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_寮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明显的迁移( 如2) , 当 L 1是无标记的而 L 2 也是无标记的设置, 过渡语自然是无标记的
( 如1) , 即使目标语能提供有标记设置的论据
( 如4) , 过渡语中无标记的参数设置总是先于
有标记的设置。过渡语在四种情况下的预测
都是无标记的, 这与自然语言的使用相一致, 无标记现象总是多于有标记现象。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
重庆大学 寮 菲
提 要: 本文根 据语言共同性与语 言标记性理论, 结合作者在第二 语言教学实践中所 收集到的第一手 资料, 对第二语言 习得中母语迁移现 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与对比分析假设 相比较, 语言 标记性理论 对于解释母语迁移现象以 及第二语言习得者所面临的学习困难有较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语言共性、母语迁移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 母语知识对 目标语习得的影响是众多语言学家及心理语 言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这种影响称 为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迁移分积 极 与 消极两 种: 当 母语( L 1) 规则 与目标 语 ( L 2) 规则相同时, 迁移可为积极的, 而当 L 1 与 L 2之间出现差异时, 迁移多为消极的。消 极性迁移往往会导致语言错误及学习困难的 产生。对比分析假设认为: 学生过渡语中的错 误应归咎于母语 知识的干扰。以此推 论, L 1 与 L 2之间的对比分析有助于预测学生过渡 语中的错误。然而, 许多 试验与观察资 料显 示, 对比分析并不有助于解释学生在学习 L 2 时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有些预测会出现的 错误并未在学生的过渡语中表现出来。
语言的标记性设置与语言习得之间有什 么关系呢?Wode( 1984) 的研究表明, 根据语 言类型学分析发现: 动词前否定是语言的一 种普遍规律, 它虽然不属于某些 L 2学习者的
母语规则, 也不属于 L 2的规则, 但它却常出
现在 L 2学习者的过渡语中。Wode 进一步指
出: 动 词前否定是无标记 性的, 而学习 者的
普遍语法的存在从逻辑上解释了一种普 遍存在的现象: 一个小孩从牙牙学语到熟练 运用母语经历了不同的语言发展阶段, 在整 个语言发展过程中他所接受到的语言信息量 不足以使他归纳出所有母语语法规则; 尽管 如此, 他却能很快学会处理语言交际过程中 的种种复杂问题, 甚至能判断那些他从未听 到过的话语正确与否。如果没有与生俱来的 普遍语法, 他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过程。
与 此相对应, Dulay 和 Burt ( 1975) 提出 了创造性结构理论( Creat ive St ruct ure T heory ) 着重分析了儿童母语形成过程中语言发 展的特征。指出母语习得过程中的某些错误 也表现在母语不同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过渡 语中, 反映了语言习得具有共同性。由此引发 了对语言共同性 和语言标记性以及它 们对 L 2习得之影响的广泛研究。
同样, 汉语的否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句子的意义, 它的语意功能表现在否定 的范围。动词 前否定( Pre-verb neg ation ) 的 结构最为常见, 这里动词短语包含在否定的 范围内。当句子中有副词时, 否定词的位置较 为灵活; 副词前或副词后否定同样取决于否 定的范围。如果否定词包含在副词的范围内, 则为副词后否定, 如果副词包含在否定词的 范围内, 则为副词前否定。( L i, 1981)
单数形式早于复数形式, 简单句式早于
复合句式。
语言的标记性理论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
对比分析假设的不足, 解释了对比分析所不
能回答的问题, 如为什么有些 L1和 L2之间
的差异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而有些差异则
不会。标记性与母语迁移之间的关系可归纳
如下:
表1. 语言的标记性与母语迁移
母语 L 1
·58 ·
一、语言共同性与第二语言 习得之间的关系
以 Chomsky 为首的学派提出了普遍语 法( universal gramm ar) , 而以 Greenberg 为 首的学派则提出了语言的共同性( linguist ic universal s) 。两派都认为世界 上的语言具有 共同性, 但每一种语言也有其特殊性。因此, 普遍语法并不提供现成的语法规则, 而是制 约个别语言的语法所要采取的形式, 它只是 设置一些必须根据输入数据而决定的参数。 Cho msky 的 普 遍语 法 还 有核 心 语 法 ( core gr am mar ) 和周边语法( peripheral gramm ar) 之分。核心语法是语法的普遍规则, 而周边语 法是某个语言的具体规则。核心语法的规则 是无标记的, 而周边语法的规则是有标记的。
1) 助动词/ 情态动词+ NO T + 主动词 I can not swim. John will not talk to Judy.
2) 系动词 be+ N OT John is not a teacher .
3) 助动词 do+ N O T I do not believe t his.
