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对比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道对比

不同点:一、首先,对于生和死的认知。儒家是“乐生哀死”。对于生,儒者认为是欣喜的,值得庆祝的;而对于死,则是悲痛和难以接受的。我们都知道颜渊是孔子最为钟爱的弟子,对于他的英年早逝,孔子表现出来的就是极大的悲痛,直呼“这是老天要我的命啊!”在道家人眼中,世间万物都有其生长的规律,生老病死并不是我们所能够主宰或是改变的。所以,生和死其实是一样的,都不由我们做主。因此,顺其自然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不然也许会落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老子曰:“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儒家人更加在意的是一个“仁”字,对于新生命的降生和对友人的离去,都要以仁义的心来看待。而道家更加在意的则是一个“道”字,它更加希望的是人们能够顺应自然规律,能够用平和,冷静的心来看待人世间的事,这样也就更能从容的面对一切不平事。一个“仁义道德”,一个“顺其自然”,所以,无论是生或死,或是从生到死过程中,你总能用这两家思想来开导你的人生,可谓妙哉。

二、对待生活,他们两家也表现出了巨大的不同。儒家较为推崇“安贫乐道”,但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过苦日子。儒家学者并不否定人们对于物质的那种最原始的追求和欲望,连孔子也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物越是精致越好。但他们更加推崇的是,人在落魄的情况下也能微笑从容面对的那份平常心,和居陋室,仍不改其乐的那份信念。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对于精神的尤为重视。不是不注重物质,只是精神更为重要罢了。而道家则还是坚持它的“道”,强调一切淳朴自然。道家强调的也是内心的平静,自然。但跟儒家学说有所不同的是,儒家是想在尘萧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内心的平静和安然自乐。身还是在尘世中的。而道家则更多是连身都处于田园之间,彻底的过一种怡然自得,顺应自然生长规律一种“归隐”生活。这样彻底的远离“尘世”才能真正找到内心深处那最为淳朴的本性,也才是道家所一直在追求的“万物生长之道”。在这点上,儒道两家又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入世”则用儒家思想勉励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世”则用道家思想开怀自己,“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三、关于人的价值方面,儒道两家则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像我前面提到的那样,儒家是一个十分注重精神追求的学派。如果,你让一位儒者在名利和道义中选择的话,他们一定会选择后者。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哪怕是要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我这样说,绝不是认为儒家思想对于生命很轻视。其实恰恰相反,他们很注重自己的身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生命无疑对于他们来说是可贵的,但贪生怕死,求生而背义绝对是要鄙视和排斥的,因为在他们眼中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仁义”。而道家则完完全全的强调“惜生”“。“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在老子看来,任何东西都比不上自己身子来的重要。我们都知道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道”字,强调的是顺应天理循环。所以,什么名啊,利啊,在道家人看来都不重要。有时,在某种程度上还阻碍了他们对于“理想境界”的修行。老子认为,如果一个人都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值得托付天下的人。所以,老子反对战争,认为“兵者”乃“不祥之器”。但,如何能在这个满是仁义道德的社会保持这份“惜身”呢?这便不得不提到道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了,那就是“守弱”,像水一样的柔弱,但同时也像水一样的坚强,随遇而安,通过守柔而守生。在这点上,也正是儒道思想差异互补的绝妙之处。如果把人的一生看作是一个变速运动的过程,你会发现人们总能从他们当中找出一个来契合自己当时的心灵,真正的可谓是“出孔孟则入老庄,出老庄则入孔孟”。

四、孔子绝不会反对在世道不好时的出世者,因为他就是其中的一名。但认为那是无奈的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而对于在“邦有道”时期,仍然坚持不出世的人,孔子则绝对是极力反对的。因为他们认为,你要有有能力,有机会而不去贡献给世人你的能力的话,那绝对是自私的表现。所以他们更强调“达,则兼济天下。”而老子则认为,孔子提出的那些仁义道德,责任什么的,才是对人自然之性的最大伤害。“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老子一直提倡的是那种清静淡薄的生活,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切不可知其不可而为之。国家混乱,自有贤能的人站出来维护。相反,国家昌盛,大家各司其职就好,又何必逞英雄,去强求呢?淡泊名利,顺其自然才是最符合人的自然之性的。而对于功利狂热追逐,不断奔波于世间,才是对“人性自然”的最大的损害。为了远离此纷争俗世,老子甚至勾勒出了一幅“小国寡民”的理想民间生活情景:“小国寡民。使有伯什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居,安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单纯质朴的生活,才是老子理想的世外桃源,也是对儒家积极入世的无言讥讽。

