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对外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对外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一、本文概述1、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当下,对外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关键要素之一。
这一过程不仅关乎中国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和评价。
因此,深入理解和把握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对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对外文化传播是展示中国独特文化魅力的窗口。
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无论是儒家思想、道家哲学,还是诗词歌赋、书画艺术,都彰显着独特的东方智慧和审美情趣。
通过对外文化传播,这些文化瑰宝得以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中国的文化魅力。
对外文化传播是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化时代,谁掌握了文化话语权,谁就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有影响力的声音。
通过对外文化传播,中国可以更加主动地阐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打破西方话语的垄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再次,对外文化传播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是促进国家间友好关系的重要纽带。
通过对外文化传播,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分享自己的文化成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对外文化传播也是推动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软实力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通过对外文化传播,中国可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明成果和发展道路,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外文化传播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外文化传播工作,不断提升传播能力和水平,让中国的声音更好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2、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现状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已经逐渐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现状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现状方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形象塑造,通过举办大型国际活动、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广中国文化等多种方式,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
传统文化背景下当代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影响
传统文化背景下当代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基石,是历史和现实的结晶体。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大杂烩,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更加频繁,由此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传承。
在这种情况下,当代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尤为重要。
彰显国家软实力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塑造的一种方式。
传统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传播这些文化,可以让国家更好地宣传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展示自身的文化魅力,向外界传达自身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
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宣传自己的文化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方式之一。
由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因此,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一个国家可以打造出更具特色的品牌形象,提升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从而更好地吸引外界的关注和投资。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也是当代传播对国家形象的正面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其中包括人类自然和文化遗产受到不正当利用和破坏。
借助传播的力量,可以更好地宣传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感,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提升公民素质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还可以提升国家公民的素质。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和人文精神,可以帮助公民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感,从而更好地体现自身的文化自信。
总之,当代传播在传播国家形象的同时,传承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种作用,在时代的变迁中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
对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同时借助现代科技和舆论平台,把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给世界。
媒介形象: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环节
媒介形象: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环节1. 引言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的集中体现,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媒介成为了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关键环节。
媒介通过各种手段,如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社交媒体等,对外界传递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从媒介形象对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重要性、媒介在不同方面对于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媒介形象以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展开探讨。
2. 媒介形象对于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重要性2.1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工具媒介通过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等手段将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向外界进行广泛宣传。
这些信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外界对该国家及其人民的认知和评价。
2.2 媒介作为舆论引导者媒体可以引导舆论,通过选择报道内容以及表达方式来影响人们对一个特定事件或问题的看法。
国家可以利用媒介来引导舆论,塑造自己的形象,以符合国家自身的利益和目标。
2.3 媒介作为文化传播者媒介不仅仅传递政治和经济信息,也传播文化和价值观念。
通过媒介的文化传播,国家可以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价值观念,从而增强国家形象。
3. 媒介在不同方面对于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作用3.1 政治方面媒介通过报道政治事件、领导人访问等方式对外界展示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稳定性、领导人能力等特点。
