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干货分享)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干货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3484532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3.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干货分享)中考要求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因)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1)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一、题型一:文言虚词和实词方法指导:1.文言虚词。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4个,我们要熟记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据这些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的相关考题。
2.文言实词。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
实词解释的方法:(1)扩词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
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2)积累法。
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
(3)揣测法。
有些文言字词,用扩词的方法理解不通,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用这种方法时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词语的理解,但是考点都在课内,它往往与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
所以,在复习时,要对这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归类整理并识记。
二、题型二:文言句子翻译方法指导: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
初中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与技巧
![初中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70554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8.png)
初中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与技巧引言古代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初中阶段是研究古代文言文的重要阶段。
掌握古代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技巧对于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学生可以使用的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技巧。
技巧1:了解基本的文言文语法研究古代文言文需要对其特有的语法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初中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来增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例如,了解古代文言文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的使用方法以及句子结构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技巧2:注重词语理解和推测古代文言文词汇丰富多样,初中学生可以通过注重词语的理解和推测来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者上下文的线索来推测生词的意思,并尝试解释不熟悉的词语。
通过积累并理解常用的词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含义。
技巧3:掌握上下文推理能力在阅读古代文言文时,上下文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本前后的内容来推测一些词语、短语或句子的含义。
上下文推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语境,增进对文本的理解。
技巧4:培养阅读速度和流畅度古代文言文的语言风格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初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练培养阅读速度和流畅度。
通过多读古代文言文的文章和课文,学生可以逐渐适应古代文言文的阅读节奏,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巧5:从课外读物中延伸阅读为了加深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和熟悉度,初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与古代文化相关的课外读物,如文言小说、历史故事等。
通过阅读这些课外读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言文的用法和文化背景,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
结论初中学生掌握古代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技巧对于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基本的文言文语法、注重词语理解和推测、掌握上下文推理能力、培养阅读速度和流畅度以及从课外读物中延伸阅读,初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古代文言文阅读的挑战,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9de3d08bd64783e09122b98.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篇一:中考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一、题型梳理从近年出题形势看,多以选择、翻译、简答等形势呈现。
1、选择题:基本还是围绕字词基础知识展开,文言实词、虚词均有所涉及,特别对一些具有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的字词情有独钟,一般以选择与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下面哪一(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等方式加以提问。
2、翻译题:即将文言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一般选择文中包含重点实词含义,具有特殊句式,或在文本中处于重要位置的语句。
3、简答题多进入文本内里,关乎课文整体的把握,包括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的评论、艺术手法的剖析以及选文间的比较辨析及延伸拓展。
1二、应对技巧针对不同的题型,复习和应考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近年语文中考中,选择题仍以词义辨析为主,具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等文言现象的字词是重点。
这类题一方面仍倚赖同学平日积累,反复训练,触类旁通,以至对一些重点字词刻骨铭心,另一方面做此类题特别要注意审题,到底是选择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的一项。
另外,做选择题除了扎实的认知基础外,还可讲究方法,用代入检验的方法将解释放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语境,语句是否通畅;用排除确定项的方法将自己有把握的选项剔除出去,以缩小选择的范围,降低选择的难度;用对照选项的方法对选项词语进行意义、用法、语法位置的分析与判断。
翻译题今年将出现在课外文言文考查中,因此基本字词义的掌握程度及翻译技巧的把握将成为关键。
文言翻译不是个体字词简单的拼凑,它既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及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又考察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只是有时呈现出来的译句语言不够通顺,导致文意晦涩难懂。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原文的意思进行翻译,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变化,句式也会适当发生改变。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1d029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0.png)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阅读文言文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下面给出一些常用的方法供参考。
1. 通读全文:阅读文言文时,首先要整体把握全文的意思。
可以先快速通读一遍,了解文章大意,了解段落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2. 注意词语的解释:因为文言文使用的是古代的词汇和句法,有些词语的意思可能与现代汉语不同。
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上下文和自己的推测来理解,也可以在辅助工具(如词典)的帮助下解释。
3. 理解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往往比现代汉语复杂,词序和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不同。
可以通过划分句子成分、理清句子的主谓宾关系等方式来分析句子结构。
4. 注意上下文暗示:有时文言文中会使用一些隐喻、比喻或象征性的表达,通过上下文的暗示来理解其中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5. 熟悉常用的句式和表达方式:阅读过程中多积累常见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加强对文言文的熟悉程度,提高理解文意的能力。
6. 多读多练:阅读文言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通过不断的阅读练习和多读多练,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
