
学
学
电 磁
机械 分子 运动 运动 规律 规律
电磁 运动 规律
光量
相
学
学
子 物
光运 理
动的
规律
微观 领域 的运 动规 律
对 论
高速 领域 的运 动规 律
15 – 8 多普物勒理效学应的研究方法 第十五章 机械波
▲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高度结合的精确 科学,其研究方法可概括为:
提出命题
观测、实验
推测答案
理论预言 实验检验
应用
修改理论
15 – 8 多普勒效应
第十五章 机械波
物理学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方法,比如:
▲ 对称性分析 ▲ 守恒量的利用 ▲ 简化模型的选取 ▲ 概念和方法的类比
物理的直觉和想象力及 洞察力也常常产生重大 突破和发现
▲ 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 量纲分析 ▲ 能量分析
15 – 8 多普勒效应
第十五章 机械波
1 世界的物质性 物多间普存勒在相效互应作用
第十五章 机械波
引力相互作用
mM f引 G r 2
原子核
引力10-34N
电磁相互作用
qQ f电 k r 2 电力102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选例三)
(备选例四)
(续选例四)
(备选例五)
第三节圆周、刚体运动
1-3
一质点A作圆周运动
descriptions of circular motion and rigid body motion
约定:反时针为正
角坐标、角位移
约定:反时针为正
角速度
角加速度
一般方法
求解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
的曲率半径
ρ
30 º
由法向加速度大小
最高点处
cos30º
得
20× 9.8
30.6(m)
(备选例一)
(备选例二)
随堂小议
一质点作曲线运动,
( 1)
aτ 表示切向加速度, (3)
下列四种表达式中, 正确的是
(请点击你要选择的项目)
r 表示位矢, s 表示路程, v 表示速度,
( 2)
( 4)
(链接1)
印刷
j
0
x
X
= x
+y
i 、j 分别为 X、Y 轴的
单位矢量(大小为1,方向 分别沿 X、Y 轴正向)。
在课本中惯用印刷形式。
在本演示课件中,为了 配合同学做手书作业,采 用手书形式。
矢量加法
服从平行四边形法则 为邻边 若 则 为对角线
反向为
减法相当于将一矢量反向后再相加。
矢量乘法
两矢量的点乘 = 两量大小与它们夹角余弦的乘积
参 数方程
位移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平均加速度
瞬时加速度
自然坐标系
速度加速度
切向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
物理量小结
由运动学方程 投影式 消去 随堂练习一
得轨迹方程 由 运动学方程 坐标式
运动学方程投影式
位矢 质点的轨迹方程 ; 第 2 秒 末的位矢; 第 2 秒 末的速度
和加速度 。
随堂练习二 足球运动轨迹最高点处
( 2)
( 4)
(链接3)
一质点作曲线运动,
( 1)
aτ 表示切向加速度, (3)
下列四种表达式中, 正确的是
(请点击你要选择的项目)
r 表示位矢, s 表示路程, v 表示速度,
( 2)
( 4)
(链接4)
一质点作曲线运动,
( 1)
aτ 表示切向加速度, (3)
下列四种表达式中, 正确的是
(请点击你要选择的项目)
卫星
r
φ
运动质点
切线 法线
自然坐标系
由运动曲线上任 一点的法线和切
线组成
n
τ
矢量知识
有大小、有方向,且服从平行四边形运算法则的量。
线段长度(大小);箭头(方向)。
A
手书 印刷
A
(附有箭头) (用黑体字,不附箭头)
矢量表示式 在 X-Y 平面上的某矢量 A 该矢
A i
A = xi +yj
1运动学……3 2动量与动量守恒……68 3机械能与机械能守恒……104 4角动量守恒与刚体定轴转动……154 5相对论……218 6真空中的静电场……287 7静电场中的电介质……368 8恒定电场……407 10磁场对电流的作用……431
11磁场与介质的相互作用……470 12电磁感应……490 13电磁场的基本方程……529 14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统计规律……542 15热力学第一定律……596 16热力学第二定律……634 18波动……666 19光的干涉……751 20光的衍射……809 22量子力学的实验基础……868 23量子力学初步……947 24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990
刚体中任 一点 (t+△t) (t) 参考 方向
2. 角位移
描述刚体转过的大小和方向
转动平面(包含p并与转轴垂直) 转轴
3. 角速度
描述刚体转动的快慢和方向,
是转动状态量。
常量 匀角速
静止 常量 变角速
用矢量表 示 或 时,它们 与 刚体的 转动方向 采用右螺 旋定则
续参量
角加速度 14 . . 角位臵
一质点作曲线运动,
( 1)
aτ 表示切向加速度, (3)
下列四种表达式中, 正确的是
(请点击你要选择的项目)
r 表示位矢, s 表示路程, v 表示速度,
( 2)
( 4)
(链接2)
一质点作曲线运动,
( 1)
aτ 表示切向加速度, (3)
下列四种表达式中, 正确的是
(请点击你要选择的项目)
r 表示位矢, s 表示路程, v 表示速度,
相对运动与伽利略变换
relative motion and Galileo transformation
第一节质点运动的描述 1-1
Description of particle motion
固联在参考系上的正交数轴组成的系统,可定量描 述物体的位臵及运动。如直角坐标系、自然坐标系等。
坐标系 θ
两矢量点乘的结果是标量 在直角坐标中 等于对应坐标乘积的代数和 例如
叉乘
两矢量叉乘的结果是矢量 大小 方向 垂直于两矢量决定的平面,指向
的方向
两矢量所在平面
按右螺旋从叉号前的矢量沿小于 角转向叉号后矢量的旋进方向。
若
的空间坐标式为
用一个三阶行列式 表示
位置矢量
运动学方程
随时 间变化
其投影式
称为
角线量关系
证明题
续证明
角线关系简例
刚体及其平动
刚 体
形状固定的质点系(含无数
质点、不形变、理想体。)
平 动
刚体任意两点的连线保持方 向不变。各点的 相同,可当作质点处理。
刚体定轴转动
刚体的定轴转动
刚体每点绕同一 轴线作圆周运动, 且该转轴空间位臵 及方向不变。
定轴转动参量
1. 角位臵
描述刚体(上某点)的位置 刚体定轴转动 的运动方程 刚体
描述刚体转动状态改变 描述刚体(上某点)的位置 的快慢和改变的方向 刚体定轴转动 的运动方程 刚体
刚体中任 一点 (t+△t) (t) 参考 方向
2. 角位移
匀角速 常量 匀角加速
转动平面(包含p并与转轴垂直) 转轴
常量 变角加速 描述刚体转过的大小和方向
运动学
本章内容
质点运动的描述
description of particle motion
Contents
chapter 1
质点运动的两类基本问题
two basic kinds of particle motion problem
圆周运动及刚体转动的描述
descriptions of circular motion and rigid body motion
r 表示位矢, s 表示路程, v 表示速度,
( 2)
( 4)
第二节 两类问题
1-2
由初始条件定积分常量
随堂练习一
跳伞运动员下落加速度大小的变化规律为
随堂练习二
式中 均为大于零的常量 及 时
任一时刻运动员下落速度大小
的表达式
注意到
由
对本题的一维情况有
得
分离变量求积分
(备选例一)
(备选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