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轨迹

合集下载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相平面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相平面

④特征根为两个正实根 对应的相轨迹以非震 荡方式从平衡点散出。这种类型的奇点称为不 稳定节点。
⑤特征根为一对共轭纯虚根,系统处于无阻尼运动状 态,系统的相轨迹是围绕平衡点的一组封闭曲线。这 种奇点称为中心点。
⑥特征根为两个符号相反的实根。此时每条相轨迹都 是先趋近平衡点,随后在尚未达到平衡点之前又 远离平衡点而去,只有4条孤立的相轨迹除外,其中 两条趋于平衡点,另两条从平衡点散出,这时奇点称 为鞍点。
②不稳定的极限环
如图(b)所示。起始于极限环内部和外部的相 轨迹,最终都卷离极限环。当系统受到很小的 扰动而偏离极限环时,系统状态再也不会回到 极限环上来,因此称为不稳定的极限环。
③半稳定的极限环 如果极限环两侧的相轨迹,一侧是卷向极限 环,而另一侧卷离极限环,则该极限环称为半 稳定的极限环,如图(c)与图(d)所示。
的位置,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一对具有负实部的共轭复根 每条相轨迹都 以震荡方式无限地“卷向”平衡点,这种类型的 奇点称为稳定焦点。
②一对具有正实部的共轭复根 每条相轨迹都以 震荡方式“卷离”平衡点,这种类型的奇点称为不稳 定焦点。
③特征根为两个负 实根
对应的相轨迹以非震
荡方式趋聚于平衡点。这种类型的奇点称为稳定节点。
ai
ai
ai1 2
平均斜率依次作短直线便可画得。
说明:等倾线未必都是直线,另外,为保证精 度,等倾线分布要有适当密度,密度可不一样。
例如 x2 nxn2x0 令 0.5, n1
i.等斜线方程:
y n2 x 1 x
i.等斜线分布图.
2n a 1a
ii.相轨迹 A点
a1
1 过点A,
a
1
1 1.2 2

【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概述-清华课件】相轨迹法

【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概述-清华课件】相轨迹法

通常,我们选取 x(广义位移)和 x (广义速度)作为状态变量,即令
x1 = x x2 = x
则式(9.1)成为
(9.4)

⎪⎪
⎨ ⎪
dx
2
⎪⎩ dt
dx1 dt
=−
= x2
f (x1,
x2
)
(9.5)
式(9.5)即成为式(9.2)的形式。 相平面法的主要工作是作相轨迹图,有了相轨迹图,系统的性能也就表示出来了。
9.3.1 相轨迹的作图法
1.解析法
例 单位质量的自由落体运动。
当忽略大气影响时,单位质量的自由落体运动方程为
x = g
x = d (x) = d(x) ⋅ dx = x d(x)
dt
dx dt dx
所以
x d(x) = g
dx
即 xdx = gdx
两边积分,得 x 2 = 2gx + C (C 为常数) 以 x(即 x1 )为横坐标,以 x 即( x2 )为纵坐标作相平面图,如图 9-30 所示。
图 9-30 单位质量自由落体相轨迹图 由分析结果可知,其相平面图为一族抛物线。在上半平面,由于速度为正,所以位移 增大时,箭头向右;在下半平面,由于速度为负,所以位移减小,箭头向左。设将质量体从 地面往上抛,此时位移量 x 为零,而速度量为正,设该初始点为 A 点,该质量体将沿由 A 点开始的相轨迹运动,随着质量体的高度增大,速度越来越小,到达 B 点时质量体达最高点, 而速度为零,然后又沿 BC 曲线自由落体下降,直至到达地面 C 点,此时位移量为零,而速 度为负的最大值。如果初始点不同,该单位质量将沿不同的曲线运动。例如设图 9-30 的 D 点为初始点,表示质量体从高度为 D 的地方放开,质量体将沿 DE 曲线自由落体下降到地面 E 点。 例 质量-弹簧系统的运动 图 9-31 所示为某工作台的力学模型,由于工作台在真空环境中,其阻尼为零,运动 方程为