希望以上方法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阅读文言文顺利!。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一)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4ae049c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f.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一)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导言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好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
技巧和方法•背景了解–在阅读文言文之前,了解文章背景和文化背景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了解作者背景、作品时期、涉及的历史事件等,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背后的意图。
•词语分析–文言文中存在大量古词汇和繁复的文言词语,学生可以借助辞典或者在线工具进行查找和分析。
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理解整个句子和段落的意思非常重要。
•句子结构分析–文言文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学会识别主谓宾的关系,理解修饰成分的作用,有助于把握整个句子的信息。
可以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标注关系等方式进行分析。
•阅读技巧–快速阅读:初次阅读时,可以使用快速阅读的技巧,不求完全理解每个词语,而是追求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大意。
–多次阅读:多次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章,第一遍可以了解大意,第二遍可以注重细节,第三遍可以重点理解句子结构和词语含义等。
–梳理逻辑:文言文阅读常常涉及到逻辑关系,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者列举关键词句的方式,梳理文章的逻辑关系,帮助理解整个文章的结构和脉络。
•作品比较–学生可以比较不同作者和不同时期的作品,发现其中的共性和差异。
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发展和演变,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每个作品的独特之处。
•背诵模仿–通过背诵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背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文学素养,为理解和阅读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上述所提到的背景了解、词语分析、句子结构分析、阅读技巧、作品比较和背诵模仿是学习文言文必备的技能。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提高语文成绩,享受文言文的魅力。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8610e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8.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规律
•文言文大多使用古代词汇和句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固定性。
•学习文言文前,需熟悉古代文字和语法,了解常见的词义和用法。
2. 分析句子结构和顺序
•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常是主谓宾的形式,需要弄清各个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通常读文言文时,需要从句子的开头一直读到结尾,不可随意跳跃或省略部分内容。
3. 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文言文常使用修辞手法和连词来表达逻辑关系,如并列、转折、因果等。
•需要注意标点符号和词语之间的关系,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
4. 关注词语的用典和意义
•文言文常用多义词和形象词语来表达含义,需要综合上下文推测词义。
•可以参考字典或注释来查找生词的释义和用法,帮助理解文意。
5. 善于运用猜词猜句技巧
•在遇到生词或难句时,可以通过上下文及与类似句子的比较来猜测词义或句子意思。
•需要将句子中的动宾关系及主谓关系等进行归纳和推测,有助于整体理解。
6. 多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
•通过阅读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可以阅读古代名著、历史文献和古诗词等,对文言文的运用和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
以上是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
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更好地解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希望以上方法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要点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36a5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e.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要点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然而,由于其古老、繁复的特点,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常常感到困惑。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生阅读文言文的技巧和要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
一、了解基本语法结构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因此了解基本的语法结构是理解文言文的第一步。
在文言文中,句子结构多为主谓宾结构,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常常由虚词来表示。
例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这句话,夫、者、也等虚词起到连接不同成分的作用。
二、学习识字和词义文言文的词汇和词义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因此学习识字成为阅读文言文的重要基础。
为了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词义,可以通过查阅古代词典或经典注释等工具进行学习。
同时,积累和复习常见的文言文词汇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注重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文言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该注重理解文章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可以通过分段翻译、朗读理解等方法来帮助理解文意。
同时,可以通过多读经典文言文作品,提升对文言文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四、培养背诵能力背诵是文言文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初中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古文进行背诵,并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
五、拓展相关知识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学知识也是阅读文言文的辅助方法。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增加阅读的乐趣和深度。
六、独立思考和讨论在阅读文言文时,不仅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还应该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初中生可以通过作文、课堂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对文言文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通过学习和掌握上述技巧和要点,初中生可以更好地阅读和欣赏文言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84e587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f.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文言文阅读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就能够轻松应对,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一、积累文言词汇文言词汇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首先要掌握常见的实词,如“之”“乎”“者”“也”等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实词的积累可以通过多阅读文言文经典篇目,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同时,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将遇到的实词整理记录下来,包括词义、例句等,方便复习和记忆。
对于一词多义的现象要特别关注,比如“故”这个字,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是“所以”的意思;在“温故而知新”中是“旧的知识”的意思。
通过对比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加深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此外,还要注意古今异义词。
很多词语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有所不同,比如“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妻子”在古代是“妻子和儿女”。
了解这些古今异义词,能够避免在阅读时产生误解。
二、掌握文言语法文言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有一定的差异。
