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实现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实现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实现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实现途径

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黄丽媛刘占才李立勋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修身养性、注重个人修养和内圣外王,中国传统教育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教育。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界定,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关系的基础上,力图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的发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内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教育价值;实现途径

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孺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从字面含义上说,所谓传统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之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东西。文化的民族性、国度性决定了在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中,都有根植于本民族沃壤中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成长起来、经过千百年封建社会积淀起来的长期流传的观念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所有文化现象中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其内涵同样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作出精辟地概括和总结,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以人为本”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

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关系

何为文化?我国著名的教育学者石中英教授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就是在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形成并通过人们的各种活动而表现和传承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符号、知识系统的整体。它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基础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变现时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语言符号以及知识系统。究其文化与教育的关系,《辞海》为“文化”做了这样一条注释: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南宋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教育即文化,文化即教育。“教育”与“文化”词源上的同义性,反映了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密切性。在中文中,“文化”一词由“人文化成”简化而来。文化,其基本含义是通过文治教化把人培养成有教养人的过程,即“教化”的意思。教育是属于文化范畴的,教育本身是起源于文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追根溯源,自从进入奴隶社会,中国的传统原典文化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周公所著的《易经》,算是中华文化早期的代表作。春秋战国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文化大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此时社会“礼崩乐坏”,战乱频繁,但是当时以孔子、老子和墨子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开办大量的私学,来宣扬自己学派的思想和治国安邦之道。当时许多学派相互之间的争辩促成了中国历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也就是所谓的百家争鸣。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自此之后,儒家经典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兼容其它各家文化精华的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和传承了几千年,不仅深深影响了中国的封建社会,而且传至日本、朝鲜等东方国家,甚至对于现当代的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社会发展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家传统文化并非是一种闭塞僵化的文化,而是一种开放的、具有极大包容性的“和”的文化,儒家文化在得到自身发展和传承的同时,注重和其它学派交流融合,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三大思想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援道入儒,促进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到了宋朝之后,儒家文化又积极吸纳佛家的思想,援释入儒,形成了宋明理学,使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更加具有思辨的哲学特色;近代的西学

东渐,西方文化强势地进入到中国,面对如此汹涌的文化侵略,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没有被吞噬,而是与之相交融,形成了新儒学,以旺盛的生命力发展着。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与教育的密切关系使得中国的传统教育——以儒家传统伦理本位道德教育就成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注重“天人合一”、“文以载道”、“以义导利”、“知行合一”、“内圣外王”、“师道尊严”这些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道出了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道德修养过程中体悟到的做人和为人处世的真谛所在,这些道德智慧和哲学思想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文化之奇葩,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

中国的传统教育既不同于西方的基督教宗教教育,也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科学教育,而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以思孟学派为主导,以关注一种人们思想行为规范的伦理道德教育。自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思想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开始注重用儒家思想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修身养性来使人的精神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的传统教育分为小学(也称为“蒙学”)和大学两种,小学教育的主要职责是教给孩子洒扫、礼仪应退之节,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而中国传统的大学教育目的是培养内圣外王的治国、平天下之才,而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儒家的传世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即《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和《诗》、《书》、《礼》、《易》、《春秋》。我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黄济教授把“价值”定义为事物对于人的有用性。而人是最经济的动物,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当人们在思考和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是受到某种价值观的支配,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不是价值无涉的。那么,在新时期,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学习国学,如何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得以传承,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教育来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促使人们形成高尚的价值观,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新时期亟需深入探讨的一系列的课题。

自从五四运动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与国际交流的增多,外国的一些价值观念、文化和教育思想通过种种途径进入到中国,特别是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虽然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之中、在新世纪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不会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潘晓”们的关于人生之路越走越窄的困惑,但是当代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在面临多元的文化特别是多元的价值观念选择的时候,感到迷茫、彷徨、不知所措,把握不住中国文化之根,思想之源,未来的前进之路。做出选择是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但是同样也是我们时时刻刻都需要做的事情,那么在这种迷茫和困惑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中,人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文化的价值性就极大地凸现出来:《易经》教育我们应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要以一种积极入世的心态来服务于国家,有益于人民,

