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1
1.1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某些运动损伤与运动训练有密切关系,带有运动专业和技术动作特征,运动损伤的发生给运动员的
学习、训练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的会造成终身遗憾。

对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与研究,有利于防止运动员运动损伤,使运动损伤减少到最低;而且有助于教练员按时、按量完成训练计划、训练任务,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促进本项目的健康发展。

运动损伤
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分析的角度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由一次外伤所造成的并有红、肿、
热、痛等急性炎症的列为“急性损伤”;凡损伤原因不明由多次细微损伤累积所致,局部呈
酸、麻、胀、疼等症状列为“慢性损伤”。

损伤按照解剖学分类分为骨性损伤、肌肉损伤、关节损伤,依照其损伤程度可分为:伤后仍能按照教学训练计划进行体育锻炼列为“轻度损
伤”;伤后一周内不能按照教学训练计划进行体育锻炼,需要停止或减少局部活动的列为“中
度损伤”;伤后一周以上完全不能运动的列为“重度损伤”。

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体育教学、运
动训练、运动项目与技术特点、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关。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不断向着更高、
更快、更强方向发展,高强度、大负荷的训练极为普遍,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的比例也不断
增加。

运动损伤不仅在从事专项运动训练时间短、身体素质差、基本技术不够完善的运动员
中容易发生,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由于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高难度动作的不断增多,在
掌握新技术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失误而发生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不但使运动员不能参加正常
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和缩短运动寿命,而且严重者还可引起残疾。

因此各国
都十分重视对不同项目运动损伤的研究。

1.2
健美操运动损伤是指在训练或比赛中,为了完成套路中A组俯撑倒地、B组分切悬腿、
C组跳与跃、D组柔韧与平衡等难度动作而造成的扭伤、骨折、脱位、挫伤、肌肉拉伤等等。

竞技健美操属于难而美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难度、险度、美态等方面的技术都要有
充分的表现,特别是在比赛的成套动作中加入了大量的难度动作,如各种大跳成俯撑、空中
转体成俯撑等。

因此在训练中如果水平不够、训练不当或运动员生理、心理状况不良等就很
容易发生损伤。

高晓嶙在《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中指出体育锻炼本身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
人们受益匪浅;运用不当,深受其害。

这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了解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的常见因素,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从运动损伤的因素、防治、康复和原则四方
面进行了详述阐述。

金宏宝在《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及预防的原则》中指出对于运动损伤来
说预防比治疗重要。

因此在体育运动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只要我们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具体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从而保证体
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健康。

傅上之在《运动损伤的预防》中认为通常人们缺乏一定的运动锻
炼卫生知识,出现运动损伤后不知所措,从而造成身心痛苦,严重者会导致终生残疾。

所以
要对肌肉拉伤、扭伤、膝和胫骨疼痛和骨折等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预防。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运动医学的吴仙娟、王予彬在《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流
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中指出青少年是个特殊群体,因其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运动
损伤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又有其自身特点。

同时青少年运动员作为后备力量,其运动损伤的发
生不仅会影响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终身影响。

并通过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即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方法对运动损伤进
行有效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还从青少年的自身特点、性别、年龄、训练年限等方面进行了
相关的分析。

在李丽《对青少年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中通过对16所中学的调查发现男生的
运动性损伤明显比女生多;其中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是对抗性项目,前三个项目分别是篮
球、足球、田径;损伤主要表现为关节扭伤和挫伤;下肢是最容易损伤的部位。

建议在体育
教学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和保护。

郭长沈在《青少年运动损伤的
产生原因及其预防》中对青少年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及致伤因素进行分析,从并提出相应的
建议,为青少年运动报伤采取有效的预防。

陈翼建、黄雪琳在《中老年人网球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中认为中老年人身体器官组
织衰退、准备活动不足和技术动作不够合理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从运动时间、运动
装备、身体重点防护部位和运动量、运动强度等方面提出预防损伤的有效方法。

胡超在《中
老年太极拳练习者关节损伤及预防的分析研究》中指出损伤大多都在关节部位,并根据中老
年人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即骨骼肌和骨关节的变化, 分析了太极拳练习中关节损伤的
是由于太极拳的特点和动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并提出了预防损伤的措施。

孙政在《高校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调查研究》对5个市的6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足踝损伤最为频繁,分别占总数的38%和130%,其次是大腿和小腿的损伤,分别占15%和10%;又根据类型分类,其中最常见的损伤时关节损伤,占了损伤的51%,其次睡肌肉和肌腱损伤占31%,最后是骨折和其他类型损伤占6%和12%。

王东山《网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
调查与分析》通过对网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特征、部位、种类以及造成损伤的原因进行
了调查与分析其结果表明,网球运动损伤多以关节扭伤为主,并大多集中在练习者的腕、肘、
肩及踝关节等部位。

究原因与练习者所掌握的技术动作错误和关节局部负担过重有着直接的
关系。

王永广《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通过对西安体院的60名羽毛球专修学生调查,其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占89.3%,男生运动损伤率为 91.9%,女生运动损伤率为 84.2%。

运动损伤总次数为 92次,平均运动损伤次数为 1.6次、其中男生为 1.次、女生为 1.5次。

表明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情况严重,男生运动损伤人次高于女生。

最后
通过调查结果得出羽毛球运动损伤常见的部位依次为:膝关节(30.4%)、踝关节(27.2%)、肘关节(21.7%)、肩关节(15.2%)、腕关节(5.4%)。