目标语 L2
过渡语
1. 无标记
无标记
无标记
2. 无标记
有标记
无标记
3. 有标记
无标记
无标记
4. 有标记
有标记
无标记
( Ellis, 1986)
Baidu Nhomakorabea
由此表可以推论, 当 L 1是有标记的, 不
会 产生母语向目标语 迁移现象( 如3、4) , 当
L1是无标记的, 目标语是有标记的, 就会出
A ) 他 明天不去上学。( 副词后否定) B) 他不会慢慢地骑车。( 副词前否定) C) 我不能去。( 助动词前否定) D) 我能不去吗?( 助动词后否定) E) 我不能不去。( 双否定)
就否定词的位置而言, 汉语基本上属于 动词前否定, 而英语基本上属于助动词后否 定。
3. 特殊疑问句 英语中特殊疑问句是由 WH 疑问词如 w hat 、w here、w hen、w hy 等 构成。按 照生 成 转换语法, 其构成顺序为:
b) W hat a re y ou do ing t here? ( W H 词取代宾语)
c) W here have y ou been? ( W H 词取代地点状语) d) W hen did you com e back? ( W H 词取代时间状语)
e) W hy didn't yo u co me? ( W H 词取代原因状语)
二、语言的标记性与母语迁移 之间的关系
目前判断有标记与无标记设置的主要依 据为: 核心语法是无标记的, 周边语法是有标 记的; 具有普遍规律的语法是无标记的, 具有 特殊规律的语法是有标记的; 使用频率高的 结构、字、词是无标记的, 相对而言, 使用频率 低的结构、字、词是有标记的; 简单清晰易于 掌握的规则是无标记的, 相对而言, 复杂含混 难以遵从的规则是有标记的。从转换生成语 法角度讲, 陈述句相对于疑问句来说是无标 记的; 单数名词相对于复数名词来说是无标 记的; 无内嵌句相对于有内嵌句来说是无标 记的, 等等。可见, 有标记性与无标记性在很 大程度上是相对而言, 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1) 我买书了。( svo ) 2) 我( 把) 书买了。( sov ) 3) 书, 我买了。( o sv) ( L i, 1981)
可以说, 英语语序与汉语语序之间存在着差
·60 ·
异。 2. 否定句 英语的主要否定结构为助动词后否定,
其 表 现 形 式 可 归 纳 如 下 ( Celce-Murcia & L arsen-Freeman, 1983) :
L 1和 L 2的否定形式都是有标记的, 因而学生
的过渡语中的无标记形式可以看作是认知或
语言共同性的作用。
一般来说, 无标记性设置较早或较易掌
握, 如特殊疑问句的习得顺序为:
1) W hat is that?
2) W hat are tho se?
3) I don't know w hat these a re.
总之, 语言标记性理论对研究母语迁移 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研究的方向, 它运用 语言共同性理论来分析总结第二语言习得的 规律, 较好地解释了 L 2习得过程中的困难和 错误的原因。
三、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特征的 对比分析
根据语言类型学研究, 世界上的语言具 有许多共性, 如都有表示否定、疑问、因果关 系的形式。但具体的结构规则又不尽相同。属 汉藏语系的汉语与属印欧语系的英语在结构 方面有着诸多差异, 本文只就两种语言的语 序, 否定句和特殊疑问句的形式进行对比分 析, 旨在找出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与母语迁 移的关系。
1. 语序 Greenberg ( 1963) 指 出, 在世界上 的语 言中, 动词与名词的次序主要有三种形式: 主 语- 动词- 宾语 ( svo ) ; 动词- 主语- 宾 语 ( vso) ; 主语- 宾语- 动词( sov) 。英语的语序 多为主语- 动词- 宾语( svo) , 而汉语的语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句子的意义, 因而主语 与 动词 的次 序较 为灵 活。如英 语中 句 子: I boug ht t he boo k. 可用三种不同语序的汉语 句子来表达:
而 汉语 中的否 定词 如“不”、“别”、“没 ( 有) ”等一般位于主语之 后动词之前: ( Sub + N OT + v erb) 。( L i, 1981)
1) 他不念书。 比较: He does not study.
2) 他不愿意去。
比较: He is not w illing t o g o ther e.
从语言共同性角度看, 一个 L 2学习者总 会牵涉到两方面的语言知识, 一是语言的共 同性, 一是他的母语的特定语法。而他必须知 道母语中的哪些规则属于核心语法, 哪些属 于周边语法。这就必须考虑两个不同但却有 关的问题: 一是一个 L 2学习者怎样利用他的 语言共同性知识? 二是核心和周边语法的区 别对他学习 L 2中使用母语知识有些什么影 响?( 桂诗春, 1992)
有关标记性理论与母语迁移的关系, 学
者们各抒己 见, 从多方面 进行了深入研 究。
Zobl ( 1983, 1984) 把迁移看作是语言学习的
辅助手段。Eckm an( 1977) 提出标记差异度假
·59 ·
设, 并指出某些 L 2规则之所以难以掌握是因 为它们与母语的规则有较大的差异, 即它们 的标记性比母语更强。Kellerm an( 1984) 则指 出: 当 L1的某些规则与 L2习得过程中语言 形成的普遍规律相吻合时, 习得的速度就快, 反之则慢。White ( 1984) 从另一角度提出了 不同的看法: L 2习得者很难取消母语中有标 记性设置, 所以有时会将母语中有标记性设 置照搬到 L 2中。
如上所述, 在英语中, 只有当 WH 疑问 词取代主语部分时, 句子保持陈述句语序不 变。而在汉语中, 特殊疑问句的语序与陈述句 语序基本一致。相对应于英语中的 WH 词汉 语中有“谁”、“什么”、“哪里”、“哪个”、“为什 么”等。如:
1) 用 WH 词 取 代 句 子 中 相 应 的 部 分 ( WH-replacement )
2) WH 词组前提至句首( WH-fr ont ing) 3) 加入助动词 Do ( Do -suppo rt ) 4) 主语与助动词交换位置( verb-sub inver sion ) 例如:
a) W ho is co ming to g iv e the lectur e? ( W H 词取代主语部分)
语言的共同性对 L2的习得会产生什么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年第2期( 总第114期)
影响?可 以这样假设: L 2习得者可能面 临与 L 1习得者同样的问题。倘若 L 2习得者能在短 时间 内掌握 L 2的复杂 规律, 做 到正确使 用 L 2, 而他所能接触到的 L 2现象也不足以使他 达到这一程度, 那么这里也有一个类似 L 1习 得的逻辑问题。L 2习得者有可能经历了与 L 1 习得者类似的语言发展过程, 他有可能对语 言点作同样的试探, 同样的推测, 甚至犯同样 的错误, 从而得出相同的结论, 按照同一次序 来掌握这一语言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