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凭借课文,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的情感,体会课文美丽的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一起看看鄂教版四班级语文下册教案!欢迎查阅!鄂教版四班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扫清阅读障碍,不理解的词语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的情感,体会课文美丽的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重点是引导同学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拟人手法的奇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同学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难点是让同学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预备:挂图、多媒体课件、有关荷兰及其首都阿姆斯特丹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引导同学按由中心到四周的挨次观看课文插图,边观看边指导。
(1)这幅图的中心部分有些什么景物?(成群的奶牛、成群的骏马、洁白的羊群、碧绿的草原、清清的河水……)(2)从这些景物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牧场)(3)图的四周有些什么景物?(远处直立着很多大风车,近处有一大片颜色明丽的郁金香……)(4)从景物特点看,你猜想这个牧场会在哪个国家?(荷兰)(5)用自己的话也许描述一下这幅画的主要内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过渡: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乡下,感受了我国江南水乡的漂亮景色和风土人情。
今日,我们将要走出国门,到欧洲西部被誉称为“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二、了解荷兰1.同学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荷兰的资料,阅读本课“资料袋”中的材料,为学习课文做预备。
2.老师小结:大家瞧,这就是荷兰。
(随即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现荷兰概貌)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地势低,是世界出名的低地国。
荷兰的首都是阿姆斯特丹,这是一个以“水”著称的漂亮城市。
荷兰人民不仅宠爱鲜花,还出口大量花卉,因此,荷兰被称为“欧洲的大花园”。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1、少年教学目标:1、学会8个字,会认3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少年那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充满无限希望的精神风貌。
4、通过阅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作为少年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红通通”、“万仞高山”、“翱翔”、“乳虎、“刀刃”,让学生有形象的感受。
教学难点:感悟少年的精神风貌。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①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上课之前,老师要让大家猜一个谜语:“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
”(谜底:人)是啊!刚才谜语中所提到的“早上到中午”这一段时间是人的一生之中最充满力量、充满希望的时刻。
而少年更是早上六七点钟的太阳,那么蓬勃,富有朝气。
(板书课题)2、指名读课题。
用自豪的语气读“我是的少年!”3、师相机板书。
那么自信、那么自豪的少年,连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都称赞不已,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少年》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文,正音。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这首诗中,作者说少年像什么?”(二)、感悟课文。
1、指名说,师相机板书。
原来诗人一共运用了七个结构相似的比喻句形成一首诗,把我们比作是——引读。
2、诗人想表达的感情远远不止这些,他想赞美咱们少年的哪些美好品质呢?请大家自由品读课文,同桌互相谈一谈。
三、交流展示:指名畅谈感悟,自由探讨四、归纳总结:师相机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感悟出少年拥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勇敢、自信、有冲劲、有希望的美好品质。
五、当堂训练:1、多种形式朗读感悟诗中的情感。
2、四人小组进行词语积累练习。
3、书写生字。
②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诗人通过新奇的想像、丰富的语言为少年谱写了一曲美好的赞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1、是啊!我们是自信的、充满希望的,让我们将诗中的“少年”换成“我们”,大声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会感到非常自豪。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鄂教版)_1.docx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鄂教版)24、印度王公的大米知识与技能:1、学会17个生字,其中的12个字会写。
能正确读写“珍贵”、“便宜”等词语,并会运用。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过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婵德拉的聪明才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婵德拉的聪明才智和王公宁肯吃大亏,也要信守诺言的面子思想。
教学重点:抓住王公在按照婵德拉的计算方法往棋盘上放大米的过程中的言语、动作和表情的变化,体会婵德拉的聪明才智和王公的愚昧无知。
教学难点:理请课文的顺序,感悟婵德拉计算方法的巧妙。
教学用具: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执行时间:年月日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婵德拉治好了王公用来驮运剥削村民来的粮食到集市上去卖的大象,王公非常高兴,要奖赏她金银宝石,婵德拉却不要,而选择自己计算大米的方法要大米,村民们对婵德拉的选择伤心得直摇头,但王公却非常高兴,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个故事的续集。
二、学生初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学生字,并查字典,弄清多音字“便”的几中发音,会组词。
2、能看字组词。
3、自朗读课文,思考:对于婵德拉的计算大米的办法,王公是怎么想的?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这一段,说说自己的理解。
2、什么叫“暗自高兴”?3、“满足她的要求”内含着什么意思?怎样把王公的这种心情读出来?4、学生感情朗读这一段。
四、学习探究课文2—9自然段1、师述:几堆米看来比珠宝便宜得多,难怪王公特别高兴,婵德拉的想错了吗?2、请大家默读课文的2—9自然段,用“――”划出在按婵德拉的计算大米的办法往棋盘上放进大米时,王公说的话,用“…….”划出王公的神情变化的句子。
并体会句子的含义,3、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
4、集体交流读王公说的话,你体会出什么呢?出示句子“王公来回地踱着步子,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惊讶。
鄂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案
1 少年教学目标:1.认识“仞、茁、翱”三个汉字,学会“冈、源”等八个生字。
2.随课文理解:万仞、茁壮、翱翔、英秀等词语。
