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锁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锁块:
一、质量标准采用的规范《水运工程质量控制标准》(JTS257-2008)中6.4.4章节
1、主要检查项目
(1)路面四角块和六角块等的质量检验应符合 2.1.6.27节的有关规定。
预制四边形、六边形铺砌块和侧缘石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应符合表2.1.6.27 的规定。
注:①外露面应抹平、压实,拉毛应均匀一致,不得有裂缝和飞边;
②立浇铺砌块的外露面不得有露石和连续性气泡;
③外露面棱角残缺长度应不大于20mm 且不多于一处。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抽样送检,监理单位见证取样并按规定抽样平行送检。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
2、一般检验项目
(1)找平砂垫层的厚度应均匀。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砌块铺砌应紧密、稳固,砌缝应均匀,灌缝应饱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铺砌面层应平整,格缝应清晰,表面应无砂浆和沥青等污染。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与侧缘石和其他构筑物的交接应平顺、挤紧。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混凝土块体铺砌面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应符合表6.4.4.6 的规定。
二、图纸要求
1、预制混凝土联锁块的质量标准反应符合质量检验方法执行国家建材行业标准“混凝土路面砖”(JC/T446-2000)
2、联锁块与基层之间的砂垫层质量标准:
有良好级配的含水量为 4%~8%、含泥量小于 3%的中粗砂。
并经过筛分处
理。
3、联锁块之间的填缝砂宜用含水量小于2%的中细砂:
4、联锁块铺面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5、联锁块铺面施工执行“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6-96)第11部分,基本要求如下:
(1)基层验收合格后,修筑路缘石。
(2)砂垫层应均布地虚铺在基层顶面,其上不准行车和站人,按坡度要求整平后铺筑联锁块,施工时的虚铺厚度应经过试验确定,确保联锁块面层经振压后的砂垫层厚度与设计值相符。
(3)联锁块应分区分段铺筑,铺筑时拉控制线,分区边长宜为5m,铺砌方式宜从坡底向坡脊方向人字形铺筑。
(4)邻近各类井、沟和路缘石等不足整块的交接处,宜用切割快镶嵌或现浇强度不小于C35的细石混凝土。
(5)检查联锁块各铺筑区域的顺直度和纵、横坡度后用平板振捣器或小型压路机在其顶面施振2~3遍,但对铺面施工自由边1m范围内不得施振。
联锁型路面砖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
3一般规定
3.0.1路面结构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3.O.1.1联镇型路面砖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垫层,其面层在边缘应有约束(图3.0.1)。
土基
3.O.1.2面层应由联锁型路面砖、接缝砂和垫砂层组成的结构层。
面层中,两块相邻路面砖问的接缝宽度应为3士1mm,垫砂层厚度应为30±5mm。
3.O.1.3路面砖的强度、最小厚度、块形及铺筑形式应符合表3.0.1—1的规定。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路面砖强度、最小厚度、块形及铺筑形式表3.6.1-1
注。
重型停车场.重型堆场可按次干路考虑·中型停车场,中型堆场可按支路考虑。
一般停车场.一般堆场可按街道考虑,人行道.自行车道可按居住区道路考虑。
3.O.1.4基层可分上基层和底基层。
在交通量较小的情况下.基层可采用一层.
3.O.1.5在路基水温状态较差的情况下。
宜采用垫层。
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中第9.3.4条的规定.
3.0.1.6联锁型路面砖路面的横截面排水坡度宜按表3.O.1—2选用。
注:车行道,停车场、堆放场应有排水设施.其他无特殊要求。
3.0.2可选择不同色彩、不同块形、不同功能的路面砖,其花纹图案宜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路面砖块形尺寸宜按本规程附录B采用。
4 面层材料的质量要求与检查验收
4.1面层材料的质量要求
4.1.1路面砖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4.1.1.1路面砖的抗压强度、块形应符合本规程表3.0.1—2中的要求.其尺寸允许偏差、外观质量、耐磨性、吸水率、抗冻性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
凝土路面砖》JC446中的要求外,每批路面砖的尺寸偏差不应大于2mm;
4.1.1.2路面砖顶面四周应有5×45°的倒角;
4.1.1.3路面砖表面宜有一定粗糙度,
4.1.1.4路面砖的彩色面层厚度不宜小于8mm。
且宜采用耐候性好、不易退色的颜料。
4.1.2接缝用砂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4.1.2.1通过2.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应大于5%;
4.1.2.2砂的级配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4.1.2.3舍泥量应小于3%,泥块含量应小于1%l
4.1.2.4含水率宜小于3%。
4.1.3垫砂层用砂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4.1.3.1通过5ram筛孔的曩计筛余量不应大于5%;
4.1.3.2砂的级配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4.1.3.3含泥量应小于5%;泥块含量应小于2%·
4.1.3.4含水率宣小于3%.
