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原理论文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概论论文

光纤通信概论论文

光纤通信概论摘要:本文主要是论述光纤通信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展望。

另外光纤通信因其具有的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备受业内人士青睐,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光纤光缆已经进入了有线通信的各个领域。

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这大幅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使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关键词:光纤历史,系统原理;特点,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一、光纤通信史回顾1.古老的光通信设备---烽火台2.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光通信仅仅作为一种信号灯使用,如马路上的红绿灯。

3.高锟提出光纤通信:1966年,英籍华人、年轻工程师高锟发表了关于通信传输新介质的论文,他指出利用光导纤维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途径,从而奠定了光纤通信的基础。

4. 光网络----电网络(1)最早的光电报:这种系统的工作依赖于天气,并且光电报的操作者必须受过专门的训练,熟知庞大的密码本的内容,因此,光电报并没有进入并改变普通市民的生活,最终于1881年被废弃。

(2)电报:美国画家莫尔斯研究出能够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办法,并在1844年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电报。

在以后的几十年间,电报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

(3)电话: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20世纪初期,随着绝缘金属地线和铜丝1 / 8拉制技术的发明,电话遍及美国。

到了20世纪30年代,电话系统代替了电报系统。

●模拟通信,技术很成熟,就是将模拟信号与载波进行调制,使其带有一定载波特性,又不失模拟信号的独特性,接收端通过低通滤波器,还原初始模拟信号。

●数字通信,首先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对于采样幅值进行编码(0,1编码),然后进行调制,相移键控等。

接收端还原即可。

(4)光电话:1880年,贝尔又发明了光电话。

他利用太阳光来传送话音。

贝尔的光电话是现代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雏形。

(5)光纤:1951年,荷兰科学家Abraham Cornelis Sebastian Van Heel证明玻璃纤维的外涂敷层有助于将光保持在纤维内部(光纤结构的基础。

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研究

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研究

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光纤通信技术作为高质量、高速度、大容量、高保密性的信息传输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组成结构、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第二章: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射器、光纤、光探测器等组成。

光发射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光纤传输,最后被光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依靠光的全反射效应实现信息的传输。

当光线从介质的相对折射率较大的一侧射入到相对折射率较小的另一侧时,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如果入射光线超过了一定的入射角度,那么光线就不能折射而被反射回来。

这种现象称之为全反射。

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光纤传输光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递。

第三章: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发射端、传输介质和接收端组成。

发射端主要由激光器、光电调制器、驱动线路、光纤连接器、插件和传输控制系统等组成。

传输介质则是利用高度纯净的光纤进行信息传输。

接收端主要由探测器、前置放大器、解调器、驱动线路和光纤连接器等组成。

光纤通信系统需要严格维护光路的整洁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铜缆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系统更具有优势。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输速度更快。

光纤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三分之二,比铜线传输速度快了数百倍,从而可以大幅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

2.传输距离更远。

相比于铜线和无线技术,光纤的传输距离更远,可达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

3.传输容量更大。

光纤的带宽非常宽,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可以满足当今社会信息传输的大容量需求。

4.传输安全性更高。

光纤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和电磁波干扰,从而保证了信息传输的高度安全性。

此外,光纤通信系统还可以利用激光光束加密技术,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光纤通信概述通信原理论文(一)

光纤通信概述通信原理论文(一)

光纤通信概述通信原理论文(一)光纤通信概述通信原理论文光纤通信是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通过利用光纤传输光的方式来传输信息。

相较于传统的电缆传输方式,光纤传输方式有着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传输容量,因此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之中。

光纤通信的传输原理由两部分构成:信号的传输和光波的传输。

信号的传输是指电子信号通过光纤中的信号处理器进行数字化,然后通过调制器将其转换为光信号。

光信号的传输是指在光纤中的光信号的传输。

这两部分共同构成了光纤通信的传输原理。

光纤通信的传输速率是指可以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

它的速率一般用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bps)来表示。

光纤通信的传输速率很高,可以达到1Gbps或更高。

由于传输速率越高,传输的数据量越大,因此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也很大。

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最大数据量。

传输容量决定了光纤通信可以传输多少数据,传输速率决定了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目的地所需的时间。

光纤通信主要有两个部分构成:发送端和接收端。

发送端是指发送信息的终端设备,它通常由一个数字到模拟转换器、一个调制器和一个激光二极管组成。

接收端是指接收信息的终端设备,它通常由一个接收器和一个放大器组成。

在光纤通信中,发送端的任务是将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其通过光纤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的任务是收集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将其发送到接收端的终端设备。

总的来说,光纤通信是一种高速、高容量的通信方式。

它的传输原理由信号的传输和光波的传输构成,传输速率和传输容量都很高。

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协调工作,光纤通信可以将信息准确、快速地传输到目的地。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光纤通信在未来的通信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光纤通信的原理

光纤通信的原理

光纤通信的原理
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的原理主要依靠光的全反射和光的波导特性来实现。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带宽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光纤通信的原理基于光的全反射。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将会发生全反射,完全留在光密介质中传播。