3.读懂诗,知道诗中将少年比喻成什么?为了突出少年的那些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作为少年的自豪感,从而产生奋发自强的信念,让生命焕发出勃勃生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意、激发情感。
教学准备:学生:读熟诗句,做好预习工作。
教师:生字卡片、挂图、生词板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你们知道,你们现在正处于什么时期吗?(少年)少年时期是最值得我们羡慕的,想知道我们羡慕你们什么吗?用一首诗告诉你们吧。
板书课题:少年二、检查预习情况:1.认读生字、生词。
2.指名读诗句。
3.学生交流从诗中了解了些什么?三、整体感知课文:1.汇报你读懂和不明白的地方。
2.释疑:3.梳理诗的内容。
作者说少年像什么?板书:太阳(高山的)源泉小树小鹰乳虎刀刃英秀四、读熟整首诗:五、学写生字:1.再次认读生字:2.范写“鹰”,提示被包部分笔画多,要写紧凑。
3.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听写词语:山冈源泉小鹰飞翔2.读诗:二、思考与讨论:1.作者说少年像什么?太阳源泉小树小鹰乳虎刀刃英秀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是为了突出少年的什么特点?3.讨论、梳理学生的发言:三、指导朗读、背诵。
1.将诗中的“少年”换成“我们”,大声读一读,看你有什么感受?2.你为什么会有自豪感,你在读诗时想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3.背诵。
四、拓展:1.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试着写几句。
2.交流你的小练笔:五、学写生字:乳撞磨刃板书:太阳源泉(高山)小树少年像小鹰乳虎英秀(人中)……2 小松树教学目标:1.会认四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懂得“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
鄂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成长之歌单元内容本单元围绕“成长之歌”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体分别为诗歌、童话寓言故事、童话小说节选。
诗歌《少年》激昂高亢,诗人用火一般的热情讴歌了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充满无限希望的少年。
童话寓言故事《小松树》快乐向上,通过写小松树长得越高看得越远,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小溪流的歌》欢快活泼向前奔跑,感受着成长的快乐,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催人上进。
三篇文章的阅读让孩子们从中感悟到成长的道路,有灿烂的阳光,也有无情的风雨,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奋斗的艰辛,成长的历程犹如一首歌,时而高亢,时而婉转……古诗《游园不值》用简短的四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游园不遇好友而失望之时,却意外发现伸出墙外来的杏花时的惊喜。
一枝出墙的红杏让人想起满园的春色。
“语文乐园”基础部分安排了三类练习:一类是练读容易读错的字;第二类是成语积累:成语接龙、成语故事;第三类通过背诵和书写的方式积累格言警句。
“探究与发现”中让学生体会“反复”修辞手法在句中的作用,学习运用。
口语交际围绕话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大胆、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合理、巧妙、有礼貌地说服别人投自己一票。
习作以“我不……”为题让学生写心里的想法,表达自己真实情感,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相互交流,修改作文,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单元总体目标1、学会27个字,会认24字。
理解关键词的意思,积累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练习复述。
3、理解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关键句的含义,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4、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5、初步认识“反复”的修饰手法,体会反复出现的内容在句中的作用,感悟其表达效果。
6、感受诗歌、寓言、童话各文体的特点及不同表达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1 少年2课时2 小松树2课时3 小溪流的歌2课时古诗《游园不值》1课时语文乐园一6课时1、少年教学目标:1、学会8个字,会认5 个字。
(语文教案)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鄂教版四班级语文下册教案凭借课文,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的情感,体会课文美丽的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一起看看鄂教版四班级语文下册教案!欢送查阅!鄂教版四班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扫清阅读障碍,不理解的词语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的情感,体会课文美丽的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重点是引导同学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拟人手法的奇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同学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难点是让同学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预备:挂图、多媒体课件、有关荷兰及其首都阿姆斯特丹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引导同学按由中心到四周的挨次观看课文插图,边观看边指导。
(1)这幅图的中心局部有些什么景物(成群的奶牛、成群的骏马、洁白的羊群、碧绿的草原、清清的河水……)(2)从这些景物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牧场)(3)图的四周有些什么景物(远处直立着很多大风车,近处有一大片颜色明丽的郁金香……)(4)从景物特点看,你猜想这个牧场会在哪个国家(荷兰)(5)用自己的话或许描述一下这幅画的主要内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过渡: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乡下,感受了我国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今日,我们将要走出国门,到欧洲西部被誉称为“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二、了解荷兰1.同学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荷兰的资料,阅读本课“资料袋〞中的材料,为学习课文做预备。
2.老师小结:大家瞧,这就是荷兰。
(随即播放多媒体课件,呈现荷兰概貌)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地势低,是世界出名的低地国。
荷兰的首都是阿姆斯特丹,这是一个以“水〞著称的秀丽城市。
荷兰人民不仅宠爱鲜花,还出口大量花卉,因此,荷兰被称为“欧洲的大花园〞。
鄂教版四下语文教案
1、通过我们多遍的读书、体会、揣摩,大家肯定有许多想法,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诗句的意思,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一讲。
2、学生分组交流
3、指学生汇报:有谁愿意讲讲诗句的意思?
(学生回答之后请同组的同学互相补充,其余的小组展开评议)
4、教师创设情境: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是远近闻名,诗人慕名前来观赏,但是却没有敲开门,大家想想作者的心情怎样?突然,作者的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株粉红色的杏花,开的是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又会想到些什么?
