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电影影像的色彩

电影影像的色彩

一、色彩出现在电影中的几种情况及作用1、色调出现在影片中的几种情况:①、整部影片: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整部影片。

《鸟人》,写浪漫,用蓝色的冷色调贯穿全片。

《好男好女》,写绝望,全片冷色调。

《黄土地》,写对土地的爱,桔黄色的暖色调贯穿全片。

《金色的池塘》:写黄昏之恋,黄色的暖色调贯穿全片。

②、一个段落: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段落。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③、一个场景: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场景。

《日瓦格医生》:帕沙和拉拉在小屋的火边,桔黄色的暖色调。

全片则是冷色调。

④、一个镜头: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镜头。

色调在电影中出现,通常是通过布光(彩色光)、胶片的特殊选择,以及胶片的特殊洗印来达到的。

2、色调在电影中的作用:①、喧染环境,营造氛围,表现人物的心境。

《日瓦格医生》:帕沙和拉拉在一起。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男女主角在酒馆中。

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主题。

《鸟人》蓝色冷色调表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日瓦格医生》、《悔悟》中偏蓝的冷色调,体现了红色俄国对人性的极大的压抑。

《黄土地》中桔黄色的暖色调,则反应出了创作者对我们这块土地的深厚的情感。

③、表现作者的诗意和浪漫、抒情的色彩。

《鸟人》:“鸟人”在海边的蓝光中“飞翔”。

④、形成影片特殊的风格和韵味。

3、小结色调在一部影片中,最有利于表现的是作者的情绪、情感、和作者心中的诗意,并且有利于使影片形成一种独到的、隽永的韵味和风格。

二、局部色相局部色相:画面中某一具体物体的颜色。

如一朵红花,一件女人的白裙等等。

局部色相在电影中的作用:①、主题作用。

如果说色调的作用主要是表现作者的情绪、作者的诗意、并使影片形成一种独到的韵味和风格的话,那么,局部色相的作用,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主题方面。

《黄土地》:红盖头、红被、红衣、红对联、红标语……《红色沙漠》:红墙、红机器、红木板、红色的火焰,女人的绿衣……《罗拉快跑》:影片的制作者为了强调罗拉,赞美罗拉,为了把他衷爱的主人公罗拉从影片众多的人物中突出出来,影片红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极致。

电影中的色彩分析

电影中的色彩分析

教育科学学院
3、电影中彩色的美学作用,集中地表现在 抒发人物情感和表达象征性含义两个方面。为 了表现她不稳定的心理状态, 影片以阴暗的灰 色和褐色作为背景基调,并运用了许多主观性 很强的色彩,大胆改变了实景中某些事物和环 境的颜色。影片中,本来是白色的墙、红色的 苹果以及绿色的树林,结果导演处理的都变成 了令人压抑的灰色。这样可以结合主人公此时 此地的心灰意冷的情绪。 4、红色的是太阳,是鲜花,是激情,是热 烈;《红高粱》 5、蓝色的是大海,是天空,是深邃,是澄 碧;
教育科学学院
8、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生命;玫瑰 色象征爱恋;红色象征激情等。 9、影片《雷雨》中,导演以紫色突出影 片的基调。表现主人公的抑郁、烦闷和情节发 展中孕育着的毁灭和燃烧。紫色是红和蓝的混 合色,既有红色的热烈,又有蓝色的冷静。但 影片的总体是个不安定的统一体,而孕育着动 荡不安的情绪和由于渴望被窒息而产生的绝望 感。为了增强情绪效果,影片中大量运用了紫 色。它会使人感到,均衡是暂时的,而突然的 爆发随时都会发生。影片的调子越浓,就越使 人感到爆发的临近。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二、照明方法和银幕效果的作用
1.可以增强观众对电影用光的感性认识。 2.正面光使每一个阴影都显得非常柔和, 给人一种柔美、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3.创作者就用高反差照明突出阴影和火光 ,造成神秘和忧郁的情调
教育科学学院
4、伦勃朗式的布光在表现人物性 格和感情变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时表现出炽热和柔情,有时又表 现出凄凉的恐怖,这一切都曾给观众 留下深刻印象。 5、我国电影艺术创作在利用光影 确立影片情调、塑造人物形象、刻画 人物性格、描绘环境气氛等方面,也 取得里有目共睹的成就。
教育科学学院
四、电影中的色彩和彩色电影

迪士尼动电影中的视觉艺术表现分析

迪士尼动电影中的视觉艺术表现分析

迪士尼动电影中的视觉艺术表现分析【迪士尼动电影中的视觉艺术表现分析】迪士尼作为全球知名的动画制作公司,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和创意,创作了众多经典的动画电影。

这些影片不仅故事情节精彩动人,更是以独特的视觉艺术表现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感动。

本文将对迪士尼动电影中的视觉艺术表现进行分析。

一、色彩运用迪士尼动画电影以其鲜艳多彩的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色彩的运用在这些电影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迪士尼大胆地运用红、绿、蓝等鲜明的纯色,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愉悦的视觉享受。

例如在《狮子王》中,电影的画面以黄色为主调,寓意着太阳,向观众传递温暖和希望。

二、角色设计迪士尼电影中的角色设计独具匠心,每一个角色都有独特的外貌和个性。

大部分角色呈现出夸张的特征,如眼睛和嘴巴的大小比例变化,这无疑加深了观众对角色的印象。

例如《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中,七个矮人各自代表了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他们的个体特征通过细腻的动画表现使得观众能够一眼辨识。

三、背景细节迪士尼电影中的背景细节精致而丰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隐藏在画面中的小细节。

这些小细节往往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并且给予观众更多的探索空间。

例如在《美女与野兽》中,贝尔的家乡细致的描绘了一个古老而又充满魔幻色彩的小镇,屋顶上的瓦片、花坛中的鲜花等等,都能够给观众带来真实感受。

四、动态表现迪士尼电影中的动态表现非常出色,让观众感受到动画的生动与流畅。

动画画面运用了各种运动方式,如快速、缓慢、弧线等,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动作。

