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https://img.taocdn.com/s3/m/0985ef82ec3a87c24028c495.png)
中国古典园林各个时期的阶段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各个时期的阶段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各个时期的阶段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各个时期的阶段特点?(1)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这一时期的特点: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2.园林功能由早期的狩猎、生产、求仙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3.建筑物只是简单地散布、铺陈、罗列在自然环境中,与其他三要素之间并没有密切的有机关系。
园林的总体规划较为粗放,谈不上多少设计经营。
(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与生成期相比,这时期的园林的规模由大如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造方法由写实趋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直接影响下,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简单的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模仿自然山水而至于适当的概括、提炼。
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其他的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联系。
园林的规划设计由此前的粗放转变为较为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消失或仅保留象征意义,游赏活动成为主要功能。
私家园林作为一种独立的园林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主要是各种的庄园、别墅,成为士大夫们归田园居的理想所在。
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域,对于各地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到了主导作用。
“园林”一词出现于当时的诗文中。
中国古典园林形式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和寺观园林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3)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全盛期造园活动的主要成就: 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
并且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 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寺观园林的获得长足的发展,并发挥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 公共园林更多的见于文献。
风景园林的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代又有所提高而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6f3161c00b4e767f5bcfce56.png)
一•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生成期殷周秦汉转折期一一魏晋南北朝全盛期一一隋、唐、五代成熟期---- 宋元成熟后期明清二、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糅;诗情画意;意境的蕴涵。
三、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种主要类型。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灵囿。
囿是以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秦代兰池宫,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24)--兰池宫--,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池中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
1 )、是首次见于史料记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2)、堆山筑岛名为蓬莱山模拟仙境,开启了西汉宫苑求仙活动之先河,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一个求仙的功能。
三汉代梁孝王刘武所经营de----梁园(兔园),中人工堆筑的山以石块结合夯土的土石山是文献记载的用石筑山的首例。
四、汉武帝刘彻在长安兴建的建章宫1)、建章宫北为太液池,筑有三神山。
开后世自然山水宫宛之先河而太液池池内筑仙山开创了“一池三山”布局的园林风格,为后世皇家园林采用。
2)、总体布局,北部以园林为主,南部部以宫殿为主,"南宫北苑"形式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
3)、建章宫的建造,创造岀一种将宫殿,离宫别馆及苑囿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宫苑.浙江绍兴兰亭园--“流觞曲水"出于此。
五、隋西苑的布局继承了汉代“一池三山"的形式,反映了王权与神权的统治以及享乐主义思想,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
十六组建筑庭园分布在山水环绕的环境之中,成为苑中之园,不象汉代宫苑那样以周阁复道相连。
这是从秦汉建筑宫苑转变为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开北宋山水宫苑——艮岳之先河。
山上的建筑能时隐时现,反映建筑技巧的提高。
六、宋徽宗造的寿山艮岳寿山艮岳是先构图立意,然后根据画意施工建造的,园的设计者就是以书画著称的赵佶本人。
1012中国古典园林发展阶段
![1012中国古典园林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f37fb83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4.png)
1012中国古典园林发展阶段
不同于西方每个历史时期迥异,中国古典园林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受外来干扰较少,自成体系,自我完善。
同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封建大帝国形成、全盛、成熟到消亡一道发展演进,大致可分为5个时期。
一、园林生成期,相当于商周秦汉,公元前16世纪至220年。
政治方面,奴隶贵族分封制向秦汉郡县制转变。
意识形态方面,儒学逐渐获得正统地位。
经济方面,形成地主小农经济为主。
主要特点是,皇家宫廷园林为主规模宏大、气魄宏伟。
二、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政治方面,时局动荡、帝国
分裂。
意识形态方面,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经济方面,小农经济受到庄园经济猛烈冲击。
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开始出现,园林美学思想开始形成。
三、全盛期,相当于隋唐,公元589-960年。
政治方面,中央集权官僚机构更加
健全。
意识形态方面,儒释道互补共尊。
经济方面,小农经济占据主导。
园林风格特征基本形成。
四、成熟时期,相当于两宋到清初。
政治方面,封建社会发育定型。
意识形态方面,市民文化注入。
经济方面,小农经济稳步增长,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园林在日趋缩小的精致境界从总体到细节自我完善。