2、四人小组进行词语积累练习。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阅读有关少年的书籍。
第二课时
一、回顾谈话。
师: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诗人通过新奇的想像、丰富的语言为少年谱写了一曲美好的赞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课文。
二、继续感悟课文,试背。
1、是啊!我们是自信的、充满希望的,让我们将诗中的“少年”换成“我们”,大声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会感到非常自豪。(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能把握住小松树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复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歌曲《小松树》,“小松树,快长大,快快长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韦苇写的这篇散文〈小松树〉,看看小松树怎样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
1、少年 小鹰 充满希望
乳虎 勇于拼搏
刀刃 自信创新
英秀………
作业设计
基础
1、按课文内容填空:
鄂教版四下语文教案
过渡:巴金爷爷在信中还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明天继续学习。
四、写字指导:
1、注意“添、羡”的写法
2、四人小组进行词语积累练习。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孩子充满生命活力的羡慕;对孩子无限关爱与殷切希望的情感;感悟作者珍惜时间、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的道理。
2、巨人的花园后来变成什么样了为什么春天来得晚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巨人的花园以前是一个可爱的大花园。可是在他的粗暴态度下,花园从此了无生机,春天迟迟不肯来。这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有什么变化了呢巨人找到春天迟迟不肯来的原因了吗今天咱们接着学习课文。
2、齐读课题
三、总结、扩展。
1、回顾全文,思考:文中三处“万年牢”各有所指,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说说你的体会。
2、师总结:正是因为先有人品好,为人可靠、实在,做起生意才讲实在;生意讲实在,就会自觉做到做的产品质量要好;产品质量好了,自然深受顾客的长期欢迎。这就是——(扣题:万年牢)
师:所以,虽然“我父亲是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但——(引读第1自然段)
二、继续感悟课文,学习5—7自然段。
(一)学习5-6自然段
1、自读5-6自然段,说说你对文中第二次提到的“万年牢”的理解。①指名读原句。②指导概括地说。(生意讲实在,做得长久)
2、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体会父亲做生意时讲实在的态度。
①字词:不满意、看不下去、还像、一点儿、不马虎、不听、也不满意、嫌、不到、仍然等。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doc
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少年》从不同的比喻中体会出少年的各种特点,体会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并受到感染。
《小松树》品读重点词句,结合实际理解“只有长得高,才能看的远”的道理,感受小松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生活态度。
《小溪流的歌》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
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游园不值》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语文乐园》在练习中渗透人文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学习文中的表现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1,在知识上,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获得知识。
2、在能力上,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多看书,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扩大知识面,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培养学生个体的创造能力和群体的合作能力。
3、在情感态度上,通过学习,形成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生活态度。
单元课时安排:1 少年2课时2 小松树2课时3 小溪流的歌2课时古诗诵读1课时语文乐园(一)5课时1 少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仞,茁,翱”3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重点词句,从不同的比喻中体会出少年的各种特点。
过程与方法:1、读中感悟,读中学写。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体味诗歌的文字美、韵律美;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品味诗歌的文字美和韵律美。
教学难点:1、掌握生字词。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鄂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鄂教版)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12个字,会认7个字,正确读写“理所当然、蕴藏、辛勤”等词,并能学习运用。
2、默读,培养学生潜心默读,边读边想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小姑娘蝉德拉只要大米作为奖赏和村民对她选择感到伤心的原因。
2、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为穷人谋利益的品格,学习她从小心中有他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小姑娘蝉德拉只要大米作为奖赏和村民对她选择感到伤心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感悟她为贫穷村民着想,为穷人谋利益的品格,学习她从小心中有他人的精神。
第一时教学目标:1学会12个字,会认7个字,正确读写“理所当然、蕴藏、辛勤”等词,并能学习运用。
2、默读,培养学生潜心默读,边读边想的习惯。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小姑娘蝉德拉只要大米作为奖赏和村民对她选择感到伤心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一导入新:1 板书题,读题。
2 这是一篇印度人民口头流传下的民间传说,印度的王公有许多的大米,围绕大米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读读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生词。
2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
3 读通。
三感知1说说讲了一什么事?2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四学习第一部分(1----自然段)1生自由读1---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能表现蝉德拉个性爱好特点和思想特点的语句,想一想她的个性爱好特点与下有什么联系?她具有怎样的思想,这种思想与后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2学生把上面自主探究的内容在小组内作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班级交流,回答问题,开展言语实践训练。
(1)蝉德拉有什么个性爱好?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联系下想想,这一个性爱好和她提出所要大米的计算办法有什么联系?(2)“这一切”指的什么?“十分愤怒和不平”表现出蝉德拉怎样的思想和感情?4 指导朗读。
2023年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8篇
2023年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8篇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这篇课离孩子们生活很近,默读预习之后,我让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不做任何限制,让学生忠于最真实的阅读感受。
大多数学生能说出文中写了多种吆喝,如卖花的、卖馄饨的、买硬面饽饽的、卖烤白薯的等。
我就顺势追问:这么多的吆喝,作者是怎样做到娓娓道来一点也不芜杂的呢?一些学生就明白了老师问题的意图,说是因为__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我故作惊讶:“是吗?请从文中找出一句依据来!”一部分学生先找到了找到第四自然段,我就让这些同学按顺序说出要喝的内容,学生就很快做到了整体把握了__。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轻松上路应该是激活语文课堂的基础吧。
然后,我想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吆喝。
我放手让学生品味那些吆喝的特点,感受作者的感情。
学生也能结合相关语句说出广告语言简洁、音韵和谐、突出商品特点、抓住了顾客的心理等。
但孩子们大都没有设身处地去感受作者回忆这些吆喝时满含的情感。
我就延续了开始的问题:这么多的吆喝,作者娓娓道来一点也不芜杂,如果作者反感吆喝,还能这样如数家珍吗?孩子们好像明白了,但却没有同学主动来谈。
我举出“喝了蜜的大柿子”这一句,问同学们:“吆喝的是什么商品?”——“柿子。
”“柿子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喝了蜜!”这吆喝才七个字,语言相当的.简洁,既道出了所卖的商品,又传神形象的道出商品的特质——甜的像喝了蜜,不经意间就勾起了人的购买欲望,这样的吆喝没有今天商家促销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在简约中显示的是悠远散淡的意味。
显示了作者对那种简单吆喝的留恋。
我想这下大家该受到启发了吧?可我环顾四周,还是没有同学起来谈。