光纤的核心部分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光线在光纤内部不断发生全反射,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这种全反射的特性使得光纤可以实现长距离的信号传输,而且信号几乎不会受到衰减和干扰。

其次,光纤通信的原理还依赖于光的波导特性。

光纤的结构是由一根纤维芯和包裹在外面的护套组成,光线主要是通过纤维芯来传播的。

纤维芯的直径非常小,通常只有几微米,这就使得光线只能沿着纤维芯的轴线传播,而不会发生散射。

这种波导特性保证了光纤通信的高效传输,同时也保证了信号的保密性,因为外部无法轻易窃取到信号。

除此之外,光纤通信的原理还涉及到光的调制和解调技术。

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需要经过调制器进行数字信号的转换,然后通过光纤进行传输,最终到达解调器进行信号的解析。

调制和解调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纤通信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可靠的信号传输质量。

总的来说,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基于光的全反射和波导特性,通过光的调制和解调技术实现信息的传输。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带宽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通信的原理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人们的通信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光纤通信原理论文

光纤通信原理论文

光纤通信原理论文第一篇:光纤通信原理论文光纤通信原理论文浅谈掺铒光纤放大器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掺铒光纤是在石英光纤中掺入了少量的稀土元素铒(Er)离子的光纤,它是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核心。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重大的突破。

WDM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光纤通信的容量。

成为当前光纤通信中应用最广的光放大器件。

光纤放大器是光纤通信系统对光信号直接进行放大的光放大器件。

在使用光纤的通信系统中,不需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的一种技术。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即在信号通过的纤芯中掺入了铒离子Er3 + 的光信号放大器)是1985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首先研制成功的光放大器,它是光纤通信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掺铒光纤放大器主要是由一段掺铒光纤(长约10-30m)和泵浦光源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掺铒光纤在泵浦光源(波长980nm或1480nm)的作用下产生受激辐射,而且所辐射的光随着输入光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这就相当于对输入光信号进行了放大。

研究表明,掺铒光纤放大器通常可得到15-40db的增益,中继距离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100km以上。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科学家们为什么会想到在光纤放大器中利用掺杂铒元素来提高光波的强度呢?我们知道,铒是稀土元素的一种,而稀土元素又有其特殊的结构特点。

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利用在我学器件中掺杂稀土元素的方法,来改善光学器件的性能,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因素。

另外,为什么泵浦光源的波长选在980nm或1480nm呢?其实,泵浦光源的波长可以是520nm、650nm、980nm、和1480nm,但实践证明波长980nm的泵浦光源激光效率最高,次之是波长1480nm的泵浦光源。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基本结构:EDFA的基本结构,它主要由有源媒质(几十米左右长的掺饵石英光纤,芯径3-5微米,掺杂浓度(25-1000)x10-6)、泵浦光源(990或1480nm LD)、光耦合器及光隔离器等组成。

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

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

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摘要:光纤通信技术是利用半导体激光器等光电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使其在光纤中快速、安全地传输的一门新兴技术。

光纤是一种理想的传输媒体,它具有传输时延低、高通信质量、高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光纤在高速以太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论文主要分析了光电信号的转换、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光纤在通信领域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光纤通信;光电转换;全反射1. 引言光纤是用光透射率高的电介质构成的光通路,它是一种介质圆柱光波导,它是用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主要由纤芯和包层构成双层通信圆柱体。

光纤通信就是在发送端利用半导体激光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利用光导纤维传递光脉冲来进行通信,光波通过纤芯以全反射的方式进行传导,有光脉冲相当于1,没有光脉冲相当于0。

同时,接收端利用光电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做成光检测器,检测到光脉冲时将光信号还原成电信号。

在由于可见光的频率非10MHz的量级,因此一能做到使用一根光个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远远大于其它常高,约为8的传输媒体的带宽。

同时利用光的频分复用技术,就纤来同时传输多个频率很接近的光载波信号,使得光纤的传输能力成倍地提高。

2.理论模型在光纤通信系统的发送端使用光电信号检测电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使得光信号以大于某一角度入射到光通道,此时光信号在光纤以全反射的方式不断向前传输,并在接收端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光电信号检测电路的基本原理光电检测电路主要由光电器件、输入电路和前置放大器组成。

其中,光电检测器件是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器件,它把被测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入电路为光电器件正常的工作条件,进行电参量的变换并完成前置放大器的电路匹配;前置放大器能够放大光电器件输出的微弱电信号,并匹配后置处理电路与检测器件之间的阻抗。

光电信号输入电路的静态计算图解计算法是利用包含非线性元件的串联电路的图解法对恒流源器件的输入电路进行计算。

光纤通信的物理原理

光纤通信的物理原理

光纤通信的物理原理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信号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它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光的全反射来实现信号的传输。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纤通信的物理原理。

一、光的传播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光纤通信中,我们主要关注光的波动性质。

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约三分之一。

光的传播路径遵循光的全反射原理,即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将被完全反射回来。

二、光纤的结构光纤由纤芯和包层组成。

纤芯是光信号传输的核心部分,通常由高折射率的材料制成,如二氧化硅。

包层是纤芯的外层,通常由低折射率的材料制成,如氟化聚合物。

包层的作用是保护纤芯,使光信号能够在纤芯中传输而不被损耗。

三、光的传输方式光纤通信主要有两种传输方式: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是指只能传输一种光模式的光纤,通常用于长距离传输。