这样的运用使得角色的表演更为生动。

例如在《风中奇缘》中,主角拉普兰灵儿的长发在风中随着她的行动摆动,呈现出流畅而唯美的画面,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享受。

五、特效运用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广泛运用了特效效果,如光影效果、模糊效果、粒子效果等。

这些特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致,并且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冰雪奇缘》中,冰雪的特效表现逼真而细腻,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极寒世界的神秘与美丽。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摘要】色彩在视听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以电影《影》为例,探讨了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在电影《影》中,导演运用了大量的黑白灰色调,呈现出一种阴郁的氛围。

色彩在《影》中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对情绪和氛围产生影响。

色彩搭配在影视作品中的技巧也至关重要,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审美价值不容忽视,能够为作品增添层次和魅力。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值得重视,而《影》的色彩运用则为视听语言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通过分析色彩在电影《影》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关键词】色彩、视听语言、《影》、特点、象征意义、情绪、氛围、技巧、审美价值、重视、魅力1. 引言1.1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色彩可以通过渲染影片的氛围和情绪,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以及深入体验角色的情感内心世界。

在视听语言中,色彩能够独特地表达情感、观念和主题,使影片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可以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和感受,从而加深观众对影片的影响力和情感共鸣。

在制作影视作品时,色彩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为作品增添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价值,使影片更加丰富多彩,吸引观众的眼球,激发观众的思考和情感交流。

在《影》中,色彩运用得当,不仅展现了导演独特的审美观念,更是为整个故事情节增色添彩,使影片更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1.2 《影》中的色彩运用《影》这部电影在色彩运用上有着极为精致和独特的表现。

导演张艺谋通过对色彩的运用,为影片赋予了独特的视听语言,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影片中的色彩选择非常考究。

在《影》中,黑白色是主打色调,呈现出一种古典、高雅的氛围。

红色在影片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象征着权力、爱情和背叛等多重意义。

黄色则用来突显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对比,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功用

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功用

1935年美国马摩里安执导的电影《浮华世界》问世,使电影由黑白两色转向了彩色的斑斓。

色彩不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更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

在电影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精心选择场景,准确布置色彩与光线,拍摄出风格迥异的优秀影片,使影片赏心悦目甚至回味无穷,电影中色彩的美学作用也许就在此。

一、营造意境与氛围在现在的电影创作中,色彩也开始上升为一种风格化的造型元素,成为一种符号,刻意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

如吴贻弓的《城南旧事》,与婉丽的抒情风格相协调,电影画面则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晨雾般迷蒙的色调,出色地传达出海外游子怀恋童年故土的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

李安的《卧虎藏龙》,整体的画面是一种象征中国古代文人的“灰白”色光线基调,表现出人文修身的精神净化。

因是具有东方传统色彩的武侠片,导演刻意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灰白画面,传达给观众有如中国水墨画般的优美意境。

竹林里两个白衣人飞跃打斗,长镜头所呈现出的竹林背景,大量的翠绿让人记忆深刻。

在中国,竹林长久以来被士大夫赋予君子的象征,如宋画家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所以在此绿色的竹子具有君子与文人的道德象征意义。

在色彩学的感性语汇中,白色象征着和平,纯洁,善良,虚无。

绿色象征生命,活力,仁慈,再生,希望等内涵。

由色彩的语汇联想,也隐喻出本片追求儒家思想的虚无与和平的境界。

再如,影片《芙蓉镇》那条石块铺就的路,道两旁有破旧木屋的街道,在漆黑的夜晚,在浓雾的早晨,门缝里挤出的一丝橙黄油灯的光线,梅雨染湿了的大地……暗淡的青紫色调,在银幕上托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但同时又是一个特定的人性压抑的江南水镇。

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造型同男女主人公当时的悲惨境遇完全相合,让人觉得和谐而统一。

芙蓉镇的街道设计,从人物复杂的心态来看,便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夜晚街道的气氛多悲,早晨街道的气氛多喜,白天的街道氛围热闹中多阴谋,雨中的街道氛围中又多悲愤……这样,镇街上的一切便具有脉脉的人情味了。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影》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通过创新的视觉语言和独特的叙事方式,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色彩在《影》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表现手法,也是情感载体。

下面从特点和作用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色彩在《影》中有着鲜明的特点。

电影整体以黑白为基调,这种抽象的表现方式使得影片更加具有艺术性和现代感。

黑白色调给人一种压抑和冷静的感觉,与影片中演员们的动作呼应,更加突出了他们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偶尔会出现红色的元素,如雪花、火焰和嘴唇等,这种局部的红色在黑白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出,增加了观众对画面的关注和视觉冲击力。

红色也有象征性的意义,代表了情感的激烈和欲望的燃烧。

色彩的饱和度和明暗度在电影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例如高饱和度和明亮的色彩能够使人感到温暖和充满希望,而低饱和度和阴暗的色彩则更容易让人感到压抑和恐惧。

色彩在《影》中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色彩能够增加电影的表现力,使其更具有观赏性。

黑白色调使得电影更加具有纪实性和艺术性,红色的出现则增加了观众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得电影的画面更加鲜明生动,令人难以忘怀。

色彩能够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冲突。

在电影中,女主角杨幂饰演的双胞胎姐妹一人爱国一人奉献,她们之间的内心战争和痛苦,通过色彩的对比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黑白和红色的运用,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她们的内心世界。

色彩还能够创造出特定的时空背景和情绪氛围。

电影中的黑白色调和红色元素,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古代东方世界的厚重和神秘感,也增加了电影的戏剧性和冲突感。

色彩在电影《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黑白和红色的运用,电影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和艺术表达方式,使得观众更容易投入到故事中去。