五、成熟后期,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
政治方面,受到西方帝国主义入侵,政治动荡。
封建社会开始衰退,封建文化没落,园林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成熟传统,一方面缺乏创新,衰退迹象明显。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及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c4ed7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0a.png)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及特点稿子一:嗨,亲爱的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国古典园林的那些事儿。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啊,那可是经历了好几个有意思的阶段。
先秦时期呢,这算是园林的萌芽阶段。
那时候的园林主要是给帝王们打猎游玩用的,面积超大,没啥太多讲究,就是一片大的自然区域。
到了秦汉时期,园林开始变得有模有样啦。
皇帝们修建了好多华丽的宫苑,像秦始皇的阿房宫,那叫一个壮观!这个阶段的园林,建筑多,装饰豪华,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文人雅士们开始参与进来。
园林变得更有诗意和文化内涵,追求自然之美,不再只是华丽的堆砌。
隋唐时期,那可是园林的繁荣期。
不仅皇家园林规模宏大,私家园林也发展起来啦。
园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景观,山山水水,美不胜收。
宋元时期,园林更注重意境的营造。
小小的一块地方,能通过巧妙的布局,让人感受到无尽的韵味。
明清时期,那是古典园林的鼎盛阶段。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像颐和园、拙政园这些,简直就是园林艺术的杰作!它们的布局精巧,细节处处透着精致,每一处都让人陶醉。
朋友,你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是不是特别有趣呀?稿子二:嘿,小伙伴!咱们来扯扯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呗。
你知道吗?很早很早以前,在商周时期,就有园林的影子啦。
不过那时候很简单,就是围起来一块地,养养动物,种种树啥的。
后来到了秦汉,不得了,皇帝们可威风啦,建的园林那叫一个大,亭台楼阁多得数不过来,走在里面感觉自己像神仙。
再往后,魏晋南北朝,人们的想法变了,不再只追求大而豪华,开始欣赏自然的美,园林里也多了些山水的味道。
到了隋唐,哇塞,那简直是园林的狂欢!皇家园林那叫一个气派,私家园林也不甘示弱,各有各的美。
宋元的时候,人们更厉害了,在小小的园林里做出大大的文章,讲究意境,让人一进去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到明清,这可是巅峰时刻!园林的设计精妙绝伦,每一块石头,每一株花草,都好像有故事。
什么借景、对景,各种手法用得那叫一个绝!啊,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就像一部精彩的大片,每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f3ca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8.png)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起源于古代中国,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
每个时期的古典园林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
1.唐代古典园林唐代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园林特点是注重宏伟壮丽的气势和艺术的精致性。
唐代古典园林以皇家和贵族园林为主,多建于皇家城市和贵族府邸中。
这些园林大多呈现对称式布局,以中轴线为主,布局合理,宽敞通透。
园林中的建筑多为宫殿、馆舍等,经常采用法式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庄重大气,装饰非常精美。
同时,园林中的景观多为山水结合的自然景观,以山水和湖泊为主,形成了宽广壮丽的景观。
2.宋代古典园林宋代是古典园林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代的古典园林特点是注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意境的结合。
宋代的古典园林多建于官府、寺庙、私人宅院等场所,园林布局注重规划,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同时,园林中建筑的风格多较为简约,注重建筑的比例和造型,更注重园林中的植物与景观的搭配,形成了一种富有诗意和意境的景观效果。
园林中常见的景观有亭台楼阁、曲径通幽的小径、依山傍水的亭台等,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
3.明代古典园林明代是古典园林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期,明代的古典园林特点是注重景观的意境和艺术的独特表现。
明代的古典园林多建于官府、皇家园林和文人雅士的宅院中,注重园林的造型和布局。
明代的古典园林注重对称和大小的搭配,其中有著名的三山五园,以及苏州园林等。
明代的园林中常出现亭台楼阁、假山、花坛等景观,还有各种精致的院落和走廊,给人一种富有艺术感的氛围。
4.清代古典园林清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晚期,古典园林的发展逐渐趋于萎缩。
清代的古典园林特点是注重对自然的模拟和表现力。
清代的古典园林多建于皇家和贵族之间,其中有著名的颐和园和圆明园等。
清代的古典园林注重对园林景观的模拟,建筑和景观呈现出一种天然、自然的效果。
园林中常见的建筑有亭台楼阁、廊桥、走廊等,景观有湖泊、山石、亭院等。
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e76c075f0e7cd185253603.png)
中国古典园林史一、绪论二、生成期三、转折期四、全盛期五、成熟期一六、成熟期二七、终结期八、基础知识绪论:园林的定义园林的四要素园林的造景风格园林的功能世界古典园林四个阶段的特征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类(园林基址、园林隶属)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中国园林特点答案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生成期:先秦两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造园著作:无造园种类:皇家园林(主流)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商周:沙丘苑台、灵池,灵囿,灵台春秋战国:章华台、姑苏台秦:上林苑、阿房宫、兰池宫、宜春宫、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西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思想:造园著作:杨衒《洛阳伽蓝记》【成书于公元547年】、郦道元《水经注》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邺城: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华林园、仙都苑洛阳:芳林园建康:华林园、芳乐苑(南齐)、乐游园私家园林:北方城市:寿里丘、张伦宅园、金谷园(庄园别墅)、潘岳庄园、陶潜的庄园南方私园:玄圃、谢家庄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原理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思想:科举制>隐士回归,地主小农,儒学回归正统,艺术层面上升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大内御园:大兴城(隋未完成)、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北则大内三苑(禁苑)行宫