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研究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普及,各大高校日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但是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缺乏应有的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研究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对策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高校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青年教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挑战和压力。而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就更是少人问津。我国高等教育的总目标是学生培养成精力充沛、道德完善的人,学识渊博、只能高超的人,身体健康和精力充沛的人。高校青年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高等教育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高等院校在激烈竞争中的实力。他们作为培养社会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师,其心理健康也关系着走向社会的新一代人才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影响社会的整体发展。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在面临新的环境和工作时,没有能及时有效调节自我心理,于是产生了诸多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失眠、敏感和焦虑等心理症状。来自社会、职业及教师本人等方面的因素是造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当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认清高校教師心理问题产生的影响,分析高校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当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及途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生理与心理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青年教师躯体化的差异较明显,躯体化水平有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而且,高校青年教师的躯体化不仅反映出其主观的身体不适感,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恐怖、敌对、强迫、焦虑。虽然通过主观努力与锻炼可以影响年龄对人的心理的作用,但是仍然无法改变由于年龄的老化而带来的对心理的消极作用。因此可以看出高校青年教师的生理与心理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有必要对高校青年教师身心保健方面的训练,使其身心相互促进,健康发展。

(二)职业适应不良与行为异常

适应于发展是人生的两大任务,只有适应良好的个体才能顺利地完成成长于发展。适应不良是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与职业环境不能协调一致的一种过程和状态,它会直接影响教师个体的生存发展。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很大,主要的压力因素是工作负荷、职业期望和科研压力。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对“尊师重教”的大力提倡,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该校教师因其教育层次的更高级别而格外受到社会的尊敬与推崇。然而,由于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时间短,社会阅

历浅,工作任务中,工作经验相对缺乏,而搞笑专门帮扶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机制尚不健全。于是,社会人为的架子青年教师群体是哪个的光环与其个人实际价值不对等。高校社会分工与其个人实际社会所得不成比例等矛盾随之而生,进一步导致青年教师易产生基于过量角色期待的心理倦怠与心理恐惧。

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日趋提高,加之他们在高校学期期间,由于受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影响,较少的接受过各项教学技能和必要的教研、科研能力的训练。使得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不适应。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课程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日益变革,教师无论在知识水平还是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否存在诸多的不适应,教师的权威地位正在受到挑战。

(三)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倾向加剧

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失调的情绪状态下往往会发生认知偏差。这是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意图做出消极判断,从而做出消极反应。日益浮躁的高校教育环境以及高校内部普遍功利化倾向,使得青年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长期疲于应付各种工作,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极易出现种种心理冲突,并进一步导致与同事、家人、校方之间人际关系的隔阂,出现好斗易怒、职业病式的“好为人师”,过分敏感、多疑、忘加猜测同事心理,纠结与生活、工作琐事、与同事口角频起,难以求同存异。

(四)职业倦怠普遍存在

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目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长期身心疲惫或安于现状、不求创新等导致对工作不负责任、职业情感缺失,以及随之而来的多样化的心理症状。职业倦怠症导致教师在日程工作中习惯性地陷入一种莫可名状的心理麻木状态,对本职工作不敏感、不积极,心理上过渡焦虑、情绪化色彩严重。

二、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中国社会转型进入了全面加速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着社会各方面的急剧变迁与新旧杂陈,给人们的心理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高校青年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全体,在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使命与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他们比其他群体更容易体验到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困惑与冲突、一方面,尽管社会变革给青年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和自由选择的机会,但是选择的多元化与青年教师的分析判断、自我调控和调节能力不够完善相冲突,导致了青年教师的矛盾心理。另一方面,高校青年教师文化素养高,感觉敏锐,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他们关注社会,并把它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但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着难免会造成青年教师的失落感、自卑感,是他们在对自我、社会的肯定与否定中,陷入深深的困惑当中,由此单只的心理冲突是无形的但又确实存在。

(二)学校因素

随着现代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的科层化日益突出。科层化是学校正常运转的保证,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科研学术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可能会因科层化自身特点而妨碍专业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因为教师既是学校科层组织人员,又是专业探索人员,又要求教师按科学规律培养人才,在教学目标制定和教学规范等方面保持一定的自由度,尽量避开行政干预。由此可见,教师作为学校科层组织人员和作为探索的专业人员两重身份之间存在不协调,行政等级权威与专业学术权威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如果教师在履行这两种职责发生冲突而靠自身条件不能协调时,就容易产生职业焦虑,导致心理不健康问题的产生。三、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从社会层面上看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关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努力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会产生重要影响,政府应充分利用自己制定的政策和行为的作用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政府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关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全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維护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大力整顿社会秩序,努力营造一个激励高校青年教师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二)学校层面

学校是教师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它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强化学校的教育改革和管理改革,努力健全教师心理健康的校内保障系统。学校领导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将教师的心理健康纳入主要的工作内容中,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教师平度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工作特点,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减轻教师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时间和场所,丰富青年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青年教师的集体主义观念、事业心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减轻各种身心压力。

(三)学会自我调适

高校青年教师造成心理压力大的一些客观原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全面解决,所以对青年教师而言,不应只是被动的等待和观望,而应从主观方面寻求对策解决。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正确认识自我,改善自我观念,确立自我意象。确立合理的生活节奏,注意用脑卫生,学会科学用脑。培养正确的压力观,提高压力应对技巧。扩大人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体育锻炼,塑造强健体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