相平面法

相平面法
x2
0
x2
0
x1
x1
(a)稳定焦点
(b)不稳定焦点
17
图8-31 共轭复根对应的相轨迹
1, 2
a d (a d )2 4(ad bc ) 2
5)纯虚根
(a d ) 0, ad bc 0
奇点称为中心点。
x2
0
x1
图8-32
纯虚根对应的相轨迹
18
2、极限环
相平面图上的一根孤立的封闭相轨迹称为极限环。它对应系 统的自激振荡状态。极限环把相平面划分为内部平面和外部 平面两部分,相轨迹不能从环内穿越环进入环外,反之也不 能。
将(4)式代入(2)式整理得
( 4)
1
23
r r (1 r 2 ) 1
有r 0和1 r 2 0两种情况
(1) r 0
x1 0, x2 0 系统的平衡点(奇点)
b P ( x1 , x 2 ) 1 x 2 ( 0,0 )
为一常数。
根据上式可在相平面上绘制一条线,相轨迹通 过这条线上的各点时,其切线的斜率都相同, 称之为等倾线。如果取不同的值 1 , 2 ,则可 在相平面上绘制一系列的等倾线。
8
x2
1
( x10 , x20 )
2
x1
3
4
图8-27 用等倾线法绘制相轨迹
相平面中所有等倾线上的短线,组成了相轨迹的切线场。
P ( x1 , x2 ) P ( x1 , x2 ) P ( x1 , x2 ) x1 x2 x1 x 2 ( 0,0 ) ( 0,0 )
Q( x1 , x2 ) Q( x1 , x2 ) Q( x1 , x2 ) x1 x2 x1 x 2 ( 0,0 ) ( 0,0 )

近6年全国高考各地物理真题选编:直线运动

近6年全国高考各地物理真题选编:直线运动

2017-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真题选编:直线运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1.(2021·河北·高考真题)铯原子钟是精确的计时仪器,图1中铯原子从O 点以100m/s 的初速度在真空中做平抛运动,到达竖直平面MN 所用时间为1t ;图2中铯原子在真空中从P 点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Q 再返回P 点,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2t ,O 点到竖直平面MN 、P 点到Q 点的距离均为0.2m ,重力加速度取210m/s g =,则12:t t 为( )A .100∶1B .1∶100C .1∶200D .200∶12.(2021·湖南·高考真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用位置x 和动量p 描述,称为相,对应p x -图像中的一个点。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可用p x -图像中的一条曲线来描述,称为相轨迹。

假如一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对应的相轨迹可能是( )A .B .C .D . 3.(2019·海南·高考真题)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前方突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 A .10m B .20m C .25m D .50m4.(2019·全国·高考真题)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A .2112t t <<B .2123t t <<C .2134t t <<D .2145t t << 5.(2019·浙江·高考真题)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 1时间内A .甲的速度总比乙大B .甲、乙位移相同C .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D .甲、乙均做加速运动6.(2018·上海·高考真题)小球每隔0.2s 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1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g 取10m/s 2 ( )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7.(2016·江苏·高考真题)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 和位置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A.B.C.D.8.(2019·江苏·高考真题)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和2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m/s2由静止加速到2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2B.关卡3C.关卡4D.关卡59.(2019·上海·高考真题)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自动控制原理(黄家英)第二版课后答案-10

自动控制原理(黄家英)第二版课后答案-10

1 x 1 的t值,因此上式 1 不存在使x x x 1 ,并当: 0 1,x
0 t 定的也可能是不稳定的; e x 1 0 x 0 即:t ln 时,x 。 平衡状态的稳定性不仅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有关,而且与 x0 1 7 系统的初始条件有直接的关系。
14
(4) 继电器特性
y (t ) y (t )
x(t)
x(t)
具有滞环的继电器
M x 0: y 0 M M . x 0: y 0 M
.
x h2 h2 x h1 x h1 x h1 h1 x h2 x h2
2.等倾线法
(3)α取不同值时,画 出若干不同的等倾线,在 每条等倾线上画出表示斜 率为α的小线段,构成相 轨迹的切线方向场 (4)从相轨迹的初始状 态点按顺序将各小线段连 接起来,就得到了所求的 相轨迹 。
10.1.2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
• (3)可能存在自持振荡(极限环)现象
– 自持振荡:指没有外界周期变化信号的作用时,系统 内部产生的具有固定振幅和频率的稳定周期运动。 – 线性系统的运动状态只有收敛和发散,只有在临界稳 定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周期运动。而这一周期运动是物 理上不可能实现的 – 非线性系统,在没有外作用时,可能会发生一定频率 和振幅的稳定的周期运动,即自持振荡,这个周期运 动在物理上是可以实现的。 长时间大幅度的振荡会造成机械磨损,增加控制误差,因此多 数情况下不希望系统有自振发生 自持振荡是某些非线性系统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非线性 8 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轨迹的基本特征: (3)相轨迹的运动方向
0 — 向右移动 上半平面: x 0 — 向左移动 下半平面: x