通过读圣贤书来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孟子》启迪我们人生的智慧,使人们明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论语》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当今的社会,工具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日益充斥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追逐利益成为了人们重要的价值取向,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人们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以权谋私、损人利己、背信弃义,在金钱和利益面前,许多人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成为了利欲的奴仆,传统的义利观被颠覆,人性的遮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冷漠。宋明理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虽然这句话成为束缚了许多代中国人,给古代的中国人束缚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但是从另一方面也给予了我们做人的启迪,做人应该学会去克制自己的欲望,在利欲熏心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内心的理,提高自己的修养,以理克欲,以求达到“慎独”的境界,使自己的心灵处于超脱外界欲望的乌托邦,这是多么高的人生境界和追求。

我国著名的现当代文学大家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人之所以为人,是应该具有超越物质的文化追求的。”人的幸福感应该是体现在超越物欲的精神层面的,是形而上的,并非是搭建在物质和利益基础之上所谓的物欲追求。西方一些学者持有中国威胁论,他们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害怕中国强大了对自己国家产生威胁。其实中国威胁论是荒谬的,没有任何道理的,他们不了解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仔细研读过《四书》、《五经》。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通过内心的修养和境界的提高,使自己具有崇高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观,服务于社会,奋斗于全人类的幸福事业,就像是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所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映射出了一个古代知识分子豪迈的胸襟和伟大的志向,这是一种超越了历史和时空的气魄,而张载的话其实也反映了从古至今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宏大气魄和宽厚的胸襟,这种气魄超越了狭隘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界限,追求全人类的“大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从本质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和”的文化,《中庸》思想的精髓就在于强调不偏不倚,防止矫枉过正,以和谐为本,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寻求万事万物的和谐统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而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精华,“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人本主义理念,强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要以人文本,但更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去破坏自然。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展开,当代教育已经突破以往单调的方式,开始趋于多元并丰富化,这也为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提供了可能。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反映全校师生价值取向、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独具特色与魅力的文化系统,在文化的传承、学生的培养和学校

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我们应该着重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在校园广场和校园的物质设施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区等适当的区域通过篆刻名言警句、树立塑像等方式,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加以宣扬;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可以通过校训、校风和学风等方面结合学校传统加强对学生基本道德、技能等的要求。如山东建筑大学在教学楼前雕塑孔子像,篆刻孔子的名言,在校名背后篆刻了“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这既为全校师生创建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也突出学校建筑类专业的特色,还从根本上对全校师生从“德”“学”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2.改革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模式,注重实际教学效果。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教育模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如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通过定期的专家讲座、博士论坛等方式,通过名家、大家或者周围的教授、学者的讲授加以引导,让学生去了解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开始传统文化选修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还可以通过组建读书社、开展读书周或者组织收看《百家讲坛》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去体验经典,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行为规范。

3.从教育目的上更新传统文化观念。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在于继承和保存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二在于将传统文化放进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重新整合与优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更新和创造能力。因此,要启发学生自觉继承文化传统的精华,强化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并在时代的发展中整合优化传统文化,使其服务于现代教育。

4.在教学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拓宽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丰富教学内容。第一,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进行文化传统教育。传统文化课应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纳人教学计划中。要有一个好的课程体系,来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广泛增设大学语文、历史讲座、传统文化概论、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等有关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也应该在各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中增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必修课程,特别是应把中国历史设为必修课程,因为“中国文化表现在中国已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去历史,无从谈文化。我们应从全部历史之客观方面来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只有在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实体或活动载体来营造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的人文景观,每时每刻向师生们默默地传递着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精神。良好的氛围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

