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第34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
流域综合开发
![流域综合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0fe1840abb68a98271fefa1b.png)
水 土 流 失
破坏了上 游地区的 生态环境; 导致长江 中下游泥 沙淤积, 河床抬高, 洪水威胁 加大
加强长江 防护林和 水源涵养 林建设; 实行封山 育林、育 灌、育草 政策,对 现有森林 实行保护 性经营与 开发
名胜古迹问题
对部分古迹整体进行搬迁
三江源保护
三江源保护
(二)长江中游开发与整治
(二)自然资源
(1)水资源
径流量 最大,占全 国37%,是南 水北调工程 的物质基础
(2)矿产资源
种类多,储量大
矿产资源 钒、钛 石棉 井盐、天然气 汞矿 磷矿 铁矿 铜矿 锑矿 铅锌矿 钨矿 主要产区 攀枝花 石棉 自贡 铜仁 息峰 宜城 攀枝花 大冶 大冶 东川I 德兴 冷水江 水口山 大余 所属省份 四川 四川 四川 贵州 贵州 湖北 四川 湖北 湖北 云南 江西 湖南 湖南 江西
大 渡 雅 河 砻 江
汉 嘉 江 陵 岷 江 江 重庆 乌 江
南京 武汉 湖口 宜昌 赣 江 上海
宜宾
湘 江
攀枝花
长江流域自然环境
(1)地形 :复杂多样,高原、山地 、盆地、平原、 丘陵齐全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水文:流量最大,河道最长,河湖众多;流域面 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三 峡
长江 中下 游平 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雨热同期。 (2)气候 东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南季风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半年北移越过赤 道受地 转偏向力影响行成。
(3)水系特征
A. 径流量大(占全国37%); B. 流程长(6300多千米,世界第三); C. 流域面积广(180万平方千米); D. 支流多,呈南北辐射状分布。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最终稿)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最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89abecdb5022aaea998f0f27.png)
2、阅读上图分析长江洪灾的人为原因
(3)如何防治长江水患?
①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退耕还湖,疏浚湖泊; ④搞好分洪工程;
a.破坏植被,陡坡开荒, 水土流失加剧;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 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
(三)长江下游的开发与整治
自主探究3:阅读教材,以及长江流域地形图。
长江中上游防 护林
(二)长江中游开发与整治
青 藏 高 原
自主探究2:阅读教材,及长江流域地形图
宜昌
四川盆地
湖口
自主探究2: 1、长江中游 地区的农业发 展有哪些势? 开发重点? 2、长江中游 工业发展势? 开发重点?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宜昌
湖口
1、分析长江中游地区的发展有哪些优势? 农业发展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气候、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交通、市场等) 技术条件 开发的重点:商品农业基地
(1)造成流域内Ⅰ、Ⅱ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植被
(
A) D)
(2)要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优势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发Ⅰ区河流侧重修建水库以发展旅游业和航运
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于水力发电和灌溉 C.Ⅱ区河流沿岸应广泛发展茶树种植
D.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同时进行
长江水系
30°N
上游
中游
下游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二)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
全流域 中游与上游 上游
(1)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水能资源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
上游 全流域
(二)长江流域的社会概况
高二地理必修三课件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高二地理必修三课件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05a8a5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b.png)
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具有洪峰高、Fra bibliotek量大、历时长等水文特征,是中国最重要的水 资源之一。
自然资源禀赋
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理论蕴藏量达3亿千瓦,占全国
水能资源总量的40%以上。
长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 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以
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制定和完善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 律法规,为流域管理提供法制保障。
加强执法监管
加大对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关违法行为的查 处力度,切实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强化社会监督
鼓励公众、媒体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 可持续发展的监督和评价工作,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监管格局。
可持续发展引导综合开发
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综合开发提供了方向指引,要求综合开发必须符 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要求。
二者相互促进
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推动 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06
未来展望与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引领
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针对长江流域的实际情况,制定 长期、科学、合理的流域综合开 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各阶
段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强化政策引导
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措施 ,引导和支持长江流域内各地区 、各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流
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完善规划体系
建立健全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可 持续发展的规划体系,包括总体 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等,
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第34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
![第34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4032911f111f18583d05ae5.png)
考点一 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1)地形:上游高原、盆地,中下游平原。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量: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4)流域概况: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居全国首位。
2.自然资源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经济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 (1)上游:以重庆为中心。
(2)中游:以武汉为中心。
(3)下游:以上海为中心。
2.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流域治理和开发的核心是水资源的利用。
流域开发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
具体分析如下:(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2)流域开发的社会经济背景2.流域开发利用的一般规律河流一般发源于高原山区,地势起伏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其上游地区以开发水能为主。
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流速平缓,以发展航运为主。
流域水能、航运价值开发利用具体分析如下:(1)河流水能资源的分析思路判断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一看水量大小,二看落差,具体分析思路如下:(2)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思路考向一 流域开发的背景分析1.(2014·广东文综)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
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
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 珠江流域示意图。
(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枯水期一般出现在________季。
(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________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初中教育]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初中教育]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82e28a0168884868662d615.png)