比如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就是名词作动词,意思是“驻军”。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也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陈胜者,阳城人也”就是一个判断句,“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了解这些特殊句式的特点和规律,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对于理解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古代的官职、科举制度、礼仪制度、天文历法等。
在阅读《出师表》时,如果了解古代的官职制度,就能更好地理解文中诸葛亮对自己和其他官员的称呼以及所表达的意思。
四、多读多练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读多练。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如《论语》《孟子》《史记》等,进行阅读和学习。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内容。
同时,要多做一些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5fda85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8.png)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一、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初中语文阅读是学生们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阅读,学生们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力和文化素养。
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1. 通读全文在开始答题之前,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通过整体把握,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细节和含义,从而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2. 理解题意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准确地理解。
有时候问题可能会带有一定的隐晦性,需要在题目中寻找提示词,进行推理和猜测。
弄清楚问题的出处和目的,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3. 细致阅读原文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原文,注意词语和句子的搭配,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对关键词进行标记和划线,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切勿草率回答问题,要保持耐心和专注。
4. 找准依据在回答问题时,要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和证据。
可以通过关键词的对照,找到问题的答案所在。
原文提供的细节和信息是回答问题的重要依据,要善于捕捉和利用。
5. 整合信息阅读中的问题往往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需要整合原文中的多个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要将所得的信息进行归类和梳理,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在回答时做到确切、有力、充分。
6. 注意选项和排除法在选择题中,要注意各个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毫不马虎地进行挑选。
有时候可以通过排除法来寻找正确答案,注意去除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选项。
通过对比、分析和推理,选择出最准确的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文言文是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难点之一,对于文言文阅读的解题,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1. 了解背景知识文言文往往是古代文化的积淀,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
在阅读之前,要先了解作者和文本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相关信息。
了解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2. 关注文言文的句式和结构文言文的句式和结构与现代汉语存在很大差异,学生们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文言文的特点。
可以通过划线等方式标记文言文句式的结构和变化,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文言文的含义。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a3a1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c.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一、仔细阅读
阅读文言文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的内容,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可以读两遍以上,确保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
在读的
过程中,可以适当标记一些重点,便于后续分析和复述。
二、把握关键词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把握住关键词,这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和要点。
关键词通常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等方面的词语,关注这
些词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信息。
三、熟悉文言文基本句型和表达方式
文言文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了解这些基本句型和表达方
式对于理解和阅读文言文至关重要。
平时可以多读一些文言文的经典作品,积累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提高对文言文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四、注意重点段落和篇章结构
文言文通常采用前言后主、有机结合、褒扬抨击等方式组织文章,要
注意到文章的重点段落和篇章结构。
对于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可以通过重
点段落来进行分析和把握,有助于答题和理解整个文章的结构。
五、注重详注、词语解释和翻译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详注、词语解释和翻译。
详注是指对文中一些
生僻词语、典故、典型句式等进行解释和注释,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词语解释是指对一些关键词语进行解释,防止产生歧义;翻译是将文言文
转化成现代汉语,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通过以上五篇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地阅读文言文,并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答题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加练习、积累,增强对文言文的感受和理解,逐渐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与方法梳理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与方法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eacc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2.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与方法梳理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语文水平。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1. 字词理解:文言文中使用的字词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注意字词的理解。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字词理解能力:- 多读经典: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如《孟子》、《论语》等,加深对于古代汉语的理解。
- 查阅工具书:积累并记忆常用的文言词汇和表达方式,可以通过使用《古汉语常用词词典》等工具书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2. 理解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有所不同,初中生在阅读时应掌握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结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句子结构:- 主谓句:主语+谓语,如“吾闻之”。
- 助词句:用助词来表达句意,如“然则”、“若非”等。
-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意义相近的句子组成,通过“而”、“且”等连接,如“其酒下至周南”。
- 现转句:用于表达让步、条件等意义,如“虽然如此,然而……”。
学生可以通过多读文言文,了解不同句式的用法和特点,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理解句意。
3. 分析上下文语境:理解文言文的关键在于理解上下文的语境,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重视上下文的提示和暗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上下文提示:- 词语解释:文言文中常常会对一些生涩难懂的字词进行解释,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解释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 直接解释:有时文言文中会直接解释某个事物或概念的含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解释来推测句子的意思。