竞技健美操在国外开展较早,一些传统的竞技健美操强国,如:罗马尼亚、德国、立陶宛、韩国、日本、美国等,这些国家很早就建立起来完整的训练体系,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
运动损伤的研究也比较早。

国外有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理论也很多,大都涉及运
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等,对于预防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

英国学者Davies?Geoff 《Treating injurie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aerobics》就竞技健美操训练中出现的运动损伤以及
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进行了相关的论述。

国外竞技健美操高水平国家对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的研究为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优秀的
运动成绩,保持他们竞技健美操在世界的领先水平提供了保证。

与国外一些竞技健美操传统
强国相比我国的竞技健美操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较快,而有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
的研究却很少,现有的研究己经落后于竞技健美操技术的发展步伐。

这就需要我们加快有关
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的研究,为全面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服务。

因此,目前许多科研工
作者正在积极进行有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

赵兰革、李骁君在《我国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我国普通高校竞技
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患病率达 71.25%;损伤多属于急性损伤;造成运动员损伤的主要
原因是突击难度动作和准备活动不充分;损伤发生的主要阶段是在平时技术训练时;损伤的
部位主要是腕和踝关节。

廖桃玲、刘瑞峰、张金华、邱贵红《健美操运动中的损伤状况调查》
中对对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及武汉体院4所高校的健美操专选班2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发现健美操运动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和部分上肢,其中距小腿关节发
生率最高;损伤类型主要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以韧带拉伤为主。

损伤多发生在平时训练中
技术动作错误和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姜丽《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运
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中对“2004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获得各项前八名的运动员的运动损
伤做了相关分析,并用图表来表示:
损伤部位分布
手腕
肘部
肩部腰部手腕大腿臀10%颈部13%肘部8%其他8%膝关节腹部13%肩部足部9%颈部踝部小腿其他腹部6%踝部足部7%小腿1%3%13%9%膝关节
大腿臀
腰部
损伤时间
140129
120
100
80系列1时间60系列2464030
201313
0技术训练赛前准备活动素质训练比赛期间
党剑《预防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对策研究》中探讨了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
员运动损伤的现状及损伤的特点,从九个方面分析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的致伤原因、提
出预防运动损伤的对策、提高竞技健美操训练的科学化的程度。

李赞涛《浙江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中指出竞技健美操是一
个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它发展快、难度高、强伤度大、素质要求高而全面,运动员必须通
过长期、系统的正规的训练才能达到一定要求。

近年来一些高校的健美操队队员之前都是从
事舞蹈、田径或其他项目的运动训练,有些甚至从未接受过专业的体育运动训练,再加上普
通高校大多没有长期的健美操队,组队多是为损为了参加某个比赛或表演,组队以后一般都
是进行短期的强化训练,短期的强化训练由于时间短,极易造成教学训练进度过快、运动员
身体负荷过重、身体疲劳、动作技术掌握不够成熟等状况。

运动员身体素质达不到动作难度
的要求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运动损伤,致使损伤率偏高。

袁海龙《健美操运动中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中指出健美操运动种类较多,所学动作的
复杂性和难度性差异较大,加之有的学生协调性较差,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损伤;并
提出相关预防对策。

洪涛《对我国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74名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损伤患病率及损伤种类和受伤部位构成比的调查,发现竞技健美操规则中的D组难度受伤率最高,表现为肌肉和韧带拉伤;其次是C组中的难度,表现为查踝足和膝关节损伤。

董新军《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隐性致因分析》中指出竞技健美操在强调动作
的高难度、完美表现的同时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竞技健美操项目特点及规则的导向存在使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必然性 ,因此竞技健美操项目特点及规则的导
向就是导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隐性致因。

翁凤瑜《提高大众健美操活动中自我保护能力的必要性》中指出大众健美操活动中产生
的运动损伤是由于动作不合乎力学原理以及局部负担过重,以及健美操教学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技术动作教练水平良莠不齐训练强度与训练密度安排不合理场地器。

[1] 吴仙娟、王予彬.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8,27(2):
[2]李丽. 对青少年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9,17(2)
[3] 陈翼建、黄雪琳.中老年人网球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体育科学,2009,13(1)
[4] 胡超.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关节损伤及预防的分析研究.搏击? 武术科
学,2007,11(4) 金宏宝.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及预防的原则.连云港师专学报,2000,(04)
[5][6] 傅上之.运动损伤的预防.中国体育报2003,(7)
[7] 高晓嶙.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中国体育报,2007 ,(7)
[8] 孙政.高校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调查研究.泰山医学报,2009,(3) [9] Davies?Geoff. Treating injurie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aerobics.2003
[10] 赵兰革、李骁君.我国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7,(4)
[11] 王东山.网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湖北体育科技,2009,28 (3) [12] 王永广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 [14] 廖桃玲、刘瑞峰、张金华、邱贵红.健美操运动中的损伤状况调查.中国医床康复2005,28(04)
[15] 姜丽.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广州体育学院,2005,25 [16] 董新军.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隐性致因分析.湖北体育,2007,26(01) [17] 翁凤瑜提高大众健美操活动中自我保护能力的必要性.体育
世界?学术,2008 [18] 党剑.预防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对策研究.科技信息,2008,31 [19] 李赞涛.浙江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现代企业文化,2008 [20] 袁海龙.健美操运动中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
[21] 洪涛.对我国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