多模光纤是指能够传输多种光模式的光纤,通常用于短距离传输。

四、光的调制与解调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需要经过调制和解调的过程。

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换成光信号的过程,常用的调制方式有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解调是将光信号转换成原始信息的过程,常用的解调方式有光电转换和光解调。

五、光的衰减与色散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会发生衰减和色散。

衰减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主要由光纤材料的吸收和散射引起。

色散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不同波长的光速度不同而引起的信号失真现象,主要有色散引起的色散和波导引起的色散。

六、光的放大与调制为了弥补光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光纤通信中常常需要对光信号进行放大。

光的放大主要通过光纤放大器来实现,常用的光纤放大器有掺铒光纤放大器和掺铒掺镱光纤放大器。

光的调制是指对光信号进行调制以实现信息传输的过程,常用的调制方式有直接调制和外调制。

七、光的接收与解码光信号在接收端需要经过接收和解码的过程。

光纤通信论文六篇

光纤通信论文六篇

光纤通信论文六篇光纤通信论文范文1光纤通信是一种以光线为传媒的通信方式,它主要利用光波实现信息的传送。

光纤通信技术最基本的系统组成有三大板块,主要有:光的放射、接受和光纤传输。

该通信系统可以单独进行数字信号或者模拟信号的传输,也可以进行类似于多媒体信息和话音图像多种不同类别的信号的混合传输。

光纤通信的基本特征如下。

1.1宽频带,大容量在光纤通信技术中,光纤可容纳的传输带宽高达50000GHz。

光源的调制方式、调制特性以及光纤的色散特性确定了光纤通信技术系统的容许频带。

比如说,有一些单波长光纤的通信系统,通常使用的是密集波的分复用等简单一些的技术,从而避开通信设备存在瓶颈效应等电子问题,促使光纤宽带发挥乐观的效应,增加光纤传输的信息量。

1.2抗干扰光纤通信有一个特殊好的优点,就是它拥有极强的抗电磁干扰力量。

由于光纤通信的主要制作原料——石英,具有极强的绝缘性、抗腐蚀性,所以光纤通信具有极强的抗干扰力量。

光纤通信也不会受到电离成的变化、太阳黑子的活动和雷电等电磁干扰,更不会在意人为释放电磁的影响,石英为光纤通信技术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光纤的质量轻、体积小,既能有效节约空间又能保证安装便利。

而且,制作光纤的原始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温度稳定度高、稳定性能好,所以使用寿命一般都很长。

光纤通信优势明显,促成了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且这个应用过的范围还在不断的拓展。

2光纤通信技术进展特点2.1扩大了单一波长传输的容量当今社会仅单一波长传输的容量就高达40Gbit/s,并且相关部门在这个基础上已经开头讨论160Gbit/s的传输技术。

在讨论40Gbit/s以上的传输技术时,应当对光纤的PMD做出详细的要求。

2021年,美国优先在LTU-TSG15会议中提出了将新的光纤类别引入40Gbit/s系统的倡议。

并且认为在PMD传输中一些问题有待探讨。

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举世瞩目的特地的40Gbit/s的光纤类型将会消失。

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与优势

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与优势

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与优势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光纤通信已经成为了最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之一。

相比传统的电信传输方式,光纤通信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广的带宽以及更低的信号损耗等诸多优势。

本文将从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和优势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技术原理以及应用价值。

一、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光纤通信是基于光的传播和调制原理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光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和解调四个过程。

1. 光信号的产生光信号的产生通常使用激光器来实现。

激光器产生的光束具有较高的单色性和方向性,能够有效地传输信号。

2. 光信号的传输光信号通过光纤进行传输。

光纤是由具有高折射率的材料制成的细长柔性材料,内部是由纯净的玻璃或者塑料纤维组成。

光信号通过光纤的全反射原理,在光纤内部进行高速传输。

3. 光信号的接收光纤传输的信号在接收端通过光电探测器进行接收。

光电探测器可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以方便后续的处理。

4. 光信号的解调接收到的光信号通过解调器进行解调,将其转化为原始数据信号。

二、光纤通信的优势光纤通信相较于传统的电信传输方式,在数据传输的速度、带宽、信号损耗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1. 高速传输光纤通信采用了光信号的传输,具有极高的传输速度。

其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30%~40%,远远快于传统的电信传输方式。

2. 大带宽光纤通信的带宽远远大于传统的电信传输方式。

光纤通过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实现多个信号同时传输,大大增加了数据的传输容量。

3. 低信号损耗光信号在光纤内部的传输过程中,由于光纤的特殊结构和全反射原理,几乎不会出现信号的衰减和损耗。

相比之下,传统的电信传输方式会面临信号衰减和干扰的问题,导致传输距离受限。

4. 高安全性光纤通信的传输信号是通过光的方式进行传输的,无法被窃听和干扰。

与传统的电信传输方式相比,光纤通信更加安全可靠,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的安全。

