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面子理论的中西文化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面子理论的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语言学家帮助成功完成交际起到了重要贡献。其中面子理论帮助会话含意学说解答言语交际中的一些语用语言与社会语用问题,是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理论。面子理论在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下有着不同的理解跟侧重点。本文主要探讨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子理论应用。

关键词:面子理论中西文化跨文化交流

莱可夫、布朗与列文森、利奇等人对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礼貌原则,面子,威胁面子的话语等进行讨论,从而丰富了会话含意理论,推动着语用学的发展。而在处理礼貌问题方面布朗与列文森提出的“面子理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面子理论简介

布朗和莱文森在高夫曼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成熟的面子理论,力图将面子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来研究。他们认为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希望彼此维护对方的面子,并随面子威胁程度的增大而采用较高程度的礼貌策略。面子威胁程度的计算取决于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社会权力的差别以及特定文化对具体言语行为强加程度的认定。(桂诗春,2004,46)他们于1978年推出了专著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经过修订以后1987年又出版了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of language usage。其中布朗和列文森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礼貌理论。该理论实际上包括

三个基本概念: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以及礼貌策略。

面子可以分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两种。正面面子是指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喜爱或赞许,以及被视为同一群体的成员,如果这些得到满足,正面面子就得以维护与保留;负面面子指有自主的权利、有行动的自由,行为不受他人的强制或甘于。如果说话人迁就或服从听话人,从听话人的角度着想,不强求或者打扰对方,这就是维护听话人的负面面子的行为,这也称为“负面礼貌”。维护听话人正面面子的行为就是向对方表示双方的一致性,强调双方的共同性,这也称为“正面礼貌”(goody,1978; yule, 1996)b&l的面子理论的中心原则是,某些语言行为从本质上来说是威胁面子的,因此需要以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人们在实施这些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时,要采取一些礼貌策略以减少对面子的威胁。(brown,1987,24)布朗和列文森提出的礼貌策略包括:a、直接性策略:即说话人不采用补救措施、赤裸裸地公开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b、正面礼貌策略;c、负面礼貌策略;d、间接性策略;e、放弃实施威胁面子的行为(何自然,2006,120)采取这五种不同的礼貌策略能使双方保全面子。

二、中西文化面子观比较

(1)中西面子观的相同之处

礼貌问题是在不同的国家都起到一种规范性的作用,对人们成功交际都起着巨大的帮助,然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跟文化背景,这也意味着他们的面子观也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我们知道

所谓的给面子就是在交谈的过程中大家都喜欢听好话,而不希望听到关于自己负面的东西。英国语言学家布朗和莱文森讲面子分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其中积极面子即希望受到恭维和赞扬。中国人讲究一个字“和”,所以在交际的过程中人们自然而然都希望被人欣赏和赞同。就这点而言,中西方都有着的一致性。但是,中西文化的面子差异是大家关注的比较多的地方。

(2)中西面子观的不同之处

中国是文明古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几千年的内外交往中,形成了系统的礼文化。孔子认为“礼”是社会言行交往的道德规范,主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还把“礼”视为社会成员的交往规范,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荀子对礼仪的论述更是更高一筹:“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刘凤玲,2003,87)西方人更注重负面面子的维护问题,这与他们强调个人自由的西方文化中心有关,他们关注的是个人自由是否被侵犯,所以在布朗与莱文森在用面子理论分析会话现象过程中,更看重的是负面面子问题。

而中国文化对人们被接纳和被欣赏这样的正面面子更加敏感,它也构成了我们中国人面子要求的中心内容。中国文化特别重视集体观念,这是与西方的个人主义截然不同的概念。我们重视个体能否被集体接纳,与集体和谐相处,所以我们如果在集体或社会中不被欢迎和重视,也就失去了立身的基础。所以正面面子对我们文化而言是最重要的。对于汉文化的礼貌特点,顾曰国(1992)曾总结

了五条礼貌准则,如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与德、言、行准则。(桂诗春,2004,53)中国人特别强调的内容是尊敬对方、体谅对方、和在交往中要做到热情待人。中西面子理论差异还有着具体不同的行为表现,下面就列举3个方面的不同表现。

首先,是中西方称谓上的不同。我们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跟了解都能发现,除了是在特别正式的场合或者是特别有必要的时候西方人才会以职衔或者是用姓来称呼对方以外,一般英语国家的人们更喜欢对方直呼其名。笔者自身就有着现成的例子,本人担任了2010年的欧洽会商务谈判翻译,负责的是一个法国生物工程类的公司ceo。对方对头衔只字不提,而是很和蔼的说叫我 rauol。如果不是提前对该公司做了相关调查和查询资料的准备,或许我根本不知道站在眼前的这位就是ceo。而在中国的很多场合,我们都可以听到张总、陈总之类的称呼,或许这跟我们国家比较讲究等级制度跟社会地位有关。而在家里,我们会恭敬的称呼自己的亲人,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在国外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当我们听到一个美国小男孩亲切的称呼自己的爷爷paul的时候,我们或许不大理解,但是根据西方文化,称呼对方的名字,这是非常亲切的,是很礼貌的行为,这样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更加促进交际的成功率。而如果这种情况在中国发生的话,会被视为一种没有教养不恭敬的行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接受的。

其次,谦虚礼貌用语表达上的差异。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者

一个英美文化的爱好者而言,这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比如,在一个晚会上,一位美国人会说这样的话来赞美一位中国女性:“that’s a lovely dress you have on.”一般美国人的回答大部分都是“thank you!”,承认对方的审美标准,表达直接的感激之情,以避免伤及对方面子。而用在中国女性身上,得到的回答就是“no, no”当然这样的答复小则引起对方的诧异,大则会使对方感到不快,因为他会觉得对方认为自己缺乏审美能力。中国人认为贬己尊人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行为了,中国人听到了恭维表演的话总会自贬一番,认为这样子才是对对方的礼貌,不损伤对方的面子。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对待隐私问题的差异。西方人很看重个人的自主独立,希望独立享受自己的自由空间,不受他人打扰,所以他们是非常看重隐私问题的。当然中国人也有自己的隐私,但是这个范围明显就小多了。我们中国人一般遵循的原则就是近亲原则,也就是俗称的“套近乎”。喜欢讲述自己的私事,同样也喜欢询问他人的私事,一表示对他人的关心。我们平常打招呼,经常说的就是“去哪儿呢?”“吃饭了没?”或者这对于西方人来说是非常反感的,因为他们会觉得你在打探他们的隐私。所以中国人之间可以问年龄、婚姻状态、某物的价值等问题,但是这些在西方文化里面都是不可接受的,这是是十分私人的问题。他们觉得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威胁了他们的消极面子。

面子理论看似是语用学里面非常小的一个点,但是它却渗透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