5.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第一,渗透式文化传递法。课堂上通过讲故事、朗诵、

问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知识。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一是尊重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二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开放式双向交流的目的。第二,选择式价值澄清法。西方发达国家以强势的态势迅速扩张西方文化,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大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说要排斥外国文化,相反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整理,旨在吸收其有意义的精华部分,并以开放性原则有分析、有选择地学习外国先进的、优秀文化成分,将二者进行共同的改造与综合,化为我国新文化发展的共同组成部分。唯有这样,才能摆脱民族文化发展的局限性,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超越。因此,要教育学生摆正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在比较中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形成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现代教育思想,明确传统文化的教育目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观,转变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和方式,营造全社会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引导,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6.利用先进网络技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发挥网络的信息优势和教育功能,传播中化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7.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特殊的历史境遇,更需要严谨的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教育者应该承担起研究传统文化的责任,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甄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糟粕,探求传统文化的演化轨迹和发展规律,阐释并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内涵,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结语

一切的历史都是现实,因此在新时期,我们有必要补好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设传统文化课,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增强国人的传统文化底蕴,启迪人生的智慧。继承是为了创新,习古是为了育今,古人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作为现代人,我们应把这些古典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而且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出去,向全世界展示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廖赛娟《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

[3]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社,2004年版

[4]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周岩《我国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导刊》1997年第8、9期合刊第32页

[6]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中国教育学刊 )l997年第3期第12页

[7]欧阳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育研究 )l999年第9期第27页

[8]赵剑英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冯天宇《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10]杨叔子《传统文化·人文底蕴·大学教育》选自《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卷

[11]杨虹《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l2]曹南燕,徐伟《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理论学刊》,2009年第10期

[13]杨建越《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山西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8月,第8卷第4期

[14]李山岗《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中国教育网,2006年6月

[15]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16]辞海[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17]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的课程。 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 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因为“文化”的内涵包罗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课程是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的概括与总结,尤其注重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总结。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和科学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认识中国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新的先进文化。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如“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录音、录像,经典作品录像等。 3、辅助教材:文、史、哲各类相关著作。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 1、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教学法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的内容较多(包括绪论近二十章),一定要掌握和突出重点。 2、注意与已学过的课程相联系,如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力求达到融会贯通。 七、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课时,2学分。平时成绩为总成绩的20%,期末采用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 八、各章节教学进度及安排 绪论(2课时) 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了解学习方法。 上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课时) 认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课时)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特点,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形态,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掌握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课时)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价值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价值 毫无疑问,在中华5000多年的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儒家。自百家争鸣,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此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无论朝代更迭。而儒家就不能不提创始人孔子了。孔子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某些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后世,直到现在也是影响巨大。 他学习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代,人人浮夸,连最应沉稳、扎实的学术界也不能避免。论文造假、抄袭的丑闻不断曝光,并且都是知名人士,这在当代的影响不能不谓影响恶劣。如果当代人也具有孔子当年的学习态度,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可笑恶剧。本是为人师,为人表,却做出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当代社会的悲哀吗?孔子曾言:“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于那些造假的人,连踏踏实实做学问都不能够,又何谈终身学习? 孔子特别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对于我们当前教育中的大班教学,统一学习有很好的借

