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推理(秦青青)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提问 13
3
2 3 ...... ? n
3 3 3
1 11
3 3
3 3 3
2
2
2
1 2 9 (1 2)
1 2 3 36 (1 2 3)
3 3 3 3
1 2 3 4 100 (1 2 3 4)
2
4、由下图可以发现什么结论? 1+3=4=22,
an 1 an
(n=1 , 2 , …),试求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解:分别把n=1,2,3,4代入 an 1 得 1 an 1 1 1 1 a2 , a3 , a4 , a5 2 3 4 5
1 归纳: a n n
解法2 取倒数得
1 1 1 an 1 an
n=1时, n=2时, n=3时,
2
1
3
f (1) 1 f (2) 3 f (3) 7 f (2) 1 f (2) n=4时, f (4) 15 f (3) 1 f (3) n1 1, 归纳: f (n) 2 f (n 1) 1, n 2
(1810 ) (310 ) 6 10 (年)( 6000 亿年)
18 7 11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观察、分析 概括、发现规律 猜测一般性结论
练习:
1
数列 {a1} 的子集个数有 2个 数列 {a1 , a2 } 的子集个数有 4个 数列 {a1 , a2 , a3} 的子集个数有
2 1 5, 2 1 17, 23 24 2 1 257, 2 1 65537 ,
21 22
都是质数
猜想: 1是质数. 2
2n
半个世纪之后,欧拉发现:
2 1 4294967297 641 6700417
25
后来人们发现 2 1,2 1,2 1都是合数.
•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第一课时( 归纳推理) 康杰中学教学一部 秦青青
一 教材分析
第二章主要讲推理与证明,教材的设计是对“观察发现、 归纳类比、抽象概括、演绎证明”等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 与归纳,使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系统化,明晰化。 归纳推理作为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它所蕴含的数学思 想贯穿于高中数学的整个知识体系,但作为一节内容出现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尚属首次。归纳推理是新课标教材的亮 点之一,本节内容对归纳推理的一般方法进行了必要的归 纳和总结,同时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教材紧密结合了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实例,以及大数 学家的猜想,避免了空泛地讲数学思想、方法;如果学生 掌握了这些方法,并能够在今后有意识的使用它们,不仅 能培养其言之有据,论证有理的思维习惯,而且对开发学 生创新性思维,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都有很强的现实意 义.
下 课
作业:P37A第1、2、4、5 题、B组第1题.
P48A组第1、2、3题、 B组第1题.
归纳推理
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
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
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这样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
纳).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
的推理.
你能举出归纳推理 的例子吗?
教师举例
对自然数n,考查 n n 0 1
2
n 11 2 n n 11
一,情境引入 情景一 猜职业
(1)吃饭快,走路快,腰板挺直,具有顺从倾向
(2)话峰尖锐,不拐弯抹角,善于抓住别人说话的弱点 人们常说酸儿辣女是怎么得到的呢?
大雁低飞,蚂蚁搬家表明了什么呢?
你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那觉得人们在听到放羊的 小孩呼救的时候为什么都不出来帮忙呢?
a 情景二已知数列{an}的第1项a1=1,且 n 1
②(x-c)2+(y-d)2=r2(a≠c或b≠d),
则由①式减去②式可得上述两圆的对称bach Conjecture)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於1966年证 明的,称为陈氏定理 :“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 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後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 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2n p “1 + 2 ”的形式1 p2 p3 。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归纳推理的概念,了解归纳推理的作用 ; 掌握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会利用归纳进行一些简单的归 纳推理 ; 体会归纳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研究、归纳、总结等方式,使归纳推理全方位 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数学不单是现成结论的体系, 结论的发现也是数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形成对数学较为完整 的认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5=9=32,
1+3+5+7=16=42, ……
由此猜想:前n个连续的奇数的和 等于n的平方,即 1+3+5+…+(2n-1)=n2
a 5:在数列an 中,1 1, an1
2an n N* , an 2
猜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先由学生计算:
2 1 2 2 2 a2 , a3 , a4 , a5 3 2 4 5 6
观察下列等式
3+7=10, 10=3+7 ,
3+17=20, 20=3+17, 13+17=30, 30=13+17. 归纳出一个规律:
偶数=奇质数+奇质数
通过更多特例的检验, 从6开始,没有出现反例.
任何一个不小于6 的偶数都等于两个 奇质数的和.
2n p1 p2 (n N , n 3)
大胆猜想:
每幅地图可 以用四种颜色着 色,使得有共同 边界的相邻区域 着上不同色. 1852年,英国人弗南西斯·格思里为地图着色 时,发现了四色猜想. 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在两台计算 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完成了四色猜想的证明.
归纳推理的几个特点;
1.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
特殊
8个
数列 {a1 , a2 , a3 , a4 }的子集个数有16个 数列 {a1 , a2 ,...an }的子集个数有 n 个
2
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 540 … 凸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一般
(n 2) 180 . 由此我们猜想:凸边形的内角和是
11 11 都是素数
2 3
4 5 6
13 17 23 31 41
结论:对所有的自然数n,n2 n11 都是质数.
