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运城苹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运城苹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按:目前,我市苹果种植面积249万亩,总产量28亿公斤,总产值43亿元,苹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0%以上,苹果种植面积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成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如何实现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苹果产业的竞争力,是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着力解决的课题之一。

运达果品贸易公司董事长吕留运同志,经过深入调研,系统思考,撰写的《对运城苹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文,从调整品种结构,创新栽培模式,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独特见解,对促进全市苹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安排的破解苹果产业前沿课题,引领苹果产业发展,推动运城苹果产业的革命性升级,为全市农村经济建设和百万农民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的艰巨任务,两年多来我们调查研究了陕西农业部建设的专家大院纺锤形苹果示范园、北京农业局建设的中日友好小冠开心形苹果示范园、山东蓬莱市的曲受彭、李志良倒伞形苹果示范园、山东沂源县王春贞垂柳形苹果示范园和河北农大马宝昆教授建设的主杆形苹果示范园等一批全国知名的苹果示范园,走访了束怀瑞院士、罗新书教授、汪景彦、马宝昆、李瑰等一大批我国苹果栽培的顶级专家。

对我市的苹果产业进行了充分探讨和论证,初步形成了全市苹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调整品种结构是我市苹果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红富士苹果的栽培引进历史及其在运城的生产概况
我市的苹果栽培是80年代末运城地委、行署为调整运城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从山东烟台一带引进的。

到90年代初苹果生产已发展到250万亩,80%左右是晚熟红富士品种。

成熟期在10月20日至11月初。

为了说明问题,有必要回顾我国苹果栽培,特别是红富士苹果的生产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美国的传教师从美国带来的“早苹果、红端阳、秋苹果、秋花皮”等十几个品种,在烟台市郊的毓璜顶丘陵山上建园栽植,从此开创了中国引种西洋苹果的先河。

以后在烟台市福山县的绍瑞口村,西沙旺开始栽培发展,并陆续引进了元帅等品种;第二阶段是上世纪初,日俄战争后日本占领大连(1910—1928年)从日本引种了红魁、国光、祝光、旭等品种开始正式建果园;第三阶段是1982年,根据我国苹果品种老化,结构不合理,由农业部专家杨忱霞教授带队、邱毓斌等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去日本考察,根
据我国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及贮藏落后等实际情况,选择了个头大、高产、质脆、香甜的晚熟着色系富士苹果。

由于着色系富士又分为一系为片红、二系为条红等特征,同时为了分辨方便,经中国园艺学会统一定为红富士苹果。

后来日本及其它国家也都变为统称红富士苹果。

农业部确定了适合苗木繁育生态环境的胶东半岛的烟台市、莱州市小草沟村,蓬莱市的蓬莱园艺场和诸城园艺场等地进行苗木繁育,由山东省农业厅的李瑰教授负责此项工作,在以上三个地方育苗7000亩。

1984年以后山东胶东半岛开始大量的栽植红富士苹果。

80年代末,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辽宁、甘肃等省均大量地从山东开始引进红富士苹果。

至90年代初,全国红富士苹果栽植面积达4000多万亩,我市的红富士苹果面积达250万亩,占所有品种的80%左右。

(二)调整品种结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实施“100万亩中熟品种苹果园区”
由于红富士苹果是晚熟品种,在10月20日至11月初成熟,全国4000多万亩苹果集中上市,市场上供大于求,质量好的苹果卖不上价,质量差的更是出现“卖果难”问题。

每年的中秋节(阳历9月份)、国庆节期间,是我国苹果消费量最大的时段,市场没有好的中熟品种,且量又很少,销售市场价格每斤高达5元以上,产地价每斤3元左右,晚熟品种产地价只有1.5—1.8元,价格比晚熟品种高1倍多。

目前陕西省从日本引进的弘前富士经培育后取名玉华早富;山东省胶南市从日本引进的明月苹果;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从日本引进的凉香苹果,后又变异的新凉香苹果;河南陕县从日本引进的红将军苹果均是8月底9月初成熟,正好赶上中秋和国庆两节,产地卖价每斤3.5元左右,销地卖价每斤5元以上,这四大品种目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总共不超过800亩,占市场的份额甚小,根本进不到市场上就抢购一空。