同时,在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时,媒体也可以通过报道方式来塑造一个友好、合作的外交形象。
3.2 经济方面媒体在经济方面对于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报道经济发展成果、吸引外资等方式,可以向外界展示一个繁荣、稳定的经济环境,并吸引更多投资者。
3.3 文化方面媒体在文化方面也能够对于国家形象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宣传国家的传统文化、文化产业等,可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
4. 如何提高媒介形象以提升国家形象4.1 加强媒体监管加强媒体监管可以确保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出现虚假报道和偏见。
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
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国家形象已经不再仅仅是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象征,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形象成为了构建国际社会秩序和发展国际关系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成为了近年来各国积极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篇论文,将围绕着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和传播策略展开讨论。
一、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1.政治形象的塑造:政治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国家治理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政治形象需要通过领导、政治领袖等渠道进行塑造,借助各种机会展现国家的决策实力、政治稳定性和治理能力等。
这需要建立开放、透明的政治制度体系,彰显国家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进程。
2.经济形象的塑造:经济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国家发展、国际经贸关系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塑造经济形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外投资、国际合作以及内部的宣传和执行。
这需要通过多维度的宣传推介,增强国家品牌的影响力。
3.文化形象的塑造: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国家文化的特性、传统与现代性的结合、民族和谐等。
在塑造文化形象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文化外交、文艺、教育等渠道,加强国家文化的宣传。
可以在文艺作品、演出、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推广,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的国际形象。
4.环保形象的塑造:环保形象是当前世界各国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关乎国民健康、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在塑造环保形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实施、公众教育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宣传。
可以从推广绿色生产、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开展教育义务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强国家环保形象的美誉度。
二、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1.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是国家形象传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能够及时传达国家形象的重要信息和。
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国际新闻机构等渠道进行国家形象信息的宣传传播。
2.外交交流:外交交流是国家形象传播中的另一个重要渠道,通过外交交流可以让国家形象更好地向外传播。
从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看文化力对中国形象塑造的作用
-152-文化教育从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看文化力对中国形象塑造的作用廖上兰1刘丽芸2(1、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012、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江西赣州341000)奥运会是一个把体育竞技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盛会,通过奥运会的举办,我们向世界展示及传播了中国文化,为中国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令世人为中华文化魅力倾倒,更为世人走近中国、重新认识中国和感知中国提供了良好契机。
雅典奥运会成功地向世界传播了希腊体育文化理念的精髓,展示了现代希腊的风采。
那么文化何以有这样的魅力呢?能使北京奥运传播超越传统的体育宣传及体育传播本身的意义,逐渐形成为一种可操作性的国家形象塑造发展战略。
我们认为文化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当今世界,文化力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充实。
1文化力理解文化是与政治、经济、军事等相对应的概念,一般广义的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蕴涵着巨大的力。
这种“力”并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因而,人们更形象地将文化之力称之为“软实力”。
①从原始的、纯文化的角度,有人认为文化力即是传播自身文化与吸收世界其他文化的能力。
我们今天谈论的文化力除了最基本的意义外,更重要的是把它放在宽泛的现代文化中去探讨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文化力相对于经济力、政治力而言,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尤其企业发展中表现出的竞争力、牵引力、渗透力、生产力。
文化力不是一般的文学艺术,是以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
它既有为经济、政治服务的功能,又有作用于经济、政治的驱动性功能,既与经济力、政治力相互联系为一体,又保持其相对独立的个性化地位。
文化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
文化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作为国家形象塑造手段之一的文化外交,其主旨是通过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对外投射和相互交流,产生“文化吸引力”,激发他国的认同感,从而在国际社会树立起良好的国家形象。
本文重点介绍世界主要国家文化外交的概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外交的新途径进行探索。
西方国家的成功案例西方国家大规模的文化外交活动始于近代,最初是以文化侵略和殖民主义的形式出现。
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商品贸易和军事征服,尤其是西方众多传教士向殖民地推销其宗教,大量西方社会价值观和思维意识涌入世界各地。
二战后,主要西方国家逐渐改变文化外交的方式,淡化了灌输宣传色彩,转而利用各种大众媒介走上了对外文化传播的道路。
相对于中国而言,这些西方国家的文化外交不仅起步较早,而且经验丰富。
1.美国:塑造大国形象美国是较早意识到文化外交对于塑造国家形象重要性的国家之一。
这一方面是源于美国传统的思想根源,即美国文化中的“天定命运论”,美国人普遍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自认为有一种道义将“自由”、“民主”的文化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
另一方面,美国历史上形成的众多文化外交战略理论,为其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文化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
首先,美国以贸易形式输出文化产品的做法在其文化外交政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众多的美国音乐、电影、新闻以及服饰等文化产品畅销世界,它们共同组成了传递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载体。
其次,美国创建了多种对外文化教育交流项目及对外文化援助活动。
历史上,美国资助了包括富布赖特项目、“和平志愿者项目”在内的多种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且积极吸收海外留学生到美国学习,潜移默化地将美国文化传播开来。
美国在其文化外交中,凭借超强、高效的信息传播技术和畅通、高速的跨国物流,向全球推广、普及美国“人权”、“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并使他国自觉追随这些观念,实现了自身的全球霸权利益。