结论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速、大带宽、低损耗的数据传输方式,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纤通信工作原理阐述

光纤通信工作原理阐述

光纤通信工作原理阐述光纤通信作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通过光信号的传输,实现了高速、大容量、远距离的通信。

本文将从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的结构和光信号的传输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当光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传输到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光线会被完全反射回来,而不会发生折射。

光纤的核心是由光密度较大的材料构成,而光纤的包层则是由光密度较小的材料构成。

当光线射入光纤时,由于光纤核心的折射率大于光纤包层,光线会在光纤核心内部发生全反射,从而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二、光纤的结构光纤主要由光纤核心、光纤包层和光纤护套组成。

光纤核心是光信号的传输通道,通常由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等材料制成。

光纤包层则是包裹在光纤核心外部的一层材料,其折射率较低,以保证光信号在光纤核心内部的全反射。

光纤护套则是为了保护光纤而设置的外层,通常由聚合物等材料制成。

三、光信号的传输过程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的传输过程主要包括光的发射、传输和接收三个环节。

1. 光的发射:光的发射通常采用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

激光器能够产生具有高度聚焦性的光束,而发光二极管则能够产生较为散射的光束。

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发光源。

2. 光的传输:光信号通过光纤核心内部的全反射进行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光信号会沿着光纤的轴向传播,并且会不断地发生全反射,以保证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质量。

3. 光的接收:光信号到达目标地点后,需要通过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电探测器通常由光敏元件和电路模块组成,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以便进一步的处理和解读。

四、光纤通信的优势相比传统的电信号传输方式,光纤通信具有许多优势。

1. 高速传输:光纤通信能够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传输速度可达到光速的几乎接近。

2. 大容量传输:光纤通信能够同时传输多路信号,具备较大的传输容量。

这使得光纤通信在大数据传输和高清视频传输等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

光纤通信概述通信原理论文-V1

光纤通信概述通信原理论文-V1

光纤通信概述通信原理论文-V1光纤通信概述及通信原理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通信工具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而光纤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代表之一,快速发展并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对光纤通信的概念、原理、特点和优势等进行详细介绍。

一、光纤通信的概念和定义光纤通信是指利用光纤作为信号传输介质,通过调制光波来传送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是一种先进的数字通信技术,它使大量信息能够通过同一根光纤传输,不仅传输距离长、传输速度快,而且抗干扰、保密性强。

二、光纤通信的原理1. 发送端发送端一般由调制器、激光器、驱动电路和热控制器等组成。

调制器将送入的电信号转换为模拟光信号,并将其输入到激光器中。

2. 光纤传输利用光纤作为信号传输介质,通过调制光波来传送信息。

光纤内部有一个非常高的折射率,从而使得光线可以有效地沿光纤传输。

另外,由于光速非常快,也是在光线传输方面优秀表现的一个方面。

3. 接收端接收端由检测器、前置放大器、数字处理器等组成。

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前置放大器将信号放大,数字处理器则将信号整形、滤波并进行解码。

三、光纤通信的特点和优势1. 传输速度快相较于传统通信方式,光纤通信具有非常高的传输速度,能够实现Gb/s级别的高速传输,从而大大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

2. 传输距离长光纤通信具有非常长的传输距离,一般可达到几十公里甚至更远。

而且即使是在传输距离非常远的情况下,它的传输质量也能够保持良好。

3. 阻止干扰光纤通信利用光传输信号,因此光信号不会伴随着磁场和电场,所以不易受到干扰。

4. 安全保密光纤通信的传输过程由于是利用光信号进行传输,难以被窃听和截获,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总结:本文简要介绍了光纤通信的概念、原理、特点和优势。

通过阐述,希望能够更好地加深大家对于现代通讯技术的认知。

在未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升级,“光纤通信”将会继续引领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析光纤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发展趋势

浅析光纤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发展趋势

DCWIndustry Observation产业观察173数字通信世界2024.03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于1992年开通第一个光纤通信系统,正式步入超远距离传输、超高效率传播的光纤通信时代。

近年来,光纤通信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式之一[1]。

光纤通信技术主要是指光导纤维通信技术。

利用光导纤维的低损耗、大容量、远中继、易耦合等特性,实现了对光波信号的加载与传输。

1 光纤通信技术原理1.1 光纤概述光纤,就是光导纤维,又叫作介质圆波导,它的典型结构为多层同轴圆柱体[2],主要由折射率较高的纤芯与折射率较低的包层组成,最外面还有一层起到保护作用的涂覆层。

即由外而内依次为涂覆层、包层、纤芯。

光导纤维由高纯二氧化硅制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石英玻璃。

并且在纤芯内部添加诸如磷、锗、氟化物等物质,以此提高纤芯内部折射率。

同时在包层中掺入少量氧化硼,以此降低发生在包层中的折射率,最终使得发生在纤芯中的折射率na 大于发生在包层中的折射率nb ,从而达到发生全反射的效果。

1.2 光发射机工作原理光纤通信技术解决了将电信号加载到光源上的问题。

光发射机作为光端机的一种,大多数采用直接调制的方法。

它的作用是将电端机送来的电信号调制成相应的光信号送入光纤中传输。

目前我国的光发射端机的性能要求为入纤光功率要为0.01~10 mW ,稳定性为5%~10%,消光比一般小于0.1。

其中,消光比的定义如下:光发射机一般由电路模块、驱动模块、温控模块、监测模块、保护控制模块五部分组成。

具体如图1所示。

电信号进入电路模块,经过译码、扰码、编码等过程,电信号被变成适合在光纤线路中传输的线路码型,最终经过一系列处理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