色彩也能够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矛盾,使得角色更加立体和丰满。

《影》的成功得益于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独特魅力和作用。

色彩在影片中的成功运用——电影《袁隆平》美术阐述

色彩在影片中的成功运用——电影《袁隆平》美术阐述

一 一

句 最 朴 实 的 话 :让 天 下 人 都 有 饱 饭 吃 。” 就 是 当 代 “ 这 个 造 福 于 世 界 的 科 学 家 的 远 见 和 博 大 胸 怀 ,真 实 可
敬 , 人 至 深 。 那 么 , 影 中 的 美 术 创 作 同 样 要 保 持 这 感 电 种 真 实 的 创 作 心理 , 场 景 的 设 计 须 以 真 实 的 生 活 为 依 据 、 主 导 , 真 实 的 空 间 中再 根 据 角 色 的 不 同 渗 入 他 为 在 的 坚 强 执 着 的 精 神 为 造 型 元 素 , 普 遍 中 强调 独 特 , 于 于
易 冰 封
阐 述
了 在 竹 笛 身 上 开 膜 孔 , 明 了 贴 笛 膜 , 音 质 和 音 量 有 发 使 了 更 大 的 改 进 。 当 然 , 有 的 学 者 认 为 贴 笛 膜 在 唐 代 已
是 形意思 。 声 纯
老 子 的 思 想 博 大 精 深 ,对 竹 笛 的 影 响 十 分 久 远 , 人
成 一 幅和谐 的 画面。三 是 装饰 美 , 奏 技巧 的特 点 , : 演 如 叠 音 、 音 处 理 得 当 可 给 人 细 腻 韵 味 之 感 , 音 、 音 使 打 历 颤 用 到位 可 使流 水 欢歌 起 舞 ,还 可 使单 一 的 声音 顿挫 有
致 、 次 更 迭 、 实 变 幻 。 四是 气 质 美 , 现 在 竹 笛 的 形 层 虚 表
俗 , 居 山林 , 寄 山 水 的 意 思 。因 此 , 虚 淡 远 即 构 成 隐 情 清
了 我 国 古 典 音 乐 的 最 大 特 色 , 同 时 也 渗 透 到 竹 笛 乐 曲
中 , 千 年 来 , 数 的 音 乐 家 孜 孜 不 倦 地 追 求 着 这 一 美 几 无 学 意 境 , 宋 时 期 竹 笛 在 民 间 非 常 普 及 , 真 T 记 录 下 唐 但 F

电影 镜头美学

电影 镜头美学

电影镜头美学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画面构图、色彩运用、运动镜头、光线处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精心设计与编排,可以塑造电影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情感氛围。

以下是对电影镜头美学的几个主要方面的详细分析:1.画面构图:电影的画面构图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如黄金分割、三分法等,通过主体位置、前景背景关系、线条引导观众视线,强化故事叙述和角色情绪表达。

比如,通过框架式构图强调人物的禁锢或困境,通过开放式构图展现开阔空间和自由精神。

2.色彩运用:色彩在电影中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力。

暖色调常常用来渲染温馨、怀旧或热烈的情绪,冷色调则可能象征孤独、压抑或神秘。

此外,对比色的运用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单色调或低饱和度则可能营造出特定的氛围或时代感。

3.运动镜头:包括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各种镜头运动方式,既可展示空间深度,又能丰富视觉体验,传达心理变化。

例如,快速移动的镜头常用于紧张激烈的场面,而缓慢平稳的长镜头则可能用于表现平静或者深沉的情绪。

4.光线处理:光线不仅影响到画面的明暗层次,还能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和场景氛围。

高光、阴影、逆光、柔光、硬光等不同的光线处理手法,都能创造出不同的情绪效果,如希望、绝望、神秘、浪漫等。

5.视觉风格与叙事节奏:导演通过以上各元素的独特组合,构建出符合影片主题和情感基调的视觉风格,同时,镜头的切换、剪辑节奏也会影响影片的整体叙事节奏,从而进一步影响观众的观影感受。

6.深焦摄影、景深控制、长镜头、超广角镜头等特殊拍摄手法,也是电影镜头美学中的重要元素,它们能够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增强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总之,电影镜头美学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它是电影语言的重要载体,是电影艺术创作的核心之一,对于影片的故事讲述、情感传递以及审美价值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影艺术中的视觉符号分析

电影艺术中的视觉符号分析

电影艺术中的视觉符号分析电影作为一种表现艺术,其自身所体现的视觉符号一直备受关注。

这些符号不仅能够构建丰富的故事情节和艺术风格,还能够让观众在享受电影艺术的过程中从中获得更深刻的人生领悟。

本文主要从电影艺术中的三个方面分析其中的视觉符号,包括色彩、镜头和构图。

一、色彩颜色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符号,经常被电影导演用来表达影片的氛围、情感和主题。

例如,蓝色通常代表沉郁、冷漠和孤独,黄色代表温暖、光明和希望,红色代表激情、冒险和危险。

在电影《蓝色大门》中,影片的蓝色色调将影片从开始到结束贯穿。

该色调不仅传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沉郁,还表现了他无法融入周围环境的困境。

在电影《逃离德黑兰》中,黄色成为了影片的主色调。

影片中的人物在这种色调下显得温暖而充满希望,传达了影片主题——一个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荒谬之旅。

二、镜头在电影中,镜头决定了影片视觉形式的风格和内容表现的方式。

通过镜头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和困境。

例如,对于存在困难的人物,在镜头的表现上,可以采用低角度拍摄,让人物显得大而威严;对于开朗自信的人物,则可采用高角度拍摄,让人物显得小而可爱。

在电影《美国往事》中,影片开始采用大量对景远景,让人物浑然与景混为一体,传递出一个极其深沉的陈旧感,同时也暗示了影片主角的孤独和无助。

在影片的最后,拍摄也大量采用了特写镜头,让观众对影片情节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构图构图是指影片中各种画面元素的位置、比例和关系。