鉴意义,应该尽可能的小班上课,有利于教师尽可能的能够与每一位学生接触交流,尽可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等不同的特点,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至于厌学。同时,这对于我们当前的大学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学在招生时,应该尊重学生自己选择的专业,或者是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要求调剂专业的要求,而不是强行的让学生去服从专业调配。此外,在大学生选择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时,也要慎重地考虑,不是跟着大家后面一窝蜂的考研或者考公务员,而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个人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即使是决定工作后,也要慎重选择自己的工作,到底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而不是当前什么工作最好,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去追求、奢望,当然这也要考虑的,但并味地追求,而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还有孔子之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些话都是强调君子要言行一致,强调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影响别人、教育别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对于现阶段的老师自身的修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尤其是中小学,没有分辨是非能力的学生的老师。如果老师教的内容自己都做不到,就会给学生一种无所谓或不重要的错觉。学生不重视,更不能百分之百的接受并学习他。当然对于高校教育也有很大的警示意味。高校应该是传递正能量的地方,让大学生走进社会之后为社会、国家做贡献。可以想象如果高校里出现贪污腐败、作假弄虚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优秀范文5篇]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内容提要]:文化魅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和不竭源泉,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后盾。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浪潮,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相结合,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将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发展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战略性目标,努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当代的国际大环境下,对全面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 软实力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culture, the premise and source of a nation’s soft power, serves as an indispensable backup force in its peaceful rejuvenation. With 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ulti-polar world, cultural soft power h as become a necessary part of a nation’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which, combined with its hard power in

economy and military, works as a strong forc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s st ill in its infancy stag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its long history and countless brilliant achievements, works 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mproving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brillia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must be utilized as a strategic tool in our country’s overall development. Key words: brilliant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a; soft power 引言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孟宪实曾经说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之源,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1?。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多年漫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形态。在以往的漫长岁月中,传统文化经过历代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和完善,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中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并且深深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优秀推荐] 中华文化的勃兴北戴河第三中学张春 茹 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标准解读:1、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性?相比之下,观念的遗物比物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还要多的多,单从数量上,就不能忽视观念遗产的重要性;此外,三者又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事实上,他们是统一的,互相渗透,无法分开的。任何古代的文化遗产都不可能没有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从理论上说,思想文化与当代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留给现代的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遗产,是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觉地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的修养。 2、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什么只单列孔子一人之名?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诚然,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3、“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指的是什么?“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大概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学派或学术流派有百家之多,所谓“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何谓“主要史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最好能知道各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如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墨家的墨翟,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兵家的孙武、孙膑,如有可能,最好讲述与其中某些人有关的历史故事,如,孙膑赛马之类,通过生动形象的情节,加深对这些思想家的印象。二是初步了解,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本课内容,阅读相关课外知识评价方式:观察评价法、调查评价法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过渡说明)本课侧重介绍了当时5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和9位代表人物,我们将这9位代表人物与8个纵向小组分别对应起来。(对应见下)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推荐)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学习中 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 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 行的动力。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的精神源泉,需要传承和发扬。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1 初学《弟子规》,看到首孝悌,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好像真没怎么尽过孝,惭愧!想起小时上学,教师就讲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总以为是自己有钱了,有能力了,才能尽尽孝心。在外上学了,上班了,结婚了,有孩子了,感觉跟父母离的更远了,也更少了关怀与孝顺。以前每次回去都很少跟父母沟通,很少做过什么家务,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让干个什么也懒的去干,就是做也不及时,仿佛是个外人一样的处之。甚至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跟他们顶嘴,闹矛盾,拍拍屁股就走了,根本没有顾及他们的心情。 现在读了《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感觉很无地自容。教养自