其中,温控模块用来调整温度;监测模块用来检测光信号;保护控制模块用来调控与反馈信号。

浅析光纤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发展趋势项秋实,王 淼,谢东辰,周泽鑫(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摘要:文章重点分析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图,以期探究光纤通信技术的优化方案,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为现代光纤通信的发展提供理论性参考。

浅谈光纤通信技术

浅谈光纤通信技术

浅谈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是指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将信息转换成光信号,传输到目标地点进行通信的技术。

光纤通信以其高速、高带宽、低损耗、抗干扰等优点成为现代通信的基础。

本文就对光纤通信的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做简要探讨。

一、光纤通信的原理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发光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经过光纤进行传输,再用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

光纤是由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做成的,内部空心,光线从一端进入,沿着光纤的长度方向传输,最终从另一端输出。

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传统的电信号传输方法不同,电信号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传输,且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

而光纤通信采用的是光信号,它是利用光波在空气或水中传播的原理,且光波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干扰。

光纤通信系统一般是由发光器、光纤、接收器三部分组成。

1. 发光器发光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装置。

常用的发光器有LED 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激光器两种。

LED 发光二极管输出的是普通的光信号,而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是相干光信号,所以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光效率高,信号传输距离远。

2. 光纤光纤是用于光信号传输的根细的玻璃管道。

光纤的造型是一个中心空心的细长管道,管道内不需要空气,用受激辐射发射的光束产生的光信号在内壁的全反射下使光束得以延伸传输。

光纤的损耗是非常小的,目前在100公里以内的通讯线路上常常采用单模光纤进行数据传输。

3. 接收器接收器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接收器一般采用光电二极管或光敏二极管。

当光信号进入接收器时,会被转换成电信号,这个过程称为光电转换。

1. 传输速度快光信号的传输速度非常快,其传输速度可达光速的 2/3,大约是每秒 20 亿个比特。

因此,光纤通信可以实现高速传输,成为高速互联网的主要手段。

2. 传输距离远光纤通信的传输距离可达几千公里以上,这是因为光信号的传输损耗很小。

假设在同一光纤中,采用LED 发光二极管的传输距离在 5 公里以内,采用半导体激光器的传输距离可达到 200 公里以上。

光纤通信结课论文【范本模板】

光纤通信结课论文【范本模板】

《光纤通信》结课论文——相干光通信技术简介摘要:伴随着视频会议等通信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产生的信息爆炸式增长,对作为整个通信系统基础的物理层提出了更高的传输性能要求,为此科学研究工作者们提出了相干光通信这一解决办法。

本文简要介绍了相干光通信的基本原理、相干光通信相对其他通信方式的优点、它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和运用状况。

关键词:相干调制外光调制偏振保持频率稳定频谱压缩超长波长光纤通信一、相关背景在光纤通信领域,更大的带宽、更长的传输距离、更高的接受灵敏度,是科学研究者们永远的追求。

虽然波分复用(WDM)技术和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应用已经使光纤通信系统的带宽和传输距离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但随着视频会议等一系列新的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和互联网普及带来的信息爆炸式增长,相干光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越发的重要。

相干光通信的理论和实验始于80年代,经过十年的研究,相干光通信进入实用阶段,英美日等国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相干光通信实验。

在数字通信方面,扩大C波段放大器的容量,克服光纤色散效应的恶化,以及增加自由空间传输的容量和范围已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模拟通信方面,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成为系统的关键参数,而他们都能通过相关光通信技术得到很大改善。

二、相干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原理相干光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光载波经调制器受数字信号调制后形成已调信号光波。

在相干光通信中主要利用了相干调制和外差检测技术,所谓相干调制,就是利用要传输的信号来改变光载波的频率、相位和振幅,这就需要光信号有确定的频率和相位,即应是相干光.激光就是一种相干光.所谓外差检测,就是利用一束本机振荡产生的激光与输人的信号光在光混频器中进行混频,得到与信号光的频率、相位和振幅按相同规律变化的中频信号。

在光发射端用外光调制方式将信号以调幅、调相或调频的方式调制到光载波上,再经过光匹配器送入光纤中进行传输,当信号光传输到光接收端时,先用一束本振光信号与之进行相干混合,然后用探测器检测.相干光通信根据本振光信号频率与接收到的信号光频率是否相等,可分为外差检测相干光通信和零差检测相干光通信.外差检测相干光通信经光电检波器获得的是中频信号,还需要进行二次解调才能被转换成基带信号。

+光纤与光纤通信原理论文

+光纤与光纤通信原理论文

光纤与光纤通信原理论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一)光纤释义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