我有些着急,看来我的启发有些“高处不胜寒”,那就让学生读一下?从最简单的入手吧,读!我要求学生读相关段落,从中标志作者感情的词语,很多同学比较被动地默读思考,过了一会儿才有学生举手表示找到了,诸如“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的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中的“讲究”“好嗓子”等词语看出作者对吆喝的欣赏;“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中的“精彩”也看出作者的喜爱情感……虽然最终也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我总觉得一点遗憾。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通用参考教案模板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通用参考教案模板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挑选,板书设计等等,都要经过周密推敲,精心设计而肯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海上日出》一、教学目标: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知道句子,进而知道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歌颂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知道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进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知道句子,进而知道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结合图片让学生知道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进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浏览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连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动身,去观赏海上日出的奇迹!(三)讲读课文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2、那作者是看了一第二天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常常看日出)讲读第二、三自然段1、让我们来观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
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进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进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
(谁来说一说?)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风景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何?(由于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
为何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由于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爱好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83页精品)【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少年教学目标:1、会读“仞、茁、翱”, 学会“冈”等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3、品读重点词句, 能从不同的比喻中体会出少年的各种特点, 体会少年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精神面貌, 并从中受到感染.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感悟诗人从不同角度所赞美的少年的精神风貌.教学难点:想象诗歌中描写的事物与少年的联系, 结合生活实际, 体会作为少年的自豪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 熟读课文, 理解文中少年所具有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爆竹声中一岁除”, 当我们过完令人兴奋的春节和轻松愉快的寒假, 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望来上学时, 你闻到春的气息了吗?请你用一个好词或一个好句来描绘春天.2、这些词和句给你带来了什么感觉呢?(出示“朝气蓬勃、勃勃生机、意气风发”等词卡)3、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就是春天!朝气蓬勃、勃勃生机、意气风发的春天!今天我们来一起品味现代诗人臧克家的《少年》!像春天一样的少年!(板书:少年)二、初读课文.1、快快打开书, 自由读读这首属于我们自己的诗!2、谁能大胆地站起来, 准确地读给同学们听?(每节一名同学读, 读的时候, 老师及时纠正字音)3、(出示词卡“山冈、万仞高山、刀刃、嫩绿、茁壮、翱翔、猛冲猛撞、英秀)指名读、齐读这些卡片, 比较“仞”和“刃”, 理解“翱翔”和“茁壮”.翱翔:在空中盘旋地飞.茁壮:(年轻人、孩子、动植物)强壮;健壮.4、汇报你读懂和不懂的地方.5、释疑.三、品读课文.1、默读全诗, 整体感知.(1)下面, 我们再读书, 要静心默读.看看作者将少年比作了什么?生默读后回答.(2)太阳、源泉、小树、小鹰、乳虎、刀刃, 这些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2、重点指导学生读懂第一节.(1)看着你们灿烂的笑脸, 听着你们充满朝气的声音, 我仿佛见到一轮红日正冒出山冈, 就像诗人写到的那样——(指名读诗的第一节)(2)读了这一节, 你有什么感受呢?①引导学生从“六七点钟”体会新的一天的来临, 充满了幻想, 充满, 希望.②用换词的方式将“冒”换成“升”让学生感受“冒”的一种蓬勃向上的力.③在品析词句的基础上, 指导朗读.用生生互评、教师点拨的方式指导学生读出少年的朝气蓬勃.(3)在这样的一个早晨, 当你自信地站在镜子面前, 你会对自己说——(很有节奏地指名说)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一起读读第一节.教师小结:老师真羡慕你们!真是“朝气蓬勃”!(4)指导背诵.(5)告知学生, 在“少年——”这一句式中, 破折号是语气的延续, 表达了作者深情的呼唤, 感情非常真挚.四、学习生字.1、再次认读生字.2、指名组词.3、指导学生书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背诵课文, 体会作者对少年的喜爱、赞美之情.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红彤彤、源泉、嫩绿、茁壮成长、翱翔、英秀、希望、乳汁、撞击、磨损、刀刃、未来.2、指名读课文.3、有感情背诵第一小节.二、小组合作, 学习其他部分.1、带着这种感情, 把后面的几节好好读一读.读完后, 把你最欣赏的一节读给你的小组伙伴听听, 并说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师巡视、倾听、指导)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抓重点词体会.第二节抓“万仞”“源泉…‘哗哗”, 引导学生从“万仞”的高和“源泉”的生生不息来体会那种奋勇向前的冲劲.第三节抓“嫩绿”“茁壮”, 领略其中蕴涵的勃勃生机.第四节抓“小鹰…翱翔”, 谈谈自己远大的志向.第五节抓“乳虎”“猛冲猛撞”, 感受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毫无畏惧和斗志昂扬.第六节抓“刚磨好的刀刃”, 用刀刃的锋利无比来引导学生理解锐气十足的亮光.3、听着你们的朗读, 我的脑海不禁涌现出——(开火车读、齐读词卡:朝气蓬勃、奋勇向前、勃勃生机、志向远大、斗志昂扬、锐气十足)4、从你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 骨子里透出的自信, 老师发现——其实, 你们就是这充满生命力、气血旺盛、活泼可爱、毫无畏惧, 具有进取精神的少年!不信, 把诗中的“少年”换成“我们”, 一齐读读看!5、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你为什么会有自豪感?你在读时想到了什么, 请说说你的想法.6、再次指导朗读.7、指导生按照板书进行背诵.三、小结.好一群“人中的英秀, 未来的希望”!难怪从古到今, 许多文人学者都在赞美你们.不仅有臧克家, 著名的革命家、文学家梁启超先生也这样写道:“老年人如夕照, 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 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 少年人如春前之草……”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昵?试着说一说, 写一写吧!(此时可渗透“语文乐园(一)”中的名言.)板书设计:太阳朝气蓬勃源泉奋勇向前1、少年小树勃勃生机人中的英秀小鹰志向远大未来的希望乳虎斗志昂扬刀刃锐气十足2、小松树教学目标:1、学会6个字, 会认4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理解“只有长得高, 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感受小松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结合实际体会“只有长得高, 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难点:扣住关键词句读懂小松树能长成这片森林中最高一棵树的原因, 感悟小松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生字新词, 读通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一、唱歌曲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小松树》, 学生齐唱.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 理清课文层次.1、自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来.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按小松树的成长过程将课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2):幼小的小松树渴望长高.第二部分:(3-6):“长高了许多”的小松树所看到的美景.第三部分:(7-10):一两年后, 小松树看到了更广的天空, 更远的森林.第四部分:(11):小松树明白了“只有长得更高, 才能望得更远”的道理.3、小松树在不同的阶段看到了什么?画出有关内容.4、练习复述课文.三、学习生字生词.1、自由读课文, 学习生字、生词.2、交流学习心得.3、练习书写生字.