2.法国:塑造独树一帜的国家形象法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法国文化的保护,其文化外交同样也是特色鲜明。
文化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2012-01高教前沿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开始利用文化手段推行本国的战略和政策,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个国家之间、人民之间和政府之间的相互理解,日益成为地区、国家和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有影响的力量,也逐步成为国际关系、国际安全、世界经济乃至国内政治等领域的重要视角之一,文化外交作为一种看不见的、能够起到长远影响力的战略资源,也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特别重视和关注。
一、文化外交对国家形象的解读1.文化外交的概念文化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是国家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以文化手段呈现国家政治、经济利益和国家影响的外交活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跨文化传播。
世纪以来,“软实力”在国家权力斗争中的作用不断强化,这是因为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趋强化,究其根源,主要是和平发展的世界性潮流不断挑战着政治和军事高压的合法性,国家的对外战略目标已经无法单纯地依靠政治、军事等“硬实力”来实现了,因此,文化的传播、渗透、争夺已经成为了国家交往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表现出来的潜力也将越来越大。
2.文化与国家形象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文化与国家形象内在的、必然的具体联系表现在:文化上的认同能增进和巩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国家也能利用政府资源实施和推进文化张扬、文化认同,进而实现他国文化的追随和仿效。
在文化外交过程中,成功的文化外交能获得其他国家、民族的认同,进而传播本国的文化,因为任何文化都不是封闭的,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发展其国际影响力,必然要与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相契合,这样才能达到文化外交的目的,从而树立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提升国际地位。
3.文化外交在国际外交战略中的双重效应文化外交的正面效应:(1)提升本国国际地位及国际影响力。
(2)为构建和谐世界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3)有助于在全球语境中发展文化的多样性。
(4)有利于异质文化在交流中创生世界文化新品格。
文化外交的负面效应: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在文化交往中居于主导地位,掌握着国际交往中的游戏规则。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教案学案: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在当前世界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具备文化自信,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自我价值感的重要体现。
在这个时代,推广国家形象、加强国家的文化建设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来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
一、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是指人们对国家的整体形象或意识,包括人民智慧、文化、制度、政治生态、国际地位、外交形象、资源环境、社会安全、公共福利、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内外视觉体验。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符号、观念和元素的总和。
一个国家对于外部世界来说,国家形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派生物,它的正方形象有助于其他国家更多地了解这个国家,建立起正面、积极、和谐的合作关系。
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对其文化体系、价值观、制度的自信心和认可,以及积极展示、推广本民族或国家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成就。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它涉及到文化信息的流通和传播,传递着国家的精神信息。
文化自信的确立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更需要国家文化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具备自己的文化自信,国家才能真正地在本土和国际社会上展示一种更为真实的形象。
三、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1.塑造国家形象需要强调正面典型塑造国家形象应该通过良好的传媒和记者,传递一种正面典型的信息,这样才有可能建立国家形象中的正面形象,增强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例如,中国的“北京印象”、“上海印象”等体现了中国城市的良好形象,能够给外国人留下较为良好的印象。
2.塑造国家形象需要注重国家文化建设国家文化建设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之一。
各种文化活动的举办、文化场所、文化节日,都是通过弘扬本土的文化特色来展示国家形象。
3.通过旅游推广文化旅游是推广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增强世界各地人民对国家形象的了解,形成一个国家旅游的品牌效应。
在这样的背景中,我们要注重世界各地人民的文化交流,在合适的时机推广有自己独特文化的旅游景点。
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
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现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际社会中对国家形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一个国家的形象既是其国内发展和外交政策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组织的重要任务和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探讨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
首先,塑造国家形象要从内外两个层面综合考虑。
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外部的国际政治环境、经济竞争等都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因此,国家应积极改善国内的发展环境,提高国内的发展水平,以增强国家形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还应关注国际形势,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和认可。
其次,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国家应采取差异化的传播策略。
不同国家存在文化、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时,要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传播渠道、内容和形式。
比如,对于西方国家,可以通过大型宣传活动、媒体报道等形式,展示国家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对于亚洲国家,可以重点强调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价值观等。
在传播中,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作用,利用微博、微信、Facebook等社交平台开展有效的信息传播,以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
此外,国家形象的塑造应注重实现外部和内部塑造的一致性。
外部塑造主要是通过国际形象的传播来影响和塑造国际社会对该国的认识和评价。
而内部塑造则主要侧重于国内舆论的引导和公众认同感的提升。
在进行国家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国家应注重从内外两个层面的塑造切入,使得内外形象一致,既给国际社会留下积极的印象,也能在国内树立起良好的国家意识和认同。
此外,国家的形象建设和传播不能忽视纪律、诚信和透明度等方面。
这是塑造国家形象的基础条件,也是获得公众认同和国际社会认可的重要保障。
国家应加强内部治理,规范政府行为,确保政策的正确和公正执行。
文化外交:国家形象的塑造
文化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 文化外交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化外交对于维护国家的国家利益具 有重要意义
02
文化外交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文化外交的历史沿革