通过构图可以表达出一种艺术语言,以引发观众对影片的不同情感反应。

例如,在电影《霸王别姬》中,影片在构图上把红线歌舞的场景和程蝶衣的对决交织在一起,整个长卷似乎就是这两位女性角色不同人生道路的交错。

在这种情况下,镜头中的构图既有比拼的视觉冲突又蕴含了相互珍惜的深厚情感。

总结电影艺术中视觉符号虽然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但却是表达影片情感、主题和意义的必要途径。

它们从色彩、镜头和构图等方面入手,通过影片画面的呈现,让观众在视觉的魔力中深刻感悟人生的各种感情启示。

影片中的色彩分析

影片中的色彩分析

影片中的色彩分析“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意境最值得品味和把玩的最后一句,在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中描绘的淋漓尽致,浑然天成。

这份藏在孤寂萧索后的烛火荧荧之暖将那种道不明的情愫含蓄而毫不吝啬地呈现给观众,给予观众的是视觉上的冲击与心灵上的震撼。

《我的父亲母亲》是张艺谋导演早期的代表之一.其中用了大量的色彩技巧以湿暖纯母的色调常造出一幅优美的画卷,充分展示了人间的真情与爱情的美好。

“我”接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连夜奔回家乡。

此处为全片的开端,处于现实的黑白色调之中,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采用固定镜头拼接剪辑,没有繁琐的镜头运动,也没有煽情的背景音乐,反而更直接地表达出一种冷静与哀伤。

色彩是摄影中最重要的表现对象,是导演和美工对各种色彩构思的运用,是其艺水平的最重要体现。

影片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张艺谋导演对色彩稔熟充分的利用,从而把我们带入父来和母亲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整部影片以红色和黄色这些温情的色彩基调为主,给人一种轻松、欢快温馨的视觉感受。

如父亲初来三和屯时,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片广阔的黄绿色的草地,这种颜色不仅使人心情感到愉悦,放松。

色彩及情感达到表达主观情感的艺术表现功能。

同时这种麦芽黄色也传达了作者创作此部电影的象征。

即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秋天,秋天这个万物丰收的季节。

也许也暗了“我”的父亲和母亲的爱情终将收获吧。

红色无疑是这部影片中最为饱和抢眼的一种颜色,在剧中,母亲每次与父亲见面都会特意穿上那件漂亮的红棉袄。

这不仅仅是因为父亲喜欢看母亲穿红色衣服的缘故。

这也表现出了母亲对爱情的无限向往和渴望。

如在影片母亲在那样一个封建保守的社会中,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爱情。

不论何时,不论姥姥的反对等阻碍,都坚持自己的思想,这时身穿红衣的母亲就如同五星红旗的红色一样,透发着顽强的信念和不变的追求这种精神令人佩服。

这种热烈、具有强烈扩张力的红色为这部影片注入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情感色彩和情绪意境。

浅谈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

浅谈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

浅谈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摘要:色彩已成为电影的基本建构元素之一,它在电影里担当着再现客观事物,交待环境的作用。

运用色彩的可以表达情感、渲染意境,用色彩的视觉语言来表达电影的内涵和形式的美感,用色彩的象征,张扬个性,引起观众的共鸣。

色彩在电影画面中最终表现出来的是色彩运用的主观性,是元素的运用,也是手段的运用,更是风格的运用,所以在选择色彩时应注意色彩给人带来的各种感觉,在电影中可以影响观众的直接感受。

关键词:电影, 色彩, 运用当第一束光照耀这个大地时,色彩便开始谱写它的历史。

然而色彩最初运用在艺术上,主要是在绘画中,从史前壁画开始至今已经几千年,而彩色电影的出现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虽然在电影中运用色彩的历史不长,但是不可否认,色彩的表现是电影艺术造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运用色彩来表现影片的内容,不但可以使影片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形成独特的风格,更可为电影增加厚重的内涵,使观众得到强烈的审美洗礼。

然而也正是由于融入了导演的主观感受、情感、意念,才使得画面色彩关系更为热烈,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1.彩色电影概述1927年,电影艺术从无声进入到有声的时代,让电影艺术更具有现实感和感染力。

随着照片取得的着色技术后,在电影业中也开始被渗进了。

第一批由手工着色方式的试验影片出现在1895年埃居松的短片《列奥·弗列尔的舞蹈》中;再到1897年,电影先驱者梅里爱曾经用人工着色的方式,让每个画师负责一分钟胶片的着色,从而在他的影片中获得了多种色彩;然而美国第一部超级卖座片、1915年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最早版本是印在染色的胶片上,藉以表示不同的情绪:亚历山大大火一场戏是红色,夜景是蓝色,外景的爱情戏是淡黄色。

到了1935年彩色技术首次被马摩里安在《浮华世界》中运用,让电影由黑白电影到了彩色电影,不但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同时也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这部彩色片的成功,也将成为电影史上继有声电影后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电影《小姐》的色彩运用分析

电影《小姐》的色彩运用分析

影视动漫248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韩国导演朴赞郁2016年的电影作品《小姐》改编自英国作家莎拉·沃特斯的小说《荆棘之城》。

《小姐》曾入围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荣获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等十余项奖项,被英国《帝国》杂志评选为2017年度十佳电影。

该片将背景设置在1930年朝鲜半岛被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女主角秀子是名千金小姐,她继承了去世父母留下来的巨额财产,然而财产却被阴险的姨父上月教明侵占,贪图财产的藤原伯爵诱骗善良的淑姬来到秀子身边行骗,不料却发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骗局。

最后小姐和淑姬一起勇敢地抗争,从黑暗的阴谋中逃出生天并携手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影片中色彩的运用十分具有借鉴意义,文章从电影色彩对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的塑造、场景空间再创造、奠定故事情节色彩基调、凸显叙事结构这四个方面,分析电影《小姐》中色彩运用的妙处和作用。