自动控制原理第8章_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第8章_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2 2 4
B1 1 3 2 N ( A) A A 2 16
8.2.3 典型非线性特性得描述函数
1.饱和特性的描述函数
X(t) X(t)
kA sin t 0 ω t 1 x(t ) ka b ω t 1 2
X(t)是单值奇函数,所以A1=0
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总是输入信号幅值A的函数, 一般也是频率的函数,因此,描述函数一般记为
N ( A, j )
非线性元件的描述函数或等效幅相频率特性与输入 的正弦振荡的振幅A有关,这是非线性特性本质的反 映。它与线性环节的情况正好相反,线性环节的幅 相特性(频率特性)与正弦输入的幅值无关。
8.2.2描述函数
4 B1 [ kA sint sinω td (ω t ) ka sinω td (ω t )] π
1
e(t)

0
4kA 4ka sin2 d π π
1


2
1

0
4kA 1 1 4ka ( sin 2 1 ) cos 1 2 4
2k a a a A[arcsin( ) 1 ( )2 ] A A A
8.1.4
继电器特性
8.1.4
继电器特性
(t ) 0 m a e(t ) a, e 0 , 0 , (t ) 0 a e ( t ) m a , e x(t ) bsign[e(t )], e(t ) a b , e(t ) m a, e (t ) 0 (t ) 0 b , e(t ) m a, e
(6)气动或液压滑阀的搭接段。 放大器的输出饱和或输出限幅
8.1.3

《自动控制原理》 相平面法

《自动控制原理》 相平面法

(8-24) (8-25) (8-26) (8-27)
c(t) = − b c(t) = kc(t)
+a
(8-28)
其中k为等倾线的斜率。当 a2 − 4b 0时,且 b 0 时,可得满
足k=a的两条特殊的等倾线,其斜率为: ???
k1,2 = 1,2 = s1,2 = − a
a2 2
− 4b
(2)线性二阶系统的相轨迹
c + ac + bc = 0
当b>0时,上述(运动)微分方程又可以表示为
c + 2wnc + wn2c = 0
线性二阶系统的特征根
s1,2 = − a
a2 − 4b 2
相轨迹微分方程为 (相轨迹切线斜率ZX)
dc dc
=

ac − c
bc


ac − bc c
=
,可得等倾线方程为:
初始条件下的运动对应多条相轨迹,形成相轨迹簇,而由一簇相轨
迹所组成的图形称为相平面图。
若已知x和 x 的时间响应曲线如图8-10(b),(c)所示,则可根据 任一时间点的x(t)和 x(t)的值,得到相轨迹上对应的点,并由此获
得一条相轨迹,如图8—10(a)所示。
相轨迹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积分法,直接由微分方
U+jV 表示根为复数
2
2.00
2
7.46
s2 // jV -2.41 -2.00 0.00 -2.24 -7.46 -3.00 -2.00 -2.24 2.00 0.54
1)b<0。系统特征根
− a + a2 + 4b
s1 =
2

二阶线性系统的相轨迹

二阶线性系统的相轨迹

kx
| x | g
(7-2)
kg
xg
7.1.3 继电特性
继电特性顾名思义就是继电器所具有的特性, 继电特性有双位特性——如图7-3(a)和(b), 三位特性——如图7-3(c)等,图7-3(b)(c) 的继电特性还带有滞环。当然,不限于继电器, 其它装置如果具有类似的非线性特性,我们也称 之为继电特性,比如:电磁阀、斯密特触发器等。
内容提要
控制系统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非线性。有 些系统可通过在工作点附近线性化来处理,但当 系统包含有本质非线性特性时,就不能用线性化 的方法处理。非线性系统与线性系统有本质的差 别,非线性系统不满足叠加原理,它的稳定性不 仅取决于控制系统的固有结构和参数,而且与系 统的初始条件与输入信号有关。
非线性系统的瞬态响应有一种特殊运动— 自持振荡,它是一种稳定的周期运动,振荡频 率和幅值由系统结构和参数确定。非线性系统 的分析方法有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数法,相平面 法是一种图解分析法,描述函数法是一种近似 分析法。最后介绍了基于SIMULINK的非线性 系统分析方法。
这里是将相平面法用于分析一阶尤其是二阶 非线性控制系统,并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相平面法, 它对弄清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稳定域等基本属 性,解释极限环等特殊现象,起到了直观形象的 作用。
因为绘制两维以上的相轨迹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相平面法对于二阶以上的系统几乎无能为力, 但是,如果我们将相平面概念推广到到抽象空间, 就得到维‘状态空间’——以后再专门介绍。下 面讨论相平面和相轨迹的基本概念。
7.1.2 饱和特性
可以说,任何实际装置都存在饱和特性,因 为它们的输出不可能无限增大,磁饱和就是一种 饱和特性。实际的饱和特性一般如图7-2 中的点 划线所示,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将它用图7-2 中的三段直线来近似,并称之为理想饱和特性。 理想饱和特性的数学描述为:

相轨迹

相轨迹

x x
x x
K=0
x 1 x 2
x 0
x 1 x K=1 2
K
x0
x x
x 1Kx=-3
x 1 x
2
K=-2
2
x x
K=-1
x
例6 x 0.2 x2 1 x x 0
解:ddxt

0.2 dx
x2
相轨迹由两部分组成: 当: e a时, et c1
当: e a时, e2 e2 c22
e
c1
c2
a 0
a
e
作业:9-10,9-17


dx
x
0
0.5x 2x x2 0

x 0
-2
奇点:
x x
0 0
x 2

x 0
x
0x
原式 x 0.5x 2x x2 0
在0,0附近,x 和 x很小,系统可近似为
x 0.5x 2x 0
其中:2nn2
即等斜率线方程 (等倾线方程)
由等倾线方程 x n2 x K 2n
取不同的K值,画不同的等倾线,则可得到相轨 迹的切线方向场。我们从初始点的短倾线顺序画, 连接临近的短倾线,即组成相轨迹图。显然,等倾 线越密集,相轨迹越精确。
等倾线方程 x n2 x K 2n
1 x
x
x

dt
dx 0.2 x2 1 x x 0.2 x2 1 x K
dx
x
x

x
0.2
x 1 x2
K
x
0.2
x 1 x2

相轨迹的概念

相轨迹的概念

7-4 相 轨 迹一、相轨迹的概念设二阶系统可以用下列常微分方程描述),(x x f x= 或),(xx f dtxd = 式中),(xx f 一般是x 和x 的非线性函数。

该系统的时域解,可以用x 与t 的关系曲线来表示。

也可把时间t 作为参变量,用x 与x之间的关系曲线来表示。

下面以线性二阶系统为例加以说明。

设线性二阶系统如图7-34(a)所示,其单位阶跃响应及其导数如图7-34(b)所示。

即可把系统的阶跃响应用图7-34(c)所示的x 与x 之间的关系曲线来描述,由图可见,xx -曲线同样很直观地表示了系统的运动特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比)(t x 曲线更形象,可获得更多的信息。

显然,如果把方程),(x x f x=看作是一个质点运动方程,用x 表示质点的位置,那么x 就表示质点的运动速度。

用x 和x 描述方程的解,也就是用质点的“状态”(位置和速度)来表示该质点的运动。

在物理学中,这种不直接用时间变量而用状态变量来描述运动的方法称为相空间方法,也称为状态空间法。

在自动控制理论中,把具有直角坐标xx -的平面称为相平面。

相平面是二维的状态空间(平面),相平面上的每个点对应着系统的一个运动状态,这个点就称为相点。

相点随时间t 的变化在xx -平面上描绘出的轨迹线,表征了系统运动状态(相)的演变过程,这种轨迹称为相轨迹。

对于二阶系统,它的状态变量只有两个,所以二阶系统的运动可在相平面上表示出来。

对于三阶系统,它有三个状态变量,必须用三维空间来描述其相迹,这就比较困难了。

对于三阶以上的系统,要作其相轨迹就更加困难;然而原则上可以将二维空间中表示点运动的概念扩展到n 维空间去。

相平面法是一种用图解求下列两个联立一阶微分方程组的方法。

首先把二阶常微分运动方程),(x x f x= 改写成两个联立一阶微分方程,令1x x =,21x x =•则有12212(,)dx x dt dx f x x dt⎧=⎪⎪⎨⎪=⎪⎩ 或 (,)dxx dtdx f x x dt ⎧=⎪⎪⎨⎪=⎪⎩ (7-20)用(7-20)式的第一个方程除第二个方程,可得xx x f dx xd ),(1= (7-21)解(7-21)式就可得相轨迹方程,作出相迹来。

非线性系统分析相平面法相轨迹的性质

非线性系统分析相平面法相轨迹的性质
相平面和相轨迹
相平面:
由系统变量及其导数(如 c,)c
构成的用以描述系统状态的平面。
相轨迹:
系统变量及其导数随时间变化 在相平面上描绘出来的轨迹。
例1 单位反馈系统
G(s) 5 s(s 1)
n 2.236 0.2236
r(t) 1(t)
相平面法的基本概念
相轨迹的性质:相轨迹的斜率
任一个二阶 微分方程可
dx& 5 dx 3
x
dx& x& x 0
dx
x& 0
相轨迹的性质:相轨迹的奇点
x 0, x& 0
x&
只有奇点,不能够
确定斜率,这个时
x
候有多条相轨迹交
与此点
再谈奇点
➢非线性系统可能有多个奇点
dx& f (x, x&) 0
dx
x& 0
&x& 0.5x& 2x x2 0
dx& 0.5x& 2x x2 0
dx
x&
0
x 0 x 2 x& 0 x& 0
➢奇点特性可以用其附近的小信号分析
相轨迹的性质:相轨迹正交于x轴
dx& x& x x
dx
x& 0
dx& dx
x&
x
相轨迹的性质:相轨迹运动的方向
随着时间推移,
x& 0 x增加,相轨迹
向右边移动
随着时间推移,
x& 0 x减少,相轨迹
向左边移动
x& x
x
0
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原点是惟一的平衡点。