[初中教育]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知识框架:长江流域的自然资自然自然资源地貌类型气候:多数地区属于气候,水资源矿产资源矿种长江流域社在我国的经济区:以为中心2城流域城镇以下河流长江流域的开发与上游中游下游优势:丰富三峡工、对优势及开发问题:→,→商品农作物生产基地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我国并3三维目标:知识要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记忆其丰富的自然资源阅读“长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主要资源分布”图,熟悉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表现,并找出长江流域主要的矿产资源和主要水利枢纽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了解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知道上、中、下游经济区阅读“长江流域经济分布”图,观察长江流域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找出长江沿岸主4的经济中心要的工业中心及其相关的工业部门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掌握长江上、中、下游开发建设的重点,理解不同河段综合整治的对应措施结合课本中的插图和材料,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差异性,明确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内容因地制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科学的发展观第一课时一、长江的概况:1、长江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海发源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峰。
正源:沱沱河干流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5赣、皖、苏、沪等11省市区支流流经省区:甘、陕、黔、豫、桂、粤、闽、浙等8省市注入的海洋:东海主要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西以芒康山、宁静山与澜沧江水系为界;北以巴颜咯拉山、秦岭、大别山与黄、淮水系相接;东临东海;南以南岭、武夷山、天目山与珠江和闽、浙诸水系相临。
支流流域面积以嘉陵江为最大,年径流量、年平均流量以岷江最大,长度以汉江最长。
第34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
![第34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d6ac54390c69ec3d4bb7518.png)
考点一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1)地形:上游高原、盆地,中下游平原。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量: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4)流域概况: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居全国首位。
2.自然资源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1)上游:以重庆为中心。
(2)中游:以武汉为中心。
(3)下游:以上海为中心。
2.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流域治理和开发的核心是水资源的利用。
流域开发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
具体分析如下:(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2)流域开发的社会经济背景2.流域开发利用的一般规律河流一般发源于高原山区,地势起伏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其上游地区以开发水能为主。
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流速平缓,以发展航运为主。
流域水能、航运价值开发利用具体分析如下:(1)河流水能资源的分析思路判断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一看水量大小,二看落差,具体分析思路如下:(2)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思路考向一流域开发的背景分析1.(2014·广东文综)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
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
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珠江流域示意图。
(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枯水期一般出现在________季。
(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________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鲁教版必修三教案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鲁教版必修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afff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3.png)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一、前言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
但是,长江流域的发展也面临诸多的挑战,如水质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均衡、自然灾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流域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长江流域为例进行探讨。
二、流域综合开发1.流域综合开发的概念流域综合开发,是指在流域尺度上,对流域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综合性工程。
它不仅包括建设水利、水电、灌溉等水资源工程,还包括林业、农业、渔业等领域的发展。
流域综合开发以水利为龙头,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坚持系统工程思想,综合利用流域内的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效益。
2.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和文化区域,也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流域最长的流域。
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却因过度开发而受到了严重破坏。
针对长江流域的情况,近年来,我国陆续实施了长江三峡工程、渠江枢纽工程等水利工程,规划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工程,如水土保持林、湿地保护等项目。
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和生态保护得到了有效的有效的促进。
三、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类需要的基础上,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即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者共同发展。
2.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具体而言,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环保工作。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清洁能源,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工业区域等设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排放,保护长江流域的水质环境。
•发展可再生能源。
长江流域具有丰富的水能、光能、风能等资源,应加大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态修复。
在一些生态受到破坏的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ppt课件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abd18828ea81c758f57889.png)
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地貌类型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 地形 原等均有分布
自 气候 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年降
然
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特 水资源 水量丰富,位居我国首位
征
流域 面积
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众多,呈南北辐 射状,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位居我国 之首
(4)整治重点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①整治重点:搞好 生态环境
建设。
2.中游地区
(1)区位优势 ①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 商品粮、棉 、
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②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 金属矿产资源
形成我国重要的 制造业 基地。
,以此为原料
(2)存在问题——洪水灾害 ①自然原因:地势 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 降水集中于春夏两季;
森林资 源和旅 游资源
中上游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全流域旅游资源非 常丰富
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一是体现在其具有多 种效益;二是它的建成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均有益。其归 纳如下表所示:
效益
作用过程
主要受益地区
防洪 三峡水库可以调节洪峰,拦蓄洪水
中下游地区
6.长江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分析 长江流域面积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复杂多样,因 此在综合开发中依据因地制宜原则,针对各河段采取不同的开 发措施,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上游
中优越,工 农业基础较好
自然条件优越, 地理位置突出, 经济基础雄厚