一、色彩运用表现人物形象服饰造型可以看作一个人身体的密码。

福柯认为服饰的美是一种形态美,这种形态美并不在于服饰本身,而是一种人体与服装结合之后的美,主要由造型和色彩构成,而色彩更是服饰形态美的灵魂。

在服饰文化中,色彩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1]。

历史上,服饰的色彩曾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物的身份特征和社会地位。

电影里人物服饰色彩的变化常常暗含深刻的内涵,《小姐》中主角的形象塑造也通过色彩的妙用变得更加饱满真实。

影片有四个主要角色,分别是小姐秀子、侍女淑姬、藤原伯爵、小姐的姨父上月教明,这四个主要角色的服饰色彩不仅反映了人物的社会地位,更反映了其性格特征。

秀子在不同的场合会身着不同的服饰,但服装的颜色暗示着可以显示出秀子的心理变化。

在庭院里散步时,秀子穿着紫色的长裙,戴着宽檐礼帽。

紫色在东方人的色彩感知层面上,通常代表着“优雅、高贵、神秘、庄重”,这完美地契合了秀子身为高贵小姐的身份特征。

在家里日常走动时,秀子穿着花边裙子和白色的长袖衬衫。

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

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

感悟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来源:王晓艳的日志1927年,电影艺术由无声跨进了有声时代,使电影艺术更富有现实感和感染力。

1935年。

彩色技术首次在美国马摩里安执导的电影《浮华世界》中运用,使电影由黑白两色到彩色。

不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更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

一、电影色彩简史回顾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彩色技术在电影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能够灵活、有区别地用彩色反映现实,但受绘画的影响。

摄影主张对现实对象进行艺术加工、修饰和改造,强调视觉造型形象的象征性和寓意性,追求画面气氛和意境,使银幕图像更接近绘画的要求。

五六十年代,电影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真实可信的银幕效果,加之这一时期,电影移动摄影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了“照相本性”,彩色胶片的大量生产,为电影丰富的色彩表现提供了条件,促使电影艺术向“再现现实、接近生活”方面发展。

自七八十年代始,电影技术已经成熟。

表现手段日臻完善,中国电影人也开始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电影的色彩观念也随之进入了中国电影人的视野,并很快被付诸于实践。

1979年,电影《小花》和《生活的颤音》率先对电影色彩的运用进行了有意识的探索。

《小花》全片共有12个回忆性的黑白片断插入彩色片中,导演意图通过画面色彩上的对比和交叉来完成影片的叙事。

《生活的颤音》同样在艺术形式上敢于突破,导演几乎把当时能看到的比较新鲜的电影技巧都用了个遍。

例如现实和回忆交叉的叙事方式,升格摄影和定格等。

这两部影片都使用了黑白片和彩色片交替的手法。

既表现了人物的意识活动,也在剧作结构上作了一次尝试。

当今。

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电影艺术也在顺应着时代的潮流。

满足着人们的需求与渴望。

色彩也在为电影艺术的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色彩的情感作用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

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

”张艺谋也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在电影的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的情感波动的因素。

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

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

感悟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来源:王晓艳的日志1927年,电影艺术由无声跨进了有声时代,使电影艺术更富有现实感和感染力。

1935年。

彩色技术首次在美国马摩里安执导的电影《浮华世界》中运用,使电影由黑白两色到彩色。

不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更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

一、电影色彩简史回顾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彩色技术在电影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能够灵活、有区别地用彩色反映现实,但受绘画的影响。

摄影主张对现实对象进行艺术加工、修饰和改造,强调视觉造型形象的象征性和寓意性,追求画面气氛和意境,使银幕图像更接近绘画的要求。

五六十年代,电影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真实可信的银幕效果,加之这一时期,电影移动摄影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了“照相本性”,彩色胶片的大量生产,为电影丰富的色彩表现提供了条件,促使电影艺术向“再现现实、接近生活”方面发展。

自七八十年代始,电影技术已经成熟。

表现手段日臻完善,中国电影人也开始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电影的色彩观念也随之进入了中国电影人的视野,并很快被付诸于实践。

1979年,电影《小花》和《生活的颤音》率先对电影色彩的运用进行了有意识的探索。

《小花》全片共有12个回忆性的黑白片断插入彩色片中,导演意图通过画面色彩上的对比和交叉来完成影片的叙事。

《生活的颤音》同样在艺术形式上敢于突破,导演几乎把当时能看到的比较新鲜的电影技巧都用了个遍。

例如现实和回忆交叉的叙事方式,升格摄影和定格等。

这两部影片都使用了黑白片和彩色片交替的手法。

既表现了人物的意识活动,也在剧作结构上作了一次尝试。

当今。

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电影艺术也在顺应着时代的潮流。

满足着人们的需求与渴望。

色彩也在为电影艺术的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色彩的情感作用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

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

”张艺谋也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在电影的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的情感波动的因素。

影视艺术中色彩的主要功能

影视艺术中色彩的主要功能

色彩是电影和电视领域实现内容的一种重要手段,一部影片的正确使
用色彩能够极大地增强观众的视觉感受,更好地传达影片的故事主题,表达它所想要达到的效果,优化观影效果,并起到增强艺术创作的作用。

作为电影和电视艺术的一个重要手段,色彩能够提出视觉特征,构成
和支持电影的整体感觉和质量。

通过使用饱和度高的鲜艳色彩营造出
热闹繁荣的气氛;通过使用低饱和度的色彩表现淡雅、沉郁和孤独的
氛围;通过使用恰当的色调提示电影中人物的情感和情绪变化。

影片
中的色彩可以选择一种到多种色彩组合,来表达某种时空、温度及某
种心理状态等主题,构建出具有特定色彩特征的画面,影响观众的感受,从而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此外,色彩还能够传达电影的内在价值、暗示电影的主题、强调影片
的重要信息,可以引起观众的感情共鸣,以及帮助利用色形构成电影
中景物的层次感。

因此,色彩在电影和电视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它
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和识别功能,对电影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