离宫:长安:玉华宫、仙游宫、翠微宫、华清宫、九成宫、曲江池洛阳:西苑、上阳宫私家园林:洛阳:归仁里宅园,裴度宅园、履道坊宅园郊野别墅:平泉庄、安乐公主的庄园、浣花溪草堂、衡山别业、庐山草堂、辋川别业、嵩山别业寺观园林:长安(大兴善寺)【京城内最大】、唐昌观、慈恩寺、元都观、灵隐寺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成熟一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背景:重文轻武,小农经济空前繁荣、儒>力理学、佛>完全汉化的禅宗、绘画顶峰期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与行宫御苑)、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人园林、公共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东京:大内御苑:艮岳、后苑、延福宫行宫御苑:东京四苑“琼林园、宜春园、玉津园、金明池“临安:大内御苑:后苑行宫御苑:德寿宫私园:洛阳私家园林较多宅园:富郑公园、环溪、湖园、苗帅园、赵韩王园、大字寺园独建游憩园:独乐园、董氏东园、刘氏园、丛春园、松岛、水北胡氏园、东园、紫金台文穆园、张氏园、吕以养花为主:归仁园、李氏任丰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江南私家园林以临安为代表,各种文献记载临安私园名字总计约近百处,大部分集中在西湖一带,其余在城内和钱塘江畔。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69143851e79b89680226c5.png)
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 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
“囿”可看作是一座多功能的天然动物园。 台 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山的象征)
影响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的三个重要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为追求意境感受,因其效仿自然的特殊风格而闻名于世。在不同的时期,古典园林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欢迎阅读!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
1. 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
(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得全部类型,造园主流史皇家园林
2、北京的颐和园是中国现在保存的最完整和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3、苏州是中国古典园林和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私家园林荟萃于江南,而苏州则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苏州在历史上有大小园林400余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是风景极佳的旅游胜地。
4、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最大的皇家园林,其总面积是颐和园的两倍,是北海公园的9倍。 5、北京北海公园是最古老的皇家园林。它是现存历史最悠久、建筑最精美的一处古园林 6、山西的晋祠是中国最大的祠堂式古典园林 7、沧浪亭是苏州历史最悠久的古典园林。 8、颐和园的长廊是最长的彩绘长廊。
b) 民间私园一直承袭上代发展水平,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局面 c) 宫廷和民间ຫໍສະໝຸດ 园居活动频繁,“娱于园”倾向显著
d) 公共园林再上代基础上又有长足发展
e) 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
f) 西方园林文化开始进入中国
古典园林转折期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宋代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宋代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42cda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9.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及园林特点?一、生成期——商、周、秦、汉(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概述: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商、周、秦、汉。
商、周为奴隶制国家,奴隶主贵族通过分封采邑制度获得其世袭不变的统治地位。
贵族的宫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滥觞,也是皇家园林的前身。
秦、汉,政体演变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确立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儒学逐渐获得正统地位。
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大帝国形成,相应地,皇家的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气魄浑伟,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
特点:1. 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2. 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3. 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的心目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性。
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概述:小农经济受到豪族庄园经济的冲击,北方落后的少数民族南下入侵,帝国处于分裂状态。
而在意识形态方面则突破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呈现为诸家争鸣、思想活跃的局面。
豪门士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民间的私家园林异军突起。
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使得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起来。
形成造园活动从生成期到全盛期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特点:1. 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直接影响下,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
2. 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者仅保留其象征性的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惟一的功能。
3. 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地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4. 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城,一开始便向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7ed48b3b3567ec112d8a0e.png)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
