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物流管理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和拓展性很强的科学。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物流的基本理论、物流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理的基础,同时进一步结合物流科学的最新发展将物流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技术与现代物流理念、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模式进行介绍与对接。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该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的职业基础课。

二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物流活动构成、物流管理的目标和发展趋势,掌握采购供应物流管理方法,掌握运输系统管理、库存系统管理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信息化条件下物流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三相关课程

相关课程:《管理学基础》后继课程:《物流成本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

四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知道);掌握(理解、会用)和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能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时分配计划学时:54课时其中:理论54课时

六、说明

(一)考核说明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占 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面授辅导:面授辅导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疑难问题,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重点。面授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南,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自学:辅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通过完成平时作业进一步加强课程中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

(六)教学参考书

教材:《现代物流管理》,范学谦李建丽,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1.6

参考书籍:《现代物流管理》,曾剑王景锋邹敏,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三版,2010,2 《物流基础》,李述容孙守成,武汉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8.8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物流概述学时:3学时

教学内容:

1.物流概述

2.商流与物流

3.物流的性质与作用

4.物流的分类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记忆:物流的发展过程;

理解:物流的概念及其内涵、商流与物流的关系以及物流的作用;

应用:物流的性质、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物流理念。

教学重点:物流的概念及物流定义的特点,阐述商流和物流的联系和区别;阐述物流的性质、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物流理论。通过案例的学习和分析基本能对各种类型物流的基本知识、各种类型物流的特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难点:物流的概念及物流定义,商流和物流的联系和区别,把握各种类型物流间的相互关联和各自的特点、

第二章物流产业的发展学时:3学时

教学内容:

1、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

2、现代物流产业的特征;

3、现代物流产业的行业组成;

4、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

5、物流学理论,性质;管理原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现代物流的特征;

2.掌握物流产业的组成;

3.掌握产业发展的特征;

4.了解物流学理论、学科性质、管理原则。

教学重点:物流产业的构成状况,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教学难点:现代物流的特征

第三章运输学时:3学时

教学内容:

1.运输概述

2.现代运输方式

3.运输合理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运输的作用、地位与特征;

2.掌握各种运输方式(水、公、铁、航、管)的特点、适用范围、组织方法;

3.掌握运输合理化的要素与措施。

教学重点: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适应范围、各种运输方式组织运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各种运输方式组织运输的方法

第四章仓储学时:3学时

教学内容:

1.储存概述

2.仓库分类

3.内容及流程

4.储存技术

5.库存管理控制方法

4.储存与库存的合理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储存的作用、仓库的分类;仓库的作业内容及流程

2.掌握储存技术;(布局技术、检验技术、堆码技术、温控技术、现代仓储技术)

3.掌握库存管理控制方法;(ABC法、 JVA法)

4.了解仓储与库存合理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存储技术、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

教学难点: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

第五章增值功能-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学时:3学时

一、装卸搬运

教学内容:

1.装卸搬运概述

2.装卸搬运机械

3.集装箱装卸搬运

4.装卸搬运的合理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地位和特点;装卸搬运活性指数

2.了解装卸搬运机械的类型,熟悉主要的装卸搬运机械的使用场合;

3.掌握集装箱的定义及其装卸搬运方式;

4.理解装卸搬运合理化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装卸搬运的概念、要的装卸搬运机械的使用场合、装卸搬运合理化

教学难点:装卸搬运合理化

二、包装与包装技术

教学内容:

1.包装概述

2.包装技术与包装机械

3.包装标志与标记

4.集装化与集合包装

5.包装合理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包装的概念、功能;

2.了解包装的分类、包装机械;

3.熟悉包装技术方法、包装作业流程、包装标记与标志;

4.掌握集装箱、托盘、集装袋等集装化方式。

教学重点:包装的概念、包装技术方法、集装化

教学难点:包装技术方法

三、流通加工

教学内容:

1.流通加工概述

2.流通加工形式

3.流通加工合理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

2.了解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3.理解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

4.熟悉典型的流通加工作业形式;

5.理解流通加工合理化措施。

教学重点:流通加工的概念、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流通加工合理化措施教学难点: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流通加工合理化措施

第六章配送与配送中心学时:3学时

一、配送

教学内容:

1.配送概述

2.配送中心

3.配送合理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配送的概念、分类、

2. 配送的功能要素;一般流程

3.配送中心的概念、功能,分类;

4.配送中心的核心技术与作业流程;

5.理解配送合理化的标志与措施。

教学重点:配送、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中心的功能及配送的核心作业

教学难点:配送中心的功能及配送的核心作业

第七章物流系统与物流信息学时:3学时

教学内容:一、物流信息系统

1.物流信息概述

2.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3.物流信息系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物流信息的概念和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