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设体育强省主要指标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建设体育强省主要指标体系
—1 —
江苏省建设体育强省主要指标体系的说明
一、体育强省主要指标确定的原则
(一)体现《决定》和《意见》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决定》和省政府转发省体育局《关于深入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细化建设体育强省主要指标。
(二)体现“两个率先”的要求。各项工作的目标值及位次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处于领先位置,体现江苏体育事业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行列的要求;实现的时间上要早于其他省市区,体现比全国发展速度快的要求。
(三)体现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导向性。一是每个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要尽可能多,多采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指标和相对指标,尽量少用单项绝对数指标。二是部分指标的设置注意与国际和国内其它省市的可比性;三是在保证指标的综合性强、涵盖面广的前提下,力求通俗易懂,便于获得,易于测算;四是通过指标的设置和考核,把各地工作重点引导到建设体育强省的实践上来。
二、体育强省主要指标选取和目标值的确定
(一)群众体育
1、城乡基层体育组织覆盖率:该项指标是反映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的重要指标。基层体育组织主要包括,各类单项运动协会、各类人群协会、各类体育俱乐部、健身活动点、文体站(中心、室)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当前,我省基层体育设施硬件建设已达到一定水平,全民健身条件不断改善,如何进一步提高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主要看体育组织建设覆盖面。考虑到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日益加快,提高基层体育服务能力的空间大大扩大,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城乡基层体育组织覆盖率”指标目标值确定为90%以上。
2、城乡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该项指标反映城乡基层体育场地设施的状况,主要包括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以及行政村的覆盖率。目前,我省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了村村有体育场地设施、100%的乡镇和社区建有体育活动中心的目标。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育局《关于深入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意见》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城乡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指标目标值确定为95%以上。
3、万人拥有晨晚练健身点数量:这是反映城乡基层各类人群健身活动普及程度的指标,体现体育生活化的程度。晨晚练健身点是具有一定场地设施、健身项目、指导人员和规章制度的群众健身阵地,是群众有组织参加特定健身项目活动并且能够得到有效指导的重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众体育的组织水平。根据健身点人员集聚不能过多、项目相对集中的要求,“万人拥有晨晚练健身点数量”指标目标值确定为5个以上。
4、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覆盖率:这是反映全民健身服务能力的指标,没有选用总量,而是采用覆盖率,更多的是考虑公共体育服务惠及城乡百姓,实现全覆盖。目前,江苏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有11万人,每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为15人,已超过《意见》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水平,社会体育指导员要覆盖到行政村和社区居委会。确定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覆盖率”指标目标值为100%。
5、国民体质测定网络覆盖率:国民体质测定是动态掌握全民健身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科学指导群众健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市县两级建站的数量和每年完成体质测定的人数,体现了全民健身的科学性和改善体质的状况。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国民体质测定网络覆盖率”指标目标值确定为100%。
(二)竞技体育
6、全国运动会参赛成绩:该项指标反映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建设体育强省的核心指标。在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江苏省体育代表团金牌总数分别列第五、第四、第一。根据《意见》的要求,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全国运动会参赛成绩”指标目标值确定为前6名。
7、竞技体育年度贡献奖排名:该项指标反映每年地方对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程度的贡献份额,是培养世界冠军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指标。我省连续23年获得国家体委(体育总局)颁发的突出贡献奖。按照“竞技体育在全国领先”的要求,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竞技体育年度贡献奖排名”指标目标值确定为前6名。
8、奥运会贡献奖排名:该项指标反映地方对国家参加奥运会成绩的贡献份额,社会关注度高,国际影响力大。在第27届、第28届、第29届奥运会上,江苏籍运动员奥运会贡献奖排名分别列第3位、第6位和第2位。根据《意见》的要求,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奥运会贡献奖排名”指标目标值确定为前6名。
9、业余体校体教结合覆盖率:这是反映业余训练普及程度和业余体校办学生命力的指标,包括省市县三级业余体校覆盖和办学形式,不仅有数量要求,也有拓宽业余体校培养方向、实行
—2 —