4.2面屡材料的检查验收
4.2.1联锁型路面砖的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1路面砖块形,颜色,厚度、强度应符合设计簧求,
4.2.1.2应以同一块形,同一颜色,同一强度且以20 000块为一验收批;不足20 000块按一批计。
每一批中应随机抽取50块试件;
4·2.1.3每验收批试件的主检项目应包括尺寸允许偏差、外观质量和抗压强度,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路面砖》JC446的要求.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要求。
4.2.2接缝用砂,垫砂层用砂的质量标准应符合本规程4.1.2与4.1.3的规定。
其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4.2.2.1垫砂层用砂及接键用砂应分别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中足200m3或300t按一批计;
4.2.2.2每验收批试样的主检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含泥量和坭块台量,其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要求;
4.2·2·3在每批中应进行随机抽样,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不应小于表4.2.2的规定。
第一批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表4.2.2
基层
5.0.1 基层应符合下列要求:
5.0.1.1 强度和刚度符合设计要求;
5.0.1.2 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5.0.1.3 基层拱度与面层一致,表面平整,密实。
5.0.2 根据道路的不同类型,可选用下列基层:
整体型: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工业废渣混合料、石灰土、水泥稳定土等;
嵌锁型和级配型:泥结(泥灰结)碎(砾)石、水结碎石、级配礁(砾)石等。
5.0.3 各种基层材料要求和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中柔性路面设计的规定。
5.0.4 检查验收应对基层,(含旧路面全面做基层)的厚度、高程、密实度、平整度、路拱度、强度进行检验,确认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铺面层。
6 施工
6.1 施工准备
6.1.1 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6.1.1.1 现场状况应进行调查,根据施工要求及调查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6.1.1.2 施工地段应设置行人及车辆的通行与绕行路线的标志;
6.1.1.3 制定安全措施;
6.1.2 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6.1.2.1 根据设计要求及本规范第4章的规定、对所用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工;
6.1.2.2 路面砖码放进应轻拿轻放,码放整齐,并按批量、颜色、块形、厚度、抗压强度分别堆放;
6.1.2.3 垫砂层及接缝用砂应分别堆放,并应采取防止面淋的措施。
6.2定位、标定高程及基层复查
6·2·1 根据设计图纸应进行路面的定位及标定高程。
6·2·2应对基层表面进行复查;不符合要求。
应进行修整。
6.3路缘石的铺筑
6·3.1路缘石基准点和基准线的设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6·3·l—1 根据铺筑平面设计图,应设定路缘石基准点;
6·3·l·2根据铺筑平面设计图,通过路缘石基准点,应设置一条路缘石基准线(图6.3.1)。
图6.3.1路缘石基准点和基准线
6.3.2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应沿路缘石基准线砌筑路缘石,其基础应与路绿石内平面平齐。
6.4路面砖基准点和基准线的设定
6.4.1根据铺筑平面设计图,在踌缘石边度设定路面砖基准点。
6.4.2通过路面砖基准点,应设置两条相互垂直的路面砖基准线。
其中一条基准线与路缘石基准线的夹角宣为扩或45°(图6.4.2).
图6.4.2路面砖基准点和基准线的设置
6.4.3设置两个及以上路面砖基准点同时铺筑路面砖时。
根据工程规模及路面砖块形尺寸,宜设间距为5~lOm的纵横平行路面砖基准线。
6.5垫砂层的摊铺
6.5.1应搬据本规程第4.1.3条确认垫砂层用砂的质量.
6.5.2垫砂层的虚铺厚度应由试验确定.