己那么大,怎么我依然像个孩子一样的不懂事呢?现在自己孩子也上学了,自己做的榜样在哪里呢?深深自责的同时,我因为工作原因,争取一星期或两星期回去一次。说实话,看到父母不知何时变白的头发,累弯的腰,我的心像是被揪一般,不用再叫我,我主动去抢着干家务,只要他们能干动的,我也一定能干动。其实他们也不图我多有钱多有能力,健健康康,和和睦睦,有时间一家人陪着吃顿饭,聊会,就已经很满足了。这点为人子的,我一定要努力尽心做到,这也是《弟子规》让我学会一个做人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是对“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的思考,以前一直觉得,人比人气死人,人家有才华,比什么,再学也赶不上,就这样吧,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安慰自己。学了这几句后,觉得自己很颓废,很堕落,怎么会没有上进心呢?就算不如别人,也应该努力的去充实自己吧,如果自己不努力,那永远赶不上别人,天资短浅,勤能补拙吧。自己跟自己的昨天比,一天一小步,水滴石穿,总算努力过吧! 然后是对“宽有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的理解。联系到工作当中,感觉没有个计划。这也急着做,那也等着完成,这个没做完就忙于另一个,眼高手低,结果一件也不能圆满完成,还会给工作造成麻烦,不能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反而还感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需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不够,养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和学习习惯,致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很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对《论语》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把传统文化致使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我们重点学习“经典驿站”“名人长廊”这两个部分。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温馨点击”,“活动广角”。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抓住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要求。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最大问题就是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面对国际国内条件变化造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树立国家伦理价值共识,保障我国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共产党一直反复强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正是从战略高度提升国家伦理价值认同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更是概括了包括“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 个价值理念“作为美好的价值目标,展现着人们为之奋斗的前景与指向,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为人民提供了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得失成效的重要依据,引导

着社会的发展航向;作为明确的价值范畴,确立了党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坚持“尊道而贵德”的好传统,“道”就是世界上永恒运动着的最根本规律;而“德”则是人类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它在人生和社会中的体现。如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始面对新的“道”和“德”:这个“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德”,狭义说就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广义来说,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承载着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提高国家伦理认同的“铸魂工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我们概括和总结

中国当代教育现状

◎中国教育那真是教育,教者苦教,学者死学,死教死学死知识。这是最勤奋也是最懒惰,最聪明也是最愚笨的做法。我们都对应试教育很反感,都想改变它。但是仔细想想,教育就是教死知识的,必然以考试为目的和手段。教育与应试有着必然的联系,只要有教教教在前,就必然有考考考于后,二者如影随形,互为因果。教育必为应试,应试才是教育,才能促进教育。死教别人一些死知识不考又有什么办法来显示自己促进别人?如果没有定论,怎么会有考试?如果学习是通向求知为了探索为了实践,鼓励百家争鸣,那又如何要得了那么多的考试?已知的东西才要考,管人的人才要考别人,无能的人才要考别人!中国的考试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变为在考卷上淘汰所谓“差”的学生,将一种思维方式变为唯一的思维方式,这样的考试极为害人。和缺乏个性特色的学生相比,大概中国的教师更加缺乏特色个性,对自己所讲的知识并没有真正学懂学好。无问状态下成长的学生就更是如此,并没有吃透书本精神,学习的知识看似懂了其实未必真正懂得,知其然都不一定达到,更不用说知其所以然了。不问不思死记硬背,最多只能达到知识层次,知道老师知道的那些而已! ◎以上种种中国教育弊端之所以能够延续,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教育的真正目的到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共识,没有共识自然谈不上改善的计划与行动,教育的真正核心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应该是第二位的东西,所谓人文素养就是使培养出的人能够强化社会秩序、社会道德与社会和谐。例如国家在制定达到小康与中等发达国家的宏伟蓝图时,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没有对国民素质提出具体的目标,可以说没有人这个核心的目标参数,其它目标不仅难以达成,即便是勉强达成了其社会环境也不会比今天好多少。 ◎所以说,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实力、发展与未来完全由这个国家教育所提供的“产品”——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决定与制约,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角度彻底审视与反省当代中国的教育与教育体制,使信仰、人文人道精神的塑造与培养早日成为中国教育的核心任务与当务之急,任何的犹豫、迟缓与抵触只会使人们向往的素质教育难以出现在华夏大地并从根本上制约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 ◎近年的高考、中考,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折射出我国人民对教育的重视。 在高考指挥棒的舞动下,我国的现行教育中的各种隐忧逐渐显露:与科举相似的高考制度,造出大量目光短视的大学生;高考机制优中择优,精英教育的宗旨,淘汰大量成绩中等的学生,造成极大的人才浪费;高考机制中狭窄单一的高考范围制约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轻视体育导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不利于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由于高考而衍生了其他事物:高收费教育产生;由此又伤害了部分家长供子女读书的积极性;过度竞争引起对分数的畸形重视,畸形的教育理念由此产生,诚信观念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高考内容须大力改革,应增加德育、体育等各项素质的测评,以培养高素质的普通民众为终极目标。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全民素质。 ◎素质教育的提法没有错,但是错在缺乏可操作的载体,而且没有具体内涵,特别是因为和它对立的应试教育没有外延。结果人们随意曲解,狭隘地认为不考试、少学基础知识就是素质教育;甚至认为只要反传统就好,大有“文革”中破除一切,砸烂一切之势,甚至有过之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在今年,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使我受益良多, 不仅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是自从学习之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的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从思想认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还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