根据市场测算,中熟品种在市场上占的比例在35%左右,比较合理,那么我国4000多万亩苹果,中熟品种的栽植面积在1300—1600万亩比较合理,那么现在的面积800亩只占需求量的二十分之一,所以,我市苹果生产结构以市场为导向,迅速调整苹果品种结构,率先占领市场,是提高苹果经济效益最佳选择,建议首先在全市新建及老果园改造“100万亩优质、高产、高效有机中熟苹果园区”。

(三)适宜我市的四大中熟品种
为了解决苹果成熟期晚、上市滞后、竞争优势不强的问题,我们应该选择在8月底9月初成熟的品种大力推广,以适应中秋节和国庆节两大节日的供求,经考察论证适合我市优质、高产、高效的主要有四大中熟品
种:
一是凉香、新凉香。

凉香苹果是日本山形县南阳市在富士和红星混栽园中选育出的中熟优良品种。

1997年通过日本农林水产省登记注册,2000年引入山西果树研究所,高接了25株。

新凉香苹果是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2002年8月在高接的25株凉香苹果树,发现其中1株树上的一个甩放枝条结果4个,果实呈明显的条红色,而其它结果树的果实均为标准的片红果实。

2003年,高接树全部结果,除此株外,其它均为片红果实,从2003年起,对条红芽变植株进行了扩大繁育试验,到目前为止,表现变异性状稳定,条红特征明显,果个明显增大,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比原品种增加1%左右,综合性状明显提高。

2007年9月通过山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考察,定名为“新凉香”。

二是明月。

是日本山梨县果树场用赤城与富士杂交育成的中熟绿色品种, 90年代引进山东胶南市大珠山镇扭杭村振山果园。

三是玉华早富。

是中熟红富士品种,1994年日本长野县原果树试验场小林佑造先生,赠送给陕西省铜川市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中心,进行高接试验,1996年秋,发现该品种有早熟易着色特点,至1999年观察在铜川,8月20日摘袋,8月底9月初果实完全成熟。

2000年春开始在铜川多个乡镇高接与母本树跟踪调查,结果性状均表现为品种稳定、抗性强,适应地域广泛等特点,2004年9月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初审,并于2005年5月正式通过终审,正式定名为玉华早富。

四是红将军。

该品种系日本在早生富士树上发现的着色系芽变,1996年引入我国。

二、三大栽培模式是苹果优质高产的前提
传统苹果栽培模式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能高产,苹果高产的最关键环节是成花,没有花就没有果,就更谈不上高产,成花的最基本条件是在地下无机营养保证的前提下,果园温度在二十至二十五度时,有效光照必须达到75%—80%。

传统的栽培模式,首先成花生产的枝条,营养80%以上流向枝条的顶部发新芽,和回流到主枝和树体,供应了主枝和树体生长。

成花的枝条没有足够的成花营养。

其次果园温度达到二十至二十五度成花条件时,果园郁闭,光照达不到75%—80%,所以首先是成花量不够,所以不能高产,一般果园成花量达不到结果的30%;二是由于果园郁闭,营养不能有效的供应果实生长,按照营养流向的基本规律,营养基本上都流向了发新梢,和回流到主枝和树体上。

所以,果实生长营养不足,出现了果实小、产量低、
品质差现象;三是由于以上的原因,导致果园效益不高,农民的投入积极不高,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使果农放弃管理或砍树改种其它。

为此,我们经过充分地考察论证,优中选优,最后筛选出3种适合我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先进栽培模式。

一是倒伞形。

这一树形是山东省蓬莱国营园艺场原技术科长曲受朋退休后在自家果园进行技术探索而培养的,该树形果园连续十四年亩年达2万斤以上,从而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庄农户果园的管理,绝大多数亩产达15000—20000斤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水平。

伞把朝天,定干1米,在剪口下3、4、5、6四个芽进行刻伤促使冒条,对中干形成卡脖状态,然后将其拉成四大主枝平行90度的角度并50度的基角向四个方向及向上延伸,形成一个像倒放着的“伞形”,故称“倒伞形”。

二是垂柳形。

垂柳式整枝技术是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果农王春祯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套全新技术,在乔砧株行4×6的大冠树形条件下实施该树形栽培的苹果,连续5年亩产到20000斤以上,最高亩产达27600斤,(2007年)创全国纪录,该技术已通过省级鉴定获得了国家专利。

三是主杆形。

这一树形是一种高密度栽培技术,一般用矮化砧或矮化中间砧每亩220株,树高2.5米,干高40—60厘米,树冠小于1.3米,在树干上直接着生40—60厘米横向枝组,直接结果,这种树形在欧洲普及推广,成花容易,产量高,品质好。