文化外交的发展
• 近代以来,文化外交逐渐成为各国政府重视的外交手段 • 二战后,文化外交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文化外交的策略选择
• 文化外交的策略选择 • 主动出击:主动开展文化外交活动,传播国家的价值观和理念 • 互利共赢:在文化外交活动中,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 • 尊重差异: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化外交的实践案例
• 文化外交的实践案例 • 中国文化外交:通过丝绸之路、孔子学院等项目,传播中国文 化 • 美国文化外交:通过好莱坞电影、哈佛大学等项目,传播美国 文化 • 欧洲文化外交:通过欧洲文化年、欧洲音乐节等项目,传播欧 洲文化
未来文化外交的实践方向
• 未来文化外交的实践方向 • 加强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传播国家的价值 观和理念 • 推动文化合作:推动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 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
对未来文化外交的展望与建议
对未来文化外交的展望
• 文化外交将在未来国际关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文化外交将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04
文化外交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文化外交如何塑造国家的国际形,传播国家的价值观和 理念 • 通过文化项目,展示国家的文化魅力 • 通过文化活动,提高国家的国际知名 度
文化外交塑造国家形象的效果
• 文化外交可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 文化外交可以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国家形象塑造策划书3篇
国家形象塑造策划书3篇篇一国家形象塑造策划书一、策划背景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呈现出的整体形象,它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可以增强国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因此,制定一份国家形象塑造策划书对于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受众本策划书的目标受众包括国际社会、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公众等。
三、国家形象定位根据国家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发展目标等因素,确定国家形象的定位。
例如,可以将国家定位为创新型国家、文化强国、友好国家等。
四、国家形象塑造策略1. 文化交流与传播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艺术展览、文化节等形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国家的文化魅力和特色。
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相互理解和认同。
2. 媒体宣传与公关利用国内外媒体平台,宣传国家的政策、成就和发展前景,提高国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及时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和热点问题。
3. 教育与人才培养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吸引外国留学生和学者来本国学习和研究。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人才支持。
4. 旅游推广5. 国际合作与援助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援助项目,展示国家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通过国际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五、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 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3. 定期评估和调整策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
六、预期效果1. 提升国家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国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 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4. 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和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七、注意事项1. 国家形象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
2. 在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要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虚假宣传和夸大其词。
3.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国际社会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国家形象塑造策略。
对外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对外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一、本文概述《对外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对外文化传播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过程中的重要性与策略。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已成为各国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对外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文章将概述对外文化传播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明确其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优势与不足。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对外文化传播方式、提升传播效果,以更好地塑造和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
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中国在未来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关系的理解,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对外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对外文化传播是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复杂过程,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传播学、国际关系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
在传播学领域,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对外文化传播的基本框架,即传播者(Who)、传播内容(What)、传播媒介(Which Channel)、传播对象(To Whom)和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
这一模式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对外文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撑。
国际关系学则为我们提供了国家形象塑造的国际背景和分析框架。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家形象是通过国际互动和认知建构而成的,对外文化传播正是这种互动和认知的重要媒介。
通过对外文化传播,中国可以向世界展示自身的文化魅力和价值观,从而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
文化学则为我们提供了对外文化传播的文化视角和分析工具。
文化认同理论认为,文化传播是文化认同的基础,通过对外文化传播,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展示文化自信,塑造新国家形象
展示文化自信,塑造新国家形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是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底气与自信。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光辉的历史。
展示文化自信,塑造新国家形象是一个重要的使命。
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如中国画、中国音乐、中国武术等,这些都是中国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展示传统文化,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让我们自己更加自豪自信。