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
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
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
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
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
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
中部的建筑庭院空间变幻曲折。
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
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
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
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
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
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因此,拙政园的园林艺术,在中国造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代表了江南私家园林一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成就。
1、顺其自然,布局灵活留园的平面布局采取不规则的形式,辽阔疏朗与紧凑迂回相结合,构成许多曲折而富有变化的风景。
园内以假山、树木、房屋、走廊、围墙等阻隔视线,采用曲桥、曲径、曲廊,是人几经曲折还未窥见全园之貌,步移景异,耐人寻味。
留园整体布局以中部为主,主要厅堂又在东部,但由于景观内容充实而极富变化,仍为全园精华所在。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01da7c5901020206409c24.png)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古典园林为追求意境感受,因其效仿自然的特殊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不同的时期,古典园林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欢迎阅读! ...中国古典园林为追求意境感受,因其效仿自然的特殊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不同的时期,古典园林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欢迎阅读!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1. 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得全部类型,造园主流史皇家园林(2)园林功能有早先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游憩观赏为主(3)大自然再人们心中尚保持一种浓重的神秘性2. 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这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3. 园林全盛时期——隋、唐(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2)四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旬代又有所升华,着意于克化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细致处理(3)寺观园林的普及(4)公共园林意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5)风景史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一代有所提高,进入一个新的境界(6)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险乎渗透的迹象 4. 原理成熟期(一)——宋(1)再三大园林类型中私家造园最为突出(2)皇家园林较多受到文人园林影响,出现了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3)叠石、置石均显其高潮技艺,利税已经能够缩移模拟大自然界全部水体形象与山石、土石山、土山的经营相配合而构成园林的地貌骨架(4)唐代园林创作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传统,道南宋实大体上已经完成其向写意的转化(5)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为主题的两宋园林其缩显示的蓬勃进去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达到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登峰造极的境地5. 成熟时期(二)——元、明、清初a) 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导致私家园林达到艺术成就高峰b) 明末清初,再经济文化发达,民间造园活动频繁的江南地区,涌现初大批优秀造员家。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7b985a0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8.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一、先秦时期(起源阶段)1. 起源背景2. 功能特点- 这一时期园林的功能以实用为主,如狩猎、通神等,但也开始有了初步的观赏游乐性质。
二、秦汉时期(发展阶段)1. 园林规模与类型的发展- 汉代的园林类型更加丰富,除了宫苑外,还有私家园林的出现。
西汉的上林苑是这一时期宫苑的代表,它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园林,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灞、浐、泾、渭、沣、滈、涝、潏八水出入其中。
苑内有众多的宫、观等建筑,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一个集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
2. 园林造景手法的初步形成- 在造景手法方面,秦汉园林开始注重对山水的利用和改造。
例如上林苑中,既有天然的山水地形,又有人工开凿的池沼,如昆明池。
同时,园林中建筑的布局也开始与山水相结合,形成了初步的山水园林格局。
而且,在植物配置方面,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规划,上林苑内种植了大量的奇花异木,种类繁多。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转折阶段)1. 社会背景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思想文化却非常活跃,玄学兴起,佛教传入并逐渐兴盛。
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对园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不得意,往往寄情于山水,追求自然之美。
2. 园林风格的转变- 园林风格从秦汉时期的宏大、华丽向自然、质朴转变。
私家园林大量兴起,如石崇的金谷园。
金谷园位于洛阳城西北郊的金谷涧中,园内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蔽翳,还有水碓、鱼池等景观。
园主在园中过着饮酒赋诗的生活,园林的设计注重自然山水的营造,追求一种清幽、淡雅的意境。
四、隋唐时期(兴盛阶段)1. 皇家园林的繁荣-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唐代的大明宫是当时最重要的皇家宫殿园林之一。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北的龙首原上,建筑宏伟壮丽,园林景观丰富。
太液池是大明宫的重要水景,池中有蓬莱山等岛屿,象征着海上仙山,体现了秦汉以来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传统布局模式。
