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科学家的高瞻远瞩—中国人类基因组研究成绩斐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一辈科学家的高瞻远瞩—中国人类基因组研究成绩斐然

看着中南大学夏家辉教授“克隆的神经性高频耳聋的致病基因”;中国医学科学院沈岩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工程中心孔祥银研究员“克隆的遗传乳光牙本质的致病基因”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贺林教授“克隆的A-1型短指基因”这3篇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的论文,非常高兴,倍感振奋。所有他们的这些研究工作都是在国内做的,充分利用了我国丰富的遗传资源,具有显著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具有鲜明的创新性,是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

中国人类基因组研究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应该归功于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学发展的准确预见。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宏伟的计划,要在15年或更长一些时间里,搞清人类30亿个核酸碱基的排列次序。当时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虽有不同看法,但是,美国的科学家坚定而又艰难地起步了。英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也相继投入了这一宏伟的计划。中国究竟要不要搞?那时存在不同的意见。根据国际发展的态势和我国国情,原国家科委决定我国基因组研究应以水稻为主,于1992年底实施了“水稻基因组”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在广泛地听取了国内科学界的不同意见基础上,决定在无锡召开会议。

1993年那个春寒料峭的二月,在无锡,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小小的会议室里,吴旻院士主持了会议,陈竺、强伯勤、陈仁彪等十几位教授对我国要不要搞人类基因组研究;如果决定搞,那么怎么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切入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作出了3点决定:

1.中国一定要搞人类基因组计划,参加到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去;

2.中国不走外国人的路,不从测序开始,而是根据我国的资源优势,从中国多民族的特点出发以中华民族基因组中若干位点的基因结构为切入点,启动中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3.推荐陈竺、强伯勤二位当时较年轻的教授为这一计划南北两方的负责人。

根据会议决定,1993年我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的形式开始实施。此后,“863”计划在1996年以“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

定位、克隆、结构与功能研究”,“973”计划在1999年以“疾病基因组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为主题,给中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在,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论文,在世界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北京和上海建立了中国人类基因组南北两个研究中心;构建了DNA测序、基因芯片、转基因鼠、基因敲除等技术平台,为今后大踏步地前进打下坚实的基础。遥想当年,对老一辈科学家的高瞻远瞩,科学预见,不得不表示由衷的敬佩。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站在了一个正确的起点,沿着科学发展的轨迹攀登,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今天,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点,开始了新的征程。

(生命科学部叶鑫生)在科学基金资助下我国神经科学研究15年来硕果累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1986年成立以来,有效地运用科学基金,促进了我国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年青队伍。

15年来,神经科学项目覆盖了神经活动基本过程、感觉信息加工处理、神经系统的发育、损伤与修复、脑的高级功能、神经内分泌免疫、神经精神疾病等领域;共资助面上项目400多项,重点项目26项,重大项目3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3项。经过广大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大科学意义的成果,仅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就有4项(1991年中科药上海药物所池志强研究员、1999年北京大学韩济生教授、1998年、1999年中科院上海生理所李朝义研究员等)。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40余篇。不少研究论文发表后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反响,得到较高评价,被国内外同行多次引用。有的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如中科院生物生理所王大成研究员关于酸性蝎毒素的研究等;有些科学家还应邀担任了国际刊物的编委。此外,我国科学家还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出版了一系列重要著作或为国际书刊撰写相应章节。这些事实均表明,多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国的神经科学研究在整体水平上已有很大的提高,有些方面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少数达到国际上的领先水平,为我国神经科学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15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为国家在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培养了一批人才,其中博士约110名,硕士120名,他们当中的一些青年科学家已经脱颖而出,有的被破格晋升教授,有的被列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之中。

中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已打破了西方学者的垄断

自1998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其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权威杂志上。

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夏家辉等第一个克隆出高频耳聋基因(批准号:39392900),该成果:《编码间隙连接蛋白基因突变与显性听力减退的关系》于1998年12月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这是我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基础研究成果,首次在《Nature genetics》发表,是我国克隆遗传病基因的零的突破。

两年之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小海等获得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疾病基因(批准号:39993420),其成果《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致病基因的鉴定》于2001年2月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这是继夏家辉之后,在我国本土上克隆的又一个人类遗传病基因。为此,《Nature genetics》评论道:“对人类遗传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不再被西方学者垄断”。

2、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魏于全等发现并证明异种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多种肿瘤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批准号:39680030,39725031),阻断肿瘤血管生长,其成果:《异种内皮细胞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疫苗》于2000年10月以核心论文(Articles)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开辟了肿瘤治疗的全新思路,引起国内外的轰动。

3、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张永莲等人对名为Binlb的鼠源新基因的功能研究取得突破(批准号:39893320)。该基因只在附睾头部上皮细胞中特异表达具有抗菌功能的多肽,生育旺期表达最高。这是目前第一个发现与附睾防御系统相关的天然抗菌肽,人体也类似,也是国际上发现的第一个与男性生殖系统炎症相关的功能基因,第一次证实附睾具有免疫系统。其研究成果:《大鼠生殖系统中的一个抗菌肽基因》,于2001年3月在《Science》上发表,是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第一次在《Science》上刊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