色彩是完成电影和电视作品的重要布局元素,它可以使观众感受到电
影空间感,表达不同的视觉感受,帮助利用色彩和空间创造艺术效果。

因为电影艺术本质上就是以视觉形式把自然现实及其社会效应转换为
影像的结构,通过正确的色彩安排和运用,可以更好地把影片的内容、故事传达给观众,影响观众的情感,增加影片的观赏性及丰富��起观众的感受,从而使电影艺术创作获得越来越大的深度和广度。

谈色彩在电影叙事方面的作用

谈色彩在电影叙事方面的作用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这种艺术与文学一样,都需要通过讲述故事内容、推动情节发展来完成自身的艺术职能,由此可见,叙事性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特征。

在电影艺术中,色彩是重要的表现元素之一,并且在电影叙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影导演可以对色彩赋予特定的主观意识与意象,从而让叙事过程更加完整与个性化。

作为世界动画电影领域中的成功典范,宫崎骏在动画电影中带来的标志性影响就是将色彩融入到电影叙事的过程当中,这些色彩简洁而不简陋,观众在变换的场景中,享受这视觉的饕餮,也感受着日本文化的精妙。

[1]以《千与千寻》为例来对色彩在电影叙事中的推动作用作出探讨,不仅有利于对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深入了解,同时也能够为现代电影叙事对色彩的合理运用带来启示。

一、色彩叙事功能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体现在动画电影中,色彩是重要的叙事符号,同时能够体现出动画电影导演的创作风格以及动画电影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色。

通过在动画电影创作中对色彩作出合理的运用,不仅仅可以装饰动画画面,而且可以刻画角色情感、营造场景环境氛围、表现角色心理特征的文化内蕴。

[2]而这些内容在推动动画电影叙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从色彩叙事功能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体现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不同的颜色能够点明不同的主题。

每部电影的叙事都需要围绕一个主题来开展,但是往往在电影叙事中,又不会对主题作出明确的表达,而需要观众从情节、意象中对主题进行发现与挖掘。

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意象,同时也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心理暗示,色彩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电影叙事中,色彩能够发挥出点明主题的作用。

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绿色是最常用的色彩,这中颜色承载着生机与希望,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宫崎骏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宫崎骏的每一部动画电影中,绿色都对生命活力进行着彰显,无论是《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象征着和平与宽恕的秘密花园还是《龙猫》中展现自然的乡村美景,都展现出了颜色在点明电影主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色彩设计在动画影片中的应用论文

色彩设计在动画影片中的应用论文

色彩设计在动画影片中的应用论文随着动画电影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色彩设计已成为动画影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在表达场景、情感和角色性格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色彩设计在动画影片中的应用,并举例分析其作用原理。

一、色彩设计的基本原理色彩是人类感官中最强的刺激之一,它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感。

在动画影片中,色彩设计一般包括色调、明暗度、对比度、饱和度等方面,通过这些元素的调配和变化,构建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和情感。

首先是色调,它是色彩的基调和主题,能够反映出动画影片的氛围和情感。

比如,暖色调的红、黄色多用于营造温暖、欢乐和浪漫的气氛,而冷色调的蓝、绿色多用于呈现冰冷、悲凉和神秘的情绪。

其次是明暗度,它是指影片中色彩的明亮度和暗淡度。

明暗度的改变可以让画面更立体、生动,加强对观众情感的表达。

比如,在夕阳下的山峰和黄昏时的街景,都会利用明暗度的变化,产生鲜明的对比和感染力。

再次是对比度,它是色彩之间的差异,包括明暗度、亮度、饱和度等方面。

对比度高的画面可以增强动画影片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使其更加引人注目。

比如,在一些恐怖或紧张场景中,适当调整对比度可以让画面更有张力和震撼力。

最后是饱和度,它是指色彩的纯度和亮度,不同饱和度的颜色对情绪和感知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些浅淡的色彩可以让观众感觉轻盈和柔和,而鲜艳的色彩则能够激发活力和热情。

二、色彩设计在动画影片中的应用色彩设计在动画影片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场景到角色,从氛围到情感,都可以通过巧妙的色彩设计表现出来。

下面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应用。

1.场景在动画影片中,场景的色彩设计通常会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需求来设计。

比如,在《疯狂动物城》中,城市的场景全部采用了灰暗的色调,带有些许的蓝色调,而动物城区域则用鲜艳的色彩和花卉来表现,这样的设计能够更直观地表现出两个区域的不同气氛和文化差异。

又比如,在《心灵捕手》中,场景的色彩主要采用了蓝色调和紫色调,表现出一个沉静、悲凉的情绪,而故事的高潮部分则用红色调来突出重点,增强对观众的效果和感染力。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电影是视听语言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之一。

电影《影》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展现了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让观众在沉浸式的感官体验中感受到色彩的力量。

本文将从电影《影》中的色彩运用入手,探讨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情感意义。

在电影《影》中,导演通过对色彩的精心运用,诠释了色彩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和意义。

在电影中,红色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以纵横交错的红线勾勒出戏剧中的激情与暗流。

红色代表着激情、力量和欲望,在电影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使观众对人物内心的激情、挣扎和欲望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蓝色代表着冷静与理智,在电影中被运用于冷静的宫廷场景和权谋之中,从而让观众感受到宫廷内斗的冰冷与冷静,以及人物之间的权谋与算计。

通过对不同色彩的运用,电影《影》中呈现出了多样的情感和意义,使人物和场景更加生动和丰富。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具有独特的美学效果。

电影《影》中的色彩运用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情感和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其对美学效果的追求。

在电影中,导演对色彩的运用既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将现代视觉审美与传统美学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美学魅力。

电影中运用的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色调,以及通过明暗对比突出的黑白色调,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幅水墨画中,感受着中国传统美学的魅力。