请看大数学家们著名的归纳猜 想结论。
著名 猜想
哥德巴赫,德国数学家。 1742年6月7日,他在 写给著名数学家欧拉 的一封信中,提出了 两个大胆的猜想: 1、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 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 2、任何不小于9的奇数, 都是3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数学史上 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点数V和棱数E,然后用归纳法推理得出它 们之间的关系.
多面体
三棱锥
四棱锥 三棱柱 五棱锥 立方体
面数(F) 顶点数(V) 棱数(E)
4 5 5 4 5 6 6 8 9
正八面体
五棱柱 截角正方体 尖顶塔
多面体
三棱锥 四棱锥 三棱柱 五棱锥 立方体
面数(F) 顶点数(V) 棱数(E)
4 5 5 6 6 8 4 5 6 6 8 6 6 8 9 10 12 12
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文 化价值,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推理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体会并认识到归纳推理在数学发现 和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四、教法、学法
启发式教学。以问题驱动为指导,通过不断提出问题,研 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完成教学。 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有活力、有个性的数学学习环境。 感受数学美和发现规律的喜悦,激励学生更积极的去寻找规 律、认识规律。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只要做个有心人,发现规 律并非难事。 以学生熟悉的例子为载体,引导他们提炼、概括归纳推理 的含义和归纳推理的方法,自然合理的提出问题,让学生体 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创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气氛。让学生通过 直观感知、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飞跃,并借助例题说明在数学发现的过 程中应该如何应用归纳推理。
有三根针和套在一根针上的若干金属片.按下列规 则,把金属片从一根针上全部移到另一根针上. 1.每次只能移动一个金属片; 2.较大的金属片不能放在较小的金属片上面. 试推测:把n个金属片从1号针移到3号针,最少需要 移动多少次?
2
1
3
n=1时,
f (1) 1
2
1
3
f (1) 1 n=2时, f (2) 3
n=1时,
2
1
3
f (1) 1 n=2时, f (2) 3 n=3时, f (3) 7
n=1时,
2
1
3
f (1) 1 n=2时, f (2) 3 n=3时, f (3) 3 1 3 f (2) 1 f (2)
n=1时,
2
1
3
f (1) 1 f (2) 3 f (3) 7 f (2) 1 f (2) n=4时, f (4) f (3) 1 f (3) 15
推理.
2.归纳推理的前提是部分的,个别的事实,因此归 纳推理超出了前提所界定的范围,因而结论具有猜 测性. 3.归纳推理的前提是个别性的,特殊性的事实,因 此归纳推理要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4,归纳推理能发现新事实,获得新结论,是作出科 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例1:数一数图中的凸多面体的面数F、顶
26 27 28
新的猜想: 形如 2
2n
1( n 5 ) 的数都是合数.
正如大数学家高 斯所说:“没有 大胆而放肆的猜 想就谈不上科学 的发现
应用归纳推理可以 发现新事实,获得新结论!
小结
1.什么是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部分 → 整体
个别 → 一般
2.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 (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 一般性命题(猜想).
其中一根木桩上套有64个金属做的圆盘,圆盘的尺寸由上到 下一个比一个大,这就是所谓“梵塔”.现在有一位高僧正 在把这些圆盘在三根木桩上移来移去,一次只能够移一个, 而且不管什么时候,较大的圆盘都必须放在较小的圆盘的 下面,当他把64个圆盘从原来的木桩上移到另一根木桩上的 时候,就是“世界末日”到了,那一天,宇宙将在一声巨大 的霹雳声中毁灭,梵塔、宇宙、高僧以及芸芸众生都将同 归于尽.
2 (n N * ) 归纳:an n 1
(2001年上海)已知两个圆①x2+y2=1:与②x2+(y3)2=1,则由①式减去②式可得上述两圆的对称轴 方程.将上述命题在曲线仍然为圆的情况下加以推 广,即要求得到一个更一般的命题,而已知命题应 成为所推广命题的一个特例,推广的命题为:
设圆的方程为①(x-a)2+(y-b)2=r2与
n=1时, n=2时, n=3时,
f (n) 2 1
n
1、通项公式的归纳 2、递推公式的归纳
a64 2 1 1810
64
18
按1秒钟搬动一次,而且整年整月都不停息, 1年可搬:
365 24 60 60 31536000 310 (次)
7
所以,搬运的时间大约需要:
正八面体
五棱柱 截角正方体 尖顶塔
猜想 F+V-E=2
多面体
三棱锥
欧拉公式
4 5 6 6 8 6 10 10 9 6 8 9 10 12 12 15 15 16
面数(F) 顶点数(V) 棱数(E)
4 5
5 6 6 8 7 7 9
四棱锥
三棱柱 五棱锥 立方体 正八面体
五棱柱
截角正方体 尖顶塔
例3 在印度北部的佛教圣地贝拿勒斯的圣庙里有三根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