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如何读懂诗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读懂诗歌的教学思考
各位领导老师早上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读懂诗歌”的教学思考。
从历年高考考试来看,诗歌试题一直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分低、分值差距大。从我现在所教的两个班来看,也存在着这个问题,那么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自身的教学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不大。得分低的大部分学生表示诗歌枯燥无味,不喜欢学习诗歌,或者认为诗歌是没有必要学习的,尤其是古典诗歌里面的古体诗,学生认为是老去的东西,不符合时代的潮流,现在的生活还学习这样古老的东西是不实用的,所以在阅读诗歌往往没有耐性,班上的一个孩子跟我谈到他做题时只是草草的看看诗,看看注释,就开始提笔答题。这个现象不仅是他一个人,在平时的当堂训练中大部分学生看诗不过五分钟就开始答题,问他们看懂了吗,回答都是看不进去了,只能看看注释,选择题的选项,胡乱组织下答案。相反诗歌部分能的高分的同学,他们本身就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在做题时他们往往不会着急写下答案,会专注的去思考诗歌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来写。
第二,消极的思维定式带来的反作用,阅读不仔细。在理解欣赏诗歌的时候,有的同学只根据自己熟悉的某个诗人的流派特点、创作风格、语言特色、个人经历,而不顾实际情况去理解该作者的作品,比如看到作者的名字就会把他的代表风格拿出来(苏轼――豪放派,李清照――婉约派……),有时看到写“秋”的就认为是悲凉的心境,有时却是大相径庭的,比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虽然是写秋天,但没有悲秋的意味,所以
说主观上的不仔细也是一个原因。
第三,阅读速度过慢。这类学生往往对诗歌有一定的兴趣,也愿意认真去品读诗歌。这些学生要么是自身诗歌阅读量匮乏,所以不能通过以往的知识来快速理解诗歌;要么是对以往的知识不能正确的提取出来。例如我们在做题是赏析沈宜修的《蝶恋花·感怀》“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芳草。”这里的“砧”和“捣”,如果学生有印象马上就会想到我们学过的,《秋兴八首(其一)》里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讲到“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这样我们再回过来看这首词的感情就不难理解了。加之未能掌握一些快速阅读的技巧,受考试时间的限制,往往来不及做题。
总的来看是学生在诗歌阅读上存在着不感兴趣、阅读速度慢、消极的思维定式等问题。
从教师来看,作为新教师,经验的缺乏,让我陷入到一些误区。
第一,过分注重讲解答题技巧,忽视阅读技巧。我一直以为学生得分低只是因为没能掌握答题技巧,所以在诗歌专题复习时,我的重心全在各种题型答题技巧的讲解与练习,忽视了“如何读懂诗歌”的问题,结果就是在做题上,大部分学生没有得到提高。这让我意识到,只有读懂了诗的前提下掌握答题技巧才有帮助,不然他们还是只会写一些套词,无法进行分析。
第二、没能放手让学生去做。有时会抱怨这些孩子太懒了,细下一想,还是被我自己惯的。讲解诗歌是总是逐字逐句的帮他们翻译理解,反复重复那些技巧。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很累,学生很困,一堂课下来自己累个半死,讲了很多东西,学生收获却甚小。那段时间自己陷入到深深的迷茫,无所适从。此时已经是高三,距离高考只有两百多天的时间,已经没有太多时间让我迷茫,我开始进行反思,与同组的老师们交流,调整教学方式。
综上来看,想要提高学生诗歌得分,首先得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最近几年关于诗歌类的节目不断播出,在青少年里掀起了一股“诗词风”,这告诉我们是符合“现代审美”,现在多歌手讲诗歌与流行音乐结合,颇受青少年的追捧,《琵琶行》、《长恨歌》、《离骚》,这些曾经让学生头疼的诗与音乐结合了以后,让他们不再感觉枯燥。在繁忙紧张的高三,听听这些音乐,既能放松心情,又能感受诗歌之美。
由于考试时间有限,所以只有掌握好阅读技巧,才能快速的把握住诗歌大意完成答题。那如何快速读懂诗歌呢?
按照“3步”阅读法来,一读题目,二读注释,三读正文,边读边勾画重点做好批注。诗歌正文是阅读鉴赏的核心,读懂正文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
第一,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把握诗句,读懂诗歌。句子是由词组成的,因此我们只有弄清字词的意思,尤其是关键字词才能把握诗歌大意。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诗歌下面的注释,如果注释下没有的,又不熟悉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推理,例如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里让我们赏析“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有的学生不知道“脊令”是什么,但通过下句的“鸿雁”我们可以推导出它应该是一种动物。这里要注意诗歌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又要讲究格律,因而这些词再组成句子时,语法上与我们平常习惯的会有所不同,因此要特别注意诗词里的特殊语法现象。比如会出现词类的活用,如王安石《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在这里活用作动词是“染绿”之意。还有的语序的颠倒,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沙湖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应是“天外星七八个,山前雨两三点”。调整句式,准确把握诗意。以及成分的省略,诗歌中常会省略掉主语、谓语、介词等,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前一句中省略了
主语“我”,后一句中省略了主语“我们”。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里“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后一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响起”。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谓语的动词前,都有一介词结构作状语,而介词结构只剩下了“松间”、“石上”,省略了介词“于”。所以我们在理解句子的时候应该把它缺少的部分补充出来。同时边读边勾画好关键的字词——诗眼、揭示感情的词,因为这些能帮助我们快速把握诗歌主旨。
第二,借助表达方式,快速把握诗歌大意。诗歌常用的表达方式有描写、抒情、叙事。议论。我们如果能判断出诗句所使用的表达方式,那在读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要从这个句子获得的那些信息。例如上面讲到的“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我们首先判断出这是在描写景物,而诗歌中的景是跟情感紧密联系的,因此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做的就是看这些景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如果是抒情的话,我们尤其要关注直接抒情的语句,这些句子往往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直接抒发了作者蔑视权贵之情。至于间接抒情的句子,这个就需要学生明确诗歌是借什么来抒情,是景,是人,是物,还是事,弄清楚它借的对象,再来把握情感。比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助廉颇典故,所以我们的先明确这个典故讲的是什么,才能明白他抒发的是自己虽老却仍不忘为国效力的一腔悲愤。如果是记叙的话,我们就要弄清楚讲了什么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就写了诗人自己登楼的事儿。如果是议论的话就要弄清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如王绩《赠程处士》里“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就表达了自己不愿被礼教束缚的观点。
第三,关注尾句,因为诗人往往在诗歌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