儒道互补之游方内外

在百家争鸣中的诸子思想家,开宗立派,标举不同的人生情趣及价值观念。孔丘、墨翟、老聃、庄周、惠施、公孙龙、孙武、荀卿、韩非等一大批思想巨子,他们以不拘一格、独抒己见的原创型思想,共同酿造了中国文化的元典精神。

儒家思想教导有志之士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道家则教导人们要在乱世中勇于“救世”,而但一旦“太平”了,则要学会“明哲保身”,以免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因此,显学主流以儒、墨为代表,隐学主流以老、庄

为代表。

显学以不避人、不避自己,积极入世为特征。

“游方之内”入世主义:儒家学派立教宗旨是以“匡俗救弊”、“回复王道”、“实现仁政”为目的的道德人本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以强调人道之爱,肯定人伦秩序,讲求“合群”之道和对追求道德理性之自觉为其要义。

隐学以避世、避人、避自己,消极遁世为特征。

“游方之外”的超世主义:道家学派立教的宗旨是要人懂得超越自身的有限性,用自然和无限的观点去理解万物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遵道贵德。尊道贵德:就是承认万物存在的合理性,防止人类理智的狂妄和僭越,批判人道对天道的冒犯,妄伪对本真的凌辱,普遍对个别的压制,文化对自然的虐杀。

老庄的人生态度:以超拔的人格理想否定一切世俗功名利禄,卸除一切社会责任,摆脱一切束缚,完全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行事,使人的生命活动与天地自然的永恒生机相融为一,消除人的异化,达到生命的无限自由。这种旷达的人生态度,既填补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实现之外的精神境界,又达到了一种功利追求之外的人生追求,因而也填补了儒家思想遗留下的精神空间,为人类心灵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所以庄子哲学与儒家哲学形成了既相对立矛盾,又互补的关系。

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美学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

儒道

入世出世

乐观进取消极退避

兼济天下兼济天下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独善其身

慷慨悲歌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愤世嫉俗

心存魏阙及其艺术理念身在江湖

性无伪则不能自美天地有大美而言

如果说,儒家对后世文艺的影响主要是在主题内容方面,而道家则更多在创作规律方面,亦即审美方面。艺术作为独特的意识形态,重要的恰恰是审美规律。

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个体与群体

孔子对人的期许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儒家思想重视个体,其重点不是今日社会在民主与法治的基础上所保障的人权,而是肯定:每一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

二、羞耻心与罪恶感

如果说“罪恶感”是个体在面对无限完美的上帝时所自觉的无能与卑屈,那么“羞耻心”则是个体在面对群体所要求的标准时所自觉的不足与惭愧。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匿怨而友其人(心存怨恨与别人交朋友,把对一个人的怨恨隐藏起来,而在表面上做朋友,是一种令人不齿,不屑的行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也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所约束,内心有坚定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同时这个人要对社会有用,就是你要为社会做事)。

三、悦乐精神与忧患意识

“人性向善”、“择善固执”;尧舜的理想: 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仁者的奋斗日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有悦乐而无忧患,则人生若非局限于狭隘的利己,就是浮游于表面的享乐;有忧患而无悦乐,则人生又将怀忧丧志,患得患失,徒劳无功而苦不堪言。

儒家能够兼取二者,使人在悦乐之时心存忧患意识,在忧患之中又能保持悦乐精神。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篇作品可以按这个思路来把握:《大道之行》是儒家的社会理想,《明德》是实现理想的人生进修阶梯,《修身﹒博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阶梯的具体展开,是实用的统治学理论。《养浩然之气》说的是修养后达到的“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礼记·大道之行也》。三纲八目的追求——《大学》;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独善其身)齐家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