中国古典园林经历的发展历程及各自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经历的发展历程及各自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bcb7a851e79b89680226fe.png)
中国古典园林经历的发展历程及各自的特点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综合反映,在历史上却长期为统治阶级和达官贵人所占有享用。
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之后今天已经被我们所继承和发展,而为我国广大人民所享用了。
为了能简要地说明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现根据历史文献和现存古代园林遗址的考察,循其明显的规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概述之。
(一)先秦及秦汉时期。
此时期或可称为“白然时期”,是从“固”到“苑”的发展时期,约相当于距今三四千年的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殷商西周时代。
旱在原始时代,当人类进人奴隶制社会,先民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劝!渔猎,后来慢慢进化到种植定居,驯养了一些野生动物,比如猪、犬、羊等,种植了一些植物,比如禾、麦、稻、获等。
这样就出现了圈养、圈种的有一定范围的地方,在甲骨文、糟文、金文中出现了“因、眺(囿)”“鉴、翻(圃),,等字,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有了从事农事、畜牧、手工业制作以及各种杂务劳动的专业奴隶阶层,在解决了生活的劳务后,奴隶主和帝王们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各种游乐戏嬉,其中包括“狩猎”活动。
而那些被选择为狩猎地区的地方,一定是那些禽兽比较集中,山丘或林茂之地,水草丛生之处,这就是成为种植与株、圈养动物的“囿”。
根据史料记载,从殷周到秦汉时期这种“囿”的存在和发展,大体具有三个特点:1.:片地宽广。
一般方圆都在几十里、上百里左右,如春秋楚庄王“筑层台……延壤百里,’;2.工程浩大。
囿的周围有界垣,囿内有台屋构筑。
3.人工设施增加。
山于狩猎地距离统治中心地较远,不免要在“囿”内建寝殿屋宇。
这种最早期的“囿”到汉代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山林的原始状态的存在,而是日趋专门化了。
帝王们在这里建“宫”设“馆”,除了为游猎所需要,增添了寝宫殿宇生活设施,还配置了观赏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色,初步具有了“园林”性质,从汉代起它的名称也从古代的“囿”改称“苑”或“苑圈”了。
概括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
![概括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2b939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c.png)
概括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长期以来与汉文化一脉相承,其发展折射了中国古典传统美学与艺术欣赏的发展。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欢迎阅读!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概述之:(一)先秦及秦汉时期。
此时期或可称为“白然时期”,是从“固”到“苑”的发展时期,约相当于距今三四千年的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殷商西周时代。
根据史料记载,从殷周到秦汉时期这种“囿”的存在和发展,大体具有三个特点:1.:片地宽广。
一般方圆都在几十里、上百里左右,如春秋楚庄王“筑层台……延壤百里,’;2.工程浩大。
囿的周围有界垣,囿内有台屋构筑。
3.人工设施增加。
山于狩猎地距离统治中心地较远,不免要在“囿”内建寝殿屋宇。
这种最早期的“囿”到汉代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山林的原始状态的存在,而是日趋专门化了。
帝王们在这里建“宫”设“馆”,除了为游猎所需要,增添了寝宫殿宇生活设施,还配置了观赏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色,初步具有了“园林”性质,从汉代起它的名称也从古代的“囿”改称“苑”或“苑圈”了。
著名的汉武帝的“上林苑”中,有“建章宫”,有“太液池”,周围数百里,盖起宫殿数十个,设置了“射熊馆”、“鹿观”、“虎圈观”等各种动物的圈观,并种植了各地送来的异树花木,如“核桃,,“紫纹桃”等等。
不过此时尚处于中国园林发展初期,对于苑囿的布局布置,并无一定规划,仍较多地带有古“囿”的持猎趣味。
建筑和山水的安排,也并不融洽有序,奇树异花的种植,只是猎奇罗列,虽然它有了某些园林的性质,开启了日后造园的新生面。
总的说,仍是处于自然发展的时期。
(二)唐宋时期。
它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
由汉代开端的中国园林发展进程,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的过渡,至唐代出现了一个兴盛的局面。
由于疆域的扩大、经济的发达、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和别的文化发展一样,园林发展中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意了游乐和赏景的作用,如在殿宇建筑外,已注意到迭石造山,凿池引泉。
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发展历程
![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a134c9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9.png)
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发展历程中国园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集中在园林中,各个时期发展下来的园林各具特色。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发展历程,欢迎阅读!古典园林各时期发展历程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
汉起称苑。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
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
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
北魏张伦府苑,吴郡顾辟疆的“辟疆园”,司马炎的“琼圃园”、“灵芝园”,吴王在南京修建的宫苑“华林园”等,又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园苑。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的战乱状态,社会经济一度繁荣,加上当朝皇帝的荒淫奢糜,造园之风大兴。
隋炀帝除了在首都兴建园苑外,还到处建筑行宫别院。
他三下扬州看琼花,最后被缢死在江都宫的花园里。
唐太宗“励精图治,国运昌盛”,社会进入了盛唐时代,宫廷御苑设计也愈发精致,特别是由于石雕工艺已经娴熟,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
“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等,都旖旎空前。
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
宋徽宗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
他对绘画有些造诣,尤其喜欢把石头作为欣赏对象。
先在苏州、杭州设置了“造作局” ,后来又在苏州添设“应奉局”,专司搜集民间奇花异石,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开封建造宫苑。