电影中运用的金黄色调、翠绿色调等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美学意蕴,赋予了电影以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通过对色彩的独特运用,电影《影》不仅呈现出了多样丰富的美学效果,更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视觉享受。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还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电影《影》中,导演通过对色彩的变换和对比,展现了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电影中黑白色的运用和明暗对比,展现出了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流动。

又如,电影中对红色、蓝色等色彩的精心运用,使影片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色彩对比和韵律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流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影是一种独特的视听语言,它能够通过其持续流动的画面和听觉交互,展示出复杂的信息。

色彩在影中具有重要的功能,能够丰富和强化观众的感知,使特定的画面和画面获得特殊的色彩效果。

一般来说,色彩在影中可以表达诸多内容,如表达主题、情感和形式信息等。

首先,色彩可以表达主题,通过明暗、鲜艳和柔和的颜色等方式表达主题内容。

通过大致的色调定位,色彩能够提供观众对画面内容的一定认知,使观众快速理解画面的内容,有助于影片的叙事效果。

例如,当用户看到绿色的世界,他们就会想到一个多彩而美丽的自然世界。

红色的世界让人感受到庆典或感慨的气氛;黑暗色能让观众体会到现实社会的残酷;浅蓝色的场景则会给人以淡雅的恬静感。

因此,色彩不仅能展示出画面的直接信息,而且能展示更多丰富多彩的信息。

此外,色彩还能表现情感,通过特殊的色彩调节来体现影片某些情节的心情变化。

例如,画面的色彩在高兴的情绪时有明亮的颜色,不高兴时有暗淡的颜色。

在某种程度上,色彩能够体现出画面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地让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其中的情感描述,这样就可以提高电影的可看性和感官效果。

而且,色彩还可以表达形式信息,如空间、时间和场景信息等。

例如,借助色彩可以彰显人物或者画面的层次感,黑色、白色和灰色等色彩可以让观众更清晰的感受到这种结构的层次分明;其次,借助色彩,可以表达两个场景之间的时间变化,如一幅在晴天的画面切换到灰雨后的画面;此外,还可以利用色彩的变化来表达空间变化,画面中的颜色会随着视角的改变而有所调整,这会给观众产生更多的变化和新感受。

总之,色彩在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表达主题内容,表达情感,而且能够进一步表达形式信息。

因此,在电影制作中,色彩应当被充分考量,以此以此更好地实现电影艺术作品技术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xxx200x级电影电视美术设计班摘要色彩在影片中,不仅是纯粹电影化的造型手段,而且还要构成电影的视觉语言形态。

电影中的色彩不仅交代了影片的背景,也为暗示了影片的风格和结局。

在电影中,色彩无处不在,无论是整体的环境,还是人物的衣着,甚至于人物的一个配饰,除了对意境与氛围的表现外,色彩还会与人物的内心相呼应,揭示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心理。

本文就以《城南旧事》、《英雄》、《变形金刚》等影片为例分析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应用,发掘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性,让色彩为电影增色添彩。

关键字色彩影视美术设计【Abstract】Colors in the film, it is not only a pure means of modeling, but also constitutes the film's visual language of form.The color of the film not only explained the background of movies, but also the film's style and outcome. In the movie, color everywhere, whether it is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or character of the clothing, accessories and even a character, in addition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od and atmosphere, the color will correspond with the figures of the heart, revealing the characters charact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In this paper, the "Wonderful", "Hero," "Transformers" and other films as an example of color in film ar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lor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art in the film, so that colors add to the excitement for the movie luster.Keywords:color Moive Art and Design目录前言 (1)1.电影色彩历史 (2)2.色彩设计在电影美术中的意义 (3)2.1营造意境与氛围 (3)2.2揭示情感与心理 (4)2.3表现思想与主题 (5)2.4产生象征与暗示 (6)3. 电影的色彩设计 (7)3.1服饰色彩 (7)3.2以英雄为例探讨色彩设计 (8)4.色彩对人内心的感知 (10)4.1心理和色彩感知之间的联系 (10)4.2《变形金刚》在使用颜色的时候暗合了人物的心理 (11)5.阐述 (13)5.1.1《英雄》剧情内容 (13)5.1.2导演风格 (13)5.2《变形金刚》剧情内容 (14)结论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前言电影诞生之初被人们看作是魔术的一种,它充分满足了人们视觉的新鲜感,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

电影色彩一直作为电影语言不可或缺的创作手段沿用至今,经久不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被称为“电影魔术”。

谈及电影,大概每个人都能数上三五部印象深刻的电影。

那么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应该是那些色彩及通过色彩传达的故事情节。

即使有些电影看过之后,也许会忘记大概的故事,也许会混乱那些经典的段落,可每每想起,总会有那么一种色彩,印象深刻地冲击着大脑皮层,可能是根据主题构想出来的主色彩,可能是全片画面展现的主色调,也可能只是一个镜头中一个角色头上别着的一朵鲜艳的小花。

是色彩让电影世界更丰富,表达更真实,更加吸引人。

在电影的世界中,色彩很重要。

色彩,在视觉世界里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是自然美的一种最生动的属性。

色彩的出现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电影发展的历程。

当电影由黑白片进入到彩色片时代,电影的画面表现有了质的变化。

色彩已成为电影表现构成的重要元素,它为电影戴上了一道道灿烂的光环,同时也随着电影的繁荣而更加美丽耀眼。

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影中的色彩占据了电影空间构成的主体位置,因为它不光具有还原对象客观面貌的再现功能,而且更多地具有传达不同主观情感的表现功能。

1.电影色彩历史色彩的历史到底有多久远,这已经不是我们能找寻得到答案的了,从上帝说“要有光”的那一瞬间起,色彩就已经掀开了自己的历史,但那时的色彩还只是大自然的附属品,但我所知道的,真正为人类所运用最开始是运用在艺术上的,主要是从绘画中开始,从史前壁画算起来至今已经几千年,而将色彩运用到电影中也就只有寥寥数十年。