自动控制原理总经典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总经典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总经典总结自动控制原理》总复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由受控对象和控制器组成的系统,用于控制和调节被控量。

根据不同的角度,控制系统可以分为恒值系统和随动系统、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等。

线性系统线性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系统。

建模时可以采用求传函或脉冲传函的方法,分析时可使用根轨迹法、频率特性法等方法。

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的系统。

建模时可以采用描述函数法或相平面法,稳定性分析时可以求奇点和极限环,运动时间可以通过振幅和频率计算得出。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基本术语包括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被控量、输入量、干扰量、受控对象、控制器、反馈、负反馈控制原理等。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可以帮助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基本控制方式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包括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没有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则通过反馈控制来实现对被控量的调节,复合控制系统则是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组合。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表达式描述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的模型。

建模时可以采用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拉普拉斯变换及反变换、传递函数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

图形表示可以采用结构图、信号流图等方法。

基本要求研究自动控制原理需要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控制方式、数学模型等知识。

同时,需要了解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典型输入信号,并能够正确理解数学模型的特点和概念。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2.了解动态微分方程建立的一般方法和小偏差线性化方法。

3.掌握使用拉普拉斯变换解微分方程的方法,并对解的结构、运动模态、特征根的关系、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等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4.正确理解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意义,并熟练掌握系统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典型环节传递函数等概念。

第七章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第七章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2、死区非线性
x1 ≤ ∆ 0, x2 = k ( x1 − ∆signx1 ), x1 > ∆
1 signx1 = −1
x1 > 0 x1 < 0
在实际系统中死区可由众多原因引起,它对系统可产生不同的 影响:一方面它使系统不稳定或者产生自振荡;另一方面有时 人们又人为的引入死区特性,使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
第七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
7-2
1、饱和非线性
kx1 = x2 = ka x2 m −ka = − x 2m
典型非线性环节
x1 < a x1 ≥ a x1 ≤ −a
x2m
x2
−a
0
k
a
x1
此处:输入 x1 − − − − x2 − − − −输出 k − − − −比例系数
− x2m
第七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
第七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
4)混沌(Chaos)
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 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 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 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 一种混沌现象。 核心理念:看似微不足道的细小 变化,却能以某种方式对社会产 生微妙的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社 会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七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
r(t)
e(t)
N(A,ω) NLS
x(t)
G(s)
c(t)
非线性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G ( jω ) N ( A, ω ) Φ ( jω ) = 1 + G ( jω ) N ( A, ω )
0 闭环“特征方程”: 1 + G ( jω ) N ( A, ω ) =

1 G ( jω ) = − N ( A, ω )

相平面02

相平面02

7.2 相平面法相平面法是一种在时域中求解二阶微分方程的图解法。

它不仅能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振荡,而且能给出系统运动轨迹的清晰图像。

相平面法一般适用于二阶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7.2.1 相平面的基本概念1. 相平面和相轨迹设一个二阶系统可以用下面的常微分方程),(=+xxfx(7-1)来描述。

其中),(xxf 是x和x 的线性或非线性函数。

在一组非全零初始条件下()0(x 和)0(x不全为零),系统的运动可以用解析解)(tx和)(tx 描述。

如果取x和x 构成坐标平面,则系统的每一个状态均对应于该平面上的一点,这个平面称相平面。

当t变化时,这一点在x-x 平面上描绘出的轨迹,表征系统状态的演变过程,该轨迹就叫做相轨迹(如图7-8(a)所示)。

相平面和相轨迹曲线簇构成相平面图。

相平面图清楚地表示了系统在各种初始条件下的运动过程。

例如,研究以方程22=++xxxωξω(7-2)描述的二阶线性系统在一组非全零初始条件下的运动。

当0=ξ时式(7-2)变为2=+xxω(7-3)初始条件为)0(xx=,)0(xx=,方程(7-3)对应有一对虚根,即ωjp±=-2,1式(7-3)的解为图7-8 相轨迹)sin(ϕω+=tAx(7-4)式中,2220ωxxA+=,arctanxxωϕ=设x为描述二阶线性系统的一个变量,取x为描述系统的另一状态变量,即)cos(ϕωω+==tAdtdxx (7-5)从式(7-4)、式(7-5)中消去变量t,可得出系统运动过程中两个状态变量的关系为222)(Axx=+ω这是一个椭圆方程。