- 逻辑推理:通过分析上下文中的逻辑关系和推理关系,可以推测句子的意思。
例如,通过对前后对比、因果关系等的观察,可以理解句子的含义。
4. 注意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注意辨析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通过比较来表达抽象概念,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完整word版)初中生文言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
![(完整word版)初中生文言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dba46d00912a216157929c9.png)
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模式及解法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描绘类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
(节选自《荷包蛋》)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a3f43d3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8.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一、"猜读八法"攻克文言虚词"堡垒"文言文的猜读,不仅实词管用,虚词也相当给力。
文言虚词大多“身兼数职”、灵活多变,因此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加强朗读、背诵,培养文言文语感的同时,探寻规律,掌握一定的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推断技巧。
以下八法,谨供参考。
01代入筛选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1与其他各句分歧用法的句子,在逐一代入进行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说明的⑥了。
02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此法对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
如“XXX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XXX”,“故”是“以是”的意思揣度,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03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2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04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初中课外文言文系列一: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课外文言文系列一: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1974c4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c.png)
初中课外文言文系列一: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文言文阅读可能是一个难题。
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答题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得分。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不要一上来就纠结于个别字词的意思,而是要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题、人物、事件等。
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先跳过,根据上下文来推测其大致含义。
在通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体裁。
如果是记叙文,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议论文,要找出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如果是说明文,要明确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例如,《岳阳楼记》是一篇著名的记叙文,在阅读时就要明确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迁客骚人的不同感受,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二、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很多文言文都会有注释,这些注释对于理解文章非常有帮助。
要认真阅读注释,尤其是对一些生僻字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的解释。
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是“高兴”的意思。
结合注释,就能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同时,要学会运用联想和推断的方法来理解词义。
可以根据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成语、词语等进行联想和类比。
例如,“肉食者鄙”中的“鄙”,可以联想到成语“卑鄙无耻”,从而推断出“鄙”在这里是“目光短浅”的意思。
三、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意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要学会分析句子的结构,从而准确理解句意。
对于一些倒装句,要调整语序进行理解。
比如“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有何陋”,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对于一些省略句,要补充省略的成分进行理解。
比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了“鼓”,完整的句子应该是“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训练(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训练(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75248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0.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训练第一篇范文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更能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训练。
一、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有以下几个特点:简洁、精炼、含义丰富。
相较于现代文,文言文在表达上更为简洁,用词更为精炼。
一个字或一个词往往具有多重含义,需要读者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要了解其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意。
二、掌握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
在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含义往往不同于现代文。
因此,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实词和虚词的理解。
可以通过查阅词典、背诵经典例句等方式,积累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含义。
三、注重上下文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可能有多种含义。
要准确理解文意,就需要注重上下文。
通过分析句子成分、推测词语含义,以及参考注释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来理解文言文。
四、强化语法分析能力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如倒装句、省略句等。
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意。
可以通过讲解经典例句、分析语法结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
五、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
可以通过讲解文言文背后的故事、诵读经典篇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多读多练阅读文言文需要时间和耐心。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才能提高阅读技巧。
可以布置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并针对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进行分析讨论。
七、注重文化背景的了解文言文所蕴含的文化背景是理解文言文的重要因素。
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环境,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训练,相信初中学生能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技巧与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320fa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f.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文言文阅读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
虽然文言文的句法和词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和方法,就能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熟悉常用文言词汇和句式要想读懂文言文,首先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一些基本的词语如“之”、“者”、“乃”等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掌握它们的用法有助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此外,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的句式和结构,如“不仅……而且……”、“虽然……但是……”等,熟悉并理解这些句式的用法对于阅读理解非常重要。