②人为原因: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地表覆被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 围湖造田 ,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 削弱。
(3)整治重点与采取的措施 ①整治重点:防治 长江水患 ,整治江河湖泊。
流域的综合开发长江流域.ppt
![流域的综合开发长江流域.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2af11feefdc8d376ee323c.png)
上游 地区
青 藏 高 原
开发条件
宜昌
四川盆地 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重点。长江水能80 ﹪集 湖口 中在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水 源地。
存在问题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使长江 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洪水威胁加大;水能开发程度低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实行封山育林、保 护生态环境;③建设水利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 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长江流 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自然条件:
有利: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水热充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成都平原土壤肥沃, 农业发达;流域内,地形复杂,便于多样化经营; 水能资源丰富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动力;流域内矿产 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 不利:地形复杂,平原狭小,煤、石油等能源缺乏; 季风气候,多洪涝等自然灾害
社会经济条件:
有利: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开 发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丰富;流域内经济发达, 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不利: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上游经济落后, 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下游经济发达,资源相对缺 乏。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水利工程 2、中游地区——防洪 3、下游地区——治理污染
其他效益 城市供水、农业灌溉、 南水北调、水产养殖旅游等
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三峡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有利影 响和不利的影响 。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1、减轻洪水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破坏
2、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3、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4、增加中下游枯水期的水量,改善枯水期的水质 5、调节库区气候 主 要 在 中 下 游 地 区
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以长江流域为例
![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以长江流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f7e9bf3910ef12d2bf9e70f.png)
高邮市第二中学高二地理导学案相信自己,你能行!!责任人:2014.09 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第1课时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概况【考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教学重难点】1、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资源的优势2、了解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1)地形:既有、山地、丘陵,又有和平原。
(2)气候:多数地区属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自向递减。
(3)水文:水量居我国,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4)流域:干流横贯我国,支流(主要支流要记牢)呈辐射状,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2.自然资源(1) 资源:水量居我国首位。
(2)矿产资源:铁矿和矿产丰富。
(3) 资源:流经我国三大阶梯,大,水能丰富,集中在地区。
(4) 资源和资源丰富。
【思考】1.水量大的河流,水能一定丰富吗?河流水能(水力)资源丰富的条件是什么?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快,形成了三大经济区:上游以为中心,中游以为中心,下游以为中心。
2.城市化水平较高: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3.航运价值巨大:①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以下四季通航。
②长江支流众多,沟通南北,通过沟通了海河、、淮河、钱塘江等水系。
③长江干支流长。
④长江沿岸港口众多:上游最大的海港是,中游最大的海港是,下游(全国)最大的海港是。
【思考】2.长江流域哪一游段的城镇最为密集?请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原因?【探究活动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读教材图4-1-2、图4-1-3、图4-1-4,结合“长江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的名称。
城市①和城市②是长江的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它们的名称是?(2)说出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经过了哪些地形区?请说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的主要分水岭。
流域开发-以长江为例概要
![流域开发-以长江为例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94762330964bcf84b9d57b61.png)
大。
洪涝灾害频繁
水量 水
巨大,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 网稠密,湖泊密布
文 流域
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 众多,呈南北对称
自然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
上游 中游 下游
青藏高原
横断 山区
巫 四川 山 盆地
云贵高原
支持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对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合分、蓄洪工程等措施 防 可避免大于百年一遇洪水 造成的荆江河段干堤溃决 洪
益 经
长江上游的
洪
济
原 全部来沙来水
效效
作
缓解洪水对武汉的威胁
益
因
益
库用
减轻洞庭湖的淤积
总库容393亿立 容
方米防洪库容 巨 221.5亿立方米 大
大幅度减少分、蓄洪
环 境
造成的损失
效
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防 洪
益
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
发 电
社 会 经 济 效
缓解华东、华中 及重庆地区的能 源供应紧张状况
减轻煤炭供应 和运输的压力
华
东
建华 站 中建 后 地站
区前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大 加重 量 铁路 调 运输 入 负担 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考纲]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考纲解读]1.以某流域为例,掌握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思维导图]考点一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1)地形:上游高原、盆地,中下游平原。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量: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4)流域概况: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居全国首位。
2.自然资源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1)上游:以重庆为中心。
(2)中游:以武汉为中心。
(3)下游:以上海为中心。
2.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流域治理和开发的核心是水资源的利用。
流域开发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
具体分析如下:(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2)流域开发的社会经济背景2.流域开发利用的一般规律河流一般发源于高原山区,地势起伏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其上游地区以开发水能为主。
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流速平缓,以发展航运为主。
流域水能、航运价值开发利用具体分析如下:(1)河流水能资源的分析思路判断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一看水量大小,二看落差,具体分析思路如下:(2)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思路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甲卷,36(2)(4)2015·海南地理,15~172014·广东文综,412012·山东文综,26以世界某区域著名河流为素材,围绕着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综合考查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等开发条件,区域自然特征考查最多,难度偏大。
考向一流域开发的背景分析1.(2014·广东文综)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
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
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珠江流域示意图。