优质果园亩产也可达到2万斤左右。

通过实践和考察可以看出,以上三种先进的栽培模式,能使成花的枝条有了足够的成花营养,而且,果园温度达到二十至二十五度时,有效光照达到75%—80%以上,具备了大量成花的条件,在不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前提下,有了足够的高产花量,也就是具备了高产的先决条件。

这样,在水肥充足、各种管理措施到位的情况下,亩产达到2万——3万斤,优质苹果是没有问题的。

三、现代化的田间管理是生产优质苹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发展趋势
一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果园管理人员也将会逐渐减少,从目前由每人管理8—10亩发展到80—800亩,所以实现果园管理现代化是大势所趋的必经之路。

二是达到生产优质果的基本条件,及时的水肥供应,及时的病虫害防治,及时的采摘入库等等,均是生产优质苹果的基本条件。

如果不能及时供应水肥,是影响果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及时防治病虫害,苹果质量也无从谈起;如果不能及时采摘入库冷藏;果品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所以现代化的田间管理是苹果
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是传统的田间管理多半是锄、镰、铣的人工操作,不但给果农增加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恶劣的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效率低下,工作质量难以保证,果品质量难以提高。

从上面情况看,现代化的田间管理是实现苹果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根本保证,也是解脱农民繁重劳动的最佳选择。

四、施用苹果专用有机肥和苹果专用生物农药是生产优质、高产、高效有机苹果的基本保证
充足的营养供应更是植物健壮生长的基础,有机苹果专用肥是适合生产有机苹果而研制的一种新型肥料。

所以,通过对果园土壤进行化验分析,按照苹果生长需求,实施有机苹果专用肥,是保证生产优质高产的基础。

苹果专用有机肥不但有全面的营养成份,更重要的是价格便宜,果农不但用的起,而且果树在高产的情况下,具有大量投入的能力。

有大投入才能有大产出,所以苹果有机专用肥必须要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保证果农有高产投入的能力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保证。

我市河津山上丰富的腐植酸,中条山的磷矿,硒矿,盐池的钾,都是我们生产苹果专用有机肥的重要原料基地,值得我们大力开发。

苹果专用生物农药,是生产无公害有机苹果的要害环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农药是防治苹果病虫害的主要手段,现代化学农药的残留,极大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开发苹果专用生物农药,不打或少打化学农药,保证苹果农药残留在国家控制的范围内,是生产无公害有机苹果的要害环节。

五、充分发挥示范园的样板效应是实现百万亩优质、高产、高效有机苹果园区的最有力措施
建设一个让百万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优质、高产、高效的示范园,让果农能直观地看到果园的管理技术,生产的苹果质量、产量和效益。

同时,给果农提供优良品种,优质接穗、苗木、专用肥、专用农药和技术培训等。

不但能尽快激发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并且能使果农迅速投入到新建和改造老果园的工作中去。

2008年,市委、市政府高书记、王市长在参观考察了广州·运城果品市场后,对全市苹果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万荣王亚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应运而生,两年来他们一班人考察了全国有名的苹果示范园和相关产业,并与全国知名的苹果栽培专家、土肥专家、植保专家充分论证后,确立了示范园区的发展思路。

示范园区分为四大板块:一是选择了四大优良品种,三种先进的栽培模式和现代化田间管理的苹果栽培示范
园区板块。

二是优良苗木和母本园板块。

三是苹果专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板块。

四是通向东西南北物流大平台的产地批发市场和保鲜果库群。

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为运城市百万农民建设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亩产20000斤左右,产地价格每斤3元左右,每亩果园毛收入达6万元左右的有机苹果示范园区。

六、大力推广会员制是实现百万亩优质、高产、高效有机苹果园区的重要途径
优质、高产、高效的有机苹果园是在一定条件具备下才能实现,生态环境、水肥条件、人员素质和管理机制等等条件具备了,利用会员制的办法,对入会的果园进行验收合格后,正式成为我公司的会员,届时为会员提供优良品种的接穗、苗木、苹果专用有机肥、苹果专用生物农药等等。

并对会员果园进行配套现代化田间管理设施,聘请专家培训技术人员,对果农进行技术指导,建立一套科学化管理的制度,实行优胜劣汰、奖罚严明的管理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百万亩优质、高产、高效的苹果园区科学健康的发展。

通过有效推广会员制,精心打造百万亩优质、高产、高效苹果示范区,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业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