四、学习1-2自然段.1、指名读, 知道了什么?2、感情练读, 评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 理解“只有长得更高, 才能望得更远.”这句话.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刚剐长出的小松树是那么——(生:嫩), 那么——(生:矮), 就连龙骨草也长得比他——(生:高得多), 他巴不得——(生:一下就长高), 了解龙骨草的——(生:后面有什么).2、有感情地齐读第1—2自然段.二、读中品味.1、自由朗读课文第3—11自然段, 读完后想一想, 与刚长出时相比, 小松树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用“——”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 指导朗读.(1)小松树的样子变了, 越长越高.(相机朗读有关内容)(2)小松树看到的景物变了, 他看得越来越远.①“现在他看到了苍翠的蕨草……他现在看到的只不过是湛蓝湛蓝的一小块.”A、教师朗读句子, 学生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B、你能用彩笔描绘出这时的小松树所看到的情景吗?(学生画图, 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评议.)C、师:刚长出的小松树, 看到的只有龙骨草, 一两个月后, 他看到了这么多、这么美的景物, 是因为他——(生:长高了许多), 这让他多么——(生:兴奋、高兴).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②“一年, 两年, 越往高处长, 天空就越宽广, 越辽阔.”“这时, 他望见……还是森林.森林, 森林……”A、自由朗读句子, 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松树看到的情景是怎样的.B、读一读, 比一比, 说说哪一句好, 为什么?望得更远, 还是森林, 森林, 森林……望得更远, 还是森林.C、指导有感情地朗读.(3)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变化:从开始的“看”到后来“眺望、望见、望过去……”说明松树在长高.4、小松树在成长, 变得越来越高, 看得越来越远, 但小松树有一点没变.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后思考, 用“——”在书中作上记号.(1)学生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 教师巡视点拨.(2)全班交流:小松树的想法没有变, 具体表现在——①小松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投有变.出示句子:“他还像从前那样, 看着, 寻思着:‘树后面又有些什么呢?…“那么, 森林后面还有什么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疑问的语气, 表现小松树的好奇.②小松树盼望快点长高的迫切心情没有变.“一个月, 两个月, 他看哪, 想啊, 长啊.终于长高了许多.”“他看哪看, 想啊想, 巴不得一下就长得更高更高!”激发想象:小松树会想些什么呢?抓住莺点词“巴不得…”“一下就”体会小松树盼望快点长高的迫切想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小松树迫切的心情.小松树看到了这些, 虽然很高兴, 但并不满足.”“然而, 他还要往高处长, 不停留.”指名读句子, 说说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不满足、不停留”感受小松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指导有感情地朗读.5、梳理小结:从小松树成长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你明白了小松树为什么能“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一棵树”吗?(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正是由于小松树总想知道“后面有些什么?”总是巴不得一下子长得更高, “不满足.不停留”, 所以他才能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一棵树.6.小松树已经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了.想象一下, 这时小松树望见了什么?三、拓展训练.1、小松树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 明白了——(生齐读:只有长得更高, 才能望得更远.)2、果你是小松树, 请你自豪地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样想的.3、背古诗《登鹳雀楼》, 说说这首诗中的哪两句与小松树明白的道理是差不多的.4、在高处, 我们的确能看到更远处的事物.你从这个简单的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想到了什么?5、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6、师生共同梳理文章写作顺序.引导学生按小松树的成长阶段, 分组分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2、小松树(龙骨草)后面有什么呢?长高了许多(树)后面又有些什么呢?长得更快了(森林)后面还有什么呢?不停地往上长只有长得更高, 才能望得更远.3、小溪流的歌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 永不停步的精神.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第2段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 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理清文章脉络.2、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3、进一步认识总分段式的特点.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2、揭题, 布置预习.(1)自由读课文, 划出生字词, 读准字音.(2)想想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轮读课文, 正音.(2)认读词语, 说说意思.(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分段指导.4、阅读课文1—3自然段.(1)围绕课后1(1)自学课文1—3自然段, 读读划划.(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其余思考: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3)自读第2自然段, 并思考课后2.A、指名读, 问:这是什么段式?B、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出示有关动词, 认读: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指导读好这些词, 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C、齐读第2自然段.(4)指名读第3自然段, 回答课后1(1).读了这一段, 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齐读第3自然段.(5)指名读1—3自然段.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课文二、三段, 指导感情朗读.2、进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 不断进取, 热心为人们做事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读第1段.2、说说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挡, 他是怎样继续前进的.二、阅读课文2、3两段.1、默读第2段, 思考课后1(2).2、读后讨论.(1)小溪流和枯树桩是怎样对话的?(2)指名分角色读, 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为什么?(响亮有力, 意志坚强)(3)枯树桩和枯草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精神?(4)指导读对话.3、齐读第9自然段.(1)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 结果是怎样的?(汇成大江, 冲向海洋)(2)指导读这一自然段.4、指导分角色朗读2、3段.三、总结全文, 问:学了课文, 你认为应该想小溪流学些什么?(不断进取, 永不停息, 为人们做有益的事.)板书:3、小溪流的歌不分日夜不知疲倦冲古诗诵读《游园不值》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 体会诗歌的意境, 了解诗歌的意思,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3、欣赏美丽的春景, 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 导入新课春天到了, 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走来了,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 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 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 尽情说说)今天, 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二、检查预习请问读熟的同学有多少?这首诗读懂的又有多少?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1、学生自由读古诗, 要求:读的时候用心体会、琢磨、看谁读得不但正确、流利, 而且还体会出诗歌的感情, 能读好古诗.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1)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评议, 反复朗读古诗(2)不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美景, 体会着把春天的美景读出来,通过评议理解重点的词句.3、教师示范读书, 引导学生评议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情绪饱满、气息畅通)4、学生再次练习读书, 争取超过老师读的情况5、指名学生读书, 引导男、女展开比赛读书6、总结:通过我们多遍读书, 有的同学已经把诗的意境读出来了, 有的同学读的感情还差一点点, 不要紧, 大家一会儿还有机会, 一会儿我们再练习着读书.四、感受情境, 语言描绘1、通过我们多遍的读书、体会、揣摩, 大家肯定有许多想法, 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诗句的意思, 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一讲.2、学生分组交流3、指学生汇报:有谁愿意讲讲诗句的意思?