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

光纤除了按制造工艺、材料组成以及光学特性进行分类外。

在应用中,光纤常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

传输介质光纤又分为通用与专用两种,而功能器件光纤则指用于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频、倍频、调制以及光振荡等功能的光纤,并常以某种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现。

(二)光纤分类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划分,可分为多模和单模光纤两种。

按折射率分布的情况化分,可分为阶跃折射率(SI)光纤和渐变折射率(GI)光纤。

(三)多模光纤特点常用多模光纤的直径为125μm,其中芯径一般在50~100μm之间。

在多模光纤中,可以有数百个光波模在传播。

多模光纤一般工作于短波长(0.8μm)区,损耗与色散都比较大,带宽较小,适用于低速短距离光通信系统中。

多模光纤的优点在于其具有较大的纤芯直径,可以用较高的耦合效率将光功率注入到多模光纤中。

(四)单模光纤特点常用单模光纤的直径也为125μm,芯径为8~12μm。

在单模光纤中,因只有一个模式传播,不存在模间色散,具有较大的传输带宽,并且在1 550 nm波长区的损耗非常低(约为0.2~0.25 dB/km),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长距离的光纤通信系统中。

使用单模光纤时,色度色散是影响信号传输的主要因素,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

单模光纤一般必须使用半导体激光器激励。

按最佳传输频率窗口划分,可分为常规型单模光纤和色散位移型单模光纤。

常规型单模光纤的最佳传输频率在1 310 nm附近,而色散位移光纤的最佳传输频率在1550nm附近。

阶跃折射率光纤从芯层到包层的折射率是突变的。

多模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成本低,模间色散高,适用于短距离低速通信。

光纤通信论文

光纤通信论文

光纤通信论文课程:光纤通信原理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多模光纤的弯曲损耗摘要:随着光通讯、光网络、光传感技术的发展,光纤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上述系统作为信息载体和敏感元件。

多模光纤以其结构简单、芯径大、耦合效率高,损耗、色散较大而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局域网,局域网的铺设线路上往往弯曲较多。

因此,研究弯曲对多模光纤所传输信号的衰减对于合理构建和铺设局域网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我们实验研究了62.5微米芯径多模石英光纤在相同圈数不同弯曲半径和相同弯曲半径不同圈数情况下的弯曲损耗,得到了如下结论:(1)多模光纤弯曲时有一个4.5厘米到5厘米的临界值。

(2)当弯曲半径大于临界值时,弯曲不对损耗产生影响,当弯曲半径小于临界值时,弯曲半径越小则损耗越大;(3)当弯曲圈数到一定程度时,弯曲圈数不影响损耗。

关键词:弯曲损耗;弯曲半径一、光纤传输特性1、光纤的宏弯损耗、微弯损耗和弯曲过渡损耗1.1光纤的宏弯损耗宏弯损耗是由光纤实际应用中必须的曲折等引起的宏观弯曲导致的损耗。

对宏弯损耗进行理论分析比较困难,在这里我用通过讨论模的传输损耗来计算。

如下图:图1-1弯曲损耗理论模型设:1、波导沿y方向(垂直于纸面方向)无限延伸;2、E只有y分量,Ⅱ只有r分量和 分量(TE模);3、半径R很大,场分布近似与平板波导一样;5、由于辐射所损耗的满足弱导条件;4、弯曲功率不影响功率分布。

满足波动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下求出其场解。

对于波导芯区外侧(r 1>r 2)有:()cos .exp y W E A U x a a ⎡⎤⎛⎫=-- ⎪⎢⎥⎝⎭⎣⎦(1-2)式中:a 为芯区半径;U 和W 为归一化横向传播常数; 0μ为真空中的磁导率; β为相移常数;122A p a a w ωμββ⎡⎤⎢⎥=⎢⎥+⎢⎥⎣⎦(1-3) 其中P 为导模功率。

对于波导弯曲时,导模功率有泄漏。

光纤处于弯曲状态时,其传导模式的场分布如下图:图1-4传导模式的场分布图从能量的角度,光纤弯曲损耗源于延伸到包层中的消失场的尾部的辐射。

【论文】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论文

【论文】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论文

【关键字】论文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论文题目:光缩小器姓名:嵇孝明学号:20专业:12通信工程教师:卢莎时间:2015/6/3【摘要】:光导纤维通信简称光纤通信,原理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以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

实际应用中的光纤通信系统使用的不是单根的光纤,而是许多光纤聚集在一起的组成的光缆。

光纤缩小器不但可对光信号进行直接缩小,同时还具有实时、高增益、宽带、在线、低噪声、低损耗的全光缩小功能,是新一代光纤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器件。

【关键字】:光纤缩小器缩小器类型光纤缩小器应用【正文】1.光纤缩小器的发展方向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光纤缩小器在1292~1660nm波长范围内获得带宽为300nm超宽带将不是梦想,Tbit/s DWDM光网络传输系统将一定会实现。

光纤缩小器一般都由增益介质、泵浦光和输入输出耦合结构组成。

目前光纤缩小器主要有掺铒光纤缩小器、半导体光缩小器和光纤拉曼缩小器三种,根据其在光纤网络中的应用,光纤缩小器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用途:在发射机侧用作功率缩小器以提高发射机的功率;在接收机之前作光预缩小器以极大地提高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在光纤传输线路中作中继缩小器以补偿光纤传输损耗,延长传输距离。