这期间,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
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
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
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
古典园林的分期及特点是什么
![古典园林的分期及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bba7d0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e.png)
古典园林的分期及特点是什么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其它文化一样,辉煌灿烂,绚丽多姿。
古典园林的分期及特点有哪些呢?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的分期及特点,欢迎阅读!古典园林的分期及特点中国园林留下了中华先人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足迹,也留下了经过几千年探索、实践的煌煌杰作,成为“地球村”人们的共同财富。
生成期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
贵族的宫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滥觞,也是皇家园林的前身。
皇家的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气魄浑伟,成为这个时期造园的主流。
如:秦有上林苑,秦始皇晚年还建造了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民间的私家园林异军突起。
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起来。
形成造园活动从生成到全盛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此时的园林从地址和内容上发生了变更,从城市转向成郊和山村,从宫苑建筑转向大自然,成为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园林。
如西晋大官僚石崇经营的金谷园。
成熟后期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
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已多少丧失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
皇家园林如畅春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如苏州拙政园、无锡寄畅园、北京清华园等。
中国园林的山水精神中国古典园林最终成为“模仿自然,高于自然”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不能不提到三个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因素——崇拜自然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崇拜自然思想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向来密切。
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很早就积累了种种与自然山水息息相关的精神财富,构成了“山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我国悠久的古代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古代把自然作为人生的思考对象(或称“哲学命题”),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和发展,是由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与集大成者庄子,在他们构建的哲学观念中提出来并完成的。
园林文化_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特点-课件
![园林文化_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特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c60f9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d.png)
中国园林全盛期(隋唐、五代)的园林特点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一全盛时期的园林二全盛时期园林的特点三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隋(581-618)唐(618-907)五代(907-960)十国(891-979)•公元581年北周贵族文帝杨坚废帝立隋王朝,589年隋南下灭陈,中国统一。
惜民革政,社会安定繁荣。
炀帝穷奢极侈,终酿农民起义,豪强割据。
•隋开国建都长安,于汉之旧址以南建新城大兴,隋代的大兴城并未全部建成,宫苑和坊里部只是初具规模。
•隋炀帝杨广登位后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尽情挥霍,并建东都洛阳,大肆营建宫室苑囿。
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隋开国建都大兴/东都洛阳隋炀帝几乎每年巡游,其为游幸江南开掘运河:自洛阳的西苑引谷,伊二水以达黄河;东入汴河,通泗水而达淮河;又发民工十万,开邗河而入长江;沟旁筑御道,植以柳树。
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隋炀帝游幸江南开掘运河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隋唐时期的都城长安•618年李渊统一全国,建立唐王朝。
由宇文恺主持兴建。
•唐代在隋的大兴基础上继续完成,同时恢复“长安”之名,作为唐王朝的都城。
长安城北枕渭河,南靠大城之北墙,东抵产河,西面包括汉代的长安故城。
宫城以北为御苑“大兴苑”。
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隋唐时期的都城长安“大兴”城东西宽9.72公里,南北长8.69公里。
宫城,皇城,大城三重环套的配置形制。
宫城偏处大城之北,它的中轴线亦即大兴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由北而南通过皇城和朱雀门大街直达大城之正南门,皇城紧邻宫城之南,为衙署区之所在。
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唐长安城平面图•宫城和皇城构成城市的中心区,其余为坊里居住区。
•居住区为“经纬涂制”道路网, 采取市,坊严格分开之制。
•坊内概不设店肆,所有商业活动均集中于东、西二市。
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隋唐时期的洛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在北魏洛阳故城西约十八里处、东周王城的东侧正式营建东都洛阳,次年完工。
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bbd25608011ca300a7c39044.png)
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一、萌芽与形成期中国古典园林的萌芽期主要包括原始社会和先秦奴隶时期及秦汉时期,这个时期的园林建筑主要是以皇家及贵族的宫苑为主,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依托.春秋战国时期是萌芽时期的一个转折期,园林从商周时期娱神的“高台”形式转变成建筑群的形式,并且随着制造技术的提高,建筑结构也变得相对清晰明了化,加之以文化艺术领域出现短暂的活跃期也使园林艺术在性质上有一个根本性的提高,园林审美观初步形成。
道路秦汉时期,园林则成为了帝王游乐生活的地方。
这个时期的园林不仅在布局上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思想建造,并且在建造意境上也形成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如秦始皇为了达到长生不老,模拟蓬莱神话中的“一池三山”的布局形式建造园林,尽管这只是个人的意识行为,但这种性质却确定了山水园林的主体地位。