椭圆的参数A取决于初始条件x和x 。

选取不同的一组初始条件,可得到不同的A,对应相平面上的相轨迹是不同的椭圆,这样便得到一个相轨迹簇。

0=ξ时的相平面图如图7-9所示,表明系统的响应是等幅周期运动。

图中箭头表示时间t增大的方向。

2.相轨迹的性质相平面的上半平面中,0>x ,相迹点沿相轨迹向x轴正方向移动,所以上半部分相轨迹箭头向右;同理,下半相平面0<x ,相轨迹箭头向左。

相轨迹时间求法

相轨迹时间求法

相轨迹时间求法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需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轨迹以及相应的运动时间。

相轨迹时间是指一个物体从一个特定位置到达另一个特定位置所需的时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求解相轨迹时间的方法,并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一、相轨迹时间的基本概念在研究运动过程中,相轨迹时间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

它描述了一个物体从初始位置到达最终位置所经历的时间。

相轨迹时间通常用符号Δt表示。

相轨迹时间的求法与物体的运动类型密切相关。

根据物体的运动类型的不同,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求解相轨迹时间。

二、直线运动中的相轨迹时间求法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当一个物体按照直线方向做匀速运动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求解相轨迹时间:Δt = Δx / v其中,Δx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达最终位置的位移,v为物体的速度。

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辆汽车以匀速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它从某个城市出发,经过120公里后到达另一个城市。

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公式来计算相轨迹时间:Δt = 120公里 / 60公里/小时 = 2小时因此,这辆汽车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为2小时。

三、自由落体运动中的相轨迹时间求法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垂直向下的直线运动。

当一个物体处于自由落体运动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求解相轨迹时间:Δt = √(2h / g)其中,h为物体的下降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

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个自由落体的物体从100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公式来计算相轨迹时间:Δt = √(2 * 100米 / 9.8米/秒²) ≈ 4.52秒因此,这个物体从建筑物顶部到达地面所需的时间约为4.52秒。

四、抛体运动中的相轨迹时间求法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匀速直线运动,在垂直方向上具有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形式。

当一个物体处于抛体运动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求解相轨迹时间:Δt = (2v₀sinθ) / g其中,v₀为物体的初始速度,θ为物体的发射角度,g为重力加速度。

高考物理模型讲练结合—02直线运动(2)

高考物理模型讲练结合—02直线运动(2)

模型02 直线运动(2)-高考冲刺36模型模型+典例+方法+练习目录图象模型 (2)V-t图象 (2)其它图像 (3)追及相遇类模型 (5)多过程模型 (7)先加速后减速运动 (12)纸带类问题模型 (14)图象模型V-t图象【典例】(全国卷II ·T19)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D【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对应物体的位移大小,可知在t1~t2时间内,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又因为t2时刻两车相遇,因此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图象的斜率对应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知甲、乙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D正确。

【练习1】(湖南省高考模拟)如图所示为甲物体和乙物体在平直地面上同向运动的v﹣t 图象,已知t=0时甲在乙前方x0=70m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s时,甲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在0~4s内,甲和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78mC.3s时,甲、乙物体相遇D.在0~3s内,甲物体在乙物体前面,3s~4s内乙物体在甲物体前面【练习2】(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三月考)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当驾驶员发现前方有险情时,立即进行急刹车,刹车后的速度v随刹车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设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当汽车刹车后的速度减小为12m/s时,刹车的距离x1为A.12m B.12.8m C.14m D.14.8m其它图像-【典例】(·湖南高考真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用位置x和动量p描述,称为相,对应p x-图像中的一条曲线来描述,称为相轨迹。

图像中的一个点。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可用p x假如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对应的相轨迹可能是()A.B.C.D.【答案】D【解析】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22v ax==而动量为p mv联立可得12==⋅p m ax m a x22x>,故正确的相轨迹图像为D。