(学生回答之后请同组的同学互相补充, 其余的小组展开评议)4、教师创设情境: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是远近闻名, 诗人慕名前来观赏, 但是却没有敲开门, 大家想想作者的心情怎样?突然, 作者的眼前一亮, 看到了一株粉红色的杏花, 开的是那样鲜艳, 那样旺盛, 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又会想到些什么?五、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 展开想象, 诵读全诗1、诗人不是画家, 但是用了28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 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2、在整首诗中, 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句子?为什么?3、再次诵读古诗, 力争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的进步.4、下面我们都做小诗人, 不拘形式地练习背诵古诗.六、适当扩展, 学习古诗过渡:刚才, 我们一边读书, 一边揣摩;一边读书, 一边体会, 不仅学懂了古诗, 而且还把这首诗读得有滋有味.大家愿意试着用这种方法再学习一首描写明媚春光的古诗吗?1、请大家看材料——《绝句》, 这也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小诗.2、同学们可以通过多读、多揣摩的方法, 反复练习读古诗, 看谁用最段是时间就能够把古诗学会!(学生自学古诗)3、大家读书真认真!下面我们人人都做小老师, 把自己感受到的内容给同组小伙伴讲一讲、读一读、说一说.大家也可以另外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结合成小组, 或者是和老师组成一个小组咱们一起共同学习、交流.4、各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成果5、检查学习效果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 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学习成果, 可以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汇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互相补充、评价, 理解古诗的意思, 读好古诗.6、现在谁能把这首读出感情了?学生诵读《绝句》7、教师总结:看来同学真的是无比的聪明, 一块合作就学会了古诗.在诗歌的百花园中, 描写春光的诗歌还有许多许多.下面就请大家边听音乐, 边欣赏着美丽的春光, 想想:你还能回忆起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是想说哪些赞美春天的话?8、放录像, 学生欣赏9、现在, 你最想朗诵的是哪一首古诗?就请你站起来背诵!如果你认为古诗不足以表达出你此刻的感受, 也可以说说你心中最想说的话.10.师总结: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 使得我们大家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课下请大家继续收集有关古诗或者创作赞美春天的诗歌, 下次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就是召开《春之韵——诗歌朗诵会》.板书: 游园不值出色满园红杏出墙喜爱春天赞美春天语文乐园(一)训练目的一、本次“语文乐园”包括“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习作”四部分.二、“我来试试”的内容是读一读、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背一背.本题要求学生积累的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个词语中有一些音或者形的变化.特别是词语接龙.三、习作部分注意启发学生写真实的生活.课时量:4课时训练过程第一课时一、我来试试读一读, 说一说.1、让学生复习背过的有关的成语, 再让学生独立读这些词语,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自己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有利于学生背诵.2、引导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这类词语, 如, “人来人往”“往XXX”“XXXX”.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留心这样的词语, 多积累这样的成语.3、结合本次练习, 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动物成语、花草成语等, 开展语文活动, 给学生提供学成语、用成语的机会, 进一步激发积累成语的兴趣, 使课内课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二、写一写、背一背.1、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年之计在于春.2、花有重开时, 人无再少年.3、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第二课时一、“读一读”安排的是读短文《鹏程万里》.阅读短文, 要求学生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能写出自己的感想.短文主要鲲鹏与晏雀志向与能力的不同, 作者希望同学们学习燕雀的高远.1、学生充分地读, 边读边思考:“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尤其是最后一段的感慨, 明显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完短文, 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 可以谈对故事的看法, 也可以谈对作者感慨的理解;可以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方面谈, 也可以从自身的体验方面谈, 更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谈.二、探究与发现这次学习主要是学习拟人句1、太阳出来了, 太阳向着她微笑.月亮出来了, 月亮也向着她微笑.学习句子的表达方式, 照样字也写一些2、森力后面还是森林, 再望过去, 还是森林, 望得更远, 还是森林, 森林, .....那么, 森林后面还有什么呢.?很明显, 这个句子要注意, “还是”“还是”的连接作用.第三课时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围绕一个话题分正、反两方阐述完全不同的看法.要使学生能展开讨论,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帮助学生选择一个设和自己的职务.可以用书中的话题, 也可以由学生确定话题, 使争论的话题更有针对性, 更能激发学生辩论的欲望.2选定话题后,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一方所持的观点准备材料.参加辩论前, 各方要充分交流每个人的看法, 梳理材料, 达成共识后分配任务, 或推选辩论主要代表.3辩论的时候, 要求学生不仅要阐明自己的观点, 还要注意倾听对方的发言, 适时抓住对方发言的漏洞进行反驳.不能你说你的, 我说我的,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能力.4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 辩论不仅要讲“理”, 还要讲“礼”, 培养学生文明的语言习惯.第四课时习作:这次“习作”是让学生写自己的新发现, 以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1导入, 如, 讲许多生活中应该拒绝的事情, , 让学生知道, 真实的表达, 发表不同看法, 是一个了不起的本领.以此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2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通过互相交流,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 从中选择值得写一写的自己的拒绝.只要是“自己说不”都可以.如, 无论多小的发现, 只要是自己的, 都有价值, 都可以写.这样, 学生就能打开思路, 就能愉快地表达.值得注意的是, 习作一定要“把说不的过程写清楚”.这一点应作为评价这次习作的重要标准.4、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 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 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 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 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读课题, 这是一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 通过预习你们对巴金了解多少呢2、过渡:从介绍中, 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很多的著名作家.在2005字是“真”, 表里如一;一个字是“爱”, 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生.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 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注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二、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浓浓的爱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 而是我有感情, 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 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1)指名读;齐读;默读, 用一个字来概括巴金爷爷写作的真正动力是什么?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2、过渡:巴金爷爷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限的爱, 对自己的同胞有着无限的爱, 对家乡的孩子们更有着无限的爱, 这种深深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让我们来读一、二两段.3、指名读第1、2自然段, 做到正确、流利.4、再次默读1、2自然段, 静静地读, 细细地品, 画出能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孩子的爱的地方, 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1)学生默读、思考.2)边交流边有感情朗读:家乡的孩子们, 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①如何理解“温暖”?为何“温暖”?(结合学生回答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爱, 感受巴金爷爷一颗心存感激的心, 并将这种感受读出来.)②可自然过渡到前一句话:我数了数, 一共40封, 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 争先恐后, 讲个不停, 好不热闹!(一个身体不好的87岁的老人, 喜欢这种热闹吗?巴金爷爷喜欢吗?)……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最新鄂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 优质教案 全册合集(1-8单元)
