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第3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钉住单一货币汇率、钉住一揽子货币汇率和联合浮动汇率。
4.汇率的决定 汇率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影响外汇供求的因素,最终 都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 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长 与外国货币供应的增加,顺差国的币值就会上浮,汇率增加;相反, 逆差国币值下跌,汇率下浮。 (2)一国物价水平 物价上涨一般会导致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进而 导致汇率的变动。同时,一国货币对内币值的下降导致汇价下浮。
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两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不变。它是以
货币含金量的比例来确定货币之间的汇价的,汇价的波动被限制在一定的
区间内。
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不是固定不变,是随着
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浮动的。浮动汇率可以细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和管 理浮动汇率。浮动汇率还可以根据浮动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单独浮动汇率、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 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是由货币形式的内在矛盾决定的。 1.以金块或银块的形式出现货币 每次交换时都要核实重量、检查成色,显得很不方便。
2.以铸币形式出现的货币 铸币是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额面价值的金属货币。初 期的铸币与金块、银块只有形状上的差别,在标度上是一致的。但 是,铸币由于在流通中受到磨损,它的重量不断减少,其名义含量 与实际含量相分离,于是, “作为流通手段的金同作为价格标准的金偏离了”。
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的若干倍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公众持有 通货还是存款的决策、中央银行对银行体系法定准备的规定、商业 银行对超额准备的决策。 以下通过三个假定条件说明存款货币的乘数创造过程:第一, 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为零。第二,公众均利用活期存款签发的支票 进行交易。第三,商业银行仅仅开设了活期存款的储种。
处理就可以完成。
三、外汇
1.外汇的定义 外汇,包括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动态含义是指将一个国家的 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便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 活动。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 段。 静态含义的外汇具有两个本质特征:第一,是以外币表示的资 产;第二,所表示的资产必须具有可兑换性。静态含义外汇的形式 非常广泛。
3.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 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人们可以用它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 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是价值形式的重要发展。这个变化不是 简单的等式位移,而是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商品的交换方式 已由物物直接交换变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商品生产 者只要把自己的产品换成一般等价物,其劳动就获得了社会承认。 不过,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 上,它因时因地而异。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等价物终于固定在最 具优势的贵金属——金银身上。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流通,因此纸币不具备贮藏 手段的功能。但是,在现实的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也可以以储蓄 的形式贮藏下来。纸币与金属货币贮藏的区别在于货币储存者暂时 未使用的纸币,最终还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流通购买商品,而不 是像金属货币的贮藏那样退出流通过程。
4.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 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 出现而产生的。 在商品生产中,逐渐出现了先交货后付款的信用买卖和债务 关系,出现了延期支付。货币用作偿还赊购欠款时,就执行着支付 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还逐步扩大到商品流通之外,用 于支付货币地租、捐税、利息、工资等。
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 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 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于是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代替真实货 币执行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商品交换的形式,也加深了商品经济 的内在矛盾。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即 W0-W1,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统一的。货币出现后,物物 交换发展为商品流通,即W1-G-W2,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 离为商品换货币(W1-G)和货币换商品(G-W2)两个阶段。商 品交换中出现的时间和空间的买卖脱节加深了商品的内在矛盾,隐 含了商品流通中断、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二、信用货币 从形式上看,信用货币也是一种纸质货币。从历史上看,当货 币形式演化为由纸质品的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时,在此前后便出
现了由借贷行为而产生的各种信用凭证,它们都是信用货币。
银行券是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发行银行发行的用以代
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银行券变为不能兑现的信用货币,是现代
国家的主要货币形式,被称为现代货币,而且银行券的发行权是由 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垄断的。
二、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能够 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就是要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不同的价值量表现为不同的货币量。因此,客观上要求货币本身必 须确定计量单位。
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又取决于货币价 值的变动。因此,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也可能发生背离,这反映价格 形式本身包含的矛盾: (1)价格和价值在量上产生背离 在每个个别交换中,价格和价值很少是一致的,二者之间的背 离存在于价格形式之中。 (2)价格与价值在质上也可能偏离 “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 上可以具有价格”。价格可以不是价值的表现,没有价值的东西也 可以有价格。这是虚幻的价格形式。
