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铬矿冶炼高碳铬铁的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结铬矿冶炼高碳铬铁的探索

摘要:论述了矿热炉冶炼商碳铬铁炉内炉料和炉气的基本运动规律。实践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烧结铬矿的配入量和搭配铬矿的类型生产高碳铬铁,可以有效地调节和控制炉况。获得好的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烧结铬矿、高碳铬铁、冶炼

1、前言

我国属于铬矿资源贫乏地区,大部分铬矿依靠国外之口。因此,研究供应充足、价格便宜的粉状铬矿生产高碳铬铁的工艺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粉状铬矿冶炼高碳铬铁的工艺流程主要有直接入炉冶炼和预处理——冶炼两种。前一种根据冶炼设备不同,有矿热炉冶炼和等离子扩冶炼两种不同工艺;后一种根据预处理方式不同,有烧结——冶炼、制球——冶炼和压块——冶炼三种不同工艺。

比较而言.烧结铬矿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较好,烧结——冶炼流程的工艺成熟,矿耗和能耗低,经济效益好,各广家采用较多。文献[1]对烧结工艺和烧结矿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本文着重介绍不同配比方案的试验情况。并旦在此基础上。对烧结铬矿冶炼高碳铬铁的炉内状况作一分析。

2、矿热炉冶炼高碳铬铁炉内基本状况

2.1 炉内物料特征区域

根据文献[2][3],在正常的冶炼情况下,矿热炉冶炼高碳铬铁炉内有八大物料特征区域。从上至下分别是散料层、融熔层、残焦层、带焦渣层、炉渣层、残矿层、出炉金属层和积铁层。各区域的化学反应类型强度,炉料和炉气的组成、状态不同,并且在一个冶炼周期内其变化是

时间的函数。

2.2 炉内主要化学反应

根据文献[3],矿热炉冶炼高碳铬铁所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可概括为三种类型:它们是矿物氧化成份的还原反应、成渣反应和金属液的脱碳、脱硅反应。

2.2.1还原反应

2.2.2成渣反应

2.2.3脱碳、脱硅反应

2.3 炉料和炉气运动规律

在矿热炉内炉料和炉气相向运动.互为阻力,彼此依存,互为消长。

2.3.1炉料下降取决于如下力学关系 P=P 有效—△P

式中P 为决定炉料下降的力; P 有效为有效重力,由下式决定: P 有效=P 料-(P 摩+P 液) P 料为炉料拄本身重力;

P 摩为炉衬对炉料和料块内部之间的磨擦阻力;

△P 为炉气通过炉料的总压差, 近似表示上升炉气对炉料的阻力或支撑力.其影响因素可概括为如下通式:

△P=f ×

D

w ρ

×22×H f 为阻力系数,在矿热炉条件下.其为无因次常数;

w 为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炉气通过炉料层的实际流速,m /s ; ρ为气体实际密度,Kg/m 3

; H 为炉料层的高度.m ;

D 为散料颗粒间通道的当量直径,由下式决定: D=4ε/s ,(m)

S 为单位容积散料总表面积.即此表面积:

ε为料层空隙率,即料层空隙体积与散料堆体积之比。

2.3.2 炉气上升是因为炉料柱存在着上下压差△P 。由式(3)变形可知,炉气上升的影响因素有炉科的当量直径D 和炉料层的高度H 等。

3、试验 3.1 试验条件

3.1.1 设备主要参数

生产试验在3000KVA 的矿热炉内进行

电炉设备的主要参数如表一:

3.1.2 原料化学成份和粒度

试验所涉及的主要原料的化学成份和粒度如表二:

注:矿1、矿2、矿3和矿4分别为烧结铬矿、高品位块状铬矿、低品位块状铬矿和粉状铬矿。

3.2试验方案

按因素转换法安排试验,方案如表三:

注:铬矿配比以500kg为基准。

3.3 试验过程参数

试验过程的主要操作参数及炉渣平均成份如表四:

3,4 试验结果

各方案的合金平均成份和技术经济指标如表五:

注:l.成本指每吨铁的电耗、矿耗和焦耗的费用之和.即工艺成本。

2.日产、电耗、矿耗、焦耗和成本的单位分别为吨/天、kws/t 、t/t、t/t和元/t。

4、讨论

4.1 烧结铬矿冶炼高碳铬铁的特点

矿热炉冶炼高碳铬铁过程充满着矛盾。例如炉料下行与炉气上行的矛盾;炉温与反应速率的矛盾;焦矿比与电极有效工作端的矛盾;冶炼强化与顺行的矛盾等等。在一定的设备和原料条件下,这些矛盾制约着冶炼的强化、生产率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烧结铬矿结构疏松多孔,表面积大,反应性能好,同时其具有一定的残焦含量(见表二)。因此,在烧结铬矿冶炼高碳铬铁时,焦炭的利用率高、配入量小,焦矿比低,有利于冶炼负荷的控制。

同时,烧结铬矿具有一定的高温强度且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微孔隙,料层空隙率占大,由式(4)可知,其散料颗粒间通道的当量直径D大,料层透气性能好,在强化冶炼条件下.有利于炉况的稳定。

烧结铬矿的这些性能特征为提高入炉铬矿的综合品位进行强化冶炼提供了可能性。根据试验情况,由于烧结铬矿的加入冶炼,在保持较低的视在功率和较高的功率因素的情况下,与方案四比较,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入炉铬矿的平均综合品位和平均日产分别提高1.62%和9.08%,冶炼强化效果明显。

另外,烧结铬矿表面积大,根据传热方程:

Dq=a×F×△T×d

在一定的初始温度差△T的奈件下,炉气和炉料单位时间内交换的热量Q大,排出炉外的炉气的温度低,能量利用率高,冶炼的负荷要求和电耗低(见表四、五)。

4.2 烧结铬矿的配入量问题

方案一和方案二试验结果表明,在铬矿配比中烧结铬矿的比例不能过大。烧结铬矿透气性能好,颗粒间通道的当量直径D大。由式(3)可知在矿热炉冶炼条件下,D增大,则炉气的流速w提高,炉气在炉内停留时间变短。这导致炉气和炉料热交换不充分,排出炉外的炉气的温度高炉气带走的热能总量多,电耗增加。

同样,由式(3)可知,烧结铬矿的用量增加。炉气的速率W提高,炉气的密度ρ减小。加上炉气与炉料热交换不充分,上部炉料的温度过低。主要在散料层和融熔层上部进行的反应①,实际分下面二步进行:

3(FeO-Cr2O3)+3CO=3Fe+3Cr2O3+3CO2

3CO2+3C=6CO

其在温度低、炉气(主要成份为CO)密度小的情况下,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大大降低。此加重了残焦层等区域的反应负担,甚至大量残矿和残焦到达炉子下部反应区,使带焦渣层、炉渣层和残矿层成为一个混合渣层。

因为大量的呈固体颗粒状的残矿和残焦的存在,混合渣溶点高,流动性差,下部反应区的反应条件恶化,矿和焦大量流失,矿耗增加。

另外,由于烧结矿具有一定的C含量且表面积大反应性能好,其配入量过大,入炉的焦矿比降低,比较而言,负荷给不足,视在功率和有功功率都有所降低(见表四)。

4.3 有关搭配铬矿的问题

方案三在:方案一的基础上,使用高品位的粉状铬矿代替50%的低品位块状铬矿,日产和回收率分别提高13.68%和4.71%,电耗下降16.40%,获得好的技术经济指标。这表明方案一的透气性能指标较其炉内反应强度过剩。

与方案一比较而言,方案三入炉铬矿的综合品位提高4.06%,这有利于提高炉内反应强度.增加单位时同内的炉气流量,从而使冶炼强化透气性能指标的过剩量减少,有利于炉况的活跃和稳定。同时,入炉铬矿的综合品位提高,层渣量减少,炉渣带走的铬元素总量和热量减少,矿耗和电耗下降(见表五)。

粉状铬矿代替块状铬矿,散料颗粒间通道的当量直径D减小,炉气速率下降,炉气和炉料热交换充分,有利降低电耗。另外,低价位的粉状铬矿的加入.在保证炉况正常的情况下.亦有利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5、结论

5.1 烧结铬矿冶炼高碳铬铁是可行的;

5.2 烧结铬矿冶炼高碳铬铁,搭配一定量的块矿、粉矿是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所必需的。

[1] 杨晓源.高炉冶炼.昆明理工大学教研室.1990:28—47

[2] 刘岩.高碳铸铁冶炼中的硅行为浅析.第四届铬铁学术讨论

[3] 张烽等译.铁合金生产的理论和工艺.冶金出版杜. 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