最新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合集(1-8单元)最新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少年优质教案知识与技能:1、学会八个汉字“源、嫩、翔、乳、撞、磨、刃、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悟文中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少年形象。
4、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好词好句,并试着仿写。
过程与方法:采用插图及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并用形式多样的朗读贯穿于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融入其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用具:磁带一盒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上课之前,老师要让大家猜一个谜语:“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
”(谜底:人)是啊!刚才谜语中所提到的“早上到中午”这一段时间是人的一生之中最充满力量、充满希望的时刻。
而少年更是早上六七点钟的太阳,那么蓬勃,富有朝气。
(板书课题)2、指名读课题。
用自豪的语气读“我是的少年!”3、师相机板书。
那么自信、那么自豪的少年,连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都称赞不已,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少年》。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文,正音。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这首诗中,作者说少年像什么?”三、感悟课文。
1、指名说,师相机板书。
原来诗人一共运用了七个结构相似的比喻句形成一首诗,把我们比作是——引读。
2、诗人想表达的感情远远不止这些,他想赞美咱们少年的哪些美好品质呢?请大家自由品读课文,同桌互相谈一谈。
3、指名畅谈感悟,自由探讨,师相机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感悟出少年拥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勇敢、自信、有冲劲、有希望的美好品质。
4、多种形式朗读感悟诗中的情感。
四、写字指导:1、注意“鹰、刃”的写法2、四人小组进行词语积累练习。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阅读有关少年的书籍。
202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4篇)
202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4篇)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课文简说】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介绍搭石。
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的生活会怎样?3.在诗人刘章的笔下,搭石是怎样的呢?二、初感课文1.自读课文,交流:课文中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逐节指读课文,梳理课文,知道课文中描写了人们“摆搭石、整搭石、走搭石、让搭石、背老人过搭石”等情景。
并结合教学生字新词。
三、指导书写1.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2.临写。
3.检查巩固。
四、课外拓展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搭石》这篇课文,同学们从中读懂那些内容?二、初步感知——寻找美1.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细细地读读课文。
要求: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三、品读体味——欣赏美(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要求:仔细听,在书上圈画你认为最能体现美的词句。
2.说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怎样的美,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怎样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怎样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浪淘沙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体会,鉴赏《浪淘沙》,提高诵读理解、鉴赏词的能力。
2.能写出对词作的审美体验和感悟,提高欣赏评价词的能力。
3.通过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培养集体协作精神。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
2.通过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3.诵读本诗,体味词人悲凉的家国兴亡感。
背诵全词。
素质(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浓厚兴趣。
2.体会词人亡国后的凄凉心境。
懂得珍惜美好时光,追求真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1.诵读品味诗歌的内蕴2.诗歌中的白描手法教学方法朗诵法——品鉴联想法——陶冶法——探究法能力训练任务1.朗诵诗歌,熟读成诵2.学生介绍李煜生平及作品,了解创作背景。
3.根据诗歌内容演绎诗意。
4.概括诗歌艺术特色。
教学参考资料1.《中国古代诗歌选》2.《李煜后期词的艺术魅力探微》二、教学设计第一阶段:导入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也。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今天就来看看这位薄命君王的绝代词——《浪淘沙》第二阶段:学生介绍作者及背景1、请同学谈谈你印象中的李煜……(要关注其生活的两个阶段)2、请阅读【题解】3、补充介绍李煜(公元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也是末位帝王,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
【别号有:钟隐、钟山隐士、钟峰隐居、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等。
是中主李璟的第六位儿子。
】他的父亲李璟,被世称为中主。
李煜25岁即位南唐国君。
当他即位之时,赵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岌岌可危,他却委曲求全,纵情声色,公元975年,在他39岁时,南唐终于被北宋所灭,李煜被宋军俘虏,他从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被解押到宋都汴京,过了两年多的囚徒生活,最后被宋太宗派人赐毒酒而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少年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上课之前,老师要让大家猜一个谜语:“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
”(谜底:人)是啊!刚才谜语中所提到的“早上到中午”这一段时间是人的一生之中最充满力量、充满希望的时刻。
而少年更是早上六七点钟的太阳,那么蓬勃,富有朝气。
(板书课题)2、指名读课题。
用自豪的语气读“我是的少年!”3、师相机板书。
那么自信、那么自豪的少年,连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都称赞不已,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少年》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文,正音。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这首诗中,作者说少年像什么?”(二)、感悟课文。
1、指名说,师相机板书。
原来诗人一共运用了七个结构相似的比喻句形成一首诗,把我们比作是——引读。
2、诗人想表达的感情远远不止这些,他想赞美咱们少年的哪些美好品质呢?请大家自由品读课文,同桌互相谈一谈。
三、交流展示:指名畅谈感悟,自由探讨四、归纳总结:师相机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感悟出少年拥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勇敢、自信、有冲劲、有希望的美好品质。
五、当堂训练:1、多种形式朗读感悟诗中的情感。
2、四人小组进行词语积累练习。
3、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诗人通过新奇的想像、丰富的语言为少年谱写了一曲美好的赞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1、是啊!我们是自信的、充满希望的,让我们将诗中的“少年”换成“我们”,大声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会感到非常自豪。
(男生读、女生读、齐读)2、激发情感,师再次引读。
3、试背全诗。
4、多种形式背诵全诗。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1、出示句式:少年——像,这些诗句还不足以表达我们少年的优秀品质,你们能自已夸夸自己吗?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动笔写一写,欣赏品读。
3、出示李白和辛弃疾的诗词,全班齐读。