相平面法_HJ

相平面法_HJ
dx dx dx x x f ( x, x ) d x dt dx
f ( x, x ) x
11
x 例 系统方程 x x 0 ,用等倾斜线法绘制系统相轨迹图。 dx x ) ( x x) x ( x x 解 dx x
为一常数。
根据上式可在相平面上绘制一条线,相轨迹通 过这条线上的各点时,其切线的斜率都相同, 称之为等倾线。如果取不同的值 1 , 2 ,则可 在相平面上绘制一系列的等倾线。
9
( x10 , x20 ) 1
x2
2
3
x1
4
图8-27 用等倾线法绘制相轨迹
相平面中所有等倾线上的短线,组成了相轨迹的切线场。
§8.4
相平面法
相平面法是Poincare在1885年首先提出来的, 它是一种求解一、二阶常微分方程的图解 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系统的运动过程 形象地转化为相平面上一个点的移动,通 过研究这个点移动的轨迹,就能获得系统 运动规律的全部信息。由于它能比较直观、 准确、全面地表征系统的运动状态,因而 获得广泛应用。
将(4)式代入(2)式整理得
( 4)
1
28
r r (1 r 2 ) 1
有r 0和1 r 2 0两种情况
(1) r 0
x1 0, x2 0 系统的平衡点(奇点)
b P ( x1 , x 2 ) 1 x 2 ( 0,0 )
系统特征方程为
I A (a d ) (ad bc ) 0
2
特征方程的根为
1, 2
a d (a d )2 4(ad bc ) 2
根据特征方程根的性质,可将奇点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 X i 0 e m 1
-
K s2
Xo s
e a时, K合上方,接e; e a时, K合下方,接地; 画e e相轨迹图,
解:
X o s M s

1 s2
则: s2 Xos Ms 即: xo t mt
分析系统运动。
由图:et xo t 则: et xo t 有: et mt
x
-2 0
x
本章要求了解,非线性系统不能运 用叠加原理,有异常特性,尚没有统一 的分析方法。
对于描述函数法,只要求掌握描述 函数的定义及用 1 曲线分析系统稳定 性的大概方法。 N
本章的重点是相平面法,要明了相 平面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解析法,了解 奇点的分类及极限环,会用相平面法分 析简单的二阶非线性系统。
xo f xo , xo 0
xo
2
05
3
xo
14
同样很直观地表示了系 统的运动特性,从某种意义 上说,甚至比x-t曲线更形 象,可获得更多信息。
显然,如把 x f x, x 0看作一个质
点的运动方程,用x表示质点的位置,x则 表示质点的运动速度。
用x与x描述方程的解,也就是用质点 的“状态”来表示该质点的运动。
定义地面为x原点, x方向向上为正
x g



dx x dt dx x
g
相除得:dx dx
g x
dt
xdx gdx
积分得: x2 2gx c
相平面为一族抛物线 上半平面,x为正, x ,箭头向右; 下半平面,x为负, x ,箭头向左;
ede e de
ede ede
e2 e2 c22
相轨迹由两部分组成: 当: e a时, et c1
当: e a时, e2 e2 c22
e
c1
c2
a 0
a
e
作业:9-10,9-17
相轨迹
相轨迹的概念
设二阶系统可用下列常微分方程描述
••
x
f

x
,

x


0

x和 x的线性或非线性函数

该系统的时域解,可用x与t的关系曲线表示,

也可把t作为参变量,用x与 x 之间的关系曲线来表示。
例 X i s
-
xo
3
12
4 5
0
xo
2
0
35
4
K
sTs 1
t t
Xo s
取不同的K值,画不同的等倾线,则可得到相轨 迹的切线方向场。我们从初始点的短倾线顺序画, 连接临近的短倾线,即组成相轨迹图。显然,等倾 线越密集,相轨迹越精确。
等倾线方程 x n2 x K 2n
设: 0.5, n 1
则有: x 1 x K 1
代入不同K值,在x x平面便画出一 族直线,直线上相轨迹切线的斜率为K。
能用解析法作相平面图的系统只局限于比 较简单的系统,对于大多数非线性系统很难用 解析法求出解。
从另一角度考虑,如果能够求出系统的解 析解,系统的运动特性也已经清楚了,也就不 必要用相平面法分析系统了。
因此,对于分析非线性系统更实用的是图 解法,例如“等倾线法”等。
2、等倾线法
例 x 2n x n2 x 0 画相轨迹
奇点位置: xx
0 0
奇点的性质,与有关
P236,图9 36
有了奇点的一些概念,便可以利用对 奇点的认识较快的画出相轨迹的草图, 其步骤为:
1、求出奇点;
2、在奇点附近通过线性化判断奇点类 型(性质),并在奇点附近画出相应的 相轨迹线;
3、在远离奇点处,用x x