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社会中,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二、激发创新创造力,表现时代精神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当代文化的自信。
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也需要表现出自己的新时代精神。
艺术、影视作品是表达精神内涵的重要载体,艺术家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将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理解与观点传递出来。
这种表达能激发社会的创新创造力,进一步推动国家形象向前发展。
三、推动文化交流与交融文化自信不仅是一个国家对内的展示,更是对外交流的桥梁。
通过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可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进了解和友谊。
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科技创新等相结合,可以使国家形象更加立体、鲜活。
鼓励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将中国的故事讲好、展示好,塑造一个更加有吸引力的新国家形象。
四、注重教育引导和文化保护展示文化自信,培养新国家形象需要从教育和文化保护方面入手。
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教育、传媒引导等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同时,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保护好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瑰宝,让后人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展示文化自信,塑造新国家形象的任务非常重要,需要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自信的传播者和塑造者,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自信、开放的新国家形象。
展示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为了讨好别人,更是表达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豪和热爱,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
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一、本文概述1、1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国际声誉和地位,更直接影响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因此,多维度的塑造国家形象以及采用恰当的传播策略,成为了现代国家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建设任务。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在政治层面,国家的治理效能、外交政策、国际责任担当等直接体现了国家的政治形象;经济层面,国家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构成了经济形象的核心要素;文化层面,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文化创新等是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层面,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人才培养等则是国家科技形象的关键指标。
这些不同维度的形象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国家形象的立体画卷。
而在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上,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政府公关、媒体传播、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
政府公关能够直接展示国家的政治意愿和治理效能,媒体传播则能够快速有效地传递国家的发展成就和文化魅力,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则能够深化国家之间的理解与友谊,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这些传播策略的选择和实施,需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环境进行灵活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
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媒体、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提升国家形象的塑造能力和传播水平。
2、2多维塑造国家形象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形象。
借助媒体传播策略,通过国内外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积极传播国家的正面形象和发展成就。
利用新闻报道、纪录片、电视剧、电影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
同时,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国的文化自信和软实力。
开展公共外交策略,通过政府、民间团体、企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公共外交活动,展示国家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
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在跨文化语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地位,更直接影响着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本文将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深入探讨跨文化语境下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策略与实践。
文章首先将对国家形象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分析《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背景与目的,探讨其如何通过影像语言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再次,文章将重点分析该宣传片在跨文化语境下的传播策略,包括其如何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差异化传播,以及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推广;文章将总结《国家形象》宣传片在塑造与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方面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对未来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日益受到重视。
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更是成为了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议题。
这不仅涉及到国家内部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更需要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文化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对话。
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这部影片巧妙地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发展成就以及未来愿景,通过影像的力量,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立体、多维度的中国形象。
影片中的长城、京剧、书法等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影片也展示了中国在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巨大进步和成就,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然而,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并非简单的文化元素的堆砌和展示。
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元素以合适的方式呈现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这要求我们在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时,要充分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接受习惯,以恰当的方式传递信息,避免误解和冲突。