五、当堂训练:1、背诵课文。
2、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试着写几句。
板书设计:太阳朝气蓬勃源泉积极向上小树乐观开朗1、少年小鹰充满希望乳虎勇于拼搏刀刃自信创新英秀………2、小松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双横线中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理解“只有长得高,长能看得远”的道理。
感受小松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能把握住小松树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播放歌曲《小松树》,“小松树,快长大,快快长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韦苇写的这篇散文〈小松树〉,看看小松树怎样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
二、合作探究。
(一)、检查生字,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
2、与同桌一起朗读课文一遍,注意纠正字音错误。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疑难词语。
4、小组合作互助释疑。
(可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5、体交流反馈。
6、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7、自由读课文,说说小松树是一棵怎样的松树(二)、深入学习课文:学习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1、在一座古老的森林里,悄悄地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松树。
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棵小小的松树呢?2、出示句子“他是那么嫩,那么矮,就连龙骨草也长得比它高得多。
”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试着用“那么……那么……,就连……”说一句话。
5、解“寻思”,指导朗读,读出好奇的语气。
3、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小松树想长高的愿望。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生字。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
1、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2、一个月,两个月,他看哪,想啊,长啊,终于长高了许多。
小松树看到了什么呢?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二段(三—六自然段)1、默读,找出这段中的过渡句。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小松树看到了些什么?请划出有关词句。
3、指名读出有关句子。
4、齐读五六自然段,用“虽然……但……”说一句话。
5、引导比较“长高!”与“长得更高更高!”在表达意思上的不同。
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七—十自然段)学习方法:1、读课文,勾画重点词句。
2、组内比赛有感情朗读,互读互评。
3、思考讨论:第一自然段中的“看”与第七自然段的“望”能不能调换?说出你的理由。
全班反馈。
学习第四段(第十一自然段)1、读课文,小松树已经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了。
想象一下,这时小松树望见了什么?2、“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这句话在文章最后起了点明中心的作用,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写下来。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教师总结。
五、当堂训练:1、用关联词“只有……才……”造句。
2、小松树还会看到什么呢?续写《小松树2》板书设计:2、小松树(龙骨草)后面有什么呢?长高了许多(树)后面又有些什么呢?长得更快了(森林)后面还有什么呢?不停地往上长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3、小溪流的歌教学目标:1、学会12个字,会认9个生字。
理解“清亮”、“清脆”、“阻止”“阻碍”“牢骚”“充沛”“汇合”“汇集”等词语,并会准确运用。
2、练习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3、学习课文,从小溪流的语言和行动中感受小溪流的活泼快乐,体会他坚持向前,不断壮大自己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第2段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
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
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让我们一起用心来倾听一种声音好吗?(播放溪流的音乐)你们感觉这是什么声音呢?(生回答)对了,这是小溪流在唱歌呢!那么,它在唱一首什么歌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来学习课文《小溪流的歌》,来听听小溪流究竟在唱一首什么歌。
二、合作探究。
(一)、揭题,布置预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想想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2)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分段指导。
(二)、阅读课文1—9自然段。
1、自读课文1—3自然段。
2、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其余思考: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
)3、自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问:这是什么段式?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
)出示有关动词,认读: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指导读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
)齐读第3自然段。
4、指名读第4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齐读第4自然段。
5、指名读5—10自然段。
读后讨论。
小溪流和枯树桩是怎样对话的?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响亮有力,意志坚强)枯树桩和枯草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精神?指导读对话。
6、齐读第10自然段。
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结果是怎样的?(汇成小河)指导读这一自然段。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第1-10自然段。
2、说说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挡,他是怎样继续前进的。
二、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11-19自然段。
1、默读第11段,思考小溪流长成小河后又遇到了哪些阻挡?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2、指名读12—18自然段。
读后讨论。
(1)小溪流和乌鸦是怎样对话的?(2)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响亮有力,意志坚强)(3)乌鸦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精神?(4)指导读对话。
3、齐读第19自然段。
(1)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结果是怎样的?(汇成大江,冲向海洋)(2)指导读这一自然段。
4、指导分角色朗读11-19自然段。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1、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想小溪流学些什么?(不断进取,永不停息,为人们做有益的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当堂训练:1、按课文内容填空:()的原野()的泥沙()的枯枝2、读了《小溪流的歌》你想说些什么?写下来。
板书设计:3、小溪流的歌只要不断前进,永不停步,就会在前进中成长壮大。
古诗诵读游园不值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
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游园不值二、合作探究。
(一)、检查预习:请问读熟的同学有多少?这首诗读懂的又有多少?(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的时候用心体会、琢磨、看谁读得不但正确、流利,而且还体会出诗歌的感情,能读好古诗。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评议,反复朗读古诗,把春天的美景读出来3、教师示范读书,引导学生评议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情绪饱满、气息畅通)4、学生再次练习诵读。
5、指名学生读书,引导男、女展开比赛读书三、交流展示。
1、通过我们多遍的读书、体会、揣摩,大家肯定有许多想法,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诗句的意思,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一讲。
2、学生分组交流3、指学生汇报:有谁愿意讲讲诗句的意思?(学生回答之后请同组的同学互相补充,其余的小组展开评议)4、教师创设情境: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是远近闻名,诗人慕名前来观赏,但是却没有敲开门,大家想想作者的心情怎样?突然,作者的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株粉红色的杏花,开的是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又会想到些什么?4、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诵读全诗四、归纳总结:1、诗人不是画家,但是用了28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