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烧瓦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油机烧瓦原因分析
一、个别机型的特殊原因
R180、R185等型柴油机烧瓦的故障时有发生。检查和分析表明,这往往是由于大部分机油“走岔道”而造成的。即柴油机启动后,大部分机油都往通向气门摇臂的机体油孔中插入一支一次性木筷,在平机体处折断,用以减小“岔道”的截面积,使大部分机油“走正道”,解决了烧瓦问题。但这只是临时性的措施,彻底解决问题还得靠生产厂家改进设计。
山东195型柴油机,在机油供油量过少时一般先烧连杆瓦,其次是外主轴瓦,内主轴瓦几乎未见烧坏过。原因是该机型主轴瓦油槽设在瓦外侧钢背上。因此,曲轴每转一周,当连杆支油道正对内主轴瓦供油孔时,连杆瓦才能得到一次短时供油,润滑条件显然较差;外主轴瓦油路较长,且有摇臂润滑支路分流,主轴颈上又有传动带的强大径向拉力,一旦供油不足,极易出现干摩擦而烧损。
R175型柴油机靠机体侧壁锥形喷孔向曲柄集油孔喷射机油润滑连杆轴颈,污物极易将很细的喷孔堵塞,使喷射中断而烧瓦。
(1)一台S1100X型柴油机连杆瓦经常烧损,检查机油泵工作正常,油路也不堵塞现象。进一步拆检,发现该机型机体油道设计月其他机型不同,连杆瓦的润滑是靠曲轴左端的集油小孔与机体油槽连通供油的。用手转动下平衡轴带动机油,发现该机由于磨损严重,机油从机体油槽边缘与轴颈配合处流出,不能流入连杆轴颈,因此造成连杆瓦烧损。
(2)一台五菱牌S1100型柴油机,由于机体右侧314轴承磨损严重,使曲轴右端集油孔处轴颈与主轴承盖油槽边缘也严重磨损,机油从此缝隙处大量流回油底壳,致使油压偏低,造成烧瓦抱轴。
维修柴油机时,如果用棉丝等物擦试机体内部,柴油机运转以后,黏附在机体内壁上的棉丝绒毛被机油冲刷下来,常会使机油器的滤网堵塞,机油泵吸油困难,最终导致烧瓦。泰山-50型拖拉机上所配装的柴油机,其机油吸油器的滤网比其他常见机型都要致密,因此更容易因滤网堵塞而造成烧瓦。
由于S195、S110等型单缸柴油机正时齿轮室端的主轴瓦离机油泵最远,机油最不容易到达,造成机油供油不足的因素最多,因此,它发生烧瓦故障的可能性最大。
因机油供油不足引起的烧瓦故障一般都在热车、中高速的情况下发生。当拆卸检查发现只有齿轮室端的主瓦出现烧损时(有时连杆轴瓦也发生较轻微的烧损),一般可大致确定烧瓦是由机油供油不足引起的,可着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查找。
(1)检查机件是否损坏或联接松动而发生漏油。例如机油管破裂、机油管接头联接松动、曲轴离心净化室油塞松动等。
(2)检查机件的配合间隙是否过大,使得润滑油过量泄漏。例如飞轮端的主轴瓦与轴的配合间隙过大、连杆轴瓦与轴的配合间隙过大,机油泵磨损严重等。
(3)检查油路中是否被杂物局部堵塞使得油道过油面积减少,油道变窄,润滑油流动受阻,流通不畅。例如机体油道或曲轴油道内有杂物堵塞、曲轴离心净化室被油泥或其他杂物堵塞大呢感。
(4)检查机油泵是否吸油不足或断续吸油。
某单位有E154型联合收割机20台,曾发生过柴油机烧瓦故障多次,现将各次的烧瓦原因综述如下。
a、机油滤清器纸质滤芯质量差