光缩小器不但可对光信号进行直接缩小,同时还具有实时、高增益、宽带、低噪声、低损耗的全光缩小功能,是新一代光纤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器件;由于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衰减对光网络传输速率与距离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1550nm频段的波分复用,从而将使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的波分复用(WDM)、密集波分复用(DWDM)、全光传输、光孤子传输等成为现实,是光纤通信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在目前实用化的光纤缩小器中主要有掺铒光纤缩小器(EDFA)、半导体(SOA)和光纤拉曼缩小器(FRA)等,其中掺铒光纤缩小器以其优越的性能现已广泛应用于长距离、大容量、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接入网、光纤CATV网、军用系统(雷达多路数据复接、数据传输、制导等)等领域,作为功率缩小器、中继缩小器和前置缩小器。

光纤通信系统原理与设计

光纤通信系统原理与设计

光纤通信系统原理与设计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

它利用光的全反射特性,并通过光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实现传输数据。

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光纤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主流的通信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与设计。

一、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步骤:光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

1. 光信号的发射光信号的发射是指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过程。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光电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光电转换器由激光器和调制器组成。

激光器产生一束强度和频率稳定的光,而调制器则根据输入的电信号对光信号进行调制。

2. 光信号的传输光信号的传输是指将调制后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至目标地点的过程。

光纤是一种由高纯度的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的细长棒状结构。

它具有很好的光导性能,可以将光信号以全内反射的方式沿光纤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光信号会经过多次全内反射,几乎不受损失。

3. 光信号的接收光信号的接收是指将传输过来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光纤通信系统中,接收端通常采用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电转换器由光探测器和解调器组成。

光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解调器则对电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原始信号。

二、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要点在进行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点。

1. 光纤的选择光纤的选择是设计光纤通信系统时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通信距离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类型的光纤,如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同时还需要考虑光纤的直径、材料和信号传输损耗等因素。

2. 光源的选择光源是指光信号的发射装置,激光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光源。

在选择光源时,需要考虑发射功率、频率稳定性和调制性能等因素。

3. 光电转换器的设计光电转换器是光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装置。

设计光电转换器时,需要考虑调制方式、频率响应和转换效率等因素。

4. 解调器的设计解调器是光信号接收后将其转换为原始信号的装置。

光纤通信技术研究论文4篇

光纤通信技术研究论文4篇

光纤通信技术研究论文4篇第一篇: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随着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提升,光纤通信技术已成为下一代电信网的重要基础特征。

光纤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需求,性能也有所差异。

光纤通信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极其迅速,1991年底,光缆的铺设在全球就有563万km,后期随着宽带业务的发展,光缆的销售量从城市至农村,呈现着稳定上升的发展阶段。

光纤利用其体积小、损耗率低的特点,成为未来宽带市场斗争史上的主角。

1光纤简介光纤是一种由内芯和包层组合而成的产品,内芯是一种比头发丝还要细的物质,其体积只有几十甚至几微米;而包层是外面包住内芯的物质,其作用是保护光纤。

光纤多分为两种传输模式: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1]。

单模光纤的内芯比较细,一般为9~10μm,只可传一种模式的光,模间色散小,应用于远程通讯;而多模光纤的内芯较粗,一般为50~62.5μm,可以传输多种光,模间色散比单膜的要大,因此传输的距离也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光纤的主要材质是玻璃材料做成的,因为是电气绝缘体,所以不必担心其接地回路问题。

光纤的占地体积非常小,因而节省了很多空间。

2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分析2.1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光纤一般会用石英这种材料来制作而成,石英光纤的折射率高,是用纯石英玻璃材质为内芯,用这种材质的理由是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而且还具有抗电磁干扰的作用,不受到外界任何环境的影响,且机械强度高、弯曲性能好,因此不仅在超强电领域中独占鳌头,在军事应用上也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2.2损耗率低光纤的损耗一般是由光纤的固有损耗以及光纤制成后由于使用而造成的附加损耗。

通过研究发现,石英光纤的损耗率低于0~20dB/km,这种损耗率目前是任何一种传输介质都无法相比的,在长途传输的过程中,利用其特有的能力为我们降低了许多成本。

2.3密封性无串音干扰由于电磁波的传播是用电波传播,保密性非常差,导致某些信息极易泄露。

光纤是由光波传播,灵敏度高,不受电磁的影响,绝缘、耐高压、耐高温、耐腐蚀,不但密封性强,串联的情况也极少发生[2]。

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

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

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
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技术。

它基于光的特性进行信息传输,通过光纤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传输和接收。

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利用光的全内反射特性。

光信号在光纤中沿着光轴传播,当光束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折射率较小的介质时,光束会被全内反射而不是折射出来。

这种全内反射的现象使得光信号可以在光纤中不断传播,几乎无损耗地传送到目标位置。

光纤通信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在长距离通信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电信号传输,光信号的传输距离更远,传输速率更高,并且可以同时传输多路信号。