6.5.3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摊铺垫砂层的方法可采用刮板法、耙平法,摊铺机摊铺法等方法。
6.5.4在已摊铺好的垫砂层上,不得有任何扰动
6.6 路面砖的铺筑
6.6.l根据设计图纸。
路面砖的铺筑应从路面砖基准点开始,并应以路面砖基准线为基准,按设计规定的图案铺筑路面砖。
6.6.2铺筑路面砖时,不得站在垫砂层上作业.可在刚铺筑的路面砖上,垫上一块大于O.3m。
的木板,站在木板上铺筑。
6.6.3路面砖的接缝宽度应符合本规程第3.0.1.2条的要求。
铺筑到路边产生不大于20mm的缝隙时,可适当调整路面砖之间的接缝宽度来弥补,不宜使用水泥砂浆填补。
6·6.4需用细石混凝土填补的地方,应在当日用规定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
6.6.5无路缘石路面其一向定位的旅工应符合本规程第6.7.2条的规定。
6.6.6接缝应按本规程第6.4.2条确定两条相互垂直的路面砖基准线为基准拉线进行调整。
6.6.7铺完路面砖后,应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由路边缘向中问路面碾压2~3次.一字型铺筑时,振动碾压机前进方向应与路面砖的长度方向垂直.前进速度应与步行速度相当,并不宜使路面砖受到扰动。
6.6.8路面砖之间的接缝中应采用砂灌满填实,接缝灌砂的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路表面均匀撤薄薄一层接缝用砂;
(2)用苕帚或板刷等工具将路面上的砂予扫人接缝中;
(3)用振动碾压机按本规程第6.6.7条中所示的方法碾压使砂灌入接缝;
(4)接缝灌砂与振压要反复进行,直至接缝灌满填实为止。
6.6.9路面砖路面施工完后,路面上砂子应清扫干净。
6.7特殊部位的施工
6.7.1 路面设施周围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6.7.1.I检查井、污水井等周围突出部位应予清除,并用基层材料修整至基层顶面标高;
6.7.1.2检查井等周围的路面砖,不得使用切断块;未铺筑部分.应及时用细石混凝土填补好(图6.7.1)。
图6.7.1路面设施周围路面砖的排列
( a)正确;(b )不正确
6.7.2对人行道、广场等无路缘石路面边缘部位的施工,应采用混凝土止挡法或路面砖砂浆粘结法固定地面砖(图6.7.2)。
6.7.3平面弯曲路面的施工可采用调整路面砖接缝宽度进行,其
接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6.7.3.1 弯道外周路面砖的接缝宽度不应大于6mm;
6.7.3.2弯道内周路面砖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2mm。
图6.7.2混凝土止挡法和砂浆粘结法
(a)混凝土止挡法·(b)砂浆粘结法
6.7.4竖向弯曲路面的施工(图6.7.4).应将路面基层及垫砂层采用竖向曲线过度,其接麓宽度宣为2~6rttm。
6.7.5一字形铺筑的路面,转角处路面砖的镛筑方法可采用一字形或人字形的形式(图6.7.5)。
6.7.6人字形铺筑的路面,转角处路面砖可采用靖部专用路面砖切断块或细石混凝土铺筑。
6.7.7各种路面连接处的施工节点可按图6.7.7采用。
6.7.8在路面的边界或交界处不能使用端部专用路面砖时,可将路面砖切断后使用。
路面砖的切断可采用切割机切割。
切断块的最小尺寸应大于等于20ram(图6.7.8)。
6.7.9在振动较激烈部位铺筑路面砖时,垫砂层宜用1:3干拌水泥砂浆。
图6.7.4竖向弯曲路面的施工
( a)正确;(b )不正确
图6.7.5拐角处路面砖的铺筑方法
6.7.10 当在有防水要求的基层上铺筑路面砖时应采取防水处理措施,并应排水。
6.7.1l在有侵蚀部位铺筑路面砖时,宜采用l:3的干拌水泥砂浆按本规程第6.6.8条的规定,将缝灌满填实,再用水灌人缝中,将干拌水泥砂浆浸湿。
6.7.12填补的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 m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小于M20;其色彩应与路面一致。
图6.7.7 施工节点详图
(a)人行道与车行道连接处的施工节点;
(6)与沥青路面室按处的施工节点;
(c)使用边界石的施工节点
7 质量要求与检查验收
7.0.1 联锁型路面砖路面外观不应有污染、空鼓、翘动、掉角及路面砖断裂等缺陷。
7.0.2联锁型路面砖路面面层质量应符合表7.0.2的规定。
联锁型路面砖路面面层质量表7.o.2
7井框与路
面的高差 5mm 5mm每个每个用尺量
7·0·3车行道用10t以上双轮压路机碾压,不得有明显轮迹。
7·O·4面层与其他构筑物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积水现角。
5联锁块铺面设计