在排除故障时,我们曾在堵塞主油道的脏物中发现了豆粒大小的硬物。清洗后鉴别,该硬物是机油滤清器纸质滤芯黏结处脱落下来的胶块。
b、使用保养不当
E154型联合收割机保养规章明确规定,当消耗柴油2000L(或工作250H)后应更换机油细滤器纸质滤芯,使用中,因缺少配件,往往把更换时间推迟二三个星期。有时驾驶室操作系统报警,机油指示等亮了,驾驶员仍然坚持工作。此外,也有驾驶员使用廉价的普通柴油机油,不使用增压柴油机油;更换机油时未清洗油路;前面加增压柴油机油,后面加普通柴油机油。上述种种错误的做法,都在各次烧瓦故障中起了作用。
c、烧瓦后清洗不彻底
一台E514型联合收割机连续烧瓦,其原因是烧瓦后,没有把润滑系统内的金属残留物清洗干净。
4125A或4125A4型柴油机烧瓦的常见原因;
(1)机油泵驱动轴托架断裂。
(2)机油泵主动轴、中间轴及联接花键磨损严重或损坏。
(3)机油泵传动齿轮及其中间齿轮打齿。
(4)机油散热器的进出油管因长期振动、摩擦或扭曲而产生裂纹、以致游击外漏。
(5)机油太脏,集滤器吸油滤网堵塞或机油变质。
二、一般机型的常见原因
发动机烧瓦故障,可以说是一种“多发症”。一旦发生,处理起来相当麻烦。烧瓦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缺油的轴与瓦发生干摩擦时,所产生的高温将低熔点轴瓦合金熔融。而缺油原因却相当多。
(1)润滑油失供。主要原因有机油泵失效、吸油盘及主油道污堵、吸油管路漏气等。严寒季节或机油过于粘稠不能吸出也是一个原因。判定方法不应单纯察看机油压力表或指示器,因为这些部件也可能失灵而不能正确指示。应设法将最接近机油泵出口部位的连接管路或螺堵之类的部件松开,直接观察是否有机油流出及流量大小。流量大小可认为机油泵前各部件正常,流量小则往往是粗滤器污堵。如根本无油流,应先查明粗滤器是否完全堵死或机油过稠。彻底清洗滤网和进油管路或更换机油后,可用软塑管与进油管路上口严密对接抽吸。如不能吸收上机油,证明吸油管路漏气;如能吸出,但转动机器仍不能排油,则无疑是机油泵失效。
(2)润滑油泄漏严重。严格地讲,强制润滑式的机器,不仅是曲轴与配合轴瓦间隙过大,任何通有油道的部位如凸轮轴、过桥轴、摇臂轴等部位间隙增大,都会造成机油泄漏增加,但由于发动机机油泵超供能力横大,故一般不会失供。机器运转时,机油超供部分由调压阀分流。如机油压力偏低,将调压阀压力上调,油压指示随之上升,证明各润滑油部位间隙偏大;如把调压阀一直上调到底也无济无事,则应考虑是否调整阀弹簧折断或球阀与座贴合不严,可用锥形木堵将阀座孔暂时封死试验,次时如压力大幅上升就足以证明调压阀泄漏。
(3)部分油路堵死,多缸机油道一般采取从中间主供向两边分供的方式,以求各缸轴瓦供油压较均匀。但主油道较粗,支油道较细,近髋支油道相对供油量也较大。故在供油不足时,远端轴瓦先于近端断油。如4缸机总是1、4缸连杆瓦先烧。如出现2、3缸连杆瓦先烧,则往往是支油道堵塞所致。常见原因是机器平时保养太差,机油过脏,将纸质细滤芯堵严冲烂,纸块随较强流失先到达近缸支油道,在轴瓦外油道变细处堵死,因而造成烧瓦。
下面简单地分析一下发动机连续烧瓦的几个原因。
(1)烧瓦后曲轴产生变形和损伤,维修时未按要求进行校正和修磨。因为烧瓦抱轴时,高速运转的曲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