古典主义作品只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谐调价值,浪漫主义时期开始注意色彩冷暖,到后期印象派画家那里则强调色彩的主观表现性,使色彩自身价值得到张扬。

一九三五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诞生后,银幕上才有五颜六色的形象。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进入电影之初。

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再现客观物质世界表象的愿望。

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多次用色彩来表达患精神病女主角的内心状态,对电影用色技巧有重大突破,即电影的色彩被用作表现意义的一种手段,而不仅仅用来模拟自然的色彩。

图表1.1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彩色技术在电影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能够灵活、有区别地用彩色反映现实,但受绘画的影响,摄影主张对现实对象进行艺术加工、修饰和改造,强调视觉造型形象的象征性和寓意性,追求画面气氛和意境,使银幕图像更接近绘画的要求。

五六十年代,电影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真实可信的银幕效果,加之这一时期,电影移动摄影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了“照相本性”,彩色胶片的大量生产,为电影丰富的色彩表现提供了条件,促使电影艺术向“再现现实、接近生活”方面发展。

自七八十年代始,电影技术已经成熟。

表现手段日臻完善,中国电影人也开始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电影的色彩观念也随之进入了中国电影人的视野,并很快被付诸于实践。

当今。

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电影艺术也在顺应着时代的潮流。

满足着人们的需求与渴望。

色彩也在为电影艺术的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色彩设计在电影美术中的意义2.1营造意境与氛围在现在的电影创作中.色彩也开始上升为一种风格化的造型元素,成为一种符号,刻意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

如吴贻弓的《城南旧事》,与婉丽的抒情风格相协调,电影画面则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晨雾般迷蒙的色调,出色地传达出海外游子怀恋童年故土的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

李安的《卧虎藏龙》,整体的画面是一种象征中国古代文人的“灰白”色光线基调,表现出人文修身的精神净化。

因是具有东方传统色彩的武侠片,导演刻意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灰白画面,传达给观众有如中国水墨画般的优美意境。

竹林里两个自衣人飞跃打斗,长镜头所呈现出的竹林背景,大量的翠绿让人记忆深刻。

在中国,竹林长久以来被士大夫赋予君子的象征,如宋画家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所以在此绿色的竹子具有君子与文人的道德象征意义。

在色彩学的感性语汇中,白色象征着和平,纯洁,善良,虚无。

绿色象征生命,活力,仁慈,再生,希望等内涵。

由色彩的语汇联想,也隐喻出本片追求儒家思想的虚无与和平的境界。

再如,影片《芙蓉镇》那条石块铺就的路,道两旁有破旧木屋的街道,在漆黑的夜晚。

在浓雾的早晨,门缝里挤出的一丝橙黄油灯的光线,梅雨染湿了的大地……暗淡的青紫色调,在银幕上托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但同时又是一个特定的人性压抑的江南水镇。

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造型同男女主人公当时的悲惨境遇完全相合,让人觉得和谐而统一。

芙蓉镇的街道设计,从人物复杂的心态来看,便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夜晚街道的气氛多悲.早晨街道的气氛多喜,白天的街道氛围热闹中多阴谋。

雨中的街道氛围中又多悲愤……这样,镇街上的一切便具有脉脉的人情味了。

电影《黄土地》中大量运用空镜头,仰视漫漫的天空,俯瞰无边无际的黄土高原,天。

没有一点蓝色;地,没有一点绿色。

这种对于黄土地的氛围渲染有效地烘托了人物的命运。

张艺谋有一篇讲《黄土地》的文章,题为《就拍这块土》,文章里讲到:“讲张力也罢,讲信息也罢,其实就是注重视觉的表现性,.. 挑选冬季拍摄,排除绿色,突出黄色,用高地平线的构图法,使大块黄土地占据画面主面积。

”。

在《黄土地》的摄影阐述中,他就说到后来在他电影中一以贯之的视觉追求:“我要表现天之高远。

地之深厚..设色取浓郁,不取清淡..构图取单纯,不取繁复……”于是,那种无边无际的隐忍和无奈在视觉上得到了充分说明,当激越的腰鼓在无边的黄色中扬起漫天黄尘时。

冲破旧生活的欲望越发显得激越人心。

图表2.12.2揭示情感与心理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

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

”张艺谋也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在电影的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的情感波动的因素。

. .我自已认为,从生理上说,色彩是第一性的.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波动。

”利用色彩的变化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与事件的发展,也能有效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情绪。

如影片《燕尾蝶》中的人物色彩是十分讲究的,每一个主要人物的服装和化妆都和人物个性相匹配。

风蝶的色彩是黑白灰为主的,表现出她纯洁、沉默、坚强、阴郁的角色定位。

自衬衣黑裤子,或灰绿、纯灰、灰褐色的T恤衫,看似是可以配合任何有彩色的色系,仿佛始终处在配角的位子,但全片下来。

风蝶实质上具有精神主导的地位:始终对金钱的冷漠态度,在梦想破灭时不失信念,繁华里保持着淡泊,痛苦中不失坚强。

看似柔弱的身躯下包裹着的是无比的坚强,具有黑白灰的纯正气质影片《艺妓回忆录》以昏黄和灰蓝色调为主要色彩基调,以红色为点缀。

为了达到东方意境的画面效果,普遍使用了柔光效果,整体色彩的饱和度偏低。

柔和的影调贯穿全片.表现了东方式的神秘气息和艺术氛围。

蓝色是代表遥远和寒冷的颜色。

影片中的灰蓝色除了代表孤独和凄凉外,还带给观众一种莫名的绝望。

久美子的童年时代中,夜晚场景基本上都使用了灰蓝色调,昏黄的灯光和烛火被灰蓝色紧紧地包围着,冷暖的对比打破了画面的单一影调关系,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如同这烛火一般,奄奄一息。

一切都没有太多的改变.直到有一天那位绅士的出现。

他们的第一次碰面是在一个开满樱花的晴天。

那一天到处都充斥着粉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