二、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在文言文中,标点符号的运用非常重要。
正确理解标点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常见的标点符号包括顿号、“,”、“。
”、“?”,这些标点符号在文言文中起到了连接和分隔的作用。
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逻辑关系,在阅读中做到读懂标点、读懂意思。
三、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关注整个文章的上下文环境。
文言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比较间接,上下文中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补充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前后句的对比、转折、因果关系等来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因此,我们要学会在阅读时将句子与上下文进行关联,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四、借助工具进行学习学习工具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助手。
我们可以使用词典、阅读辅助工具和线上资源等来辅助学习。
词典可以帮助我们查找生僻字的意思和读音,阅读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句子结构,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线上资源如学习网站、学习论坛等可以提供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和学习经验供我们参考。
合理利用这些工具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多读多练,增加阅读量阅读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只有不断地进行阅读和练习,才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进行阅读,如《红楼梦》、《资治通鉴》等。
初中文言文阅读方法大全
![初中文言文阅读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4473b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4.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方法大全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门必修课程。
然而,由于其古老、陌生的特点,很多初中生对于文言文阅读感到困惑和无助。
为了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以下是一些初中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1. 词语理解与猜测文言文中经常使用古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
初中生可以通过积累文言词汇的基本含义,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阅字典或者猜测意思。
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与猜测,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大意。
2. 句子结构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复杂,常常使用语序倒插、省略等手法。
初中生可以通过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理清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文章的条理和逻辑。
同时,要注意识别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比喻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意义。
3. 上下文推测有时候,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生僻的词语或句子。
此时,可以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推断词义或者句意。
通过细致的阅读和思考,结合文章的脉络,可以较好地理解难点部分的内容。
4. 平行对比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对比手法,通过比较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初中生在阅读时可以通过找出文中的对比词语和句式,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通过对比两者的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用意。
5. 熟悉典故和史料文言文经常涉及到典故和史料的引用,对于初中生而言可能会比较陌生。
因此,熟悉一些常见的典故和史料是很有必要的。
初中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和文学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典故和史料。
6. 多读经典文言文熟能生巧,多读经典文言文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初中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读本,如《孟子》、《史记》等,进行反复读、分析、理解。
通过对经典文言文的深入学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7. 结合现代翻译对于初学者而言,把握文言文的含义并不容易。
初中生可以借助现代翻译的帮助,将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对应起来,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完整word版)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完整word版)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96cd0d83d049649a66580a.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
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
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94773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3.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直被视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其语言的古老和晦涩,让许多学生感到头痛。
为了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本文将探讨一系列实用的阅读技巧。
技巧一:背景知识储备在阅读文言文之前,学生需要对作者、时代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
技巧二:逐字逐句解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像阅读现代文一样阅读。
学生需要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理解,从而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
技巧三:注重虚词辨识文言文中的虚词是其语言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此来把握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技巧四:活用参考资料在阅读文言文时,学生可以借助一些参考资料,如词典、注解、白话文翻译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技巧五:反复阅读文言文的理解需要时间。
学生应该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反复阅读,逐渐领会其中的意义。
技巧六:欣赏与思考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其表面的意义,还需要深入思考其内在的精神和价值。
技巧七:实践与总结学生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这些阅读技巧,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
希望以上的阅读技巧能够对初中生产生实际的帮助,让他们在文言文的世界里,找到乐趣,找到自我。
第二篇范文:示范课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本文将以实际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一份示范课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在本节课中,我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1.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主要知识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课文的详细讲解:通过对课文的精讲,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
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
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
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二是句子
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
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
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
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
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怎样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
基本原则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留、补、删、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
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