在传播策略上,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采用了国际化的制作团队和叙事方式,以全球性的视角和语言,向全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和形象。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以《远方的家·一带一路》为例
状态。
后者则表现出农民丰收时的喜悦,从音乐张力上表现出一种高亢、明亮的感觉。
配合视觉表现力,大大提高了单纯的传统器乐欣赏效果。
(三)音乐传播视野下的音乐类节目传统音乐类节目的播出,能够起到对中国传统器乐、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的作用,能够唤醒当代艺术环境下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欲”。
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为例,CCTV15的频道主题词是“享受音乐,感悟人生”。
除了要准确找到栏目定位,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节目表现力,使其作为一种导向来把握和提高群众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风华国乐》为观众和传统器乐艺术家们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为观众们发现音乐、了解和欣赏音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站在商业性的角度上来讲,《风华国乐》这档节目并不具有娱乐节目所特有的商业性。
节目所花费的经费往往是由中央电视台赞助,也不会有赞助商插播广告。
这类音乐节目,不追求广告效益和节目的利益,往往把观众利益、人们的精神需求放在主要位置,但也会兼顾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融媒体时代到来,对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形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电视台也开始侧重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纷纷对节目形式做出调整。
传统的器乐类音乐节目,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不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势必会被时代所遗弃。
比如古筝大师王中山先生曾说:“传统器乐的发展不仅仅是继承的问题,而是创新。
”如果只有《高山流水》《战台风》这些经典曲目是不够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有利因素,为传统器乐注入新生命,增加传统器乐的活力。
总之,传统器乐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藏,凝聚着我国的民族之魂。
随着电视节目受众群体的扩大,电视台制播分离,行业发展产业化,促进了竞争机制的产生,也催生了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作品。
中央电视台的《风华国乐》,呈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力,形成了艺术形态与艺术风格的合力,调动了观众的感官,使观众充分感受节目中音乐的内在力量。
从社会意义上来讲,艺术作品的高质量产生,有利于促进现代媒体的发展和大众审美的提升。
自媒体传播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和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关键作用
自媒体传播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和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关键作用自媒体传播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和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关键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自媒体成为一种热门的传播方式。
自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创作者,并通过自己的观点和创意来吸引大量的关注和阅读。
自媒体传播不仅对个体而言,也对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和国家形象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自媒体传播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通过自媒体,国家可以准确地传播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和独特的文化形象。
国家可以通过自媒体开设官方账号,发布有关国家文化的内容,如历史、文学、艺术等,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国家的文化。
此外,自媒体还可以为国家提供一个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其次,自媒体传播对国家形象塑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自媒体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可以迅速传播信息,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影响。
国家可以通过自媒体传播正面的形象和信息,促使国际社会对国家产生良好的印象。
比如,国家可以通过自媒体发布有关环境保护、扶贫援助等积极的消息,塑造国家的形象为一个负责任、友好和进步的国家。
同时,国家也可以通过自媒体传播正面的新闻故事和文化成就,进一步增强国家形象。
除此之外,自媒体传播还能提供给国家一个了解民意和引导舆论的平台。
通过监测自媒体上的话题和热点,国家可以及时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调整政策和战略,提高民众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同时,国家也可以通过自媒体传播系统地引导舆论,掌握舆论导向,从而更好地传播国家的主张和政策。
当然,自媒体传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自媒体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面临一定的问题,国家在使用自媒体时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传播的信息是真实和准确的。
其次,由于自媒体的碎片化特点,信息的过度曲解和误解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国家在使用自媒体时需要制定明确的传播策略和技巧,以确保信息的有效传达和准确理解。
媒介形象: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环节
媒介形象: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环节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是国家在外部世界中的代表和窗口。
媒介形象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通过其广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能够将国家形象传播到世界各地。
本文将从媒介对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媒介对国家形象传播的作用以及如何提升媒介对于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章:媒介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1.1 媒介渠道与覆盖面现代社会,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成为信息传递与获取最重要途径之一。
这些渠道能够将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信息广泛地传递给全球受众。
通过这些渠道,一个国家能够向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与优势。
1.2 媒体报道与舆论引导媒体报道是一个重要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
媒体的报道内容和角度会直接影响国家形象在全球范围内的认知。
媒体对于国家形象的报道可以是正面的,如宣传一个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可以是负面的,如报道一个国家在人权、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媒体还可以通过舆论引导来影响公众对于一个国家形象的认知和评价。
1.3 媒体对于相关部门形象塑造和传播相关部门是一个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关部门通过媒体渠道向公众传递、宣传成就等信息,以塑造正面形象。
同时,相关部门还会利用媒体来回应负面报道或舆论引导,以维护自身形象。
第二章: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作用2.1 媒介作为信息中介媒介作为信息中介能够将一个国家的信息传递给全球范围内受众。
通过不同类型和渠道的媒介,人们能够了解到一个国家在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并对该国产生好奇和兴趣。