dx dt dx
f
x
x,
x
dt
两式相除得:
dx f x, x
dx
x
该方程为相轨迹的斜率方程,根据该方程,可作出相轨迹。
一、相轨迹作图法 当方程不显含x时,可以采用分离变
1、解析法
量法积分,求得相轨迹方程并作图。
例 4 单位质量m 1的自由落体运动
x
0.2
x 1 x2
K
x
0.2
x 1 x2
K
K 0
x
0.2
x 1
x2

x
K=0
K 1
x
0.2
x 1 x2
1
K=1
K 1
x
x 0.2 1 x2
1
-2 -1
0
1
2x
画相轨迹时,先找到初
始点,然后,根据斜率的分 K=-1 布场,连接相邻的短倾线, 画出近似的相轨迹。
点。
例7. 二阶线性系统为 T 2 x 2Tx x 0
即 T 2 xdx 2Tx x 0
dx
则:dx dx

2Tx
T 2 x
x
系统奇点需满足:dx 0 dx 0
奇点一定在x
轴上,即速度为
零,加速度也一 定为零。
2Tx x 0

T 2 x 0
例 8 x 0.5x 2x x2 0
即: xdx 0.5x 2x x2 0 dx
则:
dx 0.5x 2x x2 0


dx
x
0
0.5x 2x x2 0

x 0
-2
奇点:
x x
0 0
x 2

x 0
对于二阶系统,其状态变量只有两 个,故可在相平面上表示出来。对于三 阶以上系统,它有三个以上状态变量, 必须用三维以上空间来描述其相迹,这 就比较困难了。然而,原则上可以将二 维空间中表示点运动的概念扩展到 n 维 空间。
相平面是一种用图解法求下列两个联立一 阶微分方程组的方法。
把 x f x, x 0 改写成两个联立一阶微分方程组
Xi 0
由题:e a时, K接e;
-
e a时, K接地;
em1
K s2
Xo s
当: e a时, mt 0 et mt 则:et 0
et c1
当: e a时, mt et 则:et et
x
0x
原式 x 0.5x 2x x2 0
在0,0附近,x 和 x很小,系统可近似为
x 0.5x 2x 0
其中:2nn2

0.5 2
x
解得: 0 1 稳定焦点 -2 0 x
原式 x 0.5x 2x x2 0
在- 2,0附近,令:x x 2
x2 2gx c
x
A
上抛
B
0
x
C 自由落体
D
例 5 质量 - 弹簧系统的运动阻尼f 0
mx Kx 0
x
x dx dxdx xdx dt dx dt dx
0
x
mxdx Kx 0 dx
一族椭圆,自持振荡,
mxdx Kxdx
初始条件不同,椭圆大 小也随之变化
二、奇点
由于在相平面上对应每一个给定的初
始条件,根据解析函数的微分方程解的唯
一定理,可以证明通过由初始条件确定的
点的相轨迹只有一条。因此,由所有可能
初始条件确定的相轨迹不会相交。只有在
平衡点上,由于

d x dx 0 0
为不定,可以有
无穷多个相轨迹逼近或离开它,可见这种
点相应之下有点“不平常”,因此称为奇
积分并整理得:x2
K m
x 2

C2
相平面图的一些性质:
1、以x为横坐标,x为纵坐标,在上半平面,相轨 迹向右运动;在下半平面,相轨迹向左运动;
2、相轨迹的各条曲线均不相交,过相平面的每 一点只有一条相轨迹;
3、自持振荡为封闭曲线;
4、相轨迹若穿过x轴,必然垂直穿过。作图时考 虑对称性,往往使作图简化。



dx
dt

dx dt
2n
x x
n2
x
相除得:dx 2n x n2 x
dx
x
显然,上式为相轨迹的斜率方程,令dx K dx
则有
x n2 x K 2n
即等斜率线方程 (等倾线方程)
由等倾线方程 x n2 x K 2n
x 1 x K 1
当等倾线为直线时,应用等 倾线 画相平面图是很方便的。
x
K 0
K 1 K K 1 K -2
K -3
x x
x x
K=0
x 1 x 2
x 0
x 1 x K=1 2
K
x0
x x
x 1Kx=-3
x 1 x
在物理学中,这种不直接用时间变量 而用状态变量来描述运动的方法,称为状 态空间法,又称相空间法。
在自动控制理论中,把具有直角坐标
x x的平面称为相平面。相平面是二 维的状态空间,相平面上的每一点对应 着系统的一个运动状态,这个点称“相 点”。相点随时间 t 的变化在x x 平面上描绘出的轨迹线,表征了系统运 动状态的演变过程,这种轨迹称为相轨 迹。
••

x 0.5 x 2 x 2 x 2 2 0

x 和 x 很小
忽略
••

x 0.5 x 2x 4 x2 4 x 4 0
••

系统可近似为:x 0.5 x 2x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