5.1设计原则
5.1.2、5.1.3联锁块铺面设计根据《港区堆场、道路联锁块铺面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的成果,提出了联锁块铺面新的结构承载力理论,通过对简化为面层有缝的半空间轴对称的力学模型分析,并针对港区大荷载情况,确定了联锁块铺面新的设计方法,包括设计指标,求解方法等。
设计指标中,粒料类基层的回弹弯沉与荷载一次作用的稳定类、贫混凝土类基层的弯拉强度是承载力指标,主要控制最大荷载;粒料类基层的车辙深度指标是流动机械行走的使用性能指标,它与稳定类、贫混凝土类基层的疲劳弯拉强度一样,主要控制重复荷载的作用次数。
“贫混凝土”是以往的习惯名称。
英国1986年《公路工程技术规范》称
为湿贫混凝土,并分成4个等级,其相应的立方体试件(150mm×150m
5.2设计标准与参数
5.2.1式(5.2.1)参照《港区道路、堆场柔性铺面设计方法的研究》确定,是此研究中荷载换算的通式。
5.2.2根据港区工程和设计经验定为20年。
5.2.3粒料类基层的联锁块铺面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是块体间接缝将要发生剪切破坏的情况,根据《研究》报告,剪切破坏的临界点在P-l曲线中反弯点处。
当联锁块厚度为8cm、10cm、12cm,接缝在5mm以内时,最回弹弯沉值平均为1.96mm,设计中取为2mm。
车辙深度是铺面正常使用性能要求,根据使用经验,并考虑适当的工程投入,取为40mm。
式(5.2.3)原则依照《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容许弯拉应力的计算公式确定,但考虑港区情况,取抗弯拉强度结构系数Ks=N0.1/m3。
5.2.4车辙深度计算与联锁块厚度、荷载重复作用次数以及轮迹横向分布规律有关。
根据《研究》成果,港区取式(5.2.4)。
5.2.5基层稳定类材料的回弹模量,公路规范取1800~2800MPa,澳大利亚取2300MPa,本规范取2000MPa。
材料的抗弯拉强度,公路规范取90天龄期的强度为0.6MPa,城市道路规范改用一年龄期强度,港区道路和堆场正式投入使用时间较长也取一年龄期。
国内外对90天龄期与一年龄期的强度比都取0.6~0.7,稳定类基层材料抗弯拉强度一年龄期为0.9~1.0MPa,港区结合料一般取高值,故取1.0MPa。
接缝剪切刚度Xk与垫砂系数Xc需通过铺面弯沉测定值反推求得。
根据《研究》成果,铺面采用回弹弯沉值2mm控制时,可按本条规定取值。
5.2.7双层体系当量回弹模量计算,荷载作用单圆直径D直接由采用的标准荷载接地面积求之,不考虑荷载扩散的问题。
5.3结构组合及要求
5.3.3港区流动机械荷载较大且行驶、拐弯、刹车等,对块体磨损较大,采用强度较低的块体很容易磨损而减少厚度;联锁块铺面建成初期需多次调整,块体重复使用,强度低也易于损坏;国际上一般联锁块混凝土抗压强度都较高。
对行驶轻型车及人行道等路面可以酌情降低标准。
5.3.4室内试验研究表明,垫砂层厚度对联锁块铺面的传荷和扩荷能力有一定影响。
垫砂层厚度取5cm时,有利于联锁块铺面的嵌锁形成,传荷和扩荷能
力较好。
此结果在现场实验时,也得到了验证。
在蛇口赤湾曾对不同垫砂厚度的联锁块铺面结构进行过破坏性试验,实测得破坏时相应的承载力为:当垫砂层厚为12cm时,承载力为170kN;垫砂层厚为5cm时承载力增至250kN。
说明垫砂厚度大,对承载力提高并不有利。
一般施工时垫砂层的松铺厚度为5cm,最大不得大于7cm。
条文中3~5cm是指辗压后的厚度。
5.4结构层厚度设计
5.4.1当基层为多层时,条文中的“基层”指“上基层”。
5.4.2有关研究证明,联锁块厚度从8cm变到6cm时,弯沉增加的幅度较大,港区道路、堆场荷载较大,一般不采用6cm厚块体,而取用8cm、10cm、12cm厚。
在车辆较小的停车场或其它非重型流动机械行驶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较小厚度。
碎(砾)石基层块体厚度可参照附表5.4.2选用。
碎(砾)石基层面层块体厚度选用表附表5.4.2
流动机械标准荷载计算作用次数<1062×106~9×1064×106~2×107块体厚度(cm)81012
5.4.3设计参数采用本规范规定的数值时,可采用本规范的基层厚度设计图进行设计,有其它要求或材料强度不同时,应采用计算机计算。
基层为多层时,基层厚度设计图中的“基层”指“上基层”。
5.5构造要求
5.5.1接缝宽度对联锁块铺面层的传荷和扩荷能力有一定影响,室内试验表明,接缝宽度小于5mm时,较为有利,国外对联锁块接缝的要求很高,一般规定2mm。
为保证联锁块的整体嵌锁性能,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施工工艺水平,要求接缝宽度不大于5mm。
5.5.2路缘石应深埋至基层内,外侧填土夯实。
5.5.3为减少块体在运输中边角的破损和减少对车辆的磨损,联锁块予制时必须设置倒角。
过大的倒角影响块体的质量,根据经验倒角尺寸选用2mm×2mm。