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诂学

主讲:冯青博士

一、训诂与训诂学

(一)训诂

1. “训”、“诂”两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辞书《尔雅》。《尔雅》共十九篇,首列“释诂”、“释言”、“释训”三篇以统常用词,后“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十六篇以统事物专名。可见在《尔雅》这部书里,“训”、“诂”是单称的,且是作名词用的。

2.将“诂训”两字放在一起的是西汉毛亨,毛亨注《诗》,书名《诗故训传》,(亦写作“诂训”、“古训”),一般认为,“诂训传’三个词都作动词。

3.许冲《上<说文》表》云:“慎博问通人,考之于(贾)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此中之“训诂”为动宾关系。

《说文·言部》:“训,说教也。从言川。”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申之凡顺皆曰训。”《说文·言部》:“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玉裁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综上所述“训”、“诂”有分、合;名、动之别。但后来所谓的“训

诂”都可看成动宾关系,即解释古代语言,所以陆宗达先生谓之‘古代文献语言学’。

(二)训诂学

齐佩溶《训诂学概论》p.11:研究前人的注疏、历代的训诂,分析归纳,明其源流,辨其指归,阐明枢要,述其方法,演为系统而条理之。更进而温故知新,评其优劣,根据我国语文的特质提出研究古语的新方法、新途径,这便是训诂学。

二、训诂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我国传统的训诂主要是为了解释儒家经典,所以历史上训诂成了经学的附庸。从汉人的注到唐人的疏及清人的新注新疏,莫不如此。

王力“新训诂学”,载《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论文集》1947年,pp.173-188:一切的语言史都可认为文化史的一部分,而语义的历史又是语言史的一部分。从历史上去观察语义的变迁,然后训诂学才有新的价值。……等到训诂脱离了经学而归到了史的领域之后,新的训诂学才算成立。到了那时候,训诂学已经不复带有古是今非的教训意味,而是纯粹观察、比较和解释的一种学问了。

郭在贻《训诂学》p.144:训诂学作为一种古代文献语言学,它应该而且必须冲破为经学服务的樊篱,去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这个新的领域,主要指的是汉魏六朝以来方俗语词的研究。

例如:新版《辞源》“手”部“挥霍”条:豪奢。任意花钱。

唐,李肇《国史补》:“会冬至,(赵)需家至宴挥霍。”

按:《国史补》中之“挥霍”非谓“豪奢、任意花钱”之意,乃“慌

忙、匆忙、忙乱”之意。何儒亮误入赵需家之事于唐、宋笔记、小说中数见,现今分别引录,即可见《辞源》之误。

宋王谠《唐语林》卷六:“进士何儒亮,自外方至京师,将谒从叔,误造郎中赵需宅,自云同房。会冬至,需欲家宴,挥霍之际,既是同房,便令引入就宴,姑姊妹尽在列。儒亮馔彻徐出,细察,乃何氏子,需笑而遣之。”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二“何儒”条(出《国史补》):“唐进士何儒亮自外州至京,访其从叔,误造郎中赵需宅,自云同房侄。会冬至,需欲家宴,挥霍云:‘既是同房,便令入宴。’……。”

此两书虽与《国史补》行文有异,然文意一致。余疑《国史补》中之“需家致宴挥霍”实乃“需家欲宴挥霍”之讹。“致者,“使……至”也,于文义不通。“需家欲宴挥霍”即“赵需家欲行冬至家宴而忙乱”之义。若“挥霍”作“豪奢、任意花钱”解,则成“越需家欲行冬至宴而任意花钱”矣,天下安有此理?且《唐语林》之“挥霍之际”,《太平广记》之“挥霍云”亦扦格不通矣。故此“挥霍”必为“慌忙、匆忙、忙乱”之义,目前大、中、小型语文词典均未收录,而中古文籍中则常见。“挥霍”乃双声联绵词,

《广韵》平声八“微”韵:“挥、挥霍,许归切。”入声十九“铎”韵:’霍、挥霍,虚郭切。”同为古“晓”纽字。本义为“轻捷迅疾貌。”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即其证。在此词义基础上引申之,则有“慌忙、匆忙、忙乱”之义矣。

内容:校勘――断句标点――释词――释句――注音――语法――修

辞――文字

三、训诂学的功用

(一)促进汉语史研究

1. 轻财重义,有得些小泼物事,与朋友共,多少是好!

按:泼:批、群,量词。“泼”同“拨”。“拨”、“泼”同在《广韵》入声末韵,普活切,音同义通。文献中有其通用的例子,如斯坦因3491号《破魔变文》:“后降拨墨之雨。”伯希和2187号“拨”作“泼”。是其证。叶桂郴认为量词“拨”产生于明代(《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3期),似可商榷。我们调查后发现量词“拨”最迟在北宋口语性较强的文献中就产生了。北宋苏辙《戏作家酿二首》之一:“方暑储曲糵,及秋舂秫稻。甘泉汲桐柏,火候问邻媪。唧唧鸣瓮盎,暾暾化梨枣。一拨欣已熟,急搊嫌不早。病色变渥丹,羸躯惊醉倒。”(《栾城后集》卷4)《戏作家酿二首》作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至崇宁五年(1106年)间。《宋史·礼志二四》:“共一千二百六十人,每六十人作一拨。”

(二)指导语文教学

一般来讲,语文教学中,需要运用训诂学知识的有以下两种种情况:1.文选未有注釋。我们可依靠训诂学知识进行独立研究,不至于失却拐棍即无所措手足。

例如:范仲淹《江上渔者》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史记·孔子世家》:“唯子赣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司马贞《索隐》:“《礼》云:‘适墓不登垅’,岂合庐于冢上乎?盖上者,亦是边侧之义。’”

2. 文选误注,我们可以借助训诂学知识加以辨正。

例如:①人教版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清·沈复《童趣》)

课本教材对第二段第一句对“私”并未注解。在查阅相关资料过程中,发现有的教辅资料将“私”解释为“我”,如《跟我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即作此解。但第一段“余忆童稚时”、第三段“余常于土墙凹凸处”、第四段“余年幼”等句中,作者对自己的称呼都是“余”,没有用到“私”来自称,为何偏偏要在第二段段首句“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用“私”来自称呢?

②高校文科教材《古代汉语》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

语文教材注释曰:“为长者折枝,对长者弯腰作揖。枝,同‘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古代汉语》教材注释说:“枝,通肢。折枝,指按摩。”“折枝”解释为弯腰,古无旁证;解释为折树枝,则有些怪异,为什么非要为长者折树枝?东汉赵歧的《孟子》注:“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枝也。少者耻见役,故不为耳,非不能也。”《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