同时,光纤通信也应用于高速互联网、电视信号传输、电话通信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更快速和稳定的通信服务。

另外,光纤通信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通过光纤传输的高清晰图像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精确的病情诊断,同时在医疗器械中也可以利用光纤进行数据传输和信号控制。

此外,光纤通信还在军事、航天、能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光纤通信可以实现对敌情的远程监控和高速数据传送,提高了军事通信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航天领域,光纤通信可以实现对航天器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在能源领域,光纤通信可以监控和控制能源生产和分配系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光纤通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通信速度和稳定性的需求,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推动科技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通信原理论文
浅谈掺铒光纤放大器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掺铒光纤是在石英光纤中掺入了少量的稀土元素铒(Er)离子的光纤,它是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核心。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重大的突破。

WDM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光纤通信的容量。

成为当前光纤通信中应用最广的光放大器件。

光纤放大器是光纤通信系统对光信号直接进行放大的光放大器件。

在使用光纤的通信系统中,不需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的一种技术。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即在信号通过的纤芯中掺入了铒离子Er3 + 的光信号放大器)是1985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首先研制成功的光放大器,它是光纤通信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掺铒光纤放大器主要是由一段掺铒光纤(长约10-30m)和泵浦光源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掺铒光纤在泵浦光源(波长980nm或1480nm)的作用下产生受激辐射,而且所辐射的光随着输入光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这就相当于对输入光信号进行了放大。

研究表明,掺铒光纤放大器通常可得到15-40db的增益,中继距离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100km以上。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科学家们为什么会想到在光纤放大器中利用掺杂铒元素来提高光波的强度呢?我们知道,铒是稀土元素的一种,而稀土元素又有其特殊的结构特点。

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利用在我学器件中掺杂稀土元素的方法,来改善光学器件的性能,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因素。

另外,为什么泵浦光源的波长选在980nm或1480nm呢?其实,泵浦光源的波长可以是520nm、650nm、980nm、和1480nm,但实践证明波长980nm的泵浦光源激光效率最高,次之是波长1480nm的泵浦光源。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基本结构:
EDFA的基本结构,它主要由有源媒质(几十米左右长的掺饵石英光纤,芯径3-5微米,掺杂浓度(25-1000)x10-6)、泵浦光源(990或1480nm LD)、光耦合器及光隔离器等组成。

信号光与泵浦光在铒光纤内可以在同一方向(同向泵浦)、相反方向(反向泵浦)或两个方向(双向泵浦)传播。

当信号光与泵光同时注入到铒光纤中时,铒离子在泵光作用下激发到高能级上,三能级系统),并很快衰变到亚稳态能级上,在入射信号光作用下回到基态时发射对应于信号光的光子,使信号得到放大。

其放大的自发发射(ASE)谱,带宽很大(达20-40nm),且有两个峰值,分别对应于1530nm和1550nm。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优点:
1.掺铒光纤的放大区域恰好与单模光纤的最低损耗区域相重合。

那么,被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的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损耗小,能传输比较远的距离。

2.对数字信号的格式及数据率“透明”。

单模光纤损耗谱和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增益谱
3.放大频带宽,能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几十甚至上百个信道。

4.噪声指数低,接近量子极限,意味着可级联多个放大器。

5.增益饱和的恢复时间长,各个信道间的串扰极小。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分类:
1.功率放大器(booster-Amplifier),处于合波器之后,用于对合波以后的多个波长信号进行功率提升,然后再进行传输,由于合波后的信号功率一般都比较大,所以,对一功率放大器的噪声指数、增益要求并不是很高,但要求放大后,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

2.线路放大器(Line-Amplifier),处于功率放大器之后,用于周期性地补偿线路传输损耗,一般要求比较小的噪声指数,较大的输出光功率。

3.前置放大器(Pre-Amplifier),处于分波器之前,线路放大器之后,用于信号放大,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在光信噪比(OSNR)满足要求情况下,较大的输入功率可以压制接收机本身的噪声,提高接收灵敏度),要求噪声指数很小,对输出功率没有太大的要求。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应用:
掺铒光纤放大器在常规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应用,可以省去大量的光中继机,而且中继距离也大为增加,这对于长途光缆干线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其主要应用包括:1、可作光距离放大器。

传统的电子光纤中继器有许多局限性。

如,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相互转换时,中继器要作相应的改变;设备由低速率改变成高速率时,中继器要随之更换;只有传输同一波长的光信号,且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等等。

掺铒光纤放大器则克服了这些缺点,不仅不必随信号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而且设备扩容或用于光波分复用时,也无需更换。

2、可作不发送机的后置放大器及光接收机的前置放大器。

作光发送机的后置放大器时,可将激光器的发送功率从0db提高到+10db。

作光接收机的前置放大器时,其灵敏度也可大大提高。

因此,只需在线路上设1-2个掺铒放大器,其信号传输距离即可提高100-200km。

此外,掺铒光纤放大器待解决的问题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独特优越性已被世人所公认,并且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掺铒光纤放大器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在长距离通信中不能上下话路、各站业务联系比较困难、不便于查找故障、泵浦光源寿命不长,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将会得到完满的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