1、秦汉时期,私人园林也有发展,民间构住宅旁建造的小园林也是相当普遍的。
在私人宅邸中,人们对庭院布置相当重视,庭院的绿化已经成为宅邸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先秦时期,造园行为已经初具规矩和规模,在原先以生存为目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娱乐、游戏及祭祀等建筑。
这时期的园林大都设置了高台,其目的是为了通神明、察灾情等,但是后来随着园林中景致成分的提高,高台的游赏作用逐渐被强调了出来。
3、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先民们学会耕作,建立村落。
这时候的园林更多的是为了遮蔽风雨,实用性意义更强。
而这种以居住为目的的造园活动最初的建园意识则是对于环境的改造,如栽花植树等。
二、转折期转折期主要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这三百多年的动乱时期里,各地大小政权分裂割据,都纷纷在自己的首都修建宫苑,这就形成了一个园林兴建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布局更趋规范化,南北中轴线的形式开始更加清晰化,贵族和贫民分割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些功能性的建筑也与居住区分隔开.这时期私家园林也开始兴起,由于这时期盛行的山水田园风情,加上一些文人作诗来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所以私家园林在这时期主要以山水为主题,形成一种新的园林形式.寺庙园林也开始体现,并以很快的速度遍及了大江南北,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99e4269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75.png)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一)生成期: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包括:殷、周朴素的囿;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西汉山水建筑园。
1.殷、周朴素的囿----园林的起源囿:最早的“囿”是蓄养禽兽的场所,就是把一块较大范围的地段围起来,里面建筑灵台(台)、灵沼(水池),囿里养育许多野生动物。
主要目的为帝王狩猎,也兼作宫廷膳食和祭品的供应地。
堆土四方高曰台。
园林中台的特点是台基能保持其牢固,台面能保持其平坦,四周虚敞,结构稳重。
特别是高台,不但可供人登临眺望,而且可供人披襟快意。
尤侗写道:“八尺高台四面空,解衣盘礴快哉风”2.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3.西汉山水建筑园(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的私家园林应运而生,佛教、道教流行,使得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起来,形成造园活动从产生到全盛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发展的基础(三)全盛期:由于唐王朝的建立开创一个意气风发、勇于开拓、充满活力的全盛时代。
园林的发展也相应地进入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已经基本形成。
(三)全盛期意境:是人们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它虽不像一山、一石、一花、一木那麽实在,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它是“言外之意”“玄外之音”,它既是主观的想象,也是客观的反映,只有当主、客观达到高度统一时,才产生意境。
园林意境:通过设计者构思创作,所表现园林景观上的形象化、典型化的自然环境与它显露出来的思想意蕴。
或者说,园林意境是造园主所向往的、从中寄托着情感、观念和哲理的一种理想审美境界。
(四)成熟时期及成熟后期:包括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宫苑。
此时,园林的发展由盛年期而升华为富于创造进取精神的完全成熟的境地。
成熟期:此时期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趋于精致,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已多少丧失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
该时期特点如下:1.以人工挖湖堆山或利用自然山水加以改造(如:避暑山庄、颐和园)。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baa0fb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c.png)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传统。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
1.生成期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园林主要作为王室贵族的休闲娱乐场所,以山水景观为主,注重自然美的表现。
园林布局较为简单,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尚不完美。
2.转折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典园林在秦汉时期迎来了转折期。
这一时期,园林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还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元素。
园林布局逐渐复杂,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逐渐深入。
同时,园林主题和设计思想也逐渐丰富,如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等大型园林作品。
3.全盛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
这一时期,园林艺术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园林作品。
隋唐时期注重园林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结合,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同时,园林主题和设计思想也更加丰富多样,如长安城的曲江池、华清池等著名园林。
4.成熟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时期。
这一时期,园林艺术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园林布局更加精致,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更加完美。
同时,园林主题和设计思想也更加深入人心,如苏州园林等著名作品。
明清时期的园林注重意境和文化的表现,将园林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
不同时期的园林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体现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这些优秀的园林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欣赏美的场所,也为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不同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私有。
分为苑,宫苑,苑圃,御苑。
私家园林属于官僚,贵族,文人,地主,富商所私有。
称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
寺观园林即各种宗教附属园林,也包括宗教建筑内外的园林环境。
寺,观亦建置独立的小园林一如宅院的小模式,也很讲究内部庭院的绿化,多有以栽植名贵花木二闻名于世。
一先秦时期古典园林的特征