2.2 媒介作为文化传播工具媒介在国家形象传播中还扮演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媒介,一个国家可以向外界展示其丰富多样的文化,增进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2.3 媒介作为舆论引导者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与国家形象塑造:传承与创新的协同
传统文化与国家形象塑造:传承与创新的协同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国家形象的关系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独特标志,承载着历史、民族、价值观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在国家形象塑造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形象的塑造,不仅关乎国家的文化自信,更与国际交往、文化输出等方方面面息息相关。
本文将围绕着“传统文化与国家形象”的主题,从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探讨传统文化如何与国家形象互动,实现有机融合。
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国家形象的塑造需要建立在深厚的历史底蕴之上,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这些传统文化代表着国家的精神追求、智慧传承,为国家形象注入了独特的内涵。
传承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国家的历史认同感,也能够在国际交往中展现国家的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当代价值的联系然而,传承并不等同于僵化。
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指导,将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相结合,使其更具现实意义。
以中国的“儒商精神”为例,儒家的商业伦理观念与现代商业活动相契合,传统文化在为国家形象增添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创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简单的照搬,而是需要在创新中实现对传统的发扬光大。
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创新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的艺术、科技、设计等领域,可以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与时俱进地为国家形象赋予现代感。
当代艺术中的传统元素融合在艺术领域,许多艺术家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韵味的作品。
例如,中国京剧中的经典角色在当代艺术家的笔下以全新的形象呈现,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这种创新的表达方式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也为国家形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渠道。
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使得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①宋正国家形象是国内外公众对一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状况的综合认知和整体评价。
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能够提升一国的国际影响力,而且能够增强本国公众的凝聚力。
现阶段,文化传播对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日趋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文化传播之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利用文化传播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机遇期,应当高度重视文化传播,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
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战略、思想、行动、措施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和构建。
构建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的国家战略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更加密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伟大战略构想,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内心的热烈期①《光明日报》(2013年10月27日07 版)— 1 —盼,也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指明了方向。
对中国而言,塑造一个自信、开放和成功的国家形象与构建以中国梦为目标的国家战略体系不谋而合,这不仅能够让世界看到中国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坚定意志,也能够让世界看到一个新兴大国的正面形象。
而文化传播本身所具有的通俗易懂、辐射面广等特点,能够帮助国内外公众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梦,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利益和思想多元化的时代,“中国梦”的提出,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干劲,凝聚了人心,也成为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宣言书。
构建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的国家战略体系,在国际社会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通过文化传播和文化外交的手段,将中国的自信、自强、团结和理性展现给世界,从而赢得国际社会更多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要在坚持和平发展的基础上,秉承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通过文化传播将中华文明中“包容”“开放”“以人为本”等内在诉求体现为行为行动,在国际社会塑造中国“发展、和平、合作”的正面国家形象。
在保持与国家战略体系高度统一的前提下,采取通过文化外交塑造国家形象的“柔性手段”,为国家使命服务。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思想理论体系塑造国家形象,必须有思想理论体系的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是社— 2 —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和灵魂,塑造国家形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和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有助于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彰显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思想理论体系,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必须灵活运用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方法。
对于外来文化,要求同存异,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在重视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和利用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特点,坚持全面、客观报道。
要讲究文化传播艺术,积极融入世界话语体系,提高对外文化传播的实效。
要正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区别,结合国内外实际,适当转换对外宣传模式,实现从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对外宣传转换成开放性的大众传播。
在文化传播中要尊重文化差异,针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播,必须采用适合其民众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的传播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外国政府和人民产生对中国的亲近感,增强国家的亲和力。
构建以政府、组织、公民为主体多层面参与的多元行动体系维护国家利益,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绝对不是某个部门或— 3 —某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多元力量的共同推进。
但长期以来,国家形象的塑造或者对外宣传,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党、政府以及外宣部门的独立职能或专门业务,与其他人毫无关联。