(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枯水期一般出现在________季。
(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________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1)雨水补给冬(2)梯级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3)珠江干支流众多,入海径流量大;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河汊发育;珠江干流短促;海水顶托作用强。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显示的珠江流域所在的纬度位置、气候区,可以判定其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枯水期与旱季一致,出现在冬季。
第(2)题,读图可知,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梯级开发的分布特征。
水能丰歉取决于流量和流速,这里降水多,流量大,流经阶梯交界处,因而水能资源丰富。
第(3)题,“八口入海”意为入海口处河道分汊多,题目要求回答“八口入海”特征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入海径流量大、地势低平、海水顶托作用强等几个方面分析。
考向二流域开发利用的方向(2012·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
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据此完成2~3题。
2.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河湖众多,少泥沙3.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A.照明B.制冷C.取暖D.烹饪答案 2.B 3.C解析第2题,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挪威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的落差大,因此水电站的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即多为高水头电站。
第3题,挪威所处的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为取暖而耗电最多。
考点二 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与评价——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1.上游地区(1)优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发展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
(3)三峡工程⎩⎪⎨⎪⎧位置: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4)存在问题: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破坏。
(5)整治重点及措施: ①重点:生态环境建设。
②措施⎩⎪⎨⎪⎧加强长江防护林及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经营与开发2.中游地区(1)优势: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
(2)开发重点⎩⎪⎨⎪⎧商品农业基地制造业基地(3)存在问题:洪涝灾害。
(4)整治重点及措施:①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②措施⎩⎪⎨⎪⎧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搞好分洪工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并修建水利工程。
3.下游地区(1)优势⎩⎪⎨⎪⎧以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密集, 利于农业发展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利于与国内外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2)突出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
(3)整治重点及措施:①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②措施: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过各种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流域环境问题的治理原则上游水源地一般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保护湿地等生态保护为主中游河段以防洪为主下游河段一般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等生态保护为主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甲卷,362013·山东文综,1~2考查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流域开发的影响。
以综合题为主,难度中偏上。
考向一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标1.(2016·全国文综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
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下表中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
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格。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答案(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解析第(1)题,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水文特征。
罗讷河上游位于瑞士境内,主要靠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其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径流的季节变化大。
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冰川消融,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位于法国境内,其流域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径流量变化不大。
地中海沿岸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河流汛期为冬季,枯水期为夏季。
第(2)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整治措施及其作用。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可以加快洪水下泄,从而达到防洪的目的,同时也具有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
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发电,同时起到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而整理河谷滩地是土地开发的重要措施。
第(3)题,罗讷河流域面积广,跨越行政区多,涉及部门众多,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可以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全流域的综合治理。
第(4)题,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可以减缓河水流速,增加湿地面积,增强河水的自净能力,从而起到恢复河流生态、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的作用。
考向二流域开发的影响(2013·山东文综)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2~3题。
2.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3.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 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答案 2.C 3.C解析第2题,图a显示:在流域Ⅰ、Ⅱ、Ⅲ三阶段开发过程中,居民点逐渐增多,植被逐渐减少。
植被覆盖率的下降,会使植被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流域内蒸发、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少,气候恶化;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层变薄,植被根系减少,降水下渗量及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第3题,在流域开发过程中,随着植被覆盖率的下降,植被枝叶和凋落物对降水的截留、阻滞作用逐渐减弱,流域内汇水速度逐渐加快,相同一次暴雨过程,洪峰出现的时间会逐步提前,地表径流量逐渐增加。
考向三流域开发产生的问题(2015·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
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
据此完成4~6题。
4.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湖泊()A.湖面少风浪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C.冬季不结冰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5.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A.①B.②C.③D.④6.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C.入湖河水量减少D.出湖河水量增大答案 4.B 5.D 6.C解析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断出该湖为里海,位于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湖面多风浪。
图中湖泊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较小,湖床海拔高度较高,湖水较浅;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湖床海拔高度低,湖水较深。
该地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地区,湖泊冬季结冰。
湖泊周围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淡水注入少而蒸发大,湖水盐度较高,灌溉用水少。
第5题,从上题分析可知,该湖盐度相对较高,图中④位于湖泊北部河流入湖口附近,淡水注入较多,湖水盐度较低,最适宜淡水鱼生长。
第6题,20世纪30~50年代,里海沿岸地区人口迅速增加,河流用水量增大,入湖径流量减少,导致湖水水位下降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