体教结合的要求。目前,全省建有11所体育运动学校、省市县三级业余体校111所,其中独立办文化教育的有37所,体教结合的有74所,全省业余体校体教结合覆盖率为66%。根据《意见》的要求,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业余体校体教结合覆盖率”指标目标值确定为90%以上。
10、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数:这是反映各级各类体育学校的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体现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共有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40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74个,国家级体育传统校13所。根据《意见》的要求,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数”指标目标值确定为列全国前4位。
11、优秀运动队教练员高级职称比例:这是反映优秀运动队教练员队伍能力的指标,也是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重要方面。目前,我省优秀运动队教练员高级职称比例约为45%。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优秀运动队教练员高级职称比例”指标目标值确定为50%以上。
(三)体育产业
12、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这是反映体育经济的发达程度的指标,体现了一个地区体育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及人们多元化体育需求的满足程度。2003年我省体育产业增加值73.4亿元,占当年GDP的0.59%。体育产业作为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在2004年基础上实现倍增”的要求,到2010年,我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将有一定幅度增长。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已建立了体育产业指标统计体系,相关统计工作将于近期完成。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指标目标值待全国体育产业统计结果公布后确定。
13、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程度:各地抓住承办十运会的历史机遇,兴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设备较为先进的体育场馆,这是进行体育产业开发的重要平台之一。体育场馆开发开放反映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和引导人们体育消费水平重要指标,既能增加体育部门收入,也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程度”指标目标值确定为90%以上。
14、体育彩票年度销售总量全国排位:这是反映体育彩票发行情况的指标,是体育部门的生命线,既有总量的要求,也有增长的要求,纵向横向均可比较,更为科学合理。近几年,我省体育彩票销售总量连年攀升,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根据《意见》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体育彩票年度销售总量全国排位”指标目标值确定为保持全国前3位。
(四)体育竞赛
15、县级以上综合性体育运动会覆盖率:该项指标反映建立体育竞赛制度的普及程度,是表现体育特有魅力和活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全省每四年举办一届省运会,各省辖市每四年举办一届市运会,有52个县(区、市)建立了县(区、市)体育运动会制度。根据《意见》,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县级以上综合性体育运动会覆盖率”指标目标值确定为100%。
16、每年承办全国体育竞赛数:该项指标反映举办高水平体育竞赛的活跃程度。2007年、2008年江苏承办全国体育竞赛数分别为101项次、122项次。根据《意见》,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每年承办全国体育竞赛数”居全国前列,指标目标值确定为100项次以上。
17、每年承办国际体育竞赛数:该项指标反映举办体育竞赛的规格和水平,是活跃群众体育生活,扩大体育对外交流的重要指标。2007年、2008年江苏承办国际体育竞赛次数分别为34项次、44项次,承办全国以上比赛总数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根据《意见》,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每年承办国际体育竞赛数”居全国前列,指标目标值确定为30项次以上。
18、国家级以上裁判员数:该项指标反映体育竞赛的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对提高体育竞赛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目前江苏拥有各类体育项目国家级以上裁判员573人。根据《意见》,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国家级以上裁判员数”指标目标值确定为600人以上。
(五)体育保障
19、省辖市综合体育中心覆盖率:该项指标反映一个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发展规模和水平,是综合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因素。省辖市体育中心包括5000座体育馆、30000座看台塑胶跑道标准体育场、游泳馆以及5000平方米以上全民健身中心。目前,全省有8个省辖市建有综合体育中心,其余正在规划实施。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省辖市综合体育中心覆盖率”指标目标值确定为80%以上。
20、县级新“四个一”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该项指标反映县级体育场地设施状况。新“四个一”体育场地设施包括塑胶跑道标准体育场、3000座体育馆、标准游泳池(室内或室外)和3000平方米以上全民健身中心。目前,我省已有41个建成或基本建成新“四个一”工程。根据《意见》,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县级新‘四个一’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指标目标值确定为90%以上。
21、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反映一个地区体育设施的发展规模。2003年全国场地普查我省人均场地面积为0.94平方米。根据《意见》和省政府科学发展观评价体系的要求,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指标目标值确定为2平方米以上。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