实际上,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自上而下各层次多主体的全方位参与,其主体不仅应包括党和政府,同时也应包括每一个组织和每一个公民。
构建以政府、组织、公民为主体多层面参与的多元化行动体系,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必须充分调动党、政府、组织以及公民的积极性,整合全部优势力量,统筹安排和调度。
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做好塑造国家形象的表率。
政府需要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做好监督、引导和资金支持工作,而具体实践工作则可交由半官方或民间机构实施。
从国际角度讲,政府要注意维护国家形象,积极参与世界格局的调整,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从国内角度讲,政府要起带头作用,做塑造国家形象的表率,积极引导和监督各种组织以及公民做好本职工作。
企业作为一种营利性社会组织,主要通过其产品和服务参与国家形象的塑造,这尤以外向型企业更加明显。
因此,必须引导和监督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树立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形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每一个公民理应成为国家形象塑— 4 —造与传播的主体。
以国民出境旅游为例,如果中国公民在国外旅游过程中,遵纪守法谦逊文雅,必将使得当地公民对中国人产生极其美好的印象,从而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要引导和推动公民的文明意识,提升文明道德素质,以良好的言谈举止展现文明中国、礼仪之邦的风采。
构建以整合传播为特征的立体化传播体系塑造国家形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以整合传播为特征的立体化传播体系的核心,是坚持以和平发展为导向,加强文化传播。
长期以来,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缺乏系统化的战略规划和路线图,亟须引入“整合传播”的理念。
换句话说,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不能依靠某一个单独的部门实施,必须建立一个多种传播渠道、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综合体系,综合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逐步实施。
构建以整合传播为特征的立体化传播体系,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必须高度重视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整合、经济外交与文化外交的整合、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的整合,政府、组织以及个人行为的整合。
在“整合传播”理念的指引下,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战略框架,探索成立国家级的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协调机构;制定科学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及切实可行的对外传播总体方— 5 —针和策略;对政府、组织以及公民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过程中的责任进行合理分配;充分发挥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以及组织传播的最大功能,整合不同类型的传播渠道、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构建以整合传播为特征的立体化传播体系,实现各种资源的相互补充与合作,最终实现整体传播效果。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要在把握文化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尽早建成国际一流的现代文化传媒基地,有效整合电视、广播、网络等不同传播手段的作用和功能,注重发挥互联网的重大作用,使其成为对外交流的新平台、文化传播的新阵地和公共服务的新战场,尽快由主导国内舆论向影响国际舆论转变。
要坚定不移地走媒介集团化、产业化和多样化的道路,鼓励和支持更多富有现代气息、反映时代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化标志以及文化符号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媒体的话语权,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舆论力量。
总之,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关系密切。
合理利用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和方法,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应该以国家软硬实力为依托,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内容做出科学、合理的总体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并需要整合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宣传资源,力争早日建成民间与官方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的文化传播体系和网络,为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而努力。
— 6 —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①邵忍丽循环经济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循环经济以生态工业链为发展主线,以生态工业园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追求物质资源减量化为内在要求,以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为根本目标。
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发展循环经济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重大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是优化自然生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①《光明日报》(2013年10月27日07 版)— 7 —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双赢,造福人类。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将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同时着重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这充分表明,发展循环经济不是简单的综合利用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应当将其上升为国家政策,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从总体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循环经济工作,以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扩大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立法及试点工作,目前已有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鲁北生态工业化工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成功范例。
这些实践表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实现“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愿景,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三高一低”到“三低一高”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提高资源产出率,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8 —“资源产出率”是反映资源节约情况的综合性指标,提高资源产出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口,编制科学全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资源产出率的宏观评价指标应包括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和废物排放指标。
其中资源产出指标包括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和能源产出率;资源消耗指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水耗、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钢铁回收利用率、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废纸回收利用率、废塑料回收利用率、废橡胶回收利用率等;废物排放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