在信用货币出现之后,信用货币支付手段职能表现为,支付行 为的发生与引起这种支付的经济行为在时间上的分离,并引起货币 单方面的运动。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又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它是在 前几个职能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存款货币是信用货币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
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
的活期存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货币出现了。电子货币是指应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在支付时,既不需要 现金也不需要支票,只需要出示这些卡片,并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
等价形式是指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等价 形式具有三个特征: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私人劳动成为直接形式的社会劳动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 商品上。用公式表示: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 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虽然扩大的价值形 式中的商品价值的表现比简单价值形式更加充分,但仍存在许多缺 陷。从相对价值形式方面看,商品的价值表现是一个无穷的系列, 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从等价形式方面看,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 认的统一等价物。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
一、货币的层次 随着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范围不断扩展,人们对货 币的认识也逐步发展,货币概念的界定也发生着变化。 M0=现金(纸币和硬币) M1=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券、人寿保单等)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 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谁拥有货币谁就能够自由地购买商品,这 样货币便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货币的这种性质引起了人们贮 藏货币的欲望。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货币贮藏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M2是比M1较广义的货币层次,是由M1和商业银行的定期存 款和储蓄存款组成的,是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和银行体系各种 存款(活期储蓄和定期存款)之总和。
M3是比M2更为宽泛的货币层次,是由M2和其他金融机构的 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组成的。M4是一个更为宽泛的货币层次,是 由M3和其他短期流动资产组成。
通常把M2、M3、M4…称为广义货币,是对货币外延的扩大。 广义货币除了包括狭义货币之外,还包括一些金融资产和可以代替 现金或支票的替代物。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流动 性的程度上。不论货币层次怎样划分,M1是货币界定不可或缺的 构成部分。
二、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 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收缩关系。 货币乘数K是货币存量D对基础货币存量R的比率,表示货币 供应量随基础货币R的变动而变动。将基础货币称为“高能货币”, 因为基础货币变动1元将导致货币供应的扩张或收缩超过1元。
4.货币形式 当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和银)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时,这 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 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用公式表 示:
货币形式替代一般的价值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唯一的 区别只是一般等价物固定于金银商品上。金银之所以能够取得货币 商品的特权地位,是由于它的自然属性。 货币形式是最发达的价值形式,是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自发形 成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 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 货币是商品。它和一般商品一样是实在的商品体,具有一般商 品的特性;但货币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是一切商品共同的价值表 现材料,执行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不管货币形式怎样变化,货币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作用不会改变。
2.外汇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重要作用 (1)外汇是国际购买手段,可以使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流通成 为可能 (2)外汇是国际支付手段,可避免国际支付中支付黄金,节 余交易费用和有利交易安全 (3)外汇是国际储备资产,可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4)外汇是调节国际资金余缺的手段,可以促进货币信用的 国际化
3.汇率的种类 汇率可以划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3)短期资金的国际移动 若一国发生资本内流,该国货币汇率会趋于上浮,反之,汇率 下浮。
(4)一国的货币政策 降低利率,会引起国内的短期资本外流。相反,提高利率,将 促其汇率上浮。
来自百度文库
(5)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少,则表明外币需求增加,外币相对增值,一国的汇 率将上浮。反之,一国的汇率将下浮。
(6)财政状况 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这表明政府支出过度,通 货膨胀和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将进一步恶化,结果汇率就会自动下浮; 反之,汇率将自动上浮。
3.以纸币形式出现的货币 从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来看,商品价值观念地表现在一个金 量上,这个金量则由纸象征地可感觉地体现出来。从货币的流通手 段的职能来看,商品转化为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只是转瞬即逝的要 素。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仅仅是价值的符号。价值符号代替真实货 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可能性在实现之前,必须赋予它社会意义。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商品经济中, 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货币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 而发展的。 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 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部 落之间偶然地出现的剩余产品的交换,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 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用公式表示: 1只绵羊=2把斧子 等号左边的商品绵羊主动地要表现价值,并通过商品斧子相 对地表现出来,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起主动的作用。等号右 边的商品斧子作为价值的表现材料,证明商品绵羊具有同自身相等 的价值,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起被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