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以前,在生活学习中仅仅了解过《弟子规》《论语》中的篇章,其余国学书籍看之甚少。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抓紧对《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使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

学习中华文化心得体会【实用】

导语: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以下是学习中华文化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我爱人的姐姐是黑龙江五大连池一所小学的主教老师,他的孩子快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年底,她让孩子退学,准备报名河北端村学校,她的勇气让我自叹不如。下面是她代孩子写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得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得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得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得组成部分,即儒道佛三家各自得核心价值观;其二,就是指儒道佛三家共同形成得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得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家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逍遥齐物。中国佛教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中国传统文化各家在处理与其她文化传统之间得关系时,普遍体现出融合会通、与而不同得价值取向。 一、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儒家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儒家非常重视仁,将仁视为“生生不已”得“天地之大德”.孔子甚至提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就是,颠沛必于就是。"(《论语·里仁》)表现出强烈得生死以之得志趣与情怀。此德赋之于人,则成为人得本性.率性而行,即成为道。儒学就产生于对此道得传授与修习之中,因此儒学常被说成就是“修己治人之学",其所蕴含得即就是所谓“内圣外王之道”。“修己"、“内圣”云者,就就是说儒家学者应不断充实自己得仁爱之心,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努力形成圣人得品格与能力;“治人”、“外王”云者,就就是说儒家学者

要当仁不让,仁以为己任,自觉承担起治理国家与服务社会得责任,为天下国家得平治尽心尽力。宋儒张载要求儒家学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就是对儒家学者所具有得这种使命感与责任心得最好得 阐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彖》),就就是说儒家君子为了完成自己得使命,负起自己得责任,奋发图强,永不止息;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彖》),则就是说君子应具有宽广得胸怀,能够容纳与善于接受不同意见与建议,不断地丰富自己得内涵.两千多年来,儒家得仁人志士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种价值观念得熏陶之下,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谱写了天地间一曲曲波澜壮阔得正气歌,逐渐形成了儒家文化虽历经艰难险阻而不断奋起得发展态势与善于容纳与接受异质文化得宽广视野。 二、道家:道法自然,逍遥齐物 道家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逍遥齐物。道家最为推崇得范畴“道”得原始意义就是指道路,引申为人应遵守得规则与运动变化得规律,以及那些自觉遵守规则与规律得人所达到得自由境界。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得观点。在道家得始祖老子瞧来,道得运行法则就就是“自然而然”,“得道”就意味着必须任由事物成为它所应就是得样子,绝不能将自己得主观意志掺杂其中,这就就是“无为”;一旦彻底否定了任何外在意志得驱使与强迫,

中国传统文化个人心得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个人心得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 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 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 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 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 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 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我们学习唐诗宋词,我们诵读名 家经典,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领悟这其中的民族精神。我最喜欢的莫 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 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 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 载万物,容受万物。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问题。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 人生理想,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然而人作为人的存在,还应是以智慧、德行和审美情趣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以 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基础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为现代人的迷失 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 我听过一句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是舍弃小家顾大家的大无畏精神。这个固然重要,但是,世界一直像现在一样和平,不用我 们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就多关心关心我们的亲人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