先秦由于社会的进步,阶段的变化,各种技术的提高,阶级的分化,审美意识的逐渐形成。
促使园林的出现。
有先秦大兴土木建宫室,到先秦周代灵囿,灵沼,灵台构成了中国古代园林苑园的雏形,是一座划时代的园林作品。
早期的园囿,是为了奴隶主阶层游猎的需要,里面多为自然之物。
灵台是灵囿中主要建筑物。
周朝,不仅帝王营建囿,诸侯也可以有囿。
春秋战国时期,营建灵囿之风大增。
有了章华台和姑苏台。
这个时期园林发展主要有帝王的宫室的建设促进了园林的发展。
特色主要是屋居的变化,农业的发展,精神生活的需要。
二秦汉时期的古代园林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大量改革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发展。
秦始皇掌握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故可营造规模宏大,占地广阔的园林和建筑。
皇室宫馆有信宫,阿房宫。
御苑有上林苑。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国文化传播到附近各名族,同时,佛教,音乐,艺术和西方文化也传入中国。
汉代的艺术文化在楚汉文化的基础上,又吸取了外来文化,发展繁华起来。
西汉有长安城,长乐宫,未央宫,上林苑,建章宫。
私家园林有兔园,袁广汉园。
东汉宫苑有东汉洛阳宫,洛阳宫苑。
私家园林有梁冀的私园。
这时期的园林特色由囿到苑,皇家园林为主体体现了皇家园林的壮观,宏伟的地位,出现了一池三山的园林概念,园林体现了艺术性的美学价值,同时有了很大的创新。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由于连年战乱,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人口锐减,农田荒芜,生产停滞。
西晋初年,采取多项有利于经济生产的改革,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庄园经济的发展导致豪门大家族逐渐强大而转化为门阀土族,拥有了自己的庄园。
由于动乱文人逃避现实,崇尚隐逸寄情山水。
对于名士来说欲摆脱宗教的礼制,最好的精神寄托莫过于到远离人事扰攘的山林中。
魏晋南北朝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是产生大量隐士。
文学方面,早期的玄言诗很快势微,山水诗大量涌现。
绘画艺术上,领域扩大了不仅佛教之类的宗教画,人物肖像成就突出,山水画,杂画都有独立成为一个画科的趋势。
山水画,山水诗促进了园林的开发建设,促进了园林设计理念的更新。
私家园林的兴起与兴盛,给我国的园林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期园林的特征是有帝王豪华的皇家园林转化成山水园林的兴起,山水园林成为当下园林建设的主题,建设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更精巧,这个时期的园林表现园林真正的兴起,同时有很大的创新。
四隋唐时期园林
隋朝统一中国,隋文帝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了许多改革,经济有所发展,社会稳定繁荣。
隋炀帝即位后穷奢极欲,大力营建宫殿。
李渊灭隋建立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封建帝国。
唐朝文学,是我国封建发展史上的新的高峰,最繁荣的是诗歌。
隋,唐五代的艺术,一方面继承了汉魏南北朝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吸收了边疆少数民族和当时国外的艺术成果,发展而形成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
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无论在技术上或艺术方面均已趋已成熟,具有完善的梁架制度。
观赏植物栽培的园艺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培育出许多珍贵的品种。
隋唐的皇家园林有,隋代洛阳西苑,唐代的皇家园林有,长安皇家宫苑唐长城外的皇家宫苑。
唐代的私家园林有,白居易和洛阳履道坊宅园、庐山草堂,王维和辋川别业。
寺观园林的长安寺观园林有大慈恩寺,玄都观,兴教寺。
洛阳寺观园林有潜溪寺和奉先寺。
这个时期园林特征是经济与政治的发展皇家园林再次的宏伟,私家园林也逐渐增多,寺观园林逐渐成熟,造园技术的发展。
五两宋时期园林
宋太祖建国后,在经济上,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有益社会的措施是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与恢复,在文化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社会的发展知识分子逐渐增多刺激了文人士大夫的造园活动,民间的士流园林更进一步文人化,又掀起“文人园林”高潮,皇家园林寺观园林亦更多受到士流园林和文人园林的影响。
中国的各门艺术之间,是星湖渗透,相互补充,而融会贯通的。
园林的文学化从宋代就开始发展了。
北宋皇家园林,北宋东京城,艮岳,东京四苑。
私家园林有归人园,李氏仁丰园,董氏西园,董氏东园,刘氏园,从春园,松岛,东园,紫金台张氏园,水北胡氏园,独乐园,吕文穆园,富郑公园,环溪等。
南宋皇家园林,南宋临安城,离宫别苑,江南私家园林临安私家园林,吴兴私家园林,绍兴沈园,苏州沧浪亭。
寺观园林,汴梁寺观园林,临安寺观园林。
此期园林特征是在这种浮华,萎靡,讲究饮食和游赏玩乐的时期上至皇帝下致富豪,无不大兴土木,广营园林。
这一时期大量修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其数量之多,造诣之高,无不远迈前代。
建筑技术方面,宋代继承了唐代的技术,无论单体还是群体建筑都没有唐代那种宏伟,却更为秀丽,富于变化,技术更完善。
园林观赏树木和花卉栽培技术又有所提高。
出行许多文人园林。
六元明时期园林
元代皇家园林,元代大都城,大都园林,明代皇家园林明北京城,西苑,御花园,万岁山。
私家园林,清华园,勺园。
江南私家园林,休园影园。
元明寺观园林,大承天护圣寺等。
特征是,元朝统一后,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山品逐渐兴盛。
明代时,出现一些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地主和农民阶层崛起。
出现具有人本主义的文化,所以园林的文人风格的深化,把园林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园林意境梗深远,园林艺术比以往更密切的融合诗文、绘画趣味,从而赋予了园林本身以更浓郁的诗情画意。
出现了一些造园家和著作。
七清代园林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社会的辉煌灿烂盛世。
,康乾之际,中西园林文化交流的到一定的发展,皇家园林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私家园林有,江南园林中的个园,网师园,拙政园,留园,寄畅园,等。
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
北方私家园林半亩园,萃锦园。
特征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是清朝盛世,经济,文化均已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这一时期,皇家园林建设的规模和艺术的造诣都打到了后期历史上的高峰境界。
大型园林的总体规划、设计有许多创新,全面的引进和学习江南民间的造园技艺,形成南北园林艺术的大融和,为宫廷造园注入了新鲜营养,出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园林作品。
然而不免也有模仿的痕迹。
皇家园林的成就,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
私家园林分为江南,北方,岭南的风格成熟,特征迥异的三大地方园林。
江南园林叠山石料很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为主,园林植物以落叶植物为主,配以若干常绿植物,能共充分利用花木生长的季节性不同景观。
北方园林建筑形式较封闭、厚重园林建筑别具一格的刚健之美。
岭南园林林以宅园为主,多为庭院与庭院的组合。
北方私家园林,以北京为中心,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均作为北方私